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程大学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1、课程设计目的 (2)2、课程设计题目与要求 (2)3、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4)4、设计总结和心得体会 (9)5、参考文献 (9)1.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以电子线路CAD软件设计原理为基础,重点在硬件设计领域中实用的电子线路设计软件的应用。
使学生掌握电子线路设计中使用CAD的方法。
为后继课程和设计打下基础。
通过电路设计,掌握硬件设计中原理图设计、功能仿真、器件布局、在线仿真、PCB设计等硬件设计的重要环节Protues软件初步应用。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初步学会使用本软件。
2.课程设计题目和要求:题目一振荡电路设计仿真题目二 8051开发板题目三了解PCB板设计3.课程设计报告内容:3.1设计原理及方案论证。
单片机是我们这学期学过的课。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们用到了8051这个单片机所以在做课程设计之前对这个单片机的工作原理有了一定的了解,运用单片机可以实现要设计的结果。
3.2 Protues电路原理图设计555振荡电路原理图8051开发板设计全图3.3软件仿真方法和结果分析。
1、多谐振荡器波形图在进行模块的仿真时首先要有根据我们设计的电路图模块编写相应的c语言程序或汇编语言。
然后我们再用Keil程序将它转换成.hex文件这个文件时可以直接在单片机中执行的文件。
仿真的步骤是双击80C51在Program File中添加上我们要使用的文件按确定键回到电路界面单击左下角的小三角或在调试中单击执行我们就可以进行仿真。
2、蜂鸣器模块的仿真。
最终播放出一段音乐。
3、流水灯的仿真。
实现八个数码管滚动显示。
4、串行口通信。
将多路选择开关拨到左边让后在助手中按手动发送我们将看到黑色屏幕中显示我们发送的英文字母或数字。
将开关拨到左边这时我们按一下按钮就会看到发送区与接收区同时显示happy everyday。
5、6只数码管滚动显示。
6、中断计数器模块I2C拓展3.4设计和仿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的仿真遇到了不同的问题。
《电子线路CAD》设计报告

4、元件布局时应先放置与结构有关的位置固定的元件,如开关、电源插座,接口等。之 后放置特殊的或比较大的元件,最后按地址线和数据线走向,依照就近原则放置其他小元 件。
5、元件间电气导线不宜太长,保持一定距离,避免短路或实际印制过程中没有空间,顶 层以竖线为主,底层以横线为主;元件间也不应距离太远,导致参数受到影响。电源和地 的导线要宽
底层
丝印层
1本文由zb110yz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一、 设计总结
设计步骤: 设计步骤:
1、 认真阅读《电子线路 CAD》设计任务书,在 E 盘下建立一个自己的文件夹,用 于专门存放和管理设计的所有相关文件。 2、 启动 Altium Designer,创建一个新的 PCD 工程,然后在该新建工程下创建一 个新的原理图文件,另存到自己建立的文件夹中。 3、 设置图纸规格, 并设置好栅格大小和类型等内容, 执行 Design 中的 Add/Remove Library 命令加载老师提供的元件库。 4、 由于所设计的电路图中有一个名为 T2 的元器件在元件库里边找不到, 右击所建 工程文件名,选择“给工程添加新的”选项中的“Schematic Library” 命令, 新建一个原理图库元件库文件并重命名,依据任务书中对该元件的描述画出 T2 器件在电路图中的外形图并进行属性设置,之后,再创建一个 PCB 元件库,查 询任务书中该元器件的外型尺寸,在新建好的元件库中画出该文件的封装图。 5、 打开元件库面板选择为该任务加载的元件库,依照任务书中原理图选择元件放 入图纸上并连线。 6、 连线结束之后,对图纸上的图件进行编辑和调整,如电气检查、参数修改、元 件排列、自动标志和各种文字等,构成一个完整的原理图。 7、 8、 打开封装管理器,依照元器件清单进行元件封装。 执行’Compile 中。 9、 规划印制电路板。包括根据电路的复杂程度、应用场合等因素,选择电路板是 双面板,在禁止布线层选取电路板的尺寸为 160mm×100mm。 10、 设置环境参数和工作参数。主要内容有设定电气栅格,可视栅格的大小和形状, 公制与英制的转换,工作层面的显示和颜色等。 11、 元件布局。将有接口的元件放置在边缘,先将较大的元件布置,再布置较小的 元件。 12、 点击“自动布线”键选择“全部”进行自动布线。布线规则设置是印制电路板 设计的关键之一。布线规则是设置布线时的各个规范。如安全间距、导线宽度 PCB Project’命令,对项目进行编译,进入已建的 PCB 工程
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报告电子线路CAD 课程设计一.实训目的:1.熟悉原理图编辑器的功能与使用方法;掌握原理图元件及元件库的使用,元件的放置与编辑、电路原理图的设计以及报表、原理图输出等技巧与方法。
2.熟悉印制电路板的设计流程,掌握元件封装库的使用和元件封装的放置方法。
3.掌握PCB 绘图工具的操作使用方法和PCB 设计规则。
4.掌握布局和布线等印制电路板的设计知识。
5.掌握PCB 报表的生成和PCB 图打印输出方法。
6.掌握印刷电路板的设计流程。
二.实训内容本次设计选择单片机控制系统,主要是熟练运用DXP 作出最小单片机系统的电路图,以下通过介绍最小系统的各部分电路的电路图及原理,通过在DXP 上绘制原理图,检查并修改错误,最后生成完整PCB 板。
三.设计原理和思路1.最小系统的结构单片机即单片微控制器,是在一块芯片中集成了CPU (中央处理器)、RAM (数据存储器)、ROM (程序存储器)、定时器/计数器和多种功能的I/O(输入和输出)接口等一台计算机所需要的基本功能部件,从而可以完成复杂的运算、逻辑控制、通信等功能。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主要集合了串口电路、USB 接口电路、蜂鸣器与继电器电路、AD&DA 转换电路、数码管电路、复位电路、晶振电路和4*4矩阵键盘等电路。
如下介绍几种简单的电路设计。
下图是本次设计的的几个有关电路图总体框图:2 各电路的原理分析(1)串口电路设计51系列单片机片内有一个串行I/O端口,通过引脚RXD(P3.0)和TXD(P3.1)可与外设电路进行全双工的串行异步通信。
串行端口的基本特点8051单片机的串行端口有4种基本工作方式,通过编程设置,可以使其工作在任一方式,以满足不同应用场合的需要。
其中,方式0主要用于外接移位寄存器,以扩展单片机的I/O电路;方式1多用于双机之间或与外设电路的通信;方式2,3除有方式l的功能外,还可用作多机通信,以构成分布式多微机系统。
电子CAD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课程设计以电子线路CAD软件设计原理为基础,重点在硬件设计领域中实用的电子线路设计软件的应用。
掌握电子线路设计中使用CAD的方法。
为后继课程和设计打下基础。
通过电路设计,掌握硬件设计中原理图设计、功能仿真、器件布局、在线仿真、PCB设计等硬件设计的重要环节。
二.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2.1振荡电路的模拟和仿真。
由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波振荡电路,用模拟的示波器观察输出的信号,熟悉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波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熟悉proteus的基本操作,和各元器件的查找。
2.2 8051单片机用80c51单片机完成以下功能:(1)构成流水灯的控制电路,使八个流水灯轮流点亮。
(2)构成音乐播放的简单电路。
(3)构成串口通信电路,完成信息在单片机和串口之间的传播。
(4)构成8255键盘显示模块。
(5)构成A/D和D/A 转换模块。
首先用模拟器件构成基本电路,然后在单片机中加入驱动程序,运行仿真,最后对电路进行调整校正,完成相关功能。
熟悉单片机实现相关功能的基本原理,对单片机有个框架的了解。
学习用proteus仿真单片机电路中不同模块间的组合,扩展单片机电路的功能。
三.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3.1设计原理3.1.1振荡电路仿真的原理振荡电路原理:555管脚功能介绍:1脚为地。
2脚为触发输入端;3脚为输出端,输出的电平状态受触发器控制,而触发器受上比较器6脚和下比较器2脚的控制。
当触发器接受上比较器A1从R脚输入的高电平时,触发器被置于复位状态,3脚输出低电平;2脚和6脚是互补的,2脚只对低电平起作用,高电平对它不起作用,即电压小于1Ucc/3,此时3脚输出高电平。
6脚为阈值端,只对高电平起作用,低电平对它不起作用,即输入电压大于2 Ucc/3,称高触发端,3脚输出低电平,但有一个先决条件,即2脚电位必须大于1Ucc/3时才有效。
3脚在高电位接近电源电压Ucc,输出电流最大可打200mA。
4脚是复位端,当4脚电位小于0.4V时,不管2、6脚状态如何,输出端3脚都输出低电平。
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电子线路CAD的基本概念、界面及工具使用;2. 学会运用CAD软件进行电子线路原理图设计,包括元件库的调用、原理图绘制、连线及标注等;3. 学会使用CAD软件进行PCB布线设计,掌握布线规则、层数设置、覆铜处理等技能;4. 了解并掌握CAD软件在电子线路仿真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运用CAD软件完成简单的电子线路原理图设计;2. 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PCB布线设计,并遵循布线规则进行优化;3. 能够对设计的电子线路进行仿真测试,分析并解决基本问题;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线路CAD课程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注重实践操作规范;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分享、交流和合作;4. 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敢于尝试新方法,勇于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结合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旨在提高学生的电子线路设计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子线路基础知识,对CAD软件有一定了解,但对电子线路设计及仿真尚处于初级阶段。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际操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电子线路CAD基本概念与界面认识:包括CAD软件的启动与关闭、界面布局、菜单及工具栏功能介绍;2. 原理图设计:元件库的调用与管理、原理图绘图环境设置、基本元件的放置与连线、总线及网络标号的使用;3. PCB布线设计:布线前准备、布线规则设置、布线工具的使用、覆铜处理、丝印层设计;4. 仿真与调试:仿真元件的调用、仿真参数设置、仿真结果分析、常见问题调试;5. 实践操作:结合实际案例,指导学生完成原理图设计与PCB布线设计,并进行仿真测试。
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

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报告目录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1)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1)1、白炽灯的光控开关试验板的简介 (1)三、设计过程 (2)1、绘制原理图 (2)2放置元件 (3)3、自制原理图元件 (4)4、放置所有元件 (5)5、连接电路图 (6)6、修改元件图封装 (6)7、新建PCB (6)8、3D显示电路板菜单——视图——3D显示,如下图所示 (10)9、完成设计 (11)四、课程设计总结...................................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掌握一种电路原理图与电路板的绘制方法是电子工程类技术岗位的必备技能。
通过本课程设计的教学实训,使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PROTEL99SE的应用及电路分析和PCB的设计方法,重点掌握PROTEL99SE在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接口方法的使用,从而对整个的设计流程有较完整的了解,提高综合应用能力的专业技能水平。
为我将来在就业于应用电子类技术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1、白炽灯的光控开关试验板的简介白炽灯的光控开关是一项应用领域十分广泛的工具。
白炽灯的光控开关是一项功能强大、性能稳定、性价比高的开关。
光控开关只有在天黑的时候才会照明,是一种在当代用电高的社会中的十分省电的照明工具,而且受大多数人得喜爱。
在很多不受人控制的公共场合都运用了光控开关的照明灯,如:街道上的路灯、医院走廊照明灯等等。
这种照明灯不仅省电环保,而且寿命长,与声控开光的照明灯十分相似,都为现代人带来诸多方便,为之受用。
三、设计过程1、绘制原理图1.1)打开Protel99se 软件界面、点击file菜单——》NEW并把作品放到指定的文件夹中,如下图所示1.2)界面中点击右键——new,新建库文件夹1.3)打开原理图文件夹,加载原理图库文件2.1)点击place2.2) 点击放置——元件3.1)自制与非门(命名为ICI)3.2)自制三态门(命名为C)4、放置所有元件5、连接电路图6、修改元件图封装7、新建PCB7.1)新建一个PCB文档7.2)打开PCB文件界面(选择一个原点、机械层)7.3)绘制PCB板(长6000 mil 、宽2000mil)7.4)在原理图中创建网络表7.5)在PCB中加载网络表7.6)调整元件到适当的位置后,点击设计——规则7.7)自动布线:点击自动布线——全部8、3D显示电路板菜单——视图——3D显示,如下图所示9、完成设计。
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设计目的以电子线路CAD软件设计原理为基础,重点在硬件设计领域中实用的电子线路设计软件的应用。
掌握电子线路设计中使用CAD的方法。
为后继课程和设计打下基础。
通过电路设计,掌握硬件设计中原理图设计、功能仿真、器件布局、在线仿真、PCB设计等硬件设计的重要环节。
1.进一步熟悉Altium Designer 6.8软件2.掌握所给电路原理图和PCB图的绘制。
3.学会上网查找元件尺寸、封装。
二、课程设计内容(一)按照指导书画出原理图(二)按照原理图画出PCB图(三)掌握元件封装方法.本次课程设计采用STC89C52RC单片机制作温度报警器,系统总体原理图如图1所示,由STC89C52RC单片机、时钟电路、复位电路、显示电路、电源电路、按键电路、报警电路和温度检测电路等组成。
图1 系统硬件电路三、系统硬件电路设计及各模块电路其中显示电路由LCD1602组成,温度传感器的作用是采集实时温度,当实时温度值超过设定的上、下限值时,蜂鸣器发出蜂鸣声以达到报警的作用;按键电路由按键key2、key3、key4组成,按键key2用于模式的选择,每按一次按键key3温度值加1,每按一次按键key4温度值减1 1、单片机的最小系统单片机的最小系统STC89C52RC单片机、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组成,如图2所示,在写课程设计报告时需查找添加STC89C52RC单片机资料。
图2 单片机最小系统(1)时钟电路单片机的TXAL1和TXAL2两个引脚,其主要作用是外接石英晶体和微调电容,构成时钟电路,其电路图如图3所示。
图 3 时钟电路图4 时钟电路(2)复位电路图4所示为复位电路,当RST端高电平持续的时间至少大于两个机器周期时,就可以完成复位功能。
2、显示电路显示电路由液晶LCD1602和电位器组成,双向数据口接单片机的P2口,显示电路图如图5所示。
图5 LCD1602显示电路LCD1602管脚功能:第1脚:VSS为电源地第2脚:VCC接5V电源正极第3脚:VEE接滑动变阻器用于LCD对比度的调整第4脚:RS为寄存器选择,RS=1时为选择数据寄存器;当RS=0时为选择指令寄存器。
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报告院、系: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号:姓名:指导教师:二0一二年月日目录1.课程设计目的 (2)2.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2)3.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3)3.1设计原理、方案论证 (3)3.2Protues电路原理图设计 (4)3.3软件仿真方法和结果分析 (9)3.4设计和仿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3)4.设计总结心得体会 (13)1.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以电子线路CAD软件设计原理为基础,重点在硬件设计领域中实用的电子线路设计软件的应用。
使学生掌握电子线路设计中使用CAD的方法。
为后继课程和设计打下基础。
振荡电路按指导老师所给的原理图进行仿真,其要求在于学生掌握基础元件操作的熟练度。
由于此电路操作简单,学生能很好的认识Proteus软件。
8051开发板的设计通过电路设计,掌握硬件设计中原理图设计、功能仿真、器件布局、在线仿真、PCB设计等硬件设计的重要环节。
最终通过电路设计,掌握硬件设计中原理图设计、功能仿真、器件布局、在线仿真、PCB设计等硬件设计的重要环节。
2.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1.课程设计题目题目一振荡电路设计仿真题目二 8051开发板2.课程设计要求题目一振荡电路设计仿真a.protues电路图设计b.protues电路仿真题目二8051开发板a.protues电路图设计b.protues电路仿真c.检验函数功能3. 课程设计报告内容3.1设计原理、方案论证图3.1.1 材料清单在元器件库里选择对应器件按要求连接后运行电气规则检查,检查通过后即可进行仿真操作图3.1.2 元器件库选择元器件图图3.1.3 电气规则检查结果图3.2Protues电路原理图设计题目一振荡电路设计仿真图3.2.1 振荡电路原理图题目二8051开发板图3.2.2 8051开发板CPU模块原理图图3.2.3 8051开发板8255键盘显示模块原理图图3.2.4 8051开发板蜂鸣器模块原理图图3.2.5 8051开发板二级显示管模块原理图图3.2.6 8051开发板A\D模块原理图图3.2.7 8051开发板D\A模块原理图图3.2.8 8051开发板串口通信模块原理图图3.2.9 8051开发板整体布局图3.3软件仿真方法和结果分析题目一振荡电路设计仿真仿真方法:检查电路无误以后,点击运行放着按钮,仿真运行正常后,右键单击示波器选择Digital Oscilloscope选项,再谈出的窗口即可观察到如图所示波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学年论文)说明书课题名称:学生学号: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院名称:指导教师: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1404201114通信03班秦重双电气信息学院曹新莉完成日期:2016 年12月28 日目录第1章绪论 (1)1.1电路板的简介 (1)1.2 Altium Designer 简介 (1)1.3 Altium Designer 的发展历史 (1)1.4 Altium Designer 的组成 (2)1.5课程设计的目的 (2)第2章单片机最小系统原理图绘制 (3)2.1 绘制原理图文件步骤 (3)2.2 创建项目文件及原理图文件 (3)2.3制作原理图元器件库 (4)2.4原理图的绘制 (6)2.5 元器件的封装 (11)第3章单片机最小系统PCB绘制 (13)3.1 单片机最小系统PCB绘制步骤 (13)3.2 创建PCB板 (13)3.3 载入元件及封装 (13)3.4 元件的布局与布线 (14)3.5 PCB板的编辑与完善 (15)第4章总结与展望 (16)4.1总结 (16)4.1展望 (16)参考文献 (17)第1章绪论1.1 电路板的简介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的简称,通常把在绝缘材料上,按预定设计,制成印制线路、印制元件或两者组合而成的导电图形成为印制电路。
而在绝缘器材上提供元器件之间电气连接的导电图形,称为印制线路。
这样就把印制线路或印制电路的成品称为印制线路板,亦称为印制板或印制电路板。
单面板是指在最基本的PCB上,零件集中在其中一面,导线则集中在另一面上。
因为导线只出现在其中一面,所以我们就称这种PCB叫作单面板。
这种板子现在普遍运用银作为桥梁来实现两条线路的导通。
因为单面板在设计线路上有许多严格的限制(因为只有一面,布线间不能交叉而必须绕独自的路径),所以只有早期的电路才使用这类的板子。
1.2 Altium Designer简介经多年的发展,以及功能强大而在国内享有良好声誉的Protel,正式更名为“Altium Designer”,Altium Designer 不仅强化了以前的原理图设计、印制电路板(PCB)设计、电路仿真等功能,更加入了FPGA设计等众多功能,从此摆脱了Protel只是二线品牌的PCB 设计工具的地位,成为全方位的新一代的思安路设计软件。
1.3 Altium Designer的发展历史“Altium Designer”是Altium 公司推出的新一代电子电路辅助设计软件。
Altium公司前身为Protel国际有限公司,由Nick Martin 于1985年创始于澳大利亚,同年推出了第一代DOS版PCB 设计软件,其升级版本Protel for DOS 由美国引入中国大陆,引起方便、易学习而得到广泛应用。
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推出,Protel国际有限公司于1991年发布了第一个基于Windows环境的EDA工具—Protel for Windows 1.0 版。
1998年,Protel公司推出了Protel98,他是一个32位的EDA软件,将原图设计,PCB 设计、无网格布线器、可编程逻辑原件设计和混合电路模拟仿真集成于一体化的设计环境中,大大改进了自动布线技术,使PCB自动布线真正走向了实用。
随后的Protel99,以及Protel 99SE使得Protel成为中国用的最多的EDA工具,电子专业的大学生在大学基本上都用过Protel 99SE,公司在招聘新人时也将Protel作为考核标准,据统计,在中国有73%的工程师和80%的电子工程相关专业在校学生正在使用其所提供的解决方案。
2001年,Protel Technology 公司改名为Altium 公司,并于2002年推出了令人期待的新产品Protel DXP,Protel DXP与Protel 99SE 相比,不论是操作界面还是功能上都有了非常大的改进。
而2003年推出的Protel2004 又对Protel DXP进行了进一步完善。
2006年,经过多次蜕变,Protel DXP正式更名为Altium Designer,Altium Designer 6.0 的推出,集成了跟多的工具,使用方便,功能更强大,特别是在PCB设计这一块性能大大提高。
2011年推出的Altium Designer10.0 将ECAD和MCAD两种文件格式结合在一起,在一体化设计解决方案中为电子工程师带了全面验证机械设计与电气特性关系的能力。
还加入了OrCad 和PowerPCB的支持能力,使其功能更加完善。
1.4 Altium Designer的组成Altium Designer 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电子电路设计工具,而是一个功能完善的电路设计、仿真与PCB 制作系统,它是由四大设计模块组成,即原理图(SCH)设计模块、原理图(SCH)仿真模块、PCB设计模块、可编程逻辑原件(FPGA)设计模块。
1.5 课程设计的目的本次课程设计目的是使我们具备,作为电子与信息技术生产、服务和管理领域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专门技术人才所应具备电子设计自动化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增强实践操作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
通过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应能掌握电子产品自动化设计与制作的一般过程,能阅读电路原理图、PCB(印制电路板,简称印制板)图,能借助手册查阅与电子元器件及材料的有关数据,能正确选择使用元器件和材料,能借助微机熟练进行电路原理图、PCB(印制电路板,简称印制板)图设计,并通过手工制作简单的PCB版,装接电子电路并使用电子仪器进行测试,在教师指导下解决电子电路制作过程中出现的一般问题,能对所制作电路的指标和性能进行测试并提出改进意见。
第2章单片机最小系统原理图绘制2.1 绘制原理图文件步骤(1)创建项目文件及原理图文件;(2)制作原理图元件库;(3)绘制原理图。
(4)检查电气特性。
(5)进行元器件的封装。
2.2创建项目文件及原理图文件2.2.1 创建项目文件打开Altium Designer16.1 后,在“文件”菜单下选择“新建”—>Project,在弹出的“new project”菜单中选择PCB Project,点击OK即创建了一个PCB 项目文件,并保存为“89C51.PrjPCB”文件。
图2-1 创建项目文件2.2.2创建原理图文件在“文件”下选择“新建”—>“原理图”,即创建了一个原理图文件,保存为“89C51.SchDoc”文件并放于刚创建的项目中。
图2-2 创建原理图文件2.3 制作原理图元器件库2.3.1 创建原理图库文件在“文件”下选择“新建”—>“库”->“原理图库”,保存为“89C51.SchLib”文件。
图2-3 创建原理图库文件2.3.2创建元器件(1)在面板空白出点击右键,选择“放置”—>“矩形”创建一个矩形框。
图2-4 创建元器件(2)点击鼠标右键选择“放置”—>“引脚”,放置元器件引脚于矩形框两侧。
图2-5 放置引脚(3)双击引脚打开“管脚属性”可以设置引脚名称、标识、电气特性、长度和角度等参数。
图2-6 修改引脚属性2.3.3 创建元器件库依照上述步骤依次画出单片机最小系统原理图中使用的元器件原理图。
图2-7 创建元器件库2.4 原理图的绘制2.4.1安装库文件鼠标左键点击软件右侧的“库”—>“libraries”,在弹出的“可用库”面板中选择“Installed”,点击下方“安装”,选择“installed from file”找到“89C51.SchLib”文件所在的位置并选中它,点击安装。
图2-8 安装库文件2.4.2 放置元器件从建立的元器件库“89C51.SchLib”和已有库中的“Miscellaneous Connectors.PcbLib”和“Miscellaneous Devices.PcbLib”中选择单片机最小系统原理图上的元器件并放置于原理图中。
2.4.3 子原理图的创建(1)鼠标右键点击原理图空白部分选择“放置”->“图表符”,绘制出一个矩形框,然后点击鼠标右键选择“放置”->“端口”放置于矩形框相应位置,双击矩形框左上侧“file name”可以更改子原理图名称。
图2-9 创建子原理图文件图2-10 放置端口(2)点击菜单栏中的“设计”选项,选择“产生图纸”,光标变成“十”字形,移动光标于绿色矩形框中点击鼠标左键即可创建子原理图。
图2-11 创建子原理图2.4.4 绘制原理图按照老师提供的单片机最小系统原理图依次将各个元器件连接起来并进行网络标号。
图2-12 绘制原理图2.4.5 电气特性检查点击菜单栏“工程”,选择“Compile PCB Project 89C51 PrjPcb”检查原理图电气特性,修改图中错误直至不再出现“error”。
图2-13 电气特性检查2.4.6 生成网络报表选择菜单栏“设计”—>“工程的网络表”,选择“Protel”系统自动在当前工程文件下添加一个与工程文件同名的网络报表文件。
图2-14 生成网络报表2.5 元器件的封装双击原理图中某一元件弹出Properies for schematic Component in sheet窗口,点击下方“Add”,图2-15 添加元件封装选择“footprint”,弹出PCB模型窗口,图2-16 PCB模型窗口点击“浏览”,弹出“浏览库”窗口,选择元件封装库,然后选择相应的封装类型,点击确定即可完成对一个元器件的封装。
图2-17完成封装第三章单片机最小系统PCB绘制3.1 单片机最小系统PCB绘制步骤(1)利用PCB版向导创建PCB板;(2)载入元件及封装;(3)元件的布局与布线;(4)PCB 板的编辑与完善。
3.2 创建PCB 板单击底部工作区面板中的“files”标签,选择“PCB Board Wizard”选项,弹出“Altium Designer 新板向导”,根据该向导依次设置单片机最小系统PCB 板各参数。
图3-1创建PCB 板3.3 载入元件及封装在菜单栏中选择“设计”—>“Import Changes From89C51.PrjPCB”,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击“YES”,生成工程更改顺序,单击“生效更改”,确认没有出现错误后点击“执行更改”,所有的元件信息和网络信息就被载入到PCB文件里面,点击关闭。
图3-2导入封装3.4 元件的布局与布线刚生成的PCB文件需要重新布局,将鼠标移动到元件处按住鼠标左键左右移动可改变元件的位置,以单片机为中心,将元器件移动到适当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