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丝课婚誓教案

合集下载

《婚誓》葫芦丝教案

《婚誓》葫芦丝教案

葫芦丝演奏——《婚誓》教学课题:《婚誓》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具:葫芦丝、葫芦丝书、黑板五线谱本、电钢琴、非洲鼓等打击乐一、学生情况分析:1.本班是初一年级学生,普及的乐器是葫芦丝,音乐基础普遍薄弱,基本上都是从升入初一从零学起的,目前知道音高与孔的位置,学会了两个八分节奏型和四分节奏型等简单的节奏。

学过了《我和你》、《粉刷匠》等练习曲。

本节课主要学习婚誓的演奏方法,音乐要素,音乐情绪入手,由浅入深的,让学生运用这些吹奏技巧完美的表现音乐,体验器乐合奏的美感。

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演奏葫芦丝乐器,体验旋律中所获得的美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授、示范、练习提高合作意识3知识与技能:练习上滑音和下滑音,运用吐音和连音吹奏旋律,用适当的情绪演奏这首作品。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学奏乐曲《婚誓》和上滑音、下滑音、四分附点音符、连音的正确应用四、教学方法:教法:讲授、示范、比较、启发学法:讨论、评价、展示五、教学过程设计演奏技巧技能一、装饰音练习上滑音和下滑音1、请一个会的同学演奏一下第一小节,并讲解如何演奏滑音。

各组小队长分组指导。

2、长音颤音的练习。

让学生自己说方法。

3、介绍乐曲属于那个少数民族。

音乐风格特点4、请几个同学演奏全曲,全体演奏,练习滑音练习颤音傣族让学生教学生,寓教于乐,体验装饰音的演奏技巧初步掌握装饰音的演奏效果学习掌握二声部1.、二声部练习,为了让这首乐曲有更丰富的效果,接下来做一个二声部练习。

2、试奏二声部,教师指导。

3、全体演奏二声部。

学习二声部,二声部合作练习掌握乐曲的二声部练习,训练二声部听觉思维。

德茂中学韩大伟2014年11月27北京市大兴区研究课葫芦丝演奏——《婚誓》授课人:韩大伟2014-11-27。

婚誓4

婚誓4

4《婚誓》巴乌教学课程名称:《婚誓》学习目标:1、要求学生对中国云南少数民族乐器葫芦丝曲目具有一定的听辩力,演奏力和演所奏曲目的音乐分析能力。

2、通过对乐器演奏曲目的学习、吹奏使学生对祖国博大民族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弘扬民族文化,增强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3、通过学习、演练能力使学生具有一定水平的独奏能力。

学习过程:一、导入:1、歌曲简介中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耿莲凤曾这样诠释这首动人的情歌:《婚誓》是一首对唱情歌,用芭蕉的不同部位,以及蜜蜂与蜂蜜的关系,朴实无华地展现出一对相爱中恋人甜蜜、真挚的感情。

而在音乐上,取源于拉祜旋律独特的芦笙曲调的《婚誓》,也因为3/8节拍的运用,而让歌曲在更多的节奏变化中,加强了一定的戏剧效果。

电影中《婚誓》一歌的演唱者,是张振富和耿莲凤这对二重唱黄金搭档。

张振富的嗓音洪亮饱满,耿莲凤的声线则在柔美中又带着些许的质朴,两者合作的最大特点,就是不纯以技术上的高音、穿透力这些极致特点取胜,而是在委婉的声中注入充沛的情感,无限提升了歌曲的回味感。

2、3/8拍简介以八分音符为单位拍,一小节由三个单位拍构成,属单拍子类型的节拍。

节拍特征为三分性节拍. 拍其律动特点为“强-弱-弱”,与3/4拍相似。

二、出示简谱,跟唱歌曲,熟悉旋律三、合作交流1、要求学生知道乐曲的情绪和风格是怎么样的:交流讨论。

教师要以正规规范的示范演奏给学生完整的视听直觉印象,增加学习这首乐曲的兴趣,分段分句分析并让学生,自己练习解决演奏难点,让学生加深领会吹奏要领。

演奏引子需要特别注意换气,凡标有换气符号的地方必须换气。

其次是运用好下滑音的技巧,开头的两小节都有下滑音,大家在演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用手指慢慢向下抹动即可。

(教师演奏示范)2、组内合作交流,然后各组展开比赛。

比一比,看哪一组吹奏的最好。

3、老师点评四、小结:演奏该乐曲,主要把握好乐曲的民族风格特殊的节奏律动,注意要求学生对乐曲的演奏技巧和难点,逐一进行分解的练习,要求学生在演奏时,表达准确,要求学生一定要把乐曲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体现在演奏中,并在演奏中体会到少数民族音乐的特殊美学意义,让学生练习通过学习演奏,对乐曲所描绘的音乐形象有一定的表现能力和认知度,使学生在学习后,扩大对少数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婚誓》葫芦丝简谱教学

《婚誓》葫芦丝简谱教学

《婚誓》葫芦丝简谱教学
《婚誓》是一首十分精美的葫芦丝曲子,也是著名的中国民
乐曲目之一。

它流传已久,深受人们喜爱。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婚誓》的葫芦丝简谱教学。

首先,我们来看看《婚誓》的葫芦丝简谱。

从头至尾,整首
曲子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a b c d e f g,第二部分是a b c d
e f g,第三部分是a b c d e f g。

每个音符都有一个指法,指法包
括左手拨弦、右手拨弦和右手拨节拍,左右手同时进行。

其次,我们来看看《婚誓》的葫芦丝演奏技巧。

葫芦丝演奏中,最重要的技巧就是节拍控制,一定要把握好节拍,使声音有
节奏感,在节奏感的基础上再加上变奏,更能体现出曲子的韵律
美感。

最后,我们来看看《婚誓》的葫芦丝练习方法。

首先,要熟
悉简谱,理解整首曲子的结构,然后逐个节拍演奏,再加上变奏,加深曲子的感情,最后再慢慢加快速度,以达到熟练演奏的效果。

总之,《婚誓》是一首十分精美的葫芦丝曲子,学习它的葫
芦丝简谱教学,需要把握好简谱、演奏技巧和练习方法,才能真
正把曲子好好演绎出来。

只要按照以上步骤,每个人都可以将
《婚誓》演奏得更加出色!。

葫芦丝教案

葫芦丝教案

活动对象 葫芦丝活动成员 时间 第一次课 地点 音乐室 活动内容 葫芦丝的介绍活动准备 葫芦丝活动目标 了解葫芦丝的基本结构,掌握葫芦丝的演奏姿式活 动 过 程 (一)、介绍葫芦丝:1 葫芦丝构造、葫芦丝主要由主管、簧片、附管、葫芦四大部份构成a主管:旋律管,开有多个按音孔。

b簧片:发声部件,安装在竹管一端。

簧舌形状为等腰三角形和长方形两种,材料以铜质为主。

c 附管:辅助(合声)发音管。

常见的为一附管发一单(长)音,高音附管d 葫芦:葫芦起漏斗作用,气流通过葫芦传递到主管和附管里面。

葫芦品种繁多,全国各地均有种植,形状以亚葫芦为佳。

2葫芦丝音域及分类葫芦丝可分为高、中、低音三种类型,常用的调为降B、C、D等调。

通常9度以内不超过11度。

二、基本姿式、按孔部位和方法、口型、吹奏的呼吸方法、葫芦丝演奏指法。

1、葫芦丝的演奏姿式分站姿和坐姿两种:①站姿。

要求是:身体自然站立,双脚略分开,呈外八字站稳,两腿直立,身体的重心点放在两腿之间(必要时可摆布挪移)。

上身挺直,但不能僵硬。

头部直仰,胸部自然挺起。

目视正前方。

双肩松驰平衡。

两肘自然下垂,两臂不可夹住身体,要与腰间保持一定距离(约十公分摆布)位于身体正前方中心线。

乐器与身体形成45度到50度角。

②坐姿。

其上身的要求和站姿相同,普通坐在椅子的前三分之一处,双脚分立踏地,一脚稍前,一脚稍后,但不可架腿或者两脚交*。

坐位高低要适当,以免影响呼吸肌肉的充分运动。

活动对象 葫芦丝活动成员 时间 第二次课 地点 音乐室 活动内容 葫芦丝演奏的吹奏的呼吸方法、葫芦丝演奏指法。

活动准备 葫芦丝活动目标 葫芦丝基本发音练习:(5 6 7 1 2 3 5 6)练习曲。

活 动 过 程 1 、演奏中呼吸方法普通可归纳为三种: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呼吸(混合式呼吸法)。

目前被公认为最科学的方法是混合式呼吸法。

其优越性表现在整个呼吸肌肉群的协调动作,形成运动整体,于是气息的吸入量多,气息较深,呼气时也容易控制。

婚誓葫芦丝教学反思

婚誓葫芦丝教学反思

婚誓葫芦丝教学反思
在葫芦丝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例如技巧不够纯熟、音准不够准确等等。

而对于教师来说,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婚誓这首曲子就显得尤为重要。

婚誓是一首优美动人的曲子,旋律流畅,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教学中引入婚誓这首曲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葫芦丝演奏的技巧和表现力。

同时,通过学习婚誓这首曲子,学生们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婚誓这首曲子的解读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曲子背后的故事和情感,引导他们在演奏时能够更好地表达出这种情感。

同时,教师还应该重点讲解曲子的技巧要点,帮助学生掌握演奏的技巧,提高演奏的质量和水平。

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婚誓这首曲子,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演奏,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通过集体演奏,学生们不仅可以互相学习借鉴,还可以共同进步,提高整体演奏水平。

教师还可以通过举办葫芦丝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比赛中展现自己的才华和实力。

比赛不仅可以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总的来说,婚誓这首曲子在葫芦丝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演奏技巧和表现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教师应该善于利用这首曲子,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和练习,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和进步。

通过婚誓这首曲子的教学,相信学生们一定能够在葫芦丝演奏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展现出自己的音乐才华和艺术魅力。

初学婚誓葫芦丝教学设计

初学婚誓葫芦丝教学设计

初学婚誓葫芦丝教学设计引言:葫芦丝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中国民族乐器,具有悠扬动听的音色。

它是以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为基础,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演变而来。

近年来,葫芦丝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成为了许多人学习音乐的首选乐器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个初学者婚誓葫芦丝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初学者能够迅速入门,掌握葫芦丝的基本演奏技巧和婚誓曲的演奏方法。

一、教学目标1. 了解葫芦丝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

2. 学习基本的婚誓曲演奏技巧。

3. 能够独立演奏一首简单的婚誓曲。

二、教学内容1. 葫芦丝的基本知识- 葫芦丝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 葫芦丝的分类和吹奏方式。

- 葫芦丝的构造和音域。

2. 葫芦丝的基本演奏技巧- 吹奏姿势和气息控制。

- 手指按键和音程掌握。

- 基本音阀的使用方法。

- 指法练习和音阶的学习。

3. 婚誓曲的演奏方法- 婚誓曲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

- 弹奏练习和乐谱解读。

- 演奏技巧和细节注意事项。

三、教学步骤1. 葫芦丝基本知识的介绍- 分享葫芦丝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培养学生的兴趣。

- 介绍葫芦丝的分类和吹奏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葫芦丝。

- 说明葫芦丝的构造和音域,让学生了解各个部分的作用和音域范围。

2. 葫芦丝的基本演奏技巧练习- 示范正确的吹奏姿势和气息控制方法,帮助学生正确吹奏。

- 解释手指按键和音程的关系,进行手指按键和音程练习。

- 教学基本音阀的使用方法,让学生逐步掌握。

3. 婚誓曲的演奏指导- 介绍婚誓曲的基本知识,包括曲调和演奏技巧。

- 逐步进行乐谱解读和弹奏练习,让学生逐渐熟悉曲谱和手指按键。

- 引导学生注意演奏技巧和细节,如音色控制、力度变化等。

四、教学评估和反馈1. 教学评估- 定期进行小测试,检查学生对葫芦丝基础知识和演奏技巧的掌握程度。

- 观察学生在演奏婚誓曲时的表现,评估其演奏技巧和准确度。

2. 学生反馈-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提供建议和意见。

- 倾听学生的困惑和难点,并及时作出解答和指导。

校本课程教案(葫芦丝)

校本课程教案(葫芦丝)

葫芦丝课程主讲教师:***教学材料:自编教材课程类型:艺术类授课时间:一学年(每周一节)授课对象:3--6年级部分学生一、课程目标:(一)课程总目标:葫芦丝是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之一,音色独特优美,外观古朴典雅,简单易学,小巧易携带。

葫芦丝的课程目标并不是培养一批演奏家,而是让学生在各种“葫芦丝”的学习活动中,积极参与,学会欣赏,锻炼意志,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少数民族的热爱之情。

1、使学生知道一些有关葫芦丝的历史。

2、使学生知道正确的手持乐器及演奏姿势,力求正确。

3、掌握各音阶指法,能吹响Do、Re、Mi、、Sol、La、Si六个音。

4、学会演奏几首小曲目。

(二)、各年级达到的教学目标:三、四年级1、知道正确手持乐器及演奏姿势。

2、掌握音阶指法,能吹响Do、Re、Mi、Sol、La、Si六个音。

3、能演奏2---3首小曲子。

本学期基本会吹《小白船》《婚誓》两首曲目。

五、六年级1、掌握葫芦丝正确的演奏姿势。

2、熟练掌握指法,能吹响Do、Re、Mi、Sol、La、Si音。

3、能吹奏3---4首小曲子。

4、排练六一汇报演出曲目《月光下的凤尾竹》《美丽的金孔雀》等二、课程内容:本课程共分为十五课,前十三课分为三大部分,后两课为综合复习课。

(一)第一部分---知道一些有关葫芦丝的历史。

1、葫芦丝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葫芦箫的历史较为悠久,其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时代,它是由葫芦笙演进改造而成的。

在构造上仍保持着古代乐器的遗制,箫管数目正与三管之龠相同,两支副管不开音孔也和古箫完全一样,而发出持续的五度音程,则与古龠的“以和众声”惟妙惟肖。

但它的主管已开有7个音孔,与后世的箫笛非常近似,又显示出它在历史上的飞跃。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族音乐工作者对葫芦箫进行了不断的改革。

1958年,云南省歌舞团首先把音域扩展为14个音。

近年来,北京的一些文艺团体又制成两种新葫芦箫。

其中的六管葫芦箫,可以吹奏单音、双音、单旋律加持续音及两个和音旋律加持续音。

葫芦丝教案

葫芦丝教案

葫芦丝教案本次活动的对象是葫芦丝活动成员,活动内容是葫芦丝演奏的基本姿势、按孔部位和方法、口型、吹奏的呼吸方法以及演奏指法。

在活动准备阶段,我们需要了解葫芦丝的基本结构和音域分类。

葫芦丝主要由主管、簧片、附管、葫芦四大部分构成,葫芦丝可分为高、中、低音三种类型,常用的调为降B、C、D等调。

在第一次课上,我们介绍了葫芦丝的构造和种类。

在第二次课上,我们将练葫芦丝的基本发音,练曲是“5 67 1 2 3 5 6”。

演奏中的呼吸方法一般可归纳为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胸腹式呼吸,其中混合式呼吸法被公认为最科学的方法。

我们还将练基本音,其中开第三孔为“do”即筒音作“5”。

C大调指法表是低音5低音6低音7 1 2 3 4 5 6,按孔部位和方法如下:第七孔●●●●●●●●○,第六孔●●●●●●⊙○○,第五孔●●●●●○○○○,第四孔●●●●○○○○○,第三孔●●●○○○○○○,第二孔●●○○○○○○○,第一孔●○○○○○○○○。

在演奏时,站姿和坐姿是两种基本姿势,要求身体自然站立或坐姿,呼吸肌肉要充分运动。

本次活动的内容是葫芦丝演奏指法。

活动准备包括葫芦丝和音乐室。

活动对象是葫芦丝活动成员,时间是第三次课。

活动目标是练呼吸方法、练基本音和熟练指法。

在活动过程中,我们进行了葫芦丝基本发音练和C大调指法表的练。

其中,开第三孔为“do”即筒音作“5”。

指法表中,●表示“闭”○表示“开”⊙表示“开半孔”。

第四次课的活动内容和目标与第三次课相同,依然是葫芦丝演奏指法的练。

在活动过程中,我们进行了葫芦丝基本发音练和C大调指法表的练。

同样,开第三孔为“do”即筒音作“5”。

指法表中,●表示“闭”○表示“开”⊙表示“开半孔”。

第五次课的活动内容是“咕”音的避免,活动准备包括葫芦丝和音乐室。

活动对象是葫芦丝活动成员。

活动目标是练一和练二,即避免“咕”音。

葫芦丝的发音很特别,初学者容易出现“咕”音。

我们通过加强气息和力度来避免“咕”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葫芦丝曲《婚誓》音乐教案
乌鲁木齐县第一中学
童超
葫芦丝曲《婚誓》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乐曲和教师的讲解,激发学生对乐曲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能够较流畅的演奏乐曲,在演奏中灵活运用单吐、连音、颤音等技巧。

体验演奏的乐趣,树立自信心,培养实践演奏能力和合作精神。

3、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提高对音乐的表现和创造能力;在实践中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点:理解乐曲,掌握葫芦丝的基本演奏方法
教学难点:准确地演奏《婚誓》并学会虚指颤音的方法;使歌曲达到一定表现力
教学具准备:课件、葫芦丝、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音阶与节拍的练习
4/3拍气息训练、吐音训练
二、游戏教学“点兵点将”
1、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个音
(低音5、6、7,中音1、2、3、5、6)
2、将歌曲分为5个乐句;每个乐句里包含的音由老师逐一点唱完成。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叫做“点兵点将”。

今天的游戏规则有变化,我们每组同学代表一个音符,由童老师来点兵点将,点到哪个组就吹个子代表的那个音,准备好了吗?
3、每一个乐句结束时,出示完整的乐句
师:同学们,每一个音就好比大海里的一滴水,将它们连起来就组成了一条条旋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刚刚吹奏的音,将它们组合在一起是什么旋律?(逐一出示4条旋律图片,并进行视唱)
三、出示课题《婚誓》
1、新课导入
同学们,当每一个音符连在一起,会组成优美的旋律,那么同学们想想,将这些旋律连在一起,会是什么呢?让我们把这个问题留在最后回答。

2、接下来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葫芦丝乐曲(播放演奏家演奏《婚誓》的画面)。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乐曲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目睹演奏家的风采。

3、向学生讲解乐曲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乐曲所要表现的内涵、意境。

师:《婚誓》由著名电影音乐作曲家雷振邦创作,为长春电影制片厂1957年摄制的《芦笙恋歌》的插曲。

主要讲述的是在解放前,中国云南省澜沧江拉祜族少数民族的年轻猎手扎妥,因为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烧杀、蛮横抢夺而奋起反抗的故事。

《婚誓》是一首抒情的歌曲,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甜蜜、真挚的感情。

四、分段演奏《婚誓》
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前半部分。

2、分小组学习后半部分。

3、跟伴奏演奏全曲(注意演奏速度)
五、技巧展示:老师现场示范演奏并说明吹奏技巧分析。

虚指颤音也叫隔孔打音,还叫做指震音,它不同于一般正常的颤音,它在本音位置的下二孔,平稳扇动,使其产生似弦乐揉弦的效果。

虚指颤音练习:
六、分组学习颤音的乐句。

师:分别学习前一句和后一句,比一比,哪一组学得又快又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们在竞争情境中,很快就学会了。

最后,再趁热打铁让学生们学吹另一乐句。

这样,同学们兴味盎然、轻松愉快地掌
握了乐曲的演奏,初尝了成功的喜悦。

七、师生互动:
1、学生演奏、复习几首学过的乐曲《粉刷匠》《小夜曲》《打水姑娘》等
2、将《婚誓》进行二声部练习,增加乐曲效果。

训练学生二声部听觉思维。

八、提出希望:演奏《婚誓》时
1、在演奏中让同学们对比音乐的轻、柔、强、弱,因为勤思考多动脑是自学的好方法。

2、同学们应该明白,学习全靠自己用功,一个字“练”,老师只是领路人。

3、对学生进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九、小结:同学们,葫芦丝音乐如此美妙,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国的音乐文化,从自身做起、将葫芦丝的美、葫芦丝的妙传递给更多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