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杆盖夹具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课程设计---连杆盖夹具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连杆盖夹具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院别:机电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2011年5月目录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1)序言 (4)一、零件的分析 (3)1、零件的生产类型 (3)2、零件的工艺分析 (5)二、工艺规程设计 (5)1、毛坯的选择及毛坯的余量确定 (6)2、基准的选择 (6)3、制定工艺路线 (7)4、工序内容设计 (8)三、铣床夹具设计 (9)1、设计任务 (13)2、夹具方案分析 (13)2.1工件的定位方案分析 (13)2.2加紧方案分析 (13)2.3夹具体设计 (13)四、设计小结 (14)参考文献 (17)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设计连杆盖铣下地面(连杆盖与连杆体的剖分面)专用夹具设计(生产纲领:大批量)二.设计要求:(上交电子文件和纸资文件)零件图 1张工序图 1张专用夹具装配图 1张夹具体零件图 1张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三、时间:二周(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的第十四、十五周)四、设计步骤及要求:第一部分检验、分析1.检验、分极零件图绘制零件图,分析视图是否完整,是否有不合理之处2.零件技术经济分析哪些面是重要表面,哪些面的技术要求较高,哪些面有位置精度要求第二部分制定工艺路线1.毛坯的选择及毛坯余量确定2、基准的选择3.制定工艺路线,填写工艺过程卡第三部分.夹具的设计1.确定加工部位,分析技术要求2.确定定位方案1).选择定位元件,包括尺寸和公差2).分析定位的合理性,判断有无欠定位和过定位3.确定夹紧方案,选择夹紧元件和夹紧结构第四部分.夹具结构设计1. 夹具体及其它零件设计,确定夹具详细结构。

2. 定位误差计算第五部分.夹具体绘制总装图绘制,零件图绘制序言本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和大部分专业课的基础上进行的。

本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以及结合现代技术的发展趋势综合考虑而做的,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独立地分析和拟定一个零件的合理工艺路线,初步具备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工艺规程的能力,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连杆加工工艺规程及盖后平面加工工序夹具设计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连杆加工工艺规程及盖后平面加工工序夹具设计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连杆加工工艺规程及盖后平面加工工序夹具设计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二〇一一年十二月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系部:机电工程系课程代码:0340100 班级:一、设计题目:连杆加工工艺规程及盖后平面加工工序夹具设计二、主要内容:1.毛坯选择;2.连杆加工工艺路线制定;3.连杆大头侧面加工工序工序具体内容确定;4.连杆体锁口槽加工工序夹具设计;5. 确定生产类型(产量可自己确定或直接设定生产类型)三、具体要求及应提交的材料1.填写工艺过程卡时,除连杆体锁口槽加工工序,其它工序机床确定名称,夹具确定类型,刀具与量具也确定名称;2.工艺路线制定因是同一个零件,必须独立完成;3.同组夹具结构必须有差异;4.必须按时完成;设计说明书按规定格式书写;5.完成应提交的材料:设计说明书一份、夹具装配总图一张、连杆体零件图一张、工艺过程卡片及盖后平面加工工序工序卡片各一份;6.不校核设计能力,若要校核自己确定年产量(中批或大批生产或大量生产)。

四、主要技术路线提示1.确定生产类型(设定为中批或大批量生产),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画零件图;2.确定毛坯种类及制造方法;3.拟订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选择各工序的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刀具、夹具、量具、辅具),确定连杆体锁口槽加工工序及相关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计算连杆体锁口槽加工工序的切削用量和工时定额;≤T/3。

4.夹具设计必须满足△d五、进度安排(设计共两周10天)1.准备一天(课程设计工艺讲解、画图工具准备、借阅相关工具书和资料等);2.画零件图一天;3.制定工艺路线两天;4.确定连杆体锁口槽加工工序工序具体内容一天;5.夹具设计及完成总装图三天;6.完成设计说明书及答辩两天。

六、推荐参考资料(不少于3篇)1.王凡主编《实用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5 ;2.柯建宏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8.8;3.《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软件版)R1.0,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8;4.张如林主编《新编实用切削加工速查手册》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4;5.崇凯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2。

连杆孔加工工艺与夹具设计

连杆孔加工工艺与夹具设计

目录第1章毕业设计--------------------------------------------------------------------------1 1.1零件分析---------------------------------------------------------------------------------1 1.2定位基准旳选择以及重要原则件旳选择------------------------------------------2 1.3夹具设计-------------------------------------------------------------------------------8 1.3.1钻床夹具旳特点----------------------------------------------------------------------8 1.3.2工件旳定位措施及其定位元件----------------------------------------------------11 1.3.3定位误差旳分析与计算-------------------------------------------------------------13 1.3.4夹紧机构旳分析与夹紧力旳计算-------------------------------------------------14 1.3.5夹具装配图--------------------------------------------------------------------------18第2章综合训练--------------------------------------------------------------------------20 2.1夹具设计AutoCAD三维造型---------------------------------------------------------20 2.1.1夹详细及定位元件旳造型----------------------------------------------------------20 2.1.2夹紧元件三维实体造型-------------------------------------------------------------29 2.1.3夹详细三维实体造型及实体造型装配图----------------------------------------31 道谢--------------------------------------------------------------------------------------------33参照文献-------------------------------------------------------------------------------------34连杆孔加工工艺与夹具设计第1章课程设计1.1零件分析一、整体零件分析:如图1-1所示旳连杆零件, 材料为QT40-17, 毛坯为精铸件, 要在其右侧钻M8旳通孔, 规定设计大批量生产时(10000件/年)所需旳钻夹具图1-1 连杆零件图零件分析: 此零件为一连杆, 它旳各个尺寸如上图所示,总旳长度方向上旳尺寸为100mm, 高度方向总尺寸为32mm, 宽度方向为30 mm, 本次重要是对连杆右端φ8 mm孔旳加工进行设计, 孔一般都采用钻床进行加工, 因此本次设计旳重要任务是在其他各个部位都已加工好旳前提条件下, 运用钻床夹具旳有关知识来设计加工左孔旳夹具。

连杆盖cad课程设计

连杆盖cad课程设计

连杆盖cad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CAD软件的基本操作与使用方法;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连杆盖的设计原理及其在机械设备中的应用;3.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连杆盖三维建模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设计的能力;2.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细节,追求卓越;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理论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对CAD软件有一定了解,但对连杆盖的设计和建模尚不熟悉。

教学要求:1. 教师应结合课本内容,采用实例教学,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3.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CAD软件基本操作与功能介绍:包括界面认识、工具栏使用、基本绘图命令等;教材章节:第一章 CAD软件概述及基本操作;内容列举:软件安装与启动、界面布局、绘图环境设置、基本绘图命令。

2. 连杆盖设计原理及结构分析:讲解连杆盖在机械设备中的作用、结构特点及设计要求;教材章节:第三章 机械零件设计基础;内容列举:连杆盖的功用、结构形式、设计原则、材料选择。

3. CAD软件在连杆盖设计中的应用:利用CAD软件进行连杆盖三维建模、二维工程图绘制;教材章节:第五章 三维建模与工程图;内容列举:三维建模方法、曲面建模、装配体设计、二维工程图生成。

4. 实践操作与案例解析:结合实际案例,指导学生进行连杆盖设计实践;教材章节:第六章 机械设计实例;内容列举:案例解析、操作步骤、注意事项。

5. 课程总结与拓展: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拓展学生的设计思路;教材章节:第八章 课程总结与拓展;内容列举:设计方法总结、创新设计理念、行业发展动态。

连杆夹具课程设计

连杆夹具课程设计

连杆夹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连杆夹具的基本概念,掌握其结构组成和功能作用。

2. 学生能掌握连杆夹具的设计原则,了解不同类型的连杆夹具及其适用场景。

3. 学生能了解连杆夹具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工程中连杆夹具的设计问题。

2.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连杆夹具的安装、调试和优化方法。

3. 学生能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CAD等),完成连杆夹具的初步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及制造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使其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会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使其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注重安全、环保和节能。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为大学三年级本科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连杆夹具设计制造工作的基本素质。

二、教学内容1. 连杆夹具基础知识:- 连杆夹具的定义、分类及功能- 连杆夹具的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 连杆夹具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2. 连杆夹具设计原则与方法:- 连杆夹具设计的基本原则- 连杆夹具设计的步骤与方法- 常见连杆夹具设计案例分析3. 连杆夹具结构与性能分析:- 不同类型连杆夹具的结构特点- 连杆夹具的性能评价指标- 连杆夹具结构优化方法4. 连杆夹具的安装与调试:- 连杆夹具的安装方法及注意事项- 连杆夹具的调试与检验- 连杆夹具故障分析与排除5. 计算机辅助设计在连杆夹具中的应用:- CAD软件在连杆夹具设计中的应用- 常用CAD软件操作技巧- 连杆夹具三维模型建立与仿真6. 实践教学环节:- 连杆夹具设计实例分析与制作- 课程设计与答辩- 实地参观与实习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本课程共计16课时,教学内容按以下进度安排:1. 基础知识(2课时)2. 设计原则与方法(4课时)3. 结构与性能分析(2课时)4. 安装与调试(2课时)5. 计算机辅助设计(2课时)6. 实践教学环节(4课时)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材中第十章“机械加工工艺装备”相关章节紧密关联,涉及连杆夹具的设计、制造、调试及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1040连杆盖钻孔夹具设计:课设正文,三维设计,装配CAD,零件图,工序工艺集中与分散

1040连杆盖钻孔夹具设计:课设正文,三维设计,装配CAD,零件图,工序工艺集中与分散

目录此处文档有重要部分删减(本文档附有CAD图等详细附件)摘要 (2)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3)2、零件的工艺分析 (3)三、工艺设计 (5)四、钻孔专用夹具设计 (32)五、设计心得体会 (37)六、参考文献 (39)摘要工艺工装的课程设计时对机械专业基本的结构分析与应用能力的一次很好的实战训练。

此次课程设计对给定的连杆盖零件图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用过结构及其实际应用方法进行了尺寸与精度分析确定了基本的加工思路。

同时参考了其他类似的工件结构进行了工艺规程设计分析明确了定位基准的几种方法并结合基本的工艺安排原则进行了对比分析,列出来了几种不同的工艺加工方案。

在工艺加工过程中选择了零件各个表面的加工方法,确定了工序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公差等的相关制造要求。

最后根据前面总结的定位基准等要求通过三维软件Solidworks进行夹具的三维造型并通过软件的三维与二维交互功能制作对应的CAD工程图,并进行后续完善与总结。

关键词;加工工艺、工艺分析;三维设计ABSTRACTThe curriculum design process equipment of machinery basicstructure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of the ability of a good combat training. Link the curriculum design for a given cover parts of the map is analyzed, and using the structure and its practical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processing idea is analyzed size and precision. Several methods of the reference to the other similar workpiece structure is analyzed and design procedure of the locating datum a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process planning, listed several different processing scheme. The processing method of the surface of the parts in process, determine the process of machining allowance, process size, related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and requirements. CAD engineering drawing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based on the locating datum requirements by 3D software Solidworks and make the corresponding fixture by 3D and 2D interactive function of the software, and subsequent improvement and summary.Keywords: process analysis, process; three dimensional design连杆盖零件的机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一、课程设计任务书1、绘制零件图 1张2、绘制毛坯图 1张3、填写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 1套(包括: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套,机械加工工序卡片1份)4、机床夹具装配图 1张5、夹具体零件图 1张6、编写零件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二、零件的工艺分析1、零件的作用和结构特点:连杆是发动机主要的传动机构之一,它将活塞与曲轴连接起来,把作用于活塞顶部的膨胀气体压力传动给曲轴,使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可逆的转化为曲轴的回转运动,以输出功率。

连杆盖_课程设计

连杆盖_课程设计

目录前言 (2)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3)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3)三、工艺设计 (5)四、铣床专用夹具设计 (32)五、设计心得体会 (37)六、参考文献 (39)前言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在进行课程设计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次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设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这次设计锻炼了我们综合运用过去所学全部课程进行机械制造工艺及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为学生搞好毕业设计,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1)培养学生运用机械制造工程学及相关课程(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机械设计、公差与技术测量等)的知识,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零件机械加工工艺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工艺规程的能力。

(2)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机床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拟订机床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规范、图表等技术资料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

此次课程设计对给定的零件图分析并进行工艺规程设计,其中考察了定位基准的选择,零件便面加工方法的选择,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及工序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公差等相关知识,历时三个星期的设计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有助于今后能够熟练地运用于工作中。

设计过程中遇到一些疑问经过老师的悉心指导都得以解决,在此对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有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老师给与指教。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1、绘制零件图(按1︰1的比例)1张2、绘制毛坯图(按1︰1的比例)1张3、填写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1套(包括: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套,机械加工工序卡片1套)4、机床夹具总体方案图1张5、夹具零件图2张6、编写零件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原始资料:零件图样1张;零件生产纲领为10000件/年;每日1班。

连杆体工艺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连杆体工艺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1、设计标题问题:设计下表选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指定关键工序的专用机床夹具。

2、设计要求:熟练使用计算机辅助〔软件自选〕,独立完成(1)毛坯图、零件-毛坯合图各一张〔3或4号图〕(2)关键工序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一张〔4号图〕(3)指定工序夹具装配图一张〔2或3号图〕(4)夹具局部零件图1~2张〔图幅自定〕(5)设计说明书〔一份〕(6)夹具3D效果图一张〔4号图〕以上均需输出,以书面交作业,不收软盘。

3、原始资料:零件图样一张〔拜见课程设计指导书及习题 Page52~66〕;出产纲领为6000件/年。

所使用机床等按照需要自选,以通用机床为主。

目录序言 (4)PART1 工艺设计 (4)第1章零件的阐发 (4)零件的作用 (4)零件的工艺阐发 (6)零件的出产类型 (6)第2章毛坯的制造 (6)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6)选择毛坯公差等级 (7)铸件收缩率 (7)起模斜度 (7)选择浇注系统类型 (7)确定内浇道在铸件上的位置 (7)确定直浇道的位置和高度 (7)2.2 各加工外表总余量 (8)2.3 按照加工余量绘毛坯图 (8)第3章制定工艺路线 (9)定位基准的选择 (9)3.2 各外表加工方法 (10)3.2.1 结合面 (10)凹槽面 (10)螺栓孔 (11)3.2.4轴瓦锁止口 (11)端面 (11)3.2.6大头中心孔 (11)拟定工艺路线 (11)3.4 工艺方案的比较与阐发 (12)3.5 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 (14)选择机床按照不同的工序选择机床 (14)3.5.2 选择刀具 (14)第4章机械加工工序设计 (15)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确实定 (15)加工余量确实定 (15)工序尺寸与公差确实定 (15)4.2 切削用量及其底子时间确实定 (17)工序二切削用量及其底子时间确实定 (17)工序和刀具 (17)确定每齿进给量f z (17)选择铣刀磨钝尺度和耐用度 (17)确定切削速度和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 (17)4.2.1.5 底子时间 (18)工序三切削用量及其底子时间确实定 (18)4.2.2.1 切削用量 (18)4.2.2.2 选择铣刀磨钝尺度和耐用度 (18)4.2.2.3 确定切削速度和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 (18)4.2.2.4 底子时间 (19)4.2.3 工序五切削用量及其底子时间确实定 (19)钻孔切削用量 (19)钻孔底子时间确实定 (19)扩孔切削用量 (20)4.2.4 工序八切削用量及其底子时间确实定 (20)铣轴瓦锁止口,包管止口加工深度尺寸为 (20)切削工时 (20)PART2 夹具设计 (20)1问题的提出 (21)2定位基准和定位方案 (21)3装夹方案的选择 (21)4切削力的计算 (22)5夹紧力的计算 (23)6定位误差阐发 (23)结论 (23)课程设计总结 (24)参考文献 (25)附表1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26)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学习完大学阶段的机械类根底和技术根底课以及专业课程之后的一个综合课程,它是将设计和制造常识有机的结合,并融合现阶段机械制造业的实际出产情况和较先进成熟的制造技术的应用,而进行的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通过本课程的训练,将有助于我们对所学常识的理解;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理论课程之后,并进行了出产实习的根底长进行的又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杆盖夹具设计
本夹具有以下优点:1. 安装方便,将工件放入1个菱形销即可定位,再用压扳压紧,即可对工件加工;2. 便于拆卸,在普通压板上改进,使用梯形设计,可以很快拆卸和安装。

提高了生产效率;3. 夹具结构简单,夹紧可靠。

本文主要论述了连杆的加工工艺及其夹具设计。

连杆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以及位置精度的要求都很高,而连杆的刚性比较差,容易产生变形,因此在安排工艺过程时,就需要把各主要表面的粗精加工工序分开。

逐步减少加工余量、切削力及应力的作用,并修正加工后的变形,就能最后达到零件的技术要求。

夹具体的总体设计
1.1 确定定位基准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需要设计专用的夹具。

根据工艺决定设计第十道工序精铣上端槽铣床专用夹具,本夹具将用于
XX52型号立式铣床,刀具为高速钢错齿三面刃铣刀。

方案1:由零件及零件加工工艺可知由大端侧面为和Φ81的孔为定位精基准,采用一面两销的定位方案完全定位,如下图:
图6.1 定位方案一
方案2:采用一个长销定位Φ81的通孔加一个V形块在小端定位,在左边采用活动的V形块夹紧。

如下图:
图6.2 定位方案二
1.2 确定夹具整体方案
方案一:采用一面一销的定位方案:用大端面定位侧面,用一个菱形销定位Φ20孔,底端通过夹具底面定位,然后通过压板夹紧侧面。

方案二:采用一个长销定位Φ81的通孔加一个V形块在小端定位,在左边采用活动的V形块夹紧。

方案比较:第二个方案有些不足,采用长销定位Φ81的通孔加一个V形块定位难以保证槽的侧面的平行度,而且在左端加V形块示以夹紧力会导致工件向右偏差影响Φ20孔的同轴度。

而第一个方案中采用一面两销的定位,既能保证Φ20孔轴的同轴度又能保证槽侧面的平行度,所以第一个方案是最合理的方案。

1.3定位误差的分析
本工序加工要求保证的位置精度主要是平行度公差0.2mm 。

本工序的定位销和20孔的配合选用的是H6/h5孔的尺寸为20,查表经过计算得到定位销尺寸为,由于在选择定位基准时,所选择的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重合,不存在不重合定位误差又由于定位副制造误差引起的定位误差Δ=0.023+0.009=0.032mm
定位误差小于零件要求的公差的三分之一,所以以上方案可行。

1.4夹紧力的计算
针对成批生产的工艺,此夹具选用螺旋夹紧机构夹压工作。

根据文献[3]表9.4-10查的铣削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f f F F F w q u w y f x p F n d Z
a a a C Fz 0
此次工序选用的刀具为高速钢错齿三面刃铣刀:d 0=160,l=12,Z=24,切削厚
度a p =1,铣削宽度a e =40
查9.4-10得到
C F =294, x F =1.0,y F =0.72,u F =0.86,w F =0,q F =0.86,
带入公式得到F z =662.3N
垂直分力F v =0.3F z =199N
考虑到安全系数K=K 1K 2K 3K 4,其中K 1=1.5,K 2=1.1,K 3=1.1,K 4=1.1
所以 F=KF=397N,所以选用的机构的夹紧力N>397N
根据《夹具设计手册》表1-2-25查得用扳手M8六角螺母的夹紧力为1024.5N 远远满足要求了,故选用M8螺母.
1.5夹具精度分析
使用夹具加工时,影响被加工零件位置精度的误差因素主要有;
1、定位误差工件安装在夹具上位置不准确或不一致。

2、夹具制造与装夹误差包括夹具制造误差、夹紧误差、导向误差。

3、加工过程误差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受力变形、热变形、磨损以及各种随机因素所造成的加工误差。

1.6误差分析
由于每一个工件的尺寸和表面形状上存在着公差围的差异,夹具定位元件也有一定的制造误差,结果会使每个具体表面相对于理想位置产生位置变动量,产生定位误差。

定位误差实质上就是工序基准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

这个变动量相对于基本尺寸而言是个微量,因而可将其视为某个基本尺寸的微分。

找出以工序基准为端点的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某个基本尺寸,对其进行微分,就可以得到定位误差。

1.7 夹具总体设计
图6.3 装配图主视图
图6.4 装配图俯视图
图6.5 装配图左视图
1.8夹具的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放置工件时,将工件以销定位放在夹具体上,压动压压板,旋紧M8的螺母使工件压紧,工完成后, 旋松M8螺母,旋转压板90度,松开钻模板,旋松M8螺母,即可以取出零件。

1.9结构特点
该夹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此次设计的夹具有如下优点:
(1)安装方便,将工件放入一个定位销便可以定位,再用压扳压紧,即可
对工件加工;
(2)便于拆卸,在普通压板上改进,使用梯形设计,可以很快拆卸和安装。

提高了生产效率;
(3)夹具结构简单,夹紧可靠。

参考文献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龙勋主编)机械工业机械制造工艺学(徐嘉元曾家驹主编)机械工业机床夹具设计手册(王光斗王春福主编)科技技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