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et概述

合集下载

因特网概述

因特网概述

国内互联网的发展时间轴
北京大学的 钱天白教授 向德国发出 第一封电子 邮件
张树新 创立第 一家互 联网服 务供应 商—— 瀛海威
工信部为中 网络游戏正 国移动、中 中国三大门 式被列入国 国电信和中 户网站搜狐、 家863计划, 国联通发放 新浪、网易 政府将投入 3G牌照 成功在美国 500万支持 纳斯达克挂 原创网游开 新浪微 腾讯开 牌上市 发 博内测 通微信
简单的方式去访问各种媒体。
1992年日内瓦核研究中心的物理学家蒂姆· 伯纳斯· 李开发出 一种编组和联接INTERNET(因特网)信息的方法,为随后很 快被称作万维网(简称www)的信息查询工具打下了基础。 1993年4月30日,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宣 布万维网对任何人免费开放,并不收取任何费用 单击链接时启动请求 接收到请求后,返回信息到客户机 关闭连接
沙漏计时器形状的 TCP/IP 协议族
应用层
HTTP

SMTP
DNS

RTP
传输层
TCP
UDP
网际层
IP
网络接口层
网络接口 1
网络接口 2

网络接口 3
19871993 1994 1999 2000 2002 2003 2004 20092010 2011 2012 中国获 准加入 互联网 腾讯正式 推出第一 个即时通 信软件— “OICQ”, 后改名为 腾讯QQ 搜狐率 先宣布 盈利 淘 宝 网 成 立 阿里巴巴 投资成立 支付宝公 司,提供 基于中介 的安全交 易服务 团购网 站在中 国逐渐 兴起 优酷土 豆合并
Internet概念
Internet来源于英文:Interconnect networks, 网际 网、互联网或者因特网。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 络。

计算机网络11_概述

计算机网络11_概述

计算机⽹络11_概述1、什么是Internet解释Internet从服务⾓度,组成细节⾓度组成细节⾓度: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计算设备+通信链路+交换⽹络(分组交换)计算设备:主机=端系统通信链路:光纤,铜缆,⽆限电,卫星交换⽹络: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度:为⽹络应⽤提供通信服务的通信基础设施为⽹络应⽤提供应⽤编程接⼝(API)光有硬件,链路,路由器是不能正常运⾏⽹络,将数据传输和交换的。

还需要⽹络协议。

计算机⽹络的数据交换必须遵守事先约定好的规则。

⽹络协议(network protocol):是为⽹络中的数据交换⽽建⽴的规则,标准和约定。

协议规定了通信实体之间所交换的消息的格式、意义、顺序以及针对收到消息或发⽣的事件所采取的“动作”(Action)协议的三要素:语法(Syntax)信号电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语义(Semantics)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差错控制时序(Timing)事件顺序速度匹配协议是计算机⽹络的重要内容:协议规范了⽹络中所有信息的发送和接收过程。

学习⽹络的重要内容之⼀⽹络创新的形式之⼀Internet协议标准RFC:Request for commentIETF: 互联⽹⼯程任务组================================================================2、计算机⽹络结构⽹络边缘:主机、⽹络应⽤’接⼊⽹络:物理介质‘⽹络核⼼:(核⼼⽹络);2.1主机(端系统):位于⽹络边缘运⾏⽹络应⽤程序:Web, Email客户/服务器应⽤模型:客户发送请求,接受服务器响应如Web应⽤,⽂件传输FTP应⽤对等(Peer-Peer)P2P模型:⽆专⽤服务器通信在对等实体之间直接进⾏2.2接⼊⽹络:家庭,住宅⽹络机构接⼊⽹络移动接⼊⽹络⽤户关⼼带宽:bps共享/独占?家庭/住宅: DSL数字⽤户线路 HFC电缆⽹络机构接⼊:以太⽹端系统通常直接连接以太交换机⽆线接⼊:通过基站,即接⼊点 ⽆线局域⽹LANs ⼴域⽆线接⼊2.3⽹络核⼼关键功能:路由+转发核⼼问题:如何将数据从源主机发到⽬的主机上。

internet和intranet应用课件

internet和intranet应用课件

资源
计算机
通信设备和线路
数据/信息
2024/4/3
3
1.1.2 计算机网络的用途
资源共享
硬件资源:CPU、外存、打印机、其它外设…… 软件资源: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数据资源:数据库、文件…...
数据传输
文件传输 电子邮件 网页浏览 BBS,…...
2024/4/3
4
1.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
(ChinaNet)
2024/4/3
27
2、网络示例:中国教育科研网主干网
英国
德国
西安 成都
北京
沈阳
南京
武汉
上海
美国 日本
Cernet Backbone
广州 香港
2024/4/3
28
3、中国教育科研网主干网结构
Internet CERNET主干网
地区网
地区网
地区网 ……….
地区网
校园 校园 校园 校园 校园 校园 校园 校园 校园
网)、ChinaDDN(数字数据网)、ChinaMail、ISDN等连通, 方便用户接入。
2024/4/3
32
1.2.5 Internet的组织管理与相关机构
Internet 最大的特点是管理上的开放性,它没有集中的管理机构, 为了促进Internet 运行所需的标准兼容性并确保Internet的持续发展, 先后成立了一些机构自愿承担必需的管理职责,并且遵循自下而上 的结构原则。下面介绍几个重要的Internet 组织:
节点级互连 (又称为分布式计算环境互连,P5) 主机级互连(又称为数据终端设备DTE互连,P5)
(2)通过互连网进行网络互连
当互连网络的数目较多时,通常的做法是:先用网关构成一个互连网,并 为其制定一个大家都遵守的数据格式(协议),再把各个网络连接到网关上( 图P6),这样就形成了互连网络。这种方式在数据从源到目的地时进行了两次 协议转换:源网络协议→互连网协议;互连网协议→目的网络协议。

因特网是什么?

因特网是什么?

因特网-概述➢英语中“Inter”的含义是“交互的”,“net”是指“网络”,Internet是一个计算机交互网络,也称因特网或国际互联网。

Internet是一个全球性的巨大的计算机网络体系,它把全球数百万个计算机网络,数亿台计算机主机连接起来,包含了无穷无尽的信息资源,向全世界提供信息服务。

➢从网络通信的角度来看,Internet是一个以TCP/IP网络协议连接全球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机构计算机网络的数据通信网。

➢从信息资源的角度来看,Internet是一个集各部门、各领域各种信息资源为一体,供网上用户共享的信息资源网。

➢Internet最早来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前身ARPA建立的ARPAnet,该网于1969年投入使用。

从60年代开始,ARPA就开始向美国国内大学的计算机系和一些私人有限公司提供经费,以促进基于分组交换技术的计算机网络的研究。

196820406080100120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亚洲区欧洲区北美区➢最初,ARPAnet主要用于军事研究目的,它有五大特点:➢⑴支持资源共享;➢⑵采用分布式控制技术;➢⑶采用分组交换技术;➢⑷使用通信控制处理机;➢⑸采用分层的网络通信协议。

➢1972年,ARPAnet在首届计算机后台通信国际会议上首次与公众见面,并验证了分组交换技术的可行性,由此,ARPAnet成为现代计算机网络诞生的标志。

ARPAnet在技术上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TCP/IP协议簇的开发和使用。

➢1980年,ARPA投资把TCP/IP加进UNIX(BSD4.1版本)的内核中,在BSD4.2版本以后,TCP/IP协议即成为UNIX操作系统的标准通信模块。

➢1982年,Internet由ARPAnet,MILNET等几个计算机网络合并而成,作为Internet的早期骨干网,ARPAnet试验并奠定了Internet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较好地解决了异种机网络互联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问题。

因特网的几个概念

因特网的几个概念

因特网的发展历程
总结词
因特网的发展经历了从ARPANET到现代互联网的演变,期间出现了许多关键的技术创 新和标准。
详细描述
因特网的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ARPANET,这是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 (ARPA)资助的一个项目。随着时间的推移,ARPANET逐渐演变成现代的互联网, 其中包含了许多新的技术和标准,如TCP/IP协议、万维网和电子邮件等。这些技术和
或窃取用户数据。
网络钓鱼
利用伪造的网站或电子 邮件诱骗用户泄露个人
信息。
拒绝服务攻击
黑客攻击
通过大量请求拥塞目标 系统,导致合法用户无
法访问。
非法入侵计算机系统, 窃取、篡改或破坏数据。
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01
安装防病毒软件
定期更新病毒库,对系统进行全面 扫描。
安装防火墙
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传输。
朋友、家人和同事之间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保 持联系,分享照片、视频和新闻等。
订阅服务
用户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订阅各种服务,如新 闻、股票、天气预报等。
营销推广
企业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广告、促销信息 等,进行市场推广和营销活动。
04 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的概述
搜索引擎定义
搜索引擎是一种网络服务,通过特定的算法和程序,自动抓取互 联网上的信息,并为用户提供搜索结果。
05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01
02
03
数据保护
网络安全能够保护个人和 企业的敏感数据不被非法 获取和滥用。
基础设施安全
保障网络基础设施免受恶 意攻击和破坏,确保网络 服务的正常运行。
维护社会稳定
网络安全对于维护社会稳 定和公共安全也具有重要 意义。

因特网基础知识点总结

因特网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因特网概述因特网(Internet),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由全球各级网络互相连接而成,已经成为全球通信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基础设施。

因特网的核心是一些遍布全球的高速通信线路和连通这些线路的路由器与交换机。

因特网的特点是分布式、开放架构,以及支持多种数据传输方式。

二、因特网的发展历程因特网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早期的ARPANET、TCP/IP协议的开发、商业化的因特网和现代的超级信息高速公路网络。

1. ARPANET是美国国防部所资助的大型科研项目,在20世纪60年代末在美国西岸诞生。

2. TCP/IP是因特网发展的标志性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初由美国国防部防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资助在美国研发出来的。

3. 商业化的因特网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末,此时ARPANET已正式关闭。

其后出现了域名系统(DNS),让设备能够使用更方便的域名而不是直接IP地址来建立连接,因特网标准化技术也频繁出现。

4. 随着开源软件运动的兴起,因特网逐渐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

三、因特网的组成因特网是由一系列网络连接而成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边缘部分、核心部分和访问部分。

1. 边缘部分是与用户直接相连的部分,包括用户端设备和用户使用的应用程序。

2. 核心部分是连接边缘部分的高速光纤线路和路由器。

3. 访问部分是用户接入因特网的方式,包括ADSL、光纤、4G/5G等方式。

四、因特网的协议因特网主要采用的是TCP/IP协议。

该协议包括了TCP、IP、UDP、ICMP等多种子协议,是因特网的基础。

1. IP协议用于互联网中的数据包传输。

2. TCP协议用于在传输层中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3. UDP协议在传输层也提供了数据传输服务,但是不提供可靠性。

4. HTTP、FTP、SMTP、POP3等协议则是应用层的协议,主要用于实现网络应用程序。

因特网由于其开放性和分布式特点,面临着多种安全问题。

主要包括: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信息泄露、非法监控、网络犯罪等。

第2章 Internet网络概述

第2章 Internet网络概述

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简称金桥网,是由电子工 业部所属的吉通公司主持建设实施的计算机公用网,为国家宏 观经济调控和决策服务。
2.1.3 Internet的组成
Internet是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 络和计算机互连而成的计算机互联网。它连接 各种各样的计算机系统和网络,无论是微型计 算机还是专业的网络服务器,局域网还是广域 网。不管在世界的什么位置,只要共同遵循 TCP/IP协议,即可接入Internet。概括来讲, 整 个 Internet 主 要 由 Internet 服 务 器 ( 资 源 子 网)、通信子网和Internet用户3个部分组成, 其结构示意如图所示。
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
目前,国内的Internet主要由九大骨干互联网络组成,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科技网、中国公用计算机 互联网和中国金桥信息网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hinese Education and Research Network,简称CERNET)是由国家计委投资、 国家教委主持建设。其目的是建设一个全国性的教育研究 基地,把全国大部分的高等院校和中学连接起来,推动校 园建设和促进信息资源的交流共享,推动我国教育和科研 事业的发展。网络总控中心设在清华大学。
2.1.3 Internet的组成
2.通信子网
通信子网是指用来把Internet服务器连接在一 起,供服务器之间相互传输各种信息和数据的通信 设施。它由转接部件和通信线路两部分组成,转接 部件负责处理及传输信息和数据,而通信线路是信 息数据传输的“高速公路”,多由光缆电缆、电力 线、通信卫星及无线电波等组成。

Internet的定义 Internet的形成和发展 Internet的组成 Internet的服务 Internet的特点

第2章Internet基础

第2章Internet基础
Internet基础知识_我国互联主干网 11
1.3 我国互联网主干网
(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 CERNET是由国家投资建设,教育部负责管理,清华大学等高 等学校承担建设和管理运行的全国性学术计算机互联网络。它主要 面向教育和科研单位,是全国最大的公益性互联网络。 CERNET分四级管理,分别是全国网络中心、地区网络中心和 地区主结点、省教育科研网、校园网。CERNET全国网络中心设在
Internet基础知识_我国互联主干网 12
1.3 我国互联网主干网
(4)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 CHINAGBN简称金桥网,是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是我国 最早建设并获国家承认的具有国际信道出口的中国四大互联网络之 一。 中国金桥信息网面向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提供数据通 信和信息服务。目前已有数百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ISP接入金 桥网。金桥网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大连、青岛、沈 阳、重庆、长春、天津、杭州、厦门、东莞、宁波、南京等大城市 建立骨干网节点,并在各城市建设一定规模的区域网,为用户提供 高速、便捷的互联网服务。
气象、铁道、电力、电子、航空航天、环境保护和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委员会、国家专利局、国家计委信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以及 中国科学院分布在全国各地的45个城市的科研机构,共1000多家科
研院所、科技部门和高新技术企业。CSTNET拥有科学数据库、中
国科普博览、科技成果、科技管理、农业资料和文献情报等科技信 息资源,并向国内外用户提供各种科技信息服务。
8
1.2 Internet在我国的发展
三、普及及快速发展阶段 1996年1月,中国公用计算机网(CHINANET)全国骨干网建成并 正式开通,全国范围内的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开始提供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ternet概述
一、Internet介绍
Internet就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信息资源最为丰富的计算机信息资源网络。

它就是将遍布全球各个国家与地区的计算机系统连接而成的一个计算机互联网络。

从技术角度瞧,Internet就是一个以TCP/IP作为通信协议连接各国、各地区、各机构计算机网络的数据通信网络。

从资源角度来瞧,它就是一个集各部门、各领域的各种信息资源为一体的,供网络用户共享的信息资源网络。

Internet最早起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ARPA)建立的军用计算机网络ARPAnet,它就是利用分组交换技术将斯坦福研究所、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与犹她大学连接起来,于1969年开通。

ARPAnet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组建的网络,就是现代计算机网络诞生的标志。

ARPA后改名为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简称DARPA。

ARPAnet被称为DARPAnet Internet,简称为Internet。

1974年提出的TCP /IP协议在ARPAnet上的应用使ARPAnet成为初期Internet的主干网。

198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筹建了互联网中心,将位于新泽西州、加州、伊利诺斯州、纽约州、密西根州与科罗拉多州的6台超级计算机连接起来,形成NSFnet,并通过NSFnet资助建立了按地区划分的近20个区域性的计算机广域网,同时,NSF确定了Internet的TCP/IP通信协议,所有网络都采用TCP/IP协议集并连接ARPAnet,从而使各个NSFnet用户都能享用所有用于Internet的服务。

随后NSFnet又把各大学与学术团体的各种区域性网络与全国学术网络连接起来。

1990年3月,ARPAnet停止运转,NSFnet接替ARPAnet成为Internet新的主干网络。

1995年4月,NSFnet停止运行,由美国政府指定的Pacific Bell、Ameritech Advanced Data Services and Bellcore与Sprint 3家私营企业介入网络的运作,网络进入了商业化全盛发展时期,Internet发展成为将遍布世界各地的大小不等的网络连接组成的结构松散、开放性强的计算机网络体系。

到1995年,网络个数达到25000多个,主计算机个数达680多万台,用户数达4000多万人,遍布世界136个国家与地区。

最权威的Internet管理机构就是Internet Society(ISOC,因特网协会)。

它就是一个由志愿者组成的组织,目的就是推动Internet的技术发展,促进全球性的信息交流。

二、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
1987年至1993年就是Internet在中国的起步阶段。

在此期间,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为首的一批科研院所与国外机构合作开展一些与Internet联网的
科研课题,通过拨号方式使用Internet的电子邮件系统,并为国内一些科研机构提供Internet电子邮件服务。

例如,l986年,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与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合作,启动了名为CASNET(Chinese Academic & Science Network)的国际互联网项目。

1987年,在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建成我国第一个Internet 电子邮件结点,由CASNET向国内科研、教育机构用户提供Internet电子邮件服务。

1990年10月,中国正式向国际Internet网络信息中心(InterNIC)登记注册了最高域名CN,从而开通了使用自己域名的Internet电子邮件。

1994年4月,由中国科学院主持建设的中国国家计算与网络设施(The National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 Facility of China,NCFC),又称中关村地区教育科研示范网NCFCnet,以专线形式连入Internet,并在NCFC网络上建立了代表中国(CN)的域名服务器并完成了域名服务器的设置,开通了Internet的全功能服务。

能够使用Internet的骨干网NSFnet,标志着我国正式加入Internet行列。

三、Internet的特点
(一) Internet就是一个虚拟的计算机网络
Internet就是一个结构松散、分布式控制的网络,包含了无数个相互协作的网络,她们通过彼此协调与相互制约来保证彼此连接与资源共享的实现,网络运行不受任何政府或组织的管理与控制。

网络上的用户既就是网络资源的提供者,又就是网络资源的索取者。

(二)Internet采用TCP/IP协议
TCP/IP协议就是目前最成功的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规范,该协议实现了各种机型与各种类型网络的互连,实现了网络间的通信及数据的交换。

(三) Internet具有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
Internet就是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它不仅提供了各类丰富的信息资源,还提供了一批强有力的信息资源检索工具,人们可以利用这些工具方便地检索到所需要的信息资源。

四、Internet基础概念
(一)WWW
万维网(World Wide Web,WWW)也称为全球信息网或者Web,就是一种基于HTTP协议的网络信息资源,就是建立在超文本、超媒体技术基础上,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为一体,以直观的图形界面展现与提供信息的网络信息资源。

由于其使用简单、功能强大,目前就是Internet上发展最快、规模最大、资源最丰富的一种网络信息资源形式,就是Internet信息资源的主流。

(二)TCP/IP
Internet就是由众多运行不同操作系统的不同类型计算机连接而成的计算机
互联网络,为使这些计算机之间能协同工作,共享彼此的资源,就必须使Internet上有一套用来规范网络的通信语言,即网络协议。

TCP与IP就就是这套协议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两个协议。

TCP就是传输控制协议(Transfer Control Protocol,TCP)的缩写,IP就是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1,IP)的缩写,TCP/IP协议就是Internet得以存在的技术基础。

TCP/IP协议使信息以数据的形式在网络上传输。

当网络用户将信息发往其她计算机时,TCP协议负责将完整的信息分成若干个数据包,并在数据包的前面加入收发结点的信息,然后由IP协议负责将不同的数据包送往接收端,不同的包可能经过的路径不同,在接收端再由TCP协议将数据从包中取出,还原成初始的信息。

TCP/IP协议就是一组协议集合的名称,因为在这个协议集合中最重要的就是TCP与IP协议,故该协议集合被命名为TCP/IP协议。

协议集合中还包括许多其她的协议,如支持E—mail功能的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SMTP),邮局协议(Post Office Protocol,POP),支持FTP功能的文件传输协议( Protocol,FTP),支持WWW功能的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等。

(三)IP地址
Internet就是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网络中的每个结点(服务器、工作站、路由器)必须有一个唯一的地址,用来保证通信时准确无误。

它就是网络位置的唯一标识,称为IP地址。

(四)域名地址
由于IP地址就是以数字来表示主机地址,较难记忆。

为了使用与记忆的方便,就产生了更为高级的字符型主机地址,即域名地址。

Internet在1984年采用了域名管理系统(Domain Name System,DNS),入网的每台主机都具有与下列结构类似的域名:
主机名.机构名.网络名.最高层域名
域名地址与IP地址之间一般存在一一对应关系,但也有两个域名地址对应一个IP地址或域名地址不变而IP地址改变的情况。

Internet上通过域名服务器将域名地址转换为与其对应的IP地址。

(五)统一资源定位器
统一资源定位器(Uniform Resource Locator,URL)采用一种统一标准的格式指明Internet上信息资源的位置,Internet通过URL将世界上的联机信息资源组织成有序的结构。

URL不仅用于HTTP协议,还可用于等协议。

URL的地址格式如下:
应用协议类型://服务器的主机名(域名或IP地址)/路径名/....../文件名
例如,ftp:///pub/dos/readme.txt表示通过FTP协议,从中国教育与科研网中的北京大学FTP服务器上获取pub/dos路径下的readme.txt文件。

(六)超文本标记语言
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HTML)就是一种专门的编程语言,具体规定与描述了文件显示的格式。

它就是Web的描述语言,用于编制通过WWW方式显示的超文本文件。

它就是WWW文件所采用的简单标记语言。

(七)浏览器
浏览器(Browser)就是提供WWW服务的客户端浏览程序,可向WWW服务器发送服务请求,建立与服务器的联接,并对服务器发来的由HTML语言定义的超文本信息与各种媒体数据格式进行解释、显示与播放。

目前WWW环境中使用最多的主流浏览器有Microsoft公司的Internet Explorer(IE)与Netscape公司的Navigator 两种,其她的还有Opera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