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同步练习(有答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空气》同步练习题及答案(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空气》同步练习题及答案(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 2.1感受空气(作业设计)一、选择题1.流得最快的液体是()。

A.水B.食用油C.洗洁精D.蜂蜜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有质量B.空气是无色透明的C.空气就是氧气3.关于水、石头、空气的共同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们都能占据空间B.它们都有固定的体积C.它们都有质量4.下列方法中,能让我们感受到空气存在的是()。

A.看一看B.摸一摸C.扇一扇5.我们在做“传递水、石块、空气”游戏时,可以用来装空气的是()。

A.杯子B.布袋C.密封袋6.下列三种物质中,与其他两种不同的是()。

A.食盐B.味精C.白醋7.固体、液体、气体的共同特点是()。

A.有固定的形状B.会流动C.有质量8.下列物质能流动的是()。

A.空气B.醋C.石头9.下面不是水、空气和石头共同特征的是()。

A.有质量B.能流动C.占据空间10.如图,将瓶口倾斜放入水中,瓶口有气泡冒出,而且气泡总是从水面的下方往上方冒出,这说明了()。

A.空气有质量B.空气和水一样重C.空气比水轻二、填空题11.绝大多数生物都离不开空气,如鸟儿在天空中飞翔,这说明______有空气;蚯蚓能在泥土中生活,说明______有空气;鱼儿在水中游,说明_______中有空气。

12.常见的水的形态是液体,有一定的________,没有固定的形状。

13.在做“空气能占据空间吗”实验时,我们发现将塑料杯稍微倾斜放入水中,瓶口会有气泡冒出,冒出的气泡是_______。

(选填:空气;水)14.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主要由( )、( )、二氧化碳、( )及稀有气体组成。

15.空气的__________形成了风。

16.物体可以分为__________体、液体和_________体三种类型。

三、判断题17.空气总是充满各处。

( )18.水和空气都是白色的。

( )19.空气是气体,属于多种气体的混合气体。

( )20.我们看不见空气,说明空气不存在。

( )21.杯子里的水喝完后,杯子里没有任何物质了。

教科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空气和我们的生活》同步练习(含答案)

教科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空气和我们的生活》同步练习(含答案)

教科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空气和我们的生活》同步练习班级:姓名:亲爱的同学们:练习开始了,希望你认真审题,细致做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练习。

祝你学习进步!一、填空题1.空气是由混合而成的。

2.《乌鸦喝水》的故事告诉我们:空气占据一定的,石头把空气的空间占据了以后,水面就。

3.风车能转动是因为具有流动性。

4.爸爸为给小明补过“六一”儿童节,6月5日带小明去游乐场玩充气城堡。

充气城堡是利用空气可以被性质。

5.空气是,具有、、可以被压缩等性质。

二、判断题6.地球上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空气。

()7.人们利用空气流动来发电。

()8.充满气的气球是圆形的,说明气体的形状是圆形的。

( )9.我们周围空着的空间并不是真正空着,而是充满着空气。

()10.气体没有确定的体积,但有质量。

( )三、单选题11.下列物体和孔明灯升空原理一样的是()。

A.风筝B.普通的气球C.热气球12.坐在教室里能闻到食堂里菜香味的原因是()。

A.空气有质量B.空气能流动C.空气能被压缩13.在“乌鸦喝水”这个故事里,乌鸦能够喝到瓶子里的水,是因为()。

A.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B.石子占据一定的空间C.水占据一定的空间14.玻璃杯竖直倒扣在水槽中,观察到水槽的水位,杯底塞的纸A.下降B.上升C.没湿15.“人离不开空气”这句话主要是指生命离不开空气中的()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四、连线题16.将物品与利用空气的对应特征连起来。

扇扇子篮球可以压缩救生圈会流动轮胎质量小帆船五、综合题17.填一填18.雾霾天应该怎样做好做防护?19.请描述空气的特点。

20.探究空气的成分。

(1)扣上矿泉水瓶后,看到蜡烛,由此可以发现空气中有一部分的气体。

(2)蜡烛熄灭后,瓶中的水位会,请用虚线画出水位上升的大致高度。

1.【答案】多种气体2.【答案】空间;上升3.【答案】空气4.【答案】压缩5.【答案】气体;会流动;有一定的重量6.【答案】正确7.【答案】正确8.【答案】错误9.【答案】正确10.【答案】正确11.【答案】C12.【答案】B13.【答案】B14.【答案】B;D15.【答案】B16.【答案】17.【答案】(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能;能;有;会;能;不能;有;会;能;不能;有;不会18.【答案】⑴尽量减少外出和室外活动⑵必须外出时佩戴防雾霾专用口罩⑶从外面回来及时洗手洗脸⑷雾霾天少开窗,必要时开启空气净化器⑸外出要注意交通安全⑹锻炼身体,合理饮食提高免疫力。

2空气有质量吗练习题(含答案)

2空气有质量吗练习题(含答案)

2.空气有质量吗同步练习含答案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空气》的第二课内容,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中“物质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知道空气具有质量且很轻。

教材由三个活动构成:一、验证空气是否有质量;二、学会使用电子天平测量空气的质量;三、阅读资料了解1L空气的质量。

三个活动环环相扣,不仅让学生知道空气有质量,而让学生通过实验测量了一定量空气的质量,最后通过资料让学生明白了空气的质量很轻以及科学家为我们做出的贡献,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一、填空题1.十七世纪,通过实验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____。

2.把两只充气的气球吊在一根细长棍的两端,并使之保持平衡;然后刺破一只气球,细长棍就会失去_______________,说明空气有_______________。

3.用电子天平测得皮球充气后变重了,说明空气_______________。

4.压缩空气有_____________,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_____________就越大。

5.使用电子天平时,将天平放在_______________桌面上,打开电源。

准备就绪后,要再按一下“_______________”按钮,确保在称量之前显示为“0”。

6.在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_______________克。

7.古代,人们一度认为空气是没有质量的。

到了17世纪伽利略做了一个实验:用气泵向一个大玻璃瓶中尽可能多打些气,并封住瓶口,用天平称出瓶子的质量。

然后把瓶口打开再称,发现瓶子的质量减少了。

伽利略认为,减少的质量就是把瓶口打开后跑出来的空气的质量,从而证明空气是_______________的。

后来,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在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1.29克,相当于_______________枚回形针的质量。

二、选择题8.电子秤在使用前需要()。

A.将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B.打开电源C.确保称重之前显示为“0”D.以上都是9.17世纪时,第一个证明空气有质量的伟大的科学家是()。

4.3.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同步练习(含答案)

4.3.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一、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是人体呼吸道的功能()A、保证气体顺利通过B、温暧、湿润、清洁人体吸入的空气C、气体振动发出声音D、进行气体交换2、在呼吸系统的结构中,有清洁、温暖、湿润吸入气体作用的器官是()A、气管B、鼻C、支气管D、咽3、生活在寒冷地区的北欧人比生活在赤道附近的非洲人鼻孔窄小,鼻梁高尖,这有利于()A、气体交换B、温暖空气C、气体扩散D、气体顺畅通过4、吃饭时随意谈笑,食物可能误入气管的原因是()A、声门裂未来得及关闭B、会厌软骨盖住了食道入口C、悬雍垂未阻住鼻腔内口D、会厌软骨未盖住喉的入口5、人体呼吸道能对吸人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①温暖②湿润③干燥④清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③⑧④6、气管能保证气流顺畅通过的原因是()A、气管壁较硬B、肌肉较松弛C、有“C”型软骨支架D、周围有肌肉牵拉7、鼻腔能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湿润、清洁和温暖,与此功能无关的是()A、鼻黏膜能够分泌黏液B、鼻黏膜内有嗅细胞C、鼻腔内有鼻毛D、鼻腔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8、哪项不是组成痰的成份()A、食物B、尘粒C、细菌D、粘液9、患感冒时,常感觉呼吸不畅,主要原因是()A、鼻黏膜分泌的粘液过多B、气管、支气管分泌痰液过多C、鼻粘膜充血肿胀D、声带充血肿胀10、下列哪一结构没有黏液腺,不能分泌黏液()A、气管B、鼻C、支气管D、肺11、下列不属于呼吸道的结构是()A、口腔B、咽C、气管D、支气管12、鼻腔对吸入的气体有温暖的作用,主要是因为鼻腔内()A、有鼻毛B、内表面有粘膜,能分泌粘液C、有咽D、粘膜内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13、我们不能随地吐痰是因为痰中含有大量的病菌。

痰生成的部位是()A、鼻腔黏膜B、喉腔侧壁C、口腔黏膜D、气管和支气管14、空气进入肺的正确顺序是()①鼻腔②支气管③喉④咽⑤气管A、①②③④⑤B、①④③⑤②C、①③②⑤④D、①⑤③②④15、感冒时,常常感到呼吸困难,进食无味,是因为()A、由于病毒过多,鼻腔堵塞B、由于病菌侵犯,味觉失灵C、由于病菌阻挡,空气通过鼻腔量少D、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嗅细胞接触不到气味的刺激二、填空题16、组成肺的最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17、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叶,右肺有叶。

初中物理空气练习题

初中物理空气练习题

初中物理空气练习题解答一:1. 下面是几个关于空气的常见问题及答案:问:什么是空气?答:空气是由氧气、氮气和其他少量气体组成的。

它是地球大气层中存在的气体混合物。

问:空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答: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氮气占空气的约78%,氧气的比例约为21%。

问:空气中还有其他哪些成分?答:空气中还包含一些稀有气体(如氩气、氖气、氦气等),水蒸气和一些微量气体(如二氧化碳、氧化氮等)。

2. 填空题:(1) 氮气在空气中的比例约为_________。

(2) 空气中的主要气体成分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3)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4) 空气中的水蒸气是一种_________。

解答:(1) 氮气在空气中的比例约为78%。

(2) 空气中的主要气体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3)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包括氩气、氖气和氦气。

(4) 空气中的水蒸气是一种微量气体。

3. 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是空气的成分?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氯气(2) 空气中的主要气体成分是: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氮气D. 氯气(3) 氧气在空气中的比例约为:A. 21%B. 78%D. 0.04%解答:(1) D. 氯气不是空气的成分。

(2) C. 空气中的主要气体成分是氮气。

(3) A. 氧气在空气中的比例约为21%。

解答二: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一些与空气相关的物理题目,并提供解答。

1. 问题一:什么是空气的主要成分?它们分别占空气的比例是多少?解答: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氮气约占空气的78%,氧气约占空气的21%。

2. 问题二:为什么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比例很重要?解答: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比例很重要,因为它们对维持地球生物圈的平衡和支持生命活动起着重要作用。

氮气和氧气在呼吸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同时也是许多化学反应的重要参与者。

人教九年级化学同步练习及答案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

人教九年级化学同步练习及答案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下列物质用途错误的是()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B.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C.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以防腐D.新鲜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3.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氧气B.生铁C.氯酸钾D.金刚石4.“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是当前环保工作的重点。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B.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C.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D.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5.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B.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C.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D.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6.某博物馆启用“真空充氮杀虫灭菌消毒机”来处理和保护文物。

即将文物置于该机器内,三天后氮气浓度可达99.99%;再密闭三天左右,好氧菌、厌氧菌和丝状霉菌都被杀灭。

下列有关氮气说法错误的是()A.通常状况下氮气易溶于水B.氮气不能供给呼吸C.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D.高浓度氮气可抑制菌类的生长7.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1)蜡烛在空气中可以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

(2)在空气中盛有冰水的杯子外壁会出现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

(3)澄清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逐渐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含有。

(4)空气可以用作制取氮肥的原料,说明空气中含有。

★8.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

(2)装置一和装置二中气球的位置不同,(填“装置一”或“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

(3)若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列举两条)。

探究创新9.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镁可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Mg3N2),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验证。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空气和我们的生活》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空气和我们的生活》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 《空气和我们的生活》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L 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它为 2 .空气是一种、的物体。

3 .大面积焚烧秸秆,会污染我们赖以生存的 o
二、选择题
L 空气中成分最多的是(
2.空气能流动,在地球的近地面到处都有空气,(
)都需要空气。

B.植物
C.人和动植物 )o B.三种气体组成的气体 C.混有多种气体 的气体
4 .潜水员背着氧气瓶下水是为了(
)o A.下沉 B.上浮 C,呼吸
5 .对于空气和水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有香味的 B.都是会流动的 C.都是摸不到的 6 .离开空气,任何动物就无法呼吸,说明空气中含有( )o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水蒸气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A.人和动物
3.空气是一种

三、判断题
1.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无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2.植物会制造氧气,所以它的生存其实不需要空气。

3.动物、植物和人类都离不开空气。

()
4.陆地上的生物需要空气,水里的生物不需要空气。

()
5.人呼吸时,吸收的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
四、简答题
1.把你观察到的有关空气方面的知识填在气泡图里。

参考答案
一、L大气层 2.无色无味(会流动等)3.空气
二、1.A 2. C 3. C 4. C 5. B 6. B
三、× × √ × X
四、L。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2-1 空气(第2课时)【含答案】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2-1 空气(第2课时)【含答案】

课题2.1 空气(第二课时)(练)【基础篇】1. 下列过程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是()A. 人和动物呼出的二氧化碳B. 煤燃烧产生的烟雾C. 汽车尾气排放的烟雾D. 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答案】A【解析】空气的污染途径是工厂废气的任意排放,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汽车尾气的排放,可总结为:有害气体和烟尘,主要的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这些气体主要来自于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A、人和动物呼吸排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A正确.B、煤燃烧生成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故B错误.C、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一氧化、一氧化氮等有害气体,污染了空气,故C错误;D、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故C错误;故选A.2. 为了经久耐用,在灯泡中可填充的气体是()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二氧化硫【答案】B【解析】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而且廉价易得.故选:B.3. 薯片等易碎食品宜采用充气袋包装,下列气体中最不适宜充入的是()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空气【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薯片等易碎食品宜采用充气袋包装,最不适宜充入的是氧气,因为会将食品发生缓慢氧化,将食品毁掉。

故选A.4. 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B.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C. 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D. 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解析】A、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故A错;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食品防腐,故B正确;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差,故C错;D、氮气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故D错;故选B。

5. 在科学研究中,需要用到一些保护气.当焊接金属时,为了隔绝空气,能用作保护气的一组是( )A. 氧气、氮气B. 氧气、二氧化碳C. 氮气、氩气D. 氧气、氩气【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能作为保护气的气体需要具有化学性质很稳定的性质.A、氧气具有助燃性、氧化性,高温易和金属反应,不能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故A错误;B、氧气具助燃性、氧化性,高温易和金属反应,不能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故B错误;C、氮气、氩气化学性质稳定,很难和金属物质反应,常用作金属焊接时的保护气,故C正确;D、氧气具助燃性、氧化性,高温易和金属反应,不能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故D错误;故选:C.6. 空气里有下列成分,其中属于污染物的一组是( )A. 氮氧化物、二氧化碳B. 水蒸汽、氧气C. 二氧化硫、二氧化碳D. 碳粉尘、氮氧化合物【答案】D【解析】解、A、二氧化碳不是污染物,而氮氧化物属于污染物;B、水蒸气和氧气都不是污染物;C、二氧化硫是污染物,而二氧化碳不是污染物;D、碳粉尘、氮氧化合物都是污染物;故选D.7.为了减少空气污染,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A. 使用清洁能源B. 加强大气质量监测C. 积极植树造林D. 加高烟囱将工厂废气排放到大气中【答案】DA、使用清洁能源,能减少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等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保护大气,防治空气污染,正确;B、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有利于保护大气,防治空气污染,正确;C、积极植树造林,有利于保护大气,防治空气污染,正确;D、加高烟囱将工厂废气直接排放,同样会造成空气污染,不利于保护大气,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同步练习(有答案)第一单元第一节空气同步练习一.我会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 . B.水蒸气 C.氮气 D.氧气 2、减少污染,净化空气,“还我一片蓝天”,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下列气体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 3、夏天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A.二氧化硫 B.稀有气体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4、下列图示所表示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监测点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状况南浦 57 可吸入颗粒物 II(良) 将军桥 48I(优) 状元 66 可吸入颗粒物 II(良) 黎明西路 63 可吸入颗粒物II(良) 5、右表是2008年5月7日温州市部分监测点的空气质量日报。

从表中可知,该日空气质量最好的是() A.南浦 B.将军桥 C.状元 D.黎明西路 ]6、某同学采用燃烧法除去――瓶空气中的氧气,来得到较纯净的氮气,请你帮助该同学选取最适宜的物质()A.蜡烛 B.铝丝 C.木炭 D.红磷 7、已知在相同情况下,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则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是() A、约等于21% B、大于21% C、小于21% D、无法确定 8、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 B、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1/5 C、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鲜的保护气 D、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9、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由物质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用氧气急救病人 B.把氮气和氩气混合充入灯泡,使灯泡耐用 C.用氧气进行气焊D.将氧气、氮气从空气中分离出来 10、某市的《空气质量周报》,是环保部门对某地区空气污染程度所作的监测报告,主要有①总悬浮颗粒物、②二氧化硫、③氮的氧化物三项量化指标。

下列情况中,能直接引起①②两项指标变差的是() A、随意扔弃难以分解的塑料垃圾 B、用煤炭做燃料放出大量烟气 C、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中 D、农业上滥用化肥和农药二.我会填空(每空2分,共24分) 11、2007年6月9日,“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一至同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请根据右图回答:(1)在物质分类中空气属于____________。

(2)用化学式填空:制造化肥并还可以做保护气的是;能供给人类呼吸的是;上述“温室气体”是指。

12、某镇有座硫酸厂,设备简陋,技术陈旧,该厂每天排放大量含SO2的废气和含H2SO4的酸性废水。

当地的其他工厂和居民均用煤炭作燃料。

只要下雨就下酸雨,对该镇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⑴分析该镇下酸雨的原因:。

⑵举一例说明酸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⑶该镇某中学环保小组提出了治理酸雨的下列措施,你认为其中不妥的是 (填字母)。

A.将硫酸厂搬离该镇 B.建议环保部门限令整改 C.将硫酸厂排出的废气中的SO2处理后排放 D.工厂和居民改用较清洁的燃料 13、为提高城市的空气质量,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实验与探究(每空2分,共8分) 14、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图1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

实验过程是: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

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面的实验同时证明了氮气有的化学性质。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3)第二步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四、竞赛之窗(每空2分,共8分) 15、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 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 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下图的实验装置。

假设此实验能够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 mL刻度处推至15 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 mL刻度处,则说明;(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

可观察到的现为;(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

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按小华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

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参考答案一.我会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 1、C,解释:空气中氮气占体积分数为78%,含量最多。

2、A,解释: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3、D,解释:因为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温度比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较低温度液化为液体水,使饮料瓶外壁变得潮湿。

4、B,解释: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黄铁矿中含有很多杂质,乙醇汽油中即有乙醇又有汽油,食醋中含有较多的水,硅中只有一种物质。

点拨: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可以用化学符号表示,而混合物不可以。

5、B,解释:污染指数数值越大,污染越严重,空气质量状况数值越大污染越严重。

点拨:知道空气质量日报中污染指数数值越大,污染越严重,空气质量状况越差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6、D,解释:要燃烧消耗氧气,才能除去氧气,但不能生成新的气体,且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蜡烛和木炭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铝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点拨: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药品要具备:在空气中能够燃烧,产物不能有气体。

7、B,解释:因为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根据质量==体积×密度,故氧气在空气中的质量分数大于21%。

8、C,解释: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但还有其他气体,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而不是质量的1/5,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大,污染越严重,空气质量越差。

9、D,解释:用氧气急救病人是利用了氧气的支持呼吸的性质,把氮气和氩气混合充入灯泡,使灯泡耐用是利用氮气和氩气的化学性质稳定的性质,用氧气进行气焊是利用了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只有将氧气、氮气从空气中分离出来是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的性质,是物理性质。

点拨: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又反映这些物质的性质。

10、B,解释:因为煤炭燃烧放出的烟中含很多悬浮颗粒物,煤中含硫燃烧产生二氧化硫。

故选B 二.我会填空(每空2分,共24分) 11、答案:(1)(1分)混合物(2)(3分)N2 O2 CO2 解析:(1)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等多种物质,所以是混合物。

(2)氮气可以制造化肥并还可以做保护气;氧气能供给人类呼吸;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

12、答案:(1)排放二氧化硫废气用煤作燃料(2)酸化土壤(3) A 解释:结合本题,该镇下酸雨的原因有排放大量含SO2的废气和用煤炭作燃料等;酸雨带来的危害比较多,如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土壤酸化等;将硫酸厂搬离该镇的做法不妥,因为没有从根本上消除污染,搬到其他地方仍会造成污染。

点拨:酸雨主要是由于二氧化硫等溶于雨水所形成的,能产生二氧化硫等是造成酸雨的原因,治理当然要从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着手。

13、答案:(1)工厂的废气经处理后排放(2)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使用(3)禁止使用含铅汽油(4)植树种草,增加绿化面积(5)减少建筑工地粉尘的产生(6)增加使用公交车,减少使用汽车数量(7)用燃气代替燃油(8)提倡使用绿色能源(风能、太阳能等)(9)限放或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任写五条均可)。

解释:保护空气人人有责,提高空气质量的措施很多,只要合理均可。

三、实验与探究(每空2分,共8分) 14、答案:(1)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装置漏气或红磷的量不足点燃[来源:中.考.资.源.网] (3)磷 + 氧气五氧化二磷(4)装置始终密闭,空气没有逸出,实验结果准确解释: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因此剩余的主要是氮气。

导致进水量不足1/5的原因除答案给出的原因还有导管内没有事先要先注满水,因为已经冷却到了室温;图1所示的实验,在燃着的红磷伸入集气瓶的同时,胶塞不能马上塞好,燃烧产生的热量会使一部分气体膨胀逸出,而图2所示的实验则弥补了这个不足,使实验结果准确。

点拨:造成进入集气瓶水少于1/5的原因:气密性不好、红磷不足、没有冷却到室温、导管内没有先灌满水等,优点也要从两种装置的不同中找原因。

四、竞赛之窗(每空2分,共8分) 15、答案:(1)装置的气密性好(2)白磷燃烧,产生白烟,活塞前沿约在12 mL的刻度线上(3)白磷燃烧,产生白烟,活塞先向右移动,最终稳定在约8 mL的刻度线上(4)橡胶塞弹出、试管爆裂、注射器活塞弹出等解释:(1)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 mL刻度处推至15 mL 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 mL刻度处,则说该整个装置都不漏气;(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这时白磷燃烧消耗掉的只是试管这的氧气为40 mL/5==8mL,所以活塞应停在20mL―8mL=12mL的刻度处;(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白磷实际消耗掉的是试管40mL和注射器内20mL的氧气为(40mL+20mL)/5==12mL,所以活塞应停在20mL―12mL==8mL的刻度处;(4)因为白磷在密闭容器内燃烧产生热量使气体膨胀,可能会使橡胶塞弹出、试管爆裂、不使用弹簧夹可能会使注射器活塞弹出等,造成实验失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