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电子商务在我国农业中的应用
电子商务在农业产业中的应用

电子商务在农业产业中的应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农业企业开始意识到电子商务对于农业产业的重要性。
本文将从供应链管理、市场拓展、产品销售、信息传递等方面,探讨电子商务在农业产业中的应用。
一、供应链管理传统农业产业中,供应链的管理比较复杂,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流程不透明等问题,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
而电子商务为农业产业提供了一个集中管理和优化供应链的平台。
农产品的预订、采购和配送等环节都可以通过电子商务进行自动化处理,大大节省了人力和物力资源。
同时,电子商务还可以实现对农产品产地、生产过程和质量等信息的全面记录和追溯,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二、市场拓展电子商务为农业产业提供了一个全球化的市场拓展机会。
传统农业企业通常仅限于本地市场的销售,无法扩大销售范围和增加销售渠道。
而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农业企业可以迅速进入国内外各个市场,拓展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销量。
例如,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贫困地区的农产品可以直接销售给城市消费者,提高了产地农民的收入和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产品销售电子商务不仅提供了市场拓展的机会,还可以帮助农产品实现差异化销售和个性化定制。
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农产品生产者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喜好,灵活调整产品的类型和规格。
而传统的销售渠道通常只能提供有限的选择,无法满足多样化的消费者需求。
另外,电子商务还支持移动支付和在线下单等功能,提高了交易的便捷性和效率。
四、信息传递电子商务平台为农业产业提供了一个快速、准确传递信息的渠道。
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农民和消费者可以直接沟通交流,了解产品的种植、养殖、加工等环节。
农产品的产地、品质、价格等信息也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发布和传递,提高了信息的透明度和可靠性。
此外,电子商务平台还可以提供农业相关政策法规、技术知识等信息,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
五、农业科技创新电子商务为农业产业创新提供了一个平台和机会。
通过电子商务的推动,农业科技的创新得以加速。
电子商务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电子商务在农业领域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开始借助电子商务的力量实现现代化的转型。
本文将探讨电子商务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并分析其带来的益处和挑战。
一、电子商务在农业领域的背景农业作为传统的产业,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市场信息不对称、销售渠道狭窄、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
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主要依靠中间商和批发市场,农民往往无法直接与消费者建立联系,导致农产品的价格被大幅抬高,同时也限制了农民的收入增长。
而电子商务的兴起为农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电子商务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方式1. 农产品线上销售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农民可以将自己的农产品直接上架销售。
消费者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浏览并购买农产品,实现线上交易。
这种方式不仅打破了传统销售渠道的限制,还可以让农民直接与消费者进行交流,了解市场需求,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形象。
2. 农产品溯源系统电子商务平台可以建立农产品的溯源系统,通过扫描产品上的二维码或输入产品编号,消费者可以了解到该产品的生产地、生产过程、质量检测等信息。
这种方式可以增加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提高产品的销售额。
3. 农产品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平台可以与物流公司合作,为农产品提供快速、安全的配送服务。
消费者可以在电子商务平台上下单购买农产品,然后由物流公司将产品送达消费者手中。
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销售效率,还可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产品的运输成本。
三、电子商务在农业领域的益处1. 扩大销售渠道电子商务平台可以将农产品推广到全国乃至全球的市场,扩大销售渠道。
农民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与更多的消费者建立联系,提高产品的销售额。
2.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农民可以及时了解市场需求,调整生产方式和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同时,溯源系统的建立也可以追溯产品的质量问题,保证产品的安全和可靠性。
3. 降低交易成本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需要中间商和批发市场,增加了交易成本。
电子商务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电子商务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近年来,电子商务在我国迅猛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移动支付的便利,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电子商务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
第一,电子商务拓宽了农村产品的销售渠道。
传统农村的产品销售主要依靠中间商和批发市场,因此农民的利润空间有限。
而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农民可以直接将产品上架,省去了中间环节,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
第二,电子商务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消费者市场。
过去,农村的消费者主要集中在当地周边地区,覆盖范围有限。
而电子商务平台的出现,可以将农村的产品推广到全国范围内,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参与。
这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能够增加销售额。
第三,电子商务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农村地区一直存在着就业问题,许多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在农村地区待业率较高。
然而,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许多农民可以通过电商平台开设网店,从事网络销售等工作,不仅提供了创业的机会,还带动了农村的就业率。
第四,电子商务助力了农村农产品的品牌建设。
传统农产品大多数没有明确的品牌形象,无法形成品牌效应。
而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农民可以利用平台提供的品牌推广资源,打造农产品的品牌形象,树立口碑和信任度,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第五,电子商务提供了更便捷的购物方式。
传统的购物方式需要消费者亲自到店铺购物,而在农村地区由于地理条件和交通等原因,消费者往往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而电子商务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农民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在家轻松购物,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第六,电子商务为农村地区带来了更多的文化交流和信息交流机会。
在以往的农村生活中,信息交流相对较少,文化交流有限。
但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农民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外界的信息和文化,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眼界,推动了农村地区的文化发展。
第七,电子商务推动了农村物流和物资供应链的完善。
农村地区的物流和物资供应链长期存在着问题,导致农产品流通不畅和物资到达延误等问题。
电子商务大数据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

电子商务大数据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电子商务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商业模式。
电子商务平台通过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和个性化的服务,以实现农产品的高效产销对接和精准市场定位。
本文将探讨电子商务大数据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电子商务大数据在农业领域的意义电子商务大数据指的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产生并积累的大规模、高速度、多样化的数据信息。
在农业领域,利用电子商务大数据可以帮助农民和企业从以下几个方面获得优势。
1. 市场决策支持:通过收集和分析电子商务平台上的交易数据、用户行为数据、消费者评价数据等,可以为农业企业提供市场需求预测、产品定价、市场定位等决策支持,帮助农业企业实现精准营销和精益管理。
2. 供应链管理优化:电子商务平台上涉及的农产品流通环节较多,包括农产品种植、采摘、贮藏、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
通过分析电子商务大数据,可以实时监测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的情况,优化资源配置和物流运输,提高供应链的反应速度和效率。
3. 农产品质量溯源: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上的交易数据和用户评价数据,可以追溯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实现农产品的可追溯性和质量监管。
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农产品的二维码,了解产品的产地、种植、采摘、加工等环节的信息,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和满意度。
二、电子商务大数据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案例1. 动态农产品价格预测:通过分析电子商务平台上的交易数据和价格趋势,可以预测农产品的价格走势,帮助农民和企业进行合理的市场决策。
例如,通过对水果价格数据的分析,农民可以选择合适的销售时机,优化收益。
2. 农产品精准营销:通过分析用户行为数据和消费者评价数据,在电子商务平台上进行个性化推荐和精准营销。
例如,针对不同消费者群体推出不同的价格优惠、捆绑销售等营销策略,提高销售量和利润。
3. 农产品质量溯源:通过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的产品页面展示农产品溯源二维码,消费者可以通过扫码查看农产品的生产信息和质量检验报告,增加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
电子商务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电子商务在农业领域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在各个行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农业领域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也逐渐意识到电子商务带来的机遇和变革。
本文将探讨电子商务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并解析其带来的益处和挑战。
一、电子商务在农产品销售上的应用电子商务为农产品销售带来了便利和机遇。
传统农产品销售过程繁琐、时间成本高,而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平台可以实现农产品的在线展示、在线交易和在线支付,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交流和交易。
消费者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更加方便地购买到优质的农产品,而生产者也能够直接与消费者建立联系,提高销售效率。
此外,电子商务平台还可以为农产品销售提供更多的信息,包括农产品的品种、产地、质量等,提高了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二、电子商务在农产品种植中的应用电子商务在农产品种植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信息化管理和农业供应链的优化。
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农民可以获取到更加准确和全面的农业信息,包括种植技术、市场需求等。
同时,农民还可以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农资采购,如种子、肥料等,提高种植效率和产量。
此外,电子商务还能够优化农业供应链,将农产品从产地直接送达消费者,缩短了流通环节,提高了企业效益。
三、电子商务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领域的一大难题,而电子商务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
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政府部门和监管机构可以实时监测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销售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同时,消费者也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进行评价和反馈,形成良性的监督机制。
这种全程可追溯的特点,不仅能够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也能够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四、电子商务在农村就业和扶贫中的应用电子商务为农村就业和扶贫工作提供了新的途径。
传统农村常常存在就业机会有限、收入水平低等问题,而电子商务则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农村居民提供了创业和就业的新机会。
电商平台在农业供应链中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电商平台在农业供应链中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在农业供应链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通过电商平台,农产品的销售和配送变得更加高效和便捷,同时带动农产品生产和农业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电商平台在农业供应链中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电商平台在农业供应链中的发展现状1. 改善农产品销售渠道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存在中间环节多、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导致农民难以获取公平竞价和更多的销售机会。
电商平台的出现将农产品销售与消费者直接链接起来,去除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农产品的销售效益。
同样的,消费者也通过电商平台能够直接购买到品质优良的农产品,提高了购物体验。
2. 促进农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电商平台通常会对销售的农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和品牌认证,提供给消费者的农产品更加安全和可靠。
此外,电商平台还提供了反馈和评论系统,消费者可以对购买的农产品进行评价,这为农民改进农业生产方式和提高农产品品质提供了参考。
3. 优化农业供应链农业供应链通常包括农民、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等多个环节。
电商平台通过整合这些环节,优化供应链流程,提高了效率和降低了成本。
例如,电商平台可以让农民直接与批发商对接,减少了运输和中间环节造成的损耗,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利润。
二、电商平台在农业供应链中的未来趋势1. 个性化定制服务未来,电商平台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定制服务。
随着消费者对个性化产品的需求增加,电商平台将提供更多的定制化选项,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
例如,根据消费者的口味和营养需求,电商平台可以为其推荐适合的农产品和食谱。
2. 农产品全产业链追溯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未来电商平台将更加注重农产品的全产业链追溯。
通过使用物联网技术、区块链等手段,电商平台可以实现对农产品从种植、加工、运输到销售的全过程追溯。
这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可信的信息,提高他们对农产品的信任度。
3. 农产品加工与深加工电商平台还将推动农产品的加工与深加工。
农业经济中电子商务的应用解析

农业经济中电子商务的应用解析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农业领域也不例外。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传统的种植、养殖和销售方式存在诸多问题,而电子商务的出现为农业经济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电子商务在农产品销售、农业生产资料采购和农业金融服务等方面的应用进行解析,探讨电子商务如何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一、农产品销售电子商务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新的途径,农民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将自己生产的农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省去了传统的中间环节,实现了产销对接。
电子商务平台可以为农产品提供线上推广和营销服务,提高农产品的曝光度和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农产品销售的电子商务平台可以帮助农民建立自己的品牌,通过品牌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电子商务还可以为农产品销售提供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提高了产品的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
消费者也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直接了解到产品的信息、价格和生产地点,方便快捷地进行购买。
整个销售环节的透明度和效率都得到了大幅提升,为农产品的销售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农业生产资料采购农业生产资料包括种子、肥料、农药、机械设备等,传统的采购方式需要农民到各个专业市场或商店进行购买,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价格不透明、供需不平衡等问题。
而电子商务平台为农业生产资料的采购提供了便利和选择。
农民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浏览各种生产资料的信息、价格和品牌,进行比较和选择,省去了奔波奔波的时间和精力。
电子商务平台还可以为农业生产资料提供质量监测和信誉评价,提高了产品的透明度和信誉度,降低了采购风险。
电子商务平台还可以为农民提供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确保了生产资料的及时供应和售后保障。
农业生产资料的电子商务采购还可以为农场和企业提供集中采购和成本控制的机会,通过大宗采购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三、农业金融服务农业金融服务包括农业贷款、融资租赁、保险等多种形式,传统的金融服务往往需要农民到银行和金融机构进行办理,手续繁琐、效率低下。
电子商务在农业经济中的应用分析

N o n g y e j i n g j i随着当前电子商务的兴趣和发展对我国的农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互联网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推动农业的现代化,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出现,能够改善当前农村结构,提升农民的整体生产效益,以此实现规模化的生活参。
它能够不过目前来看,电子商务农业的应用并不是很理想,仍暴露出较多的问题,本文围绕当前电子商务在农业经济中的应用做出分析,以供参考。
一、电子商务对农业发展的作用1、推广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电子商务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互联网技术可以利用大数据对农村农业状况进行分析,这样一来农业的选种、种植、保护、储存等多个环节进行改善,从而实现大数据和电子商务结合,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作为当前互联网基本技术之一,电子商务可以通过网络和大数据实现改善,从而推动当前农村产业化的发展。
同时,电子商务的出现可以让农业人员与市场直接进行交流与沟通,从而打破以往传统的产业,有利于调动农业人员的积极性。
2、减少农产品销售环节,提高农民生产效益在农业结构发生变化后,农产品的销售环节也会随之减少,用户直接和购买人员进行交流,通过发布信息和商议价格可以实现网络交流,这样能够减少中间商的倒卖工作,从而使得购买者购买农作物的价格贬低,但是农业人员赚取的利润会随之增加,而且在网络进行交易时,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将电子商务与农业进行合作,让农业户的农产品的覆盖范围更加广泛,允许顾客进行采购,为用户提供更加广泛的客户群体。
相比较于传统的营销手段,电子商务能够节省之间的环节,以此提高农户的生产效益。
二、电子商务在农业经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1、农村基础建设落后我国城镇的互联网建设方面远远高于农村,城镇居民上网的时间相比较于农村更多,这也使得城镇居民对农业经济了解比农村居民更多。
农村居民对于网络构造了解相对比较少,主要原因是因为农村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比较落后,对应的信息基础建设比较差。
很多农民不愿意花对应的资金去了解互联网,他们不愿意投入过多的钱购买网络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alue Engineering0引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作为国家经济的基础产业,在我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农业作为一个特殊的产业,其生产存在季节性强、地域性强、生产者分散且素质较低、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
农业要走出困境,摆脱其固有问题,建立信息通畅、高效的农产品流通新模式刻不容缓。
移动电子商务是通过手机、PDA (个人数字助理)等移动通信设备与互联网有机结合进行的商务活动,它是无线通信技术和电子商务技术的有机统一体[1]。
移动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子商务方式,除了具备传统“有线电子商务”的优点外,还拥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比如,移动交易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能够真正实现随时随地的交易,而且移动终端的身份固定,能够向用户提供个性化移动交易服务,并可以提供与位置相关的交易服务。
另外,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在农村的广泛普及也为农业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在农业领域应用移动电子商务可以帮助供需双方建立起及时、有效地沟通,从而调节生产与市场之间的矛盾;有助于使分散的农户有效地组织起来,从而增强农户的市场竞争力;有助于消除城乡之间的信息壁垒,从而化解城乡二元结构中的许多矛盾。
1移动电子商务在农业中的应用现状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成熟,功能强大的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在韩国、日本,移动支付、移动购物等应用日渐风行。
而在我国,手机用户规模更是迅速增加,为移动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移动电子商务在旅游业、物流业、餐饮业、票务系统、教育系统、政府工作以及农业领域都有着强大的发展优势和无限的市场潜力。
尤其农业作为国家的基础产业,移动电子商务在农业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1.1积极的政府支持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国家历来都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并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资金上的大力扶持。
农业部把新农村建设定为新时期的工作重点,并展开了积极部署,如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创办“中国新农村建设信息网”等;信息部也积极推动“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工程;2007年国务院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里指出,要“支持发展农产品直销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交易”;由农业部牵头,国家计委、国家粮食局、中农办等部门配合实施“金农工程”。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以科技为主题,首次就“全面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手段和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这一切都为移动电子商务在我国农业中的应用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1.2基础设施建设有所改善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能力的提高,为移动电子商务在农业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截止2010年12月底,中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25亿人,其中手机上网用户约为8826万人,占农村网民的70.7%,较2008年提高了约20个百分点。
全国100%的行政村开通电话,100%的乡镇开通互联网,75%的行政村基本具备互联网接入能力[2]。
在“信息下乡”方面,三大电信企业建成的“金农通”、“农信通”、“信息田园”等全国性农村综合信息平台已覆盖全国,向广大农户提供了丰富便捷的公共服务、便民服务和农产品交易服务。
另外,信息下乡活动进展迅速,全国近一半的乡镇建立了乡村信息服务体系。
1.3积极有益的实践探索农业移动电子商务是农业信息化、产业化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移动电子商务在我国农业领域的应用从设想到现实,已经有几个地区进行了农业移动电子商务的有益探索。
湖南省作为移动电子商务试点示范省,依托行业资源,采取“实体+网络”,“线上+线下”,“手机+网站”的运作模式,搭建了集办公自动化、进销存、工作流、企业ERP 、项目管理、即时通讯、视频会议、手机短信等八大功能于一体的“网上供销社”农村移动电子商务和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打造了加盟店商品贸易中心、综合信息服务中心、物流集散中心、业务代办中心;开发了移动“供销通”手机服务平台,实现了买卖双方即时沟通、移动洽谈、在线交易。
网上供销社使湖南省1000余个农村专业合作社和上百万农户均可依托商品电子交易平台,与全省数百家农产品市场和大型超市实现供需直通,共享产品信息,减少流通环节,并节约物流配送成本[3]。
佛山移动实施信息化“下乡、进村、入户”三大工程,从农户对———————————————————————作者简介:张亚翠(1985-),女,陕西兴平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
浅谈移动电子商务在我国农业中的应用Discussion on M-commerce Application in Agriculture of China张亚翠ZHANG Ya-cui(渭南师范学院,渭南714000)(Weinan Normal University ,Weinan 714000,China )摘要:移动电子商务在农业中的应用,是农业信息化、产业化的必由之路。
本文分析了移动电子商务在我国农业中应用的现状和阻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Abstract:Mobile -commerce is playing an important part in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obstacles of M-commerce application in domestic agriculture and then put forward specific suggestions.关键词:移动电子商务;农业;应用Key words:Mobile-commerce ;agriculture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8-0227-02·227·价值工程信息的需求出发,利用手机终端和无线网络,推出了农讯通、医疗通、农村信息化等一系列服务,为广大农民打造了一个永不落幕的农产品交易会[4]。
另外,近几年,在农业部的支持下,全国各地农业部门利用“12316”信息服务热线这个平台,积极对接各种信息资源,推进信息服务进村入户。
如吉林省通过开通“12316新农村热线”、“12582短信平台”以及整合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媒体资源,为农民提供技术推广、政策宣传、生产指导、市场把脉等涉农综合信息服务。
2移动电子商务在农业中应用的阻碍因素虽然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农业网站已形成一定规模,部分发达地区已经开始尝试移动电子商务,但是现有的移动电子商务实践较多集中在信息平台的搭建,涉农信息的共享,真正意义上的商务活动很少,移动电子商务的优越性还远远没有发挥。
移动电子商务在农业中的应用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2.1客户群体不足虽然己有越来越多的农户和农业企业认识到移动电子商务的重要性,但对网络本身的应用能力还普遍不高。
虽然手机终端在农村的使用较为普遍,大部分农民都拥有手机,但其中相当一部分农民由于缺乏必要的网络知识,还没有开始网络应用,手机应用更多地停留在通讯上,普通农民的网络使用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还非常有限。
即使对于触网的手机用户,他们的网络应用更偏重于娱乐类应用,因为知识结构、观念等原因,对利用网络从事商业活动的概念还不是非常清楚,导致其对移动电子商务带来的巨大商机和利益持怀疑态度,使用无线网络从事商务活动的农户和农业企业更是寥寥无几。
2.2农产品的属性、标准化、品牌化障碍农产品和工业品不同,具有独特的物理属性,易腐烂、易变质,需要高质量的保鲜设备、运输设备,需要进行大量投资,这些对于处在弱势地位的农户来说难度较大。
另外,我国农业经济的农户家庭个体生产经营模式,农民的生产加工能力低、效率不高,形不成严格的质量标准体系。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如“三鹿毒奶粉”、“苏丹红”、“毒大米”等。
再加上我国多数农业企业不注重品牌建设,缺少品牌的市场化运作经验,尤其没有意识到注册商标的价值,这势必会制约农业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2.3安全问题移动电子商务应用涉及到多方面的安全问题,比如网络本身的威胁:通信内容被窃听,通信双方的身份被假冒,通信内容被篡改等;再比如手机终端的安全威胁如手机病毒,手机易丢失等;另外,移动支付手段不成熟,缺乏有效的安全保障,易产生安全隐患。
许多用户不愿进行网上交易,也是因为对无线网络交易的安全性、可靠性持怀疑态度。
移动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不仅涉及技术问题,同时也涉及管理问题和法律问题。
目前移动电子商务尚无有关的法律体系,其规范还只是停留在规范和通知的水平上,所起的约束有限,主要还是靠各个相关的移动电子商务公司的自律。
移动电子商务所涉及的安全问题以及相关法律的缺失严重阻碍了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
2.4农业中的移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缺乏发展移动电子商务除了需要信息化农民作为主体的积极参与外,还需要具有较强的商务意识、熟练地使用手机终端,掌握无线网络技术的专业人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及时、准确的农产品信息,对网络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市场形势等。
目前移动电子商务人才仍很紧缺,而且大部分人才主要集中在较发达的大中城市,很少有人愿意到农村地区工作,真正能服务于农业移动电子商务的人才非常少,这种现象严重阻碍了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在农业中的应用。
3移动电子商务在农业中应用的对策建议3.1加快农产品的品牌化和标准化建设移动电子商务要求网上交易的农产品标准化、规格化、品牌化。
标准化是农业移动电子商务得以广泛开展的前提,没有标准,就不能对农产品进行对比,就没有衡量农产品质量的依据。
因此,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规模化生产不仅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需要,也是保证农产品规格化、标准化生产的基础;另一方面要加快制定农产品相关标准,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推动绿色食品认证,实施品牌战略,主要农产品逐步实现产前、产中、产后全程质量标准监控,确保农产品质量。
3.2培育积极参与移动电子商务的客户群首先,要加强移动电子商务有关知识的宣传,提高移动电子商务在农户中的可信度。
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移动电子商务宣传和培训,普及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扩大农户对移动电子商务的了解和认识。
只有对移动电子商务有了正确的、积极的认识,才能实事求是地接受它。
其次,利用各种途径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强化农民的信息意识,使农户掌握应用移动电子商务的基本知识。
只有农户对移动电子商务的相关知识有了了解并且具备一定的应用能力,才能形成实实在在的应用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