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统计学习题与答案
《中医统计学》习题及答案

《中医统计学》练习题第一部分绪论一、最佳选择题1.抽样研究是一种科学、高效的方法,目的是研究( B )A.样本B.总体C.抽样误差D.概率2.由样本推断总体,样本应该是( D )A.总体中的典型部分B.总体中有意义的部分C.总体中有价值的部分D.总体中有代表性的部分3.统计上所说的系统误差、过失误差、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四种误差,在实际工作中( C )A.四种误差都不可避免B.过失误差和测量误差不可避免C.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D.系统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4.统计描述是指( C )A.比较指标的差别有无显著性B.估计参数C.用统计指标描述事物的特征D.判断无效假设是否成立5.统计推断是指( D )A.从总体推断样本特征B.从总体推断总体特征C.从样本推断样本特征D.从样本推断总体特征6.对某样品进行测量时,由于仪器事先未校正,造成测量结果普遍偏高,这种误差属于( A )A.系统误差B.随机测量误差C.抽样误差D.过失误差7.随机抽样的目的是( D )A.消除系统误差B.消除测量误差C.消除抽样误差D.减小样本偏性8.对某地200名16岁中学生口腔检查,发现患龋齿的人数为54人,该资料属于( B )A.数值变量资料B.无序分类变量资料C.有序分类变量资料D.三个都不是9.数值变量资料是( C )A.用仪器测量出来的资料B.按观察单位的类别,清点各类观察单位数的资料C.用定量方法测定观察单位某个变量的大小的资料D.按观察单位的等级,清点各等级观察单位数的资料10.无序分类变量资料是( B )A.用仪器测量出来的资料B.按观察单位的类别,清点各类观察单位数的资料C.用定量方法测定观察单位某个变量的大小的资料D.按观察单位的等级,清点各等级观察单位数的资料11.有序分类变量资料是( D )A.用仪器测量出来的资料B.按观察单位的类别,清点各类观察单位数的资料C.用定量方法测定观察单位某个变量的大小的资料D.按观察单位的等级,清点各等级观察单位数的资料12.下列哪种不属于数值变量资料( C )A.红细胞数B.血钙浓度C.阳性人数D.脉搏13.下列哪种属于有序分类变量资料( A )A.治疗痊愈、有效、无效人数B.各血型人数C.白细胞分类百分比D.贫血和不贫血人数二、判断题1.统计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医学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l.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单选题] *A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正确答案)B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2.统计学的主要作用是 : () [单选题] *A使分析更为简单B避免计算出现错误C改善数据质量D克服个体变异的影响E探测随机现象的规律(正确答案)3.关于随机抽样,以下哪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单选题] *A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正确答案) B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C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E选择符合研究者意愿的样本4.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的原始资料叫:() [单选题] *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正确答案)C等级资料D分类资料E有序分类资料5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41人,治疗结果如下:()[单选题] *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无序分类资料D有序分类资料(正确答案)E数值变量资料6.正态分布曲线的位置参数是: () [单选题] *AαBβC µ(正确答案)DσEχ7.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内容是: () [单选题] *A统计设计、数据整理与核查、统计描述、统计推断(正确答案) B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设计、统计推断C统计设计、收集资料、统计推断、分析资料D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核对、分析资料E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进行推断8.良好的实验设计,能减少人力、物力,提高实验效率;还有助于消除或减少: () [单选题] *A抽样误差B系统误差(正确答案)C随机误差D责任事故E以上都不对9.以下何者不是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 () [单选题] *A对照的原则B随机原则C重复原则D交叉的原则(正确答案)E以上都不对10.对于配对设计的t检验,其检验假设H0是:() [单选题] *A两样本均数相同B两样本均数不同C两总体均数相同D两样本均数不同E配对数据的差值总体均数为0(正确答案)11.某计量资料的分布性质未明,要计算集中趋势指标,宜选择 : () [单选题] * A 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 中位数(正确答案)D 标准差E 变异系数12.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 [单选题]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C两者均不变(正确答案)D两者均改变E以上均不对13.比较某地1990~1997年肝炎发病率宜绘制 : () [单选题] *A直条图B构成图C普通线图(正确答案)D直方图E统计地图14.某厂发生食物中毒,9名患者潜伏期分别为:16、2、6、3、30、2、10、2、24以上(小时),问该食物中毒的平均潜伏期为多少小时? () [单选题] *A 5B 5.5C 6(正确答案)D l0E 1215.比较12岁男孩身高和体重的变异程度大小,宜采用的指标是: () [单选题] *A全距B标准差C方差D变异系数(正确答案)E极差16.对于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描述其变异程度应选用的指标是 : ()[单选题] *A变异系数B离均差平方和C极差D 四分位间距E标准差(正确答案)17.以下不属于统计表的基本组成的是:() [单选题] *A.标题B.标目C.线条D.时间(正确答案)E.数字18.某项指标95%医学参考值范围表示的是: () [单选题] *A在此范围“异常”的概率大于或等于95%B 在此范围“正常”的概率大于或等于95%C 在“异常”总体中有95%的人在此范围之外D 在“正常”总体中有95%的人在此范围(正确答案)E 在人群中检测指标有5%的可能超出此范围19.20世纪50年代,发现某省部分地区的居民因长期饮用深井高碘水导致高碘性甲状腺肿,随机抽查得到该地区甲乙两村常住居民的高碘性甲状腺肿患病率,甲村为20.6%,乙村为25.3%,则甲乙两村该病的合计患病率为:() [单选题] *A两村患病率的几何平均数得29.11%B 两村患病率相加得45.9%C 两村患病率相乘得5.21%D 两村患病率的平均数得22.95%E 甲乙两村调查人群中患该病总人数除以调查总人数(正确答案)20.药物A对于治疗普通肺炎的有效率为67.0%,药物B治疗普通肺炎的有效率为65 .7%,为了分析A药和B药对于普通肺炎的有效率是否不同,经过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计算t值,最后查表得到的P=0.035,那么该研究中最后应该下的研究结论应该是:() [单选题] *A药物A与药物B治疗普通肺炎的有效率相同B 尚不能认为药物A与药物B治疗普通肺炎的有效率相同(正确答案)C 尚不能认为药物A与药物B治疗普通肺炎的有效率不同D 药物A治疗普通肺炎的有效率优于药物BE 无法下结论21.以下属于离散型变量指标的是:() [单选题] *A身高B 体重C 住院病人数D 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正确答案)E 某地年降水量22.小概率事件是指:() [单选题] *A统计学上一般把P≤0.05或P≤0.01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正确答案)B 统计学上一般把P≤0.5或P≤0. 1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C 统计学上一般把P≤0.05或P>0.01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D 统计学上一般把P≤0.25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E 发生概率足够小的事件23.在绘制频数分布表的过程中,组限在每组中: () [单选题] * A只包含下限而不包含上限(正确答案)B 只包含上限而不包含下限C 既包含下限又包含上限D 可自行选择包含上限或下限E 上限和下限均不包含24.以下几幅图中属于正偏态分布的是: ( A ) [单选题]A(正确答案)BC DE25.描述抗体滴度集中趋势适宜用:() [单选题] *A算术均数B 方差C 标准差D 几何均数(正确答案)E 中位数26.算术均数与中位数相比,其特点是:() [单选题] * A不易受极端值的影响B 能充分利用数据的信息(正确答案)C 抽样误差较大D 更适用于偏态分布资料E 更适用于分布不明资料27.医学参考值范围的计算方法主要有:() [单选题] *A百分位数法和估计值法B 百分位数法和正态分布法(正确答案)C 百分位数法和查表法D 正态分布法和查表法E 查表法和公式计算法28.比较两个不同人群的患病率、发病率、死亡率等资料时,为消除其内部构成(如年龄、性别、工龄、病程长短、病情轻重等)对率的影响,可以:() [单选题] * A排除对结果有不良影响的个体B 增大样本量C 采用标准化率(正确答案)D 更改相关数据E 通过统计软件消除影响29.统计学中为了区别个体观察值之间变异的标准差与反映样本均数之间变异的标准差,将后者称为均数的: () [单选题] *A标准值B 标准差C 标准化率D 标准误(正确答案)E 标准方差30.以下变量适合用单侧检验进行分析的是:() [单选题] *A血铅水平(正确答案)B 血压C 呼吸次数D 血红蛋白含量E 3岁男童正常身高3l.统计学中所谓的样本通常是指:() [单选题] *A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观察单位(正确答案)B可测量的生物性样品C统计量D某一变量的测量值E数据中的一部分观测值32.医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 [单选题] *A医学中的小概率事件B各种类型的数据C动物和人的本质D疾病的预防与治疗E医学中具有不确定性结果的事物(正确答案)33.关于随机抽样,以下哪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单选题] *A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正确答案) B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C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E选择符合研究者意愿的样本34,下列观测结果属于有序数据的是:() [单选题] *A收缩压测量值B脉搏数C住院天数D病情程度(正确答案)E四种血型35.两样本均数比较,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是指 :() [单选题] * A两样本均数的差别具有实际意义B两总体均数的差别具有实际意义C两样本和两总体均数的差别都具有实际意义D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有差别E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有差别(正确答案)36.不可完全消除的误差类型是:() [单选题] *A系统误差B 随机误差(正确答案)C 抽样误差D 人为误差E 机械误差37.正态曲线下,横轴上从均数到+∞的面积是:() [单选题] *A 50%(正确答案)B 95%C 97.5%D 99%E 不能确定(与标准差的大小有关)38.6人接种流感疫苗一个月后测定抗体滴度为1:20,1:40,1:80,1:160,1:320,求平均滴度应选用的指标是:() [单选题] *A算术均数B 方差C 标准差D 几何均数(正确答案)E 中位数39.描述两端无确定数值数据的平均水平适宜用:() [单选题] *A算术均数B 方差C 标准差D 几何均数E 中位数(正确答案)40.以下变量中,属于分类变量的是: () [单选题] *A脉搏B血型(正确答案)C肺活量D红细胞计数E血压41.减少抽样误差的有效途径是:() [单选题] *A避免系统误差B控制随机测量误差C增大样本含量(正确答案)D减少样本含量E以上都不对42.样本是总体的 : () [单选题] *A有价值的部分B有意义的部分C有代表性的部分(正确答案)D任意一部分E典型部分43.将计量资料制作成频数表的过程,属于统计工作哪个基本步骤:() [单选题] * A统计设计B收集资料C整理资料D分析资料(正确答案)E以上均不对44.统计工作的步骤正确的是:() [单选题] *A收集资料、设计、整理资料、分析资料B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设计、统计推断C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正确答案)D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核对、分析资料E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进行推断45.表示血清学滴度资料平均水平最常计算 :() [单选题] *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正确答案)C中位数D全距E率46.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不能治愈病人,但能延长病人寿命,那么则会发生的情况是 :() [单选题] *A 该病患病率增加(正确答案)B 该病发病率增加C 该病患病率下降D 该病发病率下降E 以上都不对47.计算标化死亡率的目的是:() [单选题] *A 减少死亡率估计的抽样误差B 减少死亡率估计的系统误差C 便于进行不同地区的死亡率比较D 便于进行不同时间的死亡率比较E 消除不同人群内部构成不同的影响(正确答案)48.统计推断的目的是: () [单选题] *A参数估计B假设检验C统计描述D用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特征(正确答案)E以上均不对49.两样本均数比较时,其无效假设是:() [单选题] * A.两个总体均数不同B.两个样本均数不同C.两个总体均数相同(正确答案)D.两个样本均数相同E.以上均不对50.实验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 [单选题] *A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研究对象B 研究者、受试对象、效果C 受试对象、背景因素、实验效应D 处理因素、实验效应、受试对象(正确答案)E 干扰因素、实验场所、处理因素。
《医学统计学》习题及答案

C.甲文结果更可信D.乙文结果更可信
E.甲文说明总体间的差别更大
45.欲比较某地区1980年以来三种疾病的发病率在各年度的发展速度,宜绘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普通线图B.直方图C.统计地图
D.半对数线图E.圆形图
46.拟以图示某市1990~1994年三种传染病发病率随时间的变化,宜采用
C.μ+2.58σD.μ+1.64σ
E.μ-2.58σ
12.下列哪个变量为标准正态变量
A. B. C. D. E.
13.某种人群(如成年男子)的某个生理指标(如收缩压)或生化指标(如血糖水平)的正常值范围一般指
A.该指标在所有人中的波动范围
B.该指标在所有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
C.该指标在绝大部分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
D.该指标在少部分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
E.该指标在一个人不同时间的波动范围
14.下列哪一变量服从t分布
A. B. C. D. E.
15.统计推断的主要内容为
A.统计描述与统计图表B.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C.区间估计和点估计D.统计预测与统计控制
E.参数估计与统计预测
16.可信区间估计的可信度是指
A. B.1- C. D.1- E.估计误差的自由度
A.两样本率相差很大
B.两总体率相差很大
C.两样本率和两总体率差别有统计意义
D.两总体率相差有统计意义
E.其中一个样本率和总体率的差别有统计意义
36.假设对两个率差别的显著性检验同时用u检验和 检验,则所得到的统计量u与 的关系为
A. u值较 值准确B. 值较u值准确
C. u= D. u=
《医学统计学》习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习题及答案一、最佳选择题(每题共有A、B、C、D,请选出最适答案,每题1分,共50分。
)1.理论上,正态分布总体N(μ,σ)中有95%变量值X在______范围内。
A.x±1.96σB.μ±1.96σC.μ±1.96xD.x±1.96x s2.在同一总体中随机抽样,样本含量n越大,则理论上____越小。
A.样本标准差B.中位数C.标准差的抽样误差D.第95百分位数3.血清滴度(X )资料常用几何均数表示平均水平是由于_____。
A.按等比级数分组B.X近似正态分布C.lg X近似于对数正态分布D.X近似于对数正态分布4.算术均数与中位数相比,。
A.抽样误差更大B.不易受极端值的影响C.更充分利用数据信息D.更适用于分布不明及偏态分布资料5.标准正态分布是指。
A.N(μ,σ)B.N(0,0)C.N(1,1)D.N(0,1)6.以中位数表示集中趋势,资料。
A.不能用于正态分布的B.不能用于严重偏态的连续分布的C.可用于任何分布的计量D.可用于任何一种属性(分类)7.直方图可用于。
A.2001年5种疾病发病率比较B.10个年龄组患病率比较C.身高和患病率的关系分析D.描述O型血者血红蛋白含量分布8.标准正态分布中,单侧u0.05值为。
A.1.96B.0.05C.1.64D.0.0259.随机抽查某地成年女子身高,算得均数x=160cm,标准差s=5cm,则可计算变异系数CV= 。
A.160/5B.5/160C.(160/5)cmD.(5/160)cm10.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横轴上从-1到1.96的面积为__%。
A.>95.0B.81.64C.84.14D.68.2711.如果一批数据全是负数,则。
A.x>0,s≥0B.s<xC.x<0,s<0D.s>x12.表示。
xA.总体均数标准误B.总体均数标准误的估计值C.样本均数标准误D.样本均数标准误的估计值13.实际工作中,两均数作差别的统计检验,要求数据近似正态分布及。
中医药统计学十四五课后题答案

中医药统计学十四五课后题答案练习题答案第一章医学统计中的基本概念练习题一、单向选择题1. 医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A. 医学中的小概率事件B. 各种类型的数据C. 动物和人的本质D. 疾病的预防与治疗E.有变异的医学事件2. 用样本推论总体,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指的是A.总体中最容易获得的部分个体B.在总体中随意抽取任意个体C.挑选总体中的有代表性的部分个体D.用配对方法抽取的部分个体E.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部分个体3. 下列观测结果属于等级资料的是A.收缩压测量值B.脉搏数C.住院天数D.病情程度E.四种血型4. 随机误差指的是A. 测量不准引起的误差B. 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C. 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D. 选择总体不当引起的误差E. 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5. 收集资料不可避免的误差是A. 随机误差B. 系统误差C. 过失误差D. 记录误差E.仪器故障误差答案: E E D E A二、简答题1.常见的三类误差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和方法加以控制?[参考答案]常见的三类误差是:(1)系统误差:在收集资料过程中,由于仪器初始状态未调整到零、标准试剂未经校正、医生掌握疗效标准偏高或偏低等原因,可造成观察结果倾向性的偏大或偏小,这叫系统误差。
要尽量查明其原因,必须克服。
(2)随机测量误差:在收集原始资料过程中,即使仪器初始状态及标准试剂已经校正,但是,由于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也会造成同一对象多次测定的结果不完全一致。
譬如,实验操作员操作技术不稳定,不同实验操作员之间的操作差异,电压不稳及环境温度差异等因素造成测量结果的误差。
对于这种误差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至少应控制在一定的允许范围内。
一般可以用技术培训、指定固定实验操作员、加强责任感教育及购置一定精度的稳压器、恒温装置等措施,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
(3)抽样误差:即使在消除了系统误差,并把随机测量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样本均数(或其它统计量)与总体均数(或其它参数)之间仍可能有差异。
中医药统计学第2章题解

2 计量资料分析题解习题2.1解答1. 从同一批号的阿斯匹林片随机抽取5片,测得溶解50%的时间(min )为:5.3、6.6、5.2、3.7、4.9,做总体均数和总体方差的无偏点估计,求样本标准差及变异系数。
解 分别计算样本均数、样本方差,得到X =(5.3+6.6+5.2+3.7+4.9)/5=5.1400S 2=[(5.3-5.14)2+(6.6-5.14)2+(5.2-5.14)2+(3.7-5.14)2+(4.9-5.14)2]=1.0730S =0730.1=1.0359 CV =1.0359/5.1400=0.2015故μ及σ2的无偏点估计分别为μˆ=5.1400,2ˆσ=1.0730 2. 某药的某种成分含量服从正态分布,方差σ2=0.1082。
现测定9个样品,含量的均数X =4.484,根据α=0.05求含量总体均数的置信区间。
解 σ已知,用u 估计,μ的置信度0.95的置信区间为)5546.4,4134.4(9/108.0960.1484.4=⨯μ3. 从一批药丸随机抽取35丸,测得平均丸重为1.5 g 、标准差为0.08 g ,求该批药丸平均丸重总体均数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
解 小样本,用t 估计,μ的置信度0.95的置信区间为)5275.1,4725.1(35/08.00322.25.1=⨯μ4. 检查某市12岁健康女学生144人的血红蛋白含量,求得其样本均数为119.62L g ,样本标准差为9.98L g ,试求该市12岁健康女学生学血红蛋白含量总体均数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
解 大样本,用u 估计,μ的置信度0.95的置信区间为)2639.121,9761.117(35/08.0960.15.1=⨯μ5. 用1题的样本,求总体方差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
解 σ 2的置信度0.95的置信区间为)8608.8,3852.0(1.0359 42484.015 ,.03591· 3143.111522=⎪⎪⎭⎫ ⎝⎛⋅--习题2.2解答1. 某批大黄流浸膏5个样品中的固体含量(%)测定为:32.5、32.7、32.4、32.6、32.4。
中医统计学习题与答案

3.某地抽查120份黄连中小檗碱含量(mg/100g)得平均数为4.38,标准差为0.18, 数据服从正态分布,问95%的黄连样品中小檗碱含量在什么范围?(95%参考值范围。)估 计黄连中小檗碱含量总体平均数在什么范围?(大样本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
C.用定量方法测定观察单位某个变量的大小的资料
D.按观察单位的等级,清点各等级观察单位数的资料
10.无序分类变量资料是(B)
A.用仪器测量出来的资料
B.按观察单位的类别,清点各类观察单位数的资料
C.用定量方法测定观察单位某个变量的大小的资料
D.按观察单位的等级,清点各等级观察单位数的资料
11.有序分类变量资料是(D)
A.无效假设成立的可能性小于5%B.备择假设成立的可能性大于95%
C.从该总体(卩=卩0)抽得该样本的可能性小于5%
D.从另一个总体(卩工卩0)抽得该样本的可能性大于95%
11. 第I类错误是(A)
14. 配对资料分别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和成组资料的t检验进行检验,两者相比(B)A.成组资料的t检验效率高些B.配对资料的t检验效率高些
D.与S的大小成正比,与n的平方根成反比
3.从某个数值变量资料的总体中抽样,若增加样本含量,则会使(D)
A.标准差加大B.标准差减小C.标准误加大D.标准误减小
4.在同一总体中多次随机抽样用来估计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可靠性大的是(C)
A.均数小的样本B.标准差小的样本C.标准误小的样本D.标准误大的样本
6. 对某样品进行测量时,由于仪器事先未校正,造成测量结果普遍偏高,这种误差属于
医学统计学 统计题及参考答案(六部分)

第一部分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一、最佳选择题1、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以()指标较好。
A、全距B、标准差C、变异系数D、四分位数间距E、方差2.用均数和标准差可以全面描述()资料的特征。
A.正偏态分布B.负偏态分布C.正态分布D.对称分布E.对数正态分布3.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C.两者均不变D.两者均改变E.以上都不对4.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变异系数B.方差C.极差D.标准差E.四分位数间距5.偏态分布宜用()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E.方差6.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不变。
A.算术均数B.标准差C.几何均数D.中位数E.变异系数7.()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数正态B.正偏态C.负偏态D.偏态E.正态8.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分布。
(说明:设X变量经Y=lgX变换后服从正态分布,问X变量属何种分布?)A.正态B.近似正态C.左偏态D.右偏态E.对称9.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可用()描述其集中趋势。
A.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E.几何均数10.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
A.算术平均数B.中位数C.几何均数D.变异系数E.标准差二、简答题1、对于一组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除样本含量n 外,还可计算,S 和,问各说明什么?2、试述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及对数正态分布的某单位1999年正常成年女子血清联系和区别。
甘油三酯(mmol/L)测量结果3、说明频数分布表的用途。
4、变异系数的用途是什么?组段频数5、试述正态分布的面积分布规律。
0.6~ 10.7~ 3三、计算分析题0.8~ 91、根据1999年某地某单位的体检资料,116名正常0.9~ 13成年女子的血清甘油三酯(mmol/L)测量结果如右表, 1.0~ 19请据此资料: 1.1~ 25(1)描述集中趋势应选择何指标?并计算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统计学》练习题第一部分绪论一、最佳选择题1.抽样研究是一种科学、高效的方法,目的是研究( B )A.样本B.总体C.抽样误差D.概率2.由样本推断总体,样本应该是( D )A.总体中的典型部分B.总体中有意义的部分C.总体中有价值的部分D.总体中有代表性的部分3.统计上所说的系统误差、过失误差、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四种误差,在实际工作中( C )A.四种误差都不可避免B.过失误差和测量误差不可避免C.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D.系统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4.统计描述是指( C )A.比较指标的差别有无显著性B.估计参数C.用统计指标描述事物的特征D.判断无效假设是否成立5.统计推断是指( D )A.从总体推断样本特征B.从总体推断总体特征C.从样本推断样本特征D.从样本推断总体特征6.对某样品进行测量时,由于仪器事先未校正,造成测量结果普遍偏高,这种误差属于( A )A.系统误差B.随机测量误差C.抽样误差D.过失误差7.随机抽样的目的是( D )A.消除系统误差B.消除测量误差C.消除抽样误差D.减小样本偏性8.对某地200名16岁中学生口腔检查,发现患龋齿的人数为54人,该资料属于( B )A.数值变量资料B.无序分类变量资料C.有序分类变量资料D.三个都不是9.数值变量资料是( C )A.用仪器测量出来的资料B.按观察单位的类别,清点各类观察单位数的资料C.用定量方法测定观察单位某个变量的大小的资料D.按观察单位的等级,清点各等级观察单位数的资料10.无序分类变量资料是( B )A.用仪器测量出来的资料B.按观察单位的类别,清点各类观察单位数的资料C.用定量方法测定观察单位某个变量的大小的资料D.按观察单位的等级,清点各等级观察单位数的资料11.有序分类变量资料是( D )A.用仪器测量出来的资料B.按观察单位的类别,清点各类观察单位数的资料C.用定量方法测定观察单位某个变量的大小的资料D.按观察单位的等级,清点各等级观察单位数的资料12.下列哪种不属于数值变量资料( C )A.红细胞数B.血钙浓度C.阳性人数D.脉搏13.下列哪种属于有序分类变量资料( A )A.治疗痊愈、有效、无效人数B.各血型人数C.白细胞分类百分比D.贫血和不贫血人数二、判断题1.统计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 × )2.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一个度量。
( √ )3.设计是影响研究能否成功的最关键环节。
( √ )4.对200例患者外周血红细胞进行计数所得的资料为分类变量资料。
( × )5.统计分析包括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 √ )6.要研究“降糖宁”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的总体是有限总体。
( × )三、简答题1.中医统计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是什么2.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什么3.统计资料分几类举出几个数值变量、有序分类变量和无序分类变量的例子。
第二部分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一、最佳选择题1.计算传染病的平均潜伏期,宜用( C )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2.把P50、、标在一个数轴上,则( B )在和的中点不一定在和的中点靠近一些靠近一些3.表示非正态分布资料的个体变异程度,宜用( C )A.全距B.标准差C.四分位数间距D.标准误4.各变量值同时加(或减)某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则( B )A.均数不变B.标准差不变C.两者均不变D.两者均改变5.横轴上,正态曲线下,从μ到μ+σ的面积为( D )% % 比较某地1~2岁和5~岁儿童身高的变异程度,宜用( D )A.全距B.四分位数间距C.标准差D.变异系数7.要全面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的特征,宜用( D )A.算术均数和变异系数B.几何均数和方差C.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D.算术均数和标准差8.要全面描述非正态分布资料的特征,宜用( C )A.算术均数和变异系数B.几何均数和方差C.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D.算术均数和标准差二、判断题1.当数值变量资料中有特大值或特小值时,描述其平均水平可用算术均数。
(×)2.当观察单位相同,用s和用CV来表示两组资料的离散程度,结论是完全一样的。
(×)3.主要用于描述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的特征。
(√)4.描述传染病潜伏期的离散程度可用全距或四分位间距。
(√)三、简答题1.描述数值变量集中性的指标有哪些适用条件各是什么2.描述数值变量离散性的指标有哪些适用条件各是什么3.正态分布的特点、用途是什么4.常用的确定参考值范围的方法有哪些适用条件是什么四、计算题1.某地20人接种某疫苗1个月后,测定抗体滴度如下,求该疫苗的抗体平均滴度。
1:2,1:2,1:4,1:4,1:4,1:8,1:8,1:8,1:16,1:16,1:16,1:32,1:32,1:32,1:32,1:64,1:64,1:64,1:128,1:128。
(用几何均数)2.用中药治疗18例小儿肺炎,治愈时间(天)如下:3,3,4,4,,5,5,,6,6,,7,7,,,8,8,20天以上。
求平均治愈时间。
(用中位数)3.某地抽查120份黄连中小檗碱含量(mg/100g)得平均数为,标准差为,数据服从正态分布,问95%的黄连样品中小檗碱含量在什么范围(95%参考值范围。
)估计黄连中小檗碱含量总体平均数在什么范围(大样本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第三部分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一、最佳选择题1.均数的标准误表示( A )A.各样本均数分布的离散情况B.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之差C.样本均数与样本均数之差D.表示某个样本均数的区间范围2.标准误的大小( D )A.与S的大小成正比,与n成反比B.与S的大小成反比,与n成正比C.与S的大小成反比,与n的平方根成正比D.与S的大小成正比,与n的平方根成反比3.从某个数值变量资料的总体中抽样,若增加样本含量,则会使( D )A.标准差加大B.标准差减小C.标准误加大D.标准误减小4.在同一总体中多次随机抽样用来估计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可靠性大的是( C )A.均数小的样本B.标准差小的样本C.标准误小的样本D.标准误大的样本5.统计推断的内容是指( D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B.检验统计上的“假设”C.两者都不是D.两者都是6.总体均数的99%可信区间是( D )A.±2,νSB.±2,νC.±2,νSD.±2,ν7.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2,ν表示( C )A.总体95%个体值在该区间内B.样本95%个体值在该区间内C.平均每100个样本(含量相同)均数,有95个样本所得出的该区间包括总体均数D.平均每100个样本(含量相同)均数,有95个样本均数在该区间内8.由两样本均数推断两总体均数的差别,所谓差别有显著性是指( B )A.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显著性B.两总体均数差别有显著性C.两样本均数和两总体均数差别都有显著性D.其中一个样本均数和总体均数的差别有显著性9.在两组资料的t检验中,结果为P<,差别有显著性。
P愈小,则( C )A.说明两样本均数差别愈大B.说明两总体均数差别愈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10.在样本均数和总体均数差别的假设检验中,结果P<而拒绝H0,是由于( C )A.无效假设成立的可能性小于5%B.备择假设成立的可能性大于95%C.从该总体(μ=μ0)抽得该样本的可能性小于5%D.从另一个总体(μ≠μ0)抽得该样本的可能性大于95%11.第Ⅰ类错误是( A )A.无效假设成立而被拒绝B.无效假设错误而被接受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12.第Ⅱ类错误是( B )A.无效假设成立而被拒绝B.无效假设错误而被接受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13.若取α=,当∣t∣>2,ν时,则P<,可认为( D )A.两样本均数相等B.两样本均数不等C.两总体均数相等的检验假设不能拒绝D.两总体均数不等14.配对资料分别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和成组资料的t检验进行检验,两者相比( B )A.成组资料的t检验效率高些B.配对资料的t检验效率高些C.两者效率相同D.两者效率不可比15.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中,必然有( D )组内<SS组间组间<MS组内总=MS组间+MS组内总=SS组间+SS组内二、判断题1.所有参数检验的H0假设都是针对总体参数而言的。
(√)2.用95%可信区间比用99%可信区间估计总体均数的准确性要高。
(×)3.确定假设检验的水准后,同一资料双侧t检验有显著性,单侧t检验必然有显著性。
(√)4.成组设计的两样本t检验,若P<,可推断两总体均数有差别。
(√)5.独立样本的t检验,若P<,可以说此差别一定有专业或临床实际意义。
(×)6.组间变异的程度与离均差有关,与自由度无关。
(×)7.方差分析中的组间均方和组内均方都是方差。
(√)8.若将随机区组设计资料做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SS区组+ SS误差=SS组内。
(√)三、简答题1.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的含义是什么2.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与参考值范围有何不同3.标准正态分布(u分布)与t 分布有何不同4.试述标准差与标准误的区别与联系5.试述Ⅰ型错误与Ⅱ型错误有何区别和联系6.简述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应用条件。
7.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与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在设计和变异分解上有什么不同8.为什么方差分析的结果为拒绝H0、接受H1之后,对多个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要用多重比较的方法四、计算题1.用完全随机抽样方法,测定了某地100名11岁男童的身高均数为140.1cm,标准差为16.0cm。
问该地11岁男童平均身高95%的可信区间是多少(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2.某地职业病防治医院使用二巯基丙磺酸钠与二巯基丁二酸钠作驱汞治疗效果比较,现分别测两药驱汞与自然排汞的比值(是正态分布)如下,问两药的驱汞效果何者为优(两个独立样本比较的t检验)丙磺酸钠丁二酸钠3.某医院对9例慢性苯中毒患者用中草药抗苯1号治疗,白细胞总数(109/L)结果如下表。
问该药是否对患者的白细胞总数有影响(配对t检验。
)病人号1 2 3 4 5 6 7 8 9治疗前治疗后4. 健康成年男性白细胞的平均数是×109个/L。
某医生随机抽取某工厂40名苯作业男工,其白细胞均数为×109个/L,标准差为×109个/L。
问苯作业男工与健康成年男性的白细胞均数是否有差别(单样本t检验)5.某医院研究劳动类型与血清胆固醇的关系,调查结果为脑力劳动组537人,平均胆固醇水平为L,标准差为 mmol/L;体力劳动组643人,平均胆固醇水平为L,标准差为 m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