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全套资料开题报告及结题报告 如何正确对待金钱01

合集下载

中学生理财研究性学习分析

中学生理财研究性学习分析
1
❖ 二、调查目的: ❖ 1.了解现代中学生消费情况,分析其消费
特点及形成原因。 ❖ 2.提出引导中学生消费的合理化建议,为
学校开展针对性教育活动提供帮助。 ❖ 3.通过开展本次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
力和团队精神,进而有效地提高自身学习 能力。
1
三、调查结果 (一)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1.中学生零用钱的来源
90%
83%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父母
8% 亲人
9% 其他
调查数据显示: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生活开销一般都是依赖 于父母,少部分学生与祖辈或其他亲属同住,也会收到他们给 的零用钱。因此,绝大部分零用钱来自于父母。
现在的学生都是家里的“独苗”,家长对自己小孩几乎是百依 百顺,疼爱有加,即使自己在省吃俭用,孩子那里总是应有尽 有,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得好些呢?
能力。 记录者:1曹源
调查问卷 你好,我们研究的主题是青少年如何 理财,以下是我们想调查的一些问题, 希望你能帮助我们完成。谢谢!
1
➢1、你零花钱的来源:( )父母 ( )亲人 ( )其他 2、每周有多少零花钱?( )50 ( )50-100 ( )100-200 ➢3、每周实际消费多少?( )50以下 ( )50-100 ( )100以上 ➢4、零花钱的主要用途?( )学习 ( )口食 ( )娱乐 ➢5、影响你消费的因素?( )心情 ( )同学之间的攀比 ( )实 际需要 ➢6、你用零花钱献过爱心吗?( )有 ( )无 ➢7. 你的压岁钱怎么处理:( )自己花掉( )交给父母( )自己存 ➢8、你认为理财重要吗? ( )很重要 ( )不太重要 ( )无所谓 ➢9、你父母教过你理财的方法吗? ( )很多 ( )只有一点 ( )没有 ➢10、你有理财的习惯吗?你是怎么做的?

语文研究报告性学习——金钱,共同面对话题

语文研究报告性学习——金钱,共同面对话题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1、初三学生对金钱的认识有一定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但在学习的过程中怕的是他们对自身的消费观念缺乏理性的认识,缺乏对生活问题的思考能力。
2、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思维和自主的能力,虽然思想上有些懒惰,但他们可以在老师、父母的帮助可以再日常生活中学习和收集信息的能力。
(2)你们在活动中遇到哪些困难或问题?
(3)你们是怎样合作克服困难的?
(4)你们认为下次活动还应从哪些方面加以改进?
评价表3教师评价
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
等次
(星级评定)
1、活动态度方面
A、态度是否积极,是否主动组织或参与活动。B、与小组同学合作是否良好。C、活动是否认真、善始善终。D、是否勇于克服困难。
1各小组分组汇报自己将近一学期的研究成果,可以把成果制作成PPT,也可以是一些照片、成语、故事、歌曲、作文、问卷调查。
2各成员参照(评价表1)进行自我评价,由小组长收集,整理汇报。
3小组参照(评价表2)汇报小组自评。
4当所有组成果汇报完毕,各小组还要参照(评价表2)整理意见,对其他小组的活动成果展开评价。
3、课题介绍
通过上网查询、查阅资料、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多种方式进行调查研究,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金钱观念、消费观念;养成合理消费、计划开支的良好习惯,培养合作精神;拓展学生的质疑、发现、探究、创新等综合能力,并针对具体问题发表感想和观点的表达能力。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
8、能对自己进行“反思”
9、实事求是,尊重他人想法与成果
10、不怕吃苦、用于克服困难

中学生零用钱使用情况及其用处调查,结题报告

中学生零用钱使用情况及其用处调查,结题报告

篇一:中学生日常消费情况的调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中学生日常消费情况的调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研究的缘起每天放学时,校门口的一些杂货店、小吃摊就热闹起来了,店门摊前挤满了各个年级的学生。

这样的现象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家长们对自己子女的零用钱也比较多。

那么,这些钱都花在什么地方呢?这些消费开支合理吗?中学生的消费观有没有不恰当之处?高中生应建立怎么样的理财观念?现在的中学生生活在一个人人都需要面对的复杂而美伦美奂的社会,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参加的社会活动的范围正日益扩大,消费自然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项。

琳琅满目的商品,层出不穷的各种品牌,千变万化的流行信息,给差不多每个城市的中学生提供了一个通过消费活动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

也因此使我们中学生的消费观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怎样树立,成了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

为了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教材知识,学会分析问题,做到学以致用,更好地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

我们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决定选择有关中学生日常消费方面的研究课题,从最小的最贴近生活的“零用钱”着手,对中学生的消费情况做一些调查,进行一些针对性的研究。

二、研究对象本次研究主要针对中学生的日常消费情况展开研究。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价值研究目标:1.了解现代中学生消费情况,分析其消费特点及形成原因。

2.提出引导中学生消费的合理化建议,为学校开展针对性教育活动提供帮助。

3.通过开展本次研究,学以致用,探索一条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而有效地提高自身学习能力。

研究价值:1.在研究过程中的“学习”,消化教材和课本中的知识,在进行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学习。

2.通过以课题研究的方式,巩固知识,培养自身的科学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个性特长。

四、研究过程(一)准备阶段在众多课题中不假思索地选择了我们都感兴趣的关于中学生消费状况的研究课题。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查阅相关资料,在做好充分的准备后,我们讨论并形成了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方案。

研究性学习全套资料开题报告及结题报告 中学生如何正确对待金钱02

研究性学习全套资料开题报告及结题报告 中学生如何正确对待金钱02

表一:研究性课题开题报告与评价表表三:课题报告(论文)自我评价表表五:指导教师评价表政治高一(1)黄秋圆钱为何物?唐代张说曾立《钱本草》将金钱喻为草药,曰:钱,味甘,性热,有毒。

把金钱的利弊,很形象的表达出来。

其实,钱本身,乃货币符号,一般等价物而已。

从古至今,有关钱的是是非非,只不过是我们得到某种教训之后嫁祸于它的种种借口。

也许是钱天生注定与我们息息相关,虽然,我们并不是为了钱才来到这个世界。

因此,我们不停的对它说长道短,评头论足,而这一切,实际是在辩论一个问题——金钱,到底应如何取得,如何应用,即取“财”和用“财”的关系。

古语有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我们虽不一定称得上君子,但如何取财也是十分注重的。

如何取财是方法论问题,但归根结底受世界观,具体说是金钱观的左右。

如果你认为财富的取得要*自己的辛勤劳动,是劳动的结晶,那么,你就不会以窃取别人的劳动成果为荣,更不会绞尽脑汁、不择手段大发不义之财。

君不见有人为了钱而妻离子散、挚友断交,更有甚者,贪赃枉法,锒铛入狱落个不仁不义、不人不鬼,留下一世骂名,其实这些都是不正确的金钱观导致的恶果。

那么,取财有道是否就意味着用财就不出问题了吗?如何用财,我认为很大程度取决于修养。

取财无道的人,修养肯定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缺陷,用财就很难不出问题。

有谁会寄望于一个杀人抢劫犯会把钱捐给慈善机构呢?同样,取财有道,却修养欠佳,钱财使用同样不会恰倒好处,至少让人不舒服。

曾听说有人终于有一天有钱了,但钱有了,空虚来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于是,他发现有钱人,尤其是有身份的人,都爱与书相伴,有一种所谓的“书卷之气”,于是买了一屋子书,却从不去读。

终于有一天他还是觉得少了点什么...其实,此人总还算有头脑,更有甚者,今天有钱,明天就变了样,走路也横了,耳朵也聋了,眼也花了,烧的浑身上下传递一个信息——我发了!于是人们喊他大款他默认了,喊他大腕适应了,终于有一天张牙舞爪起来,俨然就是一个土财主,土皇上什么的。

小课题研究【当代中学生金钱观】

小课题研究【当代中学生金钱观】
附件二:
滕州市中小学生小课题优秀研究成果
申报表
研究成果名称:当代中学生金钱观
完成人:杨磊
申报单位:滕州科技职业高中
*******
联系电话:0632—5815708
申报日期:2013年9月15日
课题名称
当代中学生金钱观





姓名
性别
年龄
年级
研究分工
杨磊

18
高二
收集学生消费心理
田诗文

17
高二
金钱对学生生活的重要性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我们的灵魂更纯洁,道德更高尚,人生更有意义。
(写不开可另加附页)






单位负责人(签名)单位(盖章)
年月日








单位意见(章)
年月日
3.研究目的和内容
通过对相关信息的收集与筛选,培养剖析各种观点的思维辨析能力,在分析比较感悟的基础上,认同正确的金钱观。
4.研究过程和方法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逐步改变。当代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及消费现象也面临重大变化。杨磊同学在调查中发现:当代中学生(高中生)拥有手机有90%,做过染发、烫发的男生占60%,女生占78%,由名牌服装消费占40%,诺亚舟等学习机电子产品近30%,吃零食饮料占100%。中学生消费心理由于受攀比的影响“咱也不能比别人矮半截”因此消费大方。
原重庆市政法委书记文强,因贪污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收受他人礼物包括字画古玩、恐龙蛋化石等珍奇异宝,因此它自掘坟墓,被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结束了他肮脏的一生。

《零花钱的使用情况》结题报告

《零花钱的使用情况》结题报告

《零花钱的使用情况》结题报告(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二班杨万银2008.7“零花钱的使用情况”结题报告五年级2班课题研究小组一、研究背景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独生子女家庭,往往又是“缺什么也不能缺了孩子的花用”。

再加上市场上的商品为了促销,不断迎合孩子的心理。

这就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手中有了钱,就大把大把地乱花,由此带来许多不良行为习惯。

这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学校、班级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整天零食不离口、玩具不离手。

这样既不符合饮食卫生,严重地危害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又助长了小学生追求名牌、追求奢华、追慕虚荣的风气,毒害了小学生的心灵,使一些学生从小养成了追求享受、铺张浪费的不良品质。

上述不良消费倾向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学习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所以小学生不良消费心理问题,是我们亟待研究解决的实际问题。

零花钱如何花?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之急,为了规范小学生的消费行为,正确引导消费方向,更好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同学们确立了该课题研究。

二、研究方法我们讨论后决定采用以下方法:1、调查和访问;2、小组及班级合作和交流;3、规划、表达和反思。

具体步骤见下:三、研究过程第一阶段:调查研究,了解零花钱的使用情况,1、对零花钱来源的调查汇报交流学生汇报展示调查情况。

很多同学的零花钱都是爸爸妈妈或者是爷爷奶奶给的。

这些钱有多少是家长们主动给的?有多少是这些孩子们欺骗家长得来的?方式有哪些?还有自己挣来的,有其它方式得来的吗?你们调查中有无零花钱的吗?他们父母没给零花钱的原因是什么?是否父母就不疼爱孩子?孩子要钱就是天经地义的吗?父母挣钱很容易吗?归纳:应该适当给孩子一点零花钱,灵活给零花钱的方式,让孩子尽早接受新观念,也让孩子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体会到劳动的辛苦。

还可以将零花钱和一个记账本一起放在抽屉里,让孩子需要时自己取,同时让孩子自己记下拿了多少钱,干什么用,这样家长也可以做到心中有数等。

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案例

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案例

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案例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仁和中学学生日常消费情况的调查研究课题组长:向坤勇课题组成员:胡浩执笔:胡浩潢川县中学高一(5)班“安顺一中学学生日常消费情况的调查研究”研究性学习课题组6.28.2014“安顺一中学学生日常消费情况的调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研究的缘起每天上学放学时,一中校门口的一些杂货店、小吃摊就热闹起来了,店门摊前挤满了各个年级的学生。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家长们对自己子女的零用钱也比较多。

但这些消费开支合理吗?中学生的消费观是否有不恰当之处?我们作为高中生应建立怎么样的理财观念?我们处在一个人人都需要面对的复杂的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消费是不可忽视的行为。

琳琅满目的商品,层出不穷的各种品牌,千变万化的流行信息,给差不多每个城市的中学生提供了一个通过消费活动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

也因此使我们中学生的消费观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二、研究对象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安顺市一中高中生的日常消费情况展开研究。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价值研究目标:1.了解现代高中生消费情况,分析其消费特点及形成原因。

2.提出引导中学生消费的合理化建议。

3.通过本次研究,探索学习方法,有效地提高学习能力。

研究价值:1.在研究过程中的“学习”,消化教材和课本中的知识,在进行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学习。

2.通过以课题研究的方式,巩固知识,培养自身的科学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个性特长。

四、研究过程(一)准备在众多课题中不假思索地选择了我们都感兴趣的关于中学生消费状况的研究课题。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查阅相关资料,在做好充分的准备后,我们讨论并形成了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方案。

(二)实施1.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分工,理解研究思路,开展针对性研究工作。

2.查阅相关电子资料、文献资料,进行资料的整理工作。

3.做好中期汇报工作,调整研究计划。

4.编制调查问卷,开展调查工作。

工作报告之对钱的看法研究报告

工作报告之对钱的看法研究报告

对钱的看法研究报告【篇一:中学生对钱的看法】中国古代钱币萌芽于夏代,起源于殷商,发展于东周,统一于秦代。

中国的古钱币文化内容丰富多彩,群星荟萃,千百年来一直为人称道,并由此而产生了颇具中国特色的钱币之学。

钱是随着交换的日益频繁而产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钱就是物质利益的代表。

从历史上看,钱的出现完全是有必要的,钱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这是完全正确的。

钱给人们提供了方便,然而在钱产生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钱的作用并不像今天这样强大。

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风俗习惯、宗亲关系、社会舆论等等,然而最关键的原因在于社会分工不够细致,商品交换不够频繁,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生产力水平低下。

自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钱的地位以前所未有的迅速的上升,人们开始重视钱。

但人们对钱的看法和态度始终是若即若离,飘忽不定,时至今日人们对“钱”的问题还在争论不休,以致形成错误的金钱观,导致出现的一些丑陋的社会现象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经济的社会,新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过经济建设,金钱的影响力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充分渗透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作为本无任何经济能力的中学生,却又面临着比父辈们更高的消费水准,他们的金钱观是怎样的呢?“钱”,这个字是的确值得大家永远去探究的。

什么事情都是有两面的,而金钱也不例外。

进而有些人认为钱就是一切。

但钱只是一种符号,一个以物易物的符号,一种代表物质多少的符号。

它让我们不用背着一袋土豆去市场上换一条鱼,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钱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构成,是很有研究价值的,钱的问题涉及到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法学、心理学等各个领域,如果能对钱研究出一些成果的话,那么这些成果就有望影响人们对钱的看法,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使我们进一步了解货币的本质、作用。

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经过自我的整合、集体的研讨,从世界观、人生观的层次上看待“金钱”,唯物辩证地分析,从而树立较为正确的关于钱的价值取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一:研究性课题开题报告与评价表
表三:课题报告(论文)自我评价表
表五:指导教师评价表
关于正确对待金钱
姚冰
什么事情都是有两面的,而金钱也不例外。

那么金钱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呢?其实它既是天使又是魔鬼。

对于那些洁身自好,不慕金钱的人来说,金钱简直就是魔鬼。

它会磨灭人的意志,令人深爱着它而不能自拔;而对于贪图富贵的人来说,金钱简直是最美的天使,不但能带来荣华富贵,还能带来荣耀和地位。

世界上存在着这两种人,所以金钱也存在两种不同的诠释。

的确,有金钱未必不好,而没有金钱又未必会好,有句说的好:“金钱不是万能,而没有钱就万万不能。

” 这也充分说明了金钱在我们生活中扮演了怎样重要的地位。

拿破仑努力了那么久,终于获得了他梦寐以求的金钱,但他却说:“我这一生没有过一天快乐的日子。

”《欧也妮·葛朗台》是葛朗台先生视金钱胜过一切东西,拼命维护自己的每一分财富并想尽一切方法获取更多的金钱,可他死了之后并没有带走一分,留下那么多金钱不能带走一分去花费,而那些钱却花费了他一生的时间,想想他到头来拥有的只有不能带走的钱,他是如此可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思想逐渐滋长和泛滥起来。

有的人说“搞市场经济就得拜金,除了钱什么也不认”“钱为主,人为奴,钱才幸福的标志”,“只有向钱看,才能向前看。

”于是“为民服务”变了“为人民币服务”。

为了捞钱不择手段,不计后果。

余振东、张宗海、王宝森……多少人为了取金钱而铤而走险,最后他们下场是什么?是那暗无天日的牢。

在那些人看来,金钱代表着一切,度量了一切,他们以为有了钱就什么都可以得到。

对金钱的追求和拥有成为他们最崇高的使命。

社会中,用金钱来免除劳役和人身处罚购买婚姻,抵偿生命……这种种的现象,让金钱直勾勾地和生活联系了起来,营造成了一种“金钱万能的假象。


其实,他们是愚昧的。

在我们生命中,有很多东西远远比金钱来得珍贵,对于钱我们一定要学会以正确的态度面对金钱,王延江他是一位村支部书记,对钱有两论:“一是,活着没钱不行,但不能为钱而活;二是,钱永远是值得珍惜的。

他一位百万富翁,简单相互,他把钱看的比棉花还轻,他对穷人慷慨解囊,把钱都拿出来变了一个亿元村,他深知赚钱不易,他不挥霍,就算深知钱的珍贵,他不也走旁门左道,坚持脚踏实地赚每一分钱。

当年居里夫人废尽千辛万苦发明了镭,但在财富面前,她从自己最纯净的心灵做出了抉择——她放弃了:“镭专利”的巨额金钱,毅然将炼镭技术公布于世,并把价值100万法郎的世界第一克镭捐出治疗癌病的研究所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于1950年拒绝美国伊诺大学终身教授的重金聘约,携儿女妻
子一起越过太平洋的惊涛骇浪,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事业。

像这样一些人,他们为我作出正确对待金钱的榜样。

关于正确对待金钱,有一个更全面的观点,袁隆平在人民网接受访谈时,谈到自己的金钱观,他的金钱观客观实在,寓意深刻,发人深思。

其一,“钱是重要的,但其来路要正”。

一份评估机构的报告称,作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身价为一千亿元。

事实上,他每月的收入连工资和补资只有几千元。

依其贡献,他应该拥有更多钱,但面对几千元的工资,他乐呵呵地说:“这些收入不低了,够花了。

这种态度,凸显高贵。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现在,有的人为了钱,可以把耻辱抛到一边,甚至不择手段,坑蒙拐骗,贪赃枉法。

其二,“钱是来用的,但莫奢侈浪费。

”袁隆平将国家的奖励大部分都用来搞科研,并拿出1200万元设立“农业科及基金奖”,以培养更多人才。

他对物质享受看得很淡,饮食以清淡和卫生为贵,衣服以相素大方为主。

相比之下,那些用吃讲排场,穿用高档,预求刺激的奢靡者,难道不感到汗颜吗?
其三,“该用的钱就要用,不要小气”。

生活中的袁隆平勤俭、朴素“小气”,但对教育事业、慈善事业却慷慨大方。

然而,现实中有一些人包括名人,对自己、家人,可以一掷千金,但面对灾区,贫困学生,慈善事业等,则“一毛不拔”,毫无良知和社会责任感!
其四,“钱不是衡量地位身价的标尺”。

袁隆平说“现在有些人瞧不起农民,这是不对的,农民主要有2个优点:一是朴实,二是勤劳,虽然没什么钱,但心胸开阔。

有钱不见得高贵,富人往往除了钱之外什么都没有,并不见得有多值得骄傲。

袁隆平的金钱观全面又深刻,蕴含了其实对得金钱也有一种智慧:在现实社会中,也要追求金钱不能代表的财富;我要拥有一定量的金钱,但不能够停留于只拥有金钱的状况之中,也要享受金钱所能够交换到的真实财富本身,也就要会花钱。

否则,我们就只是空洞地拥有金钱形式,成为地道的“守财奴“,我们要在不违背道德的条件获取金钱,然后用于金钱所交换回来的东西必须是身心愉悦的状态。

整个对待金钱的过程,我们要做它的主人,而不是仆人,这样,才能在金钱这面镜子前照无毫不羞愧的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