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校本课程环保教育教案全册
三年级全册环境教育的教案[宝典]
![三年级全册环境教育的教案[宝典]](https://img.taocdn.com/s3/m/77024f58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d8.png)
三年级全册环境教育的教案[宝典]第一章:了解我们的地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球的大小、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地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地球的基本情况:地球的大小、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
2. 地球的重要性:地球为我们提供生活资源和生存环境。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地球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外观。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地球的重要性,分享自己的看法。
3. 观看视频:观看地球环境保护的视频,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作业:1. 画一画自己心中的地球,并写上自己对地球的祝福。
第二章:环境污染及其危害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定义和种类。
2. 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对人类和生物的危害。
教学内容:1. 环境污染的定义和种类: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2. 环境污染的危害: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对生物多样性的危害、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环境污染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环境污染的种类和危害,分享自己的看法。
3. 观看视频:观看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的视频,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作业:1. 调查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并写成小短文分享给大家。
第三章:环保行动从我做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个人环保行动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习惯。
教学内容:1. 个人环保行动的重要性:每个人的行为都对环境产生影响。
2. 积极参与环保行动: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垃圾分类等。
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个人环保行动的重要性,分享自己的看法。
2. 观看视频:观看个人环保行动的例子,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环保实践活动。
作业:1. 制定一个个人环保行动计划,包括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垃圾分类等。
第四章:保护动植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小学三年级保护环境教案全册

小学环境教案第一课时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防治【教学目标】1.获得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概念、种类等有关知识。
2.理解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形成和危害3.理解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处理和利用措施4.认识城市和农村、工厂和生活区等不同区域的固体废弃物污染,了解固体废弃物污染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高考趋势分析】目前,全国高考地理试题中考查“固体废弃物污染及防治”的题型并不多见。
固体废弃物的来源十分复杂,治理不仅涉及地理学科,还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工程等多个学科领域。
从地理学科的角度上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从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 中的不同角度进行分类;(2)固体废弃物回收点、处理点的布局;(3)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着重应把握不同的管理与工艺措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全国高考地理试题中利用“噪声污染及防治”来设置情境的试题几乎没有。
因为这部分内容难度较低,噪声的划分标准和分类以及所产生的危害都属知识性内容,噪声控制途径的三个方面也比较易于掌握,较难编制出考查学生能力的试题。
可以预测,这类高考试题在近几年出现的可能性较低。
如果考察,可注意以下方面:(1)不同环境所允许的噪声标准及对身心健康的危害的知识性考察;(2)针对不同的社会生产与生活的情境,因地制宜地正确选择恰当的噪声控制途径。
【课堂探究】一.固体废弃物的概述:1.定义:固体废弃物(通常称为垃圾)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2.固体废弃物的特点⑴数量大⑵品种多城市垃圾是多种废弃物的混合物,主要由废纸、厨房垃圾(煤灰、食物残渣等)、废塑料、废电池、树叶、脏土、碎砖瓦、混凝土碎块、渣土等组成(表2.1)。
⑶变化大现代工业科技,尤其是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垃圾成分发生了重大变化,极大地增加了垃圾处理的难度,提高了垃圾的危害性。
二.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1.对大气环境的影响2.对水环境的影响3.对土壤环境的影响⑴垃圾经过风化、雨雪淋溶和地表径流的侵蚀,一些有毒液体就会渗入土壤,杀害其中的微生物,破坏土壤的腐解能力,甚至导致草木不生。
小学《环保教育》校本课程教材三年级用

小学《环保教育》校本课程教材第一单元环保从我做起“俭以养德”,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一直以节俭为值得彰扬的美德。
节约不仅是美德,更是责任。
来吧,为了明天的明天,让我们从今天开始节约!1、节约用纸一页纸就是一页金,举手投足间珍惜一张纸,就等于造林一片。
你是否远离了一次性纸杯、一次性木筷?你是否用纸的背面写过字?你是否用旧挂历纸包过书皮?你是否把废纸与垃圾分开处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节约每一张纸做起,珍惜和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节约一张纸,挽救的可能是一棵大树,甚至整个森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
和水一样,小小的一张纸,也是很宝贵的。
以小组为单位,调查一下我们生活中什么地方能用到纸。
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目前我国生产的纸约有500种。
造纸的原材料主要是木材、芦苇、稻草、麦草、竹子等,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木材。
我国每年至少消耗1000万立方米的木材,大约相当于10年生树木2亿株,生产一吨纸大约要10年生树木20株。
树木不仅可以用来造纸,还可以提供木材。
大面积的森林可以涵养水源,防止水士流失,净化空气。
如果没有树木,就没有氧气,那人类也就无处安身。
森林的消失危害巨大:黄土高原上原本覆盖着成片的森林,郁郁葱葱,一望无际的林海,泛着绿色的波涛。
但是,由于人们的破坏,现在黄土高原已真正成为只有黄土的高原,大地脱去了外衣,裸露出了黄色的皮肤,是那样令人痛心。
而且,由于没有树木,大量的泥土流失,导致黄河含沙量极高。
森林是制造氧气的"工厂",森林能够吸收有害物质,森林能够保持水土,森林能够涵养水源,树冠像一把张开的伞,可以截留10~20%雨量。
5万亩森林贮水量相当于10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
节约用纸,是保护地球资源的一个好办法,但是,我们应该怎样节约资源呢?这里有几个节约用纸的小窍门,大家不妨试一试:☆读书要保护课本,循环使用,延长它们的使用寿。
☆白纸、作业本正反两面都可以写字、画图、计算等,用过的纸可以用来折纸,比较节约。
三年级校本课程环保教育教案(全册)

三年级校本课程环保教育教案(第一部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保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热爱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
3. 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实践环保行动。
教学重点:1. 环保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实践环保行动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环保的重要性。
2. 如何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教学视频或图片3. 环保实践活动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展示地球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的美好。
2. 提问:“你们觉得地球怎么样?”、“你们想不想保护地球?”引出环保主题。
二、教学环保知识(10分钟)1. 通过PPT讲解环保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借助教学视频或图片,展示环保的重要性。
3. 举例说明环保行动对生活的影响。
三、讨论实践活动(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环境?”2. 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项环保实践活动。
3. 分享各组的实践活动,讨论可行性及实施方法。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环保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承诺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实践环保行动。
3. 鼓励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保知识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参与讨论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3. 学生承诺实践环保行动的情况。
三年级校本课程环保教育教案(第二部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保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热爱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
3. 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实践环保行动。
教学重点:1. 环保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实践环保行动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环保的重要性。
2. 如何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教学视频或图片3. 环保实践活动材料教学过程:六、学习环保标志(10分钟)1. 通过PPT展示各种环保标志,如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
三年级环境教育教案(全)

三年级环境教育教案(全)1、大树的功劳课题分析:我的大树一课是学生在科学观察的基础上对所观察结果进行描述,向大家展示自己观察成果的一课。
这是我们三年级学生对科学研究的首次描述,对学生的要求不易过高。
教师要组织引导学生用“我用什么办法进行观察,我观察到了什么”进行描述。
本课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
标题主要活动内容活动安排我的大树用各种简便方法描述树的样子组内讨论、组际用观察记录、实物标本、拓印资料说明树的特点汇报自己的观察实验报告我能按别人的描述找到这棵树快乐游戏教学要求:·能用“我用什么办法进行观察,我观察到了什么”对观察结果进行描述。
·用简单的文字、图画、拓印等方法记录自己对大树的观察。
·完全体验大树“世界”的奇妙与生命活力。
教学准备:学生:关于大树的有关记录;捡几片该树的树叶;教师:用于学生拓印树皮图案的白纸若干。
教学活动过程:一、交流上节课观察到的内容。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观察了一棵大树,并作了记录,今天来开个观察成果交流大会吧!·你们觉得我们用怎样的方式交流比较好?·取得共识:先在小组内讨论观察到的内容,再派一个代表向大家交流小组观察到的成果。
(观察大树时就是按这样的小组进行)·全班交流汇报。
让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尽量不重复同学说过的话。
过程评价:通过动作告诉别人所观察到的树冠;用手比划观察的那棵树的树干有多粗;用比较的方法告诉别人观察的大树有多高;观察树皮的颜色,粗糙程度;展示该树的树叶及果实。
……·小结:图画、打比方、收集一些实物标本,都是我们观察、描述大树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如果我们再去观察一棵大树的话,结果会怎样?二、学生拓印树皮画(教室外)。
·刚才有同学说他观察的大树,树干非常粗糙,你们觉得老师所观察那棵树的树皮粗糙吗?展示教师拓印好的树皮画。
·学生观看教师已拓印好的树干画,主要让学生看树干的纹理。
三年级环境教育的教案(3篇)

第1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的环保行动能力。
教学重点:1. 环境问题的认识。
2. 环保行动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学生如何将环保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环保宣传图片、环保知识卡片、环保标语等。
2. 学生准备:收集环保小故事、环保小建议。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环保宣传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告诉我们什么?2. 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这些图片反映了我们身边的环境问题,保护环境迫在眉睫。
二、新课讲授1. 教师播放PPT课件,介绍环境问题的现状,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2. 学生讨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3. 教师总结: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人类过度开发、污染排放、浪费资源等。
4. 学生分享环保小故事,教师点评并总结: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
三、环保行动1. 教师发放环保知识卡片,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
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我们的家园?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a. 节约用水、用电,减少浪费;b. 分类投放垃圾,实现资源循环利用;c. 少用一次性产品,减少塑料污染;d. 积极参加环保公益活动。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环保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行动,教师给予鼓励和表扬。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宣传环保知识,带动家人共同参与环保行动。
2. 收集环保小建议,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 通过环保行动环节,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了他们的环保行动能力。
3.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关注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
三年级全册环境教育的教案[宝典]
![三年级全册环境教育的教案[宝典]](https://img.taocdn.com/s3/m/4290f922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b4.png)
三年级全册环境教育的教案[宝典]第一章:认识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内容:1. 环境的定义:自然环境、人类环境、生态环境等。
2. 环境的重要性:人类的生存基础、生物多样性的保障、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支撑等。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不同环境的照片,让学生描述并说出其特点。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环境对人类和生物的重要性,并分享各自的观点。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境定义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情况。
第二章:环境问题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水污染:原因、危害、防治措施。
2. 大气污染:原因、危害、防治措施。
3. 土壤污染:原因、危害、防治措施。
教学活动:1.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环境污染案例,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2. 小组讨论:让学生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境问题的了解程度。
2. 学生提出的环保建议的合理性。
第三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
2. 培养学生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履行环保义务。
教学内容: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基本原则、主要内容。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基本要求、评价流程。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主要措施、防治目标。
教学活动:1. 法律法规讲解:讲解环保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要求。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实际案例,了解环保法律法规在保护环境方面的作用。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保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
2. 学生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履行环保义务的情况。
第四章:环保行为与生活方式1. 让学生了解环保行为与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节能减排: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等。
2. 垃圾分类:分类标准、分类方法、分类意义。
三年级全册环境教育的教案

1、认识小动物的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环境教育》三年级教材第1-8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动物跟人类一样也有自己的家园。
2.对于常见的一些动物,能够区分出它是生活在什么地方的。
3.通过故事让学生了解到很多动物与植物是相互依存,密切联系的,了解它们之间存在着“食物网”。
教学重难点1.了解常见动物的生存的地方。
2.掌握动植物之间的密切联系,破坏了其一就会影响整个环境。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播放关于家的歌曲,让学生感知家的重要性,并让学生一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家,有爸爸、妈妈、爷爷和奶奶,我们每天放学了都会回到我们那个温暖的家。
那老师有一个问题要问大家,小动物们有家吗?生:小动物们也有家。
教师:对!小动物们也是有家的。
它们跟人类一样也是有自己的家,只是它们的家没有我们的家那么大,那么漂亮。
它们的家有的在海洋,有的在陆地等等。
二、讲授新课1.出示课本第1页的小动物图(1)你知道这些小动物们分别住在哪里吗?把书翻到第1页,请你帮这些小动物找家,将这些小动物添到第2、3页对应的地方。
(2)共同讲解答案。
小结:每个小动物都有属于自己的家,我们要爱惜我们身边的小动物。
2讲解动物之间的联系出示课本第4页的图教师:这些图片美丽吗?你能自己动手画一画吗?学生分组完成,并说明鲸鱼和金鱼能不能放在一起。
教师:这些小动物它们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
3.讲解食物网教师:请大家观察课本第5页的这个图,你发现了说明?生:我发现狼吃小兔,小兔又吃草。
生:我发现小鸟吃蚯蚓,也吃蝗虫,还吃昆虫,而这些被它吃的又吃草。
生:猫头鹰吃小兔,也吃老鼠,而老鼠和小兔都吃草。
教师:大家观察的真仔细!你们通过你们的观察,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生:小动物与动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小动物与植物之间也是有联系的。
教师:你说的对。
自然界中的大部分生物都不是以一种生物为食物的,往往是交织在一起,成为相互交叉的网,这就是“食物网”。
提问:从这张“食物网”中,我们还能发现什么呢?生:我发现“食物网”中每个成员都很重要,少了其一就好像“网”破了一个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田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环保教育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经过上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所开设关于环保课程的知识,有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良好,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但不系统、不全面。
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个别学生不愿开动脑筋,不愿积极动手,学习兴趣不浓,极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他们滞后的原因。
在新课程中,校本课程的开发备受关注,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国家课程的开发中都允许一定比例的校本课程。
借助校本课程的灵活性,我们本着“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思想,尝试编写以环保为主题的课程。
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如果孩子从小就受到良好的生态环保方面的教育,树立起生态环保意识养成了自觉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和技能,长大后就会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自觉调整自己的行为。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在增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课题之一。
除政府各级部门展开行动外,还需要全民参及,携起手来抗击污染。
通过环保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良好的环保习惯。
增强了及破坏环境行为作斗争的自觉性,达到了知、行的和谐统一,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环保的有心人,注意节约资源,回收废品,多参加环保活动。
努力使校园内绿树成荫,花香四溢。
环保不分时间和地点,让我们共同做一名合格的环保小卫士,为地球母亲增添绿色,抗击污染。
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什么是环境污染,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树立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意识。
2、学生了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感知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环环境的生活方式。
学会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持续地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3、在生活中体会到环保的意义及对人们生活的深刻影响,学生的思想得到了升华。
4、在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别人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三、课程内容及计划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为目标,以人及自然和谐共处为主线,简要介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现实,从环境污染、环境破坏和环境变化三个方面,阐明了世界范围内的环境问题,并进一步阐述由此带来的全球性环境危机:“地球遭受着各种污染”、“森林减少”、“水污染及水资源危机”、“土地退化”、“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启迪学生学会及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课程还介绍了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原则,强调依法保护环境才能将可持续发展步入正轨。
课程还倡导青少年学生积极加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去,争当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具体内容如下:第一课:中国环境保护徽图案设计及使用说明--------1课时第二课:认识地球---------------------------------------------1课时第三课: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1课时第四课:你家的水龙头节水吗------------------------------1课时第五课:和动物做朋友---------------------------------------1课时第六课: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由来----------------1课时第七课:什么是地球日---------------------------------------1课时第八课:环保行为-----防治噪声----------------------------1课时第九课::学习环保知识--------------------------------------1课时第十课:禁用一次性筷子------------------------------------1课时第十一课:什么是雾霾-------------------------------------1课时第十二课:什么叫自然保护区----------------------------1课时第十三课:什么是海洋污染---------------------------------1课时第十四课:什么是“环保特色学校------------------------1课时四、具体措施:1.课型(1)讲授课:课程中各种环境保护知识的内容,教师可采用讲授的方法进行授课。
(2)实践课:结合“环境保护”课程的授课主题,在教师的引领下,师生共同商讨选取相关的内容,以调查、访问、查询报刊资料、上互联网、实验等多种可行的方式,开展认真并保护身边环境的实践活动。
(3)展示课:学生通过演讲、答辩、设计图片等多种方式展示“环境保护”校本课程学习成果,由师生共同评价。
五、课程评价本课程的评价应主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
1.学生自我评价教师在学生学习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学会从知识及能力、过程及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三个层面进行自我评价,具体可采用调查表的方式进行。
2.学生对教师及课程评价教师可设计问卷,问卷内容可包括教师开发能力、授课水平、师生关系、学习兴趣、对课程本身的兴趣等,让学生对教师和课程作出自己的评价。
3.教师对学生及课程的评价教师要完善学生素质发展的评定,根据学生的不同作出个性化的评价。
教师要关注学习过程的评价,手段要多样化,重在激励、重在诊断、重在发展。
考核不采用书面方式,可采用口试、操作、表演、展示等方式,成绩评定一律采用等级制,选用优、良、中三个等次,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到学生素质评价中,并记入学生成长记录袋。
4.学校对课程的评价学校根据校本课程管理目标确定评价准则,采用多种方式,对校本课程实施定期进行评价。
学校定期评价校本课程进展,定期检查执教教师的校本课程方案,及时提出后续教学建议。
学校定期向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公布评价结果,随时接受社会对学校校本课程的监督。
第一课中国环境保护徽图设计及使用说明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环境保护徽的组成及使用说明教学重点和难点:环境保护徽的图案各种组成成分分别所代表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们开始接触我们学校特有的这个校本课程,大家看了就会知道这是一个关于环保的校本课程。
那同学们都知道我们要保护环境,爱护环境。
但是你们知道吗?中国还设计了环境保护徽呢,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个特殊的环境保护徽。
二、新课教学:1、教师:那么大家想象一下,这个环境保护徽会是什么样的呢?师:首先,我们分成4个小组,每一小组分别讨论下,把你想象到的图案说给大家听听。
准备时间8分钟,由第一小组开始,每组同学发言时间6分钟。
2、各小组开始讨论。
3、学生开始陈述自己想象的内容。
若答对了给予肯定,答错了加以鼓励。
4、教师出示环境保护徽,讲解其构成以及意义。
(1)环境保护徽的象征(2)图案基本结构:绿色橄榄枝、蓝色块、ZHB(3)这个图案及联合国的相近,为什么?“中国环境保护徽”是中国环境保护的标志,象征地球,说明地球只有一个,这是我们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大环境,人们要共同保护它。
1、徽标上端图案基本结构及组合同联合国环境保护徽相近,说明环境保护事业是全球性的,它为全世界所关注。
在当今时代,日益恶化的环境告诫人们:环境保护事业及全人类生存休戚相关。
2、上端图案绿色橄榄枝,既代表和平、安宁,又代表一切植物和生态环境,象征绿色在召唤,人们应当知道:绿色的消失,就会使生态失去平衡,就是对人类生存的严重威胁。
3、图形的蓝色块,代表蓝天及碧水,泛指大气及水体,太阳代表宇宙空间,山及水借用中国象形文字并使之图案化,从形象上增强中国特色。
说明我们环境保护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对污染的监督及治理,使天长蓝、水长清、山长绿,让人们永远生活在美好环境中。
图案基本色调采用明快,洁白的颜色,代表洁净,无污染的大气。
4、下端ZHB为Zhong Guo Huan Bao(中国环保)的缩写,标明这是环境保护徽。
5、接下来开始讲解环境保护徽的使用说明。
到底可以用在哪些地方呢?(1)可在中央及地方各级黄精保护机构的建筑物上悬挂(2)可在各级环境监测站、各级环境科研单位及有关环境保护单位使用(3)可在各类环境保护会议上悬挂(4)可在各种环境保护报刊的报头、杂志的封面上使用(5)亦可喷涂于环境检测车、船及飞机上6、根据当地实际环境情况,请你们自己设计一个我们学校的环境保护徽。
7、对学生制作的环境保护徽进行评比。
(一、二、三等奖)8、把得奖的环境保护徽在班级以及全校展出,并号召全校同学都要保护环境,爱护环境。
三、总结:师:让我们向全人类呼吁:为了我们美好灿烂的明天,请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吧!第二课认识地球教学目标1、把握这些文章的主要内容。
2、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出示课件:(录象:宇宙及地球)师导语: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个美丽的星球,它就是人类的家园地球。
2、地球,你还想怎么称呼它?(妈妈,摇篮。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关地球的文章《只有一个地球》二、目标揭示1、把握这些文章的主要内容。
2、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三、新课教学(一)、读《只有一个地球》,整体感知1、想想课文写了地球的哪些方面?2、思考:你读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球?小结: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地球,这就是人类的母亲。
是她,无私地养育着我们;是她,精心地保护着我们。
曾经,我们的地球母亲是那样的美丽壮观;曾经,我们的地球母亲是那样的和蔼可亲。
但是,我们的地球母亲又太容易破碎。
四、联系实际,拟写标语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可是,同学们,在我们身边,每时每刻仍发生这样那样的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事情发生。
为了保护地球,我们都行动起来,写写保护地球的标语吧。
例: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第三课关于垃圾分类的基本常识教学目标:1、认识垃圾箱上“可回收”、“不可回收”和“废旧电池”的标记,知道它们的含义。
2、初步了解简单的垃圾分类方法。
3、知道垃圾分类可保护环境,萌生初步的环保意识。
教具准备:小卡片、垃圾筒图、自制垃圾筒教学过程:一、看图引入1、认识垃圾箱上的相关标记。
出示黄色和蓝色垃圾筒图在黑板上,并请生说出黄色及蓝色垃圾筒代表的意思。
师:这画的是什么?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指名生答。
2、颜色不同,黄色和绿色分别代表什么?(相机贴上“可回收”、“不可回收”标志)指名生答。
3、揭示课题:垃圾分类二、解惑新知1、区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
师:“可回收”垃圾是什么意思?指名生答。
师小结:可回收是可以回收再利用,可以多次循环利用的垃圾。
2、不可回收是什么意思?指名生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