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验二》实验报告
城市污水处理AAO系统综合实验报告

综合实验(二)——城市污水处理系统——A/A/O系统实验报告姓名:学号:班级:实验时间: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污水生化处理实验设计的一般法;2、掌握各处理工序的基本原理;3、掌握根据不同出水水质指标要求所控制的运行条件及控制法;4、了解对整套废水处理系统运行的调试、运行、控制法;5、要求掌握的技能和知识点:水处理实验案的编制要点,浊度仪、pH计、溶解氧仪等的正确使用和操作;取样法;实验数据记录、整理和分析法。
二、实验原理A/A/O工艺是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生物硝化及反硝化工艺及生物除磷工艺的结合,在进行去除BOD、COD、SS的同时可生物脱氮除磷。
在厌氧段,回流污泥中的聚磷菌释放磷,并吸收低级脂肪酸等易降解的有机物,同时部分有机物进行氨化;在缺氧段,反硝化细菌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碳源,将回流混合液带入的NO3--N和NO2--N通过反硝化作用转为氮气,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并使BOD继续下降;而在好氧段主要是去除BOD、硝化和吸收磷,在充足供氧条件下,有机物进一步氧化分解,氨氮被硝化菌转化为NO3- -N,而在厌氧池中充分释磷的聚磷菌则可以在好氧池中过量吸收磷,形成高磷污泥,通过剩余污泥排出以达到除磷的目的。
A/A/O工艺脱氮的作用,是通过增设混合液回流,将好氧段硝化作用后产生的硝酸盐回流至缺氧段进行反硝化达到的。
A/A/O工艺在去除有机污染物的同时,能够实现脱氮除磷效果,其在系统上可以说是最简单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总水力停留时间少于其他同类工艺,且反应流程上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不利于丝状菌生长,污泥膨胀较少发生,生物除磷过程运行中无需投药,运行费用低,且污泥中含磷浓度高,具有较高的肥效,是实现污水回用和资源化的有效途径。
三、实验装置与设备1.实验系统流程2.实验设备及仪器仪表名称部件规格数量系统给水贮水箱直径98cm,高168cm 1.3m3 2提升水泵额定流量0.6L/min,最高流量0.8L/min1流量计玻璃转子流量计,2L/min 1格栅除渣细格栅池有机玻璃,含栅网 1沉砂池沉砂池40L有机玻璃 1流量计气体型 1风机 3厌氧池40cm*46*46 1缺氧池84cm*46*46 1接触氧化池 1A/A/O系统竖流沉淀池 1流量计 2风机 1微曝气 1搅拌电机 1控制集中控制机柜 13构筑物参数原水池:尺寸:820 mm×690mm×1450mm;容积:720L;停留时间:12h;设有进水、出水、溢流、排空口;格栅:外形尺寸:232 mm×242mm×110mm;设有进水、出水、溢流、排空口;功能:是由一组平行的金属栅条制成的金属框架,斜置在废水流经的渠道上,或泵站集水池的进口处,用以截阻大块的呈悬浮或漂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以免堵塞水泵和沉淀池的排泥管。
流水灯实验报告综合二

实验名称:流水灯的实验设计与制作班级100713 学号07 姓名张凯瑜指导教师庞涛一、实验目的:1.增进对单片机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单片机理论方面的理解。
2.掌握单片机的内部功能模块的应用,如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片内外存贮器、I/O口、串行口通讯等。
3.了解和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过程、方法及实现,为以后设计和实现单片机应用系统打下良好基础。
二、实验原理:原理图说明:该设计选用一块STC89C52型单片机,使用其P1口和P3口的部分。
P1口作为发光二极管的控制信号输出端,P3.2作为按钮K1外部中断0的信号输入口,P3.3为按钮K2外部中断1的信息输入口,P3.4作为K3信息输入口。
单片机晶振频率为11.0592MHz,方便在线下载程序调试。
电源使用5v 直流电,其中R11、C6为K1键硬件消抖(但效果不太理想,所以在软件中也做了软件消抖)。
三、实验设备:电烙铁、万用电表、斜口钳、剥线钳、镊子、电池座、导线若干,所需元件清单: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认识各种元件,了解各元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根据实验原理设计实验电路图和焊接图,并多次进行修正。
(3)按照实验焊接图在洞洞板上进行焊接。
焊接时在覆铜一面进行焊接,没有覆铜的一面用来放置元件。
焊接时先对MCU座定好位,焊好对角两个角,然后焊接电源电路,按键电路,再复位和晶振电路,最后焊接LED 部分。
(4)插上编写好程序的单片机,实现“流水灯”效果。
五、实验测量与记录:功能说明:本设计一共可以显示5种花样k1键:切换显示花样k2键:暂停显示k3键:继续显示流水灯——正面无单片机时流水灯——正面有单片机时流水灯——反面焊接流水灯——供电接口详图流水灯——其中一种功能的演示六、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1)绿色指示灯不亮:可能在连接电路中存在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导致电路不通。
(2)绿色指示灯亮了,但红色灯没有执行命令:在焊接中存在问题,可能有虚焊或是短路现象,因此要做好检查调试工作。
物化实验报告_综合实验二B-Z振荡

B-Z振荡反应的研究【摘要】本实验通过丙二酸-溴酸钾-硫酸-硫酸铈铵体系,对B-Z振荡的发生条件如温度、浓度、添加顺序和改变某种物质,影响因素和机理,进行了一些研究,并发现了另外几种能发生振荡的体系。
【关键词】非线性振荡诱导时间起振条件自催化振荡周期Research of the B-Z Chemical VibrationAbstract:This experiment explores the chemical vibration in the system of KBrO3 reacting with CH2(COOH)2. We changed some of the reagent, the temperature of the reaction,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solution and the order of adding the reagents then compared the vibration cycle and the inducement time in different conditions, that we can analyze the reacting mechanism of the chemical vibration.Keyword:Non-linear Chemistry, Vibration, Abduction Time, Conditions for Vibration, Self-catalysis, Vibration Period1. 前言非平衡非线性问题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问题,大量研究工作正在进行。
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体系在远离平衡态下,由于本身的非线性动力学机制而产生宏观时空有序结构,称为耗散结构。
最典型的耗散结构是BZ 体系的时空有序结构,所谓BZ 体系是指由溴酸盐,有机物在酸性介质中,在有(或无)金属离子催化剂催化下构成的体系,它是由苏联科学家Belousov 发现,后经Zhabotingski 发现而得名。
综合实验报告范文

综合实验报告范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完成一个具有一定复杂性的综合实验,并进一步提升实验者的综合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以一些电子设备的维修为主题,具体需要完成以下几个步骤:1.故障现象观察和记录:对电子设备进行初步检查,观察出现的各种故障现象,并按顺序记录下来。
2.故障分析:根据故障现象的记录,对可能的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实验验证。
3.故障修复:通过对故障原因进行实验验证,确认具体故障点,并进行修复。
三、实验步骤1.故障现象观察和记录:经过初步观察,电子设备无法开机,电源指示灯未亮起。
将该现象记录下来。
2.故障分析:根据故障现象的记录,初步判断可能存在以下几种故障原因:a.电源问题:电源线连接不良或损坏,电源开关故障等。
b.电路板问题:主板或电路板上的元器件损坏等。
3.故障修复:a.检查电源线连接情况,发现电源线连接良好。
b.使用万用表对电源开关进行测试,发现电源开关无故障。
c.拆卸电子设备,对主板进行仔细观察,发现一个电容器破裂。
推测该电容器故障可能导致电子设备无法开机。
d.更换故障电容器,重新组装电子设备。
e.进行开机测试,电子设备正常开机,故障修复成功。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经过实验,成功修复了电子设备的故障,使其能够正常开机。
故障原因是电容器损坏,导致电子设备无法正常供电。
五、实验心得通过本次综合实验,我深刻体会到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不仅需要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还需要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并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
同时,实验过程中还需要细致入微地观察和记录现象,以便确定故障原因和进行有效的修复。
通过这样的综合实验,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增强了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本次综合实验取得了良好的实验结果,并为进一步提升实验者的综合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打下基础。
这次实验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电子设备故障检修的过程和方法,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大有裨益。
综合实验(2)任务书

计算机基础综合实验(2)任务书一、综合实验目的C语言程序设计是本科工科类各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主要学习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通过本门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掌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编程技巧。
综合实验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了使用C语言编写简单的应用程序的能力,为使学生对C语言有更全面的理解,进一步提高运用C语言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提出算法、指定输入输出来设计一个解决方案。
并为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做准备。
二、综合实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参加综合实验的学生,应当认真完成综合实验的全部内容。
最终提交综合实验成果来证明其独立完成各种实际任务的能力。
从而反映出理解和运用本课程知识的水平和能力。
具体如下:1、代码编写规范,形成良好的编程习惯;2、程序须有一定的健壮性和必要的提示信息,考虑问题的多种可能和边界数据。
3、提交综合实验报告电子稿、装订的打印稿。
综合实验报告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程序的总体设计和算法分析。
●程序流程图、函数说明●源程序代码清单●测试数据和测试过程记录●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综合实验小结4. 程序运行方式构建一个简易菜单,形如:用户通过输入数值选择所需运行的子程序,当一个子程序运行结束后回到菜单界面,直至用户输入0后退出程序。
三、综合实验的进度安排熟悉指针、结构体、文件内容1天整体设计和详细设计、编代码1天编代码、调试和测试1天综合实验报告书写1天演示软件1天四、综合实验的考核评价是检测学生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将根据学生提交的综合实验报告,严格检查以下各项任务完成情况:1、设计文档中要求项目是否齐全。
2、程序中运行时的屏幕提示信息是否准确:如果在程序执行期间有足够的指导信息显示在屏幕上显示,这些用户文档可以是很简要的,也许只限于解释如何装入并运行程序。
3、问题和任务的陈述(描述问题,而且问题是合理原始的、应当包括输入、输出及其预期范围)是否正确。
流体力学及气体动力学综合实验报告册(二)

流体力学及气体动力学综合实验实验报告册(二)班级姓名学号成绩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2015年11月实验三沿程损失实验一、实验目的1、验证沿程水头损失与平均流速的关系。
2、掌握管道沿程阻力系数λ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设备实验设备为沿程损失实验装置,其主要由恒压水箱、进水阀、出水阀、测压计、接水盒以及自循环供水箱等部件组成,如图3-1所示。
接水盒图3-1 沿程损失实验原理图三、实验原理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确定出水阀完全开启,进水阀半开启。
启动水泵,排出实验管道、测压计中的气泡。
2. 逐渐开启进水阀,稳定2~3分钟,观测各个测压计中液面液高,并用体积法或称重法测定流量。
每次测量流量的时间应大于10秒。
3. 调整流量,继续测量,直至进水阀全开。
4. 如此测量10次以上,其中层流流动时测量3~5次。
5. 每次实验均要测量温度。
6. 实验完毕,先关闭进水阀,然后关闭出水阀,并切断电源,整理实验现场。
五、实验成果及要求实验台号No1.记录计算有关常数:管径d = cm ,管长l = cm , 水温t = ℃,水的密度3______/kg m ρ=。
运动粘度621.7751010.03370.000221t t υ-⨯==++2/m s2.实验数据记录与计算六、实验分析与讨论:1.什么是沿程损失,影响沿程损失的因素有哪些?2.沿程损失系数 与雷诺数Re之间有什么关系,请采用经验公式验证所计算得到的沿程损失系数。
实验四局部损失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管路中测定局部阻力系数的方法。
2、通过对圆管突扩局部阻力系数和突缩局部阻力系数的经验公式的实验验证与分析,熟悉用理论分析法和经验法建立函数式的途径。
3、加深对局部阻力损失机理的了解。
二、实验装置实验设备为局部损失实验装置,其主要由恒压水箱、出水阀、测压计、接水盒以及自循环供水箱等部件组成,如图4-1所示。
实验管道具有突扩与突缩段,在突扩与突缩段前后设置有测压计,用来测量突扩与突缩所造成的压力损失。
传热综合实验报告示例

实验2 传热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⒈ 通过对空气—水蒸气简单套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掌握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方法,加深对其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
并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关联式Nu=ARe m Pr 0.4中常数A 、m 的值。
⒉ 通过对管程内部插有螺旋线圈的空气—水蒸气强化套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测定其准数关联式Nu=BRe m 中常数B 、m 的值和强化比Nu/Nu 0,了解强化传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式。
⒊ 了解套管换热器的管内压降和Nu 之间的关系。
⒋ 通过对几种各具特点、不同形式的热电偶线路的实验研究,掌握热电偶的基本理论以及第三导线、补偿导线的概念,了解热电偶正确的使用方法。
二、 实验内容与要求三、实验原理实验2-1 普通套管换热器传热系数及其准数关联式的测定i αp ∆⒈ 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对流传热系数可以根据牛顿冷却定律,用实验来测定。
因为<<,所以传热管内的对流传热系数热冷流体间的总传热系数 (W/m 2·℃)(2-1)式中:—管内流体对流传热系数,W/(m 2·℃);Q i —管内传热速率,W ; S i —管内换热面积,m 2;—对数平均温差,℃。
对数平均温差由下式确定:(2-2)式中:t i1,t i2—冷流体的入口、出口温度,℃;t w —壁面平均温度,℃;因为换热器内管为紫铜管,其导热系数很大,且管壁很薄,故认为内壁温度、外壁温度和壁面平均温度近似相等,用t w 来表示,由于管外使用蒸汽,近似等于热流体的平均温度。
管内换热面积:(2-3)式中:d i —内管管内径,m ;L i —传热管测量段的实际长度,m 。
由热量衡算式:(2-4)其中质量流量由下式求得:(2-5)式中:V i —冷流体在套管内的平均体积流量,m 3 / h ; c pi —冷流体的定压比热,kJ / (kg ·℃); ρi —冷流体的密度,kg /m 3。
i αi αi αo α≈i α()i m i s t Q K ⨯∆=/im ii S t Q ⨯∆≈αi αmi t ∆)()(ln )()(2121i w i wi w i w mi t t t t t t t t t -----=∆ii i L d S π=)(12i i pi i i t t c W Q -=3600ii i V W ρ=c pi 和ρi 可根据定性温度t m 查得,为冷流体进出口平均温度。
大气实验报告

答:城市空气污染状况取决于两个因素: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和大气的扩散能力。在污染源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迁移、流动和转化,与当时的气象条件密切相关,风向、风速、逆温层结、降水等气象因子对污染物的扩散起到、重要作用。如当有降水出现,或有风的时候,往往有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反之当有雾或风很小时,往往容易出现空气污染加重。
答:人为来源:燃烧过程中形成的煤烟飞灰,工业过程中排放的原料及产品微粒,汽车尾气
自然来源:岩石风化,森林火灾,土壤灰尘,植物花粉,真菌孢子
减少燃煤气直接向空气中排放,加大燃料燃烧效率,改良工艺,清洁生产,减少生产过程中废物的排放;研究技术,在汽车尾气排放前净化尾气中有害物质,达到尽可能少的向空气中排放。
3、支起三脚架、放置采样器,注意保持采样器水平安放,确认采样器已经经过流量校准。
4、空白滤膜,打开采样袋,用镊子取出滤膜后放入滤膜袋中,作为空白对照,做好滤膜登记,记录采样人,采样时间。
5、呼尘滤膜,用镊子取出滤膜,装入采样夹,装入采样器中。打开采样器电源开关,调节采样时间为30分钟,开启采样开关,调节采样流量由小至大到20L/min,采样过程注意观察采样流量稳定,采样结束,按下停止按钮,关闭电源开关,将流量调至“零”,小心旋转采样头,防止粉尘洒落,竖向拿采样头、将采样夹取出,置于水平处,双手用镊子取出滤膜,并对折两次,装入采样袋中,采样袋上记录采样时间、采样人。填写采样原始记录表。采样结束后,清点物品,装箱。
四、实验步骤
一、采样前准备
1、准备滤膜袋2个(1个空白对照)、镊子(1个)、呼尘采样头、采样夹、粉尘采样器、湿温度计、记录纸、笔。
2、采样人员要熟悉掌握滤膜装卸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单击“保存”按钮,即可把新建的“排练01.doc”文档保存到“D:排版联系“文件夹中。
3关闭文档
单击“菜单”;栏右侧的“关闭”按钮,关闭文档。
4关闭Word2003
关闭Word2003的常用方法有一下几种,
(6)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实验4表格制作
1创建表格
(1)利用常用工具栏中的插入表格按钮,在弹出的虚线窗格中按住鼠标左键向右下方拖曳鼠标,直到满足所需的行数和列数。
(2)选择表格插入表格命令,弹出如图所示对话框。在列数右侧的数值框中输入6,在行数右侧的数值框中输入8,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2插入列
(1)选择表格插入列命令。
(5)单击全部替换按钮,经弹出一个如图所示的信息库。从该信息框汇总可以看出,此次共替换看4处文本
(6)单击确定按钮,再单击关闭按钮,即可完成操作
(7)关闭文档,不保存本实验所作的修改。
实验3段落格式化
1标题行居中
单击标题行的任意位置,在单击格式工具栏上的居中按钮,即可将标题行居中显示。
2对其缩进行距段间距
(4)打开字体对话框中的文字效果选项卡,显示如图所示
(5)在动态效果列表框中选择礼花绽放
(6)单击确定按钮,即完成了对第一个口号的格式设置
(7)把光标定位在设置好格式的第一个口号内的任意位置上
(8)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格式刷按钮,则光标左侧带上了一个小刷子,表明格式刷具有与第一个口号中文本同样的格式
(9)用带有格式刷的光标选中其它的口号,即可把格式复制过来,进行快速格式化
4.掌握Word文本格式化的方法
5.掌握Word添加项目符号的方法
6.掌握文本查找与替换的方法
7.掌握Word段落格式化的方法
8.掌握Word首字下沉格式的使用
9.掌握边框和底纹的设置
10.掌握Word表格的各种基本制作方法
11.掌握“表格和边框”工具栏的使用
12.掌握Word格式化表格和修饰表格的方法
(10)保存后关闭文档排版01.doc
6项目符号和编号
1)录入如图所示的文档,并以排版02.doc为文档名,将其保存在D:\排版练习文件夹中
2)打开排版02.doc文档,给除第一行之外的其他各行添加项目符号和编号
(1)添加项目符号
①选定除第一行之外的所有行
②选中格式项目符号和编号命令,弹出项目符号和编号对话框,打开其中的项目符号选项卡,显示如图所示
③单击其中的一种项目符号,然后再单击确定按钮,其结果如下图所示
④调整项目列表的缩进
选定上述的4个项目列表,然后单击格式工具栏上的增进缩进量或减少缩进量的按钮,即可进行调整
(1)添加编号
①选定上述的4个项目列表
②右击选定的文本,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项目符号和编号命令,弹出项目符号和编号对话框,打开其中的变化选项卡,显示如图所示
3移动文本
(1)利用工具栏的按钮或快捷键移动文本。
1选定第六自然段,即2中复制的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2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粘贴按钮,即可把剪切板上的内容复制到第二自然段的开始。
3把光标移到第二自然段的开始位置。
4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粘贴按钮。这样,第一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就完全相同了。
(2)利用鼠标的拖曳操作移动文本
(4)在“我的电脑”中打开D排版练习排版01.doc文件夹,双击其中的“排版01.doc”
,即可快捷打开该文档。
6录入文本
在“排版01.doc”文档中录入文本,录入的文本内容
(1)启动中文输入法,输入标题“北京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口号解读”。然后按回车键,开始新的一个段落。
(2)在刚输入的“残奥会标题解读”中的“口号”前插入“主题”两字
(1)选择编辑替换命令,弹出查找和替换对话框。单击其中的高级按钮,则对话框显示如图所示
(2)在超找内容下拉列表框中输入One World One Dream
(3)在替换为下拉列表框中输入ONE WORLD ONR DREAM,并单击格式按钮,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字体命令,弹出替换字体对话框
(4)在替换字体对话框中为文本设置英文Arial Black字体,加着重号,效果为空心格式,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到查找和替换对话框中
首先单击标题行左侧的文本选择区,选定标题行。然后,采用下列方法之一对标题中的文本进行设置。
(1)使用格式菜单中的字体命令。
①选择格式字体命令,弹出如图所示的字体对话框
②在中文字体下拉列表框中选择黑体,在字体列表框中选择四号
③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2)利用格式工具栏。
①打开格式工具栏上的字体下拉列表,从中血案中黑体
(9)取消文本的选择
如果要取消文本的选择,只要单击文档中的任意位置即可。
2复制文本
(1)利用工具栏上的按钮或快捷键复制文本
1选定第一自然段
2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复制按钮
3按Ctrl+End快捷键把光标移到文档的末尾
(2)利用鼠标的拖曳操作复制文本
1选定第四自然段
2按住Ctrl键,将选定的第四自然段的内容拖曳到文本的末尾,释放鼠标按键和Ctrl键,即可把第四段的内容复制到文本的末端。
(8)继续录入剩余的其他内容,并存盘。
试验二——文本编辑和格式化
1选择文本
(1)选择一个中文常见词组
把鼠标移到World上双击,即可选定该单词,把鼠标移到“奥运会”上,双击,即可选定“奥运会”这个词组。
(2)选择一个句子
按下Ctrl键的同时,单击一个自然段中第一个句号之前的任意位子,即可选定整个句子中的所有内容。
把第一自然段设置为“两端对齐,左右个缩进2字符。首行缩进2字符,单倍行距,段前间距0.5行的格式。
(1)单击第一自然段的任意位置。
(2)选择格式段落命令,如图所示对话框。
(3)在对齐方式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单倍行距在段前数据框中输入0.5行
(4)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3固定行距
在第二自然段中,把人文奥运设为u一号字,并将此自然段设置为固定的行距,值为16磅的格式。
(2)打开如图对话框。
(3)在特殊格式下拉框中选择悬挂缩进,在其右侧的度量值数值框中输入4字符,在段前数值框中输入0.5行。
(4)单击确定即可。
5首字下沉
把第四自然段设置为首字下沉3行的格式。
(1)单击第三自然段中的任意位置。
(2)选择格式首字下沉命令,如图所示。
(3)单击位置区域内的下沉格式,设定下沉行数为3
(3)吧光标移到下一段的开始,并继续录入第一段的内容,具体内容如下:“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几种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和普遍价值观。
(4)图书符号的录入,即把第一段的小括号()改为【】
(5)利用“自动更新”功能,输入“One World One Dream”
1选择工具自动更新选项命令,弹出如图对话框。
1选定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内容。
2将选定的内容直接拖曳到第六自然段的开始,释放鼠标按钮,即可完成移动操作。
4删除文本
1选定第五自然段,然后按Delete键,即可删除第五自然段的内容。
2选定第一自然段,然后按Delete键,即可删除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3保存并关闭文档。
5文本的格式化
1把标题行设为“黑体四号字”的格式。
②打开格式工具栏上的字号下拉列表,从中选择四号,即可完成设置
3)把文档中所有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口号设置为黑体、加粗、红色、双下划线格式和礼花绽放的动态效果
(1)选定一个自然段中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2)选择格式字体命令,弹出如图所示的姿态对话框
(3)在中文字体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合体,在字形列表框中选择加粗,在字体颜色下拉列表框选择红色,在下划线线性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双下划线
(2)选择“文件”——“新建”命令,在屏幕右侧显示“新建文档”窗口;单击“新建文档”窗格中的“空白文档”超链接,即可建立一个新的文档。
(3)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新建空白文档”按钮,即可建立一个新的文档。
2保存文档
(1)选择“文件”——“保存”命令,弹出如图对话框。
(2)在“保存位置”下拉列表框中选择“D”,哪D盘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夹和Word文档都显示正在对话框中的最大列表框中。
③单击其中的一种编号,然后再单击确定按钮,起结果如下图所示
7.查找和替换
打开D:\排版练习\排版01.doc文档,并利用该文档进行下列操作
在该文档中查找One World One Dream,将其替换为大写、带格式的文本One World One Dream,替换后的格式为英文Arial Black字体,加着重号,效果为空心,
《综合实验二》实验报告
实验序号:B0900650-2实验项目名称:MS Word 2003的使用
学 号
姓 名
姚加林
专业、班
国际商务1001
实验地点
媒教
指导教师
韩志龙
时间
2010 11 5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Word新建和保存文档的方法
2.掌握Word文本的录入和简单编辑
3.掌握Word文本的选择和编辑的方法
(2)单击常用栏上的插入列按钮,插入表格按钮自动变为插入列。
(3)右击选定的列,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插入列命令。
(3)选择一行内容ຫໍສະໝຸດ 把鼠标移到标题行左侧选择区,单击,即可选定标题行的所有内容。
(4)选择一个段落
把鼠标移到第二自然段左侧的选择区,双击,即可选定第二自然段的所有内容。
(5)选择任意大小的另一串连续文本
(6)选择一个矩形区域内的文本
(7)选择整个文档。
(8)利用键盘选择文本
将插入点光标移到被选择文本的开始位置,然后按住Shift键不、不放,移动方向键即可进行选择。选择结束后,示范方向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