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马尾松毛虫幼虫粪粒预测松林大树虫口密度的技术研究

合集下载

马尾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观察与防治对策

马尾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观察与防治对策

马尾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观察与防治对策近年来马尾松毛虫在贵池区发生范围较大,为害时轻者树木生长明显减缓,重者把松针全部吃光,状似火烧,造成松树成片枯死。

为了尽量减少马尾松虫为害的损失,我们进行了马尾松毛虫生物学特性的系统观察和防治技术措施的研究。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分布及寄主马尾松毛虫属鳞翅目枯叶蛾科,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四川、湖南、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河南等省区,主要为害马尾松、黑松、油松、湿地松、火炬松等。

2 形态特征成虫雄蛾翅展36-49mm,体色茶褐到黑褐;触角羽状,淡黄至褐色;前翅较宽,外缘呈弧形弓出,翅面有3-4条不很明显的横条纹,沿外横线的黑褐斑到内侧为淡褐色,中室白斑较明显;后翅中间阴现淡色斑纹。

雌蛾较大,翅展42-57mm,体色较雄蛾浅,呈灰褐色;触角呈短栉齿状;中室白斑不明显。

卵椭圆形,初产时多为粉红色,也有淡绿、淡紫等,近孵化时呈紫黑色。

幼虫体色随龄期不同而有差异,大致可区分为棕红色和灰黑色两种,鳞毛也有银白色和银黄色两种;头部黄褐色;中、后胸背面有2条蓝黑色天鹅绒状的毒毛横带;身体两侧具白色长毛,并有灰蓝色纵带,由中胸至腹部第8节气门后上方的纵带处各有1白色斑点。

蛹纺锤形,棕色或栗色,腹末臀棘细长,末端卷曲。

雌蛹长26-33mm,雄蛹长19-26mm。

茧薄,灰白色或淡黄褐色,外有散生黑色短毒毛。

3 生物学特性每年发生的世代数,随地理分布而有很大的差异,长江流域的贵池区1年发生2-3代,但每年发生2代或3代的百分比并不尽相同。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气候的影响,此外与松树的受害程度、生长状况等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当年平均温度在24℃以下,松树受害严重或生长势衰弱时,幼虫的发育就迟缓而且代数少;反之,幼虫发育就快,代数增多。

马尾松毛虫以3-4龄幼虫在针叶丛中、树皮缝或地被物下越冬。

来年2-3月平均气温升到10℃时出蛰。

成虫趋光性强,寿命4-10天,有很强的迁飞扩散习性,好飞向林木生长茂盛的中龄林和林缘产卵。

马尾松毛虫发生量预测预报方法的研究

马尾松毛虫发生量预测预报方法的研究

马尾松毛虫发生量预测预报方法的研究
孙薇
【期刊名称】《浙江林业科技》
【年(卷),期】1998(018)005
【摘要】应用临海市历年松毛虫发生量及有关气象资料,分别将越冬后恢复取食期和第1代松毛虫幼虫的发生量作为预报量,根据“相关系数法”筛选出预报因子后,采用“多因子简化综合相关法”和“模糊列联表法”进行预报。

经回归检验,其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吻合程度较高,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总页数】6页(P44-49)
【作者】孙薇
【作者单位】浙江省临海市森防站;浙江省临海市森防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63.712.4
【相关文献】
1.基于响应面方法的马尾松毛虫发生量混沌特性检测及其预测 [J], 陈绘画;王坚娅;徐志宏
2.马尾松毛虫期距预测预报、回归预测预报研究 [J], 丘国文
3.快速预测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幼虫发生量方法的研究 [J], 罗永松
4.基于预测克立格方法的马尾松毛虫空间发生量预报 [J], 陈绘画;崔相富;张建薇
5.二种随机过程预测方法应用——马尾松毛虫发生量预测 [J], 甄茂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文献学分析马尾松毛虫预测预报的研究综述

基于文献学分析马尾松毛虫预测预报的研究综述

2019·09林园yuan lin sheng tai态生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 )分布于我国秦岭至淮河以南各省,是我国历史性森林害虫。

对马尾松毛虫预测预报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有助于总结马尾松毛虫预测预报理论与技术,提高预测预报水平,科学指导马尾松毛虫防治,维护森林安全。

1数据来源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文献资源类型包括期刊、报纸、硕士论文、博士论文、国内会议论文、国际会议论文、学术辑刊。

采用“高级检索”方式,检索条件为:主题=马尾松毛虫或者题名=马尾松毛虫,或者v_sub-ject=中英文扩展(马尾松毛虫,中英文对照)并且主题=预测或者题名=预测,或者v_subject=中英文扩展(预测,中英文对照),或者〔主题=马尾松毛虫或者题名=马尾松毛虫,或者v_subject=中英文扩展(马尾松毛虫,中英文对照)〕并且主题=预报,或者题名=预报,或者v_subject=中英文扩展(预报,中英文对照)或者〔关键词=马尾松毛虫,或者Keyword=中英文扩展(马尾松毛虫,中英文对照)〕并且关键词=预测,或者Keyword=中英文扩展预测,中英文对照或者〔关键词=马尾松毛虫,或者Keyword=中英文扩展(马尾松毛虫,中英文对照)〕,并且〔关键词=预报或者Keyword=中英文扩展(预报,中英文对照)〕,专辑导航:全部;数据库:文献,跨库检索共检索到马尾松毛虫预测预报研究文献655篇。

2数据分析对检索到655篇与马尾松毛虫预测预报相关的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时间分布、作者分布、机构分布、被引、最新文献等进行统计分析。

2.1文献年度分布对655篇文献分析,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关于马尾松毛虫预测预报研究文献的发表,2007年以前发表的文献数不多;从2007年之后,特别是2011年之后,发表的文献数大幅增加,且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之上,这与信息技术普及、新的分析手段引入有关。

马尾松毛虫的防治

马尾松毛虫的防治

马尾松毛虫的防治马尾松是零陵区主要的营造林树种,在零陵分布极为广泛,随处可见。

马尾松毛虫是马尾松的毁灭性和灾害性害虫,马尾松树木一旦发生松毛虫,没有及时防治,就会连片毁灭。

因此,马尾松毛虫的防治对零陵林业经济和森林生态体系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马尾松毛虫特征马尾松毛虫又叫松毛虫、毛辣虫,分布于我国秦岭至淮河以南各省,主要寄主是马尾松、湿地松和火炬松。

成虫体长24~35毫米,灰褐色或灰白色,前翅上有明显的波状横纹,近外缘有8~9个黑斑,翅中央有一个白点。

卵近圆形,粉红色。

幼虫体长4.5~6毫米,体色分黑白与红黄二型,胸部的背面有二丛深蓝色毒毛。

腹部1~6节,背面均生有蓝黑色片状毛,体侧有白色的长毛。

蛹椭圆形,暗褐色或栗褐色,节间有黄绒毛。

茧灰白色,后期变污褐色,有散生的黑色短毒毛。

二、马尾松毛虫发生特点马尾松毛虫是零陵区主要病虫害之一,也是分布最广、危害最大、持续成灾时间最长的历史性害虫,其在零陵区寄主林分面积3.29万公顷,主要分布在邮亭圩、珠山、水口山、石岩头、富家桥、凼底、菱角塘、石山脚等乡镇,邮亭圩镇、珠山镇、凼底乡为常灾区。

据统计,常年发生在400~1000公顷,大发生的1991年、2001年分别达到1000公顷、2530公顷,每年因材积损失和松脂减产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67万元。

松毛虫发生代数因地区和年份不同而异。

零陵区马尾松毛虫一般发生2~3代,以幼虫在针叶丛中或树皮裂缝中越冬,也有在树下杂草丛内或石缝下越冬,越冬幼虫于来年4月下旬前后老熟。

第一代幼虫发生较为整齐。

松毛虫繁殖力强,产卵量大,卵成块产于松针上。

初龄幼虫受惊有吐丝下垂的习性,4龄以上的幼虫食量大增,能将针叶食尽,形同火烧,严重的影响松树生长,甚至使松树枯死。

其大暴发具有一定周期性,一般3至5年发生一次。

三、马尾松毛虫潜在的危害性马尾松毛虫以幼虫取食松树针叶产生危害。

松树被害后,轻者造成生长量损失、松脂减产、种子产量降低,严重者形如火烧,导致蛀干害虫大发生,致使松树大面积死亡。

石台县马尾松毛虫的的生物学特性观察与防治措施

石台县马尾松毛虫的的生物学特性观察与防治措施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May.Sci.Bull.2013,19(09)石台县马尾松毛虫的的生物学特性观察与防治措施汪涛(石台县小河镇林业站,安徽石台245111)摘要:石台县是安徽省生态环境最好的县份和皖南山区著名的茶乡,境内山清水秀,生态优良,森林覆盖率80.69%,林木绿化率84.68%,旅游资源极其丰富。

但近年来马尾松毛虫危害严重,造成大量松树死亡,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威胁,防治任务十分严峻。

该文在观察马尾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提出可持续控制措施:坚持以预测报为主,营造混交林为基础;以生物防治为主导,综合采用化学、物理等多种防治措施,有效地遏制马尾松毛虫的危害,把马尾松毛虫控制在危险性水平以下。

关键词:马尾松毛虫;松树;生物学特性;综合防治中图分类号S791.2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7731(2013)09-116-02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属鳞翅目枯叶蛾科,又名松毛虫,是我国森林中发生面积最广泛、危害最为严重的害虫。

目前全国马尾松毛虫的危害面积常年在200~300万hm2。

马尾松毛虫大发生时能在短时间内使大面积的松针被吃光,对松树造成巨大危害,并易导致松树衰弱引起蛀干类害虫的大发生,造成松树成片枯死。

当前松毛虫的防治已被列为国家级害虫治理示范工程。

近年来马尾松毛虫在石台县发生范围不断扩大,为了尽量减少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我们对其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和综合防治措施的相关研究,以期为马尾松毛虫的有效控制提供参考。

1林业概况石台县总土地面积1412.3k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233.3km2,占国土面积的87.3%。

在林业用地面积中,有林地面积1092.6km2,占88.6%;疏林地面积15.3km2,占1.2%;灌木林地面积100.6km2,占8.1%;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6km2,占1.3%,其它用地面积8.7km2,占0.8%。

马尾松毛虫综合防治技术在仁化县的成功应用

马尾松毛虫综合防治技术在仁化县的成功应用

马尾松毛虫综合防治技术在仁化县的成功应用【摘要】马尾松毛虫是我县松林的主要食叶害虫,重复使用化学药剂,导致马尾松毛虫成。

自20世纪80年代初始,以林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理论为指导,综合防治,依法防治,采取无公害防治、营林措施等方法,通过三十年的研究与应用,我县常发性马尾松毛虫得到实质性的有效地控制,连续三十年来,有虫不成灾,实现生态良性循环。

【关键词】马尾松毛虫;松树;综合防治;研究应用1 概述1.1 广东省仁化县位于湘南、粤北、赣南三省交界的南岭山脉中段,属中亚热带南缘,全县人口23.13万人,国土面积215130ha,有林地面积158220ha,森林覆盖率76%,现有纯松林面积55760ha,松林面积占现有林地面积35%。

1.2 仁化县多年平均气温19.6°c,多年平均降雨量1665毫米,多年平均日照总时数1725小时,具有中热带向南亚带过渡的季风性湿润气侯特点。

1.3 为害我县松林的食叶害虫主要是马尾松毛虫。

马尾松毛虫( 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分类地位:鳞翅目lepidoptera,枯叶蛾科lasiocampidae 寄主:主要为害马尾松,亦为害黑松、湿地松、火炬松。

松树一旦受害,轻则生长迟缓,严重时形如火烧,使成片松林枯死,马尾松毛虫毒毛刺入人体还会引起皮肤红肿、刺痒,重者引起松毛虫病。

我县马尾松毛虫一年发生3代,第一代5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二代8月至9月下旬,越冬代以4龄幼虫于11月中旬越冬,翌年2月开始活动。

5-6龄虫食量最大,受惊扰时,有显示毒毛表示反抗的象征,一般喜食老叶,食料缺乏则下树爬行迁移。

约100条幼虫便可吃光一株10年生松树的全部针叶。

20世纪80年代初,曾出现马尾松毛虫大发生时吃光松针后,爬进村庄,危害人畜。

1.4 由于特定的气候、地理环境、大面积营造纯松林,使马尾松毛虫成为我县松林的主要森林食叶害虫,过去忽视生态治理,重复使用化学药剂,导致松毛虫成灾。

森防工作中的马尾松毛虫防治技术探究范芳文

森防工作中的马尾松毛虫防治技术探究范芳文

森防工作中的马尾松毛虫防治技术探究范芳文发布时间:2023-05-25T04:27:21.047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3年6期作者:范芳文[导读] 以三阁司镇林业生产中马尾松毛虫防治技术研究为重点,并以目前马尾松毛虫防治的传统方法、生物防治方法与其它方法相比较为基础,分别从人工防治方法、化学防治方法、综合防治方法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隆回县三阁司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湖南省邵阳市 422200摘要:以三阁司镇林业生产中马尾松毛虫防治技术研究为重点,并以目前马尾松毛虫防治的传统方法、生物防治方法与其它方法相比较为基础,分别从人工防治方法、化学防治方法、综合防治方法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本文从生物防制的起源、合理普及和合理选用三个角度,对马尾松毛虫的生物防制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剖析,以期进一步认识该技术在森林防灾中的应用,并为今后的森林防灾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森防工作;马尾松毛虫;生物防治法;综合治理引言马尾松毛虫是我国林区发生的一种较为严重的虫害,而且其危害区域十分广泛,危害树种繁多,对林区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松林上的树木被害虫啃食得干干净净,这也是导致受灾松木死亡后引起松褐天牛危害继而引发松材线虫病的主要原因。

多年来在三阁司镇对森防期间发生的马尾松毛虫开展了全方位的综合控制。

马尾松毛虫在该区域的特点是暴发数量多,波及范围大,传播速度极快,对整片林地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风险。

加之该地区雨量充足,温度偏高,适合马尾松毛虫的成长,因此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进行详细的调查,建立标准的防范措施来应对和处理。

1、马尾松毛虫防治传统对策1.1人工控制对策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国家的森林管理机构就在马尾松毛虫的控制中,采取了“早发现早防治”的适时控制和持续控制的战略。

他们可以通过提取幼虫、剥茧、剥树皮等方法来对付这些虫子,也可以通过其他人工手段来控制这些虫子,这个过程虽然耗费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但也是有效果的。

基于Bayes判别法的马尾松毛虫一代二代幼虫发生期的预报

基于Bayes判别法的马尾松毛虫一代二代幼虫发生期的预报

基于Bayes判别法的马尾松毛虫一代二代幼虫发生期的预报
马尾松毛虫是一种危害林木和果树的害虫,其一代幼虫主要危害松树、柏树等针叶树木,二代幼虫则主要危害果树和阔叶树。

对马尾松毛虫的发生期进行准确的预报,对于果
树和森林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预报方法主要采用气象条件和虫情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但这种方法受到气象条
件和调查方法的限制,往往难以准确地预报马尾松毛虫的发生期。

而基于Bayes判别法的
预报方法,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利用历史数据和统计分析来进行推断,从而实现对马
尾松毛虫发生期的精准预报。

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到马尾松毛虫一代幼虫和二代幼虫的不同特性和
生态习性,分别建立相应的模型。

一代幼虫主要危害松树等针叶树木,其发生期受到温度、湿度等气象条件的影响;而二代幼虫则主要危害果树和阔叶树,其发生期则可能受到不同
的气象条件的影响。

通过建立一代和二代幼虫的条件概率模型,我们可以对马尾松毛虫的发生期进行精确
的预报。

当天气条件符合一定的模型条件时,我们可以通过模型进行概率推断,从而预测
马尾松毛虫的发生期。

我们还可以利用实时的气象数据和虫情调查结果,不断更新模型,
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通过基于Bayes判别法的预报方法,可以实现对马尾松毛虫发生期的精准预报,为果
树种植者和森林资源管理者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

这也为其他害虫的预报和防治提供了新
的方法和思路,拓展了害虫防治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希望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可以进
一步完善基于Bayes判别法的马尾松毛虫发生期预报方法,为保护果树和森林资源作出更
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图分 类 号 : ¥ 7 6 3 . 3 0 5 文献 标 志 码 i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7 3 8 0 . 2 0 1 5 . 0 5 . 0 0 7
马尾 松 毛虫 于 1 9 6 6~1 9 8 7年 问 在 南 京 市 溧 水 区大面 积危 害成 灾 , 其 间采 取 过 飞 机化 学 农 药 防 治 的方法 , 消 耗 了大 量 的人 力 、 物 力 和 财 力 。2 0世 纪 8 0年 代 初 , 南 京 市 溧 水林 场 林 业 科 , 具有可操作性 , 值得推广 。
1 成果 应 用
1 . 1 各 世代 不 同龄 期 马 尾 松 毛 虫 幼 虫 1昼 夜 排 粪
规 律
由南京 林业 大学 薛 贤清教 授 与溧水 林 场共 同对 马尾松 毛 虫 幼 虫 取 食 量 与 昼 夜 排 粪 量 进 行 系 统 研
进 行 收集 , 清点粪 粒数 量 和粪粒 大 小 , 取 各木 盒粪 粒 平 均数 ( ) 。
造混交林等举措 , 取得了明显 的成效。 自1 9 8 8年起
至今 生态 处 于平 衡 状 态 , 做 到 了有 虫 不 成 灾 。2 0 1 5
年本 区又 出现马尾 松 毛虫局 部 地 区成 灾 状况 , 为此 , 笔 者结合 多 年工 作 经验 , 提 供一 个 利 用 马 尾 松 毛 虫 幼 虫粪 粒预 测松 林 大树 虫 口密 度 的技 术 及 办法 , 该


×
虫 口密度比较精准, 便于推广运用。 ( 2 ) 对马尾 松 毛虫虫 口密度 采 取 排粪 量 预 测 预
究, 发 现各 世代 不 同 龄期 幼 虫 的排 粪 量 具 有 一定 规 律 性 ] 。每 年 中 同一 世 代 同 一 龄 期 的 幼 虫 排 粪 量
图 1 粪粒 收集木 盒
2 . 2 虫 口密 度 的测算 2 . 2 . 1 按 调查 时 间结合 马尾 松 毛虫 生物学 特性 , 确
2 粪粒 调 查 与 虫 口密度 测算
2 . 1 粪粒 收 集方 法
制作 收集 粪粒 木 盒 ( 如图 1 ) 若 干数 量 。通 常选 择底 面积 为 1 m ×1 m, 高2 c m 的木 盒 , 便于携带 。 将 木盒 均匀 分布 放 在林 间 , 让 马尾 松 毛虫 幼 虫排 粪 粒 自然脱 落 在木 盒 中 , 以 1昼 夜 ( 2 4 h ) 为 单 位 时 间
摘要 : 针对溧水 区马尾松毛虫局部地 区危害成灾状况 , 笔者利 用马 尾松毛 虫生物 学特性 和昼夜 排粪规 律 的科研 成 果, 在溧水林 场采 取人工木盒抽样调查收集粪粒 的方法 , 并通过 实例测算 , 判定单株 虫 口密度 的方 法 , 为掌握 虫情 制定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该方法 简便 易行 , 具有可操作 性 , 值得推广应用 。 关键词 : 马尾松 ; 松 毛虫 ; 幼虫 ; 粪粒数 ; 虫V l 密度
依 据 文献 [ 2 ] 可知 , 有 风 时树 冠 截 留粪粒 数 低 ,
( s ) 以及 松 树 单 位 面 积 立 木 株 数 ( Ⅳ) , 确 定 单 株 松
收稿 日期 : 2 0 1 5 - 0 9 - 0 6; 修 回 日期 : 2 0 1 5 09 - — 1 2
作者 简介 : 王友 玉( 1 9 6 3 一) , 男, 江 苏溧水人 , 林业高级工程师 , 从事森林经营 、 森林病虫害 防治 、 林业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研 究。
较为 稳定 , 而 且相 近 。
1 . 2 地面 落粪 量与 树冠 截粪 量所 占比例调 查
定 马尾 松毛 虫世 代 , 按 粪粒 大小 初 步判 断幼虫 龄期 , 并在 表 1中查 找单 个幼 虫理 论排 粪粒 数 ( G ) 。
2 . 2 . 2 设 立样 地 , 调查 单位 面积林 间松树树 冠 面积
0c t. 2 0 1 5
文章编号 : 1 0 0 1— 7 3 8 0 ( 2 0 1 5 ) 0 5— 0 0 2 3— 0 3
利 用 马 尾 松 毛 虫 幼 虫 粪 粒 预 测 松 林 大 树 虫 口密 度 的 技 术 研 究
王 友 玉
( 江 苏 省 南 京 市 溧 水 区农 业 局 , 江苏 南京 2 1 1 2 0 0 )
第4 2卷 第 5期
2 0 1 5年 1 0月
江 苏 林 业 科 技 J o u r n a l o f J i a n g s u F o r e s t r y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Vo 1 .42 No.5
为0 . 4 % ~0 . 9 %, 晴 天 无 风 时 树 冠 截 留粪 粒 数 为 2 . 6 %~ 5 . 1 % 。根据 地面 落粪 粒数来 预 测高 大树 上
虫 口密度 时 , 建议 以树 冠 截 留粪 粒 的 2 . 7 % 加 以修 正, 以便提 高其 测报 准 确性 。
力, 全 力配 合南 京林 业 大学 进 行 马 尾 松 毛 虫生 物 学 特性 、 防治 指标 以及 预测 预 报 等 “ 六五” 国家科 技 课 题 攻关 研究 ] , 采 取 了黑光 灯诱 杀成 虫 、 人 工 巢箱 招 引 益鸟 、 撒放 高孢 子 白缰 菌粉 、 投放 赤 眼蜂 以及 营
2 4






第4 2卷
树树冠 面积 ( S / N) 。 2 . 2 . 3 单株 虫 口密度 ( A ) 测 算公 式为 :
A — f 1+2. 7% 、


法, 方 便简单 , 具有 可操 作性 。特别 是对越 冬代 马尾
松 毛虫 龄期 比较 整齐 的情 况 , 运用 幼 虫 排 粪量 预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