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稻确认品种汇总表
2019年新确认的超级稻品种

10 个超级稻品种中,由湖南省育种单位选育或 参与选育的超级稻品种有 5 个,占比 50%,湖南 超级稻选育和推广工作继续居全国领先地位,再 次彰显了湖南省在全国水稻育种和推广方面的实 力与地位。
表 1 2 0 1 9 年新确认的超级稻品种( 适宜湖南省栽培)
类型
品种
审定编号
生育 期(天)
适宜区域
育种单位
北 、重 庆 四 省(市)所 辖 的 武 陵 山 区 海 拔 800 米 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湖 北 省(武 陵 山 区 除 外)、湖 南 省 (武 陵 山 区
籼型 三系 杂交稻
华浙优 国审稻 1 号 20186054
136.5
除外)、江 西 省、安 徽 省 、江苏 省 的 长 江 流 域 稻 区以及浙江省中稻区、福建省北部稻区、河南 省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杂交稻
病常发区注意防治稻瘟病
湖北省(武陵山区除外)、湖南省(武陵山区除
和两优 国审稻 713 20170036
141.7
外 )、江 西 省 、安 徽 省 、江 苏 省 的 长 江 流 域 稻 区 以 及浙江省中稻区、福建省北部稻区、河南省南部
广西恒茂农业科技有 限公司
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湖 北 省(武 陵 山 区 除 外)、湖 南 省 (武 陵 山 区
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 有限公司、中国水稻所
稻瘟病重发区不宜种植
注:不同地区不同熟制生育期会有变化, 适宜区域以品种审定公告为准。
12
2 0 1 9 年第 7 期
江西省、湖南省(武 陵 山区 除 外)、湖北 省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
隆两优 1308
国审稻 20176065
2023年度新确认的超级稻品种

品香优桐珍
川审稻
20232001
153.6
四川省海拔800米以下的平坝丘陵地区种植(不含攀西生态区),稻瘟病重发区不宜种植。
四川丰大种业有限公司、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釉型三系杂交稻
川康优丝苗
国审稻
20190048
釉型三系杂交稻
青香优19香
粤审稻
20230031
早稻
131天,晚稻
110-112天。
广东省早、晚造种植,粤北稻作区根据生育期慎重选择使用。
广东鲜美种苗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稻道隆(广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品香优美珍
渝审稻
20230001
156.8
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勿忘农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釉型常规水稻
中组53
浙审稻
2023001
109.9
适宜在浙江省作早稻种植。
中国水稻研究所
舜达135
浙审稻
2019002
108.5
适宜在浙江省作早稻种植。
绍兴市舜达种业有限公司、中国水稻研究所
中组18
浙审稻
四川泰龙汇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注:1.不同地区不同熟制生育期会有变化;
2.适宜区域以品种审定公告为准。
149.4
四川省平坝丘陵稻区、贵州省(武陵山区除外)、云南省的中低海拔釉稻区、重庆市(武陵山区除外)海拔800米以下地区、陕西省南部等稻瘟病轻发区作以及中稻种植,稻瘟病重发区不宜种植。
我国超级稻有哪些品种?中国超级稻品种分布范围

我国超级稻有哪些品种?中国超级稻品种分布范围导语:自从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以来,我国培育出了许多的超级稻,不同地区推广的品种不一,那么,我国不同的水稻种植区都有哪些水稻品种呢?下面本人为您介绍我国超级稻品种分布范围以及超级稻审定品种和苗头品种预测。
中国超级稻品种分布范围长江上游稻区。
近10年来该稻区推广应用面积较大的品种有Ⅱ优838——高产稳产广适性品种、冈优22——中迟熟大穗型杂交中籼。
长江中下游稻区。
近10年来该稻区推广应用面积较大的品种有汕优63——推广时间最长应用面积最大的杂交水稻品种、两优培九——第一代两系杂交稻的代表性品种、金优207——早熟优质杂交晚籼品种、丰两优1号——优质两系杂交稻品种、新两优6号——早熟优质两系杂交稻品种、Y两优1号——高产优质两系杂交稻新品种、天优华占——高产优质广适的杂交稻新品种。
华南稻区。
近10年来该稻区推广应用面积较大的品种有天优998——优质高产杂交晚籼品种、五优308——高产优质广适型杂交晚稻品种。
东北单季稻区。
近10年来该稻区推广应用面积较大的品种有空育131——抗寒优质常规粳稻品种、吉粳88——优质抗病常规粳稻品种、龙粳25——高产优质抗病常规粳稻新品种。
黄淮稻区。
近10年来该稻区推广应用面积较大的品种有武育粳3号——优质高产常规粳稻品种、徐稻3号——优质多抗常规水稻品种、宁粳4号——高产抗病常规粳稻。
这15种推广较广的超级稻品种有哪些特征特性?

这15种推广较广的超级稻品种有哪些特征特性?就推广2000万亩以上的超级稻品种来看,目前多数品种对于稻瘟病、白叶枯病、褐飞虱等病虫害抗性较低,易感病虫,所以栽培时需要注意防治,此外稻米品质方面普遍较优。
龙粳31号亲本来源:龙粳13号(♀) 垦稻8号(♂)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完成人:潘国君;刘传雪;张淑华;王瑞英;张兰民;关世武;冯雅舒;黄晓群品种类型:粳型常规水稻特征特性:粳稻品种。
主茎11片叶,株高92厘米左右,穗长15.7厘米左右,每穗粒数86粒左右,千粒重26.3克左右。
品质分析结果:出糙率81.1%~81.2%,整精米率71.6%~71.8%,垩白粒米率0.0%~2.0%,垩白度0.0%~0.1%,直链淀粉含量(干基)16.89%~17.43%,胶稠度70.5毫米~71.0毫米,食味品质79~82分。
接种鉴定结果:叶瘟3~5级,穗颈瘟1~5级;耐冷性鉴定结果:处理空壳率11.39%~14.1%。
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30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350℃左右。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165.4公斤,较对照品种空育131增产5.7%;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139.8公斤,较对照品种空育131增产12.6%。
栽培技术要点:4月15~25日播种,5月15~25日插秧。
插秧规格为30厘米×13.3厘米左右,每穴3~4株。
中等肥力地块公顷施尿素200~250公斤,二铵100公斤,硫酸钾100~150公斤。
花达水插秧,分蘖期浅水灌溉,分蘖末期晒田,后期湿润灌溉。
成熟后及时收获。
注意事项:注意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及时预防和控制病、虫、草害的发生。
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上限。
中嘉早17亲本来源:中选181(♀) 嘉育253(♂)选育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完成人:胡培松;唐绍清;罗炬;杨尧成;焦桂爱;邵高能品种类型:籼型常规水稻适种地区:江西、湖南、安徽、浙江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区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常规水稻。
中国超级稻品种(2005-2015)汇总

中国超级稻品种(组合)2005-2015汇总按照《农业部超级稻品种确认办法》(农办科[2008]38号)要求,自2005年以来经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品种(组合)共有146个,经确认后由于推广面积等而被取消冠名的品种(组合)有28个,截止2015年4月认定推广的品种(组合)共有118个:2005年:28个协优9308(2014)、国稻1号、国稻3号、中浙优1号、丰优299、金优299、Ⅱ优明86、Ⅱ优航1号、特优航1号、D优527、协优527、Ⅱ优162、Ⅱ优7号、Ⅱ优602、天优998、II优084、II优7954、两优培九、准两优527、辽优5218(2011)、辽优1052(2010)、Ⅲ优98(2011)、胜泰1号(2011)、沈农265(2015)、沈农606(2011)、沈农016(2008)、吉粳88、吉粳83(2015)2006年:21个天优122、一丰8号、金优527、D优202、Q优6号、黔两优2058(2008)、Y优1号、株两优819、两优287、培杂泰丰、新两优6号、甬优6号、中早22(2013)、桂农占、武粳15(2014)、铁粳7号(2013)、吉粳102号(2013)、松粳9号、龙粳5号(2014)、龙粳14号(2011)、垦稻11(2013) 2007年:12个宁粳1号(2014)、淮稻9号(2015)、千重浪2号、辽星1号、楚粳27、龙粳18(2011)、玉香油占、新两优6380、丰两优四号、内2优6号(国稻6号)、淦(gan)鑫688 、Ⅱ优航2号2008年:(减2个)2009年:10个龙粳21、淮稻11号(2013)、中嘉早32号(2013)、扬两优6号、陆两优819、丰两优香一号、洛优8号、荣优3号、金优458、春光1号(2013)2010年:12个(减1个)新稻18号(2014)、扬粳4038、宁粳3号、南粳44、中嘉早17、合美占、桂两优2号、培两优3076(2014)、五优308、五丰优T025、新丰优22(2014)、天优33012011年:9个(减6个)沈农9816、武运粳24号、南粳45、甬优12、陵两优268、准两优1141(2014)、徽两优6号、03优66(2015)、特优5822012年:13个楚粳28号、连粳7号、中早35、金农丝苗、准两优608、深两优5814、广两优香66、金优785、德香4103、Q优8号、天优华占、宜优673、深优95162013年:12个(减7个)龙粳31、松粳15、镇稻11、扬粳4227、宁粳4号、中早39、Y两优087、天优3618、天优华占、中9优8012、H优518、甬优152014年:18个(减8个)龙粳39、莲稻1号、长白25、南粳5055、南粳49、武运粳27号、Y两优2号、Y两优5867、两优038、C两优华占、广两优272、两优6号、两优616、五丰优615、盛泰优722、内5优8015、荣优225、F优4982015年:11个(减4个)扬育粳2号、南粳9108、镇稻18号、华航31号、H优991、N两优2号、宜香优2115、深优1029、甬优538、春优84、浙优18说明:以上品种(组合)后括号内数字为该品种(组合)被取冠名超级稻的年份。
超高产水稻品种介绍

超高产水稻品种介绍超高产水稻品种有很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 连粳11号:属于中熟的中籼稻品种,主要优点是综合性状优良,产量高,粉碎好,茎粗,分蘖力强,适应性强,而且抗条纹病和黑条矮缩病。
每亩平均产量为649.48kg。
2. 湘早籼45号:属于早籼稻品种,生长期为106天左右,株高为80-85cm,叶片粗而直,植株类型适中,茎粗而有弹性,色泽好,不容易掉落。
每亩平均产量为504.9kg。
3. 龙粳39号:成熟至少要128天,株高为89cm,品种抗病力强,抗逆性强,抽穗整齐,产量高,米品质好。
每亩平均产量为666kg。
4. 龙粳43号:在适应区,成熟要130天左右,本品种的主茎是11片叶,椭圆形,株高为89cm,茎长为14.4cm,每穗粒度为104粒,千粒重为25.6g。
每亩平均产量为544.3kg。
5. 龙粳31号:成熟需要129天,产量高、熟期早、米质优、抗稻瘟病性强、耐冷性强、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比较适宜人工种植。
每亩平均产量为609.32kg。
6. 中嘉早17号:属籼型常规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为109.0天,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茎秆粗壮,熟期转色好。
每亩平均产量为517.88kg。
7. 绥粳14号: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时间为138天左右,本品种株型收敛,叶色浓绿,抗稻瘟病性好,抗逆性强,米质优,口感较佳。
每亩平均产量为615.8kg。
8. 绥粳18号:属于早熟、优质、多抗、超高产水稻新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时间为134天左右,本品种主茎12片叶,长粒型,株高为104cm左右。
每亩平均产量为563.8kg。
9. 南粳9108号:属于优质食味型粳稻新品种,迟熟、高产、稳产、优质。
每亩平均产量为652.1kg。
这些品种的水稻在适宜的种植条件下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适合大面积种植。
不过具体选择哪个品种还需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来决定。
中国超级稻名录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常规粳稻 常规粳稻 常规粳稻 常规粳稻 常规籼稻 常规籼稻 常规籼稻 常规籼稻 常规籼稻 常规籼稻 常规籼稻 粳型三系 籼型两系 籼型三系 籼型三系 籼型三系 籼型三系 籼型三系 籼型三系 籼型两系 籼型两系
沈农9816 千重浪 辽星1号 沈农265 中早39 中早35 中嘉早17 金农丝苗 合美占 玉香油占 桂农占 辽优1052 两优616 宜优673 天优3301 Ⅱ优航2号 Ⅱ优明86 Ⅱ优航1号 特优航1号 两优6号
沈阳农业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辽宁省稻作研究所 沈阳农业大学 中国水稻研究所 中国水稻研究所 中国水稻研究所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 中种集团福建农嘉种业股份有限公 司 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7 2005 2005 2006 2014 2013 2012 2010 2009 2006 2005 2014 2012 2012 2006 2006 2006 2006 2005 2005 2005 2005 2005 2014 2012 2013
国审稻2008012 国审稻2001001; 鄂审 稻006-2001; 桂审稻 国审稻2003054; 苏审 稻200103 国审稻2005002; 赣审 稻2006044 粤审稻2012011 粤审稻2009004 粤审稻2010042 粤审稻2006059 国审稻2009009; 赣审 稻2006062 国审稻2009029; 粤审 稻2005022 国审稻2006052; 赣审 稻2005041; 粤审稻 国审稻2011006 川审稻2008001 渝审稻2008007 国审稻2006020; 川审 稻2004002 国审稻2004012; 川审 稻2002002 国审稻2007007; 鄂审 稻2007010; 皖品审 国审稻2006028; 鄂审 稻2006008; 湘审稻 国审稻2003005; 闽审 稻2002002; 川审稻 国审稻2004008; 鄂审 稻2004007; 川审稻 国审稻20000003; 鄂 审稻008-2001; 浙品 渝农发[2001]369号; 川审稻82号 国审稻2004004; 川审 稻2002030 国审稻2010020 国审稻2008020; 鄂审 稻2011006 国审稻2009019
农业部新确认的超级稻品种

鬻 黪 嚣 薯 囊 鬻 鬻 黪 瀵 雾 羹
Hale Waihona Puke 蓬 嚣 为 规 范 超 级 稻 品 种 认 定 和 示 范 推 广 ,农 业 部 办 公 厅 发 布 了 2018年 新 确 认 的 10个超级稻 品种 。现将其 中的3个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 品种介绍如下 。
一 、 隆 两优 1988 1.审 定 编号 。 国审 稻 2016609。 2.特征特性 。长江 中下游作 中稻种 植 ,全 生育期 138.6天 ,比对照 丰两优 四号长 2.4天。每 667平方米 (1亩 )有 效穗数 15.4万 ,株高 125.8厘米 ,穗长 25-3厘 米 ,穗 粒 数 191.4粒 , 结 实 率 84.9%, 千 粒 重 27.6克 。抗 性 : 稻 瘟 病 综 合 指 数 3.6,穗 瘟 损 失 率 最 高 级 5 级 ;白叶枯病 7级 ;褐 飞虱 9级 ;中感 稻瘟病 ,感 白叶枯病 ,高感褐飞虱 。米 质 :整精米率 55.8%,长宽 比3.1,垩 白 粒率 16%,垩 白度 4.4%,胶 稠度 89毫 米 ,直链淀粉含量 14.5%。 3.产量 表现 。2014年 参加 长 江 中 下游 中籼迟熟 组区域试 验 ,平均 每 667 平方米产 640.68千克,E 寸照丰两优四号 增产6.69%,增产点比例 81.5%;2015年 续试,平均每667平方米产672.8千克 ,比 丰两优 四号增产9.3%,增产点 比例 87%; 两 年区试平均 每 667平方米产 656.74千 克 ,比丰两优 四号增产 7.99%,增 产点 比例 84.2%;2015年生产试验 ,平 均每 667平 方 米 产 672.26千 克 , 比对 照 丰 两 优 四号增产 3.72%,增 产点 比例 100%。 4.适 宜 区 域 。 适 宜 在 江 西 、湖 南 (武 陵 山区除 外 )、湖 北 (武 陵 山区除 外 )、安徽 的长江 流域稻 区以及福 建北 部 、河南南部作 一季中稻种植 。 二 、深 两 优 136 1.审定编号。国审稻 2016030。 2.特征特性。在 长江中下游作一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
(6个)
中嘉早17、合美占、桂两优2号、五优308、五丰优T025、天优3301
2011年
(5个)
沈农9816、甬优12、陵两优268、徽两优6号、特优582
2012年
(10个)
连粳7号、中早35、金农丝苗、准两优608、深两优5814、广两优香66、德香4103、天优华占、宜优673、
2019年
(10个)
宁粳7号、深两优862、隆两优1308、隆两优1377、和两优713、Y两优957、隆两优1212、晶两优1212、
华浙优1号、万太优3185
2020年
(11个)
苏垦118、中组143、甬优7850、晶两优1988、嘉丰优2号、华浙优71、福农优676、吉优航1573、泰优871、龙丰优826、旌优华珍
广两优272、两优6号、两优616、五丰优615、盛泰优722、内5优8015、荣优225、F优498
2015年
(11个)
扬育粳2号、南粳9108、镇稻18号、华航31、H两优991、N两优2号、宜香优2115、深优1029、甬优538、春优84、浙优18
2016年
(10个)
吉粳511、南粳52、徽两优996、深两优870、德优4727、丰田优553、五优662、吉优225、五丰优286、
深优9516
2013年
(12个)
龙粳31、松粳15、镇稻11、扬粳4227、宁粳4号、中早39、Y两优087、天优3618、天优华占、中9优8012、H优518、甬优15
年份
确认品种
2014年
(17个)
龙粳39、莲稻1号、长白25、南粳5055、武运粳27号、Y两优2号、Y两优5867、两优038、C两优华占、
附件2
超级稻确认品种汇总表
年份
确认品种
2005年
(5个)
中浙优1号、Ⅱ优明86、Ⅱ优602、天优998、吉粳88
2006年
(6个)
桂农占、两优287、株两优819、Y优1号、新两优6号、Q优6号
2007年
(5个)
辽星1号、楚粳27、玉香油占、新两优6380、丰两优四号(皖稻187号)
2009年
(5个)
五优航1573
号、Y两优900、隆两优华占、深两优8386、Y两优1173、宜香4245、吉丰优1002、
五优116、甬优2640
2018年
(10个)
隆两优1988、深两优136、晶两优华占、五优369、内香6优9号、蜀优217、泸优727、吉优615、五优1179、甬优1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