中医筋伤学实验指导
第三章第三节 腕及手部筋伤

2021/10/10
41
(六)手术疗法
1 腕背韧带切断术:
桡骨茎突部横形切口,长2cm, 切开皮肤,将桡神经浅支牵向一侧, 纵形切开纤维鞘管 提起肌腱,如有粘连为纤维间隔或迷走肌腱存 在,予以切除 如发现骨刺必须切除。
2 小针刀手术:切开桡骨基突部纤维鞘管
2021/10/10
42
【功能锻炼】
常作拇外展、背伸活动, 防止肌腱与腱鞘粘连。
【预防】
避免拇指过度屈伸或长期握持 重物。
2021/10/10
43
八 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
可发生在任何手指 拇长屈肌腱腱鞘炎叫“弹响拇”。 本病多以拇指发病,病变发生于掌指
关节部位籽骨与韧带所形成的环状鞘管 内。
其他手指屈肌腱腱鞘炎,称“弹响指” 或“扳机指”,病变发生在与掌骨头相 对应的指屈肌腱纤维鞘管的起始处。 2021/10/1女0 性多于男性,中老年人发病较多。44
2
二 桡尺远侧关节损伤
2021/10/10
3
2021/10/10
4
腕管综合征
又称:迟发性正中神经麻痹
1854年James首先描述正中神经在腕管内 受
压的病例及症状。
1913年Marie及Foix报告了1例双侧大鱼 际肌萎
缩的解剖情况,覌察到正中神经肿胀和狭窄。
1930年Richard首次进行横断腕横韧带达
伸无力,有时可能
及摩擦音。
2021/10/10
29
(二)检查
握拳尺偏试验(芬克斯 Finkelstein征 ):
先将拇指屈曲,然后握 拳将拇指握于掌心内, 同时将腕向尺侧倾斜时 可以引起桡骨茎突部疼 痛。
2021/10/10
30
中医筋伤学实验指导

目录实验一运动创伤粘膏支持带固定法实验二局部封闭技术实验三肩及上臂部筋伤特殊理学试验1.肩痛弧征2.肩撞击综合征试验3.肩肱节律异常征4.上臂下落试验5.森蒂内拉(Centinela)冈上肌试验6.叶加森氏征7.勒丁顿(Ludington)氏征8.斯皮德(Speed)氏征9.伸肘重力试验10.肱二头肌抗阻试验11.肱三头肌抗阻试验实验四肘及前臂部筋伤特殊理学试验1.被动肘外翻应力试验2.屈腕抗阻试验3.前臂旋前抗阻试验4.腕背伸抗阻试验5.前臂旋后抗阻试验6.米尔氏(Mill’s)试验7.肘关节间隙压痛和挤压痛试验8.前臂“捻发音”试验实验五腕及手部筋伤特殊理学试验1.三角软纤维软骨盘挤压试验2.Phalen试验3.Froment征4.压脉带试验5.芬克尔斯坦(Finkelstein)试验实验六髋及大腿部筋伤特殊理学试验1.腘绳肌抗阻触摸(抗阻屈膝)试验2.奥伯氏(Ober's)征3.肢体“4”字试验(Patrick’stest)4.托马(Thomas)氏征5.直腿抬高试验6.梨状肌紧张试验7.抗阻屈髋试验8.大腿内收肌抗阻试验9.伸膝抗阻试验10.大腿后群肌肌腱张力试验11.阔筋膜肌紧张与松弛试验12.大腿抗阻外展试验13.抗阻屈髋屈膝试验实验七膝及小腿部筋伤特殊理学试验1.浮髌试验2.韧带紧张试验3.膝关节外翻应力试验(侧方分离试验)4.单腿盘足试验5.膝关节内翻分离试验6.过伸反张试验7.膝关节前抽屉试验8.斯洛克姆(Slocum)试验9.拉赫曼(Lachman)试验10.膝关节后抽屉试验11.膝关节后沉征12.毛氏改良前、后抽屉试验13.轴移试验14.膝关节积液诱发膨出试验15.俯卧位膝关节过伸试验16.膝关节过伸17.膝关节过屈试验18.半月板前角挤压试验19.膝扭转挤压(McMurry)试验20.膝提拉研磨(Apley’s)试验21.斯坦曼氏(Steinmann’s)试验22.半月板重力试验23.摇摆试验24.盘状软骨弹拨试验25.鸭步试验26.髌骨边缘指压痛试验27.髌骨软骨磨擦试验28.单足半蹲试验29.压髌股四头肌收缩试验30.髌腱紧张压痛试验31.膝关节突屈试验32.髌韧带松弛紧张压痛试验实验八踝及足部筋伤特殊理学试验1.Thompson氏征2.足抗阻跖屈试验3.踝关节前抽屉试验4.趾抗阻跖屈试验实验九躯干部筋伤特殊理学试验1.臂丛神经牵拉试验2.椎间孔挤压试验3.Adson试验4.挺胸(肋锁)试验5.肩过度外展试验6.跛行(Claudication )试验7.胸大肌锁骨部抗阻试验8.胸大肌胸肋部抗阻试验9.直腿抬高加强试验(Bragard征)10.健肢抬高试验11.仰卧挺腹试验12.Lindner征(屈颈试验)13.腘神经压迫试验14.股神经牵拉试验15.Naffziger征(颈静脉压迫试验)实验一运动创伤粘膏支持带固定法【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粘膏支持带的作用、原理及在运动创伤中的运用,初步掌握其基本技巧及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及跖腱膜损伤的固定方法。
第五章 髋及大腿部筋伤--中医筋伤学(六版)

第五章髋及大腿部筋伤髋关节是全身最大的关节,能作屈曲、伸直、内收、外展、旋转和环转等活动。
髋臼窝内富有移动性脂肪组织,随着关节内的压力改变而时出时入,以维持关节内压力的平衡。
髋关节囊由坚韧致密的纤维组织所组成,其前部和上部较厚,最为坚韧;后部和下部较薄。
近端附着于髋臼边缘及髋臼横韧带;远端前方附着于粗隆间线,后方附着点为股骨颈中、下1/3交界处。
髋关节韧带关节囊的前方、下方及后方分别由髂股韧带、耻股韧带和坐骨韧带所加强。
髂股韧带是全身最坚强的韧带,人体直立时,人的重心位于髋关节后方,此韧带能维持伸直而不需要肌肉的主动收缩,并有防止关节过伸和内收的作用。
此外,股骨头韧带为一关节囊内滑膜外的三角形纤维束带。
肌肉髋关节周围的肌肉很丰富,能产生很大的活动幅度。
屈曲动作主要是由髂腰肌、股直肌和缝匠肌所控制,伸直动作主要由臀大肌控制,外展动作主要由臀中肌、臀小肌和阔筋膜张肌控制,内收动作则由内收肌群控制,旋外则由梨状肌、上孖肌、下孖肌、闭孔内肌和股方肌控制。
神经髋关节的神经支配是来自坐骨神经和闭孔神经的前支,后者又有一分支支配膝关节,故髋部疾患往往会引起膝部疼痛。
大腿肌肉及筋膜大腿的许多肌肉伸越过髋、膝两个关节。
大腿深筋膜像一个紧身袜,包裹整个大腿肌肉,其远端与小腿深筋膜相延伸,近端附着于髂嵴和腹股沟韧带以及坐骨、耻骨支、骶结节韧带。
大腿的肌肉可分为三组:前组,是缝匠肌、股四头肌和阔筋膜张肌,有屈髋和伸膝功能。
内侧组,浅层是股薄肌、长收肌,深层是短收肌、大收肌、内收小肌和闭孔外肌,使大腿具有内收、屈曲和旋转功能。
后组,是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有伸髋和屈膝功能。
前组的肌肉由股神经支配,内侧组由闭孔神经支配,而后组由坐骨神经支配。
综上所述,尽管髋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坚实牢固,但在髋部骨折、脱位损伤中常并发损伤。
此外,由于人体中某些部位存在解剖弱点,局部超负荷的劳累亦是髋、大腿筋伤的原因。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曰“胯骨,即髋骨也,又名髁骨。
《中医筋伤学》教学大纲

《中医筋伤学》教学大纲广西中医药大学骨伤专业教学大纲《中医筋伤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BZ0403004 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性质:必修课学时/学分:4.5学分,总学时72,理论58,见习14。
一.课程简介《中医筋伤学》是骨伤教育的一门主干学科。
祖国医学所谓“筋”的概念,含盖了现代医学所指人体除内脏.大脑之外的所有软组织,如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肌肉.骨膜.半月板.椎间盘.除中枢神经之外的神经.血管等。
《筋伤学》就是研究这些软组织疾病及创伤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的一门学科。
本大纲是根据骨伤专业目录及培养目标与要求,供高等中医药院校骨伤专业五年制大学本科教学使用。
在教学进程中,应致力于筋伤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讲授和训练,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科学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要适当介绍应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药的突出而具有启发性的成果,也适当介绍国内外筋伤学的新进展。
要通过创新的多重教学手段及电子.多媒体教学等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探索.求知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知识.利用知识的素质和能力,以适应新时代对创新性中医药人才的需要。
二.课程目标1.建立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要求掌握中医筋伤学的特点,筋伤的辩证诊断.临床表现.辩证诊断方法.筋伤的治疗。
熟悉筋伤理论及知识在临床中的指导作用;了解筋伤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筋伤的预防。
为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建立能力目标。
在授课时逐步培养学生中医临床辨证思维能力.运用中医术语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运用网络资源获取新知识和相关信息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培养,让学生逐渐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筋伤常见疾病的手法操作技能。
3.建立态度目标。
对教学内容作适度调整,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和中医专业的热爱。
二.教学目的要求与内容第一章总论【目的要求】1.掌握筋伤的分类和病因病机,辩证诊断及治疗。
最新中医筋伤的治疗

手法治疗的原则:
适应症:
1、一切急慢性筋伤而无皮肤破损及筋完 全断裂者。
2、错缝。 3、急性筋伤后治疗不当的关节位移者。 4、骨折脱位后期关节位僵直或肌萎缩者。 5、骨关节病及痹症所致肢体疼痛关节活
动不利者。
中医筋伤的治疗
手法治疗的原则:
禁忌证:
1、诊断不明确的急性脊柱损伤伴有脊髓损伤症 状的患者。
* 筋伤---不一定伴有骨折、脱位、骨病。 * 骨折、脱位、骨病---不同程度的筋伤 * 骨折愈合后,脱位整复后---遗留筋的损
伤。
中医筋伤的治疗
第二节 筋伤的分类和病因病理
分类:
*筋断—筋伤后全部或部分断裂; *筋转,筋歪,筋走,筋翻—筋伤后离开正常位
置; *筋柔--筋伤后关节松弛; *筋粗--筋伤后瘀血阻滞(组织增生、变性
第四节 辩证诊断方法
一、 询问受伤情况
(一) 受伤时间。 (二) 受伤体位及外力情况
中医筋伤的治疗
辩证诊断方法
二、 筋伤的临床表现 (一)疼痛
(二) 肿胀 (三) 畸形 (四) 功能障碍 (五) 肌萎缩 1、 压痛点的检查 2、 肢体功能活动的检查
中医筋伤的治疗
第五节
一般治疗原则 一、 首重气血 二、 筋骨并重 三、标本兼治 四、内外结合
筋伤的治疗
中医筋伤的治疗
第五节 筋伤的治疗
急性筋伤……初期慎用手法 外敷、内服中药、包扎固定(消肿止痛) 功能练习(防止粘连、防止肌萎缩) 合理的手术(恢复解剖关系,有利于功
能恢复)
慢性筋伤……以手法、功能锻炼为主 外敷、内服中药、理疗、封闭术 牵引(温经通络舒筋)
中医筋伤的治疗
谈中医筋伤学课程中三步教学法的应用

谈中医筋伤学课程中三步教学法的应用[摘要]应用老师详细讲解应用解剖知识、学生自学总结疾病的诊断依据、师生共同分析治疗方案的三步教学法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关键词]中医筋伤学三步教学法教学效果中医筋伤学是中医骨伤科中主要讲述软组织损伤疾病的临床学科。
本课程虽然是中医课程,但课程中大部分内容都涉及到比较复杂的应用解剖知识,而中医学生的解剖知识相对不足,难以满足学习本课程的需要;而且本课程所讲述的疾病繁杂,逻辑性欠缺,学生掌握时往往有繁杂之感;同时很多疾病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方法大同小异,讲述时学生觉得重复而感觉到厌烦。
基于以上特点,采取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我们经过过去连续5届学生的教学实践比较,逐渐探索出了中医筋伤学三步教学法,将其应用于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三步教学法的内容所谓三步教学法,即是在讲述中医筋伤学中每一种疾病时,将授课内容分为三个基本环节进行,每个环节体现不同的主体和教学方法。
1.老师详细讲解应用解剖知识为三步教学法的第一个教学环节,也是我们认为学习中医筋伤学最重要的环节,因此重点讲述。
在这一环节中以老师的讲解为主体,主要讲述与所介绍疾病的发病、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有关的局部解剖知识,教学方法上采取多媒体直观教学,使同学们形象的掌握每个层次的解剖结构与该病的关系。
2.学生自学总结疾病的诊断依据老师讲解完应用解剖知识后将课堂的主体交给学生,由他们自学书本上所讲的各种临床表现,然后结合老师所讲的解剖知识和总论部分的相关知识,按照受伤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对诊断依据进行总结,将书本语言转化成自己的临床语言,老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并作最后总结。
3.师生共同分析治疗方案对具有普遍意义的治疗方案则由老师以较快的速度讲解,而对于与该病有特殊意义的治疗方案则先由老师讲解具体方法,再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其原理,最后由老师给予总结。
中医筋伤学(421页)

概论
• 1 筋伤学的概念 • 凡因各种外来暴力或慢性劳损等
原因造成筋的损伤,统称筋伤。
• 近日,一项在上海、无锡、深圳等地对 1197位中年人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 显示,认为经常腰酸背痛比例为62%, 慢性劳损在城市新兴行业人群中的发病 率为10%~20%,在某些行业中更 高达50%,比如科技、新闻、广告、 办公室人员、教师、出租车司机、售货 员、家庭妇女等更是高发人群。
• 三、筋伤的并发症 • (一)撕脱性骨折 • (二)关节失稳或脱位 • (三)神经损伤 • (四)血管损伤 • (五)骨质疏松
筋伤的辨证诊断方法
• 一、问诊 • (一)主诉 • (二)问受伤的原因 • (三)问受伤时的姿势和部位 • (四)问受伤的时间
• (五)问疼痛 • (六)问肢体功能情况 • (七)问寒热 • (八)问昏迷
与远节指 骨平行
近 指 间 0100°远指间 0-80°
拇
内
同上
指
收
腕 掌 关 与食指平 与拇指平 0-60°
节
行
行
下肢
关节
运动
受检体位
测角计放置方法
轴心
固定臂
移动臂
正常值
髋
屈
伸
仰卧或侧卧, 对侧下肢伸 直
侧卧,被测 下肢在上
股骨大转子 同上
与身体纵轴 平行
同上
与股骨纵 轴平行
现代交通在人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但由此 而引起的交通事故已成为对 人类生命安全威胁 最大的“世界第一公害”,全世界的交通事故伤 的人数也有逐渐增加趋势。在本世纪中全世界因 车祸致死的人数已超过3400万,伤残者约数亿。 在我国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约6万,伤者近20万, 创伤已成为国内死亡原因的第五位(前四位依次 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疾病、心血 管疾 病),而创伤中的半数为交通事故。故西方 把交通事故伤称为“发达社会疾病”。交通事故 造成的伤害大体可分为减速伤、撞击伤、碾挫伤、 压榨伤及跌打伤等。
《中医筋伤学》实践大纲

《中医筋伤学》实践大纲广西中医药大学骨伤专业见习大纲《中医筋伤学》课程见习大纲一.总学时:14学时二.内容及学时分配:(一)上肢筋伤4学时(二)下肢筋伤5学时(三)躯干筋伤5学时三.具体安排(一)上肢筋伤【目的要求】1.掌握肩.上臂.肘.前臂筋伤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2.熟悉肩.上臂.肘.前臂筋伤的病因病机。
【地点】骨伤教研室各临床科室。
【时数】4学时【教具】挂图.CT.MRI.X线摄片.石膏.绷带.夹板。
【见习内容及方法】一.教师带领学生见习上肢筋伤病例。
(一)询问病史重点:1.发病诱因:是否有外伤史;2.询问疾病的发生经过:如起病时间.发病急缓.疼痛性质(部位.性质.持续时间.诱因等);3.既往史:外伤史.手术史。
(二)查体要点:1.一般生命体征。
2.四肢肌力.肌张力。
3.搭肩试验,肘后三角位置等。
浅反射:腹壁反射.跖反射.肛门反射;深反射:右肱二头肌.三头肌键反射.膝反射.髋阵挛.踝阵挛;病理反射:Babinski征,Oppenheim征.Chaddock征.Gordon征.Hoffmann征。
(三)实验室检查:各类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
二.通过病例分析了解上肢筋伤主要症状.体征.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三.由教师带领学生制定治疗治疗方案,并了解急性损伤的处理原则。
四.用对比方法讨论各种上肢筋伤的鉴别诊断。
【思考题】一.试述上肢筋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二.试述上肢筋伤的各种体格检查方法.阳性体征。
【病案分析】见临床病例。
(二)下肢筋伤【目的要求】1.掌握下肢髋.大腿.膝.小腿筋伤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2.踝.足部筋伤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地点】骨伤教研室各临床科室。
【时数】5学时【教具】挂图.CT.MRI.X线摄片.石膏.绷带.夹板。
【见习内容及方法】一.教师带领学生见习下肢筋伤病例。
(一)询问病史重点:1.发病诱因:是否有外伤史;2.询问疾病的发生经过:如起病时间.发病急缓.疼痛性质(部位.性质.持续时间.诱因等);3.既往史:外伤史.手术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筋伤学实验指导《中医筋伤学实验指导》王煜、何春江编目录实验一运动创伤粘膏支持带固定法实验二局部封闭技术实验三肩及上臂部筋伤特殊理学试验1. 肩痛弧征 7. 勒丁顿(Ludington)氏征Speed)氏征 2. 肩撞击综合征试验 8. 斯皮德(3. 肩肱节律异常征 9. 伸肘重力试验4. 上臂下落试验 10. 肱二头肌抗阻试验5. 森蒂内拉(Centinela)冈上肌试验 11. 肱三头肌抗阻试验6. 叶加森氏征实验四肘及前臂部筋伤特殊理学试验1. 被动肘外翻应力试验 5. 前臂旋后抗阻试验2. 屈腕抗阻试验 6. 米尔氏(Mill’s)试验3. 前臂旋前抗阻试验 7. 肘关节间隙压痛和挤压痛试验4. 腕背伸抗阻试验 8. 前臂“捻发音”试验实验五腕及手部筋伤特殊理学试验1. 三角软纤维软骨盘挤压试验 4. 压脉带试验2. Phalen试验 5. 芬克尔斯坦(Finkelstein)试验3. Froment征实验六髋及大腿部筋伤特殊理学试验1. 腘绳肌抗阻触摸(抗阻屈膝)试验 8. 大腿内收肌抗阻试验2. 奥伯氏(Ober’s)征 9. 伸膝抗阻试验3. 肢体“4”字试验(Patrick’stest) 10. 大腿后群肌肌腱张力试验4. 托马(Thomas)氏征 11. 阔筋膜肌紧张与松弛试验5. 直腿抬高试验 12. 大腿抗阻外展试验6. 梨状肌紧张试验 13. 抗阻屈髋屈膝试验7. 抗阻屈髋试验实验七膝及小腿部筋伤特殊理学试验1. 浮髌试验 4. 单腿盘足试验2. 韧带紧张试验 5. 膝关节内翻分离试验3. 膝关节外翻应力试验(侧方分离试验) 6. 过伸反张试验1《中医筋伤学实验指导》王煜、何春江编7. 膝关节前抽屉试验 8. 斯洛克姆(Slocum)试验 9. 拉赫曼(Lachman)试验10.膝关节后抽屉试验 11. 膝关节后沉征12. 毛氏改良前、后抽屉试验 13. 轴移试验14. 膝关节积液诱发膨出试验 15. 俯卧位膝关节过伸试验 16. 膝关节过伸17.膝关节过屈试验 18. 半月板前角挤压试验 19. 膝扭转挤压(McMurry)试验20. 膝提拉研磨(Apley’s)试验 21. 斯坦曼氏(Steinmann’s)试验 22. 半月板重力试验 23. 摇摆试验 24. 盘状软骨弹拨试验 25. 鸭步试验26. 髌骨边缘指压痛试验 27. 髌骨软骨磨擦试验 28. 单足半蹲试验 29. 压髌股四头肌收缩试验 30. 髌腱紧张压痛试验 31. 膝关节突屈试验 32. 髌韧带松弛紧张压痛试验实验八踝及足部筋伤特殊理学试验1. Thompson氏征2. 足抗阻跖屈试验3. 踝关节前抽屉试验4.趾抗阻跖屈试验实验九躯干部筋伤特殊理学试验1.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2. 椎间孔挤压试验3. Adson试验4. 挺胸(肋锁)试验5. 肩过度外展试验6. 跛行(Claudication )试验7. 胸大肌锁骨部抗阻试验8. 胸大肌胸肋部抗阻试验9. 直腿抬高加强试验(Bragard征) 10. 健肢抬高试验 11. 仰卧挺腹试验12. Lindner征(屈颈试验) 13. 腘神经压迫试验 14. 股神经牵拉试验15. Naffziger征(颈静脉压迫试验)实验一运动创伤粘膏支持带固定法【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粘膏支持带的作用、原理及在运动创伤中的运用,初步掌握其基本技巧及膝关节 5(海绵垫若干6(凡士林的纱布和脱脂棉2《中医筋伤学实验指导》王煜、何春江编【方法与步骤】1(作用、原理:(1)预防外伤(2)急救处理(3)运动康复(4)受伤情况下继续比赛或训练(5)矫正运动姿势2(基本步骤:(1)检查患部能否进行胶布固定(如皮肢是否破损)(2)检查患部皮肤是否有松驰(3)根据受伤机制,项目特点,伤者的体型和损伤程度确定胶布的位置、方向、强度、宽窄和片数以及缠乱方法(4)实施缠绕。
3(基本技巧:(1)胶布固定前应刮除固定部位毛发,用肥皂、酒精进行清洗并擦干或喷Mueller(M+ac),可增强粘贴效果。
(2)当固定部位处于皮肢较弱的腋窝、窝、足背和跟腱部时,用涂凡士林的纱布和脱脂棉,并盖以海绵垫。
(3)对易过敏的部位,以Under wrap缠绕覆盖。
(4)缠绕肘原则上胶布与胶布的部份重叠,胶布之间不能露出皮肤,胶布不能扭曲或皱折。
(5)胶布割断法(示范)(6)固定后检查松紧度7)训练与比赛后立即去除胶布,不能勉强撕开、剥除,用Mueller(Remover) (去除皮肤的粘着物。
4(、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固定(示范操作)5(跖腱膜损伤的固定(示范操作)实验二局部封闭技术【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局部封闭技术的应用范围及基本方法,初步掌握压痛点,腱鞘内封闭的方法,强化无菌操作观念【器材】1. 诊断检查床1张2. 检查凳1个3. 一次性医用注射器(5ml)二支4. 醋酸强的松龙一瓶(125mg),利多卡因一瓶(5ml)3《中医筋伤学实验指导》王煜、何春江编5. 医用喷雾消毒液一瓶6. 消毒棉签一包【方法与步骤】1. 压痛点封闭(1)药物准备,醋酸强的松龙(2.5MG+利多卡因2ML)(2)找准压痛点消毒(3)右手持注射器,排除空气后自压痛点,快速进针,回抽无血后缓缓推出药物。
(4)拔针后,消毒棉压迫止血。
2. 腱鞘 1个3.量角器 3个4.血压计 1付5.听诊器 1个6.白纸 5张【方法与步骤】1(肩痛弧征:患者取坐位或站位,主动或被动使上臂外展或由外展位内收在60-120度范围内出现疼痛,小于60度和120度时,•疼痛反而减轻或消失,即为阳性。
用于肩关节撞击综合征检查。
2(肩撞击综合征试验:患者屈肘,术者一手握患肢腕上部,另一手扶患肘关节,使患者强力被动地屈肩上举,患者感肩部疼痛为阳性。
用于肩关节撞击综合征检查。
3(肩肱节律异常征:令患者外展肩关节,患肩出现耸起,肩胛骨外旋,身体向健侧歪斜,患肩外展高度下降为阳性。
这是由于冈上肌腱断裂后,失去了对肱骨头的固定作用,三角肌的收缩只能把肱骨头拉向肩峰,而不能正常地完成外展动作。
实际上,这时肩的外展,是由肩胛骨外旋完成的。
4(上臂下落试验:患侧肩关节不能主动外展,•或被动将上肢置于90度外展位以后,患者能维持住外展,但只要检查者在患肢腕部稍加压力,或要求他放下上肢时,典型的特征是突然落下时为本试验阳性。
用于检查冈上肌腱断裂。
5(森蒂内拉(Centinela)冈上肌试验:令患者双臂前屈90度并向外展30度作前平4《中医筋伤学实验指导》王煜、何春江编举。
同时,在此位置上尽量作双上肢的 1个3.量角器 3个4.血压计 1付5.听诊器 1个6.白纸 5张【方法与步骤】1(被动肘外翻应力试验:患者患肢上臂外旋,前臂旋后,检查者一手握肘上15度时,将肘关节被动外翻时,部固定,另一手握住腕关节上内部,当肘屈10,肘内侧出现疼痛为尺侧副韧带前束损伤;如肘屈60,90度位被动外时,肘内侧疼痛为尺侧副韧带后束捩伤。
如果被动外翻有明显的内侧不稳感,外翻角度在30度以上,表明肘关节内侧副韧带断裂。
2(屈腕抗阻试验:患肘微屈或伸直位,前臂旋后,术者一手握患前臂中部,另一手压在患手掌上,嘱患者对抗屈腕时,肱骨内上髁处疼痛为阳性。
表明为肱骨内上髁炎或屈肌附5《中医筋伤学实验指导》王煜、何春江编着点损伤。
3(前臂旋前抗阻试验:患肘屈曲90度,前臂旋后位,术者一手握住肘上部固定,另一手握持腕上部,令患者前臂旋前抗阻时,肱骨 1个3.量角器 3个4.血压计 1付5.听诊器 1个6.白纸 5张【方法与步骤】1(三角软纤维软骨盘挤压试验:术者一手握住患者前臂远端,另一手握患手,使腕关节作极度屈曲,旋前和尺偏形成旋转挤压的力量,腕关节尺侧痛为阳性。
用于腕三角软骨盘损伤的检查。
2(Phalen试验:即屈腕压迫试验。
患者两肘搁在桌上,前臂与桌面尽量垂直,两腕掌屈,掌背相贴,与健侧对比,患肢出现症状加剧者为阳性。
用于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受压的检查或尺管综合征尺神经受压的检查。
3(Froment征:即捏纸征阳性。
正常人在拇指与食指间捏一张纸时,掌指关节轻度屈曲,指骨间关节伸直。
当尺神经受压时,掌指关节屈曲较少或伸直,而指骨间关节强力屈曲6《中医筋伤学实验指导》王煜、何春江编为阳性。
用于尺神经损伤或受压的检查。
4(压脉带试验:用血压计气囊带缚于患上臂,将气囊充气到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使手充血1分钟,手部症状加剧者为阳性。
5(芬克尔斯坦(Finkelstein)试验:患者拇指屈曲,余四指握住拇指,再将腕尺偏,桡骨茎突部疼痛者为阳性。
用于桡骨茎突部腱鞘炎的检查。
实验六髋及大腿部筋伤特殊理学试验【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髋及大腿部筋伤常用特殊理学试验的原理及意义,初步掌握各项特殊理学试验检查的方法。
【器材】1.诊断检查床 1张2.检查凳 1个3.量角器 3个4.血压计 1付5.听诊器 1个6.白纸 5张【方法与步骤】1(腘绳肌抗阻触摸(抗阻屈膝)试验:患者取俯卧位,双下肢伸直,术者一手握住患侧踝关节上部,令患者用力屈曲膝关节,在对抗阻力下屈膝。
同时,术者以另一手触摸压痛点,坐骨结节部或大腿后侧部有压痛者为阳性。
用于坐骨结节损伤和大腿后群肌拉伤的检查。
2(奥伯氏(Ober’s)征:病人侧卧健侧在下,屈曲髋关节及膝关节并使腰伸直,患侧在上。
检查者立于病人背后,一手扶住患侧髂部,另一手握患侧踝上部,同时使该膝关节屈曲90度,并使髋关节伸直,然后内收。
正常情况下内收时,该膝可接近床面。
髂胫束挛缩时,内收受限,该膝内侧不能接近床面。
患侧大腿外下部可触到髂胫束呈弓弦状紧张,即为阳性。
用于股骨大转子滑囊炎、阔筋膜张肌肌肉筋膜炎等检查。
3(肢体“4”字试验(Patrick’stest):患者仰卧,健肢伸直,患肢屈膝,髋稍外展,足放于健肢外侧。
术者一手固定健侧骨盆,另一手下压患肢膝部并展髋,膝向外转并能靠近床者为正常,髋关节疼痛不能靠近床面者为阳性。
常用于髋关节扭挫伤、骶髂关节损伤、髋关节滑膜炎、小转子髂腰肌末端病等的检查。
4(托马(Thomas)氏征:患者仰卧,髋关节如果有屈曲畸形,腰即有前凸不能贴于床上。
此时如果将患者健肢屈髋、屈膝并使之靠近腹壁时,由于骨盆上旋,腰椎的代偿性前凸被矫正,则患侧髋的屈曲畸形即被显示出来,患侧下肢膝关节后方不贴近床面时为阳性。
同时可测量和记录屈髋的度数。
常用于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髋部扭挫伤等的检查。
5(直腿抬高试验:患者仰卧,术者以一手握患肢足跟,另一手保持患肢膝关节在伸直位,将患肢抬高。
正常情况下,能将下肢直腿抬高到80,90度以上,除腘部感觉较紧张外无其他不适。
如果抬高不能达到正常角度且治坐骨神经分布区有放射性疼痛者为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