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的认识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秒教案2篇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秒教案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秒教案精选2篇(一)教案:数学时分秒(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识并掌握时分秒的概念。
2. 能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学会读写时分秒。
3. 能够完成简单的时分秒加减法计算。
教学重点:1. 时分秒的概念和读写方法。
2. 时分秒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准备:1. 教具:时钟、秒表、黑板、白板、笔等。
教学步骤:Step 1:引入新知1. 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钟表,引导他们观察和描述时针、分针、秒针的位置。
2. 提问:秒针走一圈需要多长时间?分针走一圈需要多长时间?时针走一圈需要多长时间?引导学生了解时分秒的概念。
Step 2:学习读写时分秒1. 通过时钟和秒表展示不同的时间,引导学生读写时分秒。
如:9点15分30秒,用“9:15:30”表示。
2. 让学生举例,自己读写时分秒。
Step 3:时分秒的加减法计算1. 通过例子,让学生了解时分秒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如:现在是9点15分,过了45分钟,是几点几分?2. 引导学生用写的方法进行计算,然后核对答案。
Step 4:综合练习1. 给学生出一些综合练习题,让他们独立完成。
如:现在是10点30分,过了1小时15分钟,是几点几分?2. 让学生在班级内相互交流答案,并核对正确与否。
Step 5:巩固和拓展1. 在生活中,引导学生多关注时间的概念,并和他们进行交流,加深对时分秒的理解和运用。
2. 给学生一些拓展练习,如:根据时钟上的时间,写出时分秒的读法。
Step 6:课堂总结1. 总结时分秒的概念和读写方法。
2. 强化时分秒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Step 7:作业布置1. 布置相关练习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2.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时间,记录并写下他们的观察。
教学反思: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时钟,通过例子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了时分秒的概念和读写方法。
通过加减法计算的练习,培养了学生的运算能力。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加深了学生对时分秒的认知。
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1.1《认识时分秒》优秀教学案例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时分秒的基本概念,学会读写时分秒,能够进行简单的时间推算。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学会运用时分秒进行问题解决。
四、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学校门口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时间,激发学生学习时间知识的热情。
(二)问题导向
1.设计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如“一分钟能做哪些事情?”、“小时、分钟、秒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等,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2.问题解决: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我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如计算经过的时间、推算未来的时间等,巩固学生对时间知识的理解。
3.反思问题:在课堂结束前,我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意识。
五、案例亮点
1.情境导入:以学校门口的钟表为情境,引导学生关注时间,激发学生学习时间知识的兴趣。这种情境导入的方式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新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问题导向:通过一系列问题,如“一分钟能做哪些事情?”、“小时、分钟、秒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等,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使得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时间的概念,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新课导入:讲解时分秒的基本概念,让学生认识时、分、秒及其之间的关系。
3.课堂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进行时间的读写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游戏环节:设计“时间接龙”、“猜猜看”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5.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生活中的时间问题展开讨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案(通用12篇)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案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并知道1分=60秒。
2、让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通过各种活动准确的体验一分、一秒。
3、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认识秒,并准确建立一分、一秒的时间观念,知道分秒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自制钟面。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识 出示钟面唤起学生记忆,并拨几个学生熟悉的时间让学生认读。
师:大家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谁能说说关于时钟你知道些什么? 生:我知道有时针和分针。
(与学生共同说说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是及时补充) 生: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走一大格是5分钟,走一圈是60分钟,也就是一小时。
(若是学生说的不够完整,教师引导学生共同进行复习) 生:…… 师:同学们的记忆里可真好,看来大家学过的知识是难不倒你们了!那你们能正确迅速的说出钟面上的时间吗?来比比赛!(教师拨时间,学生认读,对于不正确的给予指正,并说说是怎样认读的? ) 二、 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可真聪明啊!敢不敢继续挑战自己?大家仔细看看老师出示的这些钟面上针的多少,你能看出有什么不同吗? 生:有的钟面上有三种针,有的钟面上有两种针。
(师提示:较短的一根指针叫时针,它表示多少时;较长的一根指针叫分针,它表示多少分。
) 师:你知道最长最细的是什么针吗?秒针走一小格是多少呢?对,就是一秒!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来认识一下秒。
(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2、说说是几秒,教师提问:秒针走一大格表示几秒,从1走到4表示几秒,从7走到1是几秒,……同桌再互相说一说。
3、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时间(适当的给学生讲解秒表的读法) 4、体验1秒钟 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
(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

第一单元时、分、秒第一课时秒的认识学习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
教学重难点:重点:1.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难点: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主题图: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你们看,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2.揭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1.谈话: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2.结合学生回答引导探究。
(1)认识秒针。
①出示钟面(没有秒针):你看到了些什么?②出示钟面(有秒针):它与刚才的钟面有什么不同?揭示: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就是秒针。
③观察钟面,秒针还有什么特点?④找一找:找一找自己学具钟面上的秒针,指给同桌看看。
(2)认识1秒和几秒。
(3)理解1分=60秒。
课件演示,学生仔细观察钟面,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你发现时、分、秒这三个单位间有什么关系?(1时=60分,1分=60秒)(3)认识秒表和秒的计时方法。
①课件出示。
这是秒表。
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②介绍秒表的计时方法。
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哪些工具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4)体验1分钟、1秒和几秒①1分钟有多长?课件播放《时间像小马车》,猜猜播放多长时间?课件验证。
②学生闭眼感受1分钟。
③1分钟能做哪些事?④1秒究竟有多长呢?出示钟表滴答声,学生闭眼感受。
⑤1秒钟能做第二课时:时间的换算及计算1.9月1日,小明背着书包上学去了!课件出示:2.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有意义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3.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你有什么方法?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小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标题:第一单元时、分、秒 - 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时、分、秒的概念,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时、分、秒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2. 认识钟表,学会看时间。
3. 时间单位的应用。
教学重点:1. 时、分、秒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2. 钟表的认读。
教学难点:1. 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2. 钟表的认读。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教学内容。
2. 钟表模型或实物。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日常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关注时间。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现在在上什么课吗?学生回答:数学课。
教师追问:那你知道数学课是什么时间开始的吗?学生回答:8点50分。
教师总结:是的,我们现在是8点50分开始上数学课,时间是过得很快的,我们要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钟表,引导学生观察钟表。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钟表上有几个指针吗?学生回答:三个。
教师追问:那你们知道这三个指针分别代表什么吗?学生回答:时针、分针、秒针。
教师总结:是的,钟表上有三个指针,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它们分别代表时、分、秒。
三、新课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时、分、秒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2. 教师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时、分、秒的换算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视课堂,指导学生解答。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学生回答:时、分、秒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教师总结:是的,我们今天学习了时、分、秒的概念及换算关系,这是时间的基本单位,我们要熟练掌握。
六、课后作业(5分钟)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认真完成。
2. 作业内容:练习题。
第一单元时,分,秒:秒的认识

教学设计:2024秋季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时,分,秒:秒的认识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识别并读出秒针在钟表上的位置,理解秒作为时间单位的概念。
2.学生能够掌握秒与分之间的换算关系,即1分钟=60秒。
3.学生能够运用秒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计时活动,如数数、跑步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和体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对时间单位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2.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理解秒作为时间单位的概念,掌握秒与分之间的换算关系。
•能够正确读出秒针在钟表上的位置,并进行简单的计时活动。
三、教学难点•准确理解秒与分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灵活运用。
•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秒的概念进行计时和比较。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含钟表图片、秒针动态演示、秒与分换算关系的动画等。
•实物钟表,用于学生观察和操作。
•计时器或秒表,用于进行简单的计时活动。
五、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钟表,直观展示秒针的运动和秒与分的关系。
•操作体验法:通过动手操作实物钟表和计时器,让学生亲身体验秒的概念。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计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生活情境导入:教师展示一段学生熟悉的动画片片段,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段动画片播放了多长时间吗?”引导学生思考时间单位的概念,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秒的认识。
2. 新课教学(1)秒的概念和秒针的运动•直观演示: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钟表图片,指出秒针的位置,并演示秒针的运动。
提问:“秒针是怎么移动的?它移动一圈代表多少时间?”•学生操作:学生分组观察实物钟表,尝试找出秒针并观察其运动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秒针移动的特点。
(2)秒与分的换算关系•动画演示: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秒与分换算关系的动画,解释1分钟=60秒的概念。
第一单元《时分秒~秒的认识》教案

还有一个值得反思的地方是,今天的课堂总结环节,我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来进行提问。这可能导致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提问,并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
举例解释:
-通过动态演示或实际操作时钟,让学生直观感受秒针的运行,强化对秒的概念的理解。
-设计练习题,如“2分钟是多少秒?”等,让学生掌握时间单位换算的方法。
2.教学难点
-理解秒针的运行规律:秒针的运行速度较快,学生需要仔细观察才能理解其运行规律。
-时间单位换算的灵活运用:学生在换算过程中可能会混淆,需要掌握换算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秒的概念:使学生明确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掌握1分钟等于60秒的关系。
-认识时钟的秒针:学会观察秒针在时钟上的运行,能够读取秒数。
-时间单位换算:掌握秒与分钟之间的换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际应用。
-生活实例联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时间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学设计(优秀范文5篇)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学设计(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生产问题。
播放时钟滴答声,学生倾听。
师:这是什么声音?生:这是钟表行走的声音。
师:你真聪明,人们把这种声音比作时间的脚步声,同学们说像吗?(像)师:这匆匆忙忙的时间的脚步声,是谁发出的呢?生:秒针师:对啦,老师这里有一个钟表,钟面上有我们的两个老朋友。
一个是时针爷爷,一个是分针哥哥,现在这个时钟能告诉我们时间吗?生:不能,因为它只有时针和分针,不完整。
师:钟面上应该还有什么呢?生:秒针师:我们可以给秒针起个名字,叫什么呢?生:秒针妹妹(秒针弟弟)师:除了秒针妹妹(弟弟),钟面上还有什么呢?生:(数字、大格、小格)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钟表,这是什么钟表呢?(电子钟、电子表)师:谁会看电子表呢?生:XX时XX分XX秒。
师:我们今天来学习时分秒(板书:时分秒)师:出示问题:1、分针走1小格是()分,走一圈是()分2、时针走一大格是()。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1时=60分师:原来啊,分针哥哥走60分,时针爷爷就走1时,同学们想不想去认识秒针妹妹呢?那就和老师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秒的认识课件展示秒针走一小格。
师:这是多长时间?生:这是1秒钟课件展示秒针继续走动。
师:这是多长时间?生:这是10秒、30秒…… 小结:秒针走1小格是1秒钟。
2、教学秒和分的关系分组活动:观察分针和秒针的运动。
课件展示,分针走以小格,秒针走一圈(60小格)小结:1分=60秒师:原来啊,原来啊,分针哥哥走1分,秒针弟弟就走60秒。
有谁知道时针爷爷走1时,秒针弟弟走多少呢。
生:时针爷爷走1时,秒针弟弟走3600秒。
师:为什么呢,能说说你的想法吗?生:……出示:1时=3600秒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师:同学们真聪明,知道那么多的时间知识,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些练习好么?出示课堂练习:1、做一做3时=()分4分=()秒 120秒=()分60秒=()分2、比较大小9分○90秒4时○24分 5时○500分140秒○2分3、在()里填上时、分、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时、分、秒
第一课时:秒的认识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并知道1分=60秒。
2.让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通过各种活动准确的体验一分、一秒。
3.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识秒,并准确建立一分、一秒的时间观念,知道分秒之间的关系。
教法:引导发现法。
学法:探究发现学习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自制钟面。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出示钟面唤起学生记忆,并拨几个学生熟悉的时间让学生认读。
师:大家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谁能说说关于时钟你知道些什么?
生:我知道有时针和分针。
(与学生共同说说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不是及时补充)
生: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走一大格是5分钟,走一圈是60分钟,也就是一小时。
(若是学生说的不够完整,教师引导学生共同进行复习)生:……
师:同学们的记忆里可真好,看来大家学过的知识是难不倒你们了!那你们能正确迅速的说出钟面上的时间吗?来比比赛!(教师拨时间,学生认读,对于不正确的给予指正,并说说是怎样认读的?)
二、问题导航
1.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可真聪明啊!敢不敢继续挑战自己?大家仔细看看老师出示的这些钟面上针的多少,你能看出有什么不同吗?
生:有的钟面上有三种针,有的钟面上有两种针。
(师提示:较短的一根指针叫时针,它表示多少时;较长的一根指针叫分针,它表示多少分。
)
师:你知道最长最细的是什么针?今天咱们就来一起来认识一下秒。
(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2.师:看到课题,你想知道关于课题的什么知识?
生1: 1秒有多长?
生2:秒与分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3:怎样读钟面上的时间?
三、探究学习
1.说说是几秒,教师提问:秒针走一大格表示几秒,从1走到4表示几秒,从7走到1是几秒,……同桌再互相说一说。
2.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时间。
小组合作,展示汇报。
3.体验1秒钟
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
(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
)这是什么发出的滴答声?
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看了你们刚才的表演,你觉得1秒的时间过得怎样?(学生畅谈1秒时间感受)
4.小结:是呀,1秒的时间很短很短。
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
(出示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
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5.学习1分=60秒,并体验1分钟
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秒针走一圈是60秒,分针正好走一小格,由此得出1分=60秒。
让学生静静地观看钟面上的秒针走一圈。
问:1分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请你选一个你喜欢的活动,咱们来做一个1分钟的体验活动。
师生共同总结一分钟可以做的事。
四、巩固应用
1. 填单位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时间单位,知道了1分=60秒,以前我们还学过哪些时间单位呀?现在老师想来考考你们,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人每天睡觉大约9()系红领巾大约20()煮饭大约30()
2. 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秒。
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计量时间的单位---秒。
知道了1分=60秒,一秒过得快不快?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能浪费1秒钟!
六、课外作业。
(略)
板书设计:
秒的认识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1分=60秒
第二课时:时间的计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
教学目标:1.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法:引导发现法。
学法:探究学习法。
教学重、难点:会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教学用具:挂图、钟面模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
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
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秒针走一圈的时间是()
1时等于()分 1分等于()秒
2. 教师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
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 分等。
问:1时等于多少分?那么2时呢?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通过类推得出结论)
1时 = ()分1分 = ()秒5时 = ()分
180分=()时120秒=()分240分=()时
3. 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
我们一起来学习“时间的计算”。
(板书课题)
二、问题导航
师:看到课题,你想知道关于课题的什么知识?
生:怎样计算求出经过的时间?
三、探究学习
1. 教学例1: 2时=()分
①同桌交流。
②反馈:60+60=120(分)或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
③教师小结。
2. 做一做: 3时=()分 4分=()秒
3. 教学例2:(投影出示小明上学的情景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学生说一说,教师及时的补充、引导。
小精灵要求我们解答的问题是什么?
(7:30离家,7:45到校。
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小组讨论: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怎样想呢?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
汇报交流总结: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选择最优化的方法。
(在计算方法上肯定学生的多种正确思路,体现算法多样化思想。
)
4. 出示商店营业时间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帮助图中的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吗?
小组讨论
汇报、交流。
四、巩固应用
1. 填空:
(1)50分比1时少()分,1时比45分多()分。
(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时。
2. 竞赛:教师口头报时刻,如:6时至6时2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
3. 完成课本练习一的题目。
五、小结
这节课你又收获了什么新知识?你认为用怎样的方法计算有关经过时间最好?我们刚才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35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
板书设计:
时间的计算
7:30离家,7:45到校。
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
45-30=15(分钟)
答: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
第三课时:填一填,说一说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教学目标:1.使学生巩固对时间的认识和计算。
2.培养学生通过不同方式搜集信息的意思和能力。
3.培养学生养成从小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能熟练掌握时间计算问题,会解决与时间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法:引导法。
学法:探究练习法。
教学用具:学生作息时间表,完成家庭作业时间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出示本校《罗波小学作息时间表》,根据时间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1)我们每一节课用多少时间?
(2)早操用了多少时间?
(3)我们的眼保健操用多少时间?
(4)一般你早上几点起床?几点从家里走?并说说你的理由是什么?
(5)你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吗?
二、激趣导入
师:掌握好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够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那么我们就会更有效率的做每一件事情。
三、探究学习
(1)出示第5页的作息时间表,让学生说一说从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2)你能自己动手做一个你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吗?
让学生自己动手填写作息时间表格。
(提示:时间一定要合理)
(3)展示学生的作息时间表,并且给予交流,指导。
四、巩固练习
(1)让学生自己说说在家做家庭作业的时间,并说说谁用的时间最合理。
(2)挑选出比较合理的十位同学的作息时间,全班同学共同制作《我们完成家庭作业时间表》。
(3)展示作品。
五、课外作业
(1)你们能合理安排周末一天的休息时间吗?小组内讨论。
(2)请你们将讨论设计的方案给爸爸妈妈看看,让他们提提意见,使自己真正过一个有意义的周末。
六、小结
法国著名的哲学家伏尔泰生前给人们留下了一则意味深长的话:
它最长又最短,它最快又最慢;聪明者计划它,愚蠢者等待它;勤奋者珍惜它,懒惰者浪费它。
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好好的理解这几句话,充分的利用每一秒。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