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错误用法
标点符号用错的例子

标点符号用错的例子
标点符号是书写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用正确可以使文章更加
清晰明了,但是如果用错标点符号,不仅会使文章含义模糊,而且可
能产生混淆和误解,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常见的标点符号用错的例子。
1、逗号的误用:逗号的作用是分割话题,如果使用不当,会造成
句子意思的误解。
例如:“小明家在学校附近,他每天步行上学”,
正确的写法应该是:“小明家在学校附近。
他每天步行上学。
”
2、句号的误用:句号用来表示句子的结束,在下一句话开始前,
需要换行,如果不使用句号,会使文章苍白无力。
例如:“你说对我
很重要,我相信你。
” 正确的写法应该是:“你说对我很重要。
我相
信你。
”
3、问号的误用:问号用于疑问句,用于表示疑问,如果没有疑问,不应使用问号。
例如:“你能看清这张图片?” 如果是表达陈述的话,应该改为“你能看清这张图片。
”
4、引号的误用:引号用于引述别人的话,引用书名、诗歌等,如
果使用不当,会产生歧义。
例如:"学习使人进步",正常情况下,应
该写成“《论语》中有一句话:学习使人进步。
”
在日常书写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文章的质量,
我们要时刻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尤其是需要注意标点符号的种类和
使用场合。
不要因为书写过程中的小错误,影响了整篇文章的质量。
常见的标点符号误用情况

常见的标点符号误用情况一、顿号误用顿号表示句内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
容易出现下列误用现象。
1.约(概)数间误用顿号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点拨】这儿“三、四”是约(概)数,不应有顿号。
2.并列数字之间缺顿号。
这项任务由三四班共同完成。
【点拨】由“共同”可知“三四”并非一个班。
不能缺顿号。
3.集合词语间误用顿号“高招”期间,有关部门一定要把好大专院、校的收费关。
【点拨】“大专院校”是集合词语,已约定俗成,不能断开。
另如,“工农兵”“中小学生”“公检法三家”等。
4.不顾内容层次的滥用来这儿参加冬令营的有湖南、湖北的中学生、广西、云南的大学生。
【点拨】“中学生、广西”中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5.分句之间误用顿号今年春季,这个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点拨】此句中的“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不是句子内部的成分并列,而是三个主谓句的并列,应该用逗号。
动宾短语并列时同此,如“他常来这里下棋、品茶、听书”也错。
6.语气词后误用顿号花园里的花可多了,什么海棠呀、玫瑰呀、米兰呀……五颜六色,挺吸引人的。
【点拨】名词加了“呀”“啊”“呢”等就成了短句,用逗号不用顿号。
7.连词前面误用顿号参加这次龙舟赛的有永顺花船、辰溪红船、以及沅陵黄船。
二、逗号误用1.并列词语之间误用逗号我校是……培训学校之一,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
【点拨】此句中“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教师队伍”都是动词“有”的宾语,也无层次上的大小,所以它们之间用顿号即可。
2.不顾内容层次的滥用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点拨】“白天”前应该用分号,因为该句三个分句却是两层意思,不如此显示不出层次。
当然,层次间关系除并列外,也可能是承接、转折、因果。
3.在话语人的最后误用逗号李三问:“去哪里?”“操场!”王二答道,这两个字吐得很重,让李三有些发蒙。
常见标点符号错误用法示例

常见标点符号错误用法示例(一)问号的运用1.在一个句子中用了疑问代词但全句是陈述语气的,句末不用问号。
例: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怎么建?那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1994年全国高考题)解析:该句中虽有两个疑问词“怎么”但都在谓语动词“关心”的统领之下,整个句子表达的并不是疑问语气,而是陈述语气。
所以,该句第一处问号应改为逗号,第二处问号应用句号。
2.选择问句中间的停顿不能用问号,要用逗号。
例:明天是你去监考呢?还是我去监考?解析:把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因为只有一问。
3.问话中含有称呼语的,无论称呼语是在前还是在后,问号用在句末。
例:怎么了?你。
解析:这是称呼语在后的倒装句,问号应置于句末,前置谓语“怎么了”之后改用逗号。
(二)引号的运用1.加引范围不清。
例: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94全国)解析:此句俗话应为“礼多人不怪”,因此“嘛”字应放在单引号之后,因为它是说话人的语气词。
第二个冒号去掉,后一个单引号移到“怪”字后;改后的后半句为“……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2.后引号与句末标点的位置关系:A、引用的话是独立的,末尾标点应放在引号里面;B、如果只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末尾不用其他标点。
例:罗伯特·舒曼说:“一磅铁只值几文钱,可是经过锤炼,就可以制成几千根钟表发条,价值累万”。
因此他劝告人们“要好好利用天赋给你的一磅铁。
解析:第一个句号移到引号内(引文独立),第二个句号移到引号外(引文不独立)。
(三)顿号的运用1.表示约数的两个数字中间不能用顿号。
例如: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1995年全国高考题)2.并列词语中又有并列词语时,大并列中的停顿用逗号,内部小并列中的停顿用顿号。
例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课件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一览表(二)
标点符号
常见错误
顿号 分号
1. 没有注意到并列词语的层次。层次不同的并列关系,上一层用逗号,次一层用顿号。 如:城市发展的近期和远景规划,包括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基础设施、生活服务设施的建设与管理、环 境的治理与保护、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应用、吸引投资的网络组织、营销方式和鼓励措施等。(错误用 法) 2. 词语间是包容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中间却用了顿号。 如:新建小区内的住宅共24幢、396套,绿化率达到45% 。(中间的顿号应去掉) 3. “甚至、尤其、直至、特别是、以及、还有、包括、并且、或者”等连词前面用了顿号。 如:由于商品供求往往随着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甚至不同客流成分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采购者应当及 时把握需求信息。(“甚至”前面的顿号应改作逗号) 1. 单句内并列词语之间用了分号。 如:报名者请携带户口簿;身份证;高中毕业证书;体检证明;两张二寸近期免冠照片。(四个分号都 应改作逗号) 2. 不是并列关系就不能用分号。 如:这些展品不仅代表了两千多年前我国养蚕、纺织、印染、刺绣和缝纫工艺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水平; 而且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而且”前面的分号应改作逗号) 3. 多重复句中,并列的分句不是处在第一层上,之间却用了分号。 如:只有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才能使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化、制度化;才能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才能维 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经济”后面的分号应改作逗号) 4. 被分号分隔的语句内出现了句号。 须知:分号所表示的停顿或分隔的层次小于句号。
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一览表(四) 常见错误
冒号 引号
1. 滥用省略号。 如:为什么街头小青年满口脏字?为什么摩登女郎徒有其表,一 张口就是污言秽……?(应去掉省略号) 2. 省略号和“等”“之类”并用。因为省略号的作用相当于 “等”“等等”“之类”。两者不能并用。 如:在另一领域中,人却超越了自然力,如飞机、火箭、电视、 计算机……等等。(应去掉省略号)
标点符号误用集锦:引号

标点符号误用集锦:引号范文一:引号使用错误集锦我们在写作中经常使用引号,但是一不小心就会用错。
下面我就列举几个关于引号的错误使用,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些许帮助。
1.中英文混淆在我们的写作中,我们时不时地用到英文单词或短语,这个时候我们要把这个单词或短语用引号圈起来。
但是有时候我们会将英语用中文的引号或者把中文语境下用英文的引号引用的词,这样的使用方法是错误的。
2.意思与语境不符当我们在写作中使用引号时,我们需要确保引用的内容和所在语境、意思相符。
如果内容没有相符的话,在读者看来就会变得混淆不清。
例如:小明说他“爱”汉语,但是他的口气并没有爱的味道。
这里,“爱”用了引号,但是句子却显得模糊不清。
3.不该使用引号的地方用了引号有时候在我们的句子中出现一些特定的词汇会反应特定的意思,那么我们需要增强这个效果的时候,我们可能会用到引号。
但是在一些情况下,这种方法可能会引起误解。
例如:这件事真的“很”严重,我会去处理。
当然,我们并不是在强调这件事不严重,而是想表达它极其严重,但是因为使用不当,却给人带来对事情的误解。
总的来说,引号的使用需要我们思维敏锐,用词准确,把握语境。
只有充分考虑这些要素,我们才能写出更准确、更恰当、更严谨的文章。
重点分析:文章主旨明确,全文分为引出主旨,提出问题,讲解误用事例,提出应该注意的要点四个部分,层次结构清晰,易于理解。
用词分析:文章用词精准、恰当,语言简练、易懂,让人耳目一新。
例如:“意思与语境不符”、“增强效果的时候”、“思维敏锐”等词语使用精准,能准确表达作者的意图。
范文二:引号误用集在我们的写作中,引号的使用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我们通常用它来标明所引用的句子,或者用它来放强调,但是错误的使用方法可能会毁坏一小篇文章的内容和风格。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经典的引号误用的情况。
1.多余的引号不必要的引号会破坏句子的本意,让人感觉不舒服。
如果你使用的是直接引用,那么请注明来源和时间,而不是错误地使用引号。
常见10种标点符号错误用法

常见10种标点符号错误用法标点符号是公文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公文起草者最容易忽视的部分。
本文归纳了常见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10种情况:常见错误一:多个书名号或引号并列时使用顿号分隔例1:小学一年级到二年级必读书目有《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也可以看一些带拼音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
(错误)小学一年级到二年级必读书目有《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也可以看一些带拼音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
(正确)例2:公安部门要切实加强校园“警务室”、“护学岗”、“安全网”建设,落实护校制度。
(错误)公安部门要加强校园“警务室”“护学岗”“安全网”建设,落实护校制度。
(正确)解析: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
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宜用顿号。
常见错误二:在标示数值和起止年限时使用连接号不规范例3:陈某某大学本科四年(2004-2008年),毕业后成功就业。
(错误)陈某某大学本科四年(2004—2008),毕业后成功就业。
(正确)例4:要加快工程进度,确保科技园3-5年内建成。
(错误)要加快工程进度,确保科技园3~5年内建成。
(正确)解析:标示时间、地域的起止一般用一字线(占一个字符位置),标示数值范围起止一般用浪纹线。
常见错误三:在并列分句中使用句号后再使用分号例5:一是养老保险安置。
对进入企业工作的失地农民要同企业员工一样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二是医疗保险安置。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已建立,可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错误)一是养老保险安置。
对进入企业工作的失地农民要同企业员工一样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二是医疗保险安置。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已建立,可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正确)解析:分项列举的各项或多项已包含句号时,各项的末尾不能再用分号。
常见错误四:同一形式的括号套用例6:围绕政府半年工作开展回头看,认真总结上半年工作,科学谋划下半年工作。
十个标点符号使用规则及常见错误(十个标点符号使用规则及常见错误)

十个标点符号使用规则及常见错误(十个标点符号使用规则及常见错误)标点符号,是语文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学入学时我们就开始学习,但很多同学到了高中,仍然用不好标点符号。
下面是十种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和常见错误,有分析、有示例,可以对照一下看自己有没有用错。
句号一句末尾用句号,语气平缓调不高。
读书见它要停顿,作文断句莫忘掉。
基本用法1.用于句子末尾,表示陈述语气。
使用句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陈述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1: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示例2:(甲:咱们走着去吧?)乙:好。
2.有时也可表示较缓和的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
示例1:请您稍等一下。
示例2:我不由地感到,这些普通劳动者同样很值得尊敬。
常见错误1.当断不断,一逗到底。
2.不当断却断了,割裂了句子。
如: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一个是设备落后,能耗高。
另一个是管理不善,浪费严重。
(“能耗高”后面的句号应改作逗号)问号有疑有问用问号,设问反问也需要。
遇它读出语调来,看书见它要思考。
基本用法1.用于句子的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设问等疑问类型)。
使用问句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疑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1:你怎么还不回家去呢?示例2:难道这些普通的战士不值得歌颂吗?示例3:(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
)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
2.选择问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各个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隔开。
当选项较短且选项之间没有停顿时,选项之间可不用逗号。
当选项较多或较长,或有意突出每个选项的独立性时,也可每个选项之后都用问号。
示例1:诗中记述的这场战争究竟是真实的历史描述,还是诗人的虚构?示例2:这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示例3:要一个什么样的结尾:现实主义的?传统的?大团圆的?荒诞的?民族形式的?有象征意义的示例4:但到底是称赞了我什么: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什么都敢画?抑或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我不得而知。
公文写作中最常见的10种标点错误

公文写作中最常见的10种标点错误在公文写作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传达正确的语义和修饰句子结构。
然而,在实际写作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犯一些常见的标点错误。
下面是公文写作中最常见的10种标点错误:1. 句号和逗号的混淆:事实上,句号和逗号是完全不同的标点符号,它们不能相互替代。
句号用于结束一个完整的句子,而逗号用于分隔句子中的不同成分。
2. 缺少句号:有时候在长篇公文中,我们可能会忽略句子的结束并忘记使用句号。
每个句子都应该以句号结束,以确保句子的完整性。
3. 冒号和引号的混淆:冒号(:)用于引出或解释后面的内容,而引号("")用于引用直接的语句或引用其他作者的话。
4. 分号的误用:分号(;)用于连接两个有关联的句子或短语,在公文中经常用于列举或准确说明观点。
然而,它不应该被用来替代逗号或冒号。
5. 破折号和连接符的混淆:破折号(-)用于表示某种突然的转变或强调,而连接符(-)用于连接两个词或短语。
6. 问号和感叹号的错误使用:问号(?)用于疑问句,而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的情感或感叹。
7. 重复使用标点符号:在一句话中不应该重复使用标点符号,比如句号和逗号。
8. 括号的误用:括号(())用于插入额外的信息或解释。
但是,在公文写作中它们应该被谨慎使用,以防止造成歧义或影响句子的完整性。
9. 引号的错误使用:引号应该用于直接引用的语句或引述其他作者的话,而不应该被用于突出或强调某个词或句子。
10. 斜杠的错误使用:斜杠(/)往往被错误地用于替代其他标点符号,比如逗号、句号或冒号。
斜杠只应该在特定情况下使用,比如表示“或者”或表示日期。
为了避免这些常见的标点错误,我们在写公文时需要仔细审查和修订。
同时,可以查阅相关的标点符号用法指南,以确保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使公文写作更加准确和专业。
在公文写作中,标点错误可能给读者带来误解,影响公文的可读性和专业性。
为了帮助大家避免这些常见的标点错误,接下来将进一步介绍一些常见错误,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点符号的错误用法
常见标点符号错误用法示例:
一、顿号
1、概数用顿号
概数是表示大概的数目,有时拿数词连用来表示,如三五个、七八十人等。
因为表示约数,所以概数中间不需要停顿。
因此,如果加上顿号,就是错误的。
如: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宛延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三四里”是邻近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的距离数目。
既然是概数便不能加顿号。
因为概数之间不需要停顿,一加上顿号,便成了“三”和“四”的并列,这就不符合表达的原意。
2、缩写的集合词用顿号
一些词语,如父母、中小学生、干群、干警等是一些缩写的表示集合群体意义的词语,它们之间结构紧密,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
如:这次“实战演习”的成功,与广大的指、战员的积极参与和努力是分不开的。
“指战员”是一个集合词,“指”是指导员,“战”指战士。
“指战员”中间不能用顿号隔开。
3、连词前用顿号
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或”“或者”等,就不必再用顿号。
这类连词一般用在只有两项的并列词语之间或多项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之间。
如:这种真率与坦白,本身就很能引起读者的好感、关切、和共鸣。
连词“和”连接“共鸣”和“关切”,表示并列,而再加上顿号就多余了,应该删去顿号。
另外,还要注意不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前面,如“或者”“甚至”“以至”“但是”“而且”等,均不能用顿号。
可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
如:大院里五十多岁、甚至六十多岁的老年人也参加了植树活动。
再如:不论是刻画自己、或者描叙人世,他都毫不隐蔽地融进自己的个性,灌入自己的热情。
“甚至”“或者”是连词,不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前面,不能用顿号。
“甚至”表示更进一步,删去“五十多岁、甚至六十多岁”中间的顿号;“或者”表选择,把“或者”前面的顿号,改为逗号。
4、并列谓语、补语用顿号
并列词语或短语作谓语、作补语,并列成分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如:你要不断学习、进步、工作。
再如:这篇小说写得真实、动人。
“学习、进步、工作”和“真实、动人”分别作谓语、补语,中间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5、分句间用顿号
分句间的停顿时间较长,并列成分之间各自成句,各自表达自己的意义,所以应用逗号,不能用顿号。
如: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是三个并列的分句,因此,中间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6、并列成分不同层次间用顿号
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因为不在一个层次上,所以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要用顿号。
如: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 是一个层次,“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又是一个层次。
不同曾册间用顿号,造成脉络不清。
大的并列层次间应用逗号。
二、分号
7、分句间没有逗号直接用分号
顿号、逗号、分号、冒号都是句内点号,但是停顿时间有长短之分,不能乱了次序。
停顿先用逗号,再用停顿长的分号。
只有在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才能直接用分号。
如:辽宁官员谈“死虎事件”中不能上山救虎三点原因:其一是经验不足;其二是没有专业捕兽队伍;其三是捕兽枪支不够。
“三点原因”之间没有逗号,并且停顿较小,不能用分号,应用逗号。
8、单句排比用分号
如: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单句排比,要求气势贯通,一气呵成,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
三、问号
9、无疑问处用问号
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代词,但是并没有疑问。
这时,就不能用问号。
如:写什么景?怎么写景?为什么写景?是我们阅读分析散文时应注意的问题。
“写什么景?怎么写景?为什么写景?”虽然有疑问代词“什么”“怎么”“为什么”,但是它是整个句子的主语,三个短语没有疑问,是表达了一个陈述语气,不能用问号。
10、倒装疑问句中问号前置
有的疑问句,主语和谓语倒置,问号应放在句末,才能准确表达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
如:“怎么啦?你。
”我看到他在呕吐就吃惊地喊。
“怎么啦?你”是一个倒装句,“你”是这个句子的主语,问号放在“你”后面,才能准确表达出句子的疑问语气。
11、选择疑问句中问号前置
选择疑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分句,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完整的意思,因而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分句之间用逗号。
如:明天是你去监考呢?还是我去监考呢?
这是一个选择问句,两个分句之间应用逗号,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
四、冒号
12、冒号后揭示范围不清
冒号的揭示作用要发挥到句子末尾,也就是说,冒号要管到句末,不能只管到句中。
如: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从句子表面看,冒号后面的内容,全是提示的范围。
其实不然,这里提示的,只是两句诗。
冒号不能管到句末,因此,或将冒号改为逗号,或将逗号改为句号,放到下括号内。
13、句中“说”后用冒号
“某某说”出现在一段引语的中间,这个“某某说”之后不能用冒号,而只能用逗号。
如:“你瞧,多美啊,” 她低声喃喃地说:“可惜碎了。
”
引语中间插入“某某说”,这“说”后只能用逗号,不能用冒号。
因为冒号是用来提示下文的,如果用了冒号,前面的话便没有着落了。
14、冒号中再用冒号
在一个句子中冒号一般只能用一个,否则就会眉目不清,脉络不明。
如:昨天开校会,校长宣布:学校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岗位工资制,二是岗位聘任制。
“宣布”后面有冒号,“措施”后面又有冒号。
在同一个句子中使用了两个冒号,致使句子脉络不清,两个冒号有一个应改为逗号。
15、短暂停顿用冒号
同位语中间只需短暂停顿,可不必用标点符号。
如果想使用标点符号,只应
使用破折号来表示短暂停顿。
如:全市十大杰出青年:李洋、张杰、朱军等在一起畅谈创业理想。
“全市十大杰出青年”与“李洋、张杰、朱军等”是同位主语,中间只需短暂停顿,不必用标点符号。
五、省略号
16、省略号后用“等等”
省略号就表示“等”“等等”,所以省略号表示并列列举时后面不必再用“等”“等等”。
如:他看着大地渐渐地从黑夜中醒来,在阳光的照耀下,森林、田野、山峦、河流、湖泊……等,显现着越来越绚丽的色彩和磅礴的生命力。
“森林、田野、山峦、河流、湖泊……等”是一组并列列举,省略号就表示“等”,所以省略号和“等”保留其一。
六、引号
17、引文独立成句时句末点号外用
如果引文独立成句,句子就应该保留引文的句末标点符号,即句末点号放在引号的里面。
如:我联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句中贾岛的两句诗是完整的,句末点号应放在引号内。
七、句号
18、引文不完整或是一个成分时句末点号内用
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成为作用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句末点号放在后引号的外面。
但是,要注意问号和感叹号仍保留在后引号内。
如: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
“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只是句中的宾语部分,句末点号应放在引号外。
一般来说,前面用了冒号,便是提示下面的引文是独立成句的。
19、句内括号句末点号保留
句内括号只是注释或补充说明句中一部分词语,注释语如果有标点,那么最末一个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应省去。
如: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
)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括号中的内容“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是对句子主语“中国猿人”的注释,属于句内括号,括号内句末句号应去掉。
20、句外括号句末点号省去
句末括号是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内容的,注释语如果有标点,可照样不动。
如: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搞“即兴”。
(其实文学
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括号内的内容是对整个句子的注释,括号内的句末点号应保留,在句末加上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