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第一单元《水》单元测试题一、填空。

1、水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的过程叫蒸发。

2、我们知道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3、当气温下降到0℃以下,水就结成了冰。

4、水在自然界中有三种形态固体、液体和气体。

5、盐、糖、酱油等物质能溶解在水中。

6、水是人体必需的物质,正常情况下,人每天都要饮水。

7、实验证明,通过搅拌、加水、捣碎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

8、测量水温时,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的底部与侧壁。

二、选择题。

1、苹果汁是液体。

2、量筒是一种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

3、人体正常的温度是37℃左右。

4、在我们体内,占体重大半的是水,我们的生理活动都离不开它。

5、下列关于水和水蒸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水和水蒸气都是透明的。

6、水的蒸发和沸腾现象的相同点是都是水变成了水蒸气的过程。

7、在做水结冰实验时,向冰块中加入食盐的作用是加快结冰速度。

8、冰块会融化成水的原因是冰块的温度升到0℃以上了。

9、相同条件下,食盐与小苏打在同样多的水中溶解的量相比食盐多。

10、探索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时,只能改变水温高低。

11、不能加快小苏打在水中溶解速度的是降低水温。

12、我们用加热的方法来分离食盐和水,分离后水变成水蒸气蒸发到空气中了。

13、用橡皮泥捏小动物时,比较橡皮泥前后发生的变化,会发现形状改变了。

14、关于热胀冷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大多数物质都会热胀冷缩。

15、像水一样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体叫液体。

三、判断题。

1.面粉可以均匀地溶解在水里。

错误。

地球是一个充满水资源的星球,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珍惜水资源。

相反,由于人口的增加和环境污染的加剧,水资源变得更加珍贵。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来保护和节约水资源。

XXX通常建在江河附近,这是因为江河是自来水的主要水源之一。

自来水厂会对水进行处理和净化,以确保水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并且安全可饮用。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同步练习(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1课水到哪里去了一、选择题。

1.玻璃杯中的水,过几天就会变少,其原因是()。

A.水蒸发了B.杯子吸收了水C.水从杯底流出去了D.水变成了冰2.晒谷物时,把谷物(),才能干得更快。

A.摊开B.放在太阳下C.摊在通风、有阳光的地方D.堆放在通风的地方3.将透明塑料盒倒扣地上一段时间后,能够观察到()。

A.没有明显现象B.盒内出现了小水珠C.盒外出现了小水珠D.盒内与盒外都出现了小水珠二、判断题。

4.水只有沸腾才能蒸发。

()5.湿手变干、衣服晾干都是因为水变成水蒸气跑到了空气中。

()6.水蒸气是水的一种形态,水蒸发时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三、识图题。

7.如图所示,1号杯没有盖上盖子,2号杯盖上了盖子,两杯中放有一样多的水,那么,两天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什么?四、简答题。

8.怎样让衣服干得快些?9.干手器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加快水分蒸发的?答案1.A2.C3.B4.×5.√6.√7.1号杯中的水变少了,2号杯中的水几乎没有变化。

8.①把衣服展开②把衣服放在阳光下③把衣服挂在通风的地方。

9.①提高液体的温度②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第2课水沸腾了一、选择题。

1.通常情况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A.0°CB.37°CC.100°CD.120°C2.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

A.大大增大B.增大一点C.减小D.不变3.给水加热用的仪器叫()。

要知道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要用到的工具是()。

A.温度计B.酒精灯B.铁架台 D.试管二、判断题。

4.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或壁。

()5.通常情况下,水的沸点是100°C。

()6.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都是由液态变为气态,都吸热。

()7.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变小。

()8.水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水泡就是水蒸气。

()三、识图题。

9.看图想一想,试管中的水能沸腾吗?四、简答题。

10.水从加热到沸腾的过程中有气泡产生吗?气泡又是如何变化的?答案1.C2.A3.B A4.√5.√6.√7.×8.×9.不能。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选择题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昆虫?
A. 蜘蛛
B. 蚂蚁(正确答案)
C. 蜥蜴
D. 金鱼
下列哪个现象说明水有表面张力?
A. 水能溶解糖
B. 水从高处落下形成水滴(正确答案)
C. 水能导电
D. 水可以蒸发
下列哪项不是天气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A. 雨天青蛙会叫得更响
B. 晴天花朵开放得更鲜艳
C. 雪后兔子换上白毛以保暖(正确答案)
D. 阴天蝴蝶减少飞行
下列关于土壤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土壤里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B. 土壤是由岩石风化而来的
C. 所有土壤的颜色都是一样的(正确答案)
D. 土壤中有许多微生物和小动物
下列哪种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观察植物的细节?
A. 放大镜(正确答案)
B. 尺子
C. 温度计
D. 指南针
关于水的循环,下列哪一项描述不正确?
A. 水可以从海洋蒸发到空气中
B. 云是由水蒸气冷凝形成的
C. 雨水只会落在陆地上,不会落在海洋里(正确答案)
D. 雪融化后会变成水回到河流或地下
下列哪种材料最适合用来制作一个简易的温室模型,以观察植物生长?
A. 塑料薄膜(正确答案)
B. 铁皮
C. 玻璃板
D. 棉布
下列关于动物冬眠的说法,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 冬眠是动物为了适应寒冷季节而采取的一种生存策略
B. 冬眠期间动物的体温和代谢率会显著降低
C. 所有动物都会进行冬眠(正确答案)
D. 冬眠可以帮助动物节省能量,度过食物稀缺的时期。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套单元测试卷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套单元测试卷

5.空气可以被压缩,是因为( C )。 A.空气看不见 B.空气摸不着 C.空气微粒的间隙容易改变 6.空气之所以能够被压缩或者拉伸,并不是因为空气微粒自身的大 小改变了,而是因为( B )。 A.空气微粒变成了其他物质 B.空气微粒的间隙改变了 C.偶然现象
7.传递空气时,下列容器中最好的是( B )。
第一单元学习达标测试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20分) 1.水是一种 无色 、 无味 、透明、会 流动 的液体。 2.水变成水蒸气,状态由 液态 变成 气态 ;冰融化成水,状 态由 固态 变成 液态 。 3.水在自然界有三种状态存在,露珠是 液态 ,雪是 固态 , 水蒸气是 气态 。(选填“固态”“液态”或“气态”) 4.空气中水蒸气 遇冷 变成看得见的小液滴,这一过程叫作 凝结 。
5.有些物质能溶于水,有些物质不能溶解于水,常见的能溶解于水 的物质有 食盐 、 味精 、 白砂糖 、 小苏打 等, 不能 溶解在水中的物质有 沙子 、 面粉 等。 6.水在加热时,水中会出现很多 气泡 ,气泡升到水面破裂,水 面上出现很多 白汽 ,沸腾后水会翻滚。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2分) 1.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 A )。
A.食盐
B.面粉
C.沙子
(2)要把混合后的食盐和水分离开,选择下面图( A )的实验装置 比较合理。
A
B
(3)有一个小组不小心把食盐和沙子放入同一杯水中,他们要把混
合后的食盐分离出来,先要用图( B )的实验装置把( 沙子 )
过滤掉,再将盐水混合物放入图( A )的实验装置中把水蒸发掉。
2.下面是做水结冰实验时试管内的温度变化记录表。请完成下列问 题。
质,其溶解能力就强。
A.无限度的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一单元植物测试卷(含解析)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一单元植物测试卷(含解析)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关于香樟树和松树的不同点,描述正确的是()。

A. 香樟树有树干,松树没有树干B. 香樟树生长离不开水分,而松树的生长可以离开水分C. 香樟树的树叶形状像鸡蛋,而松树的树叶形状像一枚针2.观察大树应该按()顺序进行。

A. 从整体到局部,从里到外B. 从局部到整体,从远到近C. 从整体到局部,从远到近3.蒲公英的一生要经历()这些变化。

A. 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B. 种子、幼苗、发芽、开花、结果C. 种子、幼苗、发芽、结果、开花4.下列()是一片完整的叶。

A. B. C.5.水葫芦和金鱼藻的相同点是()。

A. 水葫芦和金鱼藻生长都需要土壤B. 水葫芦和金鱼藻都会开花C. 水葫芦和金鱼藻都生长在水中6.根据图片中的植物的叶子,我们可以判断这种植物叫做()。

A. 狗尾草B. 三叶草C. 凤仙花7.下列属于水生植物的是()。

A. 浮萍B. 水杉C. 狗尾草8.关于荷花和蒲公英的不同点,描述正确的是()。

A. 荷花长在水中,蒲公英生长在土壤中B. 荷花生长离不开水,而蒲公英生长可以离开水分C. 荷花的茎是草质茎,蒲公英的茎是木质茎9.下面三种情况,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是()。

A. 小鸟的叫声B. 花的香味C. 大树的心跳二、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0.新鲜的树叶与落叶相比,除了颜色不同,其他都相同。

()11.“无心插柳柳成荫”说明用柳树的茎可以进行繁殖。

()12.带着目的去观察大树,才能发现更多。

()13.植物的叶主要由叶片、叶柄构成。

()14.在秋天,树木的树干没有长大,说明树木已经死了。

()15.放大镜是常用的观察工具。

()16.用图画、拓印、做记录、搜集一些实物标本,都是我们观察、描述树木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17.有些植物用茎繁殖,也有一些植物能用根、叶繁殖后代。

()18.春天是树木落叶的季节。

()19.樟树秋天不落叶,它的叶没有生长和衰老的过程。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1.(2019三上·成武期中)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________。

2.(2021三下·宁津期中)加快溶解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21六下·德惠期中)物质变化可以分为________变化和________变化。

4.(2020三上·红塔期末)冰在融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________热量。

5.(2020三上·红塔期末)水温下降到________,水就变成了冰,这时可以说水由________态变成了________态。

二、单选题6.(2020三上·龙华期末)夏天,人们在院子里洒水,这样做( )。

A. 是对的,因为水蒸发时会吸收热量,气温会降低B. 是错的,因为水蒸发时会放出热量,气温反而会升高C. 毫无意义,因为水温和气温是相同的,不会降低地面温度7.(2021三下·新会月考)冰融化成水,它的质量。

A. 增加了B. 减少了C. 不变8.下列有关使用酒精灯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B. 用嘴吹灭火焰C. 用灯帽盖灭火焰9.(2021三下·微山期中)使冰糖在嘴里溶解最快的方法是( )。

A. 咬碎含在嘴里B. 用舌头搅拌C. 咬碎并用舌头搅拌10.(2021三下·微山期中)用( )方法不能分离水中糖分。

A. 给糖水一直加热B. 用滤纸过滤C. 放阳光下晒11.如果杯子中装的是水,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 B. C.12.(2021四下·太原期中)下列属于凝结现象的是()。

A. 湿毛巾放在空中变干B. 冰棍袋上的小水珠C. 河面结冰13.(2020三上·红塔期末)关于烧水时发生的变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的成份发生变化B. 温度发生变化C. 水的状态发生变化14.(2020三上·红塔期末)冰块放在桌上会融化的原因是( )。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水》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共4套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水》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共4套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1.水是一种_________体,没有固定的_________,但有一定的_________。

2.用湿布擦黑板,黑板一会儿变干;洗手后,湿的手会变干,主要是水变成跑到空气中去了,这种过程叫_________。

3.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杯子里的水加热,水会被烧开,这叫水_________了,这时水的温度是_________℃,水面上出现的“白汽”是_________凝结形成的。

4.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_________。

5.水的温度降低到_________℃,水会开始结冰,冰块是_________色、_________的_________体。

6.在碎冰中加入较多的_________,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

7.给冰加热,冰会变成水,这一过程叫_________,是水由_________态变成_________态的过程。

8.冰在温度升到_________℃的时候开始融化,冰融化的时候要从周围_________热量。

9.小苏打、碱、味精等都能溶解在水中,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能_________。

10.影响食盐溶解快慢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1.用__________分离食盐和沙,用___________的方法分离食盐和水。

12.物质的形态变化并不能改变其本质,如橡皮泥被捏成各种形状的动物后,其本质仍是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1.湿衣服能晾干是因为水分被衣服吸收掉了。

( )2水和水蒸气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 )3.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

( )4.可以用自己燃着的酒精灯帮同学点燃酒精灯。

( )5.试管中的水完全结冰后,冰柱的高度比水高。

( )6.冰不是水。

( )7.冰块融化需要吸收热量。

( )8.在相同条件下,冰激凌融化得比冰要快。

( )9.水、水蒸气和冰不是同一种物质。

( )10.任何物质都能溶解在水中。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阅卷人一、单选题(共18题;共36分)得分1.我们游泳上岸后,身体会感到格外冷,这是因为()。

A. 水特别冷B. 水蒸发带走了身体的热量C. 空气温度低2.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

A. 变小B. 变大C. 不变3.寒冷的冬天,晾在室外衣服结成冰后被晾干,这是水()的过程。

A. 固态→液态B. 固态→气态C. 液态→气态4.我们通过实验,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克食盐。

A. 4B. 36C. 705.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熔化成蜡烛油,这种变化属于()。

A. 物理变化B. 化学变化C.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6.沸腾的开水温度一般在()。

A. 80℃B. 90℃C. 100℃7.水结冰后体积()。

A. 变小B. 变大C. 不变8.我们可以用()的方法,把食盐从盐水中分离出来。

A. 过滤B. 沉淀C. 蒸发9.如果杯子中装的是水,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 B. C.10.在温度为()的地方。

液态的水不能变成固态的冰。

A. -3℃B. 0℃C. 7℃11.在50毫升水里溶解食盐和小苏打,()。

A. 食盐溶解的多B. 小苏打溶解的多C. 两者一样多12.下列温度下,冰融化得最快的是()。

A. 20℃B. 60℃C. 80℃13.下列现象中由凝固形成的是( )。

A. 冬天早晨草木上的霜B. 春天早晨常见的雾C. 钢水浇铸成火车轮D. 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1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水的三种形态可以相互转化B. 露是液态的水,雾是气态的水,霜是固态的水C. 湿衣服晾在阳光下比晾在阴凉处干得快,因为阳光下温度高,水蒸发快15.水无常形,变化万千,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 初春,河流中冰雪消融B. 仲夏,草叶间露珠晶莹C. 深秋,枝头上挂满白霜D. 寒冬,窗玻璃上冰花剔透16.如图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小雪、霜冻、雾和冰雹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水蒸气凝结形成的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植物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二、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15分)
1、用图画、拓印作记录,搜集一些实物标本,都是我们观察、描述树木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
2、为了观察树叶,我们可以在树上任意采摘我们需要的叶子。

()
3、人有生命,植物没有生命。

()
4、陆地上生长着许多植物,水中也生长着许多植物。

()
5、新鲜的叶与落叶相比,除了颜色不同,其它都相同。

()
6、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
7、树叶都是绿色的。

()
8、一片完整的叶由叶片、叶柄构成。

()
9、植物生长只需要水和空气,不需要阳光。

()
10、水葫芦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叶柄里面有气囊,充满空气。

()
三、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方框里)(15分)
1、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等几个生长阶段。

①发芽、开花、结果②种子、幼苗、开花、结果
③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
2、植物的叶由()和()组成。

①叶片②叶柄③叶脉
3、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植物的叶片上都有()。

①叶纹②叶线③叶脉
4、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

①水生植物和陆地植物②陆地植物和海洋植物③水生植物和土地植物
5、观察就是()。

①随便看看②带着目的看③看到什么就记下什么
6、我们可以用()的方法来比较叶片的大小。

①看一看②摸一摸③量叶片的长度和宽度
7、只要两种树叶的()相同,我们就说它们是同一种叶。

①形状大小②大小③形状
8、龙血树是植物中的老寿星,它生长缓慢,往往能活()年。

①几百②几千③几万
9、()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它生长在印度尼西亚的热带森林里。

①茶花②王莲③大王花
四、观察与发现。

(18分)
1、你观察过大树与小草吗?请你把大树和小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2、我们的周围生长着许多植物,我们已经认识了大树、狗尾巴草、水葫芦和金
鱼藻,你还知道哪些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记录在下面的记录单里。

五、在观察水生植物的活动中,我们把水葫芦和金鱼藻放入水槽中,观察了它们在水中的样子,
请你用简图把它们画下来。

(1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