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讲解 第二十四讲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讲解(李云强)

二、 资 产
(一)会计科目
新会计制度会计科目
原会计制度会计科目 及补充规定会计科目
序号 编号 名称
编号 名称
1 1001 库存现金
101 现金
2 1002 银行存款
102 银行存款
3 1011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4 1101 短期投资
117 对外投资
5 1401 长期投资
4、投资—短期投资、长期投资
案例:转让对甲公司的投资,收到款项9万元存入银行,
支付相关费用3000元(对甲公司投资的账面金额为10.2万
元)。
批准转让时:
借: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资产价值 10.2万
贷:长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甲公司 10.2万
实际转让时: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
10.2万
借:存货——甲材料(其他资金)
10300
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0
贷:银行存款
20000
3、存 货
(5)对外捐赠/无偿调出/变卖存货
➢ 考虑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 通过“待处置资产损溢”
案例:变卖一批不需用非自用材料,账面金 额1000元,收到款项1300元存入银行(单位为 一般纳税人)。
(三)新制度的结构体系
第一部分 总说明(共10条) 第二部分 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
(列示5大类共48个科目) 第三部分 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第四部分 会计报表格式 第五部分 财务报表编制说明
(四)总说明应重点注意的几个问题
1、适用范围 2、核算基础 3、会计要素 4、基建投资会计核算原则 5、对折旧/摊销规定的适用问题 6、会计科目运用
2万
贷: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资产价值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讲解(国库处)PPT课件

某事业单位在2019年进行了新旧会计制度的转换,从传统的收付实 现制转向了权责发生制。
转换过程
该事业单位在转换过程中面临了诸多挑战,如人员培训、系统更新、 数据迁移等。
成效分析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该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和决策支持方面取得了 显著成效,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和透明度。
案例二:国库处在新制度下的实际操作案例
总结与展望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实施效果和影响
实施效果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自实施以来,在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提 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财务管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正面影响
新制度适应了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财 务管理水平,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挑战与问题
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如部分单位对新制度理解 不够深入,执行力度有待加强等。
预算编制与审核
国库处需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和业 务需求,编制科学、合理的预算 方案,并经过严格的审核程序后
报批。
资金拨付与核算
按照批复的预算方案,国库处负 责资金的拨付和核算工作,确保
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报表编制与分析
国库处需定期编制各类财务报表, 并进行深入分析,为单位决策提
供数据支持。
国库处在新制度下的风险控制和应对策略
制定和执行国库资金管理制度
01
根据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要求,国库处需要制定相应的国库
资金管理制度,明确资金管理流程和规范。
负责预算执行和核算工作,确保预算的合理使用
和规范管理。
监督和审计
03
国库处需要加强对国库资金的监督和审计工作,确保资金使用
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国库处在新制度下的操作流程
最新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讲解共172页文档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2019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讲解

新制度
序
科目编号
号 一级科目 二级科目
44 5001
45 5101 46 5102 47 5301 48 5401
科目 名称
事业支出
上缴上级支出 对附属单位补助
经营支出 其他支出
科目 编号
501 504 520 516 517 505 512
旧制度
科目 名称
拨出经费 事业支出 结转自筹基建 上缴上级支出 对附属单位补助 经营支出 销售税金
资产
(三)修改了固定资产的定义,适度调整了 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标准
修改了固定资产的定义,适度提高了固定资产的单 位价值标准。固定资产标准比原制度规定的标准有 所提高,即:通用设备(原一般设备)单位价值标 准由原来的500元提高到1000元,专用设备单位价 值标准由原来的800元提高到1500元。 并规定单位价值虽未达到标准,但使用年限在一年 以上的大宗物资,也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如学校的 课桌,会议室桌椅。
新制度
序
科目编号
号 一级科目 二级科目
18
2019
19
2301
20
2101
21
2102
22
2103
23
2201
24
2301
25
2302
26
2303
27
2305
28
2402
负债类科目情况变化
旧制度
情
况
科目
科
科目
变
名称
目
名称
化
编
号
短期借款 长期借款 应缴税费 应缴国库款 应缴财政专户款
201
借入款项
基本相同
课件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有关凭据(加相关费用)金额→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 格(加相关费用)→名义金额入账
存货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存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其实际成本入账 1.购入的存货
购入的存货验收入库,按确定的成本 借:存货 贷:银行存款 应付账款 财政补助收入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事业单位购入非自用材料,按 确定的成本(不含增值税进项税额) 借:存货 借: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应付账款
重置完全价值改为按同类或类似资产市场价格确定 的价值/名义金额
1、固定资产的价值、分类 固定资产价值标准提高 通用(一般)设备500元 改为1000元
专用设备800元 改为 1500元
对固定资产分类进行了适当调整
房屋和建筑物 一般设备 图书
其他固定资产
房屋及构筑物 通用设备
图书、档案 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
重点关注: 1、明细核算或辅助登记
应当按照存货的种类、规格、保管地点等进行明细核算。 事业单位应当通过明细核算或辅助登记方式,登记取得存货 成本的资金来源(区分财政补助资金、非财政专项资金和其 他资金) 2、自行加工存货
➢设置“生产成本”明细科目(不再限于内部成本核算)
➢成本构成: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的间接费 用
※转让或到期收回长期债权投资: 借:银行存款 (其他收入——投资收益) 贷:长期投资 (其他收入——投资收益)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 贷:事业基金
(六)固定资产
新旧主要变化:
1、固定资产价值标准提高、分类的调整 2、固定基金改为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3、引入折旧 4、明确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 5、盘盈固定资产计价变化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讲解213页PPT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谢谢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讲 解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讲解-限时考试

限时考试《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下列项目中,不属于其他收入核算范围的是()。
A.捐赠收入B.财政补助收入C.无法偿付的应付及预收款项D.收回已核销应收及预付款项A B C D答案解析: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除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包括投资收益、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租金收入、捐赠收入、现金盘盈收入、存货盘盈收入、收回已核销应收及预付款项、无法偿付的应付及预收款项等。
2.下列项目中,关于“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说法错误的是()。
A.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事业单位非流动资产占用的金额B.本科目应当设置“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C.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占用的金额D.非流动资产基金应当在取得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或发生相关支出时予以确认A B C D答案解析: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事业单位非流动资产占用的金额。
3.下列项目中,说法错误的是()。
A.新制度增加了“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B.新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对于基建投资,在按照基建会计核算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的同时,将基建账相关数据定期并入单位会计“大账”C.借鉴会计国际惯例和通行做法,规定对资产负债表项目按照收入、支出分类列示,取消了资产负债表中原来的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项目D.新制度重新界定了财政补助收入的核算口径,要求在“事业支出”科目下单独对财政补助支出进行明细核算,增设了“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两个净资产科目A B C D答案解析:借鉴会计国际惯例和通行做法,规定对资产负债表项目按照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分类列示,取消了资产负债表中原来的收入、支出项目。
最新2024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最新2024事业单位会计制度2024年,中国发布了最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这一制度对于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规定。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最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提出了新的要求。
根据新制度,事业单位应当按照经济性、预算性和社会效益性的原则进行会计核算。
经济性原则要求事业单位在核算中要把握经济事物的本质,正确区分资产、负债、收入和支出;预算性原则要求事业单位在核算过程中要与预算制度紧密衔接,确保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监督;社会效益性原则要求事业单位在核算中要体现其为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对社会利益的贡献。
此外,新制度还对资产、负债、股份和利润进行了重新的定义和分类,进一步规范了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
其次,最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披露提出了新的规定。
根据新制度,事业单位应当及时、真实、完整地披露其会计信息,以方便社会各界对其经营和财务状况的监督和评价。
新制度明确了事业单位披露的内容,包括财务报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说明、内部控制的评价和审计、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管理、社会责任的履行等。
此外,新制度还规定了事业单位应当通过公告、网站、年度报告等方式进行信息披露,提高了其透明度和对外界的回应能力。
再次,最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还对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和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根据新制度,事业单位应当接受国家行政监督和财政监督,依法保障其会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准确性。
新制度规定了会计监督的主体、目标和方式,要求相关部门和机构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进行监督和评价。
此外,新制度还规定了事业单位应当接受审计机构的审计,以确保其财务状况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最后,最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还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
根据新制度,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对财务活动的规范和监督。
此外,新制度还规定了事业单位应当加强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管理,确保其经营活动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讲解第二十四讲
(三)净资产类。
1.“事业基金”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事业基金”科目,但不再在该科目下设置“一般基金”、“投资基金”明细科目,其核算范围也较原账中“事业基金”科目发生变化,不再包括财政补助结转和财政补助结余。
转账时,应将原账中“事业基金”科目所属“投资基金”明细科目的余额分析转入新账中“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科目,并对所属“一般基金”明细科目的余额(扣除转入新账中“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科目数额后的余额)进行分析:对属于新制度下财政补助结转的余额转入新账中“财政补助结转”科目;对属于新制度下财政补助结余的余额转入新账中“财政补助结余”科目;将剩余余额,转入新账中“事业基金”科目。
2.“固定基金”科目。
新制度未设置“固定基金”科目,但设置了“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核算事业单位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占用的金额。
转账时,应将原账中“固定基金”科目的余额(扣除转为存货的固定资产对应的固定基金数额后的余额)转入新账中“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
3.“专用基金”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专用基金”科目,转账时,应将原账中“专用基金”科目的余额分析转入新账中“专用基金”科目的相关明细科目。
4.“经营结余”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经营结余”科目,其核算范围与原账中“经营结余”科目的核算范围基本相同。
转账时,如果原账中“经营结余”科目有借方余额,应直接转入新账中“经营结余”科目。
5.“事业结余”、“结余分配”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事业结余”科目,其核算范围较原账中“事业结余”科目发生变化,不再包括财政补助结转和财政补助结余;新制度未设置“结余分配”科目,但设置了“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核算事业单位本年度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的情况和结果。
因原账中“事业结余”、“结余分配”科目一般无余额,不需进行转账处理。
“事业结余”、“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自2013年1月1日起直接启用新账即可。
(四)收入支出类。
1.“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经营收入”、“其他收入”、“拨出经费”、“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经营支出”、“销售税金”、“结转自筹基建”科目。
由于上述原账中收入支出类科目年末无余额,不需进行转账处理。
自2013年1月1日起,应当按照新制度设置收入支出类科目并进行账务处理。
2.“拨入专款”、“拨出专款”、“专款支出”科目。
新制度未设置“拨入专款”、“拨出专款”、“专款支出”科目。
转账时,应将原账中“拨入专款”科目的余额转入新账中“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的贷方,将原账中“拨出专款”、“专款支出”科目的余额转入新账中“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的借方。
三、按照新制度将基建账相关数据并入新账(基建并账)
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新制度的要求,在按国家有关规定单独核算基本建设投资的同时,将基建账相关数据并入单位会计“大账”。
新制度设置了“在建工程”科目,该科目为新设科目。
事业单位应当在新账中“在建工程”科目下设置“基建工程”明细科目,核算由基建账并入的在建工程成本。
将2012年12月31日原基建账中相关科目余额并入新账时:按照基建账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
备投资”、“待摊投资”、“预付工程款”等科目余额,借记新账中“在建工程——基建工程”科目;按照基建账中“交付使用资产”等科目余额,借记新账中“固定资产”等科目;按照基建账中“基建投资借款”科目余额,贷记新账中“长期借款”科目;按照基建账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预付工程款”、“交付使用资产”等科目余额,贷记新账中“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的相关明细科目(如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按照基建账中“基建拨款”科目余额中归属于财政补助结转的部分,贷记新账中“财政补助结转”科目;按照基建账中其他科目余额,分析调整新账中相应科目;按照上述借贷方差额,贷记或借记新账中“事业基金”科目。
(注:最后用“事业基金”找平)事业单位执行新制度后,应当至少按月根据基建账中相关科目的发生额,在“大账”中按照新制度对基建相关业务进行会计处理。
四、财务报表新旧衔接
(一)编制2013年1月1日期初资产负债表。
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新账各会计科目期初余额,按照新制度编制2013年1月1日期初资产负债表。
(二)事业单位2013年度财务报表的编制。
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新制度规定编制2013年的月度、年度财务报表。
在编制2013年度收入支出表、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时,不要求填列上年比较数。
五、其他衔接事项
新制度设置了“累计折旧”科目,核算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的累计折旧。
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或相关财务制度的规定确定是否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不设置“累计折旧”科目(注:文物和陈列品、动植物、图书档案、以名义金额计量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应当按照新制度的规定设置“累计折旧”科目,并进行如下处理:
(1)对执行新制度前形成的固定资产(不包括新旧转账时转入““存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2013年度全面核查其原价、截至2013年12月31日的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等,并于2013年12月31日对这些固定资产补提折旧,按照应计提的折旧金额,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自2014年1月1日起对这些固定资产按照新制度的规定按月计提折旧;
(2)对执行新制度后形成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新制度的规定按月计提折旧。
附: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对照表
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科目对比表
3 1011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4 1101 短期投资
5 1201 财政应返还额度
120101 财政直接支付
120102 财政授权支付
6 1211 应收票据105 应收票据
7 1212 应收账款106 应收账款
8 1213 预付账款108 预付账款
9 1215 其他应收款110 其他应收款
10 1301 存货115 材料
116 产成品
11 1401 长期投资117 对外投资
12 1501 固定资产120 固定资产
13 1502 累计折旧
14 1511 在建工程
15 1601 无形资产124 无形资产
16 1602 累计摊销
17 1701 待处置资产损溢
二、负债类(二)负债类
18 2001 短期借款201 借入款项
19 2101 应缴税费210 应交税金
20 2102 应缴国库款
21 2103 应缴财政专户款209 应缴财政专户款
22 2201 应付职工薪酬
23 2301 应付票据202 应付票据
24 2302 应付账款203 应付账款
25 2303 预收账款204 预收账款
26 2305 其他应付款207 其他应付款
27 2401 长期借款
28 2402 长期应付款
208 应缴预算款
三、净资产类(三)净资产类
29 3001 事业基金301 事业基金
30 3101 非流动资产基金
310101 长期投资
310102 固定资产
310103 在建工程
310104 无形资产
302 固定基金
31 3201 专用基金303 专用基金
32 3301 财政补助结转
330101 基本支出结转
330102 项目支出结转
33 3302 财政补助结余
34 3401 非财政补助结转
35 3402 事业结余306 事业结余
36 3403 经营结余307 经营结余
37 3404 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308 结余分配
四、收入类(四)收入类
38 4001 财政补助收入401 财政补助收入
39 4101 事业收入405 事业收入
40 4201 上级补助收入403 上级补助收入
41 4301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412 附属单位缴款
42 4401 经营收入409 经营收入
43 4501 其他收入413 其他收入
404 拨入专款
五、支出类(五)支出类
44 5001 事业支出504 事业支出
45 5101 上缴上级支出516 上缴上级支出
46 5201 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517 对附属单位补助
47 5301 经营支出505 经营支出
48 5401 其他支出
501 拨出经费
502 拨出专款
503 专款支出
509 成本费用
512 销售税金
520 结转自筹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