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设计试卷练习及答案汇编

合集下载

八上物理优化设计答案全册

八上物理优化设计答案全册

轻1.(1)m (2)mm 2.3.10 3.A
4.337.5 5.B
6.27.2mm 误差 25.2mm

1.A 2.A 3.A 4.B 5.B 6.B 7.A
8.cm s
9.4.8(4.6或4.7) 4.70
10.3 38 218 11.μm(微米)
12.量出三人高度相同,说明感觉有时靠不住
13.(1)先乘飞机到西安,再坐火车到重庆(合理即可)
(3)20 不能 虚
(4)略
4.4光的折射
快乐预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1.斜射 偏折 2.法线 入射角 折射角
3.(1)向法线方向 小于
(2)也增大 也减小
(3)不变 (4)可逆
二、1.浅 2.折断 3.下方
轻松尝试
1.∠2 ∠4 增大 小于C 2.略
3.光的折射 虚像
4.虚 浅
知能演练
1.A 2.D 3.A 4.E 变高
(2)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3)验证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任选其二) 11.(1)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 靠近 (2) 证实反射光线、法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3)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 入射光线分局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快乐预习
4.3平面镜成像

4.1光的直线传播
一、1.发光
2.直线
3.箭头 直线 径迹 箭头 方向 二、1.真空 3×108m/s 2.不同 c
轻松尝试
4.小孔成像
3c 2c 43
1.B 2.D 3.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4.C 5.大 3×108
知能演练

2024-2025学年初中同步测控优化设计物理八年级上册配人教版第4章 光现象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初中同步测控优化设计物理八年级上册配人教版第4章 光现象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初中同步测控优化设计物理八年级上册配人教版第4章光现象第四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本身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下图中哪个物体不属于光源()2.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错误的是()A.光线表示出了光的传播方向B.光线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性质规定的C.光线是真实存在的D.实际上光线并不存在3.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所示);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

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论是()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4.光在不同的透明物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相同的,下列介质中光速大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v空气>v真空>v水>v玻璃B.v玻璃<v空气<v水<v真空C.v真空>v空气>v玻璃>v水D.v玻璃<v水<v空气<v真空5.已知光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 m/s,从地球向月球发出一束激光信号,经过约2.54 s收到了从月球反射回来的信号,则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约()A.3.81×108 mB.7.62×108 mC.2.6×108 mD.8×108 m6.运动会上,终点计时员应根据什么现象开始计时()A.听到枪声和看到白烟都可以B.看到白烟开始计时,因为烟雾看得清楚C.听到枪声开始计时,因为枪声听得清楚D.看到白烟开始计时,因为光速比声速大得多7.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蜡烛的正立像B.蜡烛的倒立像C.三角形光斑D.圆形光斑8.晚上,人路过一盏路灯的过程中,其影子长度的变化情况是()A.先变短后变长B.先变长后变短C.逐渐变长D.逐渐变短9.(2020·湖南娄底中考)2020年6月21日下午3点半左右,娄底市内绝大部分同学亲眼看到了日环食这一难得的景象。

优化设计语文答案(精品).doc

优化设计语文答案(精品).doc

优化设计语文答案语文优化设计参考答案发布时间:2012年03月16日黄河颂1.下列加点字的注咅全正确的一项是()。

A.哽育(pti) 澎W(pai) 气険(P6)B.山® (dian) 狂ft (Ian) 理障(ping)C.浩蓼(shGng)巡流(zhud)灌长(zi)D.饋歌(zan)发遊(yuan)宛转(wan)解析:A项,“哺”应读“bti”《项,“荡”应读“ddng” ;“滋”应读“zi”少项,“宛”应读“wdn”。

答案:B2.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是否一样?并说明理由。

⑴A.用你那罢準的体魄。

B.多少男薙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2)A.筑成我们尽殊的屏障。

B.我们尽欢的伟大精神。

答案:(1)不•样。

A句中的“英雄”是形容词,意思是“具有英雄品质的” ;B句中的“英雄”是名词,意思是''不怕困难、不顾自己、英勇斗争、令人钦佩的人”。

(2)-样。

都是名词,意思是“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

3.下面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B.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C.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D.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解析:D项的朗读节奏应为: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或: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答案:D4.诗歌讲究押韵,本诗在押韵上,隔二二句押韵,形成了自然的和谐韵律。

下面这段文字押韵的韵脚字有:__________ ,韵脚是___________ 。

我站在高山Z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托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Z边;/把屮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答案:巅、南、澜、转、坏、边、面an5.下列对《黄河颂》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赞美中华母亲河的颂歌,诗人借黄河歌颂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B.“望黄河滚滚”的“望”字,一直统领到“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2024-2025学年初中同步测控优化设计物理八年级下册配人教版第十章测评(A)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初中同步测控优化设计物理八年级下册配人教版第十章测评(A)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初中同步测控优化设计物理八年级下册配人教版第十章测评(A)含答案第十章测评(A)(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如图所示,在一只不计重力和厚度的塑料袋中装入大半袋水,用弹簧测力计钩住并将其慢慢浸入水中,直至塑料袋中的水面与容器中的水面相平。

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A.逐渐减小到零B.先减小后增大C.始终保持不变D.逐渐增大2.如图所示,某同学将一漂浮在水面上不开口的饮料罐缓慢地匀速按入水中,当饮料罐全部浸入水中后,继续向下压一段距离,共用时t0,此过程中饮料罐所受的浮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是下列图中的()3.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满了两种不同的液体,把甲、乙两球分别轻轻放入两杯液体中,最后处于如图所示状态。

甲、乙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甲、乙所受浮力相比()A.甲所受浮力更大B.乙所受浮力更大C.甲、乙所受浮力一样大D.不知道液体密度,无法比较浮力大小4.将浸没在水中的鸡蛋释放,鸡蛋下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鸡蛋受到的浮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上B.在水中越深,鸡蛋受到的浮力越大C.下沉的鸡蛋不受浮力作用D.鸡蛋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5.长江上,一艘满载货物的轮船在卸完一半货物后,该艘轮船()A.会浮起一些,所受浮力变小B.会浮起一些,所受浮力变大C.会下沉一些,所受浮力变大D.会始终漂浮,所受浮力不变6.有一种救生艇满载时排开水的体积是2.4 m3,艇的自重为1×104 N,为保证安全,该救生艇最多承载的人数大约是(g取10 N/kg)()A.20B.30C.40D.507.全球变暖已经日益威胁到生物的生存,右图为北极熊母子无助地坐在一块不断消融缩小的浮冰上。

若浮冰和北极熊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则随着浮冰的消融()A.浮冰受到的浮力在增大B.浮冰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C.浮冰在水中的体积在减小D.北极熊受到的支持力在减小8.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

08级《优化设计》卷B答案

08级《优化设计》卷B答案

解: (1)第一次迭代沿负梯度方向搜索:
4x − 2 0 −2 ( 0) 2 X ( 0 ) = , ∇f X ( 0 ) = 1 = −2 , S = 2 2 x2 − 2 X (0) 0 2 2α (1) ( 0) ( 0) 0 则 X = X +αS = +α = 0 2 2α 代入 f ( X ) ,得到 φ (α ) ,对其求导且令: φ ′(α ) = 0 1 解得: α = 3 4x − 2 2/3 (1) 2 / 3 (1) 则: X = = 1 = −2 / 3 , ∇f X 2 / 3 2 x2 − 2 X (1)
标准答案
河 南 科 技 大 学
试 卷 ︵ B ︶
二、 k-t 条件判断 X 用 (本题 20 分)
(1)
= [1, 1]T 是否为以下约束优化问题的最优解。
------------------------------密-----------------------------封-------------------------- -线------------------------
x3 = x0 + h = 0.3 + 1.4 = 1.7 , f 3 = f ( x3 ) = 2.69
∵ f 2 > f 3 ∴ 应继续加大步长向前探索 (3)取 h = 4h = 2.8 ,且交换变量 令 x1 = x2 = 1 , f1 = f ( x1 ) = 5 ,

x2 = x3 = 1.7 , f 2 = f ( x2 ) = 2.69
专业、班级
x 2 = x3 = 3.1,

初三数学优化设计试卷答案

初三数学优化设计试卷答案

1. 已知函数f(x) = 2x - 1,则f(3)的值为()A. 5B. 6C. 7D. 8答案:C解析:将x=3代入函数f(x) = 2x - 1中,得f(3) = 2×3 - 1 = 6 - 1 = 5。

2. 若|a| = 5,则a的取值范围是()A. a > 0B. a < 0C. a = 5D. -5 ≤ a ≤ 5答案:D解析:绝对值表示一个数到0的距离,所以|a| = 5意味着a到0的距离是5,即a可以是5或者-5,所以取值范围是-5 ≤ a ≤ 5。

3. 下列各数中,有理数是()A. √2B. πC. 3/2D. √-1答案:C解析:有理数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所以3/2是有理数。

而√2、π和√-1都是无理数。

4. 若a、b、c是等差数列,且a+b+c=15,则b的值为()A. 5B. 7C. 8D. 10答案:A解析:等差数列中,任意两项之和等于它们中间项的两倍,即a+b = 2b,所以a+b+c = 3b,由题意知3b=15,解得b=5。

5. 下列方程中,无解的是()A. 2x + 3 = 7B. 3x - 4 = 5C. 5x + 2 = 0D. 2x + 3 = 0答案:D解析:对于方程2x + 3 = 0,移项得2x = -3,解得x = -3/2,所以方程有解。

其他方程均可以找到x的值。

6. 若m^2 - 4m + 3 = 0,则m的值为______。

答案:1 或 3解析:这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可以通过因式分解或者使用求根公式求解。

因式分解得(m-1)(m-3) = 0,所以m的值为1或3。

7. 已知等差数列{an}的第一项为a1,公差为d,第n项an = 5,则a3的值为______。

答案:a3 = 5 - 2d解析: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n-1)d,代入an = 5,得a1 + (n-1)d= 5,解得a1 = 5 - (n-1)d。

七年级语文(下册)三维优化设计ABC同步测试卷与答案汇编(4个单元)

七年级语文(下册)三维优化设计ABC同步测试卷与答案汇编(4个单元)

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同步七年级语文(下册)三维优化设计ABC同步测试卷(1)(测试时间:120分钟测试总分:120分)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第一单元篇名:《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丑小鸭》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伤仲永》【基础知识训练】(2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其中只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2分)A、确凿.(zuò)秕谷..(bǐ)蝉蜕.(tuì)木屐.(jī)B、拗.口(ǎo)掸.子(dān)嫉.妒(jí)环谒(yè)C.、讪..笑(shàn)迸.发(bìng)盔.甲(huī)叮嘱.(zhú)D、花圃.(pǔ)星宿.(xiù)脑髓.(suǐ)伫.立(zhù)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2分)①宿.儒()A、长久的B、量词C、某些星的集合体②人迹罕.至()A、罕见B、稀少C、珍贵③骇.人听闻()A、害怕B、震惊C、恐惧④荒草萋萋()A、凄凉B、衰败C、茂盛3.在下边的空格处填上恰当的量词:(3分)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

从一()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

中间挂着一()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画,画着一()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

4.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有关内容连线:(3分)A.从文体上说 a.状物、叙事、写人B.从思路上说 b.是散文C.从写法上说 c.是回忆童年生活5.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A、其诗以养父母B、父利其然C、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D、彼其受之天也6.《未选择的路》中“路”包含了什么深刻的含义,你从中悟出什么人生的哲理。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的“我”是一个小学刚毕业的孩子,同学们也已经小学毕业了,你觉得自己长大了吗?请结合具体的事实谈谈自己的感受。

优化设计复习资料有答案

优化设计复习资料有答案

现代设计方法参考书目:1、陈继平. 现代设计方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高健. 机械设计优化基础,科学出版社,2007,93、刘惟信. 机械最优化设计,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习题例2 某工厂生产甲乙两种产品。

生产每种产品所需的材料、工时、电力和可获得的利润,以及能够提供的材料、工时和电力见表。

试确定两种产品每天的产量,以使每天可能获得的利润最大。

设每天生产甲产品x1件,乙x2件,利润为f(x1,x2)f(x1,x2)=60x1+120x2每天实际消耗的材料、工时和电力分别用函数g1(x1,x2)、g2(x1,x2)、g3(x1,x2)表示:g1(x1,x2)=9x1+4x2g2(x1,x2)=3x1+10x2g3(x1,x2)=4x1+5x2于是上述问题可归结为:求变量 x1,x2使函数 f(x1,x2)= 60x1+120x2极大化满足条件 g1(x1,x2)=9x1+4x2≤360g2(x1,x2)=3x1+10x2≤300g3(x1,x2)=4x1+5x2≤200g4(x1,x2)=x1≥0g5(x1,x2)=x2≥0例3 一种承受纯扭矩的空心传动轴,已知传递的扭矩为T,试确定此传动轴的内外径,以使其用料最省。

例: 求下列非线性规划优化问题优化设计的迭代算法1、下降迭代算法的基本格式 迭代公式基本原理:从某一初始设计开始,沿某个搜索方向以适当步长得到新的可行的设计,如此反复迭代,直到满足设计要求,迭代终止。

k k k SX X k1S(k)——第k步的搜索方向,是一个向量; αk ——第k 步的步长因子,是一个数,它决定在方向S(k)上所取的步长大小。

简单的说:是一个搜索、迭代、逼近的过程。

最关键的是搜索的方向和步长。

迭代算法的基本步骤:1,选定初始点X(0),令k=0;2、在X(k)处选定下降方向S(k);,3、从X(k)出发沿S(k)一维搜索,找到X(k+1)=X(k)+αkS(k), 使得f(X(k+1))<f(X(k)); 令k=k+1,转(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1.组成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的三要素是 设计变量 、 目标函数 、 约束条件 。

2.函数()22121212,45f x x x x x x =+-+在024X ⎡⎤=⎢⎥⎣⎦点处的梯度为120-⎡⎤⎢⎥⎣⎦,海赛矩阵 为2442-⎡⎤⎢⎥-⎣⎦3.目标函数是一项设计所追求的指标的数学反映,因此对它最基本的要求是能用 来评价设计的优劣,,同时必须是设计变量的可计算函数 。

4.建立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的基本原则是确切反映 工程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力求简洁 。

5.约束条件的尺度变换常称 规格化,这是为改善数学模型性态常用的一种方法。

6.随机方向法所用的步长一般按 加速步长 法来确定,此法是指依次迭代的步 长按一定的比例 递增的方法。

7.最速下降法以 负梯度 方向作为搜索方向,因此最速下降法又称为 梯度法,其收敛速度较 慢 。

8.二元函数在某点处取得极值的充分条件是()00f X ∇=必要条件是该点处的海赛矩阵正定9.拉格朗日乘子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增加变量将等式约束 优化问题变成 无 约束优化问题,这种方法又被称为 升维 法。

10改变复合形形状的搜索方法主要有反射,扩张,收缩,压缩11坐标轮换法的基本思想是把多变量 的优化问题转化为 单变量 的优化问题 12.在选择约束条件时应特别注意避免出现 相互矛盾的约束, ,另外应当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约束 。

13.目标函数是n 维变量的函数,它的函数图像只能在n+1, 空间中描述出来,为了在n 维空间中反映目标函数的变化情况,常采用 目标函数等值面 的方法。

14.数学规划法的迭代公式是 1k k k k X X d α+=+ ,其核心是 建立搜索方向, 和 计算最佳步长15协调曲线法是用来解决 设计目标互相矛盾 的多目标优化设计问题的。

16.机械优化设计的一般过程中, 建立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是首要和关键的一步,它是取得正确结果的前提。

二、名词解释 1.凸规划对于约束优化问题()min f X..s t ()0j g X ≤ (1,2,3,,)j m =⋅⋅⋅若()f X 、()j g X (1,2,3,,)j m =⋅⋅⋅都为凸函数,则称此问题为凸规划。

2.可行搜索方向是指当设计点沿该方向作微量移动时,目标函数值下降,且不会越出可行域。

3.设计空间:n 个设计变量为坐标所组成的实空间,它是所有设计方案的组合 4..可靠度 5.收敛性是指某种迭代程序产生的序列(){}0,1,k X k =⋅⋅⋅收敛于1lim k k X X +*→∞=6.非劣解:是指若有m 个目标()()1,2,i f X i m =⋅⋅⋅,当要求m-1个目标函数值不变坏时,找不到一个X ,使得另一个目标函数值()i f X 比()i f X *,则将此X *为非劣解。

7. 黄金分割法:是指将一线段分成两段的方法,使整段长与较长段的长度比值等于较长段与较短段长度的比值。

8.可行域:满足所有约束条件的设计点,它在设计空间中的活动范围称作可行域。

9.维修度 略 三、简答题1.什么是内点惩罚函数法?什么是外点惩罚函数法?他们适用的优化问题是什么?在构造惩罚函数时,内点惩罚函数法和外点惩罚函数法的惩罚因子的选取有何不同?1)内点惩罚函数法是将新目标函数定义于可行域内,序列迭代点在可行域内逐步逼近约束边界上的最优点。

内点法只能用来求解具有不等式约束的优化问题。

内点惩罚函数法的惩罚因子是由大到小,且趋近于0的数列。

相邻两次迭代的惩罚因子的关系为 1(1,2,)k k r cr k -==⋅⋅⋅c 为惩罚因子的缩减系数,其为小于1的正数,通常取值范围在0.1~0.72)外点惩罚函数法简称外点法,这种方法新目标函数定义在可行域之外,序列迭代点从可行域之外逐渐逼近约束边界上的最优点。

外点法可以用来求解含不等式和等式约束的优化问题。

外点惩罚函数法的惩罚因子,它是由小到大,且趋近于∞的数列。

惩罚因子按下式递增1(1,2,)k k r cr k -==⋅⋅⋅,式中c 为惩罚因子的递增系数,通常取5~10c =2.共轭梯度法中,共轭方向和梯度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试画图说明。

. 对于二次函数,()12T T f X X GX b X c =++,从k X 点出发,沿G 的某一共轭方向kd 作一维搜索,到达1k X +点,则1k X +点处的搜索方向j d 应满足()()10Tj k k d g g +-=,即终点1k X +与始点k X 的梯度之差1k k g g +-与k d 的共轭方向j d 正交。

3.为什么说共轭梯度法实质上是对最速下降法进行的一种改进?.答:共轭梯度法是共轭方向法中的一种,在该方法中每一个共轭向量都依赖于迭代点处的负梯度构造出来的。

共轭梯度法的第一个搜索方向取负梯度方向,这是最速下降法。

其余各步的搜索方向是将负梯度偏转一个角度,也就是对负梯度进行修正。

所以共轭梯度法的实质是对最速下降法的一种改进。

4.写出故障树的基本符号及表示的因果关系。

略5.算法的收敛准则由哪些?试简单说明。

略6.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一般有哪几部分组成?简单说明。

略7.简述随机方向法的基本思路答:随机方向法的基本思路是在可行域内选择一个初始点,利用随机数的概率特性,产生若干个随机方向,并从中选择一个能使目标函数值下降最快的随机方向作为可行搜索方向。

从初始点出发,沿搜索方向以一定的步长进行搜索,得到新的X 值,新点应该满足一定的条件,至此完成第一次迭代。

然后将起始点移至X ,重复以上过程,经过若干次迭代计算后,最终取得约束最优解。

三、计算题1.试用牛顿法求()221285f X x x =+的最优解,设()[]01010TX =。

初始点为()[]01010TX =,则初始点处的函数值和梯度分别为()()0120121700164200410140f X x x f X x x =+⎡⎤⎡⎤∇==⎢⎥⎢⎥+⎣⎦⎣⎦,沿梯度方向进行一维搜索,有()010000010200102001014010140X X f X αααα-⎡⎤⎡⎤⎡⎤=-∇=-=⎢⎥⎢⎥⎢⎥-⎣⎦⎣⎦⎣⎦0α为一维搜索最佳步长,应满足极值必要条件()()[]()()()(){}()αϕααααααααm i n 14010514010200104200108min min 200020001=-⨯+-⨯-⨯+-⨯=∇-=X f X f X f()001060000596000ϕαα'=-=, 从而算出一维搜索最佳步长 0596000.05622641060000α==则第一次迭代设计点位置和函数值01010200 1.245283010140 2.1283019X αα--⎡⎤⎡⎤==⎢⎥⎢⎥-⎣⎦⎣⎦ ()124.4528302f X =,从而完成第一次迭代。

按上面的过程依次进行下去,便可求得最优解。

2、试用黄金分割法求函数()20f ααα=+的极小点和极小值,设搜索区间[][],0.2,1a b =(迭代一次即可)解:显然此时,搜索区间[][],0.2,1a b =,首先插入两点12αα和,由式()1()10.61810.20.5056b b a αλ=--=--= ()2()0.20.6181.20.6944a b a αλ=+-=+⨯-=计算相应插入点的函数值()()4962.29,0626.4021==ααf f 。

因为()()12f f αα>。

所以消去区间[]1,a α,得到新的搜索区间[]1,b α, 即[][][]1,,0.5056,1b a b α==。

第一次迭代:插入点10.6944α=, 20.50560.618(10.5056)0.8111α=+-=相应插入点的函数值()()1229.4962,25.4690f f αα==,由于()()12f f αα>,故消去所以消去区间[]1,a α,得到新的搜索区间[]1,b α,则形成新的搜索区间[][][]1,6944.0,,1==b a b α。

至此完成第一次迭代,继续重复迭代过程,最终可得到极小点。

3.用牛顿法求目标函数()22121625f X x x =++5的极小点,设()[]022TX =。

解:由 ()[]022T X =,则()11022326450100f x x f X x f x ∂⎢⎥⎢⎥∂⎡⎤⎡⎤⎢⎥∇===⎢⎥⎢⎥∂⎢⎥⎣⎦⎣⎦⎢⎥∂⎣⎦()22211220222212320050ff x x x f X f f x x x ⎢⎥∂∂⎢⎥∂∂∂⎡⎤⎢⎥∇==⎢⎥⎢⎥∂∂⎣⎦⎢⎥∂∂∂⎣⎦,其逆矩阵为()12010321050f X -⎡⎤⎢⎥⎡⎤∇=⎢⎥⎣⎦⎢⎥⎢⎥⎣⎦因此可得:()()11020010264032211000050X X f X f X -⎡⎤⎢⎥⎡⎤⎡⎤⎡⎤⎡⎤=-∇∇=-=⎢⎥⎢⎥⎢⎥⎢⎥⎣⎦⎣⎦⎣⎦⎣⎦⎢⎥⎢⎥⎣⎦()15f X =,从而经过一次迭代即求得极小点[]00TX *=,()5f X *=4.下表是用黄金分割法求目标函数 ()20f ααα=+的极小值的计算过程,请完成下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