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杀菌剂合成2
含磷杀菌剂的合成及乳剂的制备实验报告

标题:含磷杀菌剂的合成及乳剂的制备实验报告一、引言含磷杀菌剂作为一类重要的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合成及乳剂制备实验是农业化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将对含磷杀菌剂的合成及乳剂制备实验进行详细介绍,并对其相关知识进行全面评估。
二、含磷杀菌剂的合成1. 合成原理含磷杀菌剂的合成原理主要是通过磷酸酯的合成反应来实现的。
磷酸酯是含磷杀菌剂的重要结构基础,其合成过程需要用到有机合成化学中的一系列方法和技术。
在合成过程中,需要考虑反应条件、反应物的选择和合成路线等因素。
2. 合成方法含磷杀菌剂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磷酸酯化反应、磺化反应、酞菁化合成等。
这些方法在合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根据具体的合成需求进行选择和应用。
三、乳剂的制备实验1. 乳剂的定义和特点乳剂是由水、油、乳化剂等组成的复配制剂,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悬浮性。
在农药制剂中,乳剂是一种常用的制剂类型,其制备过程和配方设计对农药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2. 制备过程乳剂的制备过程中需要考虑乳化剂的选择、乳化反应条件和工艺参数的控制等因素。
通过适当的乳化方法和工艺条件,可以制备出具有良好分散性和稳定性的乳剂产品。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含磷杀菌剂的合成实验和乳剂的制备实验中,我们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实验结果。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和观察实验现象,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合成反应和乳剂制备过程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包括反应速率、产物结构、乳剂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
五、结论与展望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含磷杀菌剂的合成及乳剂制备实验有了较深入的了解。
我们也认识到了实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对含磷杀菌剂的合成及乳剂制备实验的研究,以提高其实验效果和应用性能。
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本次含磷杀菌剂的合成及乳剂制备实验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化学合成和制剂工艺在农药研究中的重要性。
合成及乳剂制备实验是农药化学研究的关键环节,对于开发新型农药和提高农药应用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新型杀菌剂的设计与合成研究

新型杀菌剂的设计与合成研究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农业病害的防治。
然而传统的农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因为它们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新型的杀菌剂,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就着重介绍新型杀菌剂的设计与合成研究。
一、杀菌剂基本原理杀菌剂的本质是一种有选择性的胞内寄生物抑制剂。
它能干扰病原体细胞分裂、合成和代谢等生理过程,从而达到杀死病原体的目的。
然而,由于杀菌剂针对的对象是农业上常见的病原菌,因此在进行设计和合成时,就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选择性:杀菌剂必须能够区分害菌和有益菌,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2. 毒性:杀菌剂不仅要能杀死病原菌,还需对宿主产生较小的毒性影响。
3. 快速作用:杀菌剂必须迅速发挥作用,否则它们就会失去有效性。
这些要求传统杀菌剂不能完全满足,因此,研究人员开始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二、新型杀菌剂的设计与合成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人员提出了许多新的杀菌剂设计理论。
其中,最有前途的理论是针对害菌的生理学特点开发杀菌剂的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研究人员提出了以下三种新型杀菌剂的设计和合成方式:1. 合成植物杀菌素类化合物:植物杀菌素类化合物是最常用的新型杀菌剂,这类化合物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扰乱病原细胞壁而击杀病原菌。
现有的植物杀菌素类化合物表现出了良好的杀菌活性和选择性,是研究人员的首选。
2. 制备可降解杀菌剂:可降解杀菌剂是一种可在土壤中分解而不会造成污染的化合物。
由于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小,因此在研发新型杀菌剂的过程中备受推崇。
制备可降解杀菌剂的主要方法就是将可降解物质与具有杀菌活性的分子结合起来,这种合成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
3. 制备结构新颖的杀菌剂:结构新颖的杀菌剂以其独特的结构形态在抑制害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进展最大的结构新颖杀菌剂之一就是Cntab-1类配体,它能很好的与细菌以及植物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抑制病原体的生长。
杀螨杀菌剂二硝巴豆酸酯的合成

烯 酸与氯化 亚砜 或光气 、三氯 氧磷合 成 的 2丁烯酰 . 氯 合成二硝 巴豆 酸酯l4 卜J 。
笔者借 鉴上 述产 品合成 工艺 ,以邻异辛 基苯酚 与对 异辛基 苯酚 混合物 为起 始原料 ,通过 工艺优化 研 究 ,提 高硝 化 反应转化 率 ,选 择光气 代替 氯化亚 砜进 行 2丁烯酰 氯的合 成 ;筛选合 成催 化剂 ,提 高 一 了二硝 巴豆酸酯 的产 品含量 和合成 收率 。
摘要:报 道 了杀螨 杀菌剂二硝 巴豆酸 酯的合成 方 法 ,由邻 、对异 辛基 苯酚 混合 物 为起始原 料 ,
经硝 化反应 后 与 由 2 丁烯酸 与光 气合 成 的 2丁烯 酰氯反应 合成 二硝 巴豆酸 酯 , 品 、对异辛基苯酚混合物计) 3 9 以邻 ,对各步反应工艺参数进行分析 ,得 出 最佳 的合成 工 艺参数 。
xu h u 1 S o .n i
(i guKuia gohmi l o, t.J n s u o g 26 0 , h a J n s a rc e c .Ld i gu d n 2 4 1C i ) a dA aC ,a R n
Abs r c :Ac r ia u gcd io a ssnh sz db sn emitr f , io cy h n l ss re tr l ta t ai d l n iiedn c pwa y te ie yu igt xueo P- o tl e o t tdmae a, c f h O s p a a i
据报 道 ,二硝 巴豆酸 酯 的合 成工 艺是 以苯酚 与
异 辛 醇经 烷 基 化 得 邻 异 辛 基 苯酚 与 对 异 辛 基 苯酚
收稿 日期 :2 1 0 0—1 —2 :修 回 日期 :2 1 0 9 0 0—1 2—1 0
杀菌剂配方

Bronopol2-溴—2-硝基-1.3—丙二醇0.02—0。
1%能有效抑制大多数细菌,特别是对革兰氏阴性菌抑菌效果极佳,排放无残留,与水可以混溶,可广泛使用在日化、有效物含量≥99%,使用PH范围4-8,在高温和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在太阳光照下颜色变深。
与含有-SHTBZ{N/2}-特-丁基-{N/4}—乙基—6—甲硫基—1,3,5-三嗪-2,4二胺0。
02-0。
2%广谱高效,使用量低,无VOC,不含金属盐和APE表面活性剂,与所有表面活性剂和其他成分相溶可以分散成不同浓度的分散液,化学性质在pH 2—12稳定;用后无残留,对环境无影响OIT2-辛基—4-异噻唑啉-3—酮1—3%低毒、高效、广谱型防霉剂,强光和高温下稳定,杀菌广谱高效,可有效防止塑料中的细菌和真菌。
有效物含量≥99%,可广泛应用于涂料、油漆、润滑油、鞋油、皮革化学、木材制品和文物保护等诸多产品中,MIT2-甲基-4—异噻唑啉—3—酮50—600PPM毒性低,排放无残留,与各种乳化剂、表面活性剂及蛋白质成份配伍性好有效物含量≥99%,适用的pH范围pH2。
0—12.0,与水混溶,可以在任何工序加入,容易操作。
IPBC碘代丙炔基氨基甲酸酯50-800PPM用于防止霉菌,酵母菌及大肠菌的一类高效防腐抗菌剂,与其它的杀菌剂和抗菌剂复配性很好.有效物含量≥99%,可有效杀灭真菌类、黑曲霉、青霉(草兰氏细菌)、球状毛壳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球菌DMDMH1。
3-羟甲基—5,5—二甲基乙内酰脲100—1000PPM与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蛋白质配伍性良好。
加热到60℃也不会变色。
有效物含量≥55%,无色液体透明,适用的pH范围pH2.0-12。
0DDAC氯化二甲基双癸基铵80—300PPM用于杀菌剂、水处理和乳液、稀有金属萃取、废水处理、金属抗蚀剂等阳离子两性表面活性剂有效物含量50-70%,也可以用于内外墙涂料表面、机器设备、硬覆盖等表面、生产容器及环境的杀菌消毒处DCOIT4,5-二氯-N—辛基—4—异噻唑啉—3-酮1—5%抗菌剂防腐剂,有效杀灭青微菌、擔子菌、黑麴菌、镰胞菌、弯孢黴、绿粘扫霉等有效物含量≥98%,最新的慢释技术,广谱高效的杀灭细菌,真菌,海藻和其他海洋生物,不含重金属BIT1。
第六章杀菌剂合成2

HO CH COOH
HOOCH O NO2 iii)HCl
HOOC HOOC
N N
N N H
十三、二唑衍生物
N + Cl
N H
O
碱
CCH2Br -HBr Cl
Cl
O CCH2 N
N
KBH4
Cl
OH
N
OCH2CH CH2N
Cl
CHCH2 N
i)NaOH
Cl
ii)CH2 CHCH2Cl
CHCH2 N
Cl
十七、噻二唑衍生物
H2NNH2 HCl + NH4SCN
H2NNH2HSCN + NH4Cl
H2NNH2HSCN
S
C2H5OH
HCOOH H2NNHCNH2
S HCl
H2NCNHNHCHO
NN
NaOH N N
S NH2 HCl
S NH2
敌枯唑
十七、噻二唑衍生物
NN
2
+ CH2O
HCl
S NH2
NN
NaOH 甲苯
C4H9
O
H3C
O S N(CH3)2
O NN
NHC2H5
磺菌啶
H2N
Cl
十一、嘧啶衍生物
NN
U8342 SCH3
H2N N
OH
N
+ KOH + (CH3)2SO4
H2N
40o C N
OH N
SH
SCH3
H2N N
OH N + POCl3
SCH3
H2N
Cl
回流
NN
SCH3
十二、吗啉衍生物
杀菌剂混配配方大全,一篇学会如何混配杀菌剂

杀菌剂混配配方大全,一篇学会如何混配杀菌剂使用混剂或混用的目的在于扩大防治范围,延缓抗药性,增效,降低用药成本,省工省时。
混剂或混用组合包括杀菌剂+杀菌剂、杀菌剂+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杀菌剂+生物生长调节剂、杀菌剂+桶混助剂(如加入0.03%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一、杀菌剂混剂和杀菌剂混用的概念混合使用是由农药使用者根据需要将农药混合使用。
混剂则是预先加工好的商品化制剂,用户买到了混剂后已不能改变其中的农药有效成分组成,因此,不管需要不需要,买来的混配制剂中的各种成分都只能一次性地全部喷出,一些原本并不需要的农药也都喷到作物上,可能会造成浪费,也会增加对环境保护的压力。
农民在选用农药混剂产品时要查明其配方组成,避免造成浪费。
杀菌剂之间能否混用及杀菌剂与其他药剂能否混用取决于药剂作用机理、内吸传导性、防治对象的互补性,药剂混合后有无拮抗作用,混剂储存过程中及配制的药液理化性能是否稳定,对非靶标生物是否安全等。
配制一种杀菌剂的药液后加入另一种杀菌剂或其他农药(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或肥料,如果出现絮状沉淀或出现变色、分层、鼓气泡等现象,说明杀菌剂不能与这些农药或肥料混用。
混剂或混用通常有以下三种方式:1、保护性与内吸性杀菌剂混合使用。
例如,精甲霜灵+代森锰锌、霜脲氰+代森锰锌、烯酰吗啉+代森锰锌、噁唑菌酮+代森锰锌提供内外双重保护,即广谱性的保护性杀菌剂代森锰锌在植物表面杀死分生孢子(或游动孢子)减少病菌侵入植物组织,从而起到预防发病作用,而精甲霜灵、霜脲氰、烯酰吗啉、噁唑菌酮可被植物组织吸收,抑制已侵入植物组织的病菌萌发的分生孢子(或休止孢)芽管伸长或附着孢生长、菌丝生长,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这种模式的混用往往有增效作用,同时扩大杀菌谱,这也是应用最多的混用方式。
2、不同作用机理或作用方式的杀菌剂混合使用。
如吡唑醚菌酯、嘧菌酯等QoI类杀菌剂为呼吸作用抑制剂,对孢子萌发具有较强抑制作用,与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啶菌恶唑等菌丝生长抑制剂混用也可起到增效作用。
合成抗菌药教学课件ppt

抗生素的发现
1928年,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开创了抗生素治疗感染的新纪元。之后,随着抗生素的不断发展,人们相继发现了头孢菌素、红霉素、喹诺酮类等抗生素。
合成抗菌药的兴起
20世纪50年代后,人类开始合成新的抗菌药,如磺胺类、喹诺酮类等。这些抗菌药具有高效、低毒、方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实验数据分析技巧
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分析
合成抗菌药的教学实践
05
抗菌药合成的教学目标
掌握抗菌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熟悉常见抗菌药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理解抗菌药合成的原理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抗菌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抗菌药的抗菌谱和耐药性抗菌药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抗菌药合成的原理和方法合成抗菌药的作用机制合成抗菌药的化学结构和性质合成抗菌药的制备和质量控制常见抗菌药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大环内酯类抗菌药氨基糖苷类抗菌药四环素类抗菌药林可霉素类抗菌药
抗菌药的发展历程
1
抗菌药的未来发展趋势
2
3
随着抗菌药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未来需要开发新的抗菌药以及耐药性抑制剂,以解决这一问题。
抗菌药的耐药性问题
随着超级细菌的出现,现有的抗菌药难以对其产生有效的抑制作用。未来需要针对超级细菌开发新的抗菌药。
针对超级细菌的抗菌药
未来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感染菌种,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
实验室安全设施
实验操作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实验服等,以防止化学品的侵入和烫伤等意外事故。
个人防护措施
实验操作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禁私自更改实验步骤和药品用量,严禁私自乱放药品和废弃物。
《农药学课程杀菌剂》课件

杀菌剂在施用过程中可能对水源、土壤和生态环境造成污 染。
未来发展的趋势与展望
加强杀菌剂抗药性监测与治理
研发新型杀菌剂
通过科学合理的监测手段及时发现抗药性 ,采取更换或轮换使用不同药剂等措施降 低抗药性风险。
针对不同病害和抗药性现状,研发具有新 作用机制和靶标的新药剂。
提高杀菌剂使用技术
《农药学课程杀菌剂》ppt课 件
目 录
• 杀菌剂概述 • 常见杀菌剂种类 • 杀菌剂的应用领域 • 杀菌剂的未来发展 • 结论与展望
01
杀菌剂概述
杀菌剂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明确、详尽
详细描述
杀菌剂是用于防治植物病害的农药,具有杀死或抑制病原菌生长的作用。根据 作用方式,杀菌剂可分为保护性杀菌剂、治疗性杀菌剂和铲除性杀菌剂。
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
01
02
03
水处理
杀菌剂广泛应用于水处理 领域,可以杀死水中的细 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 保障饮用水的安全。
医疗设施
在医院、诊所等医疗设施 中,杀菌剂可用于消毒医 疗器械、表面和空气,预 防和控制感染。
卫生保健
在卫生保健领域,杀菌剂 可用于个人护理产品、卫 生用品和化妆品中,提供 卫生安全的保障。
菌。
常见的铜杀菌剂包括波尔多液、 硫酸铜等,主要用于防治霜霉病
、炭疽病等病害。
铜杀菌剂具有高效、低毒、低残 留等优点,但过量使用容易对植
物造成药害。
福美类杀菌剂
福美类杀菌剂是一类广谱性杀菌剂,主要通过抑制病原菌细胞呼吸作用,抑制或杀 死病原菌。
常见的福美类杀菌剂包括福美双、福美锌等,主要用于防治炭疽病、白粉病等病害 。
园艺领域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四、苯丙咪唑衍生物
N
NHCOOCH3 N H
NO
N
NHC OCH3
O CNHC4H9 n
SO
NH CNH C OC2H5
NH CNH C OC2H5 SO
多菌灵、苯菌灵、拖布津
十四、苯丙咪唑衍生物
N
NHCOOCH3 N H
O
O
OCH3
H2NCNH2 + (CH3)2SO4
H2O
H2N C NH
ClC OCH3 NaOH
OCH3 H2N C NCOOCH3
NH2 NH2
AcH
N NHCOOCH3
N
十四、苯丙咪唑衍生物
N
NHCOOCH3 N H
KSCN + Cl O
O
乙酸乙酯
C OCH3 60 oC
O
NCS C OCH3
S
O
NCS C OCH3 + NH4OH 冷却 H2N C NH C
OCH3
OH
+ (CH3)2NH(水溶液)
NN
SCH3
C4H9
H3C
OH
NN
N(CH3)2
OO H3CCCH C
C4H9
OC2H5 + (CH3)2N
NH C NH2 H2SO4 NaOCH3
C4H9
H3C
OH
NN
N(CH3)2
十一、嘧啶衍生物
C4H9
H3C
OH
N
N
+ Cl
NHC2H5
O S N(CH3)2 O
S
O
H2N C NH C OCH3 + (C2H5)2SO4
H2O
40 -50 oC
SC2H5 H2N C NCOOCH3
SC2H5
+
H2N C NCOOCH3
NH C OCH3
H
十四、苯丙咪唑衍生物
N
O
N
NH C OCH3
O C NHC4H9
O
O
n-C4H9NH2(气) + Cl C Cl 275oC n-C4H9NHCCl
克啉菌
十二、吗啉衍生物
CH3 CH CH2
OH OH
N CH
CH3 CH CH2
(CH2)n
CH3
SOCl2
O
HCCl3
CH3
N CH (CH2)n + H2O
吗菌灵
十二、吗啉衍生物 (CH3)3C
CH3 CH2 CH CH2 N
丙菌灵
CH3 O CH3
(CH3)3C
O C CH2CH3 Vilsmeier反应
H
涕必灵、麦穗宁、疫菌灵
十四、苯丙咪唑衍生物
NH2
+
NH2
OHC O
Cu(AcO)2
N S
CN
+
NH2
AlCl3 CHCl2CHCl2
N S
N
N
O
H
NH2Cl C NH
Na2CO3
N
N H
N S
十四、苯丙咪唑衍生物
第二类是氨基甲酸酯基取代或经过降解形成的化合 物,其中包括多菌灵、苯菌灵、托布津、甲基拖布津等。
(CH3)3C
Cl CH3 C C CHO
(CH3)3C
Cl CH3 C C CHO H2,Pd/C
(CH3)3C
CH3 CH2 CH CHO
芳烃、活泼烯烃化合物用二取代甲酰胺及三氯 氧磷处理得到醛类:
这是目前在芳环上引入甲酰基的常用方法。N,N-二甲基甲酰胺、 N-甲基-N-苯基甲酰胺是常用的甲酰化试剂。
NN
十一、嘧啶衍生物
C4H9
H3C
OH
NN
甲菌啶
N(CH3)2
OO H3CCCH C OC2H5 +
C4H9
C4H9
S
H3C
OH
H2N C NH2 Na/CH3OH
NN
SH
C4H9
H3C
OH
+ CH3Cl + NaOH H2O NN
H3C
C4H9 OH
NN
SH
SCH3
十一、嘧啶衍生物
C4H9
H3C
农药合成
第六章 杀菌剂合成
本章主要内容
十一、嘧啶衍生物 十二、吗啉衍生物 十三、二唑衍生物 十四、苯丙咪唑衍生物 十五、三唑类杀菌剂 十六、异噁唑及异噻唑衍生物 十七、噻二唑衍生物 十八、其它类型化合物
十一、嘧啶衍生物
嘧啶类杀菌剂的分子中均含有一个嘧啶环,代表 品种有甲菌定、乙菌定和磺菌定,它们都是专治白粉 病的高效、长效和内吸性的杀菌剂,均有英国ICI公司 推出。
HO CH COOH
HOOCH O NO2 iii)HCl
HOOC N
HOOC N
N N H
十三、二唑衍生物
N + Cl
N H
O
碱
CCH2Br -HBr Cl
Cl
O CCH2 N
N
KBH4
Cl
OH
N
OCH2CH CH2N
Cl
CHCH2 N
i)NaOH
Cl
ii)CH2 CHCH2Cl
CHCH2 N
Cl
十二、吗啉衍生物
(CH3)3C
CH3 CH2 CH CHO + HN
CH3 O CH3
(CH3)3C
CH3 CH2 CH CH2 N
CH3 O CH3
十三、二唑衍生物
属于二唑类的杀菌剂品种不多,老品种有果绿定, 较新品种有抑霉唑和驱粉唑等。
NN
十三、二唑衍生物
C17H35COOC2H5 + H2NCH2CH2NH2 - C2H5OH
NaOH 甲苯
C4H9
O
H3C
O S N(CH3)2
O NN
NHC2H5
磺菌啶
H2N
Cl
十一、嘧啶衍生物
NN
U8342 SCH3
H2N N
OH
N
+ KOH + (CH3)2SO4
H2N
40o C N
OH N
SH
SCH3
H2N N
OH N + POCl3
SCH3
H2N
Cl
回流
NN
SCH3
十二、吗啉衍生物
吗啉类杀菌剂的分子中均含有一个吗啉环。此类 杀菌剂发展缓慢,代表品种有克啉菌(十三吗啉)、 吗菌灵和丙菌灵,它们均为内吸性的并且主要是防治 白粉病的药剂。
O
N
十二、吗啉衍生物
CH3 CH CH2
OH OH
N(CH2)12CH3
CH3 CH CH2
H2SO4 160 oC
H3C
O CH3
N C13H27
Cl
十四、苯丙咪唑衍生物
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分子中都含有苯并咪唑母核。根 据咪唑环中C-2原子上取代基的不同,大体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类是杂环取代基,如噻唑取代基(涕必灵)、呋喃基 取代(麦穗宁),六氢化二嗪取代(疫菌灵);
十四、苯丙咪唑衍生物
N
N H
N S
NN N N (CH2)11CH3
N
N
O
O C17H35 C NH(CH2)2NH2
H N
- H2O C17H35 N
CH3COOH
H N C17H35 N
CH3COOH
果绿定
十三、二唑衍生物
Cl
OCH2CH CH2N CHCH2 N
Cl
抑霉唑
HO CH COOH HNO3/H2SO4 HOOCH O NO2 i)NH3, ii)CH2O
O n -C4H9NHCCl
PhNMe2, N2
n -C4H9NC O
N
O
N
NH
C
OCH3
+
n-C4H9NC
O
C6H5N(CH3)2 丙酮
H
N
O
N
NH C OCH3
O C NHC4H9
十四、苯丙咪唑衍生物
N
O
N
NH C OCH3 + O CNCH2CH2SC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