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真有“三魂七魄”,中医认为,不但有,而且很重要
三魂七魄

三魂七魄”人体的保护神(徐文兵讲座)(2012-09-03 14:46:38)转载▼标签:三魂七魄徐文兵讲座分类: 中医知识◎经络保健 徐文兵讲座黄帝内经的智慧“三魂七魄”人体的保护神摘自徐文兵《字里藏医》 魂 魄“魂魄”是道家和中医的基本概念,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人们常说的成语有“失魂落魄”、“魂飞魄散”、“三魂七魄”、“勾魂摄魄”、“神魂颠倒”、“魂不附体”、“借尸还魂”、“惊心动魄”,等等。
人们习惯的用语有“神灵”、“幽魂”、“灵魂”、“魄力”、“鬼魂”。
葛洪在《抱朴子》中说:“人无贤愚,皆知己身有魂魄,魂魄分去则人病,尽去则人死。
”时至今日,传统文化屡遭破坏、打击,中华文明逐渐湮没消失,“魂魄”二字也就剩下一具空壳,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含义了。
现在是到招魂的时候了。
要解释“魂魄”,就必须先说“神”。
我在《精神》一文中重点介绍了“精”,在本篇就得说说“神”。
神有天神和人神,道家认为二者是一个,二者相应、感应,故称天人合一。
《说文解字》:“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从示申。
”示是“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
从二三垂,日月星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示,神事也。
凡示之属皆从示。
”申是引申、延伸的意思。
“神”其实就是造物主,翻译成英语就是god。
人以及人神也是自然的产物,为神所引申。
《灵枢·本神》:“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个体的人以及人神是父母之精结合的瞬间诞生的。
《灵枢·本神》又说:“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
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
”来自父母的精也就是说精子和卵子结合的一瞬间,新生命的“神”就诞生了。
婴儿在母体等到身体和神发育到了一定阶段就出生了。
外国人以出生日期为生日,计算年龄。
中国人以精卵结合瞬间为生命开始,胎儿在母体之中就已经计算年龄,故称虚岁。
《灵枢·天年》曰:“血气已知,荣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论中医魂魄的属性

论中医魂魄的属性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受到了世界各国学者的广泛认可。
中医学理论非常关注人体的整体健康,而非单一症状的治疗。
在中医学中,心魂神魄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们被认为是人体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详细阐述中医魂魄的属性。
1、魂魄的概念中医的“魂魄”是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能力、思想、情感和灵性的总和。
在中医学中,认为人体是由五脏六腑、气血津液和精神三个部分组成的。
魂魄就属于精神部分,视为支配整个人体生命的掌控中心。
中医对魂魄的属性作出了如下的阐述:(1)五脏与五神中医认为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五脏共同负责人体的生理功能。
而五神代表五种精神状态,即喜、怒、思、忧、悲。
在中医中,五神和五脏息息相关,五神及其所对应的五脏影响人体的情绪和精神状态。
(2)神与气中医认为神是由气聚集成的。
气的干涉不仅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还可以影响神气。
因此,从中医角度来看,保持健康的气流和气量,对人体神魂的健康状况极为重要。
中医认为心是人体的中枢器官,心气充足可使人神采奕奕,反之则会影响人的思维能力和情绪状态。
心神自身具有思考能力和思想导向,通过思维能力来判断与决策人生的方方面面。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和人的情绪状态存在很大关联。
五脏六腑的疾病会影响身体的气血运行,并对心灵和情绪产生重大的影响。
3、魂魄的重要性中医提出魂魄的理论是从整体性和人体自我调节机制出发,在整个身体系统中体现人体精神的重要性,而魂魄作为身体的主宰,可以判定整个身体功能状态。
中医认为,魂魄是人体生命的核心。
中医医疗以及保健的方法与手段,均是以魂魄为中心的。
因此保持健康的魂魄,对于确保人的生理与心理健康状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结论魂魄在中医理论中被赋于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人的身体健康、情绪状态、思想和行动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魂魄状态的好坏。
中医对于魂魄的认识,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健康保障有着重要指导作用。
”三魂七魄”是怎么回事

”三魂七魄”是怎么回事⼀、关于“三魂” “三魂”被丘处机称为“爽灵、胎光、幽精”,明清之后的丹⿍派称之为“元神、阳神、阴神”等,⼜称为“天魂、地魂、命魂”,其实就是佛教的“三⾝”(法⾝、报⾝与化⾝)。
1、天魂,是从天⽽来的元神,故名“爽灵”,是⼈今⽣的“法⾝、⾃性、性我”(内丹称为“⽩雪、先天⼀⽓、真阴”)。
是不⽣不灭的,是纯善⽆恶的;孟⼦说的“性善”,就是天性、元神。
《西游记》中的唐僧,就是元神的代名词。
【(1)“元神”喜好静,⼤家去寺院看看“神像”(神佛的样⼦)就知道了,所以只有“如如不动、观⾃在”才能成为显出⾃性的佛菩萨。
烧⾹磕头、念佛号等等“有为法”都是让⼈迷失⾃性的魔法。
所以“学佛”就应该像“神像”那样“如如不动、观⾃在”才⾏,你如果“烧⾹磕头、念佛号”你就是在“学和尚”,根本没有在“学佛”,因为你眼前的“佛像”没有烧⾹磕头。
“佛像”⾯对花花世界却⽆欲⽆求,⾝在五浊恶世却⼀尘不染,你知道学佛的什么了吗?“佛像”是有头发的样⼦,所以⼤家不要跟着“剃光头”的⼈去学佛,“剃光头”的⼈都进过监狱的痞⼦之流,所以僧⼈会把流氓痞⼦的习⽓传染给你,根本不会给你讲“明⼼见性的不⼆正法”!僧⼈如果给你讲“明⼼见性的不⼆正法”你就不会⽼⽼实实地当奴才了。
“佛像”看到你到了寺院,佛祖的右⼿⼿掌尖朝上(或者朝下),掌⼼向着你,是在告诉你:不要给我磕头,“佛像”不是我本⼈,我在西天呢,没在寺院。
你给我的“佛像”烧⾹磕头是“以⾊见我、以⾳声求我,是⼈⾏邪道”。
不应住⾊⽣⼼,不应住声⾹味触法⽣⼼,应⽆所住⽽⽣其⼼。
【凡是与“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观⾃在”觉悟⾃性⽆关的,都不是“明⼼见性的不⼆正法”,都是谤佛毁法的魔法。
】 你就是不听佛祖说在《⾦刚经》⾥的话,你就是给“佛像”烧⾹磕头,还不远千⾥的“三步⼀磕头”来拜⼭,你说你这个忤逆不孝的⼦孙,你这不是要⽓死佛祖吗?!你哪是“佛⼦”啊,你分明是⽤“磕头”这个“⼈⾏邪道”的实际⾏动来辱骂佛祖的“魔⼦魔孙”! 你把这个道理讲给“烧⾹磕头、念佛号”的⼈,让他们弃暗投明、端坐成佛,你就是佛祖再来、现世的活佛。
中医中“三魂”指的是什么

中医中“三魂”指的是什么作者:岐黄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6年第01期也许你经常听到,三魂七魄这个词,那么,你知道“三魂”指的是什么吗?下面来看看中医对三魂的解释。
也许你经常听到,三魂七魄这个词,那么,你知道“三魂”指的是什么吗?下面来看看中医对三魂的解释。
俗话说人有三魂七魄,古人都说人丢了魂魄就成了行尸走肉,那么,这三魂七魄到底是什么呢?人有多少魂、多少魄?道家认为人有三魂七魄。
那是哪三魂?哪七魄?我们经常说,“这孩子丢了魂了”、“这个女人的眼睛勾魂摄魄”、“某某又被那狐狸精给勾走魂了”……这些说法只是开玩笑还是有它的生理、病理意义?这就是我们接着要谈的内容。
三魂人有三魂,三魂的名字分别是胎光、爽灵、幽精。
三魂是神的三个组成部分。
人若丢一个魂还可以,丢两个魂还能活着,若丢三个魂,人就成了行尸走肉了。
中医判断人生死的标准是什么?人生死的标准是什么?现代医学在二三十年前判断人生死的标准是看心脏,有没有心跳,有没有呼吸。
但是后来发现好多没有心跳、呼吸的人过了很长时间又被抢救过来了,所以就把判断死亡的标准改成脑死亡。
但是被他们判断为脑死亡、植物人的人又被很多中医给抢救过来,所以他们现在还在纳闷怎么判断人的生死。
而中医认为,当一个人失神以后,尽管他的肉身还在走,还在动,还在吃,还在喝,但是他已经死了。
就如臧克家的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三魂中最重要的是胎光,这是生命之光,如果它没了,这个人也就没了。
大家有兴趣可以搜一部电影或者小说,叫《黄连厚朴》,写这本书的人文学、医学功底都很深。
里面描写一位老中医给一位老总看病,号完脉以后说:“你准备后事吧。
”那人一听:“你这中医,说你神,你也太神了。
那你说我哪天死?”这位老中医就告诉了他死的具体日期。
那人当场就说:“到那天,王府饭店我摆几桌,请你吃饭。
”这位老中医的儿媳妇也是学中医的,中医学院毕业出来的,就跟这个老总解释说:“我爸这人老派,说话您别介意,他这是胡说八道呢。
京城名医徐文兵妙解三魂和七魄,鞭辟入里

京城名医徐文兵妙解三魂和七魄,鞭辟入里京城名医徐文兵妙解三魂和七魄,鞭辟入里现在人们很少能够懂得什么是人体的魂魄,只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一些相关的词语。
下面就详细阐述这两个字在中医里面的含义。
魂和魄的含义:现代医学把“觉”称之为脊髓神经反应系统,就是不动心、不动脑子。
比如有一杯开水放在桌子上,手一碰很烫,手就会立刻收回来。
这就是“觉”,是身体本能的一种反应。
从中医来讲这种脊髓精神的反射不经过大脑,比如看到一个漂亮姑娘忍不住多看一眼也是“觉”。
中医把这套不动心的系统称为“魄”。
指挥更高级层次的、涉及到情绪、情感动心的那套系统,中医称之为“神”。
晚上睡觉之后人“小死”了,一大部分“神”都休息了。
但是还有一部分“神”在工作,这部分“神”被称之为“魂”。
这就好像一个硬币的两面,白天的那一面叫“神”,晚上的另外一面叫“魂”。
什么叫“神魂颠倒,逆于生乐”?就是白天睡觉,晚上工作,不按阴阳变化的规律来。
“魂”和“魄”都带一个“鬼”字,“鬼者归也”,人死了以后回归到的原点状态就叫“鬼”。
人在活的时候是申张的,有“神”,是阳性的。
人死了以后叫“鬼”,是阴性的。
人在小死的状态下,在神明的小火苗熄灭的状态下出现的精神活动就带一个“鬼”字边了。
“白”和“云”都是说话的意思,例如在古代常见的说法是“某某云”、“不知所云”、“对白”等。
魄的另外一个意思是月亮、月光。
例如在完全没有月亮的时候我们看不到月亮,一旦月亮反射出一点太阳光,出现了月牙形状,就形成心月,C型的心月叫残月。
心月逐渐从一点点慢慢变大,最后到满月。
古代天文学将这个阶段称之为“生魄”。
之后月亮从满月慢慢变小,直到看不见,这个阶段叫“死魄”。
白天人“活在神的照耀下”,到晚上“人卧血归于肝”,“魂”藏到肝里面,大脑的某些神经或者大脑皮层的一些区域属于休息状态,而“魄”还在工作,也就是脊椎神经反射还在工作。
道家理论认为人有三魂七魄,三魂是神的三个组成部分,丢一个魂没关系,丢两个魂人还能活着,丢三个魂就成了行尸走肉了。
黄帝内经三魂七魄讲解

黄帝内经三魂七魄讲解
黄帝内经是一部古代中医典籍,其中的“三魂七魄”理论是对人体精神和生理的描述。
它来源于古代的哲学思想,并被应用于中医理论中。
“三魂”指的是人体内的精神能量。
其中包括了“元神”、“魂”和“魄”。
元神是人体最高级的精神形态,主管大脑的思维和意识。
魂是指思维和感觉的总和,包括思考、记忆和情绪等方面。
魂的活动主要在心脏中进行。
魄是指人体的生理活动,包括呼吸、血液循环和消化等方面。
“七魄”则是指人体内的七种生理功能。
它们分别是肝魄、心魄、脾魄、肺魄、肾魄、胆魄和胃魄。
每个器官都有不同的生理功能,通过这些功能的协调和平衡,人体才能保持健康。
黄帝内经中的“三魂七魄”理论对于中医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通过观察三魂七魄的状态,医生可以了解病人的精神和生理状况,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同时,人们也可以通过调整和平衡自己的三魂七魄,来促进身体的健康和养生。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对于三魂七魄的理解和操作需要严谨和专业的知识。
因此,对于一般人来说,还是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关调理和治疗,以确保健康与安全。
人有三魂七魄的故事

人有三魂七魄的故事
据传,人的灵魂分为三魂七魄,分别为:
三魂:先天之魂、后天之魂、报应之魂。
先天之魂:指降世前就有的魂魄,是人的本质所在,也是人的生命之源。
后天之魂:在出生后随着人的成长而逐渐形成的魂魄,体现了人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等方面的特征。
报应之魂:据说是根据个人行为所累积的善恶功德,最终在死后得到相应的报应。
七魄则指人的身体内部所包含的七种精神元素,即:
魂:指人的意识和精神,是人的根本生命。
魄:指人的肉体和形体,是人的具体表现。
精:指人的性格和情感,是人性中的核心,可以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神:指人的精神能量,是人的灵魂、意志和力量的体现。
魂狐:指人的睡眠、安神和治病的物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
魅力:指人的吸引力和个人魅力,也可以理解为人的信誉和声誉等。
志气:指人的目标和决心,是驱动人前进的能量和动力。
据传,三魂七魄的理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医学中的重要概念。
人类的灵魂世界是神秘而又神圣的,它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和身体健康。
正确认识和掌握灵魂和身体的关系,是人们追求健康和幸福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医三魂七魄的释义

中医三魂七魄的释义
中医中的“三魂七魄”是指人体内部的精神和生命力的不同层面。
在中医理论中,魂和魄代表了人体的精神层面。
1. 三魂:
- 元魂(元神):元魂是人体最高级的精神,与生命力和个体的整体性联系紧密,通常位于头顶。
它涉及个体的意识、思维和情感。
- 魄魂(魄神):魄魂是人体的低级精神,与身体的生理机能和感知有关,通常分为五个,分别位于肝、心、脾、肺、肾五脏。
2. 七魄:
- 魂魄(肝魄):负责决策、规划和意志的执行,与个体的决断力和意志力相关。
- 魄魆(心魄):影响情感、喜怒哀乐的表达和控制,与情绪和情感体验有关。
- 魄扬(脾魄):影响思维、理解和分析能力,与认知、学习能力相关。
- 魄护(肺魄):控制身体的防御系统,与免疫和抵抗能力有关。
- 魄显(肾魄):影响身体的活力和生命力,与体力和生命力相关。
- 魄藏(胆魄):负责个体的勇气和决心,与决断和勇敢有关。
- 魄固(胃魄):影响身体的稳定性和调节功能,与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性有关。
这些概念在中医理论中有着较深的传统,用于解释个体的精神层面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医生会考虑到这些精神层面的因素,以帮助维持身体和精神的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真有“三魂七魄”,中医认为,不但有,而且很重要我们经常说:“这孩子丢了魂了”、“这个女人的眼睛勾魂摄魄”、“某某又被那狐狸精给勾走魂了”……这些说法只是开玩笑还是有它的生理、病理意义?这就是我们要谈的内容。
人有三魂,三魂是神的三个组成部分。
人若丢一个魂还可以,丢两个魂还能活着,若丢三个魂人就成了行尸走肉了。
01中医判断人生死的标准是什么?现代医学在二三十年前,判断人生死的标准是看心脏,有没有心跳,有没有呼吸。
但是后来发现好多没有心跳、呼吸的人过了很长时间又被抢救过来了,所以就把判断死亡的标准改成脑死亡。
但是被他们判断为脑死亡的人,又被很多中医给抢救过来,所以他们现在还在纳闷怎么判断人的生死。
而中医认为,当一个人失神以后,尽管他的肉身还在走,还在动,还在吃,还在喝,但是他已经死了。
就如臧克家的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2三魂:胎光、爽灵、幽精1三魂中最重要的是胎光这是生命之光,如果它没了,这个人也就没了。
有位老中医给一位老总看病,号完脉以后说:“你准备后事吧。
”那人一听:“你这中医,说你神,你也太神了。
那你说我哪天死?”这位老中医就告诉了他死的具体日期。
那人当场就说:“到那天,王府饭店我摆几桌,请你吃饭。
”这位老中医的儿媳妇也是学中医的,中医学院毕业出来的,就跟这个老总解释说:我爸这人老派,说话您别介意,他这是胡说八道呢。
最后这个老总要给老中医钱,老头说:“我不收死人的钱。
”结果那老总真就没活过老中医说的那天,还没摆什么宴席就死掉了。
我看这个电影的时候,已经中医学院毕业参加工作了。
当时心想:“这有点太玄了吧?我是学中医的,我就不信。
”10年以后,我再看这个片段,就真相信了。
也就是说,古代的中医就是这么看病的。
他先看一个人的神在不在,胎光还在不在,通过这个就能判断人的生死。
2第二个魂叫爽灵“灵”是由“靈”简化而来。
大家要学中医或学古代的道家思想,还需要把繁体字捡起来。
“靈”是什么意思?底下一个巫,通过念咒语、动嘴来与天地沟通。
这种仪式古代叫祝由。
我们现在还在说“祝你生日快乐”,还在用这个“祝”字,但是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它最初的意思了。
祝,然后乞求下雨。
念的咒跟天地沟通了,下了雨了,这就叫“靈”。
每个人都有爽灵,这个灵是很快的。
爽,就是快的意思。
很多人有心算的本事,包括一些白痴天才,随便告诉他一个日子,他能告诉你那天是星期几。
这是无法用逻辑推出来的,是一种天赋的本能。
爽灵决定了人的智力、慧力,以及反应的快慢。
我接触的孩子很多,有天生呆、傻、痴的,也有生而神灵的,每个人的禀赋都不一样。
禀赋来自于哪里?魂的一部分——爽灵。
所以孔子说:生而知之为上,学而知之亚之。
而那些自闭症孩子丢了什么魂?就是因为丢了个爽灵。
3还有一个魂叫幽精它决定了人的性取向和性能力,决定人将来会爱什么人。
我们常说的“被什么人勾去了魂”,这里的魂指的就是幽精。
同性恋的性取向也是由它决定的。
同性恋能改吗?不可能!因为幽精决定了人的性取向。
很多人失恋以后痛不欲生,看谁都不顺眼,再也没有爱的欲望,那是因为幽精丢掉了,其实就是伤神了。
我们说某个人“黯然销魂”、“黯然神伤”、“魂飞魄散”,这里的魂都是指幽精。
▲三魂七魄图3人睡觉了,谁还在工作呢?是魄。
以上是我们说的“魂”的组成。
那么当人睡觉以后,这些魂,特别是胎光,会处于一种什么状态?它们本来照耀着全身,这时候就开始把光调暗了,人就开始睡觉了。
但是谁还在工作呢?是魄。
南少林火功推拿研究所提示:学过中医理论的人都知道,肝藏魂,肺藏魄。
人死的时候魄也会离开人体,那魄从哪儿离开人体?中医认为人体有一个门,叫魄门,它是魄离开人体的门,而这个魄门就是肛门。
所以古代人抢救快死的人,第一件事是塞住肛门。
很多人死的表现就是:屁滚尿流,大小便失禁。
下面我们说一下七魄的功能。
1第一个魄主宰人的呼吸那些睡着了以后打呼噜的人,就是因为这第一个魄有问题。
我们经常说“这人真有魄力”,有没有魄力要看睡着之后的那个样儿。
睡着了之后像个婴儿一样,呼吸均匀,不翻身,不扭动,一觉到天亮,那才叫有魄力。
呼吸有问题,不是被憋醒就是被痰堵得闷醒,或者是在睡觉的时候老是咳嗽、喘,不能平卧——有些人睡着了就得垫高,不能平卧,都是这个魄有问题。
那治疗这个魄我们主要治哪儿呢?主要调整肺和大肠的系统。
2第二个魄主宰心跳睡眠当中,心跳突然加剧,血压突然升高,或者心动过缓,甚至干脆有间歇停跳的人,就是这第二个魄有问题了。
3第三个魄主宰消化假如晚上吃完饭,第二天早晨又饿了,因为吃的东西都被消化掉了。
这说明主宰消化的魄没问题。
那些早晨起来一刷牙就恶心、满嘴口臭、不想吃饭、昨天吃的东西都顶在嗓子眼,或者搁在心口窝的人,就是主宰消化的魄有问题了。
4第四个魄控制水液代谢假如晚上喝了水,第二天早晨起来撒一大泡尿,挺痛快。
这说明控制水液的魄力很强,不仅能把水消掉、化掉,而且能憋得住。
魄力不强的人就得起夜了,晚上喝点水就得起好几趟夜。
起夜还算好,有的人干脆做梦找了个厕所,“哗哗哗”一尿,结果尿一床。
这是控制水液代谢的魄有问题了。
5第五个魄修复生殖功能假如晚上有性生活,累了,睡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又“性致”勃勃。
这说明主宰生殖功能修复的魄很好。
假如晚上有了性生活,第二天累得腰酸腿疼起不来,“从此君王不早朝”,这说明这魄用过多或恢复能力太差。
6第六个魄知冷知热人睡着了之后还有觉,如果很冷的话,睡梦也会盖被子。
知冷知热的魄如果出问题,很容易第二天就感冒。
好多孩子都是吃多了蹬被子,第二天流稀鼻涕、着凉。
还有些人该热的时候不热,该冷的时候不冷,睡着了以后出一身汗,起来以后褥子上都是一个汗水湿透的人形。
更年期后的人和有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的人,都容易在夜里憋出一身汗。
这都是因为这个魄有了问题。
7第七个魄具有警觉功能魄过于警觉的人,有点风吹草动就紧张,睡觉得开着灯关着门,老公一出差就睡不着觉。
还有的人因为魄过于不警觉,睡着了跟昏过去一样,小偷把家搬空了都不知道。
无论太过于警觉还是太过于不警觉,都说明魄出了问题。
对于一个有魄力的人来说,比如第二天早晨要6点钟起床,住在家里不用靠闹钟叫,住在宾馆的不用叫早,只要睡前跟自己说一声:“明天6点得起。
”到第二天5点55分,他就能醒了。
谁在帮他看表算时间呢?谁在睡着了还在照顾他呢?那就是他的魄。
我们如果想提高自己后天的我,和先天的我的交流能力,就要从这些小事上去锻炼。
延伸阅读人之贤愚,由你的神、魂、魄决定!上课经常走神的有没有?丢魂的有没有?胆小如鼠,没有魄力的有没有?失魂落魄的有没有?孩子精神不集中、学习不好、胆小,家长千万不要轻易责怪他,可能是他的脏腑不足。
1、何谓神、魂、魄人的神是在父母之精结合的瞬间诞生的。
《灵枢·本神》说: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
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
也就是说精子和卵子结合的一瞬间,新生命的“神”就诞生了。
跟随神来往的是魂,所以有人会“神魂颠倒”。
与精出入的是魄力,精乃肾之精,所以魄力,与肾有关,肾气不足,哪来的魄力?2、神、魂、魄藏在心、肝、肺心藏神:《素問·五藏生成篇》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肝藏魂:《本神》曰:“肝藏血,血舍魂”——哦,失血会休克。
肺藏魄:肺为魄之处,气之主——你见过有气无力很有魄力的人吗?白天的时候,魂魄皆藏于心(囟)中;到了夜间,魂入血,藏于肝休眠,魄司职,藏于肺,故在背俞穴肺俞旁有魄户,肝俞旁有魂门。
3、触摸自己的神、魂、魄想了解神、魂、魄的功能,就要观察人的精神、情绪、情感、智慧,以及晚上的梦境。
阳神曰魂,阴神曰魄。
魂晚藏于肝,本当静养休息,如果魂魄不得交替,就会:失眠、早醒、多梦浅睡。
沉睡之中,人知冷热,热蹬被子,冷加覆盖,都是魄在工作。
睡梦之中人有惊觉,随时觉醒,也是魄的功劳。
4、守护你的神、魂、魄伤魂之最,莫过于情绪和情感刺激。
《灵枢·本神》曰: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妄不精,不精则不正,当人阴缩而挛筋,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死于秋。
药物之中,人参、茯神、琥珀、龙骨、龙齿、龙眼肉、朱砂、女贞子、磁石、生铁落等,都有安精神、定魂魄或养魂魄的作用。
养心“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归脾汤:白术9克、当归12克、茯苓15克、黄芪9克、远志9克、龙眼肉9克、酸枣仁9克、党参9克、木香6克、甘草9克,加生姜、大枣水煎服;功效:补血养心。
养魂血舍魂,故养血来安神。
酸枣仁汤:酸枣仁12克、甘草6克、知母6克、茯苓15克、川芎6克;功效:肝血不足,养血安神。
养魄调息,魄藏肺中,有意识地掌握呼吸方法,调节呼吸的节奏,有利于安抚将养魄。
肛门又称魄门,有意识地做提肛动作也是存魄的好方法。
护心之法要培养坚强的意志,端正生命为贵的价值观。
还要增强心包的功能,使心安而不惧。
中医使用艾灸神阙,针刺神门、内关、印堂、人中等办法快速回神。
下面附上几则医案,以便大家更好地理解魂魄。
精神集中、意志坚强、决断魄力,这是你身体里的神、魂、魄决定的!以下这几则医案,更好诠释魂魄的定义。
1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魂魄离体的记载:“有人卧则有身外有身,一样无别,但不语,盖人卧则魂归于肝,此由肝虚邪袭,魂不归舍,病名离魂。
用人参、龙齿、赤茯苓各一钱,水一盏,煎半盏,调飞过朱砂末一钱,睡时服,一夜一服,三夜后,真者气爽,假者即化矣。
”2清代沈源的《奇证汇》中记金少游治徐太乙之女案:“年十六,许字巨族。
而太乙日窘,女忧虑不食不寝,常卧目不瞑。
太乙往郡城售丝未归,女卧床上,自言曰:若许,丝止价四钱八分,不满五数。
待询其何以知之?答曰:予方随父入市。
太乙归,少游也问其丝价,太乙言其数,果符。
游曰:此离魂病也。
用人参、黄连、龙齿安魂等药,平复。
”3葛洪在《抱朴子》中说:“人无贤愚,皆知己身有魂魄,魂魄分去则人病,尽去则人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