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微生物学》实验三 微生物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
倾注法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倾注法实验报告篇一:微生物实验报告学号:微生物学大实验班级:姓名:1.培养基的配置及消毒灭菌1.1通用培养基的配制(液体、固体、半固体三种)1.1.1实验目的(1)了解配制微生物培养基的原理和培养基的种类。
(2)掌握配制微生物通用培养基的一般方法和操作步骤。
1.1.2实验原理培养异养细菌最常用的培养基是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它是一种天然培养基。
牛肉膏是牛肉浸液的浓缩物,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它不仅能为微生物提供碳源、氮源,还含有多种维生素。
蛋白胨是酪蛋白、大豆蛋白或鱼粉等经蛋白酶水解后的中间产物,含有?、胨和氨基酸等丰富的含氮素营养物,因此完全能满足大多数异养细菌对营养的需要。
1.1.3材料和器皿(1)试剂:牛肉膏、蛋白胨,nacl,1mol/Lnaoh,1mol/Lhcl。
(2)器皿:台秤,玻璃烧杯,搪瓷烧杯,三角瓶,量筒,漏斗,试管,玻璃棒等。
(3)其他:ph试纸,牛角匙,牛皮纸,棉花,纱绳,灭菌锅等。
1.1.4方法和步骤1.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1)配方及配量:牛肉膏1.5g,蛋白胨5g,nacl2.5g,琼脂(固体6g半固体0.4g液体不加)蒸馏水500ml(2)称取药品:按照营养基配方与配量分别称取各药品,取少于总量的水于烧杯中,将培养基成分(琼脂除外)逐一加入水中待溶。
(3)加热溶解: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用文火加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使各药品快速溶解,然后补水至500ml。
(4)调节ph:用1mol/lnaoh调ph至7.2—7.4.避免调过碱,应缓慢加入,边加入边搅拌,并用ph试纸测酸碱度值。
(5)分装: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分装到相应的玻璃器皿中,并在固体和半固体培养基中加入琼脂,贴好标签,待灭菌。
1.2加压蒸汽灭菌法1.2.1实验目的懂得加压蒸汽灭菌原理及其安全使用的注意事项。
1.2.2实验原理以加热密封锅体内的水和水蒸气的压力来提高锅体内蒸汽温度而达到对物品灭菌的目的。
培养基配置和灭菌的注意事项

培养基配置和灭菌的注意事项一、培养基配置1.选用适当的培养基组成:根据实验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培养基成分,包括碳源、氮源、矿质盐、维生素等。
根据不同微生物的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培养基,如富集培养基、选择性培养基等。
2.正确计量和混合培养基成分:根据实验需要和比例,精确地称取和混合培养基成分。
注意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使用干燥器、称重纸和清洁器具等进行操作。
3.正确调节培养基的pH值:根据不同微生物的偏好,调节培养基的pH值。
使用pH计和相应的酸碱溶液进行调节,确保培养基的pH值符合微生物的需求。
4.加热溶解和固化培养基:将培养基成分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中,加热搅拌溶解,然后分装到培养皿或试管中。
对于固化培养基,需要加入适量的琼脂或琼脂糖,在混合均匀后加热至溶解,然后分装到培养皿或试管中。
二、培养基灭菌1.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有常见的三种灭菌方法,包括热处理(如蒸汽灭菌、热风灭菌)、化学灭菌和滤器灭菌。
根据实验需求和培养基的性质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
2.准备合适的灭菌器具:根据实验需求和培养基的量,选择合适的灭菌器具,如蒸馏锅、高压灭菌器、紫外线灭菌箱等。
3.正确操作灭菌设备:根据灭菌设备的说明和操作指南,正确操作和调节灭菌设备。
4.合理选择灭菌时间和温度:根据不同培养基的特性和实验需求,合理选择灭菌时间和温度。
通常情况下,蒸汽灭菌的时间为15-30分钟,温度为121摄氏度;热风灭菌的时间为1-2小时,温度为160摄氏度。
5.注意灭菌后的处理:在灭菌后,及时关闭灭菌设备,避免灭菌后的污染。
将培养基冷却后,进行温度验证,然后保存在合适的温度和条件下。
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实验报告篇一: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实验报告(详细)一、实验题目: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二、实验目的:1、明确培养基的配置原则,掌握配置方法。
2、了解灭菌的原理,学习掌握灭菌器的使用方法。
三、实验器材:1、药品: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钠、水、琼脂。
2、仪器:三角瓶、培养皿、试管、线绳、棉花、烧杯、报纸、移液管、试管架、铁针、量筒。
四、实验原理:1、培养基的制备包括一下几种成分:(1)水分:主要成分。
(2)n源:包括无机氮和有机氮。
(3)c源:主要是含碳有机物、碳氢化合物等。
(4)无机盐:如nacl、Kh2po4等。
微量元素:cu、K、mg、s、p、Zn。
有些还需要添加“生长因子”,通常是维生素类、某些氨基酸或核酸等。
2、培养基配置的原则根据不同的培养对象及培养目的,选用不同的培养基,但有机物总量不得超过15%,盐类一般不超过1%。
培养基有以下分类:按成分: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按状态: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按用途:基础培养基、营养培养基、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培养基配好后应立即灭菌,防止营养物质中的微生物富集。
3、灭菌:用理化手段杀灭一切微生物的营养体,包括芽孢和孢子,在实验中应对所有仪器、操作场所、药品及培养基灭菌或消毒。
(1)高压蒸汽灭菌:将物品放入封闭的加压灭菌器,加热使灭菌锅套间的水沸腾产生蒸汽,将冷空气排尽,压力上升,使水沸点变高,导致菌体蛋白质变性,一般0.1mpa、121℃、15~30min可以彻底灭菌,本次实验灭菌20min。
若是含糖培养基,110℃、30min。
(2)干热灭菌:微生物细胞内蛋白质因高温而凝固变性。
因高温,所以含水量小,不利于蛋白质受热变性,所以温度高,时间长。
(3)紫外灭菌:诱导胸腺嘧啶二聚体形成抑制DnA复制。
(4)过滤除菌:实验室中用微孔滤膜(孔径一般为0.22μm)。
除病菌需更小。
五、实验步骤:1、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制备依次准确称取0.5g牛肉粉、1.0g蛋白胨、0.5gnacl放入烧杯,加入100mL水,用玻璃棒搅匀溶解,移入三角瓶,并加入1.5g琼脂。
《微生物学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一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实验步骤:(一)伊红美蓝培养基(EMB,用成品,分离大肠杆菌用)每组1瓶,250 ml三角瓶×200 ml培养基。
按成品说明称量、放入搪瓷杯,加水,加热完全溶化,倒入三角瓶,塞棉花塞,牛皮纸封口,包扎,作标记(培养基名称、批次组别、日期,下同),灭菌。
(二)营养琼脂培养基(即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用成品,分离芽孢杆菌用)每组1瓶,250 ml三角瓶×200 ml培养基,方法同上,灭菌。
(三)PDA培养基(即马铃薯蔗糖培养基,分离酵母菌、根霉用)每组1瓶,250 ml三角瓶×200 ml培养基。
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蔗糖(白砂糖)2%、琼脂 2%,加水至所需体积,pH自然。
配制方法:马铃薯去皮,称量,切成小方块,放入搪瓷杯,加水适量,煮沸20 min,取汁液,补水至所需体积,加入蔗糖(白砂糖),加热溶化,最后加入琼脂(琼脂要预先单独用水浸泡,然后挤干再加入),加热至琼脂完全溶化,分装三角瓶,塞棉花塞,牛皮纸封口,包扎,灭菌。
培养基统一高压蒸汽灭菌(121℃25 min)。
(四)无菌平皿准备(下次实验倒平板用)每组10套,报纸包扎,高压蒸汽灭菌(121℃25 min)后,置干燥箱80℃烘干1 h。
(五)枯草样预处理及预培养(下次实验分离芽孢杆菌用)枯草样预处理:每组1瓶。
100 ml三角瓶+自来水约50 ml,加5%可溶性淀粉,溶解。
枯草若干,剪短,浸入三角瓶水中,牛皮纸封口,包扎,置水浴中煮沸10 min,然后置培养箱30℃预培养3~7 d。
(六)葡萄样(或其它水果)酵母菌预培养(下次实验分离酵母菌用)每组1瓶。
葡萄(或其它水果)适量,捏碎,皮渣与汁液一起放入250 ml 三角瓶(装量1/2~2/3),封口,置培养箱25℃预培养3~7 d,观察自然发酵过程。
实验二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实验步骤:(一)污水中大肠杆菌的分离(稀释倒平板法)1)用三角瓶取污水样适量。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

实验器材
(1)活材料:培养18h的大肠杆菌(E. coli)培养液。 (2)培养基和试剂: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14支 (每支10ml),浓缩5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无菌 酸溶液(甲酸:乙酸:乳酸=3:1:1)。 (3)器材:1ml无菌吸管、摇床、冰箱、光电比色计、 标签等。
实验方法
1、接种:按无菌操作法用吸管向每管准确加入0.2 ml 的大肠杆菌培养液。 2、培养:将接种后的培养管置于摇床上,在37℃下 振荡培养。其中9支培养管分别于培养的0、1.5、3、5、 7、9、12、24和36h后取出,放冰箱中贮存,待测定。 3、比浊:以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调零 点,在光电比色计上,选用520~560nm波长进行比浊, 从最稀浓度的菌悬液开始,依次测定。
实验步骤
1.将肉膏胨淀粉琼脂培养基加热融化,待冷至45℃左右倒入无 菌培养皿内(每皿约10~
15毫升),共倒3个,静置待冷凝即成平板。
2.在无菌操作条件下,用接种环分别挑取大肠杆菌和活性污泥 各一环分别在4个平板上各点种4个点。倒置于37℃恒温箱内培 养24~48h。
3.观察结果,取出平板,分别在2个平板内菌落周围滴加碘液, 观察菌落周围颜色的变化。若在菌落周围有一个无色的透明圈, 说明该细菌产生淀粉酶并扩散到基质中去。若菌落周围仍为蓝 色,说明该细菌不产生淀粉酶。
实验器材
1.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 2.仪器:电炉、恒温水浴锅.恒温培养箱.放大 镜。 3.试剂:硫代硫酸钠溶液。 4.其他用品:无菌采样瓶,9ml无菌水试管,无菌 培养皿(直径9cm),无菌移液管等。
实验步骤
1.水样采取 2.细菌总数测定 (1) 水样稀释:根据水样受有机物或粪便污染的程度,可用无
3.高倍镜观察
微生物

环境微生物复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反硝化作用(或脱氮作用)硝化作用微生物环境微生物清洁生产二、填空题1.、、三大公害严重污染人类的生存环境,环境污染事件屡有发生,被称为工业三废。
2.大气中的、和等气体可导致酸雨的产生。
酸雨中所含有的主要成分是和,这些强酸的雨水能直接伤害植物,造成农作物的明显减产。
而另一废气成分的大量排入大气,引起世界性的气候变化异常,造成全球性的温室效应和厄尔尼诺现象。
3.生物群落由、、三部分组成。
4.微生物包括: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的病毒、亚病毒;具有细胞结构的真细菌、古生菌;具有细胞结构的真菌(酵母菌、霉菌等)、单细胞藻类等。
5.在生态系统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转化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判断题1.()微生物是人类生存环境中必不可少的成员,它们使得物质循环得以顺利进行,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将无法正常的繁衍下去。
2.()所有的微生物都是肉眼看不见的,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
3.()微生物学的建立虽然比高等动植物学晚,但发展却很迅速,其重要原因是动植物的结构复杂,要求的技术较高而受到限制。
4.()在基因工程的带领下,传统的微生物发酵工业已从多方面发生了质的变化,成为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5.()因为微生物具有个体微小、结构简单、代谢灵活、易变异等特性,所以,与动植物相比,微生物非常难用于做实验材料。
6.()充分利用有益微生物资源,防止、控制、消除微生物的有害活动,是环境微生物的研究方向和具体任务。
7.()由于微生物个体极其微小,结构简单,所以,灭菌时不必太彻底,少量的微生物不会有什么大影响。
8.()微生物生产已与动植物生产并列成为生物产业三大支柱之一,但对微生物资源的开发还仅仅开始,所以,微生物资源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资源库。
四、简答题1.微生物具有哪些特点?2.简述环境微生物的研究内容及任务。
第二章环境中的主要微生物一、名词解释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菌落芽孢糖萼二、判断题1、()细菌的个体形态有球形、杆状、螺旋状三种。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

四、实验报告
记录本实验配制培养基的名称、数量,并图解 说明其配制过程,指明要点。
五、问题和思考
l.配制培养基有哪几个步骤?在操作过程中应 注意些什么问题?为什么?
2.培养基配制完成后,为什么必须立即灭菌? 若不能及时灭菌应如何处理?已灭菌的培养基如 何进行无菌检查?
实验二 消毒与灭菌
一、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了解消毒和灭菌的原理,掌握各种灭菌
a、培养 一划线法将假菌丝酵母接种在麦芽汁平板
上,在划线部分加盖玻片,培养2-3天。 b、制片与观察
取下盖玻片,盖在加有一0.1%美蓝的载 玻片上(即水浸片法),即可观察菌体呈树 枝壮分支。或直接将培养皿放在低倍镜下观 察。
5、子囊孢子的观察 将面包酵母接种于麦芽汁或豆芽汁液
体培养基中,28-30度培养24h,如此 连续传代3-4次,使其生长良好,然后转 到醋酸钠斜面培养基上25-28度培养3 天。用水浸片法制片或用芽孢染色,观 察子囊孢子形状,并注意每个子囊内的 子囊孢子数目。
方法的操作步骤。 二、实验内容:
1.干热灭菌法 2.高压蒸汽灭菌 3.紫外线灭菌法
三、实验步骤 (一)干热灭菌法 1、原理
利用高温使微生物细胞内的蛋白质凝固变性 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所需温度(160-170℃),时间长(1-2h)。 注:干热灭菌温度不能超过180℃,否则,包器 皿的纸或棉塞就会烧焦,甚至引起燃烧。 2、步骤
霉 菌 菌 落
各种病原真菌的菌落
各种曲霉的菌落
青霉的菌落
青霉的菌落
隔膜
霉菌菌丝 A、无隔菌丝 B有隔菌丝
(二)个体形态特征的观察 1.乳酸石炭酸制片法观察 (1)制片:在干净的载玻片上加一滴乳酸 石炭酸,用接种针从菌落边缘处取小量带有 孢子的菌丝置于液体中,再小心地把菌丝放 开,然后用盖玻片盖上,注意不要产生气泡。
实验三 培养基的配制、灭菌及混合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培养

试管培养:
1,准备干净试管 ;
2,培养基的配制及试管分装;
3,含培养基的试管灭菌;
4,灭菌后试管趁热摊斜面;
5,试管无菌接种
6,恒温箱中培养
7,菌种的保存
实验 三 微生物实的培验养 内容(3人为小组单位)
6X 培养皿 包扎,干热灭菌,160度,2h
实验要求
每人完成
培养皿 2 个,混合菌种划线分离用;
( 一般每个皿可加10···15ml 的培养基)
试管 1 个,做试管斜面用;
实验 三 微生物的培养
实验过程及内容
一、器皿的准备(30 分钟内完成)
空白培养皿包扎,干热灭菌,160度,2 h
二、培养基的配制、分装及灭菌( 75 分钟完成)
六、在一定温度下培养,几天后至可见菌落,镜检。
实验 三 微生物的培养
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基本操作程序
培养皿作为培养容器时: 1,空白培养皿包扎、灭菌 2,培养基的配制 3,培养基的灭菌 4,倒平板 5,平皿无菌接种 6,恒温箱中,倒置培养 7,菌种的保存
实验 三 微生物的培养
如何实现:烘箱160-170 ℃下加热1-2h,
实验 三 微生物的培养
常用灭菌、无菌技术
4,高温高压蒸气灭菌: 系指用高压饱和水蒸气加热杀灭微生物的方 法。能杀灭所有细菌繁殖体和芽孢,适用于耐 高温和耐高压蒸汽的所有药物制剂 、玻璃容 器、金属容器、瓷器、橡胶塞、滤膜过滤器等。
常用灭菌温度(蒸气表压)和时间: 含糖分高、或含氨基酸高的培养基 115℃、30min; 大多数,比较耐高温培养基 121℃、20min;
实验 三 微生物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 验 程 序13
实 验 程 序14
实验程序15
(培养基和玻璃器材的灭菌方法)
间歇灭菌法: 待灭菌的物品放在灭菌器或蒸笼里,每天蒸煮1次,每 次煮沸1h,连续3d重复进行。在每两次蒸煮之间,将 物品(指培养基)放在370C恒温条件下培养过夜,这 样可以使每次蒸煮后未杀死残留的芽孢萌发成营养体, 以便下次蒸煮时杀灭。 过滤除菌法: 不能用加热灭菌的液体物质(如维生素、血清),一般 可用细菌过滤器进行除菌。(教师示范)
实 验 程 序5
(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和步骤)
实验程序6
(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和步骤)
实 验 程 序7
(三种培养基的配方及配制)
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用于分离和培养细
菌,是一种天然培养基)配方如下:
牛肉膏
3g
蛋白胨
5g
氯化钠
3g
琼脂
20g
自来水
1000mL
pH
7.2~7.4
灭菌
1.05kg/cm2,25~30min
实 验 程 序9
(三种培养基的配方及配制)
淀粉琼脂培养基(高氏一号Gause´1),用于分离 和培养放线菌,是一种合成培养基。配方如下:
可溶性淀粉
KNO3 K2HPO4 MgSO4• 7H2O NaCl
FeSO4• 7H2O 琼脂 自来水
灭菌: 1.05kg/cm2
20.0g 1.0g 0.5g 0.5g 0.5g
实验程序16
(培养基和玻璃器材的灭菌方法)
实验程序17
(培养基和玻璃器材的灭菌方法)
紫外线灭菌法: 一般30W灯管,9m3空间,距地面2m每次打开紫外线照射0.5h, 就使室内空气灭菌。若照射紫外线时先喷洒石炭酸等化学消毒剂, 可增强灭菌效果。紫外线虽有较强的杀菌力,但穿透力弱,即使 一薄层玻璃或水层就能将大部分紫外线滤除,因此只适用于空气 及表面杀菌。
从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可分为
1.液体培养基:不加凝固剂的液体状态培养基。 2.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2%左右的凝固剂的固体状 态的培养基或农副产品培养基。 3.半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0.2—0.5%凝固剂而成 的半固体状培养基。
实 验 程 序3
(培养基的种类)
常用凝固剂为琼脂(其次为明胶),又叫洋菜、冻粉。
实验程序11
(分离培养微生物常用器皿的准备)
清洗一些玻璃仪器:如三角烧瓶、试管、培养皿、吸管等。
棉塞的制作
包装培养皿和吸管等。
实验程序12
(培养基和玻璃器材的灭菌方法)
干热灭菌法:电热烘箱作为干热灭菌器
加压蒸汽灭菌法 其步骤如下: 1.灭菌器内加入一定量的水,将用防水纸包扎好的物品放入其中。 2.接通电源,进行加热。 3. 排除高压锅内的冷空气,可将排气阀打开,待排出大气后关 闭排气阀;或关闭排气阀,待压力上升到0.5kg/cm2时再打开 排气阀,待压力回复到0时再关闭排气阀。 4.当压力达15bl/in2(即1.05kg/cm2)时,此时灭菌器内的温 度为1210C,维持30min。对热不稳定的培养基如含有葡萄糖、 氨基酸等物时,应适当降低压力,延长时间。 5.灭菌时间一到,切断电源,待压力降至零时,才能打开排气阀, 然后打开灭菌器盖,取出物品。
实验程序
培养基的配制 分离培养微生物常用器皿的准备 培养基和玻璃器材的灭菌方法
实 验 程 序1
(培养基的配制)
培养基的种类 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和步骤 三种培养基的配方及配制 无菌水的制备
实 验 程 序2
(培养基的种类)
据组成成分可分为:
1.合成培养基:由各种纯化学物质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 2.半合成培养基:有一部分纯化学物质和另一部分天然物质配制 而成。 3.天然培养基:利用天然来源的有机物配制而成。
FeSO4•7H2O等。
高压蒸汽灭菌器、恒温干热灭菌箱、细菌过滤器、紫外线 杀菌灯。
其它:天平、牛角匙、电炉、1N HCl、1N NaOH、pH试 纸、刻度搪瓷杯、量筒、漏斗、漏斗架、玻棒、带玻璃珠 的三角瓶、带棉塞的无菌试管、无棉塞的空试管、培养皿、 吸管、各种包装纸、防水纸、绳索、棉花、标签等。
0.01g 20g 1000mL
30min
实验程序10
(三种培养基的配方及配制)
无菌水的制备 无菌水为下一次微生物分离
实验中所需要的材料。 100mL三角烧瓶(装有玻璃珠),装自来水 45.0mL,试管中装9.0mL自来水,塞上棉塞, 包扎、灭菌备用。三角烧瓶和试管须预先塞好 棉塞,并经干热灭菌。
实 验 程 序8
(三种培养基的配方及配制)
马铃薯(或豆芽汁)蔗糖(或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用于分离和培养真菌之用,是一种半合成培养基),
其配方如下:
去皮马铃薯(或鲜豆芽) 200g
蔗糖(或葡萄糖)
20g
自来水
1000mL
琼脂
20g
pH
自然
灭菌:(含蔗糖)1.05kg/cm2 20min
(含葡萄糖)0.1kg/cm2 30min
实验三
微生物培养基的配制和 灭菌
微生物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
目的要求 实验材料 实验程序
目的要求
了解培养基的配制原理和方法,掌握其 配制过程。
了解几种灭菌方法,掌握干热灭菌法和 加压蒸汽灭菌法的原理及其使用方法。
熟悉分离、培养微生物前的有关准备工 作及操作方法。
实验材料
药品: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钠、琼脂、马铃薯、蔗糖; 可溶性淀粉、K2HPO4、KNO3、MgSO4•7H2O、
化学药剂消毒灭菌: 微生物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杀菌剂有升汞、甲醛、高锰酸钾、酒 精、碘酒、龙胆紫、石炭酸、漂白粉、新洁尔灭、煤酚皂溶液, 它们有的是杀菌剂,有的是抑菌剂,详见表6—4。
实验程序18
(培养基和玻璃器材的灭菌方法)
思考题
固体培养基加琼脂后加热溶化时要注意哪些问 题? 培养基中加琼脂的作用是什么? 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和间歇灭菌的场合有 何不同? 如何检查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
实 验 程 序4
(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和步骤)
称量:按照配方正确称取各种原料放于搪瓷杯中。 溶化:在搪瓷杯中加入所需水量,玻棒搅匀,加热溶解。 调pH值:用1N NaOH或1N HCl调pH,用pH试纸对照。 加琼脂溶化:加热过程中要不断搅拌,可适当补水。 分装:注意不要污染棉塞。 包扎成捆,挂上标签(必须用铅笔写),注明何种培养基。 灭菌备用:培养基灭菌后必须在370C下恒温培养24h,确定无 菌生长,方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