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粉探伤(MT)的原理及应用

合集下载

mt无损检测工作技术总结

mt无损检测工作技术总结

mt无损检测工作技术总结1500字MT无损检测工作技术总结无损检测是现代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检测技术之一,其中MT(磁粉检测)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本文将对MT无损检测的工作技术进行总结,共计1500字。

MT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基于磁场的无损检测方法,主要用于检测金属材料表面和近表面的缺陷。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磁粉结合剂和磁场作用,使缺陷区域形成磁场的扰动,进而通过可见光观察缺陷的表面反射。

下面将从准备工作、设备使用、操作技术和结果评价四个方面对MT无损检测工作技术进行总结。

一、准备工作1. 了解被检材料的特性和MT无损检测的适用范围。

2. 确定测试区域的表面处理方法,如清洗、除锈等,以确保良好的检测效果。

3. 准备好所需的检测设备和工具,包括磁粉结合剂、磁场产生器、照明设备、放大镜等。

4. 确定MT无损检测方法的参数,如磁粉颗粒的粒径、磁粉结合剂的稠度等。

二、设备使用1. 根据被检材料的特性和检测要求,选择适当的磁粉结合剂和磁场产生器。

2. 使用磁粉结合剂均匀地涂覆在被检材料的表面,并确保涂层的厚度和均匀性。

3. 使用磁场产生器产生适当的磁场强度,使被检材料的表面形成磁力线。

4. 使用照明设备和放大镜观察被检材料的表面,检测缺陷的存在和位置。

三、操作技术1. 根据被检材料的特性和缺陷的特点,选择适当的MT无损检测方法,如湿法、干法等。

2. 控制检测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3. 在检测过程中保持专注和耐心,注意观察被检材料表面的细节,并记录下检测结果。

四、结果评价1. 根据观察到的缺陷情况,对被检材料的可接受性进行评价。

2. 判断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如检测的灵敏度、分辨率等。

3. 根据检测结果制定相应的维修和改进措施,以提高被检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总结:MT无损检测是一种简单、快速、可靠的无损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铁路、石油化工等领域。

熟练掌握MT无损检测的工作技术对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非常重要。

压力管道的无损检测技术

压力管道的无损检测技术

压力管道的无损检测技术一:二:基本方法:射线、超声、磁粉、渗透教材:P281,P381一:磁粉检测(MT)磁粉探伤原理:铁磁性材料和工件被磁化后,由于不连续性的存在,使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的磁力线发生局部畸变而产生漏磁场,吸附施加在工件表面的磁粉,形成在合适光照下目视可见的磁痕,从而显示出不连续性的位置、形状和大小。

磁粉探伤的适用范围:磁粉探伤适用于检测铁磁性材料表面和近表面尺寸很小,间隙极窄(如可以检测出长0.1mm/宽为微米级的裂纹)目视难以看出的不连续性。

磁粉探伤不能检测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和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条焊接的焊缝,也不能检测铜、铝、钛等非磁性材料。

马氏体不锈钢和沉淀硬化不锈钢具有磁性,可以进行磁粉探伤。

磁粉探伤可以发现裂纹、夹杂、发纹、白点、折叠、冷隔和疏松等缺陷,但对于表面浅的划伤、埋藏较深的孔洞和与工件夹角小于20度的分成及折叠难以发现。

磁粉探伤的基本操作步骤:1:预处理;2:磁化被检工件表面;3:施加磁粉和磁悬液;4:在合适的光照下观察和评定磁痕;5:退磁;6:后处理:思考题:1:叙述磁粉探伤的原理和适用范围。

2:写出磁粉探伤的基本操作步骤。

二:渗透探伤(PT)渗透探伤原理:渗透探伤是基于液体的毛细管作用(或毛细管现象)和固体染料在一定条件下的发光现象。

渗透探伤的工作原理是:被检工件在被施涂含有荧光染料或着色染料的渗透液后,在毛细管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的渗透,渗透液可以渗进表面开口的缺陷中;经过去除被检工件表面多余的渗透液和干燥后,再在被检工件表面施涂吸附介质——显象剂;同样,在毛细管作用下,显象剂将吸附缺陷中的渗透液,使渗透液回渗到显象剂中;在一定光源下(黑光或白光),缺陷处之渗透液痕迹被显示(黄绿色荧光或鲜艳红色),从而检测处缺陷的形貌及分布状态。

渗透探伤可以检查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表面开口缺陷,例如:裂纹、疏松、气孔、夹渣、冷隔、折叠和氧化斑疤等。

这些表面开口缺陷,特别是细微的表面开口缺陷,一般情况下,目视检查难以发现。

磁粉探伤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磁粉探伤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磁粉探伤的工作原理及应用1. 简介磁粉探伤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通过利用磁场和磁粉检测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的缺陷,可以有效地检测出金属材料中的裂纹、气孔以及其他表面缺陷。

本文将介绍磁粉探伤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

2. 工作原理磁粉探伤的工作原理基于磁粉吸附原理和磁场分布规律。

当在被检测的金属表面施加一个磁场时,如果表面存在裂纹、裂缝或其他缺陷,这些缺陷会破坏磁场的连续性,使磁粉在缺陷处形成磁漏场。

磁漏场能够在缺陷周围形成可见的磁粉喷花或磁粉堆积,从而可以通过视觉或其他检测手段对缺陷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3. 磁粉探伤的应用领域磁粉探伤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金属材料检测的方法,其应用领域涉及航空、航天、汽车、铁路、能源等各个工业领域。

以下是磁粉探伤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举例:•航空领域:使用磁粉探伤对飞机发动机中的转子、叶片等高温部件进行缺陷检测,确保其安全运行。

•汽车领域:通过磁粉探伤对汽车发动机中的曲轴、连杆等零部件进行缺陷检测,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

•铁路领域:利用磁粉探伤对铁路轨道、车辆车轮等进行缺陷检测,避免因缺陷引起的事故。

•能源领域:对核电站管道、燃气管道等进行定期的磁粉探伤,确保其无裂纹和泄漏。

4. 磁粉探伤的优点磁粉探伤作为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具有以下优点:•灵敏度高:磁粉探伤可以探测到微小的表面裂纹和近表面裂纹,其灵敏度比一般的目视检测方法更高。

•检测速度快:磁粉探伤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大量的零部件进行检测,提高工作效率。

•操作简便:磁粉探伤的操作相对简单,只需要对设备进行基本的设置和调整即可进行检测。

•检测成本低:与其他一些检测方法相比,磁粉探伤的设备和耗材成本相对较低,适合大规模生产中的应用。

5. 磁粉探伤的局限性磁粉探伤虽然具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只适用于导电材料:磁粉探伤主要适用于导电材料,对于非导电材料的检测效果较差。

•仅适用于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磁粉探伤只能检测到金属材料表面和近表面的缺陷,对于深部缺陷的检测效果较差。

磁粉探伤

磁粉探伤

磁粉探伤磁粉探伤又称磁力探伤(MT、MPT,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是一种通过磁粉在缺陷附近漏磁场中的堆积以检测铁磁性材料表面或近表面处缺陷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

磁力探伤中对缺陷的显示方法有多种,有用磁粉显示的,也有不用磁粉显示的。

用磁粉显示的称为磁粉探伤,因它显示直观、操作简单、人们乐于使用,故它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不用磁粉显示的,习惯上称为漏磁探伤,它常借助于感应线圈、磁敏管、霍尔元件等来反映缺陷,它比磁粉探伤更卫生,但不如前者直观。

由于目前磁力探伤主要用磁粉来显示缺陷,因此,人们有时把磁粉探伤直接称为磁力探伤,其设备称为磁力探伤设备。

铁磁性材料被磁化后,其内部会产生很强的磁感应强度,磁力线密度增大到几百倍到几千倍,如果材料中存在不连续性,磁力线会发生畸变,部分磁力线有可能逸出材料表面,从空间穿过,形成漏磁场,漏磁场的局部磁极能够吸引铁磁物质。

如果在工件上撒上磁粉,漏磁场会吸附磁粉,形成与缺陷形状相近的磁粉堆积(磁痕),从而显示缺陷。

指示图案比实际缺陷要大数十倍,因此很容易便能找出缺陷。

磁粉探伤方法应用比较广泛,主要用以探测磁性材料表面或近表面的缺陷。

多用于检测焊缝,铸件或锻件,如阀门,泵,压缩机部件,法兰,喷嘴及类似设备等。

探测更深一层内表面的缺陷,则需应用射线检测或超声波检测。

在工业中,磁粉探伤可用来作最后的成品检验,以保证工件在经过各道加工工序(如焊接、金属热处理、磨削)后,在表面上不产生有害的缺陷。

它也能用于半成品和原材料如棒材、钢坯、锻件、铸件等的检验,以发现原来就存在的表面缺陷。

铁道、航空等运输部门、冶炼、化工、动力和各种机械制造厂等,在设备定期检修时对重要的钢制零部件也常采用磁粉探伤,以发现使用中所产生的疲劳裂纹等缺陷,防止设备在继续使用中发生灾害性事故。

磁粉探伤的工作原理磁粉探伤机是利用自然界中磁力线总能保持其连续性的原理。

当铁磁性工件放在使其饱和的磁场中时,磁力线便会被引导通过工件。

mt法测速原理

mt法测速原理

mt法测速原理MT法测速原理MT法是一种非侵入式的地质勘探方法,常用于矿产资源勘探、地质灾害预测等领域。

MT法的全称为磁法-电法联合探测方法,其测量原理基于地球物理学中的电磁感应现象。

1. 电磁感应现象在一个变化的磁场中,会产生感应电场和感应电流。

这种现象被称为电磁感应现象。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导体穿过一个变化的磁场时,会在导体内部产生感应电流。

2. MT法测量原理MT法利用地球自然磁场和人工激发的交变磁场来诱发地下物质中的感应电流,并通过接收线圈记录这些信号。

MT法采用了两个频率范围,一般为10 Hz至10 kHz和1 kHz至100 kHz。

当交变磁场通过地下物质时,会诱发出相应频率范围内的感应电流。

这些感应电流会在地下物质中传播并产生新的交变磁场。

由于不同岩土层对交变磁场和交变电流有不同的响应,所以通过记录接收线圈上的信号,可以得到地下物质的电磁特性信息。

3. MT法测量设备MT法测量设备包括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

发射线圈一般是由多个匝组成的大型线圈,用于产生交变磁场。

接收线圈则是小型的单匝线圈,用于记录感应电流信号。

MT法测量设备还包括一个数据采集系统和一个计算机处理系统。

数据采集系统用于记录接收线圈上的信号,并将其传输到计算机处理系统中。

计算机处理系统则用于对信号进行分析和解释,并生成相应的地质模型。

4. MT法应用领域MT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地球物理勘探领域的方法。

其主要应用领域包括:(1)矿产资源勘探:MT法可以识别不同岩土层之间的界面和含有金属矿床等物质的区域。

(2)地质灾害预测:MT法可以检测出岩土层中存在的水、油、气等物质,并预测出可能会导致地震、滑坡等灾害发生的地质构造。

(3)环境地质勘探:MT法可以检测地下水位、水文地质条件等信息,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MT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其测量原理基于电磁感应现象。

通过利用交变磁场诱发地下物质中的感应电流,并记录接收线圈上的信号,可以得到地下物质的电磁特性信息。

磁粉检测(MT-Ⅱ)知识点总结

磁粉检测(MT-Ⅱ)知识点总结

精心整理磁粉检测(MT-Ⅱ)知识点总结磁粉检测原理铁磁性材料和工件被磁化后,由于不连续性的存在,使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的磁感应线发生局部畸变而产生漏磁场,吸附施加在工件表面的磁粉,形成在合适光照下目视可见的磁痕,从而显示出不连续性的位置、形状、大小和严重程度。

磁粉检测的基础是不连续性处漏磁场与磁粉的磁性相互作用。

6局限性:1.只能适用于检测铁磁性材料,不适用于检测奥氏体不锈钢及其他非铁磁性材料22.只适合检测工件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3.检测时的灵敏度与磁化方向有很大关系,若缺陷方向与磁化方向近似平行或缺陷与工件表面夹角小于20°,缺陷就难以发现。

4.受几何形状影响,易产生非相关显示5.若工件表面有覆盖层,将对磁粉检测有不良影响,在通电法和触头发磁化时,易产生打火烧伤6.部分磁化后具有较大剩磁的工件需进行退磁处理磁粉检测的七个程序:(1)预处理;(2)磁化;(3)施加磁粉或磁悬液;(4)磁痕的观察与记录:(5)缺陷评级;(6)退磁;(7)后处理。

磁力线具有以下特性:1)磁感应线是具有方向性的闭合曲线。

在磁体内,磁感应线是由S极到N极;在磁体外,磁感应线是由N极出发,穿过空气进入S极的闭合曲线。

2)磁感应线互不相交。

3)磁感应线可描述磁场的大小和方向。

4)磁感应线沿磁阻最小路径通过磁场强度H=I/(2πr)在SI单位制中,磁场强度的单位是安(培)/米(A/m)奥(斯特)Oe;磁感应强度又称为磁通密度。

在SI单位制中,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是特(斯拉)(T)=104高斯(Gs)μμo=α,用Br(1)(2)通电圆柱导体的磁场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用右手定则确定。

磁场大小:安培环路定律计算通电长导体导体表面的磁场强度为:H=I/2πR导体外r处(r>R)的磁场强度:H=I/2πr导体内部r处(r<R)磁场强度:H=Ir/2πR2用交流电和直流电磁化同一钢棒时,其共同点是:1)在钢棒中心处,磁场强度为零;2)在钢捧表面,磁场强度达到最大;3)离开钢棒表面,磁场强度随r的增大而下降。

五大常规无损检测技术之一:磁粉检测(MT)的原理和特点

五大常规无损检测技术之一:磁粉检测(MT)的原理和特点

五大常规无损检测技术之一:磁粉检测(MT)的原理和特点磁粉检测(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业内人士简称M T,是工业无损检测(Nondestructive Testing)的一种成熟的无损检测方法,在航空航天、兵器、船舶、火车、汽车、石油、化工、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各个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

磁粉检测主要的应用是探测铁磁性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的宏观几何缺陷,例如表面气孔、裂纹等。

磁粉检测是五大常规无损检测技术之一,其他四种是:超声检测(Ultrasonic Testing):A型显示的超声波脉冲反射法、射线检测(Radiographic Testing):射线照相法、渗透检测(Penetrant Testing)、涡流检测(Eddy Current Testing)。

按照不同特征,可将磁粉检测分为多种不同的方法:(1)按施加磁粉的时间分为:连续法和剩磁法。

a)连续法:磁化工件的同时,施加磁粉。

b)剩磁法:先磁化工件,停止磁化后利用工件的剩磁,然后再施加磁粉。

(2)按显示材料,分为荧光法(Fluorescent)和非荧光法(Non-Fluorescent)。

a)荧光法:采用荧光磁粉,在黑光灯下观察磁痕。

b)非荧光法:采用普通黑色磁粉或者红色磁粉,在正常光照条件下观察磁痕。

(3)按磁粉的载体,分为湿法和干法。

a)湿法:磁粉的载体为液体(油或水)。

b)干法:直接以干粉的形式喷涂在工件上,只有特殊情况下才会采用这种方法。

举个例子,一般压力容器焊缝的磁粉检测会采用:湿法+非荧光法+连续法,这意味着我们将在正常的光照条件下,把黑色或者红色的磁粉分散在以水或者油的载体(即磁悬液),然后磁化焊缝的同时施加磁悬液,一边磁化一边观察是否有磁痕形成。

下面就是典型的湿法+非荧光法+连续法的磁粉检测,工艺为:交叉磁轭机磁化,配合黑色磁粉。

磁粉检测裂纹缺陷示意图,球罐的环形对接焊缝,磁痕粗大明显。

下图为一条对接焊缝管,图片来源于网络,磁痕没有上图那么明显,大家还能找到磁痕吗?磁粉检测原理磁粉检测,本质上是利用材料磁性变化。

磁粉检测的检测原理

磁粉检测的检测原理

磁粉检测的检测原理磁粉检测(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简称MT)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通过利用磁感应线圈和磁性颗粒对材料表面的缺陷进行检测。

它适用于金属材料的表面和近表面裂纹的检测,是工程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检测技术。

下面将从磁粉检测的原理、装置和应用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磁粉检测原理是基于磁性粒子在磁场中的行为规律。

当物质中存在缺陷时,缺陷周围的磁场发生畸变,使得磁性粒子在缺陷周围形成明显的磁极。

通常,磁粉检测可分为干式和湿式两种方法。

干式磁粉检测是指直接将磁性粉末涂布在待检测材料表面,然后再通过对材料施加磁场,观察磁性粉末在缺陷处的分布情况。

一般情况下,使用铁芯电流产生磁场,如电磁线圈和持续电流设备,以形成足够的磁场强度。

当施加磁场后,磁性粒子会沿着磁场线聚集在材料表面的缺陷上,形成一种磁化模式。

这种模式可通过裸眼或显微镜观察,以便确定缺陷的位置、形状和大小。

湿式磁粉检测与干式磁粉检测相似,但使用的是磁性液体,配合磁场施加和观察设备。

磁性液体通常以水为基础,再加入磁性粒子和沉淀剂。

湿式磁粉检测更常用于检测细小的裂纹,因为在湿状态下,液体可以渗透到较小裂纹中,以增加检测的精度和灵敏度。

在磁粉检测中,磁性粉末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磁性粒子可以是铁磁性或非铁磁性的颗粒,常见的有铁磁性粉末,如铁粉、铁氧体颗粒等。

这些磁性粒子的大小和形状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因为它们会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磁粉检测装置是实施磁粉检测的重要工具。

根据实际需要,磁粉检测装置通常包括电磁线圈、磁化设备、磁力计、显微镜和光源。

电磁线圈是产生磁场的关键部分,可以根据检测要求和材料性质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线圈形式。

磁化设备可以是交流电源或直流电源,用于向待检测材料施加恒定的磁场。

磁力计用于测量磁场强度,以确保磁场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显微镜和光源用于观察和检测磁粉在缺陷上的分布。

磁粉检测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程和科学领域的非破坏性检测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磁导率的不同含义:
– 真空磁导率:在真空中,μ0=常数=4π×10-7H/m – 相对磁导率:μr=μ/μ0, μr无量纲(无单位) – 磁导率:μ =B / H
磁粉检测原理 - 磁 通
• 磁通
– 概念:磁场中垂直通过某一截面的磁感应线总数,称为磁通 量(简称磁通),用Φ表示。
CGS单位制:麦[Mx],可假设1麦即1根 磁力线
磁粉检测原理 – 概述
• 磁粉检测技术简述
– 铁磁性工件在外加磁场作用下被磁化,当工件表面或近表面 处存在缺陷时,工件内磁场会发生畸变,在相关表面产生漏 磁场,其能吸附施加于工件的磁粉而形成磁痕显示缺陷的存 在。
美国磁通磁粉探伤套装
磁粉检测原理– 概述
• 磁粉检测应用特点
– 可检测裂纹、夹杂、发纹、折叠、白点、冷隔、疏松等缺陷 ,缺陷显示直观。 – 检测灵敏度高,检出缺陷宽度可至µ m级。 – 只要采用合适磁化方法,几乎不受工件尺寸和形状限制。 – 检测设备与工艺较简单,检测速度快,检测费用较低。 – 只能检测铁磁材料工件表面或近表面缺陷。 – 检测灵敏度与磁化方向等因素有关。 – 大多数情况下,工件检测后须进行退磁。
表面探伤技术介绍
磁粉检测篇
TITLE | SPEAKER

WHAT IS NDT
什么是 无 损 检 测 ?
无损检测定义
应用各种技术,以不损害被检对象完整性和性能的方式, 探测、定位、测量、评价缺陷、评估其完整性、性能和成 分、测量几何特征,而对材料和零部件进行的检测。其中, 对缺陷的检测又称为无损探伤。
磁粉检测原理 - 电与磁
• 磁场强度计算
– 通电空载螺管线圈中心磁场强度:
l
H0:中心轴线磁场强度(A/m) l:线圈长度(m) d:线圈直径(m) N:线圈匝数 α :线圈对角线与轴线的夹角
d
α
磁粉检测原理 - 电与磁
• 磁场强度计算
– 通电空载螺管线圈中心磁场强度:
螺线管中心轴线的磁场强度
是不均匀的,与其尺寸有关
纵向磁化裂纹产生的漏磁场
磁粉检测原理 - 电与磁
电流产生磁场
• 磁场的种类
H0 Hy Hy H0 Hy Hy
t
Hx
t Hx Hx
Hx
旋转磁场
摆动磁场
两种不同方向的磁场同时施加于同一区域所合成的磁场。如两磁场中至少有一 个是交流变化的,则合成磁场的方向和大小随时间周期变化。有旋转磁场和摆 动磁场两种类型。
磁粉检测原理 - 电与磁
磁的基本概念 • 磁力线/磁感应线的特征:
– 是闭合线,磁力线在磁 体外:由N极出发穿过空 气层进入S极,在磁体内 是由S极到N极,磁体内 外形成闭合曲线。 – 磁力线互不相交。 – 同性磁极相斥;异性磁 极相吸。 – 磁力线在不同材料界面 上发生折射。
磁粉检测原理 - 电与磁
磁粉检测原理 - 电与磁
• 磁场强度:
– 概念:表示磁场方向和强弱的一种物理量,符号H。
• 磁场强度性质:
– 有方向和强度、是矢量。 – 在有磁场的空间,方向可用磁针测定、强度用磁强计测。 – 磁场存在于导体内外,磁体内外。
SI制:安(培)/米 (A/m); 1 A/m≈0.0125Oe CGS制:奥斯特:1奥=80A/m; 1Oe=80A/m
l d
• 短螺线管圈(l<d)
特征: 中心比两端强, 靠
近线圈内壁的比中心强
• 有限长螺线管(l>d) 特征:中心轴线,磁场分布 均匀,两端为中心的1/2;
l
H0
l
H0
H0
内壁比中心强
O O O
磁粉检测原理 - 电与磁
• 磁场强度计算
– 在通电线圈中铁磁材料工件上的磁场强度 :
L
H0
H=H0-H退
B’与B0方向相同,但 极小。相对磁导率 μ r>1,在外加磁场中 呈现微弱磁性,并产生 与外加磁场同方向的附 加磁场,能被磁体微弱 吸引,如铝、锰、铬等。 不能进行磁粉探伤。
B’与B0方向相反,但 极小。相对磁导率μ r<1,在外加磁场中呈 现微弱磁性并产生与外 加磁场反方向的附加磁 场,被磁体排斥,如: 铜、银、金等。抗磁材 料不能进行磁粉探伤。
磁粉检测原理 - 铁磁质
铁磁质的本质 • 磁畴:铁磁质内部存在许多具有磁性的微小区域,称 之为磁畴。
铁磁质内磁畴成无 序排列时,不呈现 磁性。
外加磁场作用下,磁畴成有序排列形成同一方 向,磁性介质便具有了磁性。
• 铁磁质内磁畴成无序排列时, 不呈现磁性。 • 铁磁质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磁 畴成有序排列形成同一方向,磁 性介质便具有了磁性。 • 磁性材料在高温下会形成无序排 列而失去磁性。 • 磁体内每一点的磁畴在外加磁场 作用下,所有磁畴的方向互相平 行,而不会相交。
• 磁感应
– 概念:在外磁场中铁磁材料被磁化而显示其磁性的现象称为磁感应 ,磁感应引起的磁场,称附加磁场,其方向由材料的性质决定。
• 磁感应强度:
– 概念:表示磁感应场方向和强弱的矢量称为磁感应强度,记为B。磁 感应强度包括:单纯由电流引起的磁场(即H0)和因磁化而引起的 磁场,其总和称为B。 – 有铁磁材料参与的磁场,磁力线实际就是磁感应线
设电流产生的磁场强度为H0,磁感应强度为B0,附加磁场为B’ 则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B0+B’
磁粉检测原理 - 磁介质
• 磁介质的分类:
相对磁导率B’» B0的 磁介质称为铁磁材料, 其特点是:在外加磁场 (即电流磁场中)中呈现 很强的磁性;产生与外 加磁场方向相同的附加 磁场;能被磁体强烈吸 引。如:铁、镍、钴及 其合金。一般来说,经 过淬火的钢材其磁导率 较低,未经淬火的钢材 其磁导率较高。
常规的无损检测方法
MAGNAFLUX(美国磁通)生产和销售PT,MT所用的全部相 关产品,以及部分UT所用材料。
无损探伤主要用于
• 产品设计阶段
– 支持损伤容限设计
• 产品研制、生产阶段
– 剔出不合格的原材料、坯料及工序不合格品 – 改进制造工艺 – 鉴定产品和验收
• 产品在役检测阶段
– 监测产品结构和状态的变化,确保产品运行可靠
• 磁性
– 物体具有的吸引铁磁性材料的性质,称为磁性。磁性可用对磁粉的 吸附多少来测试,亦可通过仪器测量。
• 磁极
– 磁体内磁性强弱分布不均匀。 通常磁体两端的磁性特别强, 中间部分磁性较弱,磁性特 别强的两端称为磁极(N,S)。 –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磁粉检测原理 - 电与磁
磁的基本概念 • 磁体
MAGNETIC PARTICLEΒιβλιοθήκη 什么是 磁 粉 检 测 ?
• • • • •
历史 原理 技术 材料 质控
磁粉检测历史
• 磁粉检测早期发展史
– 1868年英国报道了用罗盘仪检查枪管上的缺陷; – 1876年英国人Hering用罗盘仪检查钢轨; – 1918年美国人Hoke发现被磁化的钢块吸附金属粉末现象,它 促使了磁粉检测技术的诞生; – 1928年美国麻省理工的教授、研究工程师A.V. de Forest为解 决油井钻杆断裂失效问题,研制出周向磁化和使用磁粉检查 缺陷的初步技术; – 1930年美国磁通公司的创始人A.V. de Forest与化学家、商学 硕士F. B. Doane将干磁粉用于焊缝探伤;
• 磁势:
– 概念:线圈电流强度和匝数的乘积IN(单位安匝)称为磁势
SI制: 特(T) [特斯拉] 1特=104高 CGS制: 高(Gs) [高斯] 1高=10-4特
磁粉检测原理 - 磁感应
• 磁导率
– 概念:磁感应强度与磁场强度的比值称为磁导率,记以μ
μ=B / H
μ表示材料被磁化的难易程度 单位:SI制 亨利/米 H/m
磁粉检测原理 - 电与磁
电的基本概念 • 电
– 电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带电体具有相互吸引或排斥现象。有 正电与负电区分。带正电的物体与带负电的物体会相互吸引; 带相同性质的电的物体则会相互排斥。
• 电子
– 电子是最早发现的带有负电的一种 物质的基本粒子 – 电子是一种有质量和电量的物质粒子
• 电流
– 电子的定向运动形成电流。如金属导体 中的电流。
磁粉检测原理 - 电与磁
电的基本概念 • 电压(V)
– 静电场或电路中两点间的电位差称 为电压,通常用伏特作单位。
V=IxR
V (伏特)- 电 压 I (安培) - 电 流 R (欧姆)- 电 阻
• 电阻(R)
– 电路中两点间的物质阻碍电流通过 的性质,通常用欧姆作单位。
• 通过某些金属(如钨丝)时使金属发热发光; • 通过某些液体(如电解质)时使液体电解;
磁的基本概念 • 磁力线
– 磁性作用力不需要通过接触,而是通过磁场(具有磁力作用的空 间)来实现的,为形象描述磁场,提出假象曲线——磁力线。 – 在具有磁性的物体及其周 围,假想存在许多 “线”, 线上每点切线方向是如在 该处放入小磁针其N极指 向;线的多少表示磁体磁 性的大小;线的位置表示 磁性的分布;这种假想的 线,称为磁力线。
– 交流电经过整流后方向不再改变但电流大 小仍有波动的电流,也称为脉动直流电。 – 如单相半波(HW)、单相全波、三相全 波(FWDC)
i
t
磁粉检测原理 - 电与磁
磁的基本概念 • 磁
– 磁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具有该属性的物质能够吸引铁、镍、钴等铁 磁性材料。 – 日常生活中的磁现象:磁铁;指南针;磁粉检测。
• 磁场的种类
N
S
N
S
漏磁场
漏磁场
电流从导体或试件一端流向另一端
时,在导体或试件内部及周围产生的
环型磁场。
N S
磁粉检测原理 - 电与磁
电流产生磁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