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的感想

合集下载

武昌起义纪念馆观后感

武昌起义纪念馆观后感

武昌起义纪念馆观后感走进武昌起义纪念馆,那感觉就像是穿越时空,一脚踏进了历史的长河里。

这地儿,不光是个纪念馆,简直就是活生生的历史教室,让人一秒穿越到辛亥革命那会儿,感受那股子热血沸腾的劲儿。

一进门,嘿,那氛围就不同了,庄严又带点神秘。

墙上挂着的老照片,一张张黑白的脸孔,眼神里都是坚定和决心,仿佛在跟你说:“看,这就是我们当年干的大事儿!”我边走边看,心里头那个激动啊,就像是参加了一场大型的家族聚会,每个人都在讲着自家的英雄故事。

展厅里头,一件件展品摆得整整齐齐,每件都像是个小故事书,等着你去翻开。

特别是那门大炮,虽然锈迹斑斑,但往那儿一站,就是一股子威风凛凛的劲儿,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当年它轰响在武昌城头的那一刻,多提气!还有那些起义军用的刀枪剑戟,虽然现在看来挺简陋的,可那会儿可是宝贝疙瘩,每一把都沾满了革命战士的鲜血和汗水。

走着走着,我就到了那个模拟战场的地方。

哎哟喂,那场景做得太逼真了,火光冲天,枪声四起,我感觉自己都快被那股子硝烟味给熏到了。

看着那些逼真的雕塑,一个个战士冲锋陷阵的样子,我心里头那个震撼啊,就像是亲眼见证了这场伟大的革命。

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些烈士的遗像和遗物。

他们有的年纪轻轻,有的已经是白发苍苍,但无一例外,他们的眼神里都是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

看着这些照片,我仿佛能听到他们内心的声音:“为了国家的未来,为了民族的独立,我们愿意付出一切!”这种感觉,真的是太强烈了,让我忍不住眼眶都湿润了。

逛完整个纪念馆,我心里头那个感慨啊,真是千言万语都说不尽。

我觉得吧,这地方不仅仅是个纪念馆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座精神的灯塔,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

每次想到这里,我就觉得自己浑身都是劲儿,好像也被那股子革命精神给感染了一样。

回到家后,我还跟家里人念叨了好久。

我跟他们说:“你们知道吗?我去了武昌起义纪念馆,那感觉真是太棒了!就像是回到了过去一样,亲眼见证了那段历史。

”他们听了也都很感兴趣,纷纷问我里面的情况。

武昌区辛亥革命博物馆观后感

武昌区辛亥革命博物馆观后感

武昌区辛亥革命博物馆观后感你要是想感受一下历史的波澜壮阔,还真得去趟武昌的辛亥革命博物馆。

一走进那博物馆,就感觉像是穿越了一样。

那里面的陈列啊,就像一位位沉默的历史讲解员,把辛亥革命的故事一点一点地在你眼前铺开。

先看到的是晚清时候的一些景象展示,好家伙,那时候的老百姓看着可真苦啊。

清政府就像一艘到处漏水的破船,摇摇欲坠的。

当官的腐败,老百姓被各种压迫,整个社会就像一个快要爆炸的火药桶。

我当时就想,这不变革可真不行了。

然后就到了革命志士们开始谋划起义的时候。

那些蜡像做的革命党人,表情坚定,眼神里透着一股要改天换地的劲儿。

他们在那种危险的环境下秘密集会、商讨计划,这得有多大的勇气啊。

我就琢磨,要是我在那个时候,能有他们一半的胆量不?再往前走,就看到起义爆发的场景还原了。

枪炮声好像就在耳边响起,战士们冲锋陷阵,毫不畏惧。

我都能想象到当时的武昌城,火光冲天,喊杀声一片,这是要推翻旧世界的怒吼啊。

他们为了自由、为了民主,真的是把生死都置之度外了。

我在那站着,心里直激动,感觉热血都沸腾起来了,恨不得自己也能加入他们的战斗呢。

辛亥革命成功之后,那些展示的成果也让人挺感慨的。

虽然过程很艰难,中间也有很多曲折,但是毕竟是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皇帝没有了,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这就像在黑暗的屋子里,突然开了一扇窗,虽然外面的路还很长,但有了希望的曙光。

在博物馆里逛着逛着,我就觉得现在的生活真是来之不易。

这些革命先辈们付出了太多太多,要是没有他们的勇敢和牺牲,哪有我们现在这么自由自在的日子啊。

我也有点惭愧,平时还老是抱怨这抱怨那的,和他们经历的那些比起来,我这都不叫事儿。

从辛亥革命博物馆出来,我就像是从历史的长河里游了一圈又回到现实世界。

我想啊,我们真得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也得学习革命先辈们的那种精神,遇到困难别轻易退缩,说不定咱也能创造点啥伟大的事儿呢。

总之啊,这一趟参观,超值!。

武昌起义参观观后感

武昌起义参观观后感

武昌起义参观观后感篇一武昌起义参观观后感嘿,朋友们!你们能想象我去参观武昌起义纪念馆时的那种震撼吗?走进那扇大门,仿佛一下子穿越回了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

也许你会说,不就是些老房子、旧物件嘛,能有多震撼?可我要告诉你,那种感觉,真的没法用言语来形容。

看着那些陈旧的枪炮,我不禁在想,当年的革命志士们,是怀着怎样的决心,拿起这些家伙跟敌人拼命的?也许他们心里也害怕,也会颤抖,毕竟子弹可不长眼睛。

但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冲了上去,这是为啥?我觉得,那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一团火,一团为了自由、为了正义燃烧的火!看着展览墙上的一幅幅照片,那些年轻的面庞,充满了坚毅和无畏。

我就在想,要是我在那个时候,会有他们那样的勇气吗?可能我会吓得尿裤子吧,哈哈!纪念馆里很安静,可我仿佛能听到当年的喊杀声,枪炮声。

这一路走来,我们的国家经历了太多的风雨,可为啥我们还能一直向前?不就是因为有这些不怕死的先辈们在前面开路嘛!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每天吃着美食,玩着手机,可能早就忘了当年的苦。

但这次参观让我明白,我们能有今天,真的不容易!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是不是应该有点担当,为国家做点啥?反正我是这么想的,你们呢?篇二武昌起义参观观后感哇塞,朋友们,我刚参观完武昌起义的相关展览,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啊!一进去,那种历史的厚重感就扑面而来,压得我有点喘不过气。

我就在想,这地方,当年可是改变了中国命运的啊!看着那些锈迹斑斑的武器,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这玩意真能打仗?也许在当时,这就是战士们最宝贵的“宝贝”了。

他们拿着这些,去对抗强大的敌人,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啊!我觉得我自己可能没这个胆量。

还有那些烈士的遗物,简简单单的一个本子、一支笔,都好像在诉说着他们的故事。

他们也是普通人啊,也有家人,也有牵挂,可为啥就能挺身而出?难道他们不怕死?我猜,不是不怕,而是有更重要的东西值得他们去拼命。

走着走着,我突然想到,要是没有这次起义,我们现在会过着怎样的生活?也许还在被压迫,也许还在黑暗中摸索。

参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有感

参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有感

参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有感--------------------------------------------------------------------------------时间:2010-4-20 22:09:40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党校)作者:郭晶丽阅读645次党课第五小组的我们,一行13人,一大早就来到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位于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阅马场,西邻黄鹤楼,北依蛇山,南面首义广场。

旧址占地面积8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0000平方米。

旧址为一座西式两层楼房,因红墙红瓦,武汉人俗称“红楼”。

我想它更深刻的是象征着红色的革命吧。

红楼原为清朝政府设立的湖北咨议局局址,于1910年(清宣统二年)建成。

1911年10月10日,湖北革命党人在武昌成功的举行了反对清政府的武装起义,因这一年为旧历辛亥年,史称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次日他们在此组建中华民国政府鄂军都督府,推举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

随即,辛亥革命领袖之一黄兴赶赴武昌,出任革命军战时总司令,领导了英勇悲壮的抗击南下清军的阳夏保卫战。

武昌义声赢得了全国的响应,260余年的清朝政府顿时土崩瓦解,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随之告终。

武昌起义因此被誉为“首义之区”,红楼则被尊崇为“民国之门”。

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时期一系列武装斗争失败后首次取得胜利的伟大事件。

它掀起了全国性的革命高潮,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拉开了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巨变的序幕,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的一座里程碑。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成功后,即在此建立了革命军政府,颁发公告,宣布废除封建帝制,成立中华民国,并电通全国,号召各省起义。

1981年10月被辟为纪念馆,珍藏大量文物和文学、照片资料。

馆内现有两个主题性的基本陈列:一是《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一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

辛亥革命纪念馆参观心得三篇

辛亥革命纪念馆参观心得三篇

辛亥革命纪念馆参观心得三篇【篇1】辛亥革命纪念馆参观心得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位于武汉市武昌阅马场,是依托武昌赶忙军政府旧址建立的以纪念辛亥革命为主题的专题性纪念馆,其内陈列着大量的有关辛亥革命的史迹,它们时刻提醒着我们,在祖国现代化建设蒸蒸日上的今日,我们依然不能忘记那曾经为祖国大地抛头颅撒热血的仁人志士,也时鞭励着我们这些并报时代的党员,要时刻为祖国的富强壮大努力不息。

进入纪念馆后,首先进入视野的是主楼,我发现红楼的主楼实际上是红色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整个纪念馆占地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而主楼面阔73米,进深42米。

由于最初建立时为清末湖北省谘议局办公场所,因此建造型式仿照西方国家的行政大厦,风格典雅庄重:花岗石砌台基,红砖砌墙,廊前列柱起卷,檐下饰飞头,檐上压以女儿墙。

外墙砖砌,间饰附加假柱、柱头和垂花、垂禾、束莲等图案。

红瓦覆顶,屋顶正中矗立“圭”字形望楼,主楼平面呈“山”字形,门前有突出的门廊和回车道,前方及两翼为门厅和办公室,后方正中为会堂。

李生辉九年四班【篇2】辛亥革命纪念馆参观心得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5月19号,我们参观了举世闻名的革命圣地——辛亥革命纪念馆。

1911年10月10日这一天,古城武昌城头的枪声震撼了全中国,震惊了全世界,敲响了两千年封建制度的丧钟,引发了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伟大革命。

如今,物是人非,而在这同一片热土上,我却分明感受到了铮铮不屈的革命精神。

游历的时间过的很快,但这一切的一切却不是过眼云烟,而在我心中留下了烙印。

百年辛亥,风云激荡。

那段峥嵘岁月虽已成往事,但留下来的确是我们全人类都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辛亥革命是我国革命的首战成功,更让我们看到了革命的希望。

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留给我们的是一种敢干、敢试、敢闯、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

这种精神具有爆发力,原创力,是一种宝贵的人文精神。

岁月更迭,历史远去。

岁月可以改变沧海桑田,但是永远无法抹去历史在此间留下的烙印,那震耳发聩的枪声将永远定格在人类历史长河中。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精选五篇)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精选五篇)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精选五篇)第一篇: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4月4日,我院党小组组织13名预备党员以及各班团支书参观了辛亥革命纪念馆,早上8点钟出发,在革命馆内参观了一个多小时,在导游的解说之下让我对辛亥革命纪念馆以及辛亥革命的历史都有了更多的了解.抚今思昔,也让我更加深切怀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以及无数为了国家解放、民族复兴不懈奋斗英勇牺牲的志士仁人、革命先烈。

他们的革命事业和崇高精神永放光辉。

辛亥革命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这场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辛亥革命夭折了,但革命火种没有熄灭。

8年后,五四运动爆发;10年后,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进入崭新的阶段;38年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辟了历史新纪元。

站在新世纪的历史转折点上,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自信和清醒地看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逢其时。

我想我们纪念伟大的辛亥革命,就是要激励全体中华儿女,继承和发扬辛亥革命精神,努力营造爱国、统一、团结、奋进的良好气氛,为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进祖国统一努力奋斗。

在风雨如晦的旧中国,辛亥革命的志士仁人发出了“ 振兴中华”的呐喊,而今,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我们正沐浴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物质、精神上的春风。

我们的祖国从来没有像这样清醒过,我们应该在这个时候团结起来,勇于拼搏,不断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践行科学发展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积极的贡献!第二篇: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党校实践报告组长:成员:物电学院第127期党校第一小组全体学员活动时间:2012年4月15日星期日活动地点: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址(红楼),首义公园准备阶段:1、首先,我们开了小组会议,确定了实践活动的形势及方案,力求新颖,突出主题。

参观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5篇_参观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个人心得

参观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5篇_参观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个人心得

参观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5篇_参观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个人心得武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是依托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即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参观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更多辛亥革命相关内容推荐↓↓↓参观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一)假期里,爸爸妈妈带我去了武昌辛亥革命博物馆。

走进展厅,第一个看到的就是清政府与日本签订的条约,如马关条约等。

还有甲午战争战舰的介绍。

二号展厅一个匣子里装着一把老步枪,弹匣上刻着几个小字:重庆汉阳兵工厂生产,它就是远近闻名的“汉阳造”。

它身上有着战火、硝烟、鲜血组成的特殊气息。

它的枪托上不知有着多少刺刀印,不禁让我想到,那天的武昌城不知经历了怎样残酷的血战。

步枪左边,有着一群用铁做成大炮,重演了当时北洋军对革命军猛烈的炮击。

三号展厅就是重头戏,是最让我记忆深刻的。

门右边墙壁上刻着三个名字,并称为“首义三烈士”,是彭楚潘等人。

再往前看,模型再现了当时的情景,一群群士兵抱着必死的决心上战场,可能就再也回不去了。

模型旁边左右墙壁上,有着许多当年的情景。

大炮不停地咚咚响,马克沁机枪“唰唰”地打个不停,从火车站到长江大桥,都是他们死守的地方。

走出博物馆,我脑子里还浮现着刚才所见的情景。

这次“辛亥革命博物馆”之行让我受益匪浅。

它让我更直观地了解了那一段历史,激发了我积极向上的决心。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为我们祖国今日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首义三烈士虽然已经牺牲了,但是他们顽强不屈的精神却不可磨灭。

他们推翻了绵延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洗净了外国给中国带来的耻辱。

光阴荏苒,一百年转瞬即逝,今日之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我们更应该适时回望,铭记历史,从现在做起,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培养远大的目标和顽强拼搏的品质,在历史教训中,把中国做大做强!参观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二)7月X日上午我们便来到了辛亥革命纪念馆开展本次的党员活动。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与红楼参观感想(精选五篇)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与红楼参观感想(精选五篇)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与红楼参观感想(精选五篇)第一篇: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与红楼参观感想再回首,已是百年身4月15日下午2:00,我跟随班级的小伙伴们,一同参观了辛亥革命博物馆与红楼(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不同的主题,不同的展现形式,却也都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讲述有关中国近代史上,那轰轰烈烈,为清王朝掘墓的辛亥革命运动。

接下来,就从我参观辛亥革命博物馆与武昌起义纪念馆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聊一聊有关那些有关辛亥革命与武汉的旧事。

初入辛亥革命博物馆的第一展厅,走廊两侧一面又一面厚重的石墙上,沉重的黑体字细细陈列着辛亥革命前,清王朝沦为帝国主义统治签订的一条条协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瑷珲条约、天津条约、上海租地章程等等。

无不控诉着清末严酷的政治危机,其权利的丧失,标志着我国社会性质的深刻转变。

与此同时,其代表的我泱泱大天朝,正处于耻辱的民族历史阶段之中。

其单独列出的中日甲午海战与汉口通商口岸夜景模型从两个历史的切口纪实地向我们展示出辛亥革命前国家的状态。

然后移步晚清一系列自强救亡运动,从义和团到百日维新,越发揭露出清王朝的落魄与腐朽之处。

随后,在孙中山先生出现,创建兴中会,同盟会成立,三民主义学说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提出,为辛亥革命的爆发,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展厅中,1:1还原同盟会成立的场景令人震撼。

远离大陆的日本岛国上,一群爱国志士,或盘腿坐在日式榻榻米上,或肃然站立,抱着解救家国于危难之中的想法,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全国性资产阶级政党。

随后,展厅里展示了一系列革命志士在两广地区革命失败的记录。

接着,进入辛亥革命真正的展示环节,从保路风潮,到湖北读书社等湖北革命组织对湖北新军的动员工作,再到武昌首义爆发,各省响应,孙中山就职典礼举行。

红红火火,恍恍惚惚。

一切来得如此突然。

历史风云变幻,辛亥革命,可谓顺时而现。

关于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的偶然性,我认为首先在于事发当晚革命党人的情绪化以及激进主义思想的推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的感想
参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的感想
原创:陈杨
2017年10月5日,阳光明媚,微风习习,我们一家人驱车六百公里来到了武汉,在这里,
我们参观了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饱览了流传千古的辛亥革命历程,启人心迪,震人心扉。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位于武汉市武昌阅马场,是依托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建立的以纪
念辛亥革命为主题的专题性纪念馆,又称为红楼,其内陈列着大量的有关辛亥革命的史迹,大门两端插着的鄂军都督府的军旗,叫做十八星旗,代表山海关内十八个省份的炎黄子孙,它迎风飘扬,庄严肃穆。

感叹着历史的革命气息,我走进了辛亥革命博物馆,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了在这
片历史圣地中穿行、体验,开始了耐心细致的参观。

我们先后参观了传达员室,外交部,
都督会客与会议室,黎元洪起居室等十余间古色古香的房屋,然后就去参观辛亥革命的壁画。

我们还见到了先烈们的部分遗物与手迹,还有战斗时的血衣,大炮,刀等战斗工具。

通过一件件实物的展示,让我更深刻的感受到那一段历史的动荡、艰险和国家命运的茫然,同时也让我看到了忠心爱国的革命党人的那一份火热的爱国之情。

孙中山先生的那句题词:“世界潮流,浩浩荡荡。

顺之者则昌,逆之则亡”,给我印象最深。

我想,“红楼”经过时间的历练,已化身为一种精神、一种品格,深植于广大人民心中,它
承载着深厚的革命历史,纪录着光辉的革命事迹,弘扬着不怕吃苦、奋斗不息的革命精神,为把我们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而奋斗。

结束了参观,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而我相信这一切将永驻每个人心中。

历史属于过去,但是现在我们更加不能忘记,要以此来激励我们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但未来与现在相
比之下更加重要。

未来,是属于我们的,未来历史的乐章由我们去谱写。

我们现在应努力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能力,增强素质,适应社会需求,做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
去报效祖国,投身社会。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更应该从这些前辈的身上看到他们为国家前途,为民族命运不顾一切的积极探索的精神。

我们一定要把这种精神秉承下去,为民族的
不断壮大,国家的不断发展,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