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掌声公开课 第二课时教案
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篇

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5学习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的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4、抄写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
学习重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学习难点: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自编英子的来信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你得到过别人的掌声吗?你什么时候得到过别人的掌声?当时你的心情怎么样?其他同学呢?你的心情怎么样?那么,你送给过别人掌声吗?你什么时候送给过别人掌声?为什么送给他掌声?小结:当我们听到别人送给自己的掌声时,心里非常的高兴和激动,而当我们送给别人掌声的时候,也送去了鼓励和赞扬。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掌声的课文,请同学们看老师板书课题。
让我们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同学们,课前你们都预习了吗?好!谁来说说,你都做了些什么?你都有哪些收获呢?学生1:我认识了本课的生词,我想领大家来读一读。
学生2:我查到了一些不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师:对了,通过查词典或字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明白的词语。
学生3:我画出了印象深刻的句子,并且写出了自己的感受。
学生4:我查到了有关小儿麻痹症的资料。
师:对,小儿麻痹症是由病毒引起的,得了小儿麻痹症的人身体的某些部位生长的不健全,比如一条腿比另一条腿细,走起路来一摇一晃的;更严重的甚至两腿瘫痪,就永远也站不起来了。
课文中谁得了这种病?(学生答)对!英子就得了小儿麻痹症。
三、初读课文看来,同学们的预习收获可真不小!下面,我们再来读读课文吧,好不好?谁想读?好,你来!(指名五位同学,一人读一自然段),我们比比谁读的好!其他同学请你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女孩英子,在同学们掌声的鼓励下变得活泼、开朗、自信了,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5《掌声》 人教部编版(第二课时)

掌声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根据课文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的变化。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他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难点是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并将这种变化读出来。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巩固字词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掌声》的第一课时,现在老师要检查一下同学们掌握字词的情况白板出示字词,同学们以开火车的形式接力读字词。
掌声文静愿意姿势轮流情况慢吞吞注视热烈持久平息普通话动听讲述鼓励2、大家掌握地都非常好,请把赞美的掌声送给自己!现在请同学们回忆课文内容尝试用白板上词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白板出示课文关键词,让学生选择词语填入合适的括号里。
课文讲述了一个叫英子的女孩,由于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所以一直很(忧郁)和(自卑),在一次故事会上,老师让她上台讲故事,她一开始很(犹豫),同学们的(掌声)给了她极大的(鼓励),从此以后,她变得(自信)和(开朗)起来。
3、提问:以前的英子是什么样子?随机板书:(自卑、忧郁)现在的英子又是什么样子的?随机板书:(自信、活泼)是什么让英子有了这么大的改变?(掌声)二、精读课文,聚焦掌声。
过渡:真是没有想到,掌声拥有这么神奇的力量,会改变一个人,让我们回到那次难忘的故事会中。
1、请同学们齐读第二段。
一天,老师让同学们轮流上台讲故事。
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起投向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老师是刚刚调来的,还不知道英子的情况。
从这段话中,你读出了什么?预设1:我读出英子此时非常窘迫。
预设2:我知道了老师是刚来到,所以不知道英子的情况。
过渡:英子到底上台了吗?让我们一起接着往下看。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
思考:同学们给了英子几次掌声?用不同的符号标记出来。
人教社部编版第五册第25课《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社部编版教材第五册第25课《掌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通过外表描写的语句体会“英子”内心活动的变化,感受同学之间友善。
2.练习用第一人称复述课文段落。
3.理解“掌声”的内在含义,联系生活实际练习说写。
二、教学重点通过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语句体会“英子”内心活动的变化。
三、教学难点理解“掌声”的内在含义,联系生活实际练习说写。
四、教学准备PPT:1.苏教版《掌声》的结尾;2.说写训练的指导设计。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 板书课题:指导书写“掌声”。
2. 默读课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二)品读文本,体会表达1.回顾课文主要内容:这个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板书:英子)英子在经历“讲故事”以前是个怎样的同学?(板书:忧郁、自卑)2.走近“英子”(略读第4自然段、第1自然段)。
(1)课文第4自然段中有一句话明确告诉我们,英子以前是一个忧郁的女孩儿,找一找,在哪一个自然段?(齐读第4自然段)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英子”忧郁的表现?(第一段)画出相关的语句,批注:忧郁(板书)。
有感情地朗读三句话。
有一个词语告诉我们前两句讲结果、后一句讲原因,哪个词语?圈“因为”。
“因为”这个词语,在这里表明:前后句子之间是什么关系?先讲结果,后讲原因——因果关系。
(2)自由朗读第4、5自然段:“从那以后”,英子变成一个怎样的人了呢?(板书:微笑、自信)“从那以后”,这个“那”是我们汉语中一个神奇的代词,在这里,“那”,代表什么意思呢?联系上文,猜一猜?(代表“英子讲故事获得同学和老师热烈的掌声”这件事情)过渡:哪些自然段具体讲述了这个关于“掌声”的故事?3.聚焦“掌声”(品读2-3自然段)。
(1)默读2-3自然段:画出中课文中描写“英子”神态和动作的语句。
(2)体会英子心情:从描写“英子”神态、动作的语句中,体会一下“英子”当时心情是怎样的?(强调读书方法:从字面读到字里)“英子立刻把头低下去”——胆怯、自卑“慢吞吞地站起来,眼圈红红的”——犹豫、还有委屈“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感动“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激动、感谢(3)PPT展示句子:抽读——齐读——比赛读,老师评价激励(强调词语“注视”和两个“一摇一晃”)(4)紧扣“掌声”:“英子”的变化,来源于同学们那掌声的神奇力量。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5掌声第二课时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5掌声第二课时人教部编版25.掌声(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领会掌声的内涵。
3.懂得平等、友善地对待他人,与自己和谐相处,与他人和谐相处。
重点难点:1、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领会掌声的内涵。
2、懂得平等、友善地对待他人,与自己和谐相处,与他人和谐相处。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同学们,我们班今天来了一位摄像老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师生鼓掌)面对镜头上课,我这心里呀还真有点儿紧张,你们也给我一点掌声,好吗?嗯,我现在感觉好多了,看来呀,掌声的魅力可真不小!2、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掌声(课件):(1)当五星红旗飘扬在赛场上空的时候,观众席上传来的阵阵掌声中包含的是激动与自豪。
(2)当一场精彩的演出落下帷幕的时候,我们用掌声送去赞美与喝彩。
(3)师生共同欢庆我们的节日,那掌声中包含的是无尽的欢乐。
(4)一次精彩的讲话,同学们送给你的掌声,那是最真诚的鼓励。
3、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走进这个关于掌声的感人故事。
请同学们大声地把课题读一遍。
二、走进文本,理解感悟。
(一)体会掌声前的英子。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这篇课文,大家对英子有不同的理解,那么英子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小姑娘呢?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自然段好吗?(大屏幕出示第1自然段。
)出示文字:上小学的时候,我们班有位叫英子的同学。
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因为她小时候生过病,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2、请同学们自己轻读第1自然段,思考:你认为英子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预设:生:她是一个文静的小姑娘。
因为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师:“总是”是什么意思?“默默”说明了什么? ......师:抓住关键词来体会,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你感受到了一个文静的英子,能把自己的感受带到句子中读读看吗?(读──)生:她是一个残疾的姑娘。
25 掌声 教案 (2课时)

25 掌声语文要素阅读:1.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说出英子前后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2.能从人物的动作、神态中体会到心情变化,并与同学交流。
写作:能从第2~4自然段中任选一段转换人称进行复述。
人文主题通过英子前后的变化,体会鼓励和关爱的掌声蕴含的强大力量。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从人物的动作、神态中体会到心情变化,并与同学交流。
难点:能从第2~4自然段中任选一段转换人称进行复述。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预习要求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完成《预习卡》。
2.回忆一下别人是否给过你掌声。
课时目标1.认识“默、势”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落、调”,会写“掌、班”等13个字,会写“掌声、文静”等词语。
2.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说出英子前后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3.能从人物的动作、神态中体会到心情变化并与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一、揭题质疑,激发期待1.板书课题“掌声”,指导“掌”的写法。
2.读到课题的时候,想到了什么?如:谁给谁的掌声?这是怎样的掌声……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明确默读要求,自由默读。
1引导学生交流默读要求:不出声,不指读,带着问题边默读边思考:谁给谁鼓掌?为什么鼓掌?2学生自由默读课文。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读文情况。
2.疏通课文,学习生字词。
1出示词语,检查读音。
第一组词语:落.下残疾刚调.来的①指名读,评价多音字“落、调”读得是否准确。
②学生根据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分别组词。
第二组词语:犹豫忧郁默默姿势投来情况热烈镇定①指名读,随机正音。
②重点强调“姿势”中的平翘舌音,“镇定”中的前后鼻音。
2引导学生质疑不理解的词。
3.学生交流初读收获,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提供句式,引导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上小学时的一天,老师让同学们,英子因腿脚残疾,内心,不敢上台讲故事,同学们次给她掌声,之后,英子变得。
几年以后,英子来信说,同学们的掌声。
2交流形成板书。
掌声前掌声后忧郁、自卑两次掌声开朗、自信三、品读细节,体会心情的变化1.指导品读,体会英子心情的变化。
课文《掌声》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1篇)

课文《掌声》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课文《掌声》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1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课文《掌声》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课文《掌声》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篇1【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与思考。
”因此,在本课的预设中,找准切入点,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从而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感悟语言,体验情感。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扣住词语理解句子,扣住句子体悟感情,扣住感情升华知识。
3、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的道理,关爱别人,特别是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对自己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英子的变化,深刻领会掌声的内涵。
【教学过程】(题目:“掌声”先写好。
)一、谈话导入1、这个课堂和以往有什么不一样?(有很多听课老师)是的,今天来自嘉兴各县市的老师都来听我们上课,作为实验小学的小主人,我们应该怎么表示对他们的欢迎?──掌声。
2、同学们真热情,周老师为你们鼓掌。
猜猜:周老师鼓掌,是表示什么?(……欢迎……对学生的赞扬……等。
)3、同学们真聪明。
不过,今天有这么多人来听课,周老师真是好紧张啊!同学们能不能也鼓励鼓励我呀!(学生可能用话语,也可能用掌声……)如果是掌声,就追问:你们是想用掌声告诉我什么呢?4、谢谢同学们,听到你们的鼓励,我的心情平静了许多,那么现在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第29课《掌声》。
二、前后对比,感受变化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女孩,她的名字叫──英子。
2023年《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篇

2023年《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篇《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设计意图】课文写的是残疾女孩英子通过同学们给她的鼓励的掌声,从一个内心自卑的人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
课文通过英子的变化表现了同学间的鼓励和关爱。
__语言质朴,但在平淡的叙述后面饱含着充沛的情感。
整篇课文教学我从英子掌声前和掌声后的“变化”为突破口,以课文中提到的两次“掌声”为线索,展开教学。
同时,紧扣文本,指导学生运用抓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来体会人物内心世界的阅读方法。
动心去学,动情去读。
围绕一个“爱”字进行言语与思维的训练。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导入课文通过上节课的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英子在后来的日子中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她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让我们走进英子的故事。
二、研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生自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思考:⑴课文中写了几次掌声,把带有“掌声”的句子读一读。
想一想这两次掌声有什么不同?⑵圈画出描写英子动作、神态的词句。
想一想这些变化说明什么?2、学习小组交流讨论。
3、紧扣文本,抓重点词句,体会__思想感情:⑴一位新来的老师让同学们干什么?她知道英子的情况吗?轮到英子了,她怎么样?(出示: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齐读这句。
你从“犹豫”“慢吞吞”“眼圈红红的”这些词中体会到了什么?英子当时是怎样一种心情?为什么?⑵可是英子终于一摇一晃走上了讲台,这时,教室里响起了掌声,热烈而持久。
出示: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①读句子。
②你从“注视”一词中体会到了什么?你认为大家注视的目光中包含了什么?③你从“终于”一词中体会到了什么?理解“骤然”。
如果你是英子,当时面对同学们热烈而持久的掌声,你会怎样?英子又怎样?④假如你是英子的同学,你想对英子说些什么?⑶出示: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掌声》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3篇

《掌声》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以及掌声的内在含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课前谈话:孩子们,今天来听课的老师真多,你们想用怎样的方式来欢迎老师们呢?掌声这么热烈,真是一群热情的孩子。
这么多老师来听课,大家的心情紧张吗?①不紧张好啊,这么自信,不过,老师有点儿紧张,你们怎么鼓励我呢?谢谢同学们的鼓励。
你们是想用掌声告诉我什么呢?②有点紧张(鼓掌)我用掌声为你们加加油,相信你们今天肯定会有不错的表现。
请用自信的声音回答我,好吗?好,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掌声》(齐读课题)二、前后对比,感受英子变化。
1.掌声代表着欢迎,饱含着鼓励,它还改变了小英的生活。
老师这里有一封小英的来信,一起来看看。
(出示来信,师读)“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次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
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读了英子的来信,你有什么疑问吗?2.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两处写掌声的句子。
汇报:两次掌声的句子并齐读。
第一次掌声(就在大家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抽生读。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热烈持久的掌声应该是怎样的。
同学们为什么会有如此热烈、持久的掌声呢?导入到找出写英子的句子来。
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找找写英子表现的句子,并和同桌说一说,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了什么?①“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汇报:体会到了孤独、自卑、忧郁、可怜、沉默……是从“默默地、早早地、最后一个、总是、又总是”中体会到的。
以前的小英自卑忧郁,让我们带着体会一起读读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执教者:雷鸿梅南宁市阳光新城学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
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段,深入理解课文,懂得两次“掌
声”的含义。
3、领会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懂得主动地关爱别人,珍惜别
人的关心与鼓励。
4、尝试用第一人称的口吻讲故事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教学难点:
1、通过语音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教学道具:
多媒体、英子的信、英子的日记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通过介绍今天到场的老师,引导学生用掌声欢迎老师们的到来。
这么多老师来听课,同学们你们紧张吗?老师有点紧张,你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来鼓励我呢?
一、复习导入
掌声不仅改变了老师刚才紧张的心情,它还改变了一个小女孩的
命运。
多神气的掌声啊!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走进英子的内心世界,走进课文《掌声》。
(板书,生齐读课题)
1、复习生字词。
我们先请出上节课学到的生字词,谁来读一读。
生个人读,全班齐读。
(重点指出“落(lao)下了残疾”,“调(diao)来的”)
2、掌声前的英子是怎样的?她有哪些表现?(自卑、忧郁)
二、品读英子的信,引出掌声
1、可是后来,英子像变了个人似的,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英子的变化呢?同学们快看看书,看谁先找到。
(找出英子变化后的段落,揭示英子的性格由自卑、忧郁变得乐观、开朗、自信。
)板书:开朗、自信
看到英子的变化,同学们高不高兴?引导学生用高兴的情感读出英子变化后的段落。
(从那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
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
)
2、现在的英子和原来判若两人,是什么让英子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呢?老师这里有一封英子的来信,同学们想看吗?(出示英子的来信,从信中揭示英子微笑面对生活的原因是掌声。
谁来为我们深情地读一读?其他同学在听的过程中找找看,是什么让英子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
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是我鼓起勇气微笑面对生活。
英子
三、聚焦两次掌声,体会英子的内心情感
同学们,大声告诉老师,是什么让英子变化这么大?下面请同学们默读第2、3自然段,用横线划出描写英子动作、神态的句子,体会英子的感受,开始吧!
1、请学生汇报找到的句子。
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品读“把头低了下去”引导学生体会英子忧郁、自卑、紧张的心情。
如果你就是英子,当时你会想些什么呢?让同学们把头低了下去,然后说。
说完后引导学生把英子紧张、忧郁的心情读出来。
2、汇报第二个句子。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老师来当英子最知心的好朋友,学生当英子。
师问英子,你为什么犹豫了?挖掘英子犹豫是因为她的害怕和胆怯(qie),体会英子的痛苦和无奈。
最了解英子的就是你们了,能用你们的朗读体现英子的痛苦和无奈吗?先自己读读这句话。
生个人读,个人读。
师范读,生齐读。
小结:同学们,抓住了人物的动作和神态,我们才能更好的了解人物的内心和情感。
假设英子就在我们的班级,她是那样的紧张和害
怕。
此时此刻,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呢?
(预设:
英子别害怕了,上去吧!相信你是最棒的!
英子,不用害怕,我们支持你。
)
3、聚焦第一次掌声,引出第一次掌声的涵义是鼓励。
同学们的鼓励和支持,英子经过内心的挣扎犹豫后终于下定了决心,你瞧:(生齐读)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师里骤然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指导学生理解“骤然间”的意思,突然间,出其不意的。
这骤然间的掌声是想告诉英子什么呢?(预设:英子,相信你是最棒的,别害怕。
英子我们相信你,支持你。
)
这是同学们发自内心的鼓励,发自内心的掌声。
就在英子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所有的鼓励和支持都汇聚在了同学们的掌声之中,所以这掌声(热烈而持久),让我们再来读这个句子。
生读。
这掌声是同学们对英子的一种(鼓励)。
板书:鼓励
4、聚焦第二次掌声,小组合作学习第二次掌声的涵义。
同学们的掌声给了英子勇气和鼓励,此时的她感动得流下了泪水。
英子上台讲了吗?她讲得怎么样?这时候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一次,同学们想通过掌声对英子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前后桌小组讨论交流。
生汇报。
(预设:
英子,你的普通话讲得真准确,你真棒!
英子你的声音好美啊!
英子你以后别害怕了,我会教你跳舞的。
)
这次,同学们的掌声给英子送去了赞赏。
板书:赞赏
5、两个“一摇一晃”对比,揭示英子在两次掌声之后变得自信了。
就像同学们说的,英子只是身体有点残疾,其他方面和我们都是一样的,甚至做得更好。
比如她的故事就讲得很生动。
你们的掌声也让英子认识到了这一点,你看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同学们,此时的一摇一晃和上台前的一摇一晃还一样吗?英子的心情发生了什么变化?
同样的路程,同样的走路姿势,可英子却在掌声前后走出了不一样的心情,不一样的人生,那都是源自同学们那充满鼓励充满赞美的掌声。
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两句话,再一次感受掌声的力量。
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四、出示英子日记,尝试用第一人称讲故事
这件事情,对英子来说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所以她把当天的情况记到了日记里。
同学们,你们想看一看吗?
出示英子日记
5月13日星期一晴
我上小学一直以来性格都很文静,我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每天上课前,我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我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因为我小时候生过病,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我走路的姿势。
今天,老师让同学们轮流上台讲故事。
轮到我的时候……
同学们,这是英子未完成的日记。
但是她非常想记录下来,你能帮帮她吗?请大家从课文第2~4自然段中任选一段,试着讲一讲。
生自由练习,个人试着讲。
老师相机引导“那个角落”指的是英子坐的位置。
五、联系生活实际,生化主题
课文中同学们同掌声给英子送去了关爱,那么在生活中你还会用什么方式表达你对他人的关爱呢?你想把你的掌声送给我们班的谁?为什么?生汇报
对呀,同学们,当别人忧愁的时候,我们给她唱一首歌。
当别人伤心时,我们给她送去一句安慰的话,当别人疲惫时,我们给她送上一杯热茶。
每一句话语,每一个行动都是一份关爱。
得到他人的关爱是一种幸福,关爱他人更是一种幸福。
就像古语说的“赠人与玫瑰,手有余香”,当我们把美丽的花朵送给别人的时候,我们的手里同样收获了香味。
六、作业
回家把《掌声》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或朋友听。
七、板书
25 掌声
英子忧郁、自卑→开朗、自信
掌声鼓励、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