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 一等奖创新教案+思维导图
《灯光》优质课件PPT(共17张PPT)

(三)课堂总结 A. 社会是一张无与伦比的“大网”,我们每个人就是这个网上的一个结点
行的战争。 (1)学生分组交流、讨论:联想自己的生活经验,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健康?
生字、新词
情境导入
背景资料 11. 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颈联从贾谊的见疏,隐隐联系到自己 。一个“犹”字,号称“有道”的汉文帝,对贾谊尚且这样薄恩,那么,昏聩无能的唐代宗,对刘长卿更谈不上恩遇;刘长卿的一贬再贬,沉沦坎 坷,也就是必然了。这就是所谓“言外之意”。贾谊凭吊屈原,长卿凭吊贾谊,诗人在当世无人理解、由衷寻求知音,真切再现了其抑郁无诉的真实心境。 尾联刻画作者独立风中的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解放战争: 形象 ,象征着当时国家的衰败局势,与“日斜时”相照应,加重了诗篇的时代气息和感情色彩;尾句有意设问,“君”既指贾谊亦指自己,怜人更是怜己,自怜之意,溢于言表,表达
了对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不合理现实的强烈控诉,流露出诗人伤心哀婉的叹喟之情。 1通、过教对学本重课点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挫折是人生的常态,同样,我们的国家、社会也在挫折中成长。因此,我们在面对挫折时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 5待.“挫停折”“投,”发“拔掘”我“顾们”生四命个的连力续量的,动增词强,我反们映生了命诗的人韧内性心。的只极有度这抑样郁我苦们闷的和国感家情在的挫激折荡面起前伏才。越发有韧性,尤其是我们青少年学生更应该珍爱我们的生命,增强生命的韧性,因为少年
初中美术《灯饰设计与制作》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案,体现对自然、对生活的关爱之情。
对应课标
专题学习目标
1. 学生能选择合适的纸质材料制作简单的圆筒形、三角形、正方形及其 变式 2. 学生愿意尝试借鉴某种形式,运用适当的装饰手法美化灯饰。 3. 学生能有兴趣地表述对于灯光的情感,体验,尝试分析灯饰的材质、 造型及装饰对于灯光的影响。
1.圆筒形灯饰通过适当折叠,你可以做出几种形式的筒 专题问题设计 状造型?
主题单元问题 式的筒状造型?
设计
2. 如何做到灯光效果和材质的巧妙结合?
3. 如何做好灯具材料的黏结与结构支撑?
专题划分
专题一:筒状纸质灯饰设计 ( 1 课时) 专题二:一款创意灯具设计 ( 2 课时) 其中,专题二中的活动 灯具在不同环境中的效果 作 为研究性学习)
专题一
筒状纸质 课时,每周 1 课时;课外共用 1 课时)
适用年级
《灯饰设计与制作》主题单元设计 七年级
所需时间
课内共用 3 课时;每周 1 课时;课外共用 2 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本单元属于“设计·应用”范畴,学生进入中学后,第一次接触立体造 型,创作欲望也很强,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让学生能够更快 地接受基本的设计方法与制作技巧,体验成功的快感和学习的乐趣,增 强自信心。并为八年级上下册的设计制作做好铺垫。这个单元包括了筒 状纸质灯饰设计和一款创意灯具设计两大内容。 学习重点: 1. 手工制作与民间工艺相结合的素质培养。 2. 制作方法步骤及外观造型设计。 3. 灯饰制作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性。 学习难点: 1. 灯饰制作在表现内容上也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保证结构的正确性 系统性。 2. 在造型设计上受哪些因素制约,在制约中又如何去拓展。 3. 好的制作如何去欣赏,分析好在哪里?它需要学生去发挥想象和创 造。 本单元共有两个专题。专题一“筒状纸质灯饰设计”是利用立体构成结 合平面构成的基本方法进行纸质灯饰的设计与制作,并把课堂设计教学
8《灯光》课件(共24张PPT)

学认字
yào
jiān yǐ
niǔ chōng jǐng
照耀 雄伟 围歼 倚着 电钮 憧 憬
cuǐ càn ō
xū
璀璨 噢 黑魆魆 聚精会神 自言自语
jūn
hǎo
wǎn
千钧一发 郝副营长 豫皖苏平原
读一读:
围歼 突击 注视 漆黑 憧憬 阻击 震天动地 千钧一发
近义词
照耀—照射 雄伟—宏伟 茂密—繁茂 沉思—深思 憧憬—向往 璀璨—绚烂 激烈—猛烈 震天动地—惊天动地 千钧一发—万分紧急
他并没有点烟,却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摆在双 膝上的一本破旧的书。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 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 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想想“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各是在什么 情况下说的。
次 数 谁说的
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第一次 游人
欣赏美丽景色时
第二次 郝副营长 看到书上的一幅插图时
课外拓展
学习内容
1.电影推荐——《闪闪的红星》。 2.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3.小侦察员张嘎的故事。 4.鸡毛信的故事。
反义词
茂密—稀疏 微弱—强烈 暴露—隐蔽 聚精会神—心不在焉
【词语理解】
[豫皖苏]:豫:河南省。皖:安徽省。
苏:江苏省。
[憧憬]: 向往。
[璀璨]: 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本课
指天安门广场灯光耀眼。
读课文,给课文分部分,并试着说说各部 分的意思。
第一部分(1、2) 写作者在天安门广场,听 到“多好啊”的赞叹,引起对往事的回忆。
作者简介
王愿坚,中国电影编剧、作家。山东诸城相州七村人。 1945年参加八路军。曾任报社编辑、记者。1978年任八 一电影制片厂编剧、文学部主任。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 美术系主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第四、五届理事、中国作 协理事。其妻是茹志鹃,其女是王安忆。三人均为我国 知名作家。
《图解照明设计》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图解照明设计》
思维导图PPT模板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内容
概述
第章
方法
建筑
专业
灯具
照明设 计
设计
空间
光
步骤
照明
艺术
问题
电气设计
方式
原则
专卖店
01 内容概述
目录
02 插图
03 第1章 照明概述
04 第2章 光与电的关系
05 第3章 照明灯具
06 第4章 照明量计算
5.4 照 明设计原 则
06
5.6 照 明设计步 骤
05
5.5 照 明设计程 序
第6章 直接与间接照明
6.2 直接照明
6.1 选择照明方 式
6.3 间接照明
第7章 艺术照明
01
7.1 艺 术照明概 述
02
7.2 艺 术照明设 计作用
03
7.3 艺 术照明设 计方式
04
7.4 家 居空间艺 术照明
内容概述
插图
第1章 照明概述
1.1 何为照 1
明
2
1.2 光环境 与光文化
3 1.3 照明的
目的
4 1.4 自大
自然的光
5 1.5 人工照
明
第2章 光与电的关系
2.1 照明电 1
压
2
2.2 弱电与 强电
3 2.3 照明电
路与开关
4 2.4 电气设
计方法
5 2.5 照明电
线
第3章 照明灯具
目录
07 第5章 照明与设计
08
第6章 直接与间接照 明
09 第7章 艺术照明
《灯光》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灯光》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我们要学好本领,建设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的新中国。
【教学目标】1.理清课文思路,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做出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2.理解郝副营长这一人物形象。
3.把自己在灯光下学习时所想到的写下来。
【教学重点】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理解先烈的宽广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学习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2.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教学策略】灯光,我们都非常熟悉,平时并不特别注意它。
本文作者去对灯光有着特殊的感受,因为在他的经历中,围绕着灯光,发生过一个感人的故事。
在教授本课时我们主要要让学生认真体会课文中几次出现的“多好啊!”明确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是,看到了什么,可能想到了什么?从而体会郝副营长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引出“灯光”之题目:提问: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初步学习了《灯光》这篇课文,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继续深入学习这篇课文。
板书《灯光》。
二、细读课文,理解“灯光”之内容:师:上一节课,同学们概括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画出了课文的思维导图,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传阅思维导图,挑选出优秀作品参加班级的展示。
生:小组范围内传阅思维导图,挑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准备参加班级的展示。
师:请一名学生展讲思维导图。
(生展讲,老师记分,其余学生评价,质疑和补充。
) 生1:我想评价一下他画的思维导图:思路清晰,线条流畅,我很喜欢他写的心得体会,把本课的中心都罗列出来了。
师:你的评价很精准,说明你看得仔细,听得认真。
生2:我要质疑:请问,课文开头和结尾描写天安门前的灯光是为了什么?师:你真是一个大胆质疑的孩子,谁能解答这个问题?生3:我觉得是看到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路人才会说“多好啊”,才会引起作者的回忆。
8《灯光》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8《灯光》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灯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识字与写字:认识“皖、郝、钮”等生字,能准确辨析多音字“露”。
2.阅读与鉴赏:能够带着文章开头的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能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围歼战、憧憬”等词语的意思;能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文本,感受革命英烈的献身精神,体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3.表达与交流:了解课文里“灯光”与“火光”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课题之间的关系;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将倒叙,前后呼应,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迁移到写作中。
教学重难点:能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围歼战、憧憬”等词语的意思;能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文本,感受革命英烈的献身精神,体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教学过程:任务一:明确任务,自主预学1.正确流利阅读课文。
2.借助字典、词典或生活积累理解文中生词。
3.搜索整理中国著名战役的历史资料。
任务二:分类学词,朗读展示1.读准词语:豫皖苏围歼战郝副营长电钮2.读准多音字并辨析多音字:露3.重点理解:豫皖苏平原憧憬千钧一发黑魆魆4.易错字书写:豫魆5.交流朗读:带有“灯”或者“灯光”的句子,并画出来。
任务三:提取概括,理清思路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圈画出文中表示时间变化的词句,思考:课文是按照怎样的时间变化叙述的?(现在—过去—现在)2.如此看来,课文是按照什么记叙方式写的?(倒叙。
)3.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作者都写到了什么?(光,灯光和火光。
)4.你认为课文的线索是什么?(灯光)5.课文开头都写到了天安门前的灯光,这叫做什么?(前后呼应)形成思维导图:6.概括文章:在作者的回忆里,作者围绕郝副营长介绍了哪些事情?任务四:观看战争视频,走近历史英烈1.观看战争视频,结合历史资料交流观看感受。
2.你看到了怎样的革命战士?(不畏牺牲,甘于奉献... ...)3.郝副营长对比视频中英勇奋战的战士们,还有哪些特点?(渴望和平,憧憬未来。
灯光(课件+一等奖创新教案+练习)

灯光(课件+一等奖创新教案+练习)灯光教案教学版块(课题)灯光课时40分钟教学目标了解课文中“灯光”与“火光”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课题之间的关系。
关注郝副营长的语言、神态、动作,理解革命战士的无私奉献精神。
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悟革命先烈为理想而献身的无私和伟大,珍惜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
语言应用:读懂课文,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学习场景和细节描写。
思维能力: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思想感情。
审美创造:通过反复朗读描写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语言的语句,体会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教学内容了解课文中“灯光”与“火光”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课题之间的关系。
关注郝副营长的语言、神态、动作,理解革命战士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中“灯光”与“火光”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课题之间的关系。
学具准备制作教学PPT。
教学过程灯光,我们都非常熟悉,一到夜晚,每家每户都灯火辉煌,大家都觉得灯光没什么惹人注意的地方。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王愿坚笔下的《灯光》,看看围绕“灯光”有一个怎样的故事。
学习任务一交流预习、趣学字词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内容?我想知道课文中的灯光是什么样子的;我想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我想知道课文为什么以“灯光”为题……作家名片王愿坚(1929—1991),作家,山东诸城人。
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
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党费》《粮食的故事》以及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等。
1947年秋,陈毅、栗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主力进入豫皖苏平原。
当时正是我军实施战略反攻的时候,刘邓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陈庚、谢富治的部队都到了外线作战,三大解放军主力在中原地区形成了“品”字形。
当时,战略反攻正处于关键时期。
照明灯的变迁油灯:人类使用油灯照明的历史特别长。
在这期间,油灯经历了多次改进。
8 《灯光》公开课教学设计

8 灯光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中“灯光”与“火光”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课题之间的联系。
2.读“阅读链接”,借助查找资料等方法把握内容,并关注场景和细节描写,体会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了解课文中“灯光”与“火光”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课题之间的联系。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理解郝副营长广阔的胸怀和对未来的憧憬,以及“灯光”的联系与含义。
学习过程:板块一由题入手,引入课文1.生活中哪里有灯光,说说灯光带给你怎样的感觉?2.师动情述说:每当夕阳西下,夜幕悄然降临时,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的便是灯光。
灯光下,人们散步休闲;灯光下,人们享受着天伦之乐;灯光下,人们看书写字;灯光下,人们快乐歌唱……而在作者心中,灯光更是一段回忆,一个情结。
3.板书课题:灯光(齐读)4.介绍作者王愿坚。
王愿坚(1929—1991)当代著名的作家、电影编剧,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主要作品有《党费》《粮食的故事》《闪闪的红星》等。
板块二理清顺序,感知大意1.快速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写灯光、火光的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交流(1)校对所画的句子(根据学生回答课本投影画线)①“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周围的宏伟建筑,令人心头光明而又温暖。
”②“他并没有点烟,却借着微弱的亮光按摆在双膝上的一本破旧的书。
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
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③“他又划着一根火柴……”④“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
……”⑤“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⑥“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2)根据上述句子的描写,梳理课文的叙述顺序: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这样先写现实,再回忆过去,最后又回到现实的写法,叫作——倒叙。
(板书:倒叙)(3)让我们以灯光为线索(题目旁板书“线索!”)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灯光一等奖创新教案+思维导图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思维导图
8.灯光
教学目标
1.读准生字读音,自主交流,在语境中理解生词意思。
2.通过欧读、浏览、跳读等方法,快速阅读课文,提取关键信息。
3.讨论文中三处灯光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课题的联系。
4.聚焦“一星火光”的场面,体会点面结合的写法,感受郝副营长的英雄形象。
教学重点
讨论文中三处灯光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课题的联系,感受郝副营长的英雄形象。
教学难点
体会点面结合的写法,感受郝副营长的英雄形象。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课文朗读音频资料等。
预习要求
初步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初步感受郝副营长的英雄形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夜晚的生活是从灯光开始的,假如没有灯光,会怎样?
今天我们学习略读课文《灯光》。
(板书:8.灯光)
过渡:漆黑的夜晚,灯光给人们带来光明,带来温暖。
在著名战地记者王愿坚的眼中,灯光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二、默读课文,寻找“灯光”
1.围绕导读要求,自主阅读。
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描写三处灯光的句子,画下来。
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和战场上微弱的火光,看看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画出相关句段,讨论、交流、
批注。
2.汇报交流。
读书三处描写灯光的句子。
(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周围的宏伟建筑,令人心头光明而又温暖。
(第1自然段)
(2)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
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第4自然段)
(3)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
这火光虽然微弱,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足够亮了,战士们靠着这微弱的火光冲进了围墙。
(第9自然段)
三、浏览课文,理解“灯光”
1.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这三处灯光,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用自己的语言组织一下,写下来。
2.汇报交流。
(1)第一处灯光,是作者晚上在天安门广场散步时看到的。
出示:天安门广场图片,谈谈感受。
把作者感到光明和温暖的感觉读出来,也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2)第二处灯光,是当年在战场上,一场歼灭战之前的夜晚,战斗英雄郝副营长借着火柴微弱的亮光,在看双膝上旧书中孩子在电灯下读书的图画。
作者看出郝副营长很羡慕在电灯下看书的孩子。
默读第7自然段,看看还能从哪儿看出郝副营长的美慕?
“憧憬”是什么意思?说说郝副营长的美好向往是什么。
(打败敌人,让孩子们也在明亮的灯光下读书学习)
郝副营长多么憧憬这样美好的未来呀,让我们深情地读出郝副营长的愿望!齐读——“赶明儿胜利了……该多好啊!”
(3)第三处光亮,是战斗打响了,黑魆魆的围墙外,在后续部队和冲锋的突击连失去联系,找不到突破口的混乱情况下,作者看到黑暗里突然出现了一星火光。
后来知道,那是郝副营长划着火柴,点燃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围歼战打响了,在发起总攻的情况下,在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火力阻碍、迷失方向的情况下,在一片黑暗中,一星火光指明了方向,照
亮了战士们前进的道路。
①这黑暗中的“一星火光”意味着什么?
(对这场战斗、对郝副营长分别意味着什么?火光与战士们战斗有什么联系?)
a.这一星火光意味着指明方向,有了前进的方向,战斗才会取得胜利。
b.郝副营长点燃火光,也将自己化作火光,意味着他宁愿暴露自己,也要为战士们照亮前进的道路。
为了胜利,他甘愿牺牲自己,献出生命!
c.这一星火光,暗示着英雄牺牲,火光化为英雄的精神之光,鼓舞着战士们英勇杀敌,使战斗取得了胜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②让我们记住郝刚营长最后的火光: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
3.不同地点、不同时期、不同类别的三处灯光,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第一处天安门前光明、温暖的灯光,代表着今天平安、幸福的生活。
这样的生活,正是第二处灯光郝副营长所羡慕的。
第二处写郝副营长非常美慕和懂憬图画书上孩子在灯光下读书的幸福生活,为第三处灯光的出现作了铺垫。
第三处写郝副营长为了实现这样美好的愿望,不惜牺牲自己,将自己化作火光,照亮战士们前进的道路,取得战斗胜利。
小结:有了图画书上孩子在灯下的读书之光,引起了郝副营长的羡慕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为了下一代早日能在和平光亮的环境下读书学习,自己宁愿化作一星火光,照亮战士们前进的道路,去赢得战斗的胜利。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是有了像郝副营长这样无数革命先烈在战场上用生命点燃的精神之光,鼓舞战士们英勇杀敌,才取得了一场又一场胜利,才有了今天天安门广场上温暖的灯光,也才有了今天我们每家每户光明的灯光,幸福的生活。
四、结合文题,串联“灯光”
1.三处灯光,它们与课题又有什么联系?运用跳读的读书方式,选择重点段落读一读,想一想。
2.汇报交流。
(1)灯光是文章的线索,它贯穿全文。
(2)文章三处灯光都呼应课题。
(3)灯光是文章的主题,象征革命烈士的精神之光。
小结:是啊,灯光贯穿全文。
作者由天安门前的灯光想到了战争中郝副营长双膝图画书上的灯光,想到郝副营长羡慕的神情、懂憬的目光,想到这个年轻的战友为了美好的灯光,不惜将自己的生命化为火光,照亮战士们前进的道路。
他的精神之光鼓舞战士们冲锋陷阵,英勇杀敌。
灯光,是一束光,串着作者的万千思绪,串者作者波澜起伏的情感。
这束光,是革命先烈的精神之光,连接着艰苦的过去,昭示着幸福的现在,更寓意着美好的未来。
它和天安门前的璀璨灯光交相辉映,也必将照亮我们内心的天空。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感悟写法,点面结合
1.学完这篇课文,郝副营长舍生取义的高大形象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脑海中。
这除了是郝副营长的伟大精神感染我们外,同时也得益于作者的语言表达之妙。
2.快速默读第8~10自然段,说说作者在描写郝副营长牺牲这一场面时,哪里是点的描写,哪里是面的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写一星火光是点的描写:如,“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
“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钩一发的时划,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
(2)写夜晚的黑暗和战士们着急的场面是面的描写:如,“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的猛烈阻击,在黑暗里找不到突破口,和突击队失去了联系。
整个团指挥所的人都焦急地钻出了地堡,望着黑魆魆的围墙”。
(3)这样写的好处。
点与面之间鲜明对比,点面结合,突出郝副营长点燃书本、牺牲自己对于战斗胜利的重要意义,凸显了英雄的高大形象。
六、聚焦灯光,写话练习
学完了《灯光》这篇课文,你对灯光有什么新的感悟呢?写出来分享一下。
学生1:灯光是无数革命先烈的生命,灯光是革命先烈流淌的血液,灯光是革命先烈顽强拼搏的精神……正是有了他们大无畏的付出,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珍惜。
学生2:学习了《灯光》这篇课文,我真正明白了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文章中郝副营长为了能让孩子们在灯光下学习,不惜牺牲自已。
正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像郝副营长那样的革命前辈,甘愿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板书设计】
8.灯光
光明→羡慕→憧憬→牺牲→璀璨
课文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