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语文同步练习司马迁发愤写《史记》_苏教版(无答案)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度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2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习题精选第十篇

2019-2020学年度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2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习题精选第十篇

2019-2020学年度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2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习题精选第十篇第1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2题【填空题】多音字组词。

作zuō______得de______了le______zuò______dé______liǎo ______【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骄阳似火。

近中午了,可赶集的人还似一股股流水,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弯弯的小路上,形成一条奔流的人河。

在人流中,一个小姑娘正推着满满一车杏子摇摇晃晃地走着。

路窄,人挤。

突然,“唿啦”一声,黄澄澄、水灵灵的甜杏儿在地上滚动起来。

呀!无数只脚就要踩到杏子,怎么办?这时,一个洪钟似的喊声压倒吵嚷声:“千万别动!”人群立时静下来,接着,一个拄拐棍的老人弯腰去捡杏子,一个抱孩子的妇女弯腰去捡,一个红领巾弯腰去捡,一个小伙子弯下腰。

“完了!”姑娘心头一颤,五年前的情景一幕幕浮现在脑海里:一条小路弯弯曲曲,一个小姑娘挑一担苹果在路上走着。

拥挤的人流碰翻了筐子,蜂拥而上的人争抢着果子。

吃果子的人嘻笑着散开,姑娘掩面哭泣。

这姑娘,正是她自己。

“闺女,别着急。

”老人把捡到的杏子放进车里,打断了姑娘的追忆。

“姑姑,给你。

”妇女怀中的孩儿用小手捧着杏儿喊。

红领巾踮着脚,努力把捧杏的手伸过来……姑娘不敢相信自己,她擦去泪花,睁大眼睛:不错,都捡回来了,满满的一车杏子。

这时,一股清凉的风儿轻轻飘来,姑娘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脸上泛起了红晕,似一朵乍放的红彤彤的花,可泪花又蒙住了她的眼,噢,是风儿吹到这弯弯的小路上,吹走了千万人心头的炎热,吹开了姑娘脸上的花。

① 联系上下文,将下列的词换个词,意思基本不变。

立时______ 乍放______ 奔流______②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炎热______紧锁______ 摇摇晃晃______【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写近义词。

激动______ 搜集______ 嘱托______ 横祸______ 悲愤______ 耗尽______ 【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择优录用四处______(游历游览)(研读阅读)______历史文献牢记______(嘱咐嘱托)(充足充实)______历史知识【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下面的成语都出自《史记》,请补充完整。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司马迁发愤写_史记_》同步练习(I)卷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司马迁发愤写_史记_》同步练习(I)卷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同步练习(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 (共20题;共102分)1. (4分)请按课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内容理清顺序,在括号内填上序号。

________司马迁耗尽毕生心血,终于完成了辉煌巨著《史记》。

________司马迁立志编写史书,并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________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托。

________面对飞来横祸,司马迁没有屈服,仍然坚持写史书。

2. (8分)看拼音,写词语。

jiān yùtài shān tān kāi zhuān xīn zhì zh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ù xínɡchǐ rǔhào jìn fēi lái hènɡ hu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6分)写近义词。

激动________ 搜集________ 嘱托________横祸________ 悲愤________ 耗尽________4. (5分)句子训练营①荷叶挨挨挤挤,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用划线的词造句)②我们班同学差不多根本没有考试不及格的。

(修改病句)③这是美丽的珍珠泉。

(改为反问句)④周围的珍珠泉编了个花朵给和蕨草花环朴素的(连成一句通顺的话)5. (6分)写出近义词。

发愤—________ 呼啸—________ 编写—________嘱托—________ 搜集—________ 辩护—________6. (6分)写出反义词。

发愤—________ 呼啸—________ 突然—________横祸—________ 搜集—________ 辩护—________7. (6分)形近字组词。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精品)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精品)

《史记》一、语音世界(看拼音,写词语)kù xíng( ) chǐ rǔ( ) tài shān( )hào jìn( ) lì zì( ) sì chùyïu lì( )fēi lái hãng huî( ) bēi fân jiāo jiā( )二、择优录用四处(游历游览)()(研读阅读)历史文献()牢记(嘱咐嘱托)()(充足充实)历史知识()(再想你为什么这样起?括号里的两个词有什么不同?)三、顺理成章(请按课文内容理清顺序)()司马迁耗尽毕生心血,终于完成了辉煌巨著《史记》。

()司马迁立志编写史书,并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托。

()面对飞来横祸,司马迁没有屈服,仍然坚持写史书。

(完成本题后,你有什么发现?能按顺序把这个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吗?)四、课文传真。

1.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有的。

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吗?”说说我对这句话的理解:2.就这样,司马迁______ 写作,用了整整______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______字的辉煌巨著——《史记》。

这部_______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______的心血,是他用________写成的。

读了这段话,我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 。

再提高你对文中的司马迁或《史记》这部巨著还有哪些了解?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1、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1、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受父亲的影响,司马迁努力读书, 大大充实了自己的历史知识。他还四处 游历,广交朋友,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 料。
游历重在——游走、经历。 游览重在——观看、欣赏。
父亲的愿望是什么?强烈吗? 你是如何看出的?
司马谈临终之时,泪流满面地拉着儿子的手说: “我死之后,朝廷会让你继任我的官职的,你千万不 要忘记我生平想要完成的史书哇!”司马迁牢记父亲 的嘱托,每天忙着研读历史文献,整理父亲留下来的 史料和自己早年走遍全国搜集来的资料。
耳濡目染 飞来横祸 轻于鸿毛 坚持不懈
名山大川 悲愤交加 重于泰山 毕生心血
博览群书 血溅墙头 忍辱负重 前无古人
专心致志 了此残生 奋笔疾书 辉煌巨著
理清文脉
1.默读课文,认真思考,试着用标题形式归 纳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2.组内交流。
3.全班展示。
• 第一段(1):积累知识。 • 第二段(2):牢记父训。 • 第三段(3):忍辱著书。 • 第四段(4):辉煌成就 。
酷刑
腐刑,又称宫刑,是使人失去生殖能力的刑罚,是最 惨无人道、最灭绝人性的。受了这种刑罚,就成了像 太监一样的人。它带给受刑者的,不仅是肉体上的巨 大伤害,更使其心灵蒙受了永远的耻辱。它使正常人 的身体残缺,心灵残缺,使一个原本顶天立地的男子 汉再也不能昂首挺胸地活着!
遭受酷刑的司马迁,真是痛不欲生, 他( 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
读这一段,你有什么感悟?
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他从小看着波涛 滚滚的黄河从龙门下呼啸而去,听着父老乡亲们讲述 古代英雄的故事,心里十分激动。父亲司马谈是汉朝 专门掌管修史的官员,他立志要编写一部史书,记载 从黄帝到汉武帝这3000余年间的历史。受父亲的影响, 司马迁努力读书,大大充实了自己的历史知识。他还 四处游历,广交朋友,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五年级语文下册《11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同步练苏教版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11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同步练苏教版版

司马迁发奋写《史记》【积水成渊】一、看拼音,写词语。

jiān yùtàishān( ) ( )tānkāi zhuānxīnzhìzhì( ) ( )kùxínɡchǐrǔ( ) ( )hàojìn fēiláihènhuɡò(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廷( ) 泰( )延( ) 奏( )辩( ) 形( )辨( ) 刑( )三、择优录取(在括号里选择搭配正确的词下划“——”)四周(游览旅行)(研读阅读)历史文件切记(叮嘱嘱咐)(充分充分)历史知识四、写近义词。

激动()采集()嘱咐()横祸()悲忿()耗尽()五、把下边词语增补完好。

飞来横( ) ( ) 流满面血( ) 墙头前无( ) 人六、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说。

(填序号)1,横:A,凶恶,不讲理;B,不管情理的:C,纵横凌乱;D,不测的。

①飞来横祸()②强横无理()..③横加阻截()④横七竖八()..2,临:A,到来;B,挨着,凑近;C,照着字画模拟。

①描红摹仿()②临终之时()..③好事临门()④横祸降临()..七、请按课文内容理清次序,在括号内填上序号。

()司马迁耗尽一生心血,终于达成了绚烂巨著《史记》。

()司马迁发奋编写史册,并累积了大批的历史资料。

()司马迁切记父亲的嘱咐。

-1-()面对飞来横祸,司马迁没有折服,仍旧坚持写史册。

【思想飞腾】一、依据课文内容填空。

1 . 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年时间,终于达成了一部字的绚烂巨著——《》。

这部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的心血,是他用写成的。

本文写了司马迁的事,赞誉了的质量。

二、阅读课文片断,达成练习。

司马迁悲忿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但想到《史记》还没有达成,便取消了这个念想。

他想()()人老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假如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必定要活下去()我必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全力控制自己,把个人的羞耻、难过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光滑的竹简,在上边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2019-2020年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12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苏教版练习题第一篇

2019-2020年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12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苏教版练习题第一篇

2019-2020年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12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苏教版练习题第一篇第1题【填空题】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文章围绕“发愤”写了“少年受到感染”、“______”、“______”、“坚持写成”四个部分。

【答案】:【解析】:第2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根据课文《司马迁发愤写》内容填空。

①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______年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______字的辉煌巨著——《______》。

这部______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______的心血,是他用______写成的。

②本文写了司马迁______的事。

【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骄阳似火。

近中午了,可赶集的人还似一股股流水,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弯弯的小路上,形成一条奔流的人河。

在人流中,一个小姑娘正推着满满一车杏子摇摇晃晃地走着。

路窄,人挤。

突然,“唿啦”一声,黄澄澄、水灵灵的甜杏儿在地上滚动起来。

呀!无数只脚就要踩到杏子,怎么办?这时,一个洪钟似的喊声压倒吵嚷声:“千万别动!”人群立时静下来,接着,一个拄拐棍的老人弯腰去捡杏子,一个抱孩子的妇女弯腰去捡,一个红领巾弯腰去捡,一个小伙子弯下腰。

“完了!”姑娘心头一颤,五年前的情景一幕幕浮现在脑海里:一条小路弯弯曲曲,一个小姑娘挑一担苹果在路上走着。

拥挤的人流碰翻了筐子,蜂拥而上的人争抢着果子。

吃果子的人嘻笑着散开,姑娘掩面哭泣。

这姑娘,正是她自己。

“闺女,别着急。

”老人把捡到的杏子放进车里,打断了姑娘的追忆。

“姑姑,给你。

”妇女怀中的孩儿用小手捧着杏儿喊。

红领巾踮着脚,努力把捧杏的手伸过来……姑娘不敢相信自己,她擦去泪花,睁大眼睛:不错,都捡回来了,满满的一车杏子。

这时,一股清凉的风儿轻轻飘来,姑娘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脸上泛起了红晕,似一朵乍放的红彤彤的花,可泪花又蒙住了她的眼,噢,是风儿吹到这弯弯的小路上,吹走了千万人心头的炎热,吹开了姑娘脸上的花。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6a15663b-6ebf-11ec-adf1-7cb59b590d7d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苏教版)五年级中文第二卷司马迁愤怒地写下了《史记》的作业设计
泗水河畔
一、看拼音,写单词。

jiānyùkùxíngchǐrǔlìshū()()()()
H-希奥-希什-努胡胡席斯(UJ)()()()
二、给加粗字注音。

记录疲劳的累积几乎是可耻的
飞来横祸横行霸道酷刑隶书嘱托
三、在括号中填入适当的单词。

()的黄河()的著作(字
)李发愤的竹简故事丰富了(积累)讲述了(收集)
四、按要求写词语。

1、写近义词。

劝诫悲伤愤怒克制疲惫
2、写反义词。

痛苦羞耻愤怒克制
3、补充词语。

集中精神一起走
五、选词填空。

悲恸
1、“狼牙山五壮士”那()的一幕,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

空袭过后,这座城市到处都是景象。

3.邓小平爷爷的去世使全国人民非常高兴。

【309教育网优选】小学语文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同步练习

【309教育网优选】小学语文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同步练习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同步练习一、看拼音,写词语。

kùxíng chǐrǔtài shān hào jìn lìzìfēi lái héng huòbēi fèn jiāo jiā二、择优录用。

(在括号里选择搭配准确的词下划“”)四处(游历游览) (研读阅读)历史文献牢记(嘱咐嘱托) (充足充实)历史知识克制()耻辱()记载()横祸()五、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

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

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

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1.请你用这段文字中的句子来说明“飞来横祸”指的是什么。

2.用“”画出司马迁心理活动的句子,用“”画出写司马迁行动的句子。

3.“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是什么意思?写下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

酷刑耻辱泰山耗尽隶字飞来横祸悲愤交加二、择优录用。

(在括号里选择搭配准确的词下划“”)游历研读嘱托充实三、选词填空。

悲壮悲惨悲痛悲愤充沛充分充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语文同步练习-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苏教版(无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jiān yù kù xíng chǐ rǔ lì shū
hū xiào tài shān huī huáng sōu jí
二、给划线的字注音。

记载载重积累劳累几乎耻辱
飞来横祸横行霸道酷刑隶书嘱托发愤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黄河()的著作()的隶字
()的竹简()的故事充实()
积累()讲述()搜集()
四、按要求写词语。

1、写近义词。

嘱托()悲愤()克制()耗尽()
2、写反义词。

痛苦()耻辱()发愤()克制()
3、补充词语。

专心()()()()交加走马()()五、选词填空。

悲壮悲痛悲惨悲愤
1、“狼牙山五壮士”那()的一幕,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

2、一场空袭过后,城市里到处是一片()的景象。

3、邓小平爷爷去世了,全国人民十分()。

4、一个花季少女的生命竟这样被歹徒夺走了,怎不叫人()
充实充分充沛充满
5、只要有()的理由,我就可以说服他。

6、孩子的眼中()着渴望,令我无法拒绝他的请求。

7、近日来,雨水( ),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8、司马迁努力读书,大大()了自己的历史知识。

研读阅读浏览审阅
9、总理正在()文件。

10、加强课外(),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好方法。

11、有些书,只要匆匆()一遍就行了。

12、司马迁每天忙着()历史文献。

六、填空.
1、《史记》记载了从_________到__________这_________年间的历史,是司马迁用了整整13年时间,完成的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

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一篇____________故事,讲汉代史官_______在遭到残酷的刑罚之后,不忘父亲嘱托,忍辱负重,耗费13年时间,写成辉煌巨著_______-的事。

七、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部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1、给文中缺少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2、用“______”画出描写司马迁心理活动的句子,用“~~”画出描写司马迁行动的句子。

3、文中最能体现司马迁的人生价值观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正因为如此,司马迁才忍辱负重,完成长篇巨著《史记》。

4、写出“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

”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找出文中的反问句,并将它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你所知道的人中,你觉得谁的死“重于泰山”?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