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环境教育下册教案
三年级下学期环境教育教案

教案一:环保小卫士教学目标:1.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3.学习如何参与到环保行动中。
教学重点:学习环境保护的知识,了解减少废物产生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小黑板、彩纸、剪刀、胶棒、涂色笔、报纸、纸杯、废旧纸张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环境污染现象,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对人们生活的危害,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Step 2:学习环保知识(1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课件展示,向学生介绍环保的相关知识,如节约用水、减少废物产生、分类垃圾等。
让学生了解环保的基本概念。
Step 3:制作环保手工(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制作环保手工,如使用废纸制作小礼品盒、废旧纸杯制作植物花盆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设计和制作。
Step 4:全班展示(10分钟)学生完成手工后,教师组织全班展示,并引导学生分享制作的过程和创意。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
Step 5:反思总结(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环保知识,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环保意见与建议。
Step 6: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开展一项环保行动,并写下自己的环保体验和感受。
教学延伸:1.学生可在家中参与垃圾分类的行动,并与家人分享;2.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观察家中附近的环境,记录并改进存在的环境问题。
教案二:我们的环境,我们的责任教学目标:1.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3.学习如何保护环境和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点:学习环境保护的知识,了解环境保护的行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小黑板、彩纸、剪刀、胶棒、涂色笔、报纸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环境变化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三年级环境教案下册

三年级环境教案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家园的情感。
3. 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做起,践行环保行动。
二、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其影响。
2. 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
3. 个人在环保中的责任与行动。
三、教学重点1. 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其影响。
2. 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
3. 个人在环保中的责任与行动。
四、教学难点1. 环境问题的识别与分析。
2. 环保行动的实施与评价。
五、教学方法1. 情景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其影响。
2. 案例分析:分析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让学生认识到国家对环保的重视。
3.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环保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 实践操作:让学生从自我做起,践行环保行动。
5. 总结评价:对学生的环保行动进行评价,激励学生持续参与环保活动。
教案内容待补充。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环境问题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2. 讲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其影响:介绍我国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并分析这些问题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
3. 讲解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阐述我国政府采取的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如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等,让学生认识到国家对环保的重视。
4. 分析个人在环保中的责任与行动: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环保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如节约用水、减少塑料制品使用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环保行动,并分享各自的见解。
6. 实践操作:布置环保实践任务,让学生从自我做起,如开展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活动。
7. 总结评价:对学生的环保行动进行评价,激励学生持续参与环保活动。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实践能力等。
教师还需关注学生在环保行动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年级下学期环境教育教案

三年级下学期环境教育教案第一章:了解我们的地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球的大小、位置和环境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地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地球的大小和位置2. 地球的环境特点3. 地球的重要性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的大小和位置。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地球环境的特点的认识。
3. 让学生通过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表达对地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的绘画或写作作品。
第二章:探索自然界的奇迹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基本情况,包括动植物的特点和生态系统的运作。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敬畏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动植物的特点2. 生态系统的运作3. 自然界的重要性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相互关系。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生态系统运作的认识。
3.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的方式体验自然界的奇迹。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的观察和记录作品。
第三章: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污染、破坏和保护措施。
2.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教学内容:1.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2. 环境污染的原因和后果3. 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法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讨论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举例说明。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和后果。
3. 让学生通过行动计划的方式提出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法。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的行动计划。
第四章:绿色生活的实践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绿色生活的概念和实践方法,包括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
2. 培养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
教学内容:1. 绿色生活的概念和意义2. 节能减排的方法和技巧3.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实践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讨论绿色生活的概念和意义,举例说明。
三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

三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资源的习惯。
3. 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内容1. 环境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我国的环境现状3. 环保的基本原则和措施4. 生活中的环保行动5. 环保活动的设计与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环保的基本原则和措施,生活中的环保行动。
2. 教学难点:环保活动的设计与实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的概念、我国的环境现状、环保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环保行动案例。
3. 实践活动法:设计环保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环保资料、案例。
2. 准备环保活动所需道具和材料。
3. 安排合适的实践活动场地。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环保案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环境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的环境现状,让学生了解环保的紧迫性。
4. 环保知识讲解:讲解环保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5. 实践活动:设计一个简单的环保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环保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2. 强调生活中的环保行动,提醒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八、作业布置1. 让学生收集一个环保案例,下节课分享。
2. 设计一个家庭环保活动,记录实施过程和感受。
九、课后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查找不足。
2.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十、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环保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设计的环保活动和家庭环保行动,评估他们的实践能力。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环保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六、教学内容与Activities章节内容:1. 环境污染的类型与影响2.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3. 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保护4. 环保法律法规简介5. 环保创新技术与未来展望教学活动:1. 环境污染类型: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不同类型的环境污染,并讨论它们对生活的具体影响。
三年级下学期环境教育教案

三年级下学期环境教育教案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三年级学生基本掌握了一、二年级所开设课程的知识,有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但不系统、不全面。
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个别学生环保意识较差,学习兴趣不浓,极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他们滞后的原因。
二、全学年教学目标总要求:(一)双基:1、让学生了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感知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环环境的生活方式。
2、学会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持久地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二)思想教育:1、体验健康生活离不开好的环境。
2、树立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意识。
三、教学内容及重难点:(一)教学内容:1、大树的功劳。
2、找寻珍稀动植物。
3、纸张的自述。
4、画出秋的绚烂。
5、滴答滴答下雨了。
6、与动物交朋友。
7、大树爷爷多少岁。
8、感受冬的宁静。
9、过个环保的春节。
10、聆听春的脚步。
11、室内花卉本领大。
12、鸟是人类的朋友。
13、争做文明小游客。
14、玻璃瓶的新生。
15、走进昆虫王国。
16、是谁阻挡了飞机的起飞。
17、拥抱夏的热情。
18、节约是一种美德。
(二)重点难点:1、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得到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得到锻炼。
2、学生对动物与人的关系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和了解,理解爱护、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3、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怀得到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得到锻炼。
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把对全球环境的认识转变为保护地球的具体行动。
4、体会自然之声的美妙、和谐,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增强。
5、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增强,树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美德。
四、具体的措施1、精心准备,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素质,切实加强健康教育。
2、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
3、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5、课堂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五、问题研究与教改设想: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决心。
三年级下学期环境教育教案[版]
![三年级下学期环境教育教案[版]](https://img.taocdn.com/s3/m/49f31034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bd.png)
三年级下学期环境教育教案[整理版]第一章:了解我们的地球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球的形状、大小、位置等。
培养学生对地球的敬畏之心,提高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通过图片和模型让学生了解地球是一个近似椭球体,直径约12742公里。
地球的位置:通过地球仪和地图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以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1.3 教学活动:观察地球仪和地图,让学生自己发现地球的形状和位置。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对地球的了解和感受。
教师总结并强调地球的重要性,提醒学生保护环境。
第二章: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利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利用,以及过度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培养学生珍惜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
2.2 教学内容:自然资源的分类:介绍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概念,举例说明。
自然资源的利用:讲解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方法和重要性。
过度开发对环境的影响: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过度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
2.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利用,让学生了解各种资源的特点和重要性。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并分享他们的想法。
教师展示过度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第三章:环境污染及其危害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种类和来源,以及环境污染对人类和生物圈的危害。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污染问题,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3.2 教学内容:环境污染的种类:介绍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环境污染的来源:分析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农药使用等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污染对人类和生物圈的危害:讲解环境污染导致的健康问题和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3.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环境污染的种类、来源和对人类和生物圈的危害。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对环境污染的认识和感受。
教师展示环境污染的实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环境污染的问题。
第四章:环保行动从我做起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的环保行动,以及这些行动对环境的影响。
三年级下-环境教育教案

三年级下-环境教育教案第一章:了解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内容:1. 环境的定义:自然环境、人类环境、生态环境等。
2. 环境的重要性:人类生存的基础、生物多样性的保障、资源的提供等。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的环境,引发学生对环境的兴趣。
2. 讲解环境的定义和重要性:教师讲解环境的定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环境的内涵。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环境保护的意义,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二章:环境问题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
2. 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当前的环境问题: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2. 环境问题的原因:人类活动、工业化进程、不合理开发等。
教学活动:1. 引入环境问题: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环境问题,引发学生的关注。
2. 讲解环境问题的原因:教师讲解环境问题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问题的根源。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
第三章:环保行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保行动的意义和方法。
2. 培养学生参与环保行动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内容:1. 环保行动的意义:保护环境、改善生活质量、可持续发展等。
2. 环保行动的方法:减少浪费、节能减排、分类垃圾、植树造林等。
教学活动:1. 引入环保行动: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环保行动,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环保行动的意义和方法:教师讲解环保行动的意义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环保行动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可以参与的环保行动,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
第四章:环保意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保意识的培养方法。
2. 培养学生养成环保习惯的意识。
教学内容:1. 环保意识的培养方法:学习环保知识、参与环保活动、与大自然互动等。
2. 环保习惯的养成: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节约用水用电、分类垃圾等。
三年级下学期环境教育教案

三年级下学期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和行为。
3. 引导学生学习环保知识,学会简单的环保技能。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我们的地球1. 让学生观察地球图片,了解地球的美丽和资源丰富。
2.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第二课时:环境问题的现状1. 让学生了解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
2. 引导学生思考环境问题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第三课时:环保行动1. 让学生学习简单的环保知识和技能,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2. 引导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如植树造林、环保宣传等。
第四课时:热爱大自然1. 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重要性,学会保护动植物。
2. 引导学生参与户外活动,体验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第五课时:环保小卫士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自己的环保感悟。
2. 引导学生制定自己的环保计划,成为环保小卫士。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讨论、实践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境问题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效果。
3. 学生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环保行为的养成。
五、教学资源:1. 地球图片、环境问题视频等教学素材。
2. 环保知识和技能的相关教材。
3. 户外活动场地和植树造林等实践资源。
六、第六课时:水资源保护1. 让学生了解全球水资源的状况和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七课时:空气质量与健康1. 让学生了解空气质量对健康的影响。
2. 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改善室内外空气质量。
八、第八课时:生物多样性保护1. 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九、第九课时:节能减排1. 让学生了解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环境教育下册教案一、指导思想环境与人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环境问题是人类共同关切和迫切需要解决的全球性重大问题。
保护环境,在有效地利用环境的同时,深入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制止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协调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和人类行为难则。
1983年,我国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
为提高我班学生的环境意识,建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的环境行为,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在创建绿色校园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环保教育,大力推进本班的素质教育。
二、学生情况分析我班共有学生14人,经过以前时间的学习,我发现本班大部分学生对环境保护知识有了一些了解,大多数学生对祖国的各种保护环境的法规表现出较浓郁的兴趣,借此时机,将环境保护的意识灌输给孩子。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人和事做起,做个具有环境保护素养的人。
三、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有二课,以“认识环境动物与人类绿化环境”的思路构建,具体内容有《校园环境》《生活环境》《美丽的大自然》《认识天空》《了解土地》《绿色的森林》《活动课:认养一棵树》《森林动物们的家园》《草原上的居民》《我和动物是朋友》《绿化我们的家园》《阅读:森林重庆》。
四、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认识到美丽的校园环境、生活环境,美丽的大自然和天空,需要我们每个人去保护。
教育孩子关注环境,从小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使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
2、通过《了解土地》、《绿色的森林》学习,引导学生从资源消耗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生活方式的改变等角度,感受身边的环境问题,教育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3、通过《森林动物们的家园》《草原上的居民》《我和动物是朋友》的学习,意识到动物与人类应当和谐共处,应当是朋友,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保护动物。
4、通过对《绿化我们的家园》的学习,争当环境小卫士。
5、学生通过认识人类生活中污染环境的方面如乱倒垃圾、砍伐树木等,做到生活无污染。
五、教学措施1、认真备课,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2、从实践中发掘学生的感触点。
3、教导学生自主学习,做到环境保护自主性。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5、生活中学习中,师生互相监督。
六、课时安排:周次教学内容1 校园环境2 生活环境3 美丽的大自然4 认识天空5 了解土地6 绿色的森林7 活动课:认养一棵树8 森林动物们的家园9 草原上的居民10 我和动物是朋友11 绿化我们的家园12 阅读:森林重庆二、生活的环境教学目标1、热爱自己生活的环境,有初步的环境保护意识。
2、能自觉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爱护公共设施、3、能为爱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过程:一、发现问题。
1、夸夸我们生活的环境。
老师最近在我们生活的周围看到了很多学生随手拾随手捡的好习惯,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夸夸自己生活的环境)2、揭示问题。
(师)是啊,我们生活的环境真美啊。
可是,老师也发现这些现象,乱扔垃圾,(师)你看到了什么?这些现象好吗(不好)那么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美丽、更方便、更温暖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内容(生齐读课题)二、分析问题。
1、(师)其实啊,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懂得爱护环境的好孩子,我要表扬他们“环保小卫士((师)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就要(不随地吐痰)那我们应该怎么做?2、平时你想吐痰时你是怎么做的呢?以后呢?(生说,奖励小花)三、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师)现在我们环保小队的小朋友已经行动起来了,请打开书本17页,你看到他们在做什么呢?做得对的就给他画上一朵小红花,做得不对应该怎么改正呢?然后和同桌交流一下,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我们要怎么做?我们不能怎么做呢?(学生看图交流汇报)(板书、奖励小花)(公共财物由政府提供的公共设施设备,如公园、绿化、公交站、电话亭等)小结:(师)原来,环保小队的小朋友用行动告诉我们,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就要……四、明辨是非,指导行为(师)小朋友,你们想加入环保小队吗?那就请接受老师的考验吧(师读题)第一关:明辨是非(选一选)(1)去商场买东西,你会选择什么购物袋:(a、塑料袋b、硬质包装袋c、环保袋)(2)下课时,你看见桌子底下有一张纸,你的做法是:(a、踢到别人那里b、捡到垃圾桶里c、不管它)(3)在公交车上,看见一位老奶奶提着菜吃力地站着,你会(a、装看不见b、请老奶奶坐下c、不知道)(4)吃完的口香糖,你会(a、吐在地上b、粘到墙上c、用纸包好丢到垃圾桶)第二关:指导行为(说一说)(师)恭喜你们,顺利地通过了第一关,请挑战第二关吧。
①在家里,我会……②在为学校,我会……③在公共场合(如公园、车站、放学路上,电影院),我会……(掌声送给自己,你们通过了考验,成为环保小队的小朋友了。
)五、拓展延伸1、(师)为了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美丽,更方便,更温暖,老师知道你们心中肯定还有许多很好的办法。
现在和你的四人小组伙伴说说吧,看看谁的办法更好,请小组长把它写在环保红苹果上,一起让美丽的环保树快快长大,结出大苹果吧。
A、学生讨论、书写。
B、学生展示爱护环境的好办法。
2、同学们的办法真好,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我们学校行动起来了,我们社会行动起来了,全世界行动起来了,在1972年,联合国规定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
六、小结与作业布置。
1、(师)小朋友,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生说)(师)同学们刚才说得真好,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就应该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
2、小朋友,你们有更好的创意和设计吗?请自己动手,也可以和爸爸、妈妈或小伙伴们一起,动手制作一个有趣的爱心环保提示牌吧。
(结束语,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就是爱护我们人类自己。
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成为光荣的环保小卫士吧)五、了解土地教学内容:《环境教育》三年级下册第35-42页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到“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2、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土地特别是耕地的现状,培养学生珍爱土地、保护耕地的思想。
教学过程:一、出示水果、蔬菜、粮食图片师:这些水果,大家喜欢吗?生:喜欢师:这些水果的生长,能离开土地吗?生:不能师:所以,土地是宝贝同样引导学生认识蔬菜、粮食的生长也离不开土地。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了解土地这个宝贝。
板书:五、了解土地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2、提问:为什么说土地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母亲?三、土地的分类1、图片出示各种土壤2、说一说自己见过的土地。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1、朗读2、体会:大地母亲的含义五、耕地现状1、观察图片,说一说我国土地的现状。
2、自学第四自然段,感受我国耕地的现状。
3、思考:耕地减少的原因。
4、问题:保护家乡的耕地六、小结1、说一说:收获2、行动:保护土地六、绿色的森林教学内容:《环境教育》三年级下册第43-51页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绿色森林的重要性及作用。
2、培养学生保护森林的意识、行动教学过程:一、出示森林图片师:同学们见过森林吗?师:对于森林,你都知道些什么呢?让学生说一说,引起兴趣。
今天,我们就给大家介绍森林朋友。
板书:六、绿色的森林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朗读2、体会森林的作用吸收二氧化碳3、板书:绿色的森林“地球之肺” 释放氧气三、绿色的森林的具体作用1、图片与文字展示2、在书本上勾画四、大树的述说1、讲故事,引起兴趣2、说一说:大树的遭遇3、写一写:心里话五、森林的现状1、阅读材料2、说一说:自己的收获六、保护森林的行动1、说一说;自己怎么做?2、倡议书七、珍希植物1、一类保护植物2、如何保护珍希树种八、小结1、收获2、行动九树是谁的家教学目标:1、意识到人和动物要和谐相处,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这乃动物的情感;珍视生物多样性,尊重一切生命及其生存环境。
2、知道生物之间的食物网,了解生物之间的关系。
3、能开展实地调查、搜查资料的活动;会搜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
教学过程:一、生活在线师:我出一个谜语,同学们猜一猜是什么动物?一个医生嘴巴尖,天天出诊到林间。
悄悄听听真仔细,要动手术把头点。
生:(齐)啄木鸟。
师:那你知道啄木鸟的家在那里吗?生:树上。
师:除了啄木鸟,还有谁的家在树上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树是谁的家》。
(板书课题树是谁的家)师:请一名同学读一下资料,并思考:看完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想法?(课件出示“派出所信箱里藏鸟窝”的资料)师小结:对,我们要保护小鸟,更要保护它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大树。
那么,大树除了是小鸟的家,还是哪些动物的家呢?二、追根求源1、研究树上、树下居住的动物师:同学们,你知道哪些动物的家在树上,哪些动物生活在树下?课前已经布置大家观察树上、树下居住着哪些动物的任务,同时搜集这方面的资料,现在以小组为单位整理交流,比一比那个小组介绍的又多又好。
课件展示合作要求:(小组交流,选取汇报内容。
)三、环保在行动师: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周围的动物?(出示图片)先来看看人们的这些做法,对吗?说说你们的想法。
(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师:动物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动物?(出示图片)先来看看人们的这些做法,对吗?说说你们的想法。
(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我和动物是朋友教学内容:《环境教育》三年级下册第74-79页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认识“动物我们人类的朋友”2、培养孩子们热爱动物,爱护动物的思想和行为。
教学过程:一、出示各种动物图片1、认一认2、提问: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动物呢?引导孩子们认识到:我们应当把动物当成朋友。
板书:、我和动物是朋友二、说一说自己的动物朋友引导学生们说家里的动物,说说自己是怎样对待它们的?三、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人与动物应该是朋友。
四、参观动物园1、播放参观动物园的图片,让学生说说那些行为不当,为什么?2、介绍被关养动物的常识。
五、保护动物,我们的行为。
1、说一说我们怎样保护小动物?2、辨别①不伤害动物〔〕②不掏或拾鸟蛋〔〕③ 保护动物生存环境〔〕④给小鸟做巢〔〕六、小结:学习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一、绿化我们的家园教学内容:《环境教育》三年级下册第80-85页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认识到栽种花草树木,可以绿化环境。
2、培养孩子们从小爱护花草树木的思想和行为。
3、在实际的生活中,交给我们绿化环境的一些技能。
教学过程:一、观察春天的图画1、说一说:孩子们在干什么?2、问题:植树节是几月几日?3、师:植树有什么好处呢?4、师:植树可以绿化环境,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第一课:绿化我们的家园板书:一、绿化我们的家园二、绿化家园怎么办㈠、从家庭角度观察1、说一说自己家的绿化2、出示绿化室内环境的图片㈡从学校角度观察1、说一说校园环境的绿化2、绿化校园我们应该做什么?㈢从街道角度观察1、出示街道绿化图片,让学生感受美丽的街道2、在街道,哪些行为应该提倡?哪些行为不对呢?三、小结这节有什么收获?第 11 页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