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果激素使用
果树生长素使用法

果树生长素使用法作者:汪志铮来源:《科学种养》2016年第03期植物生长素有促进植株生长、防止落花落果等作用。
果树生产上常用的有以下几种:一、芸薹素内酯芸薹素内酯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浸种和茎叶喷施处理,可以促进作物生长,改善品质,提高产量,使色泽艳丽,叶片更厚实。
也能使茶叶的采叶时间提前,也可令瓜果含糖分更髙,个体更大,产量更髙,更耐储藏。
芸薹素内酯适用于荔枝、龙眼、橘、橙、苹果、梨、葡萄、桃、枇杷、李、杏、草莓、香蕉等。
可在始花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施用,具有保花保果,提高坐果率,果实生长快,大小均匀,着色好,增甜,早熟增产(可增产25% ~ 40%),提高抗寒能力,缓解遭受病虫害、药害、肥害、冻害症状等效果。
使用时每3.5毫升芸薹素内酯对水15千克,均匀喷雾。
另外,芸薹素内酯和KT-30复配应用,也是近几年来比较热销的产品。
两者的应用,可以完美的达到在膨果的同时改善果实品质和外观的目的。
二、增产灵增产灵是一种复合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白色针状结晶体,能溶解于热水,微溶于冷水,易溶于酒精、丙酮、乙醚等有机溶剂。
性质稳定,可长期保存。
主要剂型为95%粉剂。
用增产灵处理果树,可促进生长,缩短发育周期,促进开花、结实,提早成熟,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
在白凤桃、黄花梨幼花和初花期喷施10毫克/升增产灵水溶液1 ~ 2次,可显著促进枝叶生长,提高坐果率,增加单果重和含糖量,提高果树的抗逆性,取得30%以上的增产效果,且不易引起繁育切口的腐烂,亦不易产生药害。
增产灵使用非常方便,可以点花、喷洒,也可以和农药、化肥混合使用。
每次用药量少,使用安全,对人畜无害。
三、核苷酸(702)核苷酸(702)是生物细胞中的核酸水解后的多种核苷酸的混合物。
能促进叶芽形成和根系生长,防止叶片衰老,调节植物体内营养物质的积累、运输和分配,刺激果实生长,改善品质,提高结实率。
实验表明,核苷酸能显著地提高温州蜜柑着果率和产量,改善果实品质,在幼树、旺长树上,效果尤为明显。
浅述磷酸二氢钾使用技术

·25·1.磷酸二氢钾的主要作用1.1快速补充作物养分。
磷酸二氢钾是一种高浓度磷钾二元素复合肥料(其中含五氧化二磷52%,含氧化二钾34%),能促进作物对氮磷元素的充分吸收,快速补磷、补钾,尤其对作物缺氮磷时或者作物特殊生理时期使用补充养分效果更好。
1.2增强光合作用。
磷酸二氢钾中的钾元素能促进作物光合作用,通过使用磷酸二氢钾后,可加速作物物资的制造、转化和积累,从而提高作物产量。
1.3提高作物抗逆能力。
磷酸二氢钾能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如抗倒伏、抗旱、抗冻、抗干热风、抗病虫、抗涝、抗寒能力、抗损伤促愈合、防治早衰、抗病菌侵染等。
1.4具有调节作物生长的作用。
使用磷酸二氢钾后,可以改善作物生长,促进植物的根、茎、叶更快生长,促进作物花芽分化、从而增加作物开花数、使花苞生长硕壮、保花保果、提高坐果率,同时可有效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
1.5提高农作物品质。
通过使用磷酸二氢钾,使作物营养充足均衡,尤其在果树的膨大期使用,可有效改善农作物品种,提高作物的外观及内在品质。
2.磷酸二氢钾使用准则在磷酸二氢钾农业生产实际使用中,要遵循“四提倡九禁止”的准则。
2.1提倡磷酸二氢钾使用四准则。
“四提倡” 即:一提倡磷酸二氢钾和一些氮素化肥、微肥等做到合理混施,可节省劳力,增加肥效与药效。
在作物生长较差,缺氮、磷、钾的田块实行混施,一般要求尿素液的适宜浓度为1%~2%。
二提倡磷酸二氢钾和硼肥混施。
在缺硼以及对硼肥显效的作物,用磷酸二氢钾与硼肥混施增产效果显着,硼肥浓度为0.05%~0.1%。
三提倡磷酸二氢钾可与敌百虫、辛硫磷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混合喷施。
此外还可与一些生长激素混施,如萘乙酸和矮壮素。
四提倡磷酸二氢钾和一些植物调节剂做到合理混施,可以做到一喷多效,省工高效。
2.2磷酸二氢钾使用九禁止。
“九禁止”即:一禁止与碱性物品混合使用,磷酸二氢钾的水溶液pH 在4.6左右,属于偏酸性,与碱性的肥料和农药混用会发生化学反应,会出现化学反应如絮结、沉淀、变色、发热、产生气泡等不正常化学反应,导致磷酸二氢钾功能的失效。
赤霉素在葡萄上的应用技术

素GA 其 已作为梨 树果 实的膨大 剂先后 在 1本 和 4 3
我 国使 用 L。 由于赤 霉 酸不 是 化学 合成 的 ,且与 植 3 】
物 体 内的 内源 赤霉 素结 构一 致 ,对人 体十 分安 全 , 因 此 得 到 广 泛 应 用 。 赤 霉 酸
广 泛 应 用 于 农业 生 产 ,技 术 成 鱼 2 g ! 垒 壁 ! 水 量 20 0 熟 ,生 产 效果 好 ,这是 现 代 农
赤 霉素在 葡萄上 的应用技术
刘 荣华 ,娄 玉穗 ,王世平
(. 海科 学技 术 开 发 交流 中心 ,上 海 2 03 ;2上 海 交通 大学农业 与生物 学 院,上 海 2 04 ) 1上 02 5 . 020
2 1年 夏 季 ,一些 媒体关 于 “ 0 1 爆炸 ”西 瓜的 报 道 引起 了消 费者 对瓜 果 无核剂 和膨 大剂 安全 性 的关
数 品种 在 初花 期 到 盛 花后 3 d 内处 理 有效 。无 核 处
理时 添 ) S ( J M 链霉 素 )2 0mgL,处 理 时期 可 提 n 0 / 前至 花前 I 周或 推后 到花 后 1 周左右 ,处 理适 宜时 间 扩大 、无 核率 更高 。保 果一 般在 落花 时进 行 ,一 般 用 1.~2 /水溶液 浸渍 或喷布 果穗 ,此 期处理 25 5mgL 容 易诱 导 无 核 ,若 仅是 保 果 ,可单 用 或 添) C P J PU I J
收 稿 日期 :2 1-20 0 11-1
表2袋装粉 剂 ( g袋 ,含G ,0 )配制不 同浓度溶液的用水 量 L 1/ A 2 0mg
!
4 26 .7 2 Βιβλιοθήκη 三 1 Q
04 . 02 .
黄瓜番茄茄子辣椒能否打膨大剂

黄瓜番茄茄子辣椒能否打膨大剂蔬菜瓜果中到底能不能打膨大剂?近年来,媒体与网络对各种激素蔬菜和水果经常进行报道,甚至出现片面渲染炒作,如避孕药黄瓜、顶花带刺黄瓜、催红番茄、爆炸西瓜等,矛头直指膨大剂,使广大消费者产生疑虑甚至恐慌心理,导致果蔬产业遭受严重打击。
昨日(5月27日),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中心召集全国30余位专家,在宁波举行果蔬植物生长调节剂(PGR)使用调查与产品安全性评估项目启动会,这标志着我国今年正式开始对果蔬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情况进行全面质量安全风险评估。
专家表示,膨大剂名为氯吡脲,对植物可产生助长、速长作用,俗称大果灵,也叫膨大素,20世纪80年代由日本首先开发,之后引入中国,是经我国批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目前,膨大剂在我国使用很广泛。
其本身毒性较低,使用得当,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在蔬菜质量安全中,前几年各地监测和监管工作重点集中在急性毒性较高的杀虫剂和杀菌剂,对果蔬植物生长调节剂关注较少。
由于蔬菜中PGR残留数据及安全性评价缺乏,公众对PGR安全性问题认识模糊甚至产生误解,一旦发生媒体炒作或网络舆情,监管部门难以做到有效应对处置。
针对以往网传江苏丹阳部分西瓜爆炸引发公众担忧,市农科院蔬菜所副所长黄芸萍曾作出回应,西瓜爆炸的提法不科学,正确的提法是西瓜裂瓜或裂果,是生产中较常见的现象。
膨大剂半衰期快,一般在西瓜早春栽培中使用,代替人工授粉促进坐果,合理施用合法注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西瓜生产和食用没有危害。
为了更好地指导生产,科学监管,引导公众理性、健康消费,此次农业部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宁波)等14家风险评估实验室,组成2个项目团队,将在全国9省(市、区)范围内分别对黄瓜、番茄等蔬菜,以及葡萄、樱桃、猕猴桃等水果开展PGR(2,4-D、多效唑、氯吡脲等)风险评估工作。
项目启动会的召开,为下一步风险评估工作顺利展开奠定了扎实基础。
植物激素在黄瓜、番茄上的科学使用

当蔬菜产 品达到合 格 商品性 状时 ,应适 当
采 收 。剔除残 次 品 , 分级包 装 , 注意 防止加工 并 环节的柠染 ; 不定期分批 抽 检 , 要 暗无 公 害蔬菜 标准上市 。
・
在 采取农业 措施 预防病 、虫 害发生 与传播
的基础 上 , 还要 采取 以下措 施 : l 合理 轮作倒 茬 、 、 间作 套种 合理轮作 、
病虫 、 害 。 草 三 、 虫 防 治 病
严 格按 照牲 产绿色食 品的农药使用准则》 , 禁 止使用剧毒农药 。在使用杀灭菌酯 、 多菌灵等 高效低毒农药 时 , 严格掌握好 喷施 安全期 , 宜采 用/4 喷雾器 , 1L " 超低量喷雾技术 , 把握防治 时机 , 在产品 即将上市前 的安全期 内不再 喷药。
黄板、 黑光 灯 , 施性诱 剂等 方法 , 对蔬 菜害虫进 行诱杀 。⑤ 充分 利用遮 阳 网 、防虫 网等保护设
施 。⑤高温 闷棚 ,能较好 的防治霜霉 病 、灰霉 病 、 星病等 。 黑
3 化 学 防治 、
4 动态管 理 。 、 针对 设施 栽 培的蔬 菜 , 生育期 中对 温度 、 水分 、 湿度 、 光照 、 营养需求 不 同 , 实 行分 段 管理 , 协调作 物生长发 育 , 提高产 量 和品 质。 5 基 质栽培 。 以提高作物 产量 、 、 品质 , 控制
内温 度 高 , 分 、 照 和 养 分 调 解 不 当 , 子 叶 水 光 其 下 轴 和茎 极 易 徒长 ,特 别 是 秋 延 后 棚 内直 播 西
红 柿极易 徒长 ,影 响花芽分 化 ,为 防止幼苗徒 长 ,早 春秧 苗 在 5 以上 叶 片时喷一 次 5 个 %的
因温度高 , 光照足 , 荫不 当造 成弱光 , 遮 致使植 株 严重徒 长 , 养分 、 分供 应不足 , 水 造成授 粉不 良引起落花 。 可采用番 茄灵或 防落素 , 2 一D 比 4 效果好 ,使 用浓 度为 2 ~5p m并 加 入赤 霉素 0 0p 1 0~5p m 和磷 酸 二 氢 钾 50倍 液 ,可 防 止 空 0p 0
植物催熟素对人体的影响

目前, 市场上涌入了越来越多的反季节水果, 这些水果非但成熟于寒冷的冬季, 而且个个显的果大肉多, 很是惹人喜爱. 我们饮食都讲究新鲜, 无论是肉类还是蔬菜水果等. 这些反季果菜构成了饭桌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怎么样选购这些蔬果可大有学问. 一些商贩销售的西红柿上长出一个个长长的尖, 有的呈现出花瓣状;个头较大的草莓、西瓜等水果切开后中间有空腔;原想颜色呈黑红色的樱桃、李子味道一定酸甜可口, 然而尝了后才发现上当. 据有关专家称, 这类果蔬大部分非正常生长成熟, 而是采用了膨大剂、增红剂和催熟剂等化学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用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一类物质. 植物生长调节剂又称为植物外源激素, 一般通过人工合成或微生物发酵等方式生产. 其生理作用和生物学效应与天然植物激素(植物体内天然存在的一类化合物)相同或相近. 目前,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世界上广泛应用于农林业生产, 国外已商品化的品种有100多种, 主要有乙烯利、甲哌鎓、矮壮素、噻苯隆、赤霉酸等. 应用范围包括蔬菜、果树、棉花、烟草、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等作物. 我国登记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38个品种, 常用的有乙烯利、赤霉酸等近10个品种. 主要在园艺、水稻、棉花等作物上使用.据动物实验证明, 植物生长调节剂都不属于特剧毒类、剧毒类和高毒类. 少数植物生长调节剂属于中等毒类, 例如高浓度7841对怀孕大白鼠胚胎有一定胚胎毒, 但未发现致畸、致突变和致癌作用. 又如, 硫脲慢性投药可引起大白鼠肝长瘤, 骨髓衰退、甲状腺肿大, 是早期诱癌可疑物. 大部分植物生长调节剂属于低毒, 其中包括:萘乙酸、2, 4-D、防落素、青鲜素、 6-苄基氨基嘌呤、乙烯利、增苷膦、比久、噻唑隆、助长素 ( Pix)、矮壮素、多效唑、烯效唑、增甜剂、复硝盐、芸苔素内酯、石油助长剂、抑芽敏、吲熟酯、水杨酸、三碘苯甲酸、调节安、异戊氨基嘌呤和疏果安等. 小部分植物生长调节剂属于微毒类, 例如吲哚乙酸、脱落酸.很多人担心水果催熟剂对人体有害, 甚至有人说植物用的激素”就是避孕药”, 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植物激素和人体的激素从化学结构到生理功能都不是一回事, 担心水果催熟剂会让孩子提前发育, 完全是杞人忧天. 植物激素只作用于植物体, 没有动物的雌激素和雄激素存在于生长的植物体内. 几千年来植物体作为人类的蔬菜、水果、糖、油等的主要食物源, 在食用中是很安全的. 植物激素对动物体不起作用. 植物激素大多是小分子, 而动物激素主要是大分子的蛋白质和多肽, 两者的化学结构不同, 作用机理也完全不一样. 动物激素仅作用于动物体, 因此, 动物激素对植物体也不起作用.有人担心, 果农和商贩会不会过量添加植物激素. 其实不用太担心. 植物激素也需要成本, 而且, 植物激素的使用也有一个的性质:少量用有好处, 用多了有坏处!比如, 用催熟剂可以催熟水果, 但是用多了, 水果会成熟过快, 容易腐败, 反而不利于运输和贮存.很多人以为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催熟的果蔬, 就是”揠苗助长”, 想当然地认为使用催熟剂的果蔬营养价值会降低. 其实, 使用催熟剂在农业生产中可以促进果蔬生长, 增加产量, 果蔬的营养价值并不都是降低的, 甚至, 在某些果蔬中, 营养价值还有提高.在深色果蔬中, 催熟果蔬的营养价值的确会有部分劣势. 在番茄的催熟研究中人们发现, 使用乙烯催熟的番茄中番茄红素和维生素C 的含量都要低于自然成熟的番茄. 究其原因, 是因为番茄未成熟时, 都是青黄色的, 几乎没有番茄红素, 而维生素C含量已经有一定水平. 催熟过程中, 由于缺乏阳光作用, 番茄红素的产生受到一定影响, 而贮藏过程中维生素C会受到氧化而减少.不过, 使用乙烯催熟的浅色果蔬, 营养价值并不会减少. 中国农业大学2009年研究报道显示, 在绿豆种子萌发过程中使用乙烯可使绿豆芽苗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增加25. 1%、66. 07%和163. 9%;在荔枝、梨子的研究中发现, 使用乙烯催熟的桃子总糖含量有升高, 同时也能较好地保持维生素C的含量, 营养价值均有增加的趋势.总体来看, 认为催熟的果蔬营养价值一定降低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一般来说, 对于那些有色的水果来说, 催熟后的某些水果营养的确有降低, 但是, 对于那些果肉部分没有多少颜色的水果来说, 催熟剂反而会提升它们的营养.不过, 现在我们大部分人的问题依然是果蔬的食用量不够, 而且, 秋冬季节果蔬少. 营养学推荐每天要吃 200~400克水果、300~500克蔬菜, 而我们目前60%以上的人连一半都无法达到. 相比担心催熟果蔬那点儿营养差异, 我们更应该担心能否吃够果蔬. 如果能够吃到自然成熟的甜美果实, 我们就享受它的风味和口感;如果实在不能吃到它们呢, 也未必非常吃亏, 因为还有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这些有益物质可以利用. 所以, 还是不要太担心催熟的果蔬营养差了, 多吃才是目前的首要任务.实际上, 我国对植物催熟剂的管理也是相当严格的. 在我国, 按照《农药管理条例》的规定, 植物生长调节剂属于农药管理范围. 只有取得农药登记并获得生产许可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产品, 才能进行生产、经营和使用.我国对农药登记要求十分严格, 申请登记的农药产品都需要进行大量试验, 从产品化学、药效、毒理学、残留、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查和科学评价. 只有证明具有好的防治效果, 同时对人畜健康和环境影响可控, 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要求方可取得登记. 生产经营农药要附有经有关部门核定的标签, 明确有效成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要严格按照标签标明的使用剂量、使用时期和使用方法规范使用, 不可滥用.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基本原则是:在保证达到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前提下, 以最少的用量获得最大的调节效果, 既经济用药, 又减少残留量, 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保证人类的安全. 对于蔬果生产者来讲, 要减少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 最根本的方法是利用生物农药. 比如植物体产生的激素. 这些激素来自植物体, 比较安全. 例如赤霉菌分泌出来的赤霉素, 蜂蜡含有的三十烷醇等;其次, 要使用毒性低、在植物体内和土壤中分解快的生长调节剂. 在具同样效果的原则下, 选用在土壤中残效期较短、毒性低的种类. 例如, 要控制花生的营养生长, 调节膦和比久都有同样的功能. 由于调节膦毒性低而且残效期只有7 d, 而比久有毒而且残留长达一年左右, 所以可用调节膦代替比久;最后, 在施用现在常用调节剂时, 不要随意增加施用次数或浓度, 确保安全. 要掌握正确的施用浓度、次数、时期和方法. 在不影响生物效应的前提下, 尽量减少用量, 以减少在土壤或植物体内的残留量.综上所述, 植物催熟素只要被合理合法使用, 对人体并无什么伤害, 至多会影响农产品的外形和口感而已. 因此, 网上流传的催熟素种种危害, 比如会导致癌症、性早熟等都是谣传, 对催熟素的过分担忧都是杞人忧天. 所以, 大家可以放心食用市面上的瓜果. 如果实在担心的话, 目前使用的果蔬催熟剂主要是乙烯利. 乙烯利可溶于水, 因此, 用水清洗和浸泡就可以去掉残留. 所以, 平时吃水果, 如果担心有催熟剂残留, 不妨多用清水冲洗几分钟. 另外, 某些不法商家存在违法使用催熟剂, 比如过量施用、使用违禁激素等. 因此, 大家要到正规的商店购买农产品.。
植物激素的危害

•植物激素安全性惹争议专家提醒滥用会危害健康•最近催熟剂、膨大剂、催红剂、增甜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被推向风口浪尖,这些调节剂被媒体冠名为“植物激素”之后,引起了消费者的不少担忧。
究竟“植物激素”危害大不大?应该禁止还是推广?针对这些消费者关心的问题,记者昨天采访了有关专家和官员。
记者了解到,目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国内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农作物。
农业专家表示,植物生长剂属于农药范畴,基本都属于低毒和微毒农药,大部分毒性比味精和盐还小,是一种农业增产、增效的重要技术措施,并且是安全的。
不过一些食品专家也担忧,瓜农果农菜农为了高额利润,存在滥用植物激素,随意提高浓度,随意更改施用时间等现象,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很大的风险。
植物生长剂已被广泛使用于多种农作物“我们认为,最近的一些报道对消费者有误导作用。
”昨天,广东省农业厅植保总站研究员江腾辉开门见山地对记者说,最近一些媒体把植物生长剂讲得太过恐怖。
“事实上,植物生长剂归属农药管理,并且属于低毒和微毒农药。
”江腾辉说,前几天,省农业厅植保总站邀请华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部分专家,专门召开会议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问题,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包括催熟剂和膨大剂在内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作为农作物生产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在农业增产、增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应加强对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技术的宣传普及,指导农业生产者科学合理使用,引导社会公众科学看待,避免因一些不实信息或虚假消息误导消费者,切实维护公众的健康安全和广大农民的利益。
“作为一项农业增产、增效的重要技术措施,植物生长剂已被广泛使用于多种农作物,技术也已经比较成熟。
”江腾辉说“广东每年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约220吨,大概占全国使用量的3%多一点。
”江腾辉说。
“植物生长剂跟化肥以及其他的农药本质是一样的,而且它还是低毒、微毒的。
”江腾辉说。
农业专家:毒性比味精和盐还小“绝大部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毒性比味精和盐还小。
”华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徐汉虹教授说。
[乙烯利对农业生产促进作用]40%乙烯利的使用方法
![[乙烯利对农业生产促进作用]40%乙烯利的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66f376f680203d8cf2f246b.png)
[乙烯利对农业生产促进作用]40%乙烯利的使用方法番茄、黄瓜、棉花等作物上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选用经过登记的产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有利于提高蔬菜瓜果、棉花的产量,质量安全是有保证的。
一、“催熟剂”是什么?催熟剂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着植物激素,即植物体内天然存在的一系列有机化合物,其含量很低,但能够起到调控植物生命活动整个进程的作用,如我国已经经过农药登记的植物激素有乙烯利,芸薹素等。
它不是营养物质,但能在很低的浓度下发挥各种特殊的调控作用。
植物激素完全不同于动物激素,在动物体内不能起到类似的生理作用。
因为它们都是由植物自身产生的,所以又叫内源激素。
随着科学和生产的发展,人工模拟植物激素的结构,合成一些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由于它不是植物体所产生的,所以又叫外源激素。
它们具有与内源激素相似的生理活性或通过影响内源激素合成、运输、代谢、生理作用从而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大量研究证明,几乎所有的植物组织和器官都产生乙烯,植物体内乙烯的生理作用与其生长之间有着紧密关系。
由于乙烯是一种气体,几乎不能在田间及室外应用,在应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
美国通过人工合成了能够释放乙烯的化学试剂一乙烯利,乙烯利进入植物体内能分解而释放出乙烯,对植物的生长起到调节作用。
目前乙烯利逐渐普遍应用于农作物生产中,番茄、香蕉、菠萝、棉花、咖啡、烟草、小麦等作物的生产中,尤其是棉花,如果早霜来得早,为了保证即将吐絮的棉花采收,采取喷施乙烯利提早棉花吐絮的的采收,效果非常好,美国机械化采收棉花,为了保证成熟度一致,都要用乙烯利催熟。
乙烯利化学名称为2一氯乙基磷酸,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低毒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释放乙烯起作用。
原药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体,市场上销售的多为35%或40%含量的水剂,是一种浅棕色的透明液体。
乙烯利在强酸环境下比较稳定,使用时用水稀释后开始分解,产生乙烯,香蕉在采收过程中为了保证上市的成熟,都要用乙烯利处理后才销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番茄使用的激素类别:
一、防落素
别名对氯苯氧乙酸钠、番茄灵、座瓜灵、PCPA。
剂型为1%的乳油,每支5ml或10ml。
作用:促进生长,防止落花落果,加速果实发育,形成无籽果实等。
用法:半数花开放时兑水10—15公斤(茄子6—10公斤),定向喷花或浸花,随开随浸,保花保果,幼果期喷果或浸果,保果,形成少籽果,膨大果实。
二、国光乙烯利
主要为乙烯利,催熟,稀释倍数800-1000,用配好的药液喷雾植株上已转色的番茄或将番茄采下用药液浸5秒左右捞出晾干催熟。
三、国光不落
主要成分:2,4-滴钠盐,作用为在花期喷施,防止落花、提高座果率, 促进果实膨大,增加产量,形成少籽或无籽果实,早熟等作用。
具体用法:将药液配成10-20毫克/千克的浓度(即每1克本品兑水42.5-85千克),用毛笔蘸药液涂正开花的花柄。
四、国光催红
主要为乙烯利,在番茄幼果期使用,能促进番茄果实早熟、着色,提前显出成熟色泽和风味,早上市,提高经济价值。
使用说明:将本品稀释200-300倍液,即每袋(5克)兑水1-1.5千克。
当植株上的番茄果实转色后(发白显黄),用手动小喷雾器喷转色果果面,注意不喷到枝叶上。
茄子使用激素类别
一、保花座果灵(茄子专用型)主要为防落素,微量元素等,幼果期喷施,防化瓜每支兑水量如下:①、15—20℃500—750g,②、25—30℃ 1000—1500g
二、高效矮丰灵
主要成分为缩节胺,微量元素等,控制植株旺长,保花保果。
使用作用和施用方法:
苗期30g兑水10—15kg叶面喷。
开花座果期:30g兑水15—20kg,叶面喷。
西瓜使用激素类别
一、噻苯隆主要成分为噻苯隆,为可湿性粉剂,每瓶5g ,使用时加水1.5㎏,配成3.32.5 ml/ L的溶液。
噻苯隆主要在西瓜上使用,一般喷施,整个生育期用一次,每亩用量5g。
二、国光施特优座果灵
主要成分为防落素,保果保花,提高果品的品质,产量。
使用技术和使用方法:在雌花开放当天或前后一天,用棉签蘸药液均匀涂抹瓜胎一次。
三、国光氨基酸硼
主要成分为氨基酸硼,防止不实症、果实干瘪。
用法用量:稀释600-800倍(每瓶500克)兑水300-400千克,在苗期,孕蕾期至始花期喷、谢花后幼果期喷施。
黄瓜及其他瓜果常用激素:
一、40%赤霉酸水溶性粒剂
作用:膨果,2g兑水30kg,叶面喷。
二、萘乙酸
主要成分萘乙酸,调节生长,防落果,稀释4000---5000倍喷雾。
三、复硝酚钠
催熟,1g兑水15kg,叶面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