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风暴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网络攻击与防范实验报告-缓冲区溢出

网络攻击与防范实验报告-缓冲区溢出

网络攻击与防范实验报告姓名:____王小北___ 学号:___ 201411111111111111 _ 所在班级:实验名称:缓冲区溢出实验日期:2014年11月7日指导老师:实验评分:验收评语:实验目的:1.掌握缓冲区溢出的原理2.掌握常用的缓冲区溢出方法3.理解缓冲区溢出的危害性4.掌握防范和避免缓冲区溢出攻击的方法实验工具:溢出对象:war-ftp 1.65 ( 自己分析)调试工具:Debugging Tools for Windows 中(网上有下载)实验环境:虚拟机vmware workstation 10 Windows XP sp1高级语言编程:Socket编程VS2010实验步骤:原理:war-ftp 1.65版本的一个漏洞,即向服务器发送超过480字节的用户名可以触发漏洞(即使用命令USER longString\r\n),溢出之后ESP内容包含了longString中的部分内容。

过程:攻击者向war-ftp发送多余480字节的用户名,触发war-ftpd的漏洞,产生缓冲区溢出,此时war-ftpd将出现错误。

接下来通过PatterntTool工具构造的一串不重复字符串(1000个不同字符串,存入test.txt中),通过其时eip的内容,利用patternoffset.pl工具来确定RET的位置。

在网上寻找一段具有攻击效果的Shellcode,作为所发送的war-ftpd用户名。

其最主要是通过上边所确定的RET的位置,将“JMP ESP”指令的地址(0x7ffa4512)传递到RET 位置,最终目的是将指令指针转移到esp的位置。

同时我们可以通过确定esp的位置,从而在构造字符串时直接将shellcode代码加在在用户名上,使其能直接被放入esp所指的位置,即达到将其放入esp指向的缓冲区的目的。

通过发送构造的用户名,导致war-ftpd发生缓冲区溢出。

Shellcode的功能是建立一个新用户hack,可以用过net user命令来查看用户,最后发现攻击成功。

网络攻击实验报告

网络攻击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提高网络安全意识,掌握网络安全防护技能,我们进行了一次网络攻击实验。

本次实验旨在了解网络攻击的基本原理,熟悉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以及掌握相应的防御措施。

二、实验目的1. 理解网络攻击的基本原理和常见手段。

2. 掌握网络攻击实验的基本流程。

3. 熟悉网络安全防护技术,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三、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计算机3. 实验软件:Wireshark、Nmap、Metasploit等四、实验内容1. 漏洞扫描(1)使用Nmap扫描目标主机,发现潜在的安全漏洞。

(2)分析扫描结果,了解目标主机的开放端口和服务信息。

2. 拒绝服务攻击(DoS)(1)使用Metasploit生成大量的伪造请求,对目标主机进行DoS攻击。

(2)观察目标主机响应时间,分析攻击效果。

3. 口令破解(1)使用Hydra工具尝试破解目标主机的登录口令。

(2)观察破解过程,了解口令破解的原理。

4. 恶意代码传播(1)利用网络共享传播恶意代码,感染目标主机。

(2)分析恶意代码的传播过程,了解恶意代码的特点。

5. 数据窃取(1)使用网络监听工具,窃取目标主机传输的数据。

(2)分析窃取到的数据,了解数据窃取的原理。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漏洞扫描通过Nmap扫描,我们成功发现目标主机的开放端口和服务信息,发现了一些潜在的安全漏洞。

这为我们进行后续的攻击实验提供了依据。

2. 拒绝服务攻击(DoS)我们使用Metasploit生成了大量的伪造请求,对目标主机进行了DoS攻击。

观察目标主机的响应时间,发现攻击效果明显,目标主机无法正常响应服务。

3. 口令破解我们尝试破解目标主机的登录口令,使用Hydra工具进行暴力破解。

经过一段时间,成功破解了目标主机的口令。

4. 恶意代码传播我们利用网络共享传播恶意代码,成功感染了目标主机。

泛洪攻击实验报告(3篇)

泛洪攻击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其中,泛洪攻击作为一种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给网络系统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深入了解泛洪攻击的原理和防御方法,我们进行了本次泛洪攻击实验。

二、实验目的1. 理解泛洪攻击的原理和危害;2. 掌握泛洪攻击的实验方法;3. 学习防御泛洪攻击的策略。

三、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虚拟机软件:VMware Workstation3. 实验工具:Scapy四、实验原理泛洪攻击是一种利用目标系统资源耗尽而导致的拒绝服务攻击。

攻击者通过发送大量数据包或请求,使目标系统无法正常处理正常用户请求,从而达到拒绝服务的目的。

常见的泛洪攻击类型包括:1. TCP SYN泛洪攻击:利用TCP三次握手过程中的漏洞,发送大量伪造的SYN请求,使目标系统处于半连接状态,消耗系统资源。

2. UDP泛洪攻击:发送大量UDP数据包,使目标系统无法正常处理正常数据。

3. ICMP泛洪攻击:发送大量ICMP请求,使目标系统无法正常处理网络请求。

五、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环境(1)在VMware Workstation中创建两台虚拟机,分别作为攻击者和目标系统。

(2)在攻击者虚拟机上安装Scapy工具。

2. 编写攻击脚本(1)使用Scapy编写TCP SYN泛洪攻击脚本,如下所示:```pythonfrom scapy.all importdef syn_flood(target_ip, target_port):while True:syn_packet = IP(dst=target_ip) / TCP(sport=RandShort(), dport=target_port, flags="S")send(syn_packet)if __name__ == "__main__":target_ip = "192.168.1.2"target_port = 80syn_flood(target_ip, target_port)```(2)运行攻击脚本,对目标系统进行TCP SYN泛洪攻击。

网络攻击的实验报告

网络攻击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对网络攻击的认识和防御能力,我们进行了本次网络攻击实验。

通过模拟网络攻击的过程,了解攻击者的攻击手段,以及防御网络攻击的方法。

二、实验目的1. 理解网络攻击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手段。

2. 掌握网络安全防御的基本策略和工具。

3. 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PC机3. 软件环境:Wireshark、Nmap、Metasploit等网络安全工具四、实验步骤1. 信息收集利用Nmap扫描目标主机,获取目标主机的开放端口、操作系统等信息。

通过Wireshark抓取目标主机与网络之间的数据包,分析其网络流量。

2. 漏洞扫描利用Nmap对目标主机进行漏洞扫描,找出目标主机存在的安全漏洞。

3. 攻击模拟根据漏洞扫描结果,选择合适的攻击手段对目标主机进行攻击。

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1)端口扫描攻击:通过扫描目标主机的开放端口,获取目标主机上的服务信息。

(2)拒绝服务攻击(DoS):通过大量请求占用目标主机资源,使目标主机无法正常响应。

(3)密码破解攻击:通过暴力破解、字典攻击等方法获取目标主机的登录凭证。

(4)木马攻击:通过植入木马程序,控制目标主机,获取敏感信息。

4. 攻击防御针对攻击模拟过程中发现的安全漏洞,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如:(1)关闭不必要的开放端口,减少攻击面。

(2)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修复已知漏洞。

(3)设置强密码,提高登录凭证的安全性。

(4)安装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及时发现和阻止攻击。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信息收集,我们发现目标主机存在多个开放端口,其中包含Web服务、邮件服务、数据库服务等。

2. 漏洞扫描结果显示,目标主机存在多个安全漏洞,如:Web服务漏洞、数据库服务漏洞等。

网络安全攻击实验报告

网络安全攻击实验报告

网络安全攻击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网络安全攻击的过程,提升对网络安全的认识,了解各种常见网络攻击的原理和防范措施。

实验设备:1. 一台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作为实验的攻击者。

2. 一台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作为实验的受攻击者。

3. 一台Linux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作为实验的网络防火墙。

实验步骤:1. 配置网络环境:将攻击者、受攻击者和防火墙连接到同一个局域网中,并进行正确的IP地址配置。

2. 确认网络连接正常后,开始进行模拟攻击。

实验一:ARP欺骗攻击1. 攻击者使用工具发送恶意ARP包,将受攻击者的IP地址与攻击者自己的MAC地址对应起来,以此实现网络欺骗。

2. 受攻击者在收到ARP包后,将误认为攻击者的计算机是网关,并将网络流量发送至攻击者的计算机。

3. 防火墙通过监测网络流量,检测到ARP欺骗攻击,将受攻击者的网络流量重定向至正确的网关。

实验二:DDoS攻击1. 攻击者利用工具向受攻击者发送大量正常请求,使其服务器超负荷运作,无法正常提供服务。

2. 受攻击者的服务器在处理这些请求时,耗尽系统资源,导致服务阻塞或崩溃。

3. 防火墙通过检测到大量请求来自同一IP地址,将该IP地址列入黑名单,过滤掉恶意流量,减轻服务器负荷。

实验三:SQL注入攻击1. 攻击者利用软件工具,通过在Web应用程序的输入字段中插入SQL代码,获取或篡改数据库中的数据。

2. 受攻击者的Web应用程序在处理请求时,未对输入字段进行正确的过滤或转义,导致攻击者成功执行注入攻击。

3. 防火墙通过检测到包含恶意SQL代码的请求,拦截并阻止恶意请求,保护数据库安全。

实验结果:1. 在实验一中,通过ARP欺骗攻击,攻击者成功将受攻击者的网络流量重定向至正确的网关,防火墙成功阻止了欺骗攻击。

2. 在实验二中,通过DDoS攻击,受攻击者的服务器遭受了大量请求的压力,导致服务不可用,防火墙成功进行了恶意流量过滤。

网络攻击实验报告

网络攻击实验报告

网络攻击实验报告网络攻击实验报告一、引言如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攻击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网络攻击的形式和对策,我们进行了一次网络攻击实验。

本报告旨在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以及对网络安全的思考。

二、实验目的1. 了解网络攻击的分类和常见形式;2. 掌握网络攻击的基本原理和技术;3. 分析网络攻击对系统和个人的威胁;4. 提出网络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三、实验过程1. 收集资料:我们首先收集了有关网络攻击的资料,包括黑客技术、病毒传播、网络钓鱼等方面的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设计实验。

2. 搭建实验环境:我们在一个隔离的局域网中搭建了一个模拟的网络环境,包括服务器、客户端和防火墙等设备。

3. 进行攻击:我们使用了一些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如DDoS攻击、SQL注入、密码破解等,对实验环境进行了攻击。

4. 监测和分析:在攻击过程中,我们使用了网络监测工具,对攻击的流量、来源和目标进行了监测和分析。

5. 防御和修复:在攻击结束后,我们对受攻击的系统进行了修复和防御措施的加强,以提高网络安全性。

四、实验结果1. 攻击形式:我们进行了多种类型的网络攻击,包括DoS攻击、恶意软件传播、社交工程等。

这些攻击手段都能够造成不同程度的系统瘫痪、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

2. 攻击效果:在实验中,我们成功地进行了攻击,并且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特别是DDoS攻击,使得服务器无法正常工作,导致系统瘫痪,用户无法访问网站。

3. 防御策略:在攻击结束后,我们加强了系统的防御措施,包括更新防火墙规则、加强密码安全、定期备份数据等。

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系统受到攻击的概率,提高网络安全性。

五、思考与建议1. 意识提升:网络攻击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威胁,我们应该提高对网络安全的意识,不随意点击可疑链接、下载不明软件,保护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

2. 加强防御:作为个人或组织,我们应该加强网络防御措施,包括使用强密码、定期更新软件补丁、安装杀毒软件等,以减少受到攻击的风险。

网络攻击演示实验报告

网络攻击演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了解网络攻击的基本原理、方法及防御措施,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通过模拟网络攻击实验,使学员掌握以下技能:1. 熟悉常见的网络攻击类型,如SQL注入、XSS跨站脚本攻击、CSRF跨站请求伪造等。

2. 掌握网络攻击的实验方法和步骤。

3. 了解网络安全防护措施,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浏览器:Chrome3. 实验工具:Burp Suite、SQLMap、XSSTrainer、DVWA等三、实验内容1. SQL注入攻击与防御(1)实验步骤① 在SQLMap工具中配置攻击参数,选择攻击目标。

② 执行攻击,观察SQL注入漏洞是否存在。

③ 若存在漏洞,尝试获取数据库信息。

(2)防御措施① 对用户输入进行过滤和转义。

② 使用参数化查询。

③ 限制数据库权限。

2. XSS跨站脚本攻击与防御(1)实验步骤① 在XSSTrainer平台上进行实验,尝试各种XSS攻击方式。

② 观察XSS漏洞是否存在。

(2)防御措施① 对用户输入进行编码和转义。

② 使用内容安全策略(CSP)。

③ 设置HTTPOnly和Secure标志。

3. CSRF跨站请求伪造攻击与防御(1)实验步骤① 在DVWA平台上设置CSRF漏洞,模拟攻击场景。

② 使用Burp Suite进行攻击,观察CSRF漏洞是否存在。

(2)防御措施① 使用验证码技术。

② 设置CSRF令牌。

③ 限制跨站请求的来源。

4. DDoS攻击与防御(1)实验步骤① 使用DDoS攻击工具,对实验主机进行攻击。

② 观察实验主机是否受到攻击。

(2)防御措施① 启用SYN Cookies处理SYN洪水攻击。

② 配置防火墙限制IP地址的连接速率。

③ 使用专业的DDoS防护服务。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SQL注入攻击与防御实验结果表明,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SQL注入攻击容易成功。

通过过滤和转义用户输入、使用参数化查询、限制数据库权限等措施,可以有效防御SQL注入攻击。

网络攻击模拟与防御实验报告

网络攻击模拟与防御实验报告

网络攻击模拟与防御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网络攻击模拟,帮助学生掌握网络攻击的原理和方式,并学习相应的网络防御技术,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了虚拟化技术搭建了一个网络攻击与防御实验环境,包括攻击机、目标机和防御机。

攻击机用于发起各类网络攻击,目标机用于受到攻击,防御机用于检测和阻止攻击。

三、实验内容1. 端口扫描攻击首先,在攻击机上使用Nmap工具对目标机进行端口扫描,探测目标机开放的端口和服务。

通过此步骤可以了解目标机的漏洞情况,为后续攻击做准备。

2. 弱密码攻击接着,利用Hydra工具对目标机的SSH、FTP等服务进行弱密码攻击,尝试破解目标机的登录密码。

通过此攻击可以说明密码安全性的重要性,提示用户使用复杂密码。

3. SQL注入攻击然后,使用SQLmap工具对目标机的网站进行SQL注入攻击,获取目标机数据库中的信息。

此步骤展示了SQL注入攻击的原理及危害,并提醒开发者加强对输入数据的过滤和校验。

4. DDOS攻击最后,使用Hping3工具对目标机进行DDOS攻击,造成目标机网络服务不可用。

此步骤展示了DDOS攻击的破坏力,强调了网络防御的重要性。

四、实验总结通过本次网络攻击模拟与防御实验,学生深入了解了各类网络攻击的原理和方式,掌握了相应的网络防御技术,提高了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

同时也加强了对网络安全的重视,提升了网络防御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五、实验展望希望通过此次实验,学生能够进一步深入学习网络安全知识,不断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为网络安全事业做出贡献。

同时也希望学校能够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升整体网络安全水平,共同维护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管理与维护》
----实验二VLAN与网络风暴
班级:网络一班
专业:网络工程
姓名:王双双
学号: 090810127
小组:第三组
实验地点: N6-207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2年2月
一、实验要求
1、掌握巩固网络互联技术知识点。

2、完成实验分析报告。

二、实验内容
使用实验设备(包括两台二层交换机,一台路由器),按以下拓扑图(图1)搭建试验网。

1、通过连接回路在VLAN-I中设置广播风暴观察两个VLAN-I、II的网络状
况,如何消除广播风暴。

2、路由器具有隔离广播域的作用,依图2所示,搭建实验环境并分析网络状
况。

三、实验步骤
1、对交换机的配置
步骤一:将SW1划分两个VLAN,分别为VLAN10、VLAN20。

Switch#confi term
Switch(config)#hostname SW1
SW1(config)#vlan 10
SW1(config-vlan)#exit
SW1(config)#vlan 20
SW1(config)#end
步骤二:将接口分配到SW1上的VLAN
SW1#config term
SW1(config)#interface fasteternet 0/1
SW1(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SW1(config-if)#exit
SW1(config)#interface fasteternet 0/2
SW1(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SW1(config-if)#exit
SW1(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3
SW1(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
SW1(config-if)#exit
SW1(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4
SW1(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
步骤三:把交换机SW1与交换机SW2相连的端口(假设为0/24端口)定义为tag vlan 模式。

SW1(config)#inter fastethernet0/24
SW1(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步骤四:将SW2划分两个VLAN,分别为VLAN10、VLAN20。

Switch#confi term
Switch(config)#hostname SW2
SW2(config)#vlan 10
SW2(config-vlan)#exit
SW2(config)#vlan 20
SW2(config)#end
步骤五:将接口分配到SW2上的VLAN
SW1#config term
SW2(config)#interface fasteternet 0/1
SW2(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SW2(config-if)#exit
SW2(config)#interface fasteternet 0/2
SW2(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SW2(config-if)#exit
SW2(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3
SW2(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
SW2(config-if)#exit
SW2(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4
SW2(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
步骤六:把交换机SW2与交换机SW1相连的端口(假设为0/24端口)定义为tag vlan
模式。

SW2(config)#inter fastethernet0/24
SW2(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2、将交换机与交换机、交换机与主机之间的线连好,为了达到产生广播风暴的目的,
将SW1的2号端口与SW2的1号端口相连。

3、对路由器的配置:
Red-Giant#configure terminal
Red-Giant(config)#hostname Router1
Router1(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1/0
Router1(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Router1(config-if)#no shutdown
Router1(config-if)#exit
Router1(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1/1
Router1(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
Router1(config-if)#no shutdown
4、为了达到使用路由器来隔离广播风暴的作用,将路由器的两个端口分别与VLAN10
和VLAN20连接,使两个虚拟局域网能够通信。

四、实验小结:
答:这次实验验证不同的vlan可以隔离网络风暴,当出现环路时,就会出现网络风暴,端口被阻塞,但不影响别的的vlan,这次实验使我们更好的熟悉交换机以及路由器的配置,加深了对路由器具有隔离网络风暴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