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案例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生态敏感地区的乡村空间规划——以长白县为例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生态敏感地区的乡村空间规划—以长白县为例□ 彭震伟,高 璟[摘 要]生态敏感地区的乡村空间发展对于区域整体生态系统的良性维护、实现人类活动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平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的背景下,生态敏感地区的乡村空间发展实质是从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视角,将全域自然生态空间与乡村人居体系的规划融为一体。
文章结合吉林省长白县的实践,提出应当在村庄布局规划和村庄规划两个层面推进技术路线的创新,在村庄布局规划层面,通过自上而下的“双评价”和自下而上的乡村发展潜力评价,在生态系统与网络修复、重建和优化的基础上,完善乡村人居体系的规模、等级、结构和布局,制定精细化的乡村规划传导策略;在村庄规划层面,以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为前提,以全域视野安排生态、生产和生活空间,促进生态空间的整治和修复、生产空间的复合与多元、生活空间的集约与高效,从而划定乡村空间发展的一张蓝图。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生态敏感地区;乡村空间规划;乡村发展潜力评价;长白县[文章编号]1006-0022(2021)03-0058-06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彭震伟,高璟.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生态敏感地区的乡村空间规划—以长白县为例[J].规划师,2021(3):58-63.Rural Spatial Planning of 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Area in the Context of National T erritory Spatial Planning: Changbai County/Peng Zhenwei, Gao Jing[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national territory spatital planning, rural spatial planning in 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area has greatimportance for sustainable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it integrates rural nature space and residential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 resource general management. With Changbai county of Jili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proposes technical innovation at two levels of village layout and village plan. At village layout level, based on double evaluations and bottom-up assessment of village development potential, a detailed planning transmission strategy that repairs, reestablishes, and improves eco-system, and integrates the scale, hierarchy, structure, and layout of residential system, shall be formulated. In the village planning, the production-living-ecological spaces should be arranged comprehensively.[Key words] National territory spatial planning, 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area, Rural spatial planning, Rural development potential assessment, Changbai county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颁布并成为在乡村地区构建稳定、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和空间体系,以及促进乡村地区生态、经济和社会全方位发展的政策基础。
鄂州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实践

鄂州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实践汤俊(武汉愿景土地咨询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00)摘要:生态修复是践行生态文明的重要工作,也是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质量整体改善的重要保障。
文章通过分析鄂州市生态现状,结合鄂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双评价”和各层次要求确定鄂州市生态修复总体目标,识别生态修复重点区域,划定了六大生态修复分区,部署了7个重大工程和33个子工程,探讨了在国土空间背景下生态修复规划的总体思路、空间布局和重大工程设计,以期为其他区域的生态修复规划编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修复规划;生态廊道;规划“双评价”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936(2023)09-0028-04DOI:10.19301/ki.zncs.2023.09.008Planning practice of land spac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Ezhou CityTANG JunAbstract:Ecological restoration is an important work in the practic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keeping the boundary of natural ecological security and promoting the overall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natural ecosystem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ecological status quo of Ezhou City, the overall objective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Ezhou City was determined by combining the "double evaluation" of the overall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of Ezhou City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various levels, the key area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were identified, six ecological restoration zones were demarcated, and seven major projects and 33 sub-projects were deployed. The general idea, spatial layout and major engineering design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lann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ational space are discusse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lanning in other regions.Key words:ecological restoration planning; ecological corridor; planning "double evaluation"1 建设背景鄂州市作为长江中下游重要城市,在区域湿地保护、水源涵养、防洪调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环境生态修复案例

由于受到季风气候影响,义乌江在雨季经常会有洪涝灾害出现,而传统水文工程的解决方案往往是裁弯取直、硬化河道,现状已经有部分河道被裁弯取直并浇筑了水泥防洪挡墙。河流水质受到严重的富营养化污染,水质低于中国水质分类标准种最差的劣五类。场地内大量的废弃物和垃圾,场地内很大部分空间被用来堆放工业建设产生的建筑垃圾和其他垃圾。义乌江沿江遍布大规模的温室,如何可持续的发展并降低维护成本将会是政府很重要的一个考量。
本项目划定鸟类保护区,与旅游区域分开;利用雨水的滞蓄过程进行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恢复海滩的潮间带湿地系统;砸掉了海岸带的水泥放浪堤,取而代之的是环境友好的抛石护堤;在鸽子窝公园明湖设置动物栖息岛,运用仿生的设计手法,利用礁石、翅碱蓬以及土壤等设计出自然岛屿的形态;发明了一种箱式基础,方便在软质海滩上进行栈道和服务设施的建设,设计一条随海岸线蜿蜒的木栈道。使昔日被破坏的海滩,重现生机,同时成为旅游观光点。
经过巧妙的设计,使鱼塘成为水体净化器,并引入林丛、栈道、廊桥和亭台,通过最少的干预,使之成为新城的“生态海绵,”净化被污染的运河的水体、缓解城市内涝,保留场地记忆,同时为周边居民提供了别具特色休憩空间。本设计探索了一种将城郊农业景观转化为城市“绿色海绵”的设计途径,通过最少的工程改造,使昔日的工、农业“废墟”成为具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生态系统和游憩景观。设计中对场地工农业遗址的利用和转化,不但使公园有了文化的记忆,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步行系统和驻亭空间的设计都体现了对地形的适应和利用;绿化方式,特别是丛林式的水杉版斑块,有效地改变了原场地单调的景观而形成丰富多彩的生态和体验空间。
环境生态修复案例
长期以来,受持续增长的人口压力、高强度的国土开发建设活动、自然资源大范围开发利用等因素影响,我国部分地区生态系统退化严重。针对这些生态退化区域,国家相继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生态保护与建设重大工程,在提高林草植被、森林覆盖率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案例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案例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指通过对国土空间进行合理规划和生态环境修复,实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改善。
在中国,有许多典型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案例,以下是其中一些案例:
1.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中国的三北地区包括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这些地区曾经遭受严重的生态退化和沙漠化问题。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中国政府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通过植树造林、草原恢复等措施,修复了大片退化生态系统,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2.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项目,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和生态屏障,但长期以来受到了水土流失、生态退化等问题的困扰。
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项目,包括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工程等,有效改善了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3. 长江流域生态修复工程,长江流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但也面临着水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
中国政府积极推进长江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包括水污染治理、湿地恢复等项目,取得了显
著的成效。
4. 草原生态保护与恢复工程,中国草原面积广阔,但也面临着
过度放牧、草原退化等问题。
中国政府实施了草原生态保护与恢复
工程,通过实行草原禁牧、草原轮牧等措施,有效改善了草原生态
环境。
这些案例充分展示了中国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为全球生态修复提供了宝贵经验。
同时也提醒我们,生态环境
的修复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长期坚持,才能取得可持续的效果。
北京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一、案例背景北京市作为我国首都,长期以来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也伴随着国土空间生态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北京市积极推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探索出了多个典型案例,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供了宝贵经验。
二、案例一:十渡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1. 十渡自然保护区位于北京市西北部,是集湿地、水域、森林等多种生态景观于一体的生态保护区。
长期以来,由于开发建设、旅游开发等原因,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湿地减少、水质下降、植被丧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 为了改善十渡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北京市政府积极实施了生态修复工程。
在湿地修复方面,通过复建湿地生态系统,重新导入水源,修复了原有湿地功能;在水质改善方面,实施了水质净化工程,建设了多个人工湿地和生物滤池,有效提高了水质;在植被恢复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植被恢复工程,引种大量湿生植物,恢复了湿地植被的多样性和完整性。
3. 经过多年的努力,十渡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湿地面积扩大,水质明显改善,植被恢复茂盛。
生态修复工程不仅提高了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也成为了生态旅游的热门景点,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三、案例二:密云黄花河沿岸水域生态修复1. 黄花河是北京市西北部的一条重要河流,长期以来,由于水污染、废弃物排放等问题,河流水质逐渐恶化,鱼类和水生生物逐渐减少,部分河段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富营养化现象。
2. 北京市政府对黄花河沿岸水域进行了大规模的生态修复工程。
在水质改善方面,加强了对黄花河水质的监测和治理,禁止废水排放,加大了对排污企业的监督管理。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进行了多次的水生植物引种和放流,恢复了部分濒危水生物种裙。
3. 随着生态修复工程的不断推进,黄花河水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水质逐渐恢复正常,原有鱼类和水生生物裙落得到了恢复,黄花河沿岸的生态景观也变得越来越优美,成为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湘西地区典型县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案例研究

湘西地区典型县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案例研究摘要:国土空间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环节。
本文以中方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题研究为依托案例,对中方县国土空间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识别县域国土空间在开发、保护、利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研究修复县域国土空间功能、提升国土空间质量、促进国土空间合理开发利用。
本文可为湘西地区县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1.研究背景国土空间是空间、资源与环境的综合体,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人类社会发展史实质上是一部适应自然生态系统演化的国土综合整治史。
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增长的同时,引起了资源环境快速消耗、局部区域生态问题日益突出。
当前,经济社会已进入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双轮驱动的发展阶段。
然而,资源约束不断加剧,生态环境压力加大,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亟需优化,国土开发质量有待提升。
国土空间体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具有全域性、统领性、战略性作用。
在新发展理念下,资源利用水平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等内容将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规划目标和价值导向。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题研究作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与实施的重要内容,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全域性、工程性、实施性,与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有机结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共同实现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与生态修复目标。
2.研究区概况中方县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怀化市中部,总面积1515km2,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湘黔、枝柳铁路,209、320国道,223、312省道和沅水、舞水两条水系穿境而过;上瑞高速和包茂高速公路呈“十字形”在县城规划区交汇。
中方县为云贵高原东部边缘的雪峰山区,全县地势起伏交错,海拔差异大,海拔最低137米(铜鼎乡的赤岩湾),最高为1248米(蒿吉坪乡抗乐山),在县境中部,由于凉山,鸡公界山体自南而北呈脊状凸起,自然地将全县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地处雪峰山区,山峦交迭,谷地狭窄,一般海拔 500—800 米,地形较为复杂,西部地势低平,一般海拔 300—500 米。
云南省玉溪市抚仙湖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案例

云南省玉溪市抚仙湖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案例(一)案例背景云南省玉溪市抚仙湖是珠江源头的第一大湖,也是我国内陆湖中蓄水量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湖泊淡水资源总量的9.16%,是滇池的13倍、洱海的7倍、太湖的4倍。
但是受流域磷矿开发、山地垦植、人口快速扩张等因素影响,抚仙湖2002年局部暴发蓝藻,污染负荷逐步增加,大部分水域水质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流域生态退化日趋严重。
2017年开始,抚仙湖地区被纳入全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围绕突出问题,推动抚仙湖流域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取得了积极成效。
(二)具体做法一是加强流域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与管控。
玉溪市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产、以水定人,在整合原有多项规划的基础上,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引领作用,编制了抚仙湖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划定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合理规划抚仙湖流域人口、产业、城市建设等发展水平,构建了以抚仙湖为核心,以山体、河流、湿地和自然保护区等为生态屏障的生态安全空间格局。
同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坚持“四条红线”,即抚仙湖最高蓄水位沿地表向外水平延伸110米范围内不得建永久性设施,严格控制生活生产取水并严禁取水做景观,污水零排放、垃圾无害化和设施景观化,严禁建设高密度地产项目,加强国土空间管控。
二是推进腾退工程。
按照“湖边做减法、城区做加法、减轻湖边负担”的原则,推进抚仙湖流域腾退工程,还自然以宁静。
强力推进抚仙湖“四退三还”(退人、退房、退田、退塘,还湖、还水、还湿地),抚仙湖一级保护区内共退出农田8400亩、鱼塘493亩,最大限度地减少面源污染。
22家中央和省市县属企事业单位、16家私营企业全部退出抚仙湖一级保护区,退出地块面积1343.19亩,拆除建筑面积22.5万平方米。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国际经验及典型案例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国际经验及典型案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指对受到自然、人为或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影响而出现急剧恶化或逐渐衰退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以恢复其稳定性、健康性和完整性的过程。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通过介绍国际经验和典型案例,探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重要性、方法和效果,以期为我国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1.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重要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重要性在于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生态系统是地球上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体系,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过度干扰,很多生态系统遭受了破坏和恶化。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能够通过恢复植被、改善土壤、修复水体等手段,帮助生态系统恢复原有的功能和结构,从而保障生物多样性、土壤保育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 国际经验在国际上,各国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日本作为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遇到了大量的生态问题,如土地沙化、水体污染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日本通过推行绿化计划、建设人工湿地、修复河流等措施,成功恢复了大片土地的生态系统功能。
另外,澳大利亚也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系统而闻名。
在面对生态系统恶化问题时,澳大利亚通过修复湿地、保护珊瑚礁等方式,成功修复了许多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
3. 典型案例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典型案例中,美国的沙漠生态修复堪称经典。
美国西南部地区的沙漠生态系统由于气候变化和过度开发而受到了严重破坏,致使土壤沙漠化、植被严重退化等问题严重威胁当地生态系统的健康。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政府通过实施退耕还林、人工植树、推行水资源管理等措施,成功修复了大片沙漠化土地的生态系统,为当地的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4. 个人观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各国应该加强合作,借鉴国际经验,制定科学的生态修复规划,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国土空间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案例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指对国土空间中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保护的一种综合性措施。
近年来,我国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下面列举了10个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案例,以展示我国在生态修复领域的努力和成就。
1.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位于中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生态工程之一。
通过大规模植树造林,修复退化土地,改善水土保持能力,提高生态系统功能,有效减少了沙尘暴和土地退化的风险。
2. 长江生态修复工程: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
长江生态修复工程包括水质改善、湿地保护、岸线整治等多项措施,旨在提高长江的生态环境质量,保护鱼类和水生动物的栖息地,维护长江流域的生态平衡。
3. 黄河湿地保护与修复: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流,也是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
黄河湿地保护与修复项目通过湿地的恢复和保护,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农田的耕作能力,促进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 草地退化治理项目:我国内蒙古、青海等地的草地退化问题严重,影响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草地退化治理项目通过进行草地恢复和保护,提高草原的草场质量,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5. 水土保持治理项目:水土保持是保护国土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我国在水土保持治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梯田工程、水土保持林、河道整治等,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的风险,保护了耕地和森林资源。
6. 河流生态修复项目:我国许多河流受到了人类活动的破坏,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河流生态修复项目通过河道的整治和水质的改善,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提高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维护河流的生态平衡。
7. 湿地保护与修复项目: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对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在湿地保护与修复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湿地的保护、湿地的恢复和湿地的规划等,保护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8. 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矿山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影响。
我国在矿山生态修复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矿山的废弃物处理、矿山的植被恢复和矿山的水质改善等,减轻了矿山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了矿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9. 城市生态修复项目:城市化进程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压力。
我国在城市生态修复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城市绿化、城市水体的治理和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等,提高了城市生态系统的质量,
10. 生态移民与扶贫项目:我国许多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劣,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
生态移民与扶贫项目通过向贫困地区的居民提供生态补偿和就业机会,改善了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我国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涵盖了不同领域和地区。
这些案例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其他地区和国家提供借鉴,共同推动全球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