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可能性大小》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可能性的大小教学设计

可能性的大小教学设计

可能性的大小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可能性的大小》的第103页。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以及如何比较可能性的大小。

具体内容包括: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如何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如何通过实验来估计可能性的大小,以及如何求几个独立事件同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例体验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理解事件的可能性大小,并会用分数表示。

2. 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事件的可能性大小,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难点:如何求几个独立事件同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用书、作业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个抽奖活动,让学生观察和思考抽中不同奖品的情况。

2. 自主探究: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实例分析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并尝试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想法和成果,共同解决疑问。

4.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事件的可能性大小,并用分数表示,同时给出实例进行示范。

5.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事件的可能性大小、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求几个独立事件同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等关键知识点。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列事件是确定事件还是不确定事件,并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例题:抛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多少?答案:确定事件,可能性为1/2。

2. 题目:小明有2个红球,3个蓝球,他随机拿一个球,拿到的红球和蓝球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答案:红球的可能性为2/5,蓝球的可能性为3/5。

可能性大小教学设计(共10篇)

可能性大小教学设计(共10篇)

可能性大小教学设计〔共10篇〕第1篇:可能性大小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使学生联络分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分数表示详细数量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

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

2、在理解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意义中体会统计概率的随机现象,感受到试验的次数越多频率越接近概率。

3、使学生在学惯用分数表示大小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络,感受数学考虑的严谨性与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意义。

〔这个地方我的意思是理解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和用分数表示他的事物的大小是不一样的。

〕教学过程:一、在情境中,体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必要性。

师直接出示书中的情景:依次出示书中的五个盒子〔1〕两个红球〔2〕两个白球〔3〕一个红一个白〔4〕三个白5个红〔5〕5个红3个白〔这个地方把教材的数字稍作了改动,主要是为了后面的实验更有利于学生发现,试验次数越多频率越接近概率。

〕问题:分别从这些盒子中任意摸出一个球,说一说从不同的盒子里摸出白球的可能性。

预设:学生可能会1、利用学过的不可能、一定、可能性相等、可能性小、可能性比拟大来答复。

2、也可能直接用分数来答复。

师根据不同的情况作不同的导入1、可能性大有多大呢?详细大到什么程度呢?就向说你已经很大了,到底有多大呢?你需要告诉人家你今年11了。

一样可能性的大小也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这就是我们这节课重点要来研究的问题。

板书:用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2、这位同学不但知道了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还能用一个数来详细表示可能性的到底有多大,那么他说的有没有道理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来重点研究的问题。

板书:用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设计意图:给学生独立考虑的空间,学生根据学过的可能性知识或者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解答,在解答的过程中理解学生学习新知的起点:或者直接用不可能、一定、可能等语言来表达;或者直接用数据分数来表达。

可能性大小教学设计教案

可能性大小教学设计教案

可能性大小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五单元《可能性的大小》章节。

该章节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可能性,掌握可能性的求法与表达方式,以及如何运用可能性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将重点讲解如何通过实验、观察、统计等方法,求解不同事件的概率,并应用于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可能性的基本概念,了解如何求解事件的概率。

2. 培养学生运用可能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可能性的求法与表达方式,运用可能性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概率论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材料(如骰子、卡片等)。

学具:笔记本、文具、实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可能性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可能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可能性概念:通过讲解骰子实验,使学生了解可能性的基本概念,理解概率的意义。

3. 求解事件概率:引导学生运用实验、观察、统计等方法,求解不同事件的概率。

4. 应用可能性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可能性解决实际问题,如彩票中奖概率、骰子游戏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可能性基本概念、求解概率的方法、概率表达方式以及可能性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抛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

(2)掷一个骰子,得到偶数的概率。

(1)一个袋子里有5个红球和3个蓝球,随机取出一个球,求取出红球的概率。

(2)买一张彩票,中奖的概率是多少?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可能性的基本概念,了解了如何求解事件的概率,并能够运用可能性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概率论的基本原理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拓展延伸:让学生进一步研究概率论的基本原理,尝试解决更复杂的事件概率问题,如独立事件的概率、条件概率等。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的大小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的大小教案

可能性的大小教学目标1、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与同伴交流。

2、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逐步发展统计和概率观念。

3、在观察、猜想、实验和总结中,渗透研究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方法,并在描述事件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概率意识。

教学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教学难点能够在具体情境中判断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盒子若干、各色棋子若干、硬币若干。

教学设计一、复习引入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可能性的三种表述方式,下面请同学们完成以下练习。

课件出示:(1)太阳()从东边落下。

(2)100米()大于100毫米。

(2)明天()考试。

(4)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

生独立完成,汇报。

2、师:老师的盒子里有3个红棋子和一个绿棋子,任意摸一个,可能是什么颜色的?你觉得摸到哪种颜色的棋子最有可能呢?为什么?3、师小结:看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板书课题)二、新授1、体验可能性有大有小。

(1)教学例2。

师:盒子里有红色和绿色两种棋子,任意摸出一个棋子,可能是什么颜色?指生回答。

师:有一个小组做了一个实验,摸出一个棋子,记录颜色,再放回去,摇匀再摸,重复20次,请同学们观察他们的记录情况,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多媒体出示记录表)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来验证一下吧。

(学生小组活动,师提示做好记录)指生小组汇报。

师:大家的说法对不对呢,同学们把箱子里的棋子拿出来看一看吧。

生数一数汇报。

师小结:在一些事件中,数量多的可能性就大一些,数量少的可能性就要小一些。

(2)完成第45页“做一做”。

先自主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2、教学例3,巩固方法。

(1)多媒体出示例3.生观察记录结果,独立思考,然后汇报。

师小结:在判断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多少的关系时,在总数中所占数量越多,可能性就越大,所占数量越少,可能性就越小。

4.2可能性的大小(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4.2可能性的大小(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4.2 可能性的大小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能够判断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2. 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可能性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教学难点:1. 可能性的计算方法。

2.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判断。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粉笔。

2. 抽签箱、签条等教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随机事件的概念。

2. 提问: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不确定的事件,如何判断这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呢?二、探究新知(10分钟)1. 讲解可能性的概念:可能性是指某个事件发生的概率,通常用一个介于0和1之间的数来表示。

0表示不可能发生,1表示一定会发生。

2. 讲解可能性的计算方法:如果一个事件有n种可能的结果,而且这些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其中事件A出现m种结果,那么事件A的可能性(概率)P(A) = m/n。

3. 通过实例讲解可能性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2. 老师挑选几道题目进行讲解,强调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可能性及其计算方法。

2. 强调可能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后作业(布置作业5分钟)1. 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

2. 收集生活中与可能性相关的例子,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六、板书设计4.2 可能性的大小1. 可能性的概念2. 可能性的计算方法P(A) = m/n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可能性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了判断事件可能性大小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同时,要加强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可能性的计算方法。

在课后作业中,鼓励学生收集生活中的例子,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可能性大小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可能性大小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可能性大小 | 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掌握可能性大小的判断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可能性的概念2. 判断可能性大小的方法3. 可能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可能性的概念,掌握判断可能性大小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可能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可能性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可能性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4.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抛硬币、抽奖等,引导学生思考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 讲解可能性概念(1)定义:可能性是指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2)分类: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可分为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

3. 判断可能性大小的方法(1)利用概率公式:可能性 = 想要的结果数 / 所有可能的结果数。

(2)利用树状图或列表法:将事件的所有可能结果列出来,计算可能性。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可能性问题,如彩票中奖、比赛胜负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判断可能性大小。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可能性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 练习题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可能性知识的掌握。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可能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8. 布置作业布置与可能性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可能性概念、判断方法以及实际应用,让学生掌握了可能性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判断可能性大小的方法”。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可能性的大小》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可能性的大小》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可能性的大小》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掌握可能性的大小。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可能性的概念2. 可能性的大小3. 不确定事件与确定事件4. 概率的初步认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可能性的概念,可能性的大小,不确定事件与确定事件。

2. 教学难点:概率的初步认识,如何计算可能性大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可能性的概念,不确定事件与确定事件。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大小。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4. 练习法: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可能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a. 讲解可能性的概念,让学生明白可能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b. 讲解不确定事件与确定事件,让学生了解不确定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确定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

c. 讲解可能性的大小,让学生明白可能性大小的判断依据是事件发生的条件。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分析可能性大小,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加深对可能性的理解。

5.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可能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课后作业1. 判断下列事件的可能性大小,并说明理由。

a. 抛掷一个硬币,正面朝上。

b. 明天会下雨。

c. 一袋装有3个红球和2个蓝球的袋子,从中随机抽取一个球,抽到红球。

2. 计算下列事件的概率。

a. 从一副52张的扑克牌中随机抽取一张牌,抽到红桃。

b. 抛掷两个骰子,两个骰子的点数之和为7。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可能性的大小(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可能性的大小(教学设计)

《可能性》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5-46页例题2、例题3的内容。

【教材分析】可能性是学习数学四个领域中“统计与概率”中的一部分,“统计与概率”中的统计初步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已经涉及,但概率知识对于学生而言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学生以后学习有关知识的基础。

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是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并能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关键是如何让学生把对“随机现象”的丰富的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孩子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是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逻辑关系。

所以在教学时,我设计了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让孩子们充分试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以帮助他们直观形象地感知。

【设计理念】本节教案侧重于逆向思维题目的设计与训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资源,巧妙地引导学生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推断物体数量的多少。

学生的思维在自然的过渡中顺势转换,使逆向思维能力得到初步的训练和提高,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进一步学习比较多种结果事件可能性的大小方法:先得出结果总数,再看哪种结果在总数占的比例多。

【教学重点】会比较两种结果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教学难点】能根据可能性的大小逆向思考比较事件数量的多少。

【教学用具】盒子、彩色球、硬币、导学案。

【教学过程】一、创境激疑1.课件出示:(1)用合适的语言描述下面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教师拿一个袋子,随机放入里面4个黄球,任意摸一个可能是什么颜色的球?为什么?在放入1个红球,任意摸一个可能是什么颜色的球?为什么?质疑:你觉得摸到哪种颜色的棋子最有可能呢?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同桌交流讨论。

汇报(学生可能会说,红色棋子摸到最有可能,因为盒子里红棋子比黄棋子多)。

3.导出课题:看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能性大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从黑白棋子个数不同的盒子中摸棋子的过程,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知道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定性描述。

3.积极参加摸棋子活动,在根据统计数据分析、描述可能性大小的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知道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定性描述。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10枚黑棋子,10枚白旗子,1个纸箱,一张纸上三个摸棋子记录表,标出(1)、(2)、(3)。

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