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安徽专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专训 3.探究动能和势能的影响因素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认识动能和势能)机械功与机械能教育课件

结论: 在质量一定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新知讲解
(2)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观察并思考: 实验中是如何比较动能大小的? 实验中是如何改变质量的? 实验中是如何控制速度不变的? 结论:在速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第十一章· 机械功与机械能
认识动能与势能
第1课时
新民晚报
一铁路职工“中弹”昏倒
1990年6月10日
沈阳开往上海的195次列车经过上海分局管辖 的沪宁线103区段时,突然从列车左翼车窗飞出一 只馒头,不偏不倚正好打在当班的上海铁路分局苏 州工务段职工的鼻梁上,当场将其击昏。
小小的馒头为什么能把人击昏呢?
拉弓射箭
撑杆跳高
新知讲解
一、什么是能?
1.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或能。 2.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量就越大。 3.在国际单位制中,能的单位:焦(J)
强化训练
下列物体具有能吗?试分为三类,说出分类依据。
1.在水平轨道上滚动的钢球 2.被压弯的跳板 3.天花板上的吊灯
运 动
猜想: ( 2 )重力势能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设计实验方案:
你要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的探究步骤是
;
你比较动能大小的标准是
;你 。
归纳结论: 1.质量相同时,物体被举得越_高_重力势能越大
2.被举高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__大 重力势能越大
四、弹性势能
1、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做功,它们具 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认识动能和势能)机械功与机械能新课件教学

物理
4.如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t4时刻物体内能为零 B.t2、t3时刻物体内能相等 C.t2时刻物体内能比t3时刻大 D.t1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t2时刻小
物理
二、填空题
1.如图所示是一种带有香味的橡皮,它在擦除字迹的时候香气会更 它擦除字迹时和纸面摩擦,通过 做功 的方式使其内能增加,温度 的热运动 加快 (选填“加快”或“减慢”)的缘故。
物理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陨石进入大气层后燃烧发光 B.天冷时人们通常会搓手取暖 C.锯木头时锯片发热 D.烈日下自行车轮胎受热膨胀
(D)
物理
2. 如下图所示,烧瓶内盛有少量水,向瓶内打气,可看到瓶塞跳起,在
说法错误的是
(C )
A.向瓶内打气时,外界对瓶内气体做功
谢谢观看
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叫做动 能。
活动1 探究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2 结论:物体的动能跟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
越大,质量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多。
想一想
以同样速度行驶的列车和小汽车, 发生交通事故时,哪个破坏性大?为 什么?
三: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1、势能: (1)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 力势能。 (2)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叫做弹性势能。 (3)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势能。
认识动能和势能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学一学
一 什么是能? 二 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三 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四 机械能的转化
一:什么是能?
(a)拉开的弓 能将箭射出起
(d)跳水运动员 落入水中溅起水花
沪粤九年级物理上册 认识动能和势能课件

【例3】如图,足球以初速度v沿着凹凸不平的草地从a运动到d,足球 (C ) A.在b、d两点动能相等 B.从c到d的过程重力势能减少 C.在b点的动能大于在d点的动能 D.在a、d两点动能相等
活动3:研究动能与势能的转化
B.动能与势能转化的应用
1→2→3 男生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4→5→6 女生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 小孩下落时: 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动能与势能转化的应用
➢ 小孩砸压蹦蹦床,蹦蹦床发生形变时: 小孩的动能与重力势能转化为蹦蹦床弹性势能
➢ 蹦蹦床逐渐恢复原状,把小孩上弹时: 蹦蹦床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孩的动能和重力势能。
【例 4】 蹦床比赛已被列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图是小朋友玩蹦 床的情景,对他们在上升和下落过程中机械能的变化,下列分析 错误的是(忽略空气阻力)( C ) A.小孩上升到最高点时的重力势能最大 B.小孩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 化为动能 C.小孩下落到最低点时的动能最大 D.小孩下落到最低点时蹦床的弹性势能最大
弹性势能大小与形变大小有关,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弹性 势能越大。
笔记
能量 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动
能 和
动能
势
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影响因素:质量(m)、速度(v)
能
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重力势能
势能
影响因素: 质量(m)、高度(h)
弹性势能 定义: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1.4认识动能和势能教案

教案: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1.4认识动能和势能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1.4节,主要讲述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具体内容包括:1. 动能的定义和影响因素;2. 势能的定义和影响因素;3. 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知道它们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 让学生掌握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规律;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2. 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滑梯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滑梯上下滑行时,速度越来越快?2. 知识讲解:(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弹性势能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形变程度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3)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例如,物体下滑过程中,动能增大,势能减小;物体上升过程中,动能减小,势能增大。
3. 例题讲解:(1)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以10m/s的速度下滑一个高度为5m的斜面,求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
解:动能E_k = 1/2 m v^2 = 1/2 2kg (10m/s)^2 = 100J重力势能E_p = m g h = 2kg 10N/kg 5m = 100J(2)一个弹簧被压缩3cm,释放后弹簧将一个小球弹起,求弹簧释放时的小球弹性势能。
解:弹性势能E_s = 1/2 k x^2其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形变程度。
假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0N/m,则弹性势能E_s = 1/2200N/m (0.03m)^2 = 9J4. 随堂练习:(1)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以8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运动,求物体的动能。
粤沪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沪粤版九年级上册 11.4认识动能和势能课件 (共30张PPT)

三、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1.什么是势能? 2.势能可分哪几类?
1.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 能叫做重力势能。
2.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 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3.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势能。
活动2 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跟哪些 因素有关
这个活动我们采用的是哪种探究方法?
想一想:你还能举出机械能跟其他形式能 相互转化的事例吗?
归纳小结
1、本节课的重点:动能、势能的大小与哪 些因素有关。
2、大家要会设计实验自己探究动能、势能 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并知道采用了控 制变量法。
3、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由于 摩擦等阻力,机械能会不断减少,减少的 机械能不是消失了,而是转化成了其它形 式的能。
11.4 认识动能和势能
一、什么是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共同点:这些物体都能对外做功。
• 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
有能量或能,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它具 有的能量就越多。
• 在国际单位制中,能的单位也是焦。
• 我们身边有那些物体具有“能”?
二、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 什么是动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布置作业
课本第20页:自我评价与作业的1、2、3、 4题。
• C.摆球上升的高度为什么越来越低
• 这是由于存在着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的作
用,使摆球每次上升的高度和达到最低点
的速度都逐渐减小,这说明摆球的机械能 减小了。
▪ 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事实归纳出一个结 论:物体的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有摩擦等阻力时,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 化中,机械能会不断减小。
• 也是控制变量法。
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11.4认识动能和势能2

教案: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11.4 认识动能和势能一、教学内容1. 动能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质量、速度2. 势能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质量、高度(重力势能)、弹性形变(弹性势能)3. 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4. 动能和势能的计算公式:动能 = 1/2 m v^2,势能 = mgh (重力势能)、势能 = 1/2 k x^2(弹性势能)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影响因素和计算公式。
2. 培养学生运用动能和势能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深入探究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过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影响因素、计算公式及其相互转化。
难点: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过程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如小车、斜面、篮球等)。
学具:教材、练习册、笔记本、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篮球运动员投篮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篮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变化。
2. 知识点讲解:(1)动能:定义、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计算公式。
(2)势能:定义、影响因素(质量、高度、弹性形变)、计算公式。
(3)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条件、过程、实例。
3.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动能和势能转化的例题,如小车从斜面滑下的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变化。
4. 随堂练习:设计几道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动能和势能的变化,如篮球投篮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动能和势能转化的实例,分享各自的发现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动能:定义、影响因素、计算公式2. 势能:定义、影响因素、计算公式3. 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条件、过程、实例七、作业设计1. 请用所学知识计算下列实例中动能和势能的变化:(1)一辆自行车以10m/s的速度下坡,质量为10kg,求下坡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变化。
沪粤版9上物理11章4节 动能和势能

小资料
动能武器是利用弹丸、碎片或其他兵器的动能来达到毁伤 目的的武器。我国古代冷兵器如刀、枪、剑、戟等,就是动能 武器中的一类。
随着火(炸)药的发明,利用炸药驱动的枪、炮的弹丸或 手榴弹的碎片,成为毁伤效果更为巨大的另一类动能武器。
除了在大气层外太空能利用动能武器摧毁靶标外,大气层 内也在发展比一般炸药驱动的弹丸或碎片速度大得多的动能武 器,例如利用电磁加速原理研制的电磁轨道炮等。加速后的弹 丸的速度可达每秒几千米,甚至超过第一宇宙速度(7.9千米/ 秒)。
知识板块二 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自主阅读教材P15~16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2.图示为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 Ⅰ.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 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Ⅱ.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 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3. 唐诗中有“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这动人的诗 句生动、形象地反映了这条大河蕴藏了大量的 动 能.
4.—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物体的 ( C ) A.动能增加,势能减小 B.动能、势能都减小 C.动能不变,势能减小 D.动能、势能都增加
5、在研究物体的重力势能与哪
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三个相
同的木桩被从空中静止释放的
11.4 认识动能和势能 第1课时 动能和势能
学习目标
1.了解能量的概念,通过实例理解动能、势能的概 念。 2.通过探究,知道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并 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3.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养成在 实验中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情景导入
自学互研
知识板块一 什么是能 自主阅读教材P14~15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物体能够_对__别__的__物__体__做__功__,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 有能量,简称能。能量的单位是_焦__,符号为__J _。
沪粤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一章第四节认识动能和势能——动能和势能导学案

沪粤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一章第四节认识动能和势能——动能和势能导学案一、教学内容1. 动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2. 势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3. 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4. 动能和势能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掌握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2. 能够运用动能和势能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难点:动能和势能的定量计算以及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导学案、作业本、物理课本。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PPT,展示各种运动的物体,如跑车、篮球等,引导学生关注物体的运动状态,激发学生对动能和势能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动能的概念: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2)势能的概念: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如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3)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如物体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3. 例题讲解:分析PPT上的例题,如“一个物体从高处落下,求其落地时的动能大小”。
引导学生运用动能和势能的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PPT上的练习题,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PPT上的拓展问题,如“动能和势能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动能、势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个物体从高处落下,求其落地时的动能大小。
答案:根据动能的计算公式,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可得动能大小为……2. 题目:一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质量为1.5t,求其动能大小。
答案:根据动能的计算公式,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可得动能大小为……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及其应用,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安徽阜阳模拟]在探究“弹性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时,小明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有关; 猜想二: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为此,小明选用长度和粗细相同,但材料不同的两根弹簧 A 和 B,小球、木块等器材,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 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3)比较__A__、__C__两球,发现 C 球陷入沙中深度更大,由此可得 出结论:当物体质量相同时,下落的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 势能越大。
(4)比较 C、D 两球,发现两球运动的路径不同,但陷入沙中深 度相同,由此可得出结论: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运动的 路径__无__关____(填“有关”或“无关”)。 【点拨】C、D 两球的质量相同,下落高度也相同,两球 的运动路径不同,但陷入沙中深度相同,由此可见:物体 的重力势能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
序号
① ② ③ ④
弹簧
被压缩后弹 木块移动距 簧长度/cm 离 s/cm
弹簧 A
5
s1
弹簧 A
8
s2
弹簧 B5s3ຫໍສະໝຸດ 弹簧 B8s4
(1)为探究猜想二,可选用实验序号②和___④___记录的数据进行 比较。若___s2_≠_s_4__,则说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 有关。
同学们下课啦
授课老师:xxx
(2)图乙中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的目的是两 球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___速__度___。选用图乙探究的 是动能与_质__量___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__当__速__度__相__同__时__,_ _物__体__的__质__量__越__大__,__动__能__越__大_____。
2.[中考·湖南衡阳]某同学在体育活动中,从铅球下落陷入沙 坑的深度情况猜想到:物体的重力势能可能与物体的质量、 下落高度和运动路径有关。于是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用大小、形状相同的 A、B、C、D 四个铅球,其中 A、C、 D 三球的质量为 m,B 球质量为 2m,让 A、B 两球从距沙 表面高 H 静止下落,C 球从距沙表面高 2H 静止下落,D 球从距沙表面高 2H 的光滑弯曲管道上端静止滑入,最后从
1.小伟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与 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有 关,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 实验,让小球沿同一光滑斜 面向下运动,与放在水平面 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1)图甲是控制两球的_质__量___相等,探究的是动能与__速__度__的关 系,得出的结论是___当__质__量__相__等__时__,__物__体__的__速__度__越__大__,__动__ 能__越__大_____。
管道下端竖直地落下(球在光滑管道中运动的能量损失不计)。 实验测得 A、B 两球陷入沙中深度分别为 h1 和 h2,C、D 两球 陷入沙中深度均为 h3,且 h1<h2<h3。
(1)本实验中,球的重力势能大小是通过__球__陷__入__沙__中__的__深__度____ 来反映的。
(2)比较 A、B 两球,发现 B 球陷入沙中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 结论:当下落高度一定时,_物__体__的__质__量__越__大__,__重__力__势__能__越__大__。
专题技能训练
3. 探究动能和势能的影响因素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呈现
1
(1)质量;速度;当质量相等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 能越大 (2)速度;质量;当速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
越大,动能越大
2 (1)球陷入沙中的深度 (2)物体的质量越大,重力势能 越大 (3)A、C (4)无关
3 (1)④;s2≠s4 (2)不对;木块被撞击后不容易停下来 (3)不能;没有控制单一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