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学期内容
四年级下册数学书全部内容

四年级下册数学书全部内容
四年级下册数学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数与数的关系,包括数的读法、数的大小比较、数的顺序等
基本概念。
2. 加法与减法,包括多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进位与退位、加减
混合运算等。
3. 乘法与除法,包括乘法口诀、多位数的乘法、乘法的应用、
除法的基本概念、多位数的除法等。
4. 分数,包括分数的认识、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乘法和除法、分数与整数的关系等。
5. 小数,包括小数的认识、小数的加减法、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小数与分数的关系等。
6. 三角形和四边形,包括三角形和四边形的认识、周长的计算、面积的计算等。
7. 数据与图表,包括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图表表示、图表的分析和应用等。
8. 时间,包括时间的认识、时间的读法、时间的计算、日历的使用等。
9. 金钱,包括货币的认识、货币的加减法、找零和计算等。
10. 量和容积,包括长度、重量、容积的认识、单位换算、量的比较等。
以上是一般四年级下册数学书的内容大致分类,具体内容可能会因出版社和地区而有所不同。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到你。
四年级下册数学目录

四年级下册数学目录第一章:整数1.1 正数和负数1.2 整数与自然数的关系1.3 整数的比较1.4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1.5 整数的乘法和除法第二章:分数的认识2.1 分数的定义2.2 分数的比较2.3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2.4 分数的乘法和除法2.5 分数与整数的关系第三章:小数的认识3.1 小数的定义3.2 小数的读写和比较3.3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3.4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3.5 小数与分数的关系第四章:长度单位4.1 长度单位的认识4.2 厘米和米的换算4.3 毫米和厘米的换算4.4 公里和米的换算4.5 解决实际问题第五章:时间5.1 时间的认识5.2 时钟和分钟5.3 小时和分钟的换算5.4 AM和PM5.5 解决实际问题第六章:三角形和四边形6.1 三角形的边和角6.2 三角形的分类6.3 四边形的边和角6.4 四边形的分类6.5 解决实际问题第七章:数据和图表7.1 数据和统计7.2 图表的构成元素7.3 直方图和柱状图7.4 折线图和饼图7.5 分析和解读数据第八章:图形和变换8.1 点、线、面8.2 平行和垂直8.3 对称和旋转8.4 平移和缩放8.5 使用图形工具第九章:解方程9.1 方程的认识9.2 一元一次方程9.3 解方程的步骤9.4 解决实际问题9.5 应用与总结以上是四年级下册数学的目录,共包括九个章节。
每个章节都涵盖了不同的数学知识点和技能,从整数、分数、小数到长度单位、时间、图形和变换,最后以解方程为结束。
每个章节都包含了基本的概念和方法,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逐渐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电子课本完整教材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电子课本完整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电子课本完整教材在线阅读请点击链接查看查看完整版可微信搜索公众号【5068教学资料】,关注后对话框回复【4】获取四年级语文、四年级数学、四年级英语电子课本资源。
数学四则运算的法则1、加法a、整数和小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满十进一b、同分母分数: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异分母分数:先通分,再相加2、减法a、整数和小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退一当十再减b、同分母分数:分母不变,分子相减;异分母分数:先通分,再相减3、乘法a、整数和小数:用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得数的末位就和哪一位对起,最后把积相加,因数是小数的,积的小数位数与两位因数的小数位数相同b、分数: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先约分,结果要化简4、除法a、整数和小数:除数有几位,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不够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哪一位上,除数是小数是,先化成整数再除,商中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b、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除以乙数的倒数小学四年级数学学习方法1、加强整数和小数计算练习计算能力要过关。
四年级整数计算和小数计算必须非常熟练,保证准确率和速度,不然到了五年级就要重点学习分数,整数还不够熟练,到时面临的压力会更大。
建议每天坚持就5道计算题,提高做题速度和准确率。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四年级是学习习惯养成的好时间,及时养成好的习惯更有利于后期的学习。
具体包括:a、课前做好预习,课后及时复习。
课前预习,了解所要讲的知识点,带着问题来听课效果会更好。
所有的知识点是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去完全掌握住的,家长要督促孩子做好课后复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点。
b、规范孩子的书写。
随着应用题的增多,一定要规范孩子的书写,对步骤过程要到位,对于行程要养成画图的习惯,数论要思路严谨,书写规范。
四年级数学下册目录

四年级数学下册目录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基础1.1 加法与减法的基本法则1.2 乘法与除法的基本法则1.3 四则运算的混合运算1.4 应用题中的四则运算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理解2.1 坐标系统的初步认识2.2 平面上的方向与位置2.3 日常生活中的位置与方向应用2.4 方向感的培养与实践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3.1 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3.2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与分配律3.3 简便算法的方法与技巧3.4 运算定律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第四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4.1 小数的概念与读写4.2 小数的大小比较4.3 小数的加减法4.4 小数的乘除法(基础)第五单元:图形与几何初步5.1 平面图形的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5.2 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5.3 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正方体、长方体等)5.4 简单的图形变换与组合第六单元:数据收集与整理6.1 数据收集的方法与途径6.2 数据的简单分类与整理6.3 统计图表的认识与绘制(条形图、折线图等)6.4 数据的简单分析与解读第七单元:复习与综合应用7.1 前六个单元的重点复习7.2 综合应用题目的解题策略7.3 跨学科的综合应用问题7.4 实际应用中的数学问题解决第八单元:趣味数学与挑战题8.1 数学游戏与谜题8.2 趣味数学问题的解法8.3 挑战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8.4 数学思维的培养与拓展请注意,以上目录内容仅为框架性建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题目可能会因教材版本、学校要求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编写或使用时,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四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及公式

四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及公式一、四则运算。
1. 加法:把两个或多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就是加法。
比如说,你有 3 个苹果,我又给了你 2 个,那一共就有 3 + 2 = 5 个苹果啦。
2. 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这就是减法。
就像你有 5 个糖果,吃了 2 个,还剩 5 - 2 = 3 个。
3. 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比如 3 个 5 相加,写成乘法就是 3×5 = 15 。
4. 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比如说 15 个糖果平均分给 3 个小朋友,每人就有 15÷3 = 5 个。
二、运算定律。
1.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比如 2 + 3 = 3 +2 。
2.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就像(2 + 3)+ 4 = 2 +(3 + 4)。
3.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比如 2×3 = 3×2 。
4.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好比(2×3)× 4 = 2×(3×4)。
5.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
比如说(2 + 3)× 4 = 2×4 + 3×4 。
三、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 小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 10 份、100 份、1000 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 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
2.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就好像3.20 和 3.2 是一样大的。
四、三角形。
1. 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容易变形。
你看那些自行车架、电线杆的架子,很多都是三角形的,就是因为它稳定呀!2. 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四年级下册人教版知识点数学

四年级下册人教版知识点数学一、数的认识数的概念——数的大小和排列二、加减法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加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三、乘除法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乘法口诀表及其应用整十整百数的乘法运算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除整十整百数及其应用四、分数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大小比较及其表示分数加减法及应用五、小数小数的概念小数与分数的关系小数的基本运算六、有关长度和面积长度的认识长度的单位——米、分米、厘米面积的认识面积的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七、有关时间和温度时间的认识时间的单位——秒、分、时温度的认识摄氏度与华氏度的换算以上就是四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知识点的总结。
通常来说,在这一学期里,学生们需要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加减法、乘除法、分数、小数、有关长度和面积以及有关时间和温度的知识点。
其中,加减法为数学基础,乘除法为数学进阶,而分数和小数则为数学拓展。
对于数的认识,学生们需要了解数的大小和排列,这是数学学习的基础。
在加减法的学习中,需要掌握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以及加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
而在乘除法的学习中,需要掌握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乘法口诀表及其应用、整十整百数的乘法运算、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以及除整十整百数及其应用。
此外,学生们需要了解分数和小数的基本知识。
在分数的学习中,需要掌握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大小比较及其表示、分数加减法及应用。
在小数的学习中,需要掌握小数的概念、小数与分数的关系、小数的基本运算。
有关长度和面积的学习中,需要了解长度的认识、长度的单位——米、分米、厘米、面积的认识、面积的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在有关时间和温度的学习中,需要了解时间的认识、时间的单位——秒、分、时、温度的认识、摄氏度与华氏度的换算等内容。
总之,四年级下册的数学学习内容涵盖了数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是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可以为日后更深入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一、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2、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3、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做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做差。
4、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5、加法与减法的关系: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二、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2、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X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3、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因数叫做除数,求得的另一个因数叫做商。
4、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①、在没有余数的除法中: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X除数②、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商X除数+余数商=(被除数-余数)÷除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三、有关0的运算①、一个数加上或减去0还得原数②、任何数减去自身都得0③、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④、任何数乘0都得0⑤、0不能作除数四、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3、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1、从不同位置观察由小正方体拼摆的物体,辨认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的方法:在哪一位置观察物体,就从哪一面数出小正方形的数量,并确定摆出的形状。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通用5篇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通用5篇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通用5篇信息爆炸时代下,需要具备信息分析和判断能力,识别和过滤虚假和不实信息。
很多知识需要通过实验和实证来进行验证和证明,因此需要具备科学实验的基本能力。
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带来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大家喜欢!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11.直线、射线、角直线: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线,直线无端点。
射线:能像一个方向延伸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
线段:不能延伸的线,线段有两个端点。
角: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2.直线、射线与线段的联系和区别1)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因此无法量出长短。
2)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3)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3.角的特征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21、加法运算定律:①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②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c=a+(b+c)③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65+93+35=93+(165+35)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a—b—c=a—(b+c)3、乘法运算定律:①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②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b)×c=a×(b×c)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25×78×8的简算。
③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c=a×c+b×c4、连除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学期内容
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分析:
本期所教的四年级,从上学期了解的情况来看,由于学生存在着年龄的差异,所以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也就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达到该册的目标要求。
但仍有少数同学,由于智力、学习态度的问题,有待于今后积极引导,以引导他们达到学段目标。
本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本册教材分析: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关小数概念的知识和小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比较复杂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能用小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初步学习用小数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三角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
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折线统计图。
让学生学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习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目标要求:
使学生: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本册教材重点难点: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以前的教具和学具,一些仍可继续使用,本册的教学需要一些新教具和学具,如下:
1、数位顺序表
2、用硬纸条做的三角形
教学改进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课时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