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基本用法

合集下载

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

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

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常用标点符号用法一问号1.选择问句,问号用在句末,中间用逗号。

如:你是参加电子计算机培训班呢,还是美容美发培训班呢?2.倒装问句,问号用句末。

如:你知道她来干什么吗,老王?3.有疑问词,但非疑问句,表陈述语气,句中用逗号,句末用句号。

如:鲁迅先生为什么写《自嘲》这首诗,当时的社会背景是什么,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4.反问句感情强烈,句末改用叹号。

如:这样的人都不法办,难道还有天理吗!5.选择问句为了表示强调,具有相对独立性,每项后面可用问号。

如:是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呢?6.连续问句,各句前后语意连贯,各句后用问号。

如:市长每天都去掏烟囱?他不处理日常政务?市里难道没有比掏烟囱更重要的事?我心里纳闷。

7.肯定和否定连用的正反问句式如不表示疑问语气时,句末不用问号,而用逗号或句号。

如:概括地说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生”这八个字,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使用人才。

8.表疑问的独词句后用问号。

如:“啊!地狱?”我很吃惊,只是支吾着,“地狱?——论理,就该也有。

”常用标点符号用法二冒号1.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如下、例如”等词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如: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2.总括性话语前的停顿,用冒号,以总结上文。

如: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3、“××说”,如果只管下面便用冒号,只管上面便用句号,既管上又管下,一般用逗号。

如:①岳军小声解释说:“见识见识嘛,不会起化学反应的。

”只管下②“见识见识嘛,”岳军小声解释说,“不会起化学反应的。

”既管上又管下③“见识见识嘛,不会起化学反应的。

”岳军小声解释说。

只管上4.非提示性话语后边不能用冒号。

如:省教育厅在给孙家村的纪念碑上刻着:“办学伟绩永垂青史”八个大字。

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

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
我喜欢跑步,我也喜欢游泳。
3
分隔列举
逗号用于分隔列举的词、短语或句子。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香蕉和橙子。
分割主题
逗号用于分割句子中的主题。例如: 中国,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家。
句号的使用规则
句号是表示句子结束的标点符号,不同的句号用法带有不同的语义和语气。
陈述句
句号用于标示陈述句的结束。 例如:我喜欢夏天。
引号的使用规则
引号在写作中常用于引述、对话和标示特定含义的词语。
1
间接引语
2
引号用于表示间接引语。例如:他说
他很高兴见到我。
3
直接引语
引号用于表示直接引语。例如:他说: “我很高兴见到你。”
特定含义
引号用于表示词语的特定含义。例如: 这个“大人物”从小就很调皮。
结论和要点
• 标点符号起着连接、分割和强调的作用。 • 常用的标点符号包括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分号和引号。 • 逗号用于分隔列举、连接并列句和分割主题。 • 句号用于标示陈述句、命令句或描述句的结束。 • 问号用于表示疑问句的结束,感叹号用于表示强调或惊叹。 • 引号用于表示直接引语、间接引语和特定含义。
逗号
逗号用于分隔列举的词、 短语和句子中的主题等。
句号
句号用于标示陈述句、命 令句或描述句的结束。
问号和感叹号
问号用于表示疑问句的结 束,感叹号用于表示强调 或惊叹的情感。
逗号的使用规则
逗号是一个常用的标点符号,它有多种用法和规则。正确使用逗号可以让句子更加清晰、准确和易于理 解。
1
连接并列句
2
逗号用于连接两个并列的句子。例如:
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句
句号用于标示命令句的结束。 例如:请关上窗户。

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

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
示例:工农兵‖长江中下游‖上下班‖父母亲‖男女青年
中小学生‖红白喜事‖离退休干部
2.并列词语间如果有较长的停顿,或为了突出并列各项,也可以在并列词语间用逗号。
示例:严格的教育,严格的训练,严格的管理,使交警支队成为济南城市文明的一个标志。
3.相邻两个数字表示概数,要用汉字数码,中间也不要加顿号。
示例:两三个‖三五天‖二十七八岁‖六七点钟
各种标点符号的标准用法
一、句号
(一)句号的基本用法
(二)提示
1.陈述句末尾用句号。
示例: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
2.科技文献有时涉及大量公式,为避免中文句号“。”同字母o及数字0相混,也可以采用西文句号“.”。
示例:计算所得的结果是48%.
3.“虽然……但是……”“尽管……但是……”两种句式,“但是”之前不能用句号。其他情况下,可以用句号,也可以不用句号,视具体情况而定。
(一)分号的基本用法
句内部各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
示例: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二)提示
1.如果分句比较简单,内部没有出现逗号,分句间也就用不到分号。
示例:(1)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我渐渐爱上这些孩子了,孩子们也爱上了我。
2.位置禁则:分号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示例: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
2.选择问句如果选择项比较短,选择项之间也可以不用逗号。
示例:会议是上午还是下午?
3.选择问句如果要强调每个选择项的独立性,可以在每个选择项后都用问号。
示例:还是历来惯了,不以为然呢?还是丧了良心,明知故犯呢?
4.倒装句,问号应该放在全句的末尾。
示例:明天放假吗,张老师?

标点符号的7个用法

标点符号的7个用法

标点符号的7个用法作为书写和表达的基本元素之一,标点符号在语文学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在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前提下,不光可以使文章更加流畅且易读,同时还可以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意图。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标点符号的7个用法。

1. 句号:句号是最常见、最基础的标点符号之一,通常用于表示句子的结尾。

在常见的写作中,句号常常用来表示陈述句、命令句和语气平缓的句子结构。

例如:她是个热爱学习的好学生。

2. 问号:问号是标点符号中另一个常见的符号,通常用于表示疑问句。

在文章中使用问好,使得文章中的疑问更加明显,同时也有助于引起读者的好奇心。

例如:你学习语文学科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3. 感叹号:感叹号是表示强烈感情的一种标点符号。

通常情况下,它用于表示惊讶、喜悦、愤怒等强烈情感。

例如:我终于通过了考试!4. 逗号:逗号是用来划分句子成分的标点符号之一。

它能够使得文本中的句子更加清晰,朗朗上口,同时也能够防止文本中出现歧义。

例如:他喜欢玩游戏,但他也很努力学习。

5. 分号:分号通常用来在句子中的短语之间建立一种分界线。

分号的使用可以避免句子过长,保持读者阅读的流畅性。

例如:他是一个热心肠的人;他不仅热爱工作,还热爱公益活动。

6. 冒号:冒号可以用来引出一些说明或解释性内容,通常用于介绍背景、概要、例子等句型中。

例如:他终于赢得了最高荣誉:年度最佳员工。

7. 引号:引号是一种用来引用别人名言、文章、诗歌等语句的标点符号。

在文章中使用引号能够使文章更加严谨、准确。

例如:小明说:“我很喜欢这份工作,我会为此做出努力。

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非常详细)

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非常详细)

4.省略号(……) ⑴、用法 ①表示引文或引述的话里 有省略的。例如:
我第一次听见唱:二 月里来,好风光,家家户 户种田忙……
②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例如:
孔乙己低声说道: “跌 断,跌、跌……” 他的脸 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 再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③表示列举同类事物的省 略。例如:
(场长)介绍给我们看 董昆他们打的野物皮子: 狐 狸、貉子、獾、水獭、野 猫……种类实在不少。
⑷、冒号(:)
A.用在书信、发言稿开 头的称呼后面,有引起 他人注意的意思;用在 “某某说”之后,表示 下面是引用的话。
B.用在总括后面的话,表示 后面分项说明或表示冒号前 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例如:
纺线有几种姿势:可以 坐着矮板纺,也可以把纺车 垫得高高的站着纺。
C.用在提示的话的末尾, 表示后面有要说的话、所 想的内容或所作的分析。 例如:
原来如此! ……
注意点: A、省略号就是表示 “等”“等等”,所以省略 号后面不必再用“等”“等 等”。 B.省略号占两个字的位置, 一共六个圆点。如果省略的 是一大段文字或几段文字或 诗行,可以用十二个圆点表
5.书名号(《》<>)
书名号表示书籍、篇章、 报刊、剧作、歌曲等名称。 例如:
《中学生》《语文报》 《涛声依旧》
例如:
①明天是你去监考呢,还 是我去监考呢?
②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 们呢? 还是站在他们的 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 呢?还是站在人民的对立
C.有些表示委婉语气 的祈使句,句末用问 号。
例如:
①请你稍微挪一 下凳子好吗?
②你来一下好吗?
D.有的问句,主语和 谓语倒置,应注意把 问号放在句末。
例如:怎么啦,你?

最基本的标点符号用法

最基本的标点符号用法

最基本的标点符号用法1、问号⑴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选择性的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

例:a.你打算到西安去呢,还是到广州去呢?b.你打算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c.你是临场害怕呢,还是身体不舒服?⑵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倒装性的问句,问号也打在全句末。

例:a.怎么了,你?b.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⑶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特指性的问句,每个问句的末尾都要打上问号。

例: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⑷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有些句子的局部虽然带上疑问词,但整个句子的语气是陈述语气,这样的句子就不能打问号。

例:a.我不知道他叫什么。

b.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

c.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

d.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e.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倒装性的感叹句,感叹号要打在全句末尾。

例:多美呀,祖国的春天!3、顿号⑴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有的句子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例:a.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b.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⑵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

并列性的谓语之间和并列性的补语之间打逗号,而不打顿号。

a.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b.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⑶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

集合词语是紧密的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

如“师生员工”,其间就不能用顿号。

例:a.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b.这个县有30多所中小学。

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

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

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
1.句号。

用于陈述句的末尾,表示句子的意思已经完整表达。

2.问号。

用于疑问句或反问句的末尾,表示句子中的疑问或反问语
气。

3.感叹号。

用于感叹句的末尾,表示句中的强烈情感或感叹语气。

4.逗号。

用于句子中主语与谓语之间,动词与宾语之间,以及其他
需要停顿的并列成分之间。

5.顿号。

用于并列词语之间,表示词语之间的停顿。

6.冒号。

用于句子中表示提示、总结之后的停顿。

7.引号。

用于引用别人的话或特定的词语、短语。

8.省略号。

用于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或意思没有说完的部分。

9.破折号。

用于表示解释、话题转换或延长语气。

10.书名号。

用于标注书名、报刊名等。

11.括号。

用于标注需要解释或补充的文字。

12.着重号。

用于强调特定的词语或短语。

13.连接号。

用于连接或表示顺序的词语或短语。

14.间隔号。

用于分隔日期中的年月日或时间中的小时分钟。

15.专名号。

用于标注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

标点符号的用法技巧

标点符号的用法技巧

标点符号的用法技巧一、标点符号的作用及基本规则标点符号是书写文字时用来表示语气、停顿和结构等不同意义的符号。

它们在句子中的运用,能够使文章更加流畅、易懂,并且让读者能够准确理解作者的意思。

下面将介绍一些标点符号的常见用法技巧,以便提高写作水平。

1. 句号(.)句号是最常见的标点符号之一,主要用于表示陈述句、祈使句或一般疑问句的结束。

在正式文体中,每个完整句子末尾都应该使用句号。

例如:- 他是一个有远见的企业家。

- 请你关上门。

- 你今天回家吗?2. 逗号(,)逗号用于分隔并列成分或从句之间的内容,增强阅读流畅性,并引导读者进行正确断句。

例如:- 我喜欢唱歌、跳舞和画画。

- 在上海旅行时,我遇到了一个很有趣的人。

- 小明会游泳,但是小红不会。

3. 分号(;)分号主要用于连接两个独立完整的子句,表达相关性。

它比逗号用得较少,常在句子结构复杂或有明显解释关系时使用。

例如:- 她很努力学习;然而,她的成绩始终没有进步。

4. 冒号(:)冒号常用于引出下文、举例说明、列出清单或表示强调等情况。

它给读者一个信号,表明接下来将有额外的信息要呈现。

例如:- 下面是我比赛的准备工作:训练、调整心态和睡眠。

- 他说了一句名言:“勤奋是成功的基础。

”二、标点符号使用技巧正确运用标点符号不仅能提高文章的可读性,也能增加写作表达的多样性。

下面介绍一些标点符号使用的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写作中标点符号的合理运用。

1. 引号("")引号主要用于引述原话或强调某个词语。

例如:- 老师告诉我们:“知识改变命运。

”- 这本书里提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2. 感叹号(!)感叹号通常用于表示强烈情感、惊讶或赞美等。

在日常对话和文学作品中,可以增加语气。

例如:- 多么美丽的风景!- 他真是个了不起的音乐家!3. 省略号(……)省略号多用于表示作者故意省略掉一段话、一个词或者表示犹豫、思考等情绪。

例如:- “你在这里……我找了很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叹号
感叹句的末尾用叹号。 例句:多么美丽的一幅画呀! 感情强烈的祈使句末也用叹号。 例句:同志们,跟我来! 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也用叹号。 例句: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思考

对烧伤面积达到90%的张光春,有的医生就觉 得是无能为力的! “这个人怎么买人家的东西竟不给钱!”老板 娘闷闷不乐地问道。

现在新规定在两个引号之间,不加标点符号。 例句:他常用“烧香找错庙门”“蚊子叮泥菩萨看错 了对象”等四川俗语,幽默诙谐地批评那些不重 视侦察和调查,指挥莽撞,办事马虎的同志。

思考



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 若现的“海尔-波普”彗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 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 现在天宇。 吴名早上跟我说:“他脚崴了一下,今天不能来 上课了。” 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 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 不怪嘛。’”
破折号(一)
表示解释说明(是正文的一部分)。 例句: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火药、印刷 术、指南针,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特别注意:解释说明时用了“即”或“就是”, “即”“就是”前不能再用破折号。 例句:生长在人际罕至的雪线以上的灵花异草,据 说是稀世之宝——即一种很难求得的妇科良药。 (本句中破折号与“即”重复,应去掉一个。)
分号(二)
在内部无停顿的并列成分之间,有且只有 在这些成分充当宾语或宾语的同位成分, 并且需要强调它们各自的独立性时,要用 分号。 例句: 本书把汉语规范文件分成以下几个部分: 汉字;标点符号和数字用法;普通话;汉 语拼音;词汇。

分号(三)
•在多重复句内, 并列分句之间必用分号。 例句 :依照客观规律去办事,国民经济就能够 均衡地、顺利地发展;违反这些原则,国民经 济的发展速度就快不起来。 •多重复句的第一层,需要用分号。 例句: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 晚更加寂寞。 (“白天”前应该用分号,因为 该句三个分句却是两层意思,不如此显示不出 层次。当然,层次间关系除并列外,也可能是 承接、转折、因果。)
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引出解释或说 明。 例句:外文图书展销会。日期:10月20日 至11月10日 总结性话语前边,也可以用冒号,以总 结上文。 例句: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 证明:想和做是紧密联结在一起的。

冒号(三)
引语中间的“某某说”后不能用冒号。 例句:“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 下会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做最后 的冲刺!”(冒号应改为逗号。) 冒号一般管到句终,不能管到句终的不 能用冒号。 例句:本市文坛的三位女杰:王安忆、王 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冒号 应去掉,或改为破折号)

破折号(三)
表示意思的递进。 例句:团结——批评和自我批评——团结。 朋友,我有时很能够——并且很喜欢微 笑;我又常常赞美人家的适逢其会的微笑。 表示转换话题。 例句:“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 表示意思的转折。 例句:语言笨一些没关系——但记住这是说初写,你 千问号。 例句:你见过金丝猴吗? 反问句的末尾也用问号。 例句: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 有的句子虽有疑问词,但不是问句,不用 问号。 例句:我也不知道他在哪里。 倒装问句,问号应放在句末。 例句:怎么了,你?

问号(二)
选择问句,只在句尾用一个问号。 例句:你同意呢,还是不同意呢? 由相关的几个疑问句组成的句群,各句 的句末都要用问号。 例句:站在他们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 在他们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 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呢?
标点符号基本用法
山大附中 张洁
句号
陈述句末尾的停顿。 例句: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单句)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复句) 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 例句: 请你稍等一下。

思考:

小王气愤极了,高声喊道:“你给我出去。”
没有朋友,一个人是孤单的,做什么事都很难顺 心。爬山没有劲,打球没有趣,连看电影、看比 赛都缺乏滋味。 小张为人忠厚,对自己严格要求,说到做到。对 他人则宽大为怀,热情周到。
思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是发展型和享受 型消费在人们的消费中占更加重要的位 置;二是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大众化。
《雷雨》中的人物对话;《红楼梦》里 的心理描写;《水浒传》中故事情节的 铺叙都极富特色。

思考

因为语言文字问题不同于其他问题,有 其自身的特点,同时我国文化教育还不 普及,社会语文水平有待提高,而且还 有近一亿文盲,所以对语文文字使用不 合规范的,不能简单地认为是违法而给 予处罚,那样不会有好效果。
伟大祖国的壮丽河山啊!在新的历史时期里, 将焕发青春,变得更壮丽。


逗号(一)
主语谓语都比较长,中间用逗号。 例句: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宾语是较长的主谓词组,前边用逗号。 例句: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毕生精力。 句首状语后边,可以用逗号。 例句: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复句内各分句之间,大多用逗号。 例句: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些白花, 有袅 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思考

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作文应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 见新,朴字见色。” “他是一个能给人深刻印象的人。身高六 英尺多,穿着一件迷彩夹克,一支AK-47冲 锋枪从不离手”,阿奈特回忆道。


思考


“我们同情巴勒斯坦人,也为自己的安全担 忧。”犹太定居者基尔贝格说。但它担心的 是,“我真不知道,这堵隔离墙给我们带来 的是安全,还是威胁?” 巴格达的一个钱庄老板说,联合国1441号决 议的通过使伊拉克避免了战争,“因为伊拉 克政府肯定会接受这个决议,没有了战争, 蒂拉尔当然就值钱了。”(按:蒂拉尔是伊 拉克的货币)

破折号(四)
表示说话的中断。 例句:“你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你还——” “你胡说!” 表示声音的延长。 例句:“呜——”火车开动了。 表示补充说明。 例句:无论怎样的糊涂文作者,听他讲话,却大抵清 楚,不至于叫人听不懂的——除了故意大显本领 的讲演之外。

思考

商业世界中,最强大的力量不是贪婪、不是恐惧、 也不是激烈竞争所引燃的旺盛的战斗能量。 他们兄、弟俩很和睦。 这个人大概有四、五十岁了。 请将此文件抄报市委副书记陈三泰、市委常委、宣 传部长章岫如、副市长吴双等领导同志。



思考

花园里的花可多了,什么海棠呀、玫瑰呀、米兰 呀……五颜六色,挺吸引人的。 这项任务由三四班共同完成。 他常来这里下棋、品茶、听书。 参加这次龙舟赛的有永顺花船、辰溪红船、以及 沅陵黄船。
顿号(一)
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例句: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句子内部并列的短语之间用顿号。 例句: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较长的并列成分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句: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澈的流水,这美丽的鲜花, 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前两处逗号不能改成 顿号。)

思考

我校是……培训学校之一,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 馆,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 李三问:“去哪里?” “操场!”王二答道,这 两个字吐得很重,让李三有些发蒙。 演员孙飞虎饰演蒋介石真演绝了。我看了电影《西 安事变》后,一直把电影中的蒋介石,当作真的蒋 介石。


思考


马来西亚政府为了吸引外资,鼓励 私人办学,结果私人大学一下子冒 出上千所,由于其办学资质没有统 一规范,我们推荐学生留学马来西 亚时,也就只能依据我们自己的不 太全面的了解。 太精彩了!这场比赛!
分号(一)
• 表示一句话里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只有一 重关系的复句,分句间一般用逗号,不用分 号。 例句: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 如果分句内部已用了逗号,分句之间必须用 分号。 例句:白天,战士们坚守着已得的阵地;夜里, 战士们向敌人发起新的攻击。
点拨:分号是在仅用逗号已无法区分层次的情况下才使用。
思考

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 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 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 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 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 清自身。”

表示引用。 1、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独立引用),末了标点放在引号 内。 例句: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2、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话的一部分(非独立引用),引文 末尾不用标点。如在句末,标点放在引号之外。 例句:“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 年了。 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人所评价的那样“形神兼备, 充满生机”。 特别注意:引语末的标点如果是问号或感叹号,那么即使 作为作者话的组成部分一般也要保留。 例句:鲁达走到门前,叫声“郑徒!”
破折号(二)
夹在句子中间的解释用双破折号。 特别注意:这种破折号类似括号,但二者有重要 差别:两个破折号之间的文字属于正文,而 括号里边的文字不属于正文。朗读时,两破 折号之间的文字非读不可,而括号里边的文 字可以不读。 例句:为了全国人民——当然包括自己在内—— 的幸福,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工作。

思考



会议刚开始,王校长大声宣布:今天有两个好消 息告诉大家:一是我校德育工作受到剩里表扬, 二是…… 本省三位中年作家:叶蔚林、韩少功、彭建明在 一起畅谈往事。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 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 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 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 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