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杆菌(课堂PPT)

合集下载

第17章炭疽杆菌课件

第17章炭疽杆菌课件
2、炭疽毒素
三种蛋白:保护性抗原(PA)、水肿 因子(EF)、致病因子(LF)构成的复合物, 只有当PA与EF或LF中任何一种成分结合,才
能显示毒性作用
2024/3/28
10
(二)传播途径
炭疽芽胞杆菌主要感染草食动物,如羊、 牛、马等
人则因接触患病动物或其尸体、皮毛 以及吸入带菌气溶胶等而被感染
2024/3/28
11
(三)所致疾病
根据传播途径不同,人类炭疽可分成三型: ①皮肤炭疽,最多见 ②肠炭疽,多由食入未煮熟的病畜肉而感染 ③肺炭疽,多因在处理病畜皮毛时吸入病菌
芽胞,在肺组织局部发芽繁殖,引起呼吸道症 状及原发性肺炎,并伴全身中毒症状
2024/3/28
12
三、防治原则
炭疽的预防重点应放在家畜感染的防治及 牧场的卫生防护上
炭疽芽胞杆菌是引起动物和人类炭疽 的病原菌
物及畜产 品而感染
2024/3/28
1
一、生物学性状
(一)炭疽芽胞杆菌为致病菌中最大的细菌 菌体两端平截 经人工培养后常排列成长链状,形成竹节 革兰染色阳性 芽胞在有氧条件下或人工培养基中形成 呈椭圆形 位于菌体中央 不大于菌体
病畜应严格隔离或处死深埋,死畜严禁剥 皮或煮食,应焚烧或深埋2m以下
最近有报道,对青霉素类药物已出现耐药珠
目前认为,四环素、红霉素、第三代头孢、 喹诺酮类均是炭疽病的有效治疗药
2024/3/28
13
2024/3/28
14
2024/3/28
2
2024/3/28
3
2024/3/28
4
2024/3/28
5
(二)培养特性 需氧或兼性厌氧 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生长 形成灰色粗糙型菌落 低倍镜下观察可见卷发状边缘

炭疽杆菌病ppt课件

炭疽杆菌病ppt课件
14
绵羊和山羊:常发生最急性型炭疽,表现脑卒中症状, 突然眩晕,摇摆,磨牙,全身痉挛,天然孔有时出血, 很快倒地死亡。
马:常取急性或亚急性经过,与牛症状相似,急性者有 腹痛症状。
犬及其他肉食兽:一般呈严重的胃肠炎及咽炎症状。也 有在唇、舌及硬腭等粘膜发生痈性肿胀。
15
猪:猪对炭疽抵抗力较强。有的因咽部炭疽,咽喉 部和附近淋巴结明显肿胀,体温升高,精神和食欲 不振。症状严重时,粘膜发绀,呼吸困难,最后窒 息而死。多数表现慢性经过,症状不明显,宰后可 见下颌及肠系膜淋巴结及肺等有病变。肠炭疽常伴 有消化机能紊乱,便秘或腹泻。败血型极少。
17
脾肿大,质软,呈紫黑色(R. W. Blowey等)
18
诊断
初诊:临诊特点和流行病学 注意:病畜死后疑似炭疽病例,禁止剖检
确诊:实验室检查 镜检:采病极期或死亡尸体的血液或其他材料,涂 片染色,见有多量有荚膜,菌端平直的粗大杆菌, 可诊为炭疽。
19
分离培养:
病料:新鲜病料;污染的材料,如毛发、骨粉等 需要制悬液,加热65度10分钟或60度30分钟,
后,可通过粪便散布病原。
10
流行病学特征
传播途径
主要是: 消化道(常因采食污染的饲料、饲草和引水) 皮肤(吸血昆虫叮咬) 呼吸道(吸入带菌灰尘)
11
流行病学特征
流行特点:
一般呈散发 可呈地方流行性
在炭疽杆菌严重污染地区,畜群又未预防接种 本病无季节性,但夏季发生较多
畜舍的地面、墙壁、运动场用20%漂白粉溶液或10%热 碱水喷洒,按1L/m2溶液,连续消毒3次,每次间隔1 h。 禁止人畜出入疫区和输出畜产品及草料,禁止使用病畜乳、 肉。在最后一头病畜死亡或痊愈后15天时,再进行一次 终末大消毒,解除封锁。

炭疽介绍PPT培训课件

炭疽介绍PPT培训课件

临床表现
皮肤炭疽的典型表现为迅速坏死的无 痛性痈,伴局部化脓性淋巴结炎;吸 入性炭疽表现为急性起病,出现寒战 、高热、呼吸困难、胸痛及咳嗽,可 迅速出现昏迷和死亡;肠炭疽可表现 为急性肠炎型或急腹症型,前者症状 较轻,后者病情凶险,常并发败血症 和感染性休克。
实验室检查
皮肤损害的分泌物、呕吐物、粪便、 脑脊液等标本中可检出炭疽杆菌。
炭疽患者及其家属可能因病情严重而产生恐惧、焦虑等心理问
题。
社会经济影响及防控策略
社会经济影响
炭疽疫情爆发可能导致社会恐慌,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同时,炭疽患者 的治疗和康复需要耗费大量医疗资源和费用。
防控策略
加强炭疽疫情的监测和报告,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源;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 众对炭疽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加强动物检疫和监管,防止动物炭疽传播给人类 ;加强医疗救治能力建设,提高炭疽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发病机制
炭疽杆菌通过皮肤接触、吸入或食入等方式进入人体后,在 局部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组织坏死和全身毒血症。炭疽杆 菌还可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败血症和炭疽性脑膜炎等严重并 发症。
流行病学特点
传染源
易感人群
患病的草食动物,如牛、羊、马等, 是炭疽的主要传染源。
人群对炭疽普遍易感,但职业人群如 牧民、农民、屠宰工人等由于接触患 病动物的机会较多,因此感染风险更 高。
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加强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在疫情爆发 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 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
XX
REPORTING
2023 WORK SUMMARY
THANKS
感谢观看
PART 05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展望
国内外研究进展概述
病原学研究

炭疽科普宣传PPT课件

炭疽科普宣传PPT课件

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需根 据具体情况调整用药方案。
联合用药方案
对于重症患者或青霉素过敏者,可采 用环丙沙星、四环素、链霉素等联合 用药方案。
辅助治疗措施应用
对症支持治疗
包括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维 持酸碱平衡等。
局部处理
皮肤炭疽病灶切忌挤压,可用 1:2000高锰酸钾液或双氧水冲洗
后,敷以抗生素软膏。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炭疽病的定义和病原 学特点
炭疽杆菌的形态、培 养特性和抵抗力
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 畜共患急性传染病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炭疽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地区性和季节性分布特点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炭疽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皮肤炭疽、肺炭疽和肠炭疽的症状和体征
新发和再发疫情的应对能力预测
加强炭疽病防治工作的措施和建 议
提高疫苗接种覆盖率,加强个人 防护和消毒措施
加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治愈 率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
加强防控措施的执行和监督,提高应对能力
未来研究方向和重点
2
3
研究气候变化对炭疽病传播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毒素产生
炭疽杆菌可产生多种毒素,包括荚膜多糖、外毒素A和水肿因子等。其中,外毒素A 是主要的毒力因子,具有致死性、细胞毒性和免疫原性等多种生物活性。
作用机制
外毒素A通过与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并抑制蛋白质合成,从而导致 细胞死亡。此外,水肿因子可引起局部组织水肿和炎症反应。这些毒素共同作用, 导致炭疽病的典型症状如高热、寒战、呼吸困难、皮肤坏死等。
与其他皮肤感染性疾病鉴别

炭疽杆菌课件

炭疽杆菌课件
Significance to human
炭疽杆菌的致病性
炭疽杆菌作为一种人畜共患病,危害性比较严重。人对炭疽的易 感性仅次于食草动物牛羊。细菌可经过皮肤伤口,皮肤黏膜,消 化道和呼吸道侵入机体引起多种类型的炭疽临床类型。
皮肤炭疽
• 最普遍 • 致死率10%-
20%
肺炭疽
• 胸腔积液、 出血性肺炎
LOGO
THANK YOU FOR WATCHING
That’s all
皮肤炭疽致死率1020肺炭疽胸腔积液出血性肺炎致死率极高肠炭疽腹腔出血肠胃炎症状病死率25脑炭疽急性出血性脑脊髓膜炎致死率极高炭疽杆菌的预防和治疗炭疽杆菌的预防以接种炭疽的疫苗为主但需要持续频繁注射才能具有长期的保护作用
LOGO
炭疽杆菌
Bacillus anthraci
Let’s Start!
LOGO
炭疽因其感染后使皮肤等病灶 组织出现黑炭性坏死而得名, 是人和动物共患的急性传染病, 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造成极大 的危害
Characteristic
炭疽杆菌是菌体最大的致病细菌之一, 菌体长4-10um,两端平截或凹陷。
在液体或固体培养基中分裂形成长链状, 细胞排列成竹节状。炭疽杆菌菌体无鞭 毛,不能运动,革兰氏染色为阳性。在 人体和动物体内能形成荚膜,形成荚膜 是炭疽杆菌的特征,其他种类的芽孢杆 菌很少见形成荚膜
生物武器
2001年美国 “9.11”事件后,恐怖分子利用含有炭疽杆菌芽孢的白色粉末 ,通过接触邮件的方式,在美国和其他国家制造了“生物恐怖”。大约两个 月内,美国至少发现了45例炭疽感染者或携带者,其他国家也相继发现了“ 炭疽白色粉末”和感染者。由于炭疽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具有传播的易行性 ,无季节性,隐蔽性,散发性,给预防和采取应急措施造成很大的困难。

炭疽演示课件

炭疽演示课件
肠炭疽与急性菌痢、出血性肠炎等鉴别
肠炭疽的临床症状与这些肠道疾病相似,但治疗方法不同,需通过实验室检测和临床表现 进行鉴别。
03
治疗与预防措施
治疗方案及原则
早期治疗
抗生素治疗
炭疽感染后应尽早开始治疗,以降低死亡 率。
首选青霉素类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氨苄 西林等。若对青霉素过敏,可选用其他抗 生素,如四环素、氯霉素等。
炭疽
汇报人:XXX 2024-01-19
目录
• 炭疽概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与预防措施 • 并发症与危害程度评估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 总结与展望
01
炭疽概述
定义与病原学
定义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急 性、热性、败血性人兽共患病。
病原学
炭疽杆菌为革兰氏阳性粗大杆菌 ,两端平齐,排列如竹节状,无 鞭毛,不能运动,在人体内有荚 膜形成并具较强致病性。
1 2 3
加强炭疽疫苗研发与应用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有望研发出更加 安全、有效的炭疽疫苗,提高人群的免疫保护水 平。
推动炭疽治疗手段创新
针对炭疽治疗手段有限的问题,未来将加大研发 力度,探索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提高患者治愈 率。
完善炭疽疫情监测与报告体系
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完善炭疽疫 情的监测和报告体系,实现疫情的及时发现和快 速处置。
05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患者教育内容
炭疽的基本知识
01
向患者解释炭疽的病因、传播途径、症状、治疗及预防等相关
知识。
治疗方案和药物使用
02
详细介绍炭疽的治疗方案,包括使用的药物、剂量、用法及可
能产生的副作用等。
自我护理和预防措施

《炭疽培训》课件

《炭疽培训》课件

传染性
炭疽病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或吸入病原 体而传播。
对环境的影响
破坏生态环境
炭疽病可以破坏动植物的生态环 境,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
污染水源和土壤
炭疽病菌可以在水源和土壤中存 活,对环境和农作物造成污染。
对经济的影响
01
02
03
农业损失
炭疽病可以破坏农作物, 导致农业经济损失。
旅游业受损
炭疽病的爆发可以影响旅 游业,降低旅游收入。
对疫区进行消毒和灭菌
对病例所在区域进行全面消毒和灭菌,消灭 病原体。
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建立应急组织
成立专门的应急组织,负责炭 疽病的应急处理工作。
制定应急预案
根据炭疽病的传播特点和地区 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应急 预案。
加强应急演练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 处理能力。
及时报告和处理疫情
一旦发现疫情,应立即报告并 按照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
医疗费用增加
炭疽病的爆发会增加医疗 系统的负担,增加医疗费 用。
03 炭疽病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炭疽病的危 害和预防知识,提高公众的防
范意识。
定期监测
对可能存在炭疽病的环境和动 物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并
处理。
加强动物检疫
对进出口动物进行严格的检疫 ,防止炭疽病的传播。
05 结论与建议
对炭疽病的认识与重视
炭疽病是一种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 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病畜或染菌程的加速,炭疽病的传 播风险也在不断增加,需要引起各国 政府和民众的高度重视。
炭疽病在历史上曾造成大规模的疫情 ,对人类和动物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

炭疽杆菌.ppt课件

炭疽杆菌.ppt课件
▪ 阻挡病原体 ▪ 空气悬浮之芽孢可用HEPA滤器过滤,或是P100滤器阻绝,此外,全
罩式面罩加上适当过滤功能,也能避免吸入炭疽病原,而皮肤若无 伤口,受到污染时仅需以清水和清洁剂洗去。
THANK YOU!
THE END!
学习目标
• 1.学会蛋糕各种形状的画法。 • 2.用喜欢的颜色绘出蛋糕。
炭疽病
▪ 炭疽病[1] 为炭疽杆菌所引起致死率高的急性
▪ 肺(呼吸)炭疽病
传染病,于1850年由法国人发现并且证实, 且为一种人畜共通病。病畜的症状是高温发
▪ 呼吸性感染初期,表现为类似普通感冒或类似流行性感 冒的症状数天,随后乃是严重、甚至致命的呼吸衰竭,
烧、痉挛、口和肛门出血、胸部、颈部或腹 部肿胀。人感染后,则发生皮肤脓疱、咳嗽、 吐痰、呼吸困难、脾脏肿胀等症状。其名称 源自希腊文的“ἄνθραξ”,意为煤炭,用以 形容感染者皮肤上焦黑的损伤病变。
中可存活数年。牧场一旦被污染,芽
胞可存活数年至数十年。煮沸10分钟
或干热140℃3小时可将芽胞杀死。炭疽
芽胞对碘特别敏感,对青霉素、先锋
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高度敏感。
▪ (四)抗原结构

1.荚膜多肽抗原 由D~谷
氨酸多肽组成,抗原性单一,
若以高效价抗荚膜血清与具荚
膜炭疽杆菌作用,在其周边外
发生抗体的特异性沉淀反应,

将标本直接涂片,沙黄
荚膜染色镜检,观察形态及
荚膜特征,可以初步帮助诊
断,确诊应进行血平板分离
培养,37℃孵育12~15小时,
钩取可疑菌落,进行青霉素
串珠试验,噬菌体裂解试验,
碳酸氢钠平板二氧化碳培养。
荚膜肿胀试验和小白鼠致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
日军曾用炭疽菌残杀百万中国人
日本战败后,731部队为了避免遭到世 界各国的谴责,迅速毁坏了自己所有的设 备和用品。他们还将不便携带的大部分炭 疽菌等细菌散播在华中一带,造成大量无 辜民众丧生。
.
4
9.11事件发生以后 , 随着美国频频遭受炭 疽的袭击、感染者人 数不断增加,一股炭 疽恐慌又在全球范围 内出现。炭疽似乎突 然之间变成全人类的 大敌,“炭疽”这两 个字也成了人们谈话 中高频率使用的词语
(三)传染的途径:
第一 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因采食被炭疽 杆菌污染的草料,或饮过被污染的井水、河水, 以及在污染牧地受到感染。
第二 是通过皮肤感染,主要是由带有炭疽 杆菌的吸血昆虫叮咬及创伤(如绵羊的剪毛、 断尾、去势及口、咽粘膜创伤等)而感染。
第三,通过呼吸道感染,是由于吸入混有 炭疽芽孢的灰尘,经过吸道粘膜侵入血液而发 病。
粘膜呈暗紫色,有出血点,剥开皮肤可见皮下、 肌肉及浆膜有红色或黄约色胶样浸润,并有数 量不等的出血点。
淋巴结肿大,出血。肺充血、水肿。心、肝、 肾也有变性。胃肠有出血性炎症。
颌下淋巴结病变 肠系膜淋巴结病变
四、诊断 、治疗及防疫
(一)诊断:
(1)临诊及流行情况诊断 对于原因 不明而突然死亡或临诊上出现体温升高、 腹痛、痈肿、血便、病情发展急剧,死 后天然孔出血等病状时,首先要怀疑为 炭疽病 。
(3)亚急性型:也多见于牛、马,症状 与上述急性型相似,除急性热性病征外, 常在颈部、喉部、胸部、腹下、肩胛或 乳房等部皮肤、直肠或口腔粘膜等处发 生炭疽痈,初期硬固有热痛,以后热痛 消失,可发生坏死或溃疡,病程可长达1 周。
(4)慢性型:主要发生于猪,多不表现 临床症状,或仅表现食欲减退和长时间伏 卧,在屠宰时才发现颌下淋巴结、肠系膜 及肺有病变。有的发生咽型炭疽, 呈现 发热性咽炎。咽喉部和附近淋巴结肿胀, 导致病猪吞咽、呼吸困难(见右图),粘 膜发绀最后窒息死亡,肠炭疽多伴有便秘 或腹泻等消化道失常的症状。
病原菌形态
炭疽杆菌为兼性需氧菌,对培养基要求不严, 在普通琼脂平板上生长成灰白色,表面粗糙的 菌落,放大观察菌落有花纹,呈卷发状,中央 暗褐色,边缘有菌丝射出。
炭疽杆菌菌体对外界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强, 但芽胞则有坚强的抵抗力,在干燥的状态下可 存活 32—50年,150℃干热60分钟方可杀死。 现场消毒常用20%的漂白粉,0.1% 升汞,0.5% 过氧乙酸。来苏儿、石炭酸和酒精的杀灭作用 较差。
(二)传染源:炭疽病畜及死后的畜体、 血液、脏器组织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等 均含有大量炭疽病杆菌,如果处理不当 则可散布传染。 另外从病畜口、鼻、肛 门、阴道流出的血液、家畜炭疽痈破溃 液等污染厩舍、饲养管理用具、饲草、 饲料,一经接触健康家畜,就可能被传 染而发病。被污染的土壤、水源及牧地 还可成为炭疽长久的疫源地。
(四)其它:本病有一定季节性,夏 季发病较多,秋、冬发病较少。夏季 发生较多,可能与放牧时间长,气温 高,雨量多,吸血昆虫大量活动等因 素有关系。有的地区发病是因从疫区 运入病畜产品,如骨粉、皮革、羊毛 等。
三、引起的疾病
(一)畜禽潜伏期一般为 1—5 天,最长 的可达 14 天。按其表现不一,可分为以 下四种类型:
(3)肠炭疽:发病急,有高热、持续 性呕吐、腹痛、腹泻,血尿血及腹胀, 腹膜炎等症状,全身症状明显。
(三)病理变化
尸体迅速腐败而膨胀,尸僵不全,天然孔流出 带泡沫的血液。
血液粘稠,颜色为黑紫色呈煤焦油样,不易凝 固。
脾脏高度肿大,比正常大3~5倍,包膜紧张, 切面脾髓软如泥状,黑红色,用刀可大量刮下。
炭疽芽孢杆菌
(B.anthracis)
营养与食品卫生 M150879 吴鹏
炭疽芽孢杆菌
(B.anthracis)
炭疽芽胞杆菌习惯称为炭疽杆菌,是 引起的各种家畜、野生动物和人类共患 的传染病——炭疽(Anthrax)的病原体 。在临诊上表现为急性、热性、败血性 症状。在病理变化上的特点是呈败血症 变化、天然孔出血、血液凝固不良、脾 脏显著肿大、皮下有浆膜组织出血性胶 样浸润。
呼 吸 困 难
咽 喉 部 红 肿
(二)人的潜伏期 12h 至 12 天, 一般为 2—3 天。临床上可分为三 种病型:
(1)皮肤炭疽:较多见,约占人炭 疽的98%,主要在面颊、颈肩、手、 足等裸露部位出现小斑丘疹,以后 出现有痒性水泡或出血性水泡。
(2)肺炭疽:患者表现高热、恶寒、 咳嗽、咯血、呼吸困难、可视粘膜发 绀等急剧症状,常伴有胸膜炎、胸腔 积液,约经 2—3 天死亡。
.
5
美国首次从这封信中检出炭疽杆菌
.
6
.
7
内容提纲
一、病源特征 二、流行特点 三、引起的疾病 四、诊断、治疗及防疫
一 、病原特征
炭疽杆菌(Bacillus anthracis),
革兰氏染色阳性,菌体两端平直,呈竹节 状,无鞭毛;在病料检样中多散在或呈 2—3个短链排列,有荚膜,在培养基中则 形成较长的链,一般不形成荚膜;本菌在 病畜体内和未剖开的尸体中不形成芽胞, 但暴露于充足氧气和适当温度下能在菌体 中央处形成芽胞。
二、流行特点
(一)易感动物:各种家畜、野生动物 和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易染性。绵羊、牛、 驴、马、骡、山羊、鹿最多发病,骆驼、 水年及野生动物次之,猪发病较少,犬、 猫最低,家禽一般不感染,野生动物, 如狼、狐狸、豹等吞食炭疽尸体而发病, 并可成为本病的传播者。人主要通过污 染炭疽杆菌的畜产品而感染。
(1)最急性型:常见于绵羊和山羊,偶尔 也见于牛、马,表现为脑卒中的经过(卒 中型)。外表完全健康的动物突然倒地, 全身战粟,摇摆,昏迷、磨牙,呼吸极度 困难,可视粘膜发绀,天然孔流出带泡沫 的暗色血液,常于数分钟内死亡。
(2)急性型:多见于牛、马,病牛体 温升高至 4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表现兴奋不安,吼叫 或顶撞人畜、物体,以后变为虚弱,食 欲、反刍、泌乳减少或停止,呼吸困难, 初便秘后腹泻带血,尿暗红,有时混有 血液,乳汁量减少并带血,常有中度程 度臌气,孕牛多迅速流产,一般 1-2 天死亡。马的急性型与牛相似,还常伴 有剧烈的腹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