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并新生化颗粒在中期妊娠植入性胎盘中的应用及护理要点

合集下载

米非司酮联合生化汤治疗部分性胎盘植入2例报告

米非司酮联合生化汤治疗部分性胎盘植入2例报告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经 验
交 流
l85 ・
C i e e J u na fEt n me ii e a d Et no h r c h nr neS a ̄ x ei c hr e
米 非 司酮 联 合 生化 汤 治疗 部 分 性 胎 盘 植入 2 报告 例
大量 自噬体,使绒 毛膜 、脱膜组织处于一种细胞凋亡状态, 这种状态并没有发展到使细胞完全凋亡崩解 的程度 ,就 已经
脱落并排 出体外,而且还 能影响蜕膜细胞局部免疫细胞 及细 胞因子的表达 ,可导致 局部 免疫微环境破坏 ,使母体免疫抑 制反应减轻,排斥 反应增 强,从而使残 留的胎盘组织尽快坏 死、脱落L,米非司酮在受体水平拮抗孕酮,减少子宫胎盘 t ] 血流,增加子宫肌 的活性,诱导 宫颈成熟及增加肌层对前列 腺素的敏感性,使 子宫处于 高张状态 ,有利于残 留胎盘尽早 排出,减 少出血感 染的机会 。米非司酮服药后 l达高峰,半 h 衰期长达2  ̄3 天 ,无蓄积 作用 ,在肌体 内2 h 5 0 4 维持较 高血 浓度 ,作用持久,取得 良好 效果 。中药生化汤具有抗炎、缩 宫 、 活血 化 瘀 作 用 ,可 较 长 时 间地 服 用 ,无 不 良反 应 。 关于治疗,首先应明确诊断胎盘植入的类型,视植入 的面 积、出血量、产妇的一般情况决定行子宫切除术或保守治疗 。 手术 治疗 : ( )开腹 手术 可将胎 盘剥离 面8 1 字缝扎止
1 资 料
案例 1 :患者 ,女 ,2 岁 ,孕 ,因l 9 产。 、宫内孕3 “ 9 周 第 一胎L A 0 无产兆 ;2 、胎膜早破;3 、羊水过少于2 1— 一 5 0 0 2 l 在 腰硬联 合麻醉 下行子 宫下段 剖宫产 术 。术 中见 :羊 水色 清 ,约 10 l 0m ,胎儿娩 出后2 分钟胎盘、胎膜部分娩 出,徒手 剥 离胎盘 ,见子 宫前壁有约4 3 2 m胎盘组织与宫壁粘连 , XXc 无 间隙,出血活跃 ,考虑胎盘植入。立即纱布压迫 、卡孕栓 0 5 克舌下含服 、益母草注射 液4 m 宫壁注 射。患者及家 .毫 0g

米非司酮联合生化汤治疗18例胎盘部分植入的疗效分析

米非司酮联合生化汤治疗18例胎盘部分植入的疗效分析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临 床 研 究
C l i n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8 6・
C h i n e s e j o u ma l o f e t h n o m e d i c i n e a n d e t h n o p h a r m a c y
ro g u p s .O b s e r v e t h e t i me o f v a g i n a l b l e e d i n g ,p l a c e n t a t i s s u e d i s c h a r g e ,s e F i l m B —HC G.Re s u l t s T h e a mo u n t o f v a g i n a l b l e e d i n g o f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s w a s s i g n i i f c a n t l y l e s s t h a n c o n t r o l r g o u p( P< 0 . 0 5 )i n t h e f i r s t 7 2 h o u r s ,t h e t i m e o f v a g i n a l b l e e d i n g s t o p , p l a —
米 非 司酮 联 合 生 化 汤 治疗 1 8例 胎 盘 部 分 广 西 壮 族 自治 区玉 林 市 第 三 人 民 医 院 ,广 西 玉林 5 3 7 0 0 0
【 摘 要】 目的 :探讨米非 司酮联合生化汤治疗胎 盘部分植入 的疗效 。方法:将胎 盘部分植入 患者 3 6例随机分成 对照组及 治疗组 , 各l 8 例, 对 照组 口服米非司酮 , 治疗组 口服米非司酮联 合生化汤 , 观察 弼组阴道出血量及停 止时间、胎 盘排出时间 、B— H C G正常时间 。

米非司酮对部分性胎盘植入保守治疗的效果分析

米非司酮对部分性胎盘植入保守治疗的效果分析

米非司酮对部分性胎盘植入保守治疗的效果分析李玲;王婷婷【摘要】目的观察米非司酮对部分性胎盘植入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部分性胎盘植入保守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米非司酮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38例患者出血量<800 ml不需实行输血处理.2例患者结合出血量情况,给予输血处理.7 d 40例患者进行B超检查,12例患者宫腔内显示强回声区.14 d患者实行B超检查中,8例患者宫腔回声恢复正常.21 d患者实行B超检查时,4例患者存在强回声,给予米非司酮10 mg/d.28 d患者复查B超,3例患者宫腔出现强光团,采用B超导向清宫术进行治疗,手术成功率为100%.结论部分性胎盘植入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7(011)024【总页数】2页(P125-126)【关键词】米非司酮;胎盘植入;保守治疗;治疗效果【作者】李玲;王婷婷【作者单位】123000 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医院);123000 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胎盘植入属于临床上严重的并发症。

当前, 因为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使得流产率增加, 胎盘植入率每年呈上升趋势且不断发生变化, 临床主要表现为产后出血、子宫穿孔、泌尿系统受损、感染等[1]。

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胎盘植入保守治疗要求较多。

针对于此, 本次研究选取近年本院收治的40例部分性胎盘植入患者, 分析治疗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1 一般资料对三级医院产科2013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40例部分性胎盘植入保守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实行回顾性分析, 患者年龄22~40岁, 平均年龄(31.4±3.3)岁;初产妇22例、经产妇18例;自然分娩者24例、剖宫产者16例;并发前置胎盘者4例、瘢痕子宫者6例。

经B超显示胎盘植入面积范围为3.2 cm×2.0 c m~10.5 c m×6.2 c m。

米非司酮对中期引产胎盘血管及循环的影响

米非司酮对中期引产胎盘血管及循环的影响

米非司酮对中期引产胎盘血管及循环的影响
丁秀娟;李华萍
【期刊名称】《实用医技杂志》
【年(卷),期】2004(011)011
【摘要】目的:了解米非司酮对中期引产胎盘血管的影响,探讨药物作用的机制.方法:将70例宫内孕16周~20周的孕妇,随机分组:Ⅰ组(试验组)1 d~3 d服米非司酮共300 mg,用药前、后各用彩超进行脐血流S/D、阻力指数(RI)值测定,第4天服用米索前列醇;Ⅱ组(对照组)水囊引产.两组均于分娩后取胎盘标本进行免疫组化分析,采用第Ⅷ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单克隆抗体,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SP)免疫组化染色法,计算绒毛微血管密度(MVD).统计学处理用SAS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与Ⅱ组比较,Ⅰ组绒毛间质MVD下降、内皮细胞着色浅淡.用药后脐血流S/D值、RI值升高,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米非司酮对绒毛间质微血管,脐血流,产生了较明显的影响.
【总页数】2页(P973-974)
【作者】丁秀娟;李华萍
【作者单位】运城学院,山西,运城,044000;太原市妇幼保健院,山西,太原,030012【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69.42
【相关文献】
1.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在中期引产后胎盘植入中的应用 [J], 尚萍;王淑珍
2.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在中期引产后胎盘植入中的应用 [J], 王屏
3.米非司酮中期引产胎盘的病理学研究 [J], 李华萍;陈雪红;王英元;王丽娟;严宗哲
4.米非司酮对中期引产胎盘血管及循环的影响 [J], 丁秀娟;李华萍
5.米非司酮对中期引产母、儿外周血SCE的影响 [J], 苏光;邹俊华;郭睿;邓春霞;张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米非司酮治疗植入性胎盘18例

米非司酮治疗植入性胎盘18例

12 诊断方法 .
①临床诊断 : 时 、 中发生胎盘不 能 白行剥 产 术
发现 。两组 患者 均 无 伤 口感 染 及其 它 并发 症 发生 , 新 生 儿 无
死亡 。
离 , 手 剥 离 时发 现 胎 盘 与 宫 壁 之 间无 间 隙 , 盘 部 分 或 全 部 与 徒 胎
宫壁粘连 , 不能分离 ; ②病理诊断 : 宫切 除术后子宫标本送 检证 子
例 。其 中 2 0 0 3年 4月 以 后 采 用 米 非 司 酮 治 疗 1 8例 , 为 治 疗 作
程 后 , 于 产 后 1 行 清 宫 术 , 中 失 m < 0 L 再 继 续 服 用 米 均 周 术 3 0m , 非 司酮 一疗 程 。所 有 患 者 出 院 后 进 行 追 踪 , 露 均 于 产 后 3 恶 0d 内 干净 。产 后 4 2d复查 H B超 子 宫 声 像 、 H G 水 平 均 恢 复 B、 血 C
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医学 研 究
21 0 0年 3月 第 8卷
第 5期
C I E EA D F R I N M D C LR S A C H N S N O E G E IA E E R H
药 物 与 临 床
米 非 司酮 治 疗 植 入 性 胎 盘 1 8例
杨 微 涛
常德 市妇 幼保健 院( 常德 4 5 0 ) 湖南 10 0
年 4月 以 后 。
例 合并 中央性前 置胎盘行 子宫全切 , 其余 5例行 子宫 次全切 除 ,
出 院 时 H 0~19g L 6 — O L4例 , 有 不 同 程 度 贫 血 。 h9 0 / ,0 9 均 产 后 4 查 H 2d复 b均 上 升 到 9 L以 k, 端 伤 口及 妇 查 无 异 常 0 残

米非司酮用于胎盘植入保守治疗32例临床分析

米非司酮用于胎盘植入保守治疗32例临床分析

米非司酮用于胎盘植入保守治疗32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口服保守治疗胎盘植入的可行性。

方法术后经产后2小时起口服米非司酮25mg每12小时一次共6次,治疗过程中注意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治疗后1周(出院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结果 32例口服米非司酮的,均无任何明显副反应,治疗过程中亦未出现子宫收缩乏力和阴道多量流血,治疗确切,治疗前后查血象及肝肾功能均无异常改变。

结论口服米非司酮作为胎盘植入保留生育能力的保守治疗方法,因其作用机制明确,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少,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胎盘植入为胎盘绒毛穿入宫壁肌层【1】,被认为是由于Nitaluch界面或是蜕膜的海绵层缺失或缺陷所致,从而导致胎盘异常侵袭性种植。

胎盘植入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能影响子宫收缩,导致产后大出血危及产妇生命。

近年来,随着人工流产次数增多,剖宫产率的升高,胎盘植入的发生率及诊断率亦呈上升趋势。

以往,遇到胎盘植入,常行子宫次全切除术,使患者丧失生育能力,对产妇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创伤。

我院自2012年起采用米非司酮口服保守治疗32例胎盘植入患者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治疗肯定,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分娩总数近10800例,其中胎盘植入35例,除3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余32例均采用米非司酮保守治疗获得成功。

32例产妇年龄22岁~39岁,孕周36周~43周,初产妇20例,经产妇12例。

孕次最少2次,最多8次。

合并前置胎盘者6例,孕早期保胎治疗者4例。

24例剖宫产中,术中直视下胎盘不能剥离,8例阴道分娩,徒手剥离胎盘困难。

胎盘植入面积最小2cm×3cm,最大7cm×8cm。

产后出血量30例<500ml,2例600ml(其中一例系疤痕子宫有3次人流史的剖宫产术,另一例系第一产后有5次人工流产史的阴道分娩)。

32例均在剥离胎盘后予刮匙搔刮植入面,并将刮出物送病理检查,并诊断为“绒毛侵入子宫肌层”。

米非司酮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

米非司酮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

米非司酮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米非司酮为甾体类与孕酮化学结构相似,与孕酮受体结合能力为孕酮的3~5倍,可与孕激素竞争受体,阻断孕酮和孕酮受体结合和孕激素活性的出现,通过与孕激素受体结合在受体水平与孕激素相互竞争而发挥抗孕激素的作用。

米非司酮的抗孕激素作用,可以使绒毛组织及胎盘母体面绒毛板出现相应的萎缩与子宫壁产生一定的游离,有利于妊娠物与子宫壁的游离而排出子宫腔,减少阴道出血量。

由于米非司酮存在良好的促宫颈成熟作用[1],可抑制宫颈胶原的合成,在术前应用米非司酮可达到诱导宫颈扩张,使胎儿排出过程更顺利,缩短引产时间的目的。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5年2月~2007年5月,选择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80例,经妇科和B超检查证实为正常宫内妊娠,孕16~27周,无难产因素,无用药禁忌证。

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40例,两组孕妇年龄、孕产次、孕周等条件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研究组在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查正常后1次口服米非司酮50 mg,24 h后重复1次,共100 mg;服用第一次米非司酮后即给利凡诺100 mg羊膜腔内注射。

对照组按常规行利凡诺100 mg羊膜腔内注射引产。

胎儿娩出后,常规肌内注射或静脉给予催产素20 U。

如产时阴道流血>200 ml,立即清宫,其余引产者均于胎儿、胎盘娩出后第三天作B超检查,有妊娠物残留即行清宫。

1.3 临床观察:研究组与对照组均从经腹注入利凡诺开始观察,并记录宫缩开始时间,胎儿、胎盘娩出时间,产后2 h出血量,随访子宫出血持续时间,以及术后2周血常规和肝肾功能。

用药后72 h内胎儿、胎盘娩出为引产成功;用药后72 h内胎儿、胎盘未娩出为引产失败。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用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研究组引产成功39例,失败1例,成功率97.5%;对照组成功36例,失败4例,成功率90.0%,研究组较对照组引产成功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

米非司酮在胎盘粘连或植入治疗中的应用

米非司酮在胎盘粘连或植入治疗中的应用

要因素 , 其机制是引起蜕 膜与绒毛结合 异常 , 导 致 分 娩 后 本 该从 母 体 剥 离 的胎 盘 粘 连 在 子 宫 壁 无 法 顺 利 排 出 . 甚 至 发 生 产后 大 出血 , 危 及 产妇 的生 命 安 全 。
胎 盘 娩 出后 子 宫 体 明显 缩 小 , 互 相 交 织 的肌 纤 维 收 缩 压 迫闭合其 间的血管以止血 , 加上子宫 正常收缩后 . 胎 盘 剥 离
的方 法 , 并 在 子 宫 自行 收缩 、 恢 复后再行钳刮或清官 , 但 在 此
为 反 复 流 产容 易造 成 子 宫 内膜 的损 伤 。继 发 子 宫 内 膜 炎 , 从
而 导 致 此 类 人 群 再 次 妊 娠 时 蜕 膜 发 育 不 良甚 至 发 生 胎 盘 粘 连。另外 . 感 染 和 产 后 子 宫 复 旧 不 良也 是 导 致 胎 盘 残 留 的重
过 程 中容 易 出 现官 腔 感 染 、 子 宫穿孔 、 宫 颈 损 伤 及 产 后 大 出
血, 甚 至 行 子 宫切 除术 , 严 重 时 危及 产妇 的生 命 。 这 些 处 理 都 会 给患 者 造 成 严 重 的 身 心 损 害 。 2 0 0 6 — 0 6 - 2 0 1 2 — 0 6笔 者 所在

种 炔诺 酮 的 衍生 物 . 属 于 一 种 新 型 的 化 学 合 成 的 甾体 类 高
出胎盘组 织 : 5例 剖 宫 产 术 中胎 盘 植 入 难 以 剥 离 的 患 者 . 先 紧贴 子宫 内膜 处 将 残 留大 部 分 胎 盘 剪 下 , 并 用 可 吸 收 线 缝 扎
米 非 司 酮 能 明显 抑 制 滋 养 细 胞 的增 殖 。 引 起 滋 养 细 胞 退 化 变
性, 达 到 抗 早 孕 的 目的瞄 ; 米 非 司 酮 可 维 持 并 加 速 蜕 膜 绒 毛 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非司酮并新生化颗粒在中期妊娠植入性胎盘中的应用及护理要点
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合并新生化颗粒在中期妊娠植入性胎盘患者中的治疗意义及护理要点。

方法:收治因中期妊娠引产而发生的部分植入性胎盘患者3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

结果:36例部分植入性胎盘患者,胎盘残留者2cm×3cm~6cm×6cm,经米非司酮联合新生化颗粒治疗均于3~6个月宫腔内残留组织消失,停药后患者均恢复月经来潮,所有患者于月经来潮的第3个周期内恢复自然排卵。

结论:中期妊娠胎盘植入患者,给米非司酮联合新生化颗粒治疗后,植入的胎盘组织可以自行退化吸收,从而避免了部分患者接受有创治疗的痛苦,减轻了患者的各种负担。

关键词中期妊娠植入性胎盘米非司酮新生化颗粒
植入性胎盘是胎盘绒毛直接侵入子宫肌层的一种病理现象,是引起产妇产后出血而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产科常受到特别关注,而中期妊娠胎盘植入,由于所产生的症状相对于产科而言,较为温和,因而常不被人们所重视。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共总结36例中期妊娠终止妊娠后而诊断为植入性胎盘的患者,经米非司酮联合新生化颗粒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5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中期妊娠终止妊娠诊断为植入性胎盘患者36例,年龄18~37岁,中位年龄25岁。

终止妊娠时孕周16~26周,中位孕期21周。

孕次2~5次,平均孕次3.5次。

确诊植入性胎盘前清宫次数1~4次,平均1.8次。

植入胎盘面积2cm×3cm~6×6cm,中位面积为3cm×4cm。

诊断标准:36例患者均于胎儿娩出后行清宫术,B超提示宫内组织残留、胎盘植入可能,其诊断标准为在残留组织与子宫浆膜或膀胱间,看不到低回声带或只有极薄层回声带,由子宫浆膜膀胱壁所形成的强回声线变薄,变不规则或断列,残余组织的强回声超越了子宫浆膜甚至侵入邻近器宫如膀胱[1]。

治疗方法:所有患进确定植入性胎盘的诊断之后均于前3天给予米非司酮片剂150mg,1次/日,顿服。

服药前后2小时禁食,第4天开始1次/日,每次给予米非司酮12.5mg,睡前口服。

从服用米非司酮第1天开始均给患者新生化颗粒,3次/日,每次12g/次,冲服。

如果患者阴道出血量超过月经量,则给予对症处理,以缩宫止血为主。

口服抗生2周,治疗期间每2周进行一次B超检查,以了解宫内残余组织情况,如果B超检查发现宫内残余组织消失,有连续的内膜线回声,则给予停药。

护理人员须要对患者病情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尤其要了解患者引产后每次清宫的情况,以及患者的思想状态。

因为患者大多经过反复清宫,情绪多烦躁,护理人员要耐心细致的给患者做心理疏导工作。

特别是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异常出血,护理人员要及时报告医生,并按医嘱作好相应的处理,记录好阴道出血量,
同时口服米非司酮须按医嘱准时给药,并详细交代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如服药前后2小时空腹,并嘱患者尽量卧床休息,护士应做到送药到手,服药到口。

结果
不同面积植入患者的疗程长短不一,植入面积>4cm×4cm者共22例,用药时间为4~6个月,平均约4.6个月。

植入面积<4cm×4cm的患者共14例,疗程为3~4个月,平均约3.3个月。

两组患者均在治疗的前2周给予口服抗生素,患者均未发生明显宫腔感染,治疗期间每月复查凝血四项,均未发生凝血功能异常,其中两例患者治疗期间出现阴道出血如月经量,给予缩宫止血后出血停止。

所有患者均于停药后2~4周月经复潮,治疗结束后患者于停药第3周、第7周、第11周查血孕酮,4例患者于第3周血孕酮>5ng/ml。

18例患者于第7周测得血孕酮>5ng/ml,36例患进于第11周测得血孕酮>5ng/ml,达到实验室黄体期孕激素标准,提示患者有排卵。

讨论
正常情况下孕卵植入子宫内膜后,子宫内膜发生蜕膜化,蜕膜中发展或为胎盘部位的蜕膜,称为底蜕膜,在该处有许多绒毛外滋养细胞及纤维蛋白样物质,底蜕膜成为一道屏障,防止胎盘绒毛的入侵,如果胎盘种植部位的子宫内膜缺损或发育不良,导致绒毛直接种植于子宫肌层甚至深入肌层[2],或为一种病理现象,称为植入性胎盘,足月妊娠胎盘植入是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之一,如果强行剥离,可致严重的产后出血,常需全子宫切除术[1]。

然而随着介入治疗的应用,亦有行子宫动脉栓塞术,以减少产后出血,或行局部病灶切除或局部缝扎术,或有药物保守治疗。

以期避免行全子宫切除。

中期妊娠因计划外怀孕而终止妊娠者,胎儿娩出后大多数患者胎盘自行娩出,但多有胎膜及少量胎盘组织残留,常需清宫术,如果没有胎盘植入,有经验的妇科医生多能将残余的胎膜组织及少量胎盘组织清除干净,一旦有植入性胎盘则不可能通过清宫清除残余的胎盘组织,有的基层医院的医生对中期妊娠胎盘植入的患者所知甚少,常给予这部分患者实施多次清宫术,最终也难以清除植入胎盘组织,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痛苦。

米非司酮是孕激素拮抗剂,在受体水平与孕激素竞争内膜或蜕膜的孕激素受体,阻断孕激素的生物作用,从而引起蜕膜变性坏死,继发绒毛变性坏死,宫内妊娠物失去活性,该药最初用于早孕流产,随着对该药用机理的进一步研究,其应用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如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等激素依赖性疾病,本研究应用米非司酮用于胎盘植入的治疗,亦是基于米非司酮的抗孕激素受体原理,使植入子宫的胎盘组织长期受不到孕激素的支持,最终坏死溶解吸收。

新生的颗粒有活血祛瘀消炎的作用,张琳等曾将新生的颗粒与原经典生化丸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新生化颗粒可以缩短小鼠断尾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可明显抑制角叉茶胶引起的大鼠足趾肿胀和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同时可明显减轻大鼠子宫炎症,对醋酸诱导小鼠扭体反应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因此本颗粒的应用,能使胎盘组织坏死,自溶释放凝血活性物质,有可能造成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得以改善,在米非司酮治疗的同时,加用新生化颗粒,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无发生多于月经量的阴道出血,每月监测凝血四项亦没有发现患者有凝血功能的异常。

本研究在米非司酮的用法上与多数报道有所不同,笔者认为开始3天,每天150mg米非司酮,能使患者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很快达到降值,而后继以每天12.5mg米非司酮小剂量维持,即达到了治疗效果,又尽最大可能地减少了药物的作用。

本研究所收治疗的患者多有1~4次不等的刮宫经历,资料显示,宫内残余组织量与疗程用相关性,开始治疗时应充分告知,患者有明显的恐惧心理和对医务人员的抵触情绪,护理人员应针对不同的患者给予患者耐心细致的疏导,即要配合医生详尽地解释病情,又不能对患者造成新的恐惧,在住院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的阴道出血情况。

观察血压、脉搏,注意患者的面色、了解患者生命体征,并做好输血、输液准备。

出院后做好电话随诊工作,督导患者按时服药,预防感染,保持会阴部清洁,如有阴道出血应避免性生活。

适当加强营养及按约返院接受凝血功能检查、B超检查以便发现问题及决定何时结束治疗。

参考文献
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43.
2 戴钟英.浸入性胎盘的命名、发生率及病因[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8,24(12):7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