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形”加工到表面完整性抗疲劳制造(上)(专业课)

合集下载

抗疲劳制造原理与技术概论

抗疲劳制造原理与技术概论

抗疲劳制造原理与技术概论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抗疲劳制造原理与技术概论一、抗疲劳制造定义196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金属疲劳试验的一般原理》中给疲劳下了一个描述性定义:金属材料在应力或应变的反复作用下所发生的性能变化叫疲劳。

所谓的抗疲劳制造技术是指在不改变零件材料和截面尺寸的前提下,通过在制造工艺过程中改变材料的组织及应力分布状态来提高零部件疲劳寿命的制造技术。

这种技术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不改变零件的结构和材料,不增加材料重量,但能大幅度提高材料的疲劳寿命。

二、抗疲劳制造设计与制造的重要性在现代工业各个领域中,大约有50-90%以上的结构强度破坏都是由于疲劳破坏造成的,如轴、曲轴、连杆、齿轮、弹簧、螺栓、压力容器、海洋平台、汽轮机叶片和焊接结构等,很多机械零部件的结构件的主要破坏方式都是疲劳,而且遍布在工业、交通、军事等要害部门,给航空、造船、交通运输、动力机械、化工机械、工程机械等工业造成严重威胁[1-2]。

因此,认识疲劳,了解疲劳破坏的机理,探求抗疲劳制造的方法并去指导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课题。

三、抗疲劳制造技术的原理疲劳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疲劳寿命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零件表面残余应力、表面显微组织、缺口效应、尺寸效应、表面效应、材料静强度以及腐蚀环境等多种因素。

一些对材料或构件的静态特性影响很小的因素,如构件和结构的表面状态、缺口形式等,在疲劳现象中却起到非常显著的作用。

因此,提高金属材料抗疲劳性能应主要从以下四方面来进行:(l)合理选材,注意零件的细节设计,提高加工精度和降低表面粗糙度,尽量减少形成应力集中的各种因素。

(2)在金属材料表层,特别是局部应力集中的薄弱部位引人高的残余压应力。

(3)细化材料的表层显微组织,细化亚晶粒,减少材料内部的非金属夹杂物,提高冶炼精度。

(4)在保证芯部具有足够强度的前提下,提高材料表层的硬度和强度,抑制在循环应力作用下表层产生局部塑性形变。

工业设计师必懂的百大加工工艺!

工业设计师必懂的百大加工工艺!

⼯业设计师必懂的百⼤加⼯⼯艺!来源:新材料在线作为⼀个⼯业设计师,各种材料的加⼯⼯艺是必须要了解的。

所以今天,为⼤家带来成型、表⾯加⼯、连接、切割等四个⽅⾯共100⼤⼯艺动图,希望能对⼤家有所帮助!~塑料成型01注塑—⼀种⼯业产品⽣产造型的⽅法。

产品通常使⽤橡胶注塑和塑料注塑。

注塑还可分注塑成型模压法和压铸法。

注射成型机(简称注射机或注塑机)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利⽤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注塑成型是通过注塑机和模具来实现的。

02挤出—物料通过挤出机料筒和螺杆间的作⽤,边受热塑化,边被螺杆向前推送,连续通过机头⽽制成各种截⾯制品或半制品的⼀种加⼯⽅法。

03旋转成型—⼜称滚塑成型、旋塑、旋转模塑、旋转铸塑、回转成型等,该成型⽅法是先将计量的塑料(液态或粉料)到加⼊模具中,在模具闭合后,使之沿两垂直旋转轴旋转,同时使模具加热,模内的塑料原料在重⼒和热能的作⽤下,逐渐均匀地涂布、熔融粘附于模腔的整个表⾯上,成型为与模腔相同的形状,再经冷却定型、脱模制得所需形状的制品。

04吹塑—也称中空吹塑,是⼀种发展迅速的塑料加⼯⽅法。

热塑性树脂经挤出或注射成型得到的管状塑料型坯,趁热(或加热到软化状态),置于对开模中,闭模后⽴即在型坯内通⼊压缩空⽓,使塑料型坯吹胀⽽紧贴在模具内壁上,经冷却脱模,即得到各种中空制品。

05吸塑—⼀种塑料加⼯⼯艺,主要原理是将平展的塑料硬⽚材加热变软后,采⽤真空吸附于模具表⾯,冷却后成型,并应⽤于各⾏各业的⼀种技术⼯艺。

06模压成型—⼜称压制成型或压缩成型,是先将粉状,粒状或纤维状的塑料放⼊成型温度下的模具型腔中,然后闭模加压⽽使其成型并固化的作业.模压成型可兼⽤于热固性塑料,热塑性塑料和橡胶材料。

07压延成型—将熔融塑化的热塑性塑料通过两个以上的平⾏异向旋转辊筒间隙,使熔体受到辊筒挤压延展、拉伸⽽成为具有⼀定规格尺⼨和符合质量要求的连续⽚状制品,最后经⾃然冷却成型的⽅法。

【现代】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金工与生产实习课程答案

【现代】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金工与生产实习课程答案

【关键字】现代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金工与生产实习》课程考核要求说明:本课程考核形式为提交作业,完成后请保存为WORD 2003格式的文档,登陆学习平台提交,并检查和确认提交成功(能够下载,并且内容无误即为提交成功)。

郑州大学金工与生产实习报告院系:远程教育学院专业:机电一体化班级:2015春学号:姓名:周良军成绩金工实习部分:(注:下列题目都必须独立、认真完成。

)金工实习部分:(注:下列题目都必须独立、认真完成。

)1.简述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

1)刀尖轨迹法依靠刀尖的运动轨迹,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称为刀尖轨迹法。

刀尖的运动轨迹取决于刀具和工件的相对成形运动,因而所获得的形状精度取决于成形运动的精度。

普通车削、铣削、刨削和磨削均属于刀尖轨迹法。

2)仿形法刀具按照仿形装置进给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称为仿形法。

仿形法所得到的形状精度取决于仿形装置的精度及其它成形运动精度。

仿形车、仿形铣等均属仿形法加工。

3)成形法利用成形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称为成形法。

成形刀具替代一个成形运动。

成形法所获得的形状精度取决于成形刀具的形状精度和其它成形运动精度。

用成形刀具或砂轮的车、铣、刨、磨、拉等都属成形法。

4)展成法(滚切法)利用工件和刀具作展成切削运动进行加工的方法称为展成法。

展成法所得被加工表面是刀刃和工件作展成运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包络面,刀刃形状必须是被加工面的共轭曲线。

它所获得的精度取决于刀刃的形状和展成运动的精度等。

滚齿、插齿、磨齿、滚花键等均属展成法。

2.简述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

1)试切法通过试切-测量-调整-再试切,反复进行到被加工尺寸达到要求为止的加工方法称为试切法。

常用于单件小批生产。

2)调整法先调整好刀具和工件在机床上的相对位置,并在一批零件的加工过程中保持这个位置不变,以保证工件被加工尺寸的方法称为调整法。

常用于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

3)定尺寸刀具法用刀具的相应尺寸来保证工件被加工部位尺寸的方法称为定尺寸刀具法。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材料成型技术基础课程英文名称:Fundamentals of Engineering Materi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课程编号:ZF16613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程学时:(总学时36、理论课学时30、实验课学时6)学分:2适用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先修课程:机械工程材料、现代工程图学、材料力学、公差与测量技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基本机械加工技能训练课程简介:《材料成型技术基础》主要内容是介绍各种材料尤其金属材料成型加工工艺及相关知识,从而为学生今后学习有关的专业课程以及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奠定必要的材料加工方面的知识和素质基础。

该课程是综合性技术基础课程,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选修课程。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获得常用机械工程材料工艺知识,培养工艺分析的初步能力,为学习其它有关课程和今后从事机械设计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一、教学目标及任务(1)熟悉常用工程材料的组织、性能、应用和选用原则。

(2)掌握材料成型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培养学生选择毛坯及工艺分析的初步能力。

(3)了解各主要成型方法所用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和适用范围。

(4)初步了解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及发展趋势。

二、学时分配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材料加工工艺发展史,材料加工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与学习方法。

第二章金属的液态成型(8学时)教学重点:液态金属成型方法,液态成型金属件的工艺设计;分型面与浇注位置选择及相互关系,合金性能对铸件结构工艺性的影响教学难点:分型面与浇注位置选择教学要求:掌握液态金属的工艺性能,掌握液态金属的成型方法,掌握液态成型金属件的设计,了解液态成型技术的新进展。

教学内容:第一节金属液态成型工艺基础液态金属的工艺性能;合金的工艺性能与铸件质量的关系第二节常用合金铸件的生产铸铁件的生产;铸钢件的生产;有色合金铸件的生产第三节液态金属的成型方法重力作用下的液态成型方法;外力作用下的液态成型方法;金属液态成型方法的合理选用第四节液态成型金属件的工艺设计铸件结构的工艺性;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浇冒口系统设计;液态成型工艺设计实例第五节液态成型技术的新进展快速成型技术及应用;快速凝固技术;消失模铸造;计算机在铸造中应用.习题要点:1、什么是金属液态成型?2、金属液态成型制品的主要缺陷有哪些?3、什么是缩松和缩孔?如何防止缩松和缩孔?4、金属液态成型的基本方法有哪些?5、如何确定铸造工艺方案?如何进行浇口设计?第三章金属的塑性成型(8学时)教学重点:金属塑性成型方法,塑性成型件的工艺设计,自由锻和模锻工艺设计教学难点:塑性成型件的工艺设计教学要求:掌握金属塑性成型的工艺理论基础,掌握金属塑性成型方法,掌握塑性成型件的工艺设计,了解塑性成型技术新发展。

喷丸综述(最新整理)

喷丸综述(最新整理)

喷丸综述铝合金做为一种在工业中广泛使用的金属材料,以其优良的力学强度和相对较低的密度,在航空工业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在使用过程中,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材料的性能总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

最主要的的失效形式为材料的断裂,引起材料发生断裂的原因主要是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载荷的循环作用,使其抗疲劳性能降低,从而在高的循环载荷作用下使材料发生断裂。

材料处理不当或者材料表面完整性不好,表面凸凹不平,都会导致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失效。

表面完整性是指表面形貌、表面粗糙度、表面硬度、残余应力、表面显微组织结构等内在表面状态的完好程度。

金属材料表面改性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改善表面完整性来提高材料抗疲劳、抗应力腐蚀以及磨损的能力。

当前提高材料表面完整性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机械方法等。

物理方法主要是采用表面淬火的方式,化学方法主要是采用渗碳或者渗氮的方式,机械方法主要有挤压、滚压、抛光、喷丸、干涉配合等方式。

与其他表面强化技术相比,喷丸表面强化技术具有强化效果显著、适用面广、耗能低、实施方便等优点,目前在航空航天、国防工业、汽车、船舶、石油化工和农业部门等重要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喷丸表面强化技术就是大量高速弹丸(多为球体)重复撞击工件表面,并在其表层受弹丸撞击及附近区域形成弹塑性变形区,如图1所示。

研究认为,表面强化层的存在不仅提高了结构件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更重要的是在结构件表层形成了残余压应力层,该残余压应力层可有效降低结构件服役过程中的有效工作应力(如图2所示),使得裂纹源萌生于结构件次表面,并减缓裂纹扩展速率,从而显著地提高结构件的抗疲劳性能。

图1 喷丸表面强化技术图2 喷丸强化后结构件有效的有效应力分布在经过喷丸强化以后,在结构件表面存在的应力分布有如图3所示的分布特征,表面及次表面的残余应力为压应力,随结构件深度的增加,残余应力由压应力转变为拉应力。

整个残余应力场包括以下四个特征参量:表面残余应力、最大残余压应力、最大残余压应力层深度和残余压应力层总深度。

材料加工成形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加工成形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加工成形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材料加工成形技术基础英文名称:Basis for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课程编号:x3010801学时数:48其中实验(实训)学时数:0 课外学时数:0学分数:3适用专业:金属材料工程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材料加工成形技术基础课程是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目的是使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生掌握金属材料加工与成形技术的必要基础知识,为开展金属材料的系统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材料加工成形技术发展概况、金属铸造成形技术、金属塑性成形技术、金属焊接成形技术、粉末冶金及其成形、快速成形技术、成形材料与方法选择等。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1)概述(2学时)重点讨论材料加工成形技术的发展概况、作用、特点及发展趋势。

包括我国材料成形技术的发展状况,材料成形工艺与技术的作用与地位,材料成形工艺技术的特点,材料成形工艺的分类,材料成形工艺的发展趋势。

(2)铸造成形技术(10学时)掌握铸造成形的基础理论与铸造成形方法。

包括金属液的冲形能力、铸造合金的凝固与收缩、铸造内应力及铸件的变形与裂纹、砂型铸造成形、特种铸造成形、铸造方法的选择。

熟悉铸造成形件的工艺设计。

包括铸造成形方案的选择、工艺参数的制定、浇注系统与铸造成形工艺图。

了解铸造成形件的结构设计。

包括铸造成形工艺、铸造性能和铸造成形方法对铸件结构的要求,铸件结构的组合设计。

(3)金属塑性成形技术(12学时)重点掌握金属材料的塑性成形基础与理论,包括金属塑性变形的实质、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掌握锻造部分,包括锻造性能、自由锻造与模型锻造。

掌握冲压部分,包括冲压的特点及应用、冲压成形基本工序、板料的冲压成形性能、冲压件的结构设计、典型零件冲压工艺过程的制定。

了解压力加工新技术部分包括零件的挤压与轧制、精密模锻与液态模锻、超塑性与高能高速成形、液压拉深与液压胀形。

219515803_7A65_铝合金喷丸强化表面完整性及疲劳性能

219515803_7A65_铝合金喷丸强化表面完整性及疲劳性能

第15卷第6期精密成形工程贺柏涵1,周文龙1,2,程旭3,盖鹏涛4,李春艳1,陈国清1,付雪松1,2(1.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大连 116024;2.大连理工(营口)新材料工程中心有限公司,辽宁营口 115004;3.空装驻沈阳地区第一军事代表室,沈阳 110850;4.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北京 100024)摘要:目的以7A65高强度铝合金为研究对象,研究喷丸强度、弹丸介质(铸钢丸和陶瓷丸)对靶材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

方法利用扫描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仪器表征喷丸强化7A65铝合金表面完整性和疲劳失效断口,分析喷丸工艺参数与疲劳性能、断裂模式的相关性。

结果喷丸强化后铝合金表面粗糙化严重,表面粗糙度从初始0.622 μm增加至4.736 μm(铸钢丸、喷丸强度为0.22 mmA),并出现褶皱损伤;在相同喷丸强度下陶瓷丸喷丸表面粗糙度较低,无褶皱损伤。

2种弹丸在金属表面引入的残余应力场基本相同,残余压应力层深约300 μm,最大残余压应力值为−480.6 MPa,其产生位置为距离表面75 μm 处(喷丸强度为0.22 mmA)。

铝合金疲劳性能对铸钢丸介质敏感性较高,当喷丸强度较低(0.11 mmA)时喷丸强化效果最佳,疲劳寿命是原始寿命的5倍多,疲劳源从表面转移至次表面(500 μm);当喷丸强度增至0.22 mmA时,裂纹源向表面靠近,疲劳寿命为原始寿命的2倍。

铝合金疲劳性能对陶瓷丸介质敏感性较低,在喷丸强度为0.11~0.22 mmA时疲劳寿命较为稳定,在喷丸强度为0.11 mmA时疲劳寿命最高,为原始寿命的7倍。

结论7A65高强度铝合金经喷丸强化后疲劳寿命显著提升,强化效果受弹丸介质影响,陶瓷丸介质强化效果更好、喷丸强化工艺窗口更宽。

关键词:7A65铝合金;疲劳寿命;喷丸强化;表面完整性;表面粗糙度;残余应力DOI:10.3969/j.issn.1674-6457.2023.06.001中图分类号:TG17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457(2023)06-0001-10Surface Integrity and Fatigue Properties of Shot PeeningStrengthened 7A65 Aluminum AlloyHE Bai-han1, ZHOU Wen-long1,2, CHENG Xu3, GAI Peng-tao4, LI Chun-yan1, CHEN Guo-qing1, FU Xue-song1,2(1.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iaoning Dalian 116024, China;2. Dalian Technology (Yingkou) New Material Engineering Center Limited Company, Liaoning Yingkou 115004, China;收稿日期:2023–03–16Received:2023-03-16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75084);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22–YKLH–0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DUT19LAB16);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XLYC1902084)Fund: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51975084);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Liaoning Prov-ince(2022-YKLH-04); Basic Research Funds for Central Universities(DUT19LAB16); Supported by "Xingliao Talents Program" of Liaoning Province(XLYC1902084)作者简介:贺柏涵(1997—),男,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铝合金表面强化。

特种加工——精选推荐

特种加工——精选推荐

《特种加工》习题一、名词解释特种加工:P2直接利用电能、活学能、光能和声能对工件进行加工,已达到一定的形状尺寸和表面粗糙度要求的加工方法叫特种加工;电火花加工:P7基于工具和工件(正、负电极)之间脉冲放性火花放电时的电腐蚀现象来蚀除多余的金属,以达到对零件的尺寸、形状及表面质量预定的加工要求;极性效应:P14这种单纯由于正、负极性不同而彼此电蚀量不一样的现象叫极性效应;电火花线切割:P57利用移动的细金属导线(铜丝或钼丝)作电极,利用数控技术进行脉冲火花放电,以不变应万变切割成形,可以切割二维、三维多维表面;极间介质消电离:P13电通道中的带点粒子复合为中性粒子,恢复本次放电通道处间隙介质的绝缘强度,以避免是重复在同一处发生放电而导致电弧放电,这样可以保证按两极相对最近处或电阻率最小处形成下一击穿放电通道;混气电解加工:P101将一定压力的气体(主要是压缩空气)用混气装置使它与电解液混合在一起,使电解液成为包含无数起泡的混合液混合物,然后送人加工区进行电解加工;电化学加工:P79利用电化学反应进行金属去除和沉积的加工技术;阳极溶解:阳极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电解蚀除;阴极沉淀:阴极上发生电镀沉积;电极极化:P83当有电流通过时,电极电位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使阳极的电极电位向正极(代数值增大)、阳极的电极电位向负极移(代数值减小);电化学钝化P83:使金属阳极溶解过程的电位升高,使电解速度减慢的现象;电解加工:P84利用金属在电解液中的电化学阳极溶解,将工件加工成形的;电解抛光:P109利用金属在电解液中的电化学阳极溶解对工件表面进行腐蚀抛光的;电解磨削:P111由电解作用和机械磨削作用相结合而进行加工的;电铸加工:P120用可导电的原模作阴极,用电铸材料(例如铜)作阳极,用电铸材料的金属盐溶液作电铸液加工的方法;涂镀加工:P123涂镀又叫刷镀或者无槽电镀,是在金属工件表面局部快速电化学沉积金属的技术;激光加工:P128利用光的能量,经过透镜聚焦,在焦点上达到很高的能量密度,靠光热效应来加工各种材料的;激光打孔:P136激光将工件材料在激光源照射下产生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反应以熔化和蒸发工件材料形成各种孔径;激光切割:P138利用经聚焦的高功率密度激光束照射工件,使被照射的材料迅速熔化、汽化、烧蚀或达到燃点,同时借助与光束同轴的高速气流吹除熔融物质,从而实现将工件割开;激光焊接:利用高能量的激光脉冲对材料进行微小区域内的局部加热,激光辐射的能量通过热传导向材料的内部扩散,将材料熔化后形成特定熔池;激光淬火:是指铁基合金在固态下经激光照射,使表层激光照射,使表层被迅速加热至奥氏体化状态,并在激光停止照射后,快速自冷淬火得到马氏体组织的一种工艺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判断题(共 7 小题,每题 5 分)
1、一个国家的航空发动机水平是由工业基础决定的。 对错
2、国外研究现状,第二代和第三代单晶空心叶片合格率67%以上。 对错
3、刀具磨损主要原因是切削时的高温。 对错
4、美国国防部将航空发动机列为国防关键技术的第一位。 对错
5、国外研究现状,尺寸精度保证——采用CAD/CAE/CAM集成模具制造 技术与先进无损检测技术,全过程受控陶瓷型芯制造工艺。 对错
4、数控机床大体由(( )组成。 A、输入装置、数控装置 B、伺服系统、机床本体 C、开启装置、加入的方式 D、主体的安装、数控的安装
5、( )属于复合形材料。 A、低密度 B、高强度 C、耐温能力 D、轻质整体
6、( )属于近净成形技术的特点。 A、成本低 B、操作灵活 C、进入市场周期短 D、进入市场周期长
6、刀具从某一个位置想另一位置移动时,不管中间的移动轨迹如 何,只要刀具最后能正确到达目标的控制方式,成为( )。 A、直线控制 B、点位控制 C、轮廓控制 D、其它控制
7、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一般要经过以下步骤:( )。 A、准备阶段、变成阶段、调整、加工阶段 B、准备阶段、编程阶段、准备信息载体、加工阶段 C、调整、编程阶段、准备信息载体、加工阶段 D、准备阶段、编程阶段、准备信息载体、调整
6、活塞式有称为内燃机。 对错
7、线性摩擦焊主要是用于整体叶盘的研制,可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生产周期短,成本较低。
对错
客观题成 主观题成 总 是否及

绩 分格
65
0 65 及格
时间
2012/12/11 9:34:29
3、切削时的切削热大部分由( )带走。 A、切屑 B、切型 C、切的方式 D、热度
4、机夹式车刀按刀片紧固方法的差异可分为( )。 A、杠杆式、锲块式、焊接式、上压式 B、锲块式、杠杆式、螺钉式、焊接式 C、杠杆式、锲块式、螺钉式、上压式
D、锲块式、螺钉式、焊接式、上压式
5、刀具路线是( )相对于工件运动轨迹 A、刀位点 B、刀的温度 C、刀的角度 D、刀的力度
二、多选题(共 6 小题,每题 5 分)
1、FMC由( )所组成。 A、加工中心 B、自动交换工件装置 C、统计中心 D、加工总部
2、下列( )为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面临的问题。 A、技术难度高 B、投资多 C、风险大 D、人才优越
3、下列哪些国家有明确立法将航空发动机产业列为优先发展战略性 产业( )。 A、英国 B、俄国 C、法国 D、中国
从“成形”加工到表面完整性抗疲劳制造 (上)(专业课)
共 分钟内完成)
一、单选题(共 7 小题,每题 5 分)
1、数控系统按一定的方法确定刀具运动轨迹的过程叫插补,实现这 一运算的装置叫( )。 A、插补 B、顺时切 C、插补器 D、顺时切器
2、数控加工的模型与科学问题所谓( ),就是把被加工零件的工艺 过程、工艺参数、运动要求用数字指令形式记录在介质上,并输入数 控系统。 A、程序停止 B、工艺单 C、编程 D、工艺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