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大事记年表整理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战争年表(1937年7月--1945年12月)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5月
随枣会战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7月
虹桥机场之战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9月至10月
第一次长沙会战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9月
陈庄之战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10月
汉口机场之战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11月
雁宿崖之战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11月
大清沟之战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4月
长乐村之战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6月
韦岗之战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8月至10月
武汉会战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10月
广州战役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2月
香城固之战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2月
兰州空战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3月至4月
南昌会战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4月至5月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0月
阳明堡机场之战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0月
七亘村之战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1月
黄崖底之战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1月
广阳之战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2月
南京战役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2月至5月
徐州会战
1938)2月至7月
胶东战役
1941年(民国三十年)5月至6月
晋南战役
1941(民国三十年)年9月至10月
第二次长沙会战
1941年(民国三十年)11月至12月
沂蒙山反扫荡战役
1941年(民国三十年)底至1942年初
侏儒山战役
1941年(民国三十年)11月
黄崖洞之战
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事件时间轴

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事件时间轴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是指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发动的一次侵略行动。
日本军队炸毁了沈阳的南满铁路,并将其归咎于中国军队的袭击。
这一事件标志着日本侵略中国的开始,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导火索。
日本占领的华北地区,企图进一步扩大其在华势力,派兵对中国抗日军队进行围剿。
在卢沟桥附近,日本军队偷袭了中国抗日军队,引发了全面战争。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是中国抗日战争中最为惨重的一次事件。
日军在占领南京后,对该城市内的无辜居民进行大规模的屠杀、强奸和掠夺,导致数以十万计的人死亡,成为战争中的悲剧。
1938年10月25日:淞沪会战开始淞沪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上海地区的一场重要战役。
中日两军在上海展开激烈交战,中国军队展现了顽强的抵抗精神。
尽管最终中国军队不敌日本侵略者,但这场战役显示了中国民众坚决抗战的意志。
1939年8月13日: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
中国军队发动了全面进攻,对日本占领区内的日军进行大规模的攻击。
这次战役展示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并为后来的反攻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940年10月14日:重庆谈判重庆谈判是中、日两国进行外交斡旋的一次重要会谈。
中国国共两党和代表日本政府的谈判代表在重庆进行会谈,试图通过和平方式解决日本对中国的侵略问题。
然而,由于日本方面的不诚意,谈判最终破裂。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太平洋战争爆发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点。
日本对美国珍珠港发动袭击,引发了美国对日本的宣战,进而将中国的抗日战争与太平洋战争相结合。
这标志着中国的抗日战争逐渐转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在美国投下两颗原子弹后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正式结束。
这是中国与盟国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宣告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时刻。
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事件时间轴

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事件时间轴1931年9月18日 -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地区。
1937年7月7日 - 日本在中国北平(今北京)发动卢沟桥事变,导致中国全面抗战爆发。
1937年8月13日 - 淞沪会战爆发,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展开激烈战斗。
1938年1月28日 - 平型关大捷,中国军队成功阻击日本侵略军,减缓了日本侵华势头。
1939年7月7日 - 日本占领山西终南山地区,发动终南山战役。
1940年10月 - 中共中央发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的历史任务的决议》,提出了“全力抗战,全面建设”的口号。
1941年7月7日 - 纪念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四周年的抗日宣言发表,号召全国抗战。
1942年6月15日 - 列宁格勒战役结束,苏联红军成功挫败德国入侵,为中国抗日战争提供了战胜日本侵略的信心。
1943年11月26日 - 德国占领意大利境内,意大利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德国同盟的国家,增加了中国抗战的国际形势压力。
1944年10月20日 - 西北战场王牌李宗仁率领国民党顶峰部队成功攻占皮山,西北地区形势好转。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1945年9月3日 - 中国代表团在日本东京湾横滨签署《日本投降书》,标志着抗日战争的正式结束。
1946年1月10日- 国共两党在重庆召开双十协定,结束国共内战,重启国家统一进程。
1947年4月22日 - 荣昌战役爆发,中国人民解放军成功反击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打响了解放战争的第一枪。
1948年12月1日 - 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阶段,中国人民解放军彻底改变了战局格局。
1949年10月1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开启。
以上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事件时间轴,记录了该战争中的重要里程碑和关键时刻。
这场战争是中国人民为抵抗日本侵略而进行的正义之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持久的斗争,中国最终战胜了日本,并在战后成立了新中国。
高中历史抗日战争主要战役知识整理

高中历史抗日战争主要战役知识整理九一八事件:1931.9.18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七七卢沟桥事变:1937.7.7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淞沪会战:1937.8--1937.11打破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平型关大捷:1937.9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台儿庄战役:1938.3月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武汉会战:1938.6--10月①抗战以来,战线最长,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会战。
②成为抗战的转折,使抗战进入了相持阶段。
③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万家岭大捷:1938.9.28----10.10从1938年9月28日到10月10日,历时12天,在江西万家岭日军遭到毁灭性打击,被俘百余人,满山遍野皆为敌尸、弃械。
这次战役是赣北战场上的空前恶战,也是初期与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鼎足而三的三大捷之一。
百团大战:1940.8---1941.1抗战时期中共敌后开展的主动出击、最大规模的战役。
有力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抗战。
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反法西斯盟军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增强了中国抗战必胜的信心,鼓舞了反法联盟军的斗争。
豫湘桂战役:1944年初抗战中国民党最大的一次失败,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大部分和贵族的一部分。
抗战前后的重要事变:西安事变:1936.12.12(又称双十二事变)人物:张学良和杨虎城目的:逼蒋抗日结果:和平解决意义:解开了国共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皖南事变:1941.1发动者:国民党顽固派结果:新四军7000多人牺牲,军长叶挺被扣,副军长项英遇难。
抗日战争和日本侵华中国历史重大事件分类年表

抗日战争和日本侵华中国历史重大事件分类年表一、抗日战争爆发前的背景-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了中国东北地区。
- 1937年:盘古的战役,标志着全面抗战的开始。
二、战争爆发及初期抵抗-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中国军队与日军爆发冲突,全面抗战拉开序幕。
- 1937年9月:上海会战,中国军队坚决抵抗日本侵略。
- 1938年:淞沪会战和太平洋沿岸战役,中国军队展开顽强抵抗。
三、重要战役与抗日斗争- 1938年1月:台儿庄战役,中国军队成功阻止了日军南下的脚步。
- 1938年10月:华北抗日战争,中国军民在河北、山西等地坚决抵抗日本侵略。
- 1940年:百团大战,中国军队展开大规模反攻,有效削弱了日军实力。
四、中心战场的转移- 1940年11月:国共两党签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协定》,共同抵抗日本侵略。
- 1944年:二战局势逆转,太平洋战争中美军开始对日本本土进行空袭。
五、抗日战争胜利与日本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二战正式结束。
- 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宣告正式结束二战。
六、抗日战争的影响与启示- 1945年:国共内战爆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49年成立。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有效保卫了国家独立与人民尊严。
- 抗战期间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受到了极大破坏,但也播下了反帝反封建的种子。
七、重大抗战事件的纪念与教育- 中国每年的抗战胜利纪念日是9月3日,用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并悼念那些为国家自由和尊严做出牺牲的烈士。
- 抗战博物馆和相关纪念场所是人们学习抗战历史、缅怀先烈的重要场所。
八、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 中国在二战期间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并成为亚洲反殖民主义运动的旗帜。
- 抗日战争后,国际上出现了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广泛抵制浪潮。
九、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 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被称为二战东方战场的主战场。
抗日战争战役顺序一览

抗日战争战役顺序一览2020-09-06 14:28:26文/钟诗贺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
是所有中国人,都必须铭记的日子。
下面小编为大家总结整理了抗日战争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所有重大战役,供大家参考。
抗日战争各大战役时间表平津战役:1937年7月南口战役:1937年7月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1月11日江阴保卫战:1937年8月16日—12月2日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1日~12月13日太原会战:1937年9月13日~11月徐州会战:1938年1月~5月21日兰封会战:1938年5月21日~6月武汉会战:1938年6月~10月广州战役:1938年10月12-29日南昌会战:1939年3月17日 - 1939年5月9日随枣会战:1939年5月1日~20日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14日~10月桂南会战:1939年11月13日~1940年10月30日枣宜会战:1940年5月1日~6月18日百团大战:1940年8月20日豫南会战:1941年1月25日~2月7日上高会战:1941年3月15日~4月9日晋南(中条山)会战:1941年5月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9月~10月1日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23日~1942年1月6日浙赣会战:1942年4月~7月28日鄂西会战:1943年5月~6月常德会战:1943年11月2日~12月滇西缅北会战:1943年12月21日豫中会战:1944年4月~5月25日长衡会战:1944年5~8月桂柳会战:1944年8月~12月10日豫西鄂北会战:1945年3月湘西会战:1945年4月~6月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第一,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它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受帝国主义奴役和压迫的耻辱,极大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抗日战争大事记

中国抗日战争大事记(1931年9月18日至1945年9月9日)1931年9月18日,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
五日后,辽宁、吉林两省大部分沦陷。
1932年1月28日,日军于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中国第19路军奋起抵抗。
3月9日日本扶植溥仪作傀儡,建立伪满洲国。
东三省沦为日本殖民地。
1933年1月3日,日军攻占山海关。
3月3日,日军入侵承德,热河失陷。
3月9日,第29军在喜峰口与日军展开激战。
1935年6月11日,梅津美治郎就华北问题提出备忘录,7月6日,何应钦复函全部承认日方要求,实际形成《何梅协定》。
6月27日,《秦土协定》签定。
6月28日,丰台事件发生,日军非法进驻丰台。
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8月5日日本外相广田弘毅提出对华三原则。
10月19日,红军抵达陕北保安县吴起镇(今吴旗县城),中央红军胜利完成了两万五千里长征。
11月25日,日本策动的“冀东防共自制治委员会”成立。
12月9日,北平爆发一二九学生运动,抗日救亡运动扩展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12月25日,中共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36年12月12日,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24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成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937年7月7日,“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开始全面抗战。
7月15日中共中央向国民党送交《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7月28日,日军猛攻北平南苑,守军将领佟麟阁、赵登禹先后殉国。
次日,北平失陷。
30日,天津失陷。
8月13日淞沪会战开始。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
8月22-25日中共召开洛川会议,制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指出争取抗战胜利的关键是实行全国的全民族的抗战路线和艰苦的持久战。
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将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中国抗日战争有哪些大事

中国抗日战争有哪些大事抗日战争种有几大中大事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抗日战争有哪些大事,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抗日战争大事年表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史说为七七芦沟桥事变。
然日本对中国本土的侵略,实以九一八事变为肇端。
为全面说明这个过程,本大事年表亦始于九一八。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1931年10月12日黑龙江沦陷1932年1月28日淞沪事变1933年1月1日日军占领热河1933年4月15日日军进犯冀东1935年5月29日《何梅协定》1935年8月1日中共《八;一宣言》1935年11月24日冀东内蒙脱离中央1936年5月5日国共初步议和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1937月2月15日中共接受国民政府改编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事变后,国军最高统帅蒋介石即宣示求战必应战战略原则,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1937年7月26日平津沦陷1937年8月7日国民政府决议抗战1937年8月13淞沪会战1937年8月14日中国空军首次对日作战1937年9月中苏合作1937年9月2日日军进攻山西1937年10月30日国民政府迁都重庆1937年11月5日上海沦陷1937年12月1日南京沦陷1938月1月日军进攻山东1938年3月15日台儿庄战役1938年4月20日徐州会战1938年5月10日厦门沦陷1938年5月29日中国空军向日本空投传单1938年6月武汉沦陷1938年10月12日广州沦陷1939年3月17日南昌沦陷1939年5月1日随枣会战1939年9月14日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11月15日南宁沦陷1940年3月30日汪精卫另立国民政府1940年5月1日枣宜会战1940年8月20日百团大战1940年9月17日第二次长沙会战1940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1940年12月23日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月5日皖南事变1941年2月16日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1941年3月15日上高会战1941年8月1日美军援华飞虎队成立1942年1月1日盟军中国战区统帅部成立1942年4月18日美军轰炸东京1942年5月1日反扫荡作战1942年5月15日浙赣会战1943年5月5日鄂西会战1943年11月1日常德会战1943年12月21日滇西缅北会战45年1月27日两军会师,中印公路完全打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日战争大事记年表整
理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抗日战争大事记1931 局部战争九一八事变(侵略东北)国民党不抵抗政策中共发表宣言,号召中国工农红军和人民“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伪满洲国建立东北三省沦陷一·二八事变淞沪守军,国民党第十九路军,蔡廷锴,蒋光鼐,迫使日军三易主帅(关内)
1933 日军向长城沿线蚕食,觊觎华北门户蒋介石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日军进犯山海关东北军,安德馨,殉国二十九军宋哲元,喜峰口失而复得
收复多伦,冯玉祥,吉鸿昌(中共),将日伪军赶出察哈尔省(关内)
1935 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救亡运动扩展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陕北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九运动,北平学生反对华北自治举行游行示威
1936 抗日义勇军→抗日联军(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关外)
陕北洛川会议,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
《国共合作宣言》发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全民族抗战
工农红军改编→八路军(朱德,彭德怀)红军游击队→新四军(叶挺,项英)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首府延安(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1937.11上海失守
1937.12南京沦陷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
*太原会战,1937年9月至11月
*徐州会战,1938年1月至5月
1938.05日军占领徐州,打通津浦路
广州,武汉失守,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湖北枣宜会战,国民党张自忠殉国
1940下半年百团大战,彭德怀率八路军,华北
1941.12.08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1.12.09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德,意宣战
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战场成为重要战场
1944 春敌后抗日军民发起局部反攻
1945 春延安,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制定当时党的任务: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
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
家。
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
中、美、英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
&07 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
美、英在太平洋集结重兵,准备在日本登陆
毛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正反面战场举行战略反攻
1945.08.15日本政府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09.02日本签署投降书
1945.10.25台湾光复
抗战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