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学应用题模板 (1)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医学统计学分析应用题

(完整word版)医学统计学分析应用题

2008习题集(分析应用题)1、某卫生防疫站对30名麻疹易感儿童经气溶胶免疫一个月后,测得其血凝抑制抗体滴度资料如下:请问:要反映其平均滴度,用何指标?为什么?抗体滴度 1:8 1:16 1:32 1:64 1:128 1:256 1:512 合计例数 2 6 5 10 4 2 1 30答:本资料为抗体滴度资料,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应用几何均数。

2、测得某地300名正常人尿汞值,其频数表如下。

请问:要反映其平均尿汞值,用何指标代表性较好?为什么?300例正常人尿汞值(ug/L)频数表尿汞值例数尿汞值例数尿汞值例数0- 49 24- 16 48- 34- 47 28- 9 52- -8- 58 32- 9 56- 212- 40 36- 4 60- -16- 35 40- 5 64- -20- 22 44- - 68-72 1答:从频数分布看,该组正常人的尿汞值的分布为偏态分布,用百分位数法估计,由于尿汞仅过高为异常,应制定单侧上限值,即计算P95。

3、某医师在研究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ACE)基因I/D多态与Ⅱ型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时,将249例Ⅱ型糖尿病患者按有无糖尿病肾病分为两组,资料见表7-9。

拟比较两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ACE基因型分布有无差别,用何统计分析方法?表7-9 DN组与无DN组2型糖尿病患者ACE基因型分布的比较组别DD ID II 合计DN组42(37.8)48(43.3)21(18.9)111无DN组30(21.7)72(52.2)36(26.1)138合计72(28.9)120(48.2)57(22.9)249答:这是两组构成比资料。

比较两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ACE基因型分布有无差别,应用行列表2 检验。

4、某单位研究胆囊腺癌、腺瘤的P53基因表达,对同期手术切除的胆囊腺癌、腺瘤标本各10份,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53基因,资料见表7-6。

欲分析胆囊腺癌和胆囊腺瘤的P53基因表达阳性率有无差别,用何统计分析方法?表7-6 胆囊腺癌与胆囊腺瘤P53基因表达阳性率的比较病种阳性阴性合计胆囊腺癌 6 4 10胆囊腺瘤 1 9 10合计7 13 20答:这是两样本率比较资料。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分析应用题试题1、某卫生防疫站对30名麻疹易感儿童经气溶胶免疫一个月后,测得其血凝抑制抗体滴度资料如下:请问:要反映其平均滴度,用何指标?为什么?抗体滴度1:81:161:321:641:1281:2561:512合计例数26510421302、测得某地300名正常人尿汞值,其频数表如下。

欲根据此资料制定95%正常值范围。

请问:用何种估计方法?(列出计算公式,不用计算)300例正常人尿汞值(ug/L)频数表尿汞值例数尿汞值例数尿汞值例数0-4924-1648-34-4728-952--8-5832-956-212-4036-460--16-3540-564--20-2244--68-7213、某医师在研究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ACE)基因I/D多态与Ⅱ型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时,将249例Ⅱ型糖尿病患者按有无糖尿病肾病分为两组,资料见下表。

拟比较两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ACE基因型分布有无差别,用何统计分析方法?DN组与无DN组2型糖尿病患者ACE基因型分布的比较组别DD ID II合计DN组42(37.8)48(43.3)21(18.9)111无DN组30(21.7)72(52.2)36(26.1)138合计72(28.9)120(48.2)57(22.9)2494、某单位研究胆囊腺癌、腺瘤的P53基因表达,对同期手术切除的胆囊腺癌、腺瘤标本各10份,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53基因,资料见下表。

欲分析胆囊腺癌和胆囊腺瘤的P53基因表达阳性率有无差别,用何统计分析方法?胆囊腺癌与胆囊腺瘤P53基因表达阳性率的比较病种阳性阴性合计胆囊腺癌6410胆囊腺瘤1910合计713205、145名食物中毒病人的潜伏期如下表。

145名食物中毒病人的潜伏期潜伏期0-6-12-18-24-30-36-42-48人数174638326042问:欲求其平均潜伏期,用何指标代表性较好?为什么?6、某医生用一种新药治疗贫血,以Hb为观察疗效指标,共治疗了10人,一个疗程后,Hb含量平均增加了1.2g/100ml,增加量的标准差为3.5g/100ml。

(完整版)医学统计学分析计算题-答案(1)

(完整版)医学统计学分析计算题-答案(1)

第二单元 计量资料的统计推断分析计算题2.1 某地随机抽样调查了部分健康成人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结果见表4:表4 某年某地健康成年人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指 标性 别 例 数 均 数 标准差 标准值* 红细胞数/1012·L -1 男 360 4.66 0.58 4.84女 255 4.18 0.29 4.33 血红蛋白/g ·L -1 男 360 134.5 7.1 140.2女255117.610.2124.7请就上表资料:(1) 说明女性的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的变异程度何者为大? (2) 分别计算男、女两项指标的抽样误差。

(3) 试估计该地健康成年男、女红细胞数的均数。

(4) 该地健康成年男、女血红蛋白含量有无差别?(5) 该地男、女两项血液指标是否均低于上表的标准值(若测定方法相同)? 2.1解:(1) 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的分布一般为正态分布,但二者的单位不一致,应采用变异系数(CV )比较二者的变异程度。

女性红细胞数的变异系数0.29100%100% 6.94%4.18S CV X =⨯=⨯= 女性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异系数10.2100%100%8.67%117.6S CV X =⨯=⨯=由此可见,女性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异程度较红细胞数的变异程度大。

(2) 抽样误差的大小用标准误X S 来表示,由表4计算各项指标的标准误。

男性红细胞数的标准误0.031X S ===(1210/L ) 男性血红蛋白含量的标准误0.374X S ===(g/L )女性红细胞数的标准误0.018X S ===(1210/L )女性血红蛋白含量的标准误0.639X S ===(g/L ) (3) 本题采用区间估计法估计男、女红细胞数的均数。

样本含量均超过100,可视为大样本。

σ未知,但n 足够大 ,故总体均数的区间估计按(/2/2X X X u S X u S αα-+, )计算。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第一题:在研究中,一个群体的平均年龄为45岁,标准差为6岁。

假设这个年龄分布近似正态分布,计算出65岁以上的人口所占比例。

答案:根据正态分布的性质,我们可以使用标准正态分布表来计算出65岁以上的人口所占比例。

首先,我们需要将年龄转化为标准正态分布的Z得分。

Z = (X - μ) / σ其中,X为要计算的年龄值,μ为平均年龄,σ为标准差。

对于65岁以上的人口,我们可以计算Z值如下:Z = (65 - 45) / 6 = 3.33根据标准正态分布表,我们可以查找Z值为3.33对应的累积概率。

根据表格,Z值为3.33对应的累积概率为0.9993。

因此,65岁以上的人口所占比例为:1 - 0.9993 = 0.0007(约为0.07%)第二题:假设一项研究发现,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2倍。

在一组1000名受试者中,有150名吸烟者,请计算吸烟者中患肺癌的人数。

答案:根据题目信息,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2倍。

我们可以假设非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为R,则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为2R。

设吸烟者中患肺癌的人数为X,非吸烟者中患肺癌的人数为Y。

根据所给信息,有以下等式:X = 2Y (1)又根据题目信息,整个研究组的受试者人数为1000人,其中吸烟者150人,非吸烟者(包括患肺癌和不患肺癌的)850人。

所以有:X + Y = 1000 - 150 = 850 (2)将(1)式代入(2)式,得:2Y + Y = 8503Y = 850Y = 283.33(约为283人)将Y的值代入(1)式,得:X = 2 * 283.33 ≈ 566.67(约为567人)所以,吸烟者中患肺癌的人数约为567人。

第三题:在一项研究中,两种药物A和B用于治疗同一疾病。

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人员随机将100名患者分为两组,其中50人接受药物A治疗,另外50人接受药物B治疗。

在随访期结束时,共有40人痊愈,其中25人来自药物A组,15人来自药物B组。

医学统计学套题1

医学统计学套题1

重庆医科大学200 —200 学年度 学期《医学统计学》考试试卷(一)一.名词解释(15分,每题3分) 1. 样本与总体 2. 标准差与标准误 3. I 类错误与II 类错误4. x ±1.96s 与x ±⋅)(05.0νt x s ⋅5. 直线相关分析与直线回归分析二.选择题(只选一个正确答案或最佳答案)(30分,每题2分)1. 某检验师测定了240例正常人白、球蛋白比例,获得的资料为___。

A 、数值变量资料 B 、分类变量资料 C 、相对比资料D 、血清学滴度资料E 、二项分布资料 2.在正态分布曲线下,计算{}σμμ96.1+<≤x p 的概率为___________。

A. 0.500 B. 0.475 C. 0.450 D. 0.050 E. 0.0103.某医师观察环丙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者131例的临床疗效,结果见下表。

表1 环丙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病种 总例数 痊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无效率% 肺炎 慢支炎感染63 6830 2121 2411 151 81.59 11.76欲分析两病种疗效,应采用___________。

A. t 检验B.秩和检验C. 方差分析D. χ2检验E.q 检验 4. 对欲比较的样本测定资料进行参数统计假设检验的目的是____。

A .判断样本对总体是否具有代表性 B.推断各总体水平参数是否相等C.判断表达样本平均水平的统计量有无显著性差别D.对测定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灵敏度提出质控要求E.对总体水平进行区间估计5. 四格表中,如果有一个实际数为0 ,________________。

A . 根本不能检验B . 就不能作2χ检验 C . 仍然能够作2χ检验 D . 就必须用校正2χ检验 E . 还不能决定是否可以作2χ检验 6. 统计假设检验中常使用P 值作为推断的依据,P 值的含义是____。

A .表达对比组数据来自同一总体的概率 B .表达对比组抽样误差的大小 C .表达对比组统计量不相同的概率 D .拒绝参数相等假设实际犯Ⅰ类错误的概率 E. 接受参数相等假设实际犯Ⅱ类错误的概率7.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中,引起数据变异的原因可能区分为___________A.个体因素与随机(误差)因素B.处理因素与区组因素C.样本含量与把握度D.处理因素与随机(误差)因素E.个体因素与处理因素8.方差分析的应用条件之一是方差齐性,所谓方差齐性是指__________ A.各比较组的样本方差相等 B.各比较组相应的总体方差相等C.组内方差=组间方差D.总方差=各组方差之和E.各组自由度相等 9.对x,y 两个变量作直线相关分析__________A.要求x,y 呈双变量正态分布B. 只要求x 服从正态分布C.只要求y 服从正态分布D.只要求x,y 是定量资料E.对x,y 无要求10.现比较两组患者血中SOD 活性的含量,(见下表),探讨两组间差别的显著性,应采用_______。

医学统计学案例分析(1)

医学统计学案例分析(1)

案例分析—四格表确切概率法【例1-5】为比较中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某医师将27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中药和西药治疗,结果见表1-4。

经检验,得连续性校正χ2=3.13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认为中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基本相同。

表1-4 两种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比较药物有效无效合计有效率(%)中药12(9.33)2(4.67)1485.7西药 6(8.67)7(4.33)1346.2合计1892766.7【问题1-5】(1)这是什么资料?(2)该资料属于何种设计方案?(3)该医师统计方法是否正确?为什么?【分析】(1) 该资料是按中西药的治疗结果(有效、无效)分类的计数资料。

(2) 27例患者随机分配到中药组和西药组,属于完全随机设计方案。

(3) 患者总例数n=27<40,该医师用χ2检验是不正确的。

当n<40或T<1时,不宜计算χ2值,需采用四格表确切概率法(exact probabilities in 2×2 table)直接计算概率案例分析-卡方检验(一)【例1-1】某医师为比较中药和西药治疗胃炎的疗效,随机抽取140例胃炎患者分成中药组和西药组,结果中药组治疗80例,有效64例,西药组治疗60例,有效35例。

该医师采用成组t检验(有效=1,无效=0)进行假设检验,结果t=2.848,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有效=1,无效=0)进行进行假设检验,结果t=2.848,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故认为中西药治疗胃炎的疗效有差别,中药疗效高于西药。

【问题1-1】(1)这是什么资料?(2)该资料属于何种设计方案?(3)该医师统计方法是否正确?为什么?(4)该资料应该用何种统计方法?【分析】(1) 该资料是按中西药疗效(有效、无效)分类的二分类资料,即计数资料。

(2) 随机抽取140例胃炎患者分成西药组和中药组,属于完全随机设计方案。

医学统计学规范答题例题 U

医学统计学规范答题例题 U

理论笔试分析应该题答题规范五、分析应用题(4题,共40分)1、为观察某病西医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 单纯型用西医治疗, 疑难型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疗效如下:某病西医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比较疗法例数治愈数治愈率(%)西医治疗70 50 74.29中西医治疗60 22 36.67X2 =5.29 0.05>P>0.01, 西医治疗的疗效较好。

你认为如何?请说出理由(6分)1、答:结论不可信(2分);因为在设计分组上不科学,两组间不具有可比性(4分)。

2、24名志愿者完全随机地分成两组,接受降胆固醇试验。

甲组为特殊饮食组,乙组为药物处理组,受试者在试验前后各测量一次血清胆固醇(mmol/L),数据如下表,甲组乙组受试者试验前试验后受试者试验前试验后1 6.11 6.00 1 6.90 6.932 6.81 6.83 2 6.40 6.353 6.48 6.49 3 6.48 6.414 7.59 7.28 4 7.00 7.105 6.42 6.30 5 6.53 6.416 6.94 6.64 6 6.70 6.687 9.17 8.42 7 9.10 9.058 7.33 7.00 8 7.31 6.839 6.94 6.58 9 6.96 6.9110 7.67 7.22 10 6.81 6.7311 8.15 6.57 11 8.16 7.6512 6.60 6.17 12 6.98 6.52(1)欲分析两种治疗方法是否有效,采用何种统计分析方法?(6分)(2)欲判断两种降血清胆固醇措施效果是否相当,又采用何种统计分析方法?(6分)2、答:(1)欲分析两种治疗方法是否有效,可用治疗前后比较,属配对设计(2分),应用配对t检验(3分)。

(2)如判断两种方法的效果有无差别,则属成组设计(2分),应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3分)。

3、检验血磷含量有甲、乙两种方法,其中,乙法具有快速、简便等优点。

医学统计学习题1

医学统计学习题1

医学统计学习题1《医学统计学》习题集第一章绪论1. 下面的变量中,属于分类变量的是(B )。

A. 脉搏B.血型C.肺活量D.红细胞计数E.血压2. 某人记录了50名病人体重的测定结果:小于50kg的13人,介于50kg 和70kg间的20人,大于70kg的17人,此种资料本属于(A )。

A. 定量资料B.分类资料C.有序资料D.二分类资料E.名义变量资料第二章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1. 欲比较身高(cm)和体重(kg)哪个指标变异程度大,应采用(D )。

A. 标准差B. 极差C.四分位数间距D.变异系数2. 已知某疾病患者10人的潜伏期(天)分别为:6,13, 5,9,12, 10, 8,11,8,>20,其潜伏期的平均水平约为(B )天。

A. 9B.9.5C.10D.10.2E.11(1)描述该资料的集中趋势,宜用(B )。

A.均数B.中位数C. 几何均数D. 极差(2)描述该资料的离散趋势,宜用(C )。

A. 极差B. 变异系数C.四分位间距D.标准差第三章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1. 某医院某年住院病人中胃癌患者占5%贝^( B )A. 5%是强度指标B. 5%是频率指标C. 5%是相对比指标D. 5% 是绝对数2. 某病患者120人,其中男性114人,女性6人,分别占95%与5%则结论为(D )。

A. 该病男性易得B. 该病女性易得C.该病男性、女性易患程度相等D. 尚不能得出结论3. 一项新的治疗方法可延长病人的生命,但不能治愈该病,则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A )。

A. 该病的患病率增加B. 该病的患病率减少C. 该病的发病率增加D. 该病的发病率减少4. 某市有30万人口,2002年共发现2500名肺结核患者,全年总死亡人数为3000,其中肺结核死亡98人,要说明肺结核死亡的严重程度,最好应用()。

A. 肺结核的病死率B. 肺结核死亡人数C.肺结核死亡率D. 肺结核死亡构成第四章统计表与统计图1. 根据某地6-16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可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个人整理(仅针对昆明医科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10级学生)【t检验】一.完全随机设计的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Copd患者。

正常人。

问:运用配对t检验的方法是否正确?答:不正确。

对完全随机设计的资料不宜使用配对t检验。

本资料应用完全随机设计的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目的是判断两样本均数分别代表的两总体均数是否相同。

步骤:1.建立假设检验,确定检验水准Ho: Copd患者与正常人的C-FPWV的总体均数相同;H1: Copd患者与正常人的C-FPWV的总体均数不同。

α=0.052.运用完全随机设计的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计算检验统计量t值和P值。

3.如果P≤0.05,拒绝Ho,接受H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Copd患者与正常人的C-FPWV的总体均数不同;如果P>0.05,不拒绝H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尚不可认为Copd患者与正常人的C-FPWV的总体均数相同。

二.对数转换后的t检验:白喉抗体效价男生320 20 320 640 80 320 160 40女生20 20 160 40 160 80 20 40 20问:经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方差齐,比较得出结论的方法是否正确?答:不正确。

由于抗体效价是等比资料,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各组的平均效价应用几何均数G描述,其假设检验不能直接用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而应将观察值进行对数转换后再用t检验。

三.配对t检验1号2号3号4号A药治疗前36 45 55 42治疗后45 62 65 70B药治疗前55 50 65 60治疗后80 70 70 85答①:1.建立假设检验,确定检验水准。

Ho: 病人治疗前和治疗后血红素总体均数相同;H1: 病人治疗前和治疗后血红素总体均数不同。

α=0.052.运用配对t检验得到t值和P值。

3.如果P≤0.05,拒绝Ho,接受H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病人治疗前和治疗后血红素总体均数不同;如果P>0.05,不拒绝H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尚不可认为病人治疗前和治疗后血红素总体均数相同。

四.方差不齐的t'检验患者n 空腹血糖t P慢性胆囊炎24 7.412+3.286 -2.065 0.044慢性消化道疾病28 6.014+1.330 -2.065 0.044问:①何种设计方案?②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正确吗?答:①完全随机设计。

②不正确。

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要求样本来自正态总体,且两总体方差齐,即在做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前,应首先对两样本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

根据医学专业知识,空腹血糖测量值一般呈正态分布,但经方差齐性检验表明,慢性消化道疾病和慢性胆囊炎患者的空腹血糖总体方差不齐,因此该资料不能满足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的应用条件。

【X²检验】一.完全随机设计的四格表资料的X²检验1.随机抽取140例胃炎患者分成中药组和西药组,结果中药组治疗80例,有效64例,西药组治疗80例,有效48例。

该医师采用成组t检验比较疗效(有效=1,无效=0)。

问:①这是什么资料?答:二分类计数资料。

②该资料属于何种设计方案?答:完全随机设计资料。

③该医师统计方法是否正确?答:不正确。

因为成组t检验用于推断两总体均数有无差别,适用于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不能用于计数资料的比较。

另外,该医师进行了计量资料的转换,虽然思路正确,但1和0的分布不呈正态分布,两组方差不齐,不能用t检验。

④该资料应该用何种统计方法?其步骤如何?答:该资料的目的是比较两样本率来推断它们分别代表的两个总体率有无差别,应用四格表资料的X²检验。

步骤如下:如表:有效无效合计有效率中药64 16 80 8060西药48 3280合计112 48 160 701.建立假设检验,确定检验水准Ho: 中药和西药有效率相同;H1: 中药和西药有效率不同;。

α=0.052.用完全随机设计的四格表资料的X²检验,由于样本n=160>40,Tmin=48*80∕160.当T≥5时用四格表X²检验的专用公式计算X²值,当1≤T<5时用X²检验的校正公式计算X²值和P值。

3.如果P ≤0.05,拒绝Ho,接受H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中药和西药有效率不同;如果P>0.05,不拒绝H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尚不可认为中药和西药有效率相同。

有效无效合计有效率A药64 16 80B药48 32 80C药96 24 80合计Ho: 3种药有效率相同;H1: 3种药有效率不同。

α=0.052.用完全随机设计的行*列表资料的X²检验,当T≥5时用行*列表X²检验的专用公式计算X²值,当1≤T<5时用行*列表X²检验的校正公式计算X²值和P值。

3.如果P ≤0.05,拒绝Ho,接受H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3种药有效率不同;如果P>0.05,不拒绝H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尚不可认为3种药有效率相同。

三.配对X²检验例:某医院采用甲乙两种方法测定60例恶性肿瘤患者体内ck20基因表达阳性率,甲法测定阳性率为70%,乙法测定阳性率为38.3%,两种方法一致测定阳性率为26.7%。

使用四格表X²检验进行假设检验。

问:①这是什么资料?答:计数资料。

②该资料属于何种设计方案?答:自身配对设计资料。

③该方法是否正确?为什么?答:不正确。

比较甲乙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阳性甲法乙法合计+ -+ 16 26 42- 7 11 18合计23 37 601.建立假设检验,确定检验水准Ho: 两种方法测定的阳性率相同;H1: 两种方法测定的阳性率不同。

α=0.051.用配对X²检验计算检验统计量X²值当b+c≥40,使用配对X²检验的专用公式;当b+c<40,使用配对X²检验的校正公式计算X²值和P值。

3. 如果P ≤0.05,拒绝Ho,接受H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两种方法测定的阳性率不同;如果P>0.05,不拒绝H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尚不可认为两种方法测定阳性率相同。

四.四格表的确切概率法有效无效合计有效率中药12 2 14 85.7西药 6 7 13 46.2合计18 9 27 66.7②该资料属于何种设计方案?答:完全随机设计方案。

③该资料运用X²检验是否正确?答:不正确。

患者总例数n=27<40,该医师用X²检验是不正确的。

当n<40或T<1时,不宜计算X²值,需采用四格表确切概率法直接计算概率。

【秩和检验】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合计A病16 18 22 24 80B病26 22 17 15 80合计42 40 39 39 160问:①这是什么设计?答:完全随机设计资料。

②用X²检验比较疗效正确吗?答:欲比较两组的疗效是否有差别,其比较的结局变量是等级资料,为单向有序分类资料。

用X²检验不妥,因为如果对其中的两列不同疗效的数值进行调换,X²值不会有变化,但秩和检验与Ridit分析统计量有变化,所以该资料应该采用利用等级信息较好的秩和检验或Ridit分析。

二.配对设计资料的秩和检验*问:①这是什么资料?答:计量资料。

②这是什么设计方案?答:自身配对设计方案。

③该医师使用对数转换后两样本的t检验正确吗?答:不正确。

首先,配对资料一般采用对每对数据求差值后进行比较,而该医师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检验方法,统计方法与设计类型不符;其次,该医师考虑了数据相差较大,即不满足t检验的前提条件正态分布,采用了对数转换,基本思想正确。

但治疗前后的数据经对数变换后,其差值的变异仍然较大,因此不能满足配对t检验的条件,故该资料宜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即配对设计的秩和检验,目的是推断配对资料的差值是否来自中位数为零的总体。

三.完全随机设计的两样本资料的秩和检验患者组0.31 0.35 0.37 0.39 0.52 0.62 0.62正常组0.28 0.29 0.31 0.35 0.36 0.37 0.41②这是什么设计方案?答:完全随机设计方案。

③该医师使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正确吗?答:不正确。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的前提条件是资料服从正态分布,并且方差齐。

而该资料的方差不齐,因此不应作t检验,可采用t’检验、通过变量转换使资料达到方差齐或用非参数检验。

本例选用非参数检验中的秩和检验,目的是推断两样本分别代表的总体分布是否不同。

四.单样本资料的秩和检验某地工厂随机抽取16名工人,测得尿铅含量为0.65,,0.78,2.13,2.48,2.54,2.68,3.01,3.13,3.27,3.54,4.38,4.47,5.05,6.08,11.27.已知正常人尿铅含量的中位数为2.50umol/L。

该医师选用单样本t检验作处理。

问:这是什么资料,所选方法是否正确?答:计量资料。

方法不正确,尿铅资料通常为偏态分布资料,从本例的资料中也可看出变异较大,故不能用t检验处理。

当资料为非正态分布,或总体分布无法确定,应用非参数检验方法,本例可选秩和检验,目的是推断与已知总体中位数的差值是否来自中位数为零的总体。

五.完全随机设计的多个样本资料的秩和检验肺动脉压正常组隐形肺动脉高压组肺动脉高压组(数值略)六.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秩和检验龙葵浓缩果汁不同剂量组的小鼠NK细胞活性测定结果(将同种属的50只大白鼠按窝别、区组编号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肿瘤对照组12345(数值略)七.秩和检验模板4.建立假设检验,确定检验水准Ho: 差值的总体中位数等于零;H1: 差值的总体中位数不等于零。

α=0.055.运用①配对设计资料的秩和检验;②单样本资料的秩和检验;③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资料的秩和检验;④完全随机设计的多个样本的秩和检验(H);⑤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秩和检验(M)计算检验统计量T值。

6.确定P值并做出统计推断。

如果P≤0.05,拒绝Ho,接受H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差值的总体中位数不等于零;如果P>0.05,不拒绝H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尚不可认为差值的总体中位数等于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