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大事记 年表整理
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事件时间轴

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事件时间轴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是指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发动的一次侵略行动。
日本军队炸毁了沈阳的南满铁路,并将其归咎于中国军队的袭击。
这一事件标志着日本侵略中国的开始,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导火索。
日本占领的华北地区,企图进一步扩大其在华势力,派兵对中国抗日军队进行围剿。
在卢沟桥附近,日本军队偷袭了中国抗日军队,引发了全面战争。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是中国抗日战争中最为惨重的一次事件。
日军在占领南京后,对该城市内的无辜居民进行大规模的屠杀、强奸和掠夺,导致数以十万计的人死亡,成为战争中的悲剧。
1938年10月25日:淞沪会战开始淞沪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上海地区的一场重要战役。
中日两军在上海展开激烈交战,中国军队展现了顽强的抵抗精神。
尽管最终中国军队不敌日本侵略者,但这场战役显示了中国民众坚决抗战的意志。
1939年8月13日: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
中国军队发动了全面进攻,对日本占领区内的日军进行大规模的攻击。
这次战役展示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并为后来的反攻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940年10月14日:重庆谈判重庆谈判是中、日两国进行外交斡旋的一次重要会谈。
中国国共两党和代表日本政府的谈判代表在重庆进行会谈,试图通过和平方式解决日本对中国的侵略问题。
然而,由于日本方面的不诚意,谈判最终破裂。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太平洋战争爆发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点。
日本对美国珍珠港发动袭击,引发了美国对日本的宣战,进而将中国的抗日战争与太平洋战争相结合。
这标志着中国的抗日战争逐渐转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在美国投下两颗原子弹后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正式结束。
这是中国与盟国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宣告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时刻。
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事件时间轴

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事件时间轴1931年9月18日 -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地区。
1937年7月7日 - 日本在中国北平(今北京)发动卢沟桥事变,导致中国全面抗战爆发。
1937年8月13日 - 淞沪会战爆发,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展开激烈战斗。
1938年1月28日 - 平型关大捷,中国军队成功阻击日本侵略军,减缓了日本侵华势头。
1939年7月7日 - 日本占领山西终南山地区,发动终南山战役。
1940年10月 - 中共中央发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的历史任务的决议》,提出了“全力抗战,全面建设”的口号。
1941年7月7日 - 纪念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四周年的抗日宣言发表,号召全国抗战。
1942年6月15日 - 列宁格勒战役结束,苏联红军成功挫败德国入侵,为中国抗日战争提供了战胜日本侵略的信心。
1943年11月26日 - 德国占领意大利境内,意大利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德国同盟的国家,增加了中国抗战的国际形势压力。
1944年10月20日 - 西北战场王牌李宗仁率领国民党顶峰部队成功攻占皮山,西北地区形势好转。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1945年9月3日 - 中国代表团在日本东京湾横滨签署《日本投降书》,标志着抗日战争的正式结束。
1946年1月10日- 国共两党在重庆召开双十协定,结束国共内战,重启国家统一进程。
1947年4月22日 - 荣昌战役爆发,中国人民解放军成功反击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打响了解放战争的第一枪。
1948年12月1日 - 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阶段,中国人民解放军彻底改变了战局格局。
1949年10月1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开启。
以上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事件时间轴,记录了该战争中的重要里程碑和关键时刻。
这场战争是中国人民为抵抗日本侵略而进行的正义之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持久的斗争,中国最终战胜了日本,并在战后成立了新中国。
抗日战争事件时间表-个人整理

1921年7月23日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1921年9月广东海陆丰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早的农民运动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1924年5月黄埔军校创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1932年1月28日上海一二八事变,淞沪抗战,十九路军蒋光鼐、蔡廷锴奋起抵抗1933年5月31日国民党签订塘沽协定,实际上承认了日本对东三省和热河省的占领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月中旬华北事变开始1935年1月15日遵义会议,解决了军事和组织问题,纠正了左倾错误路线1935年12月9日北平爆发一二九学生运动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193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1935年12月17日瓦窑堡会议,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6年5月宋庆龄等发起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5月31日成立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1937年7月7日七七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7年8月中国红军正式改编为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任总指挥、副总指挥1937年8月13日上海第二次事变,即八一三事变1937年8月22日洛川会议,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并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9月23日蒋介石发表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抗日民族统计战线正式成立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115师平型关大捷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南京大屠杀纪念日1938年1月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成立,叶挺、项英任正副军长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1938年3月16日台儿庄战役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1938年12月29日汪精卫叛国投敌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0年5月16日枣宜会战,第五战区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在南瓜店殉国1940年8月20日百团大战8月到12月1941年1月6日皖南事变,标志着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到达顶点1941年6月22日德军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1月1日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943年11月22日中美英发表《开罗宣言》,商讨对日作战问题和日本战败后的处理问题1945年4月25日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了联合国制宪会议,签署《联合国宪章》,中国正式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1945年5月8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德国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联合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掷原子弹1945年8月9日美国在川崎投掷原子弹1945年8月9日苏联军队开进中国东北,对日作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在密苏里军舰)1945年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正式确定为全党的指导思想1951年8月13日周恩来总理签署通告,规定9月3日为抗战胜利纪念日。
高中历史抗日战争主要战役知识整理

高中历史抗日战争主要战役知识整理九一八事件:1931.9.18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七七卢沟桥事变:1937.7.7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淞沪会战:1937.8--1937.11打破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平型关大捷:1937.9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台儿庄战役:1938.3月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武汉会战:1938.6--10月①抗战以来,战线最长,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会战。
②成为抗战的转折,使抗战进入了相持阶段。
③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万家岭大捷:1938.9.28----10.10从1938年9月28日到10月10日,历时12天,在江西万家岭日军遭到毁灭性打击,被俘百余人,满山遍野皆为敌尸、弃械。
这次战役是赣北战场上的空前恶战,也是初期与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鼎足而三的三大捷之一。
百团大战:1940.8---1941.1抗战时期中共敌后开展的主动出击、最大规模的战役。
有力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抗战。
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反法西斯盟军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增强了中国抗战必胜的信心,鼓舞了反法联盟军的斗争。
豫湘桂战役:1944年初抗战中国民党最大的一次失败,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大部分和贵族的一部分。
抗战前后的重要事变:西安事变:1936.12.12(又称双十二事变)人物:张学良和杨虎城目的:逼蒋抗日结果:和平解决意义:解开了国共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皖南事变:1941.1发动者:国民党顽固派结果:新四军7000多人牺牲,军长叶挺被扣,副军长项英遇难。
历史大事年表

历史大事年表
1931年9月18日晚,日军南满铁路柳条湖段一小段铁轨被炸,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制造了柳条湖事件。
国民党当局下令不抵抗,导致东三省沦陷。
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蒋介石被迫接受,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向守桥(卢沟桥)的守军发起进攻。
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又发动八一三事变,进攻上海。
1937年12月,日军攻陷中国首都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
接着,又屠杀中国军民三十万人以上,称为“南京大屠杀”。
1937年,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歼敌一万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史称“平型关大捷”。
这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1938年春,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1940年8月,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向日军发动进攻。
这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的广岛。
抗日战争和日本侵华中国历史重大事件分类年表

抗日战争和日本侵华中国历史重大事件分类年表一、抗日战争爆发前的背景-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了中国东北地区。
- 1937年:盘古的战役,标志着全面抗战的开始。
二、战争爆发及初期抵抗-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中国军队与日军爆发冲突,全面抗战拉开序幕。
- 1937年9月:上海会战,中国军队坚决抵抗日本侵略。
- 1938年:淞沪会战和太平洋沿岸战役,中国军队展开顽强抵抗。
三、重要战役与抗日斗争- 1938年1月:台儿庄战役,中国军队成功阻止了日军南下的脚步。
- 1938年10月:华北抗日战争,中国军民在河北、山西等地坚决抵抗日本侵略。
- 1940年:百团大战,中国军队展开大规模反攻,有效削弱了日军实力。
四、中心战场的转移- 1940年11月:国共两党签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协定》,共同抵抗日本侵略。
- 1944年:二战局势逆转,太平洋战争中美军开始对日本本土进行空袭。
五、抗日战争胜利与日本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二战正式结束。
- 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宣告正式结束二战。
六、抗日战争的影响与启示- 1945年:国共内战爆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49年成立。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有效保卫了国家独立与人民尊严。
- 抗战期间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受到了极大破坏,但也播下了反帝反封建的种子。
七、重大抗战事件的纪念与教育- 中国每年的抗战胜利纪念日是9月3日,用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并悼念那些为国家自由和尊严做出牺牲的烈士。
- 抗战博物馆和相关纪念场所是人们学习抗战历史、缅怀先烈的重要场所。
八、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 中国在二战期间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并成为亚洲反殖民主义运动的旗帜。
- 抗日战争后,国际上出现了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广泛抵制浪潮。
九、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 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被称为二战东方战场的主战场。
抗日战争大事记年表整理

抗日战争大事记年表整理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抗日战争大事记1931 局部战争九一八事变(侵略东北)国民党不抵抗政策中共发表宣言,号召中国工农红军和人民“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伪满洲国建立东北三省沦陷一·二八事变淞沪守军,国民党第十九路军,蔡廷锴,蒋光鼐,迫使日军三易主帅(关内)1933 日军向长城沿线蚕食,觊觎华北门户蒋介石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日军进犯山海关东北军,安德馨,殉国二十九军宋哲元,喜峰口失而复得收复多伦,冯玉祥,吉鸿昌(中共),将日伪军赶出察哈尔省(关内)1935 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救亡运动扩展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陕北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九运动,北平学生反对华北自治举行游行示威1936 抗日义勇军→抗日联军(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关外)陕北洛川会议,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国共合作宣言》发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编→八路军(朱德,彭德怀)红军游击队→新四军(叶挺,项英)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首府延安(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1937.11上海失守1937.12南京沦陷*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太原会战,1937年9月至11月*徐州会战,1938年1月至5月1938.05日军占领徐州,打通津浦路广州,武汉失守,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湖北枣宜会战,国民党张自忠殉国1940下半年百团大战,彭德怀率八路军,华北1941.12.08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12.09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德,意宣战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战场成为重要战场1944 春敌后抗日军民发起局部反攻1945 春延安,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制定当时党的任务: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关于抗日战争的时间轴

关于抗日战争的时间轴战略防御阶段(1937年7月-1938年10月):卢沟桥事变-日军占领广州、武汉,中国国民党政府迁往重庆。
战略相持阶段(1938年10月-1945年1月):日本表面上调整对华政策,军事进攻重心转向共产党的根据地;国民党政府不断对共产党军队制造摩擦,期间发生了皖南事变。
战略反攻阶段(1945年1月-1945年8月):解放区开始进行局部反攻;8月9日,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同时毛泽东、朱德发布反攻命令。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正式签署投降书。
9月9日,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南京向中华民国政府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呈交投降书。
在《论持久战》一书中,毛泽东深刻分析了中日双方的情况,指出了中国人民经过持久战必将取得最后胜利的客观依据,科学地预见到抗日战争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并分析了各个阶段的特点。
《论持久战》强调了"兵民是胜利之本",指出了争取抗战胜利的唯一道路是充分动员和依靠人民群众,实行人民战争。
这篇伟大著作,有力地批驳了"速胜论"和"亡国论"的谬论,为抗战胜利指明了具体道路,坚定了人民战胜敌人的信心和勇气。
毛泽东在其著名的《论持久战》一文中,把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喻为“犬牙交错”的战争。
他透彻地分析了敌我双方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优劣,阐述了“犬牙交错”的几种形态:内线与外线,有后方与无后方,大块与小块,局部与整体,包围与反包围。
毛泽东同志精当地运用了“犬牙交错”这一成语,以富有辩证哲理的分析,形象生动地巧抒胸臆,使人们明白了“长期而又广大的抗日战争,是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犬牙交错’的战争,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
”既驳斥了速胜论,又痛斥了亡国论,使全国人民看到了胜利的前途,增强了必胜信心。
(《论持久战》中,毛泽东指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日战争大事记
1931 局部战争九一八事变(侵略东北)国民党不抵抗政策中共发表宣言,号召中国工农红军和人民“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1932.03 伪满洲国建立东北三省沦陷一·二八事变淞沪守军,国民党第十九路军,蔡廷锴,蒋光鼐,迫使日军三易主帅(关内)
1933 日军向长城沿线蚕食,觊觎华北门户蒋介石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1933.01 日军进犯山海关东北军,安德馨,殉国二十九军宋哲元,喜峰口失而复得
1933.05 收复多伦,冯玉祥,吉鸿昌(中共),将日伪军赶出察哈尔省(关内)
1935 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救亡运动扩展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5.12 陕北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35.12.09 一二·九运动,北平学生反对华北自治举行游行示威
1936 抗日义勇军→抗日联军(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关外)
1936.12.12 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
1937.07.07 卢沟桥事变,日军发动全面侵华
1937.08 陕北洛川会议,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
1937.08.13 八一三事变,进攻上海,威胁南京
1937.08.14 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
1937.09 《国共合作宣言》发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全民族抗战
工农红军改编→八路军(朱德,彭德怀)红军游击队→新四军(叶挺,项英)
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首府延安(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1937.11上海失守
1937.12南京沦陷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
*太原会战,1937年9月至11月
*徐州会战,1938年1月至5月
1938.05日军占领徐州,打通津浦路
1938.10 广州,武汉失守,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1940.05 湖北枣宜会战,国民党张自忠殉国
1940下半年百团大战,彭德怀率八路军,华北
1941.12.08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1.12.09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德,意宣战
1942.01 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战场成为重要战场
1944 春敌后抗日军民发起局部反攻
1945 春延安,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制定当时党的任务: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
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1945.05 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
1945.07 中、美、英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
1945.08.06&07 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
1945.08.08 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
美、英在太平洋集结重兵,准备在日本登陆
毛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正反面战场举行战略反攻
1945.08.15日本政府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09.02日本签署投降书
1945.10.25台湾光复
抗战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