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加工贮藏现状及展望

合集下载

中药材行业发展前景与机遇展望报告

中药材行业发展前景与机遇展望报告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全球对中医药的认可度不断提升 ,中药材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为中药材行业的发展提供了 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机遇。
挑战
中药材行业的挑战主要来自于环境保护、资源紧张等方面, 同时国际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需要中药材企业不断提升 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应对市场变化和挑战。
中药材行业的未来发展策略与建议
拓展国际市场
加强中药材行业的国 际化发展,推动中药 材出口贸易的增长, 提升中国中药材的国 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培养专业人才
加强中药材专业人才 的培养和引进,建立 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 ,为中药材行业的持 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THANKS
中药材行业发展前景与机遇展望报告
$number {01} 汇报人:XXX
20XX-XX-XX
目录
• 中药材行业概述 • 中药材行业发展前景 • 中药材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中药材行业的发展策略与建议 • 中药材行业未来展望
01
中药材行业概述
中药材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明确中药材的定义,阐述其分类标准和依据。
中药材行业现状分析
要点一
总结词
分析当前中药材行业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目前,中药材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受益于国内市场需 求增长和国际市场的开拓。同时,行业内企业数量众多, 但集中度不高,竞争激烈。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 应用,中药材行业将呈现智能化、标准化和品牌化的发展 趋势。此外,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也将为 中药材行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政策支持与国际市场拓展
政策扶持力度加大
政府加大对中药材行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包括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为行业发 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药材发展现状及意见建议

中药材发展现状及意见建议

中药材发展现状及意见建议中药材发展现状及意见建议引言:中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人类健康有着悠久的历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中药材的市场需求也在持续增长。

然而,受到环境变化、种植技术和市场规模等因素的影响,中药材的供应和质量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中药材发展现状及意见建议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对其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中药材现状分析1. 供应链问题中药材的供应链繁杂,包括种植、采摘、加工和流通等环节。

然而,由于缺乏标准化的管理和监督体系,导致中药材市场出现了假冒伪劣产品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信任度。

农民的种植技术有限,导致产量和品质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2. 种植技术问题中药材的种植技术是影响中药质量的重要因素。

然而,由于传统种植技术的局限性,目前存在着对化学农药和化肥过度依赖的情况,这不仅对环境造成了损害,而且影响了中药材的药效和安全性。

3. 品质标准缺乏中药材的品质标准是保证中药质量和药效的重要依据。

然而,由于我国中药材的品种繁多,各地生产的中药材种类和质量各异,导致缺乏统一的品质标准。

这给中药材的质量控制和市场监管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二、中药材发展的意见建议1. 建立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体系为了提高中药材的种植质量和产量,应加强对中药材种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加强与农业科研机构、大学和农民合作,制定科学的种植方案,推广无公害种植技术,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

2. 建立中药材质量标准在中药材的品质标准上,应加强研究和制定统一的标准,明确各种中药材的质量要求和分级评定方法。

加强对中药材的质量监督和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提高中药材市场的信任度。

3. 加强中药材产业化和流通体系建设中药材的产业化和流通体系建设是推动中药材发展的关键。

需要加强对中药材相关企业的引导和支持,促进中药材产业向集约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

加强对中药材的标准化生产、加工和流通方式的推广,提高中药材的市场竞争力。

2024年中药材仓储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中药材仓储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中药材仓储市场发展现状引言中药材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药用和保健价值。

中药材仓储市场是指中药材的生产、采购、储存和销售的综合性市场。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中药材市场的不断发展,中药材仓储市场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本文将分析中药材仓储市场的发展现状,探讨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发展现状1. 市场规模扩大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传统医药的重视,中药材市场的需求逐年增加。

据统计,目前中国中药材市场年销售额已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这一庞大的市场规模为中药材仓储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 仓储设施改善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增长,中药材仓储市场在仓储设施方面进行了不断改善。

传统的中药材仓储方式主要是以地下库、地上库和简易棚等为主,但这种方式存在储存环境不稳定、储存方式不科学等问题。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药材仓储企业开始使用先进的储存设备,如恒温恒湿库、干燥设备等,提高了中药材的储存质量和安全性。

3. 仓储管理规范化中药材的储存管理是保证中药材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中药材仓储市场逐渐推行了规范化管理,建立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标准。

这些标准涵盖了中药材的储存温度、湿度、通风等要求,保证了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

4. 电子商务的兴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在中药材仓储市场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中药材仓储企业可以方便地与供应商和客户进行交流和合作,提高了市场的透明度和效率。

机遇和挑战机遇•国家政策的支持:中药材仓储市场发展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为市场增长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市场需求的增加:中药材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中药材仓储市场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技术进步的推动:新技术的应用推动了中药材仓储市场的发展,提高了仓储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挑战•品质和安全问题:中药材的品质和安全一直是中药材仓储市场面临的重要问题。

如何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是仓储企业需要解决的难题。

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一、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1、中药产业规模较大,但龙头企业较少。

据统计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企业数量达到7581家但龙头企业较少,纯粹中医药收入超1000亿企业尚无一家,超100亿的企业屈指可数,2018年数据统计显示实现销售收入只有2.16万亿元同比增长12.4%,2018年中国中成药累计产量261.9万吨同比下降31.7%。

2、中药出口增长减缓,但进口数量增长迅速。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中药类产品进出口额达57.68亿美元,同比下降1.56%。

其中出口额39.09亿美元同比增长7.39%,进口额18.59亿美元同比增长19.38%。

中成药出口额为2.64亿同比增长5.51%,2018年我国中成药进口额为4.03亿同比增长9.53%,药材及饮片出口额为10.31亿美元同比下降9.49%,2018年我国药材及饮片进口额为2.85亿美元同比增长9.16%。

3、中药种植规模增大,但缺乏源头监管。

随着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实施,中药材种植在大江南北蔚然成风。

地方政府极力推行中药材种植,但是未能严格按照道地药材规划进行科学种植,同时缺乏道地药材种植技术扶持,源头监管缺乏,土壤检测、田间作业全过程监管缺失导致品种变异,原药材性状、含量水平差异较大,农残重金往往超标,出现掺假、增重、染色等等不法现象。

4、中药价格波动加剧,企业采购成本增加。

由于药材种植监管缺失,原药材质量良莠不齐,完全符合药典要求的原料药缺乏。

同时,监管部门对中医药下游产业企业如中药饮片、中成药企业监管逐年增强,各种市场抽检、飞行检查使企业经营压力增大。

根据《中国药典》要求,对原料药的性状、显微、含量检测、重金农残等检测项逐年增多,生产企业承担的检测成本增加,检验检测设备投入巨大。

5、中药产品业态较多,但同质化现象严重。

目前中药产品业态包括中药饮片、用中药传统制作方法制作的各种蜜丸、水丸、冲剂、糖浆、膏药、颗粒剂、粉剂、代煎代配,以及用现代药物制剂技术制成的中药片剂、针剂、胶囊、口服液等专科用药。

2024年中药材仓储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中药材仓储市场分析现状

中药材仓储市场分析现状摘要本文旨在对中药材仓储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首先,介绍了中药材仓储市场的背景和意义。

其次,对中药材仓储市场的规模进行了评估,并对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接着,分析了中药材仓储市场的现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最后,总结了中药材仓储市场的发展前景。

1. 引言中药材的仓储是中药材产业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着中药材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在随着中药材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药材仓储市场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智能化水平对于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中药材仓储市场规模评估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分析,目前中药材仓储市场的规模逐年增长。

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中药材生产国家和消费市场,中药材仓储市场规模占据主导地位。

此外,国内各地中药材仓储市场也呈现出分布广泛、需求稳定的特点。

3. 中药材仓储市场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中药材仓储市场正朝着规范化、科学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传统的中药材仓储方式正在逐渐被现代化、智能化的仓储设备和技术取代。

同时,全球中药材市场的开放、国际贸易的增长也为中药材仓储市场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4. 中药材仓储市场现有问题及解决方案尽管中药材仓储市场在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主要包括仓储设施不足、管理不规范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大对中药材仓储设施的投入,提升仓储设施的容量和质量。

•加强中药材仓储管理的规范化建设,提高仓储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在中药材仓储过程中实现智能化管理。

5. 中药材仓储市场发展前景中药材仓储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中药材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和中药材质量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药材仓储市场将继续得到政府和企业的重视。

同时,科技的进步将进一步推动中药材仓储市场的规范化和智能化发展。

因此,中药材仓储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是非常乐观的。

结论综上所述,中药材仓储市场在规模扩大、发展趋势、存在问题和发展前景等方面都呈现出积极的态势。

中药材趁鲜加工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药材趁鲜加工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药材趁鲜加工现状及发展趋势一、中药材趁鲜加工现状中药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凭借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疗效被广泛应用。

然而,在传统的中药材采摘和加工过程中,由于时间和环境限制,常常会导致中药材的药效损失,从而影响了其疗效的发挥。

针对这个问题,趁鲜加工成为了中药材加工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和发展趋势。

趁鲜加工是指在中药材采摘或收获后,尽快进行加工处理,以最大程度地保留其药效和活性成分。

与传统的中药材干燥加工方式相比,趁鲜加工具有以下优势:1. 保持药效:中药材在新鲜状态下,其药效成分含量较高,通过趁鲜加工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并发挥其药效。

2. 减少损失:传统的干燥加工过程中,中药材常常会因时间和环境的限制而导致药效的损失。

而趁鲜加工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对中药材进行加工,减少了药效的损失。

3. 提高品质:趁鲜加工可以在中药材新鲜状况下进行处理,不仅可以保持中药材的原有颜色、味道和香气,还可以提高中药材的整体品质。

目前,中药材趁鲜加工已经在中国的一些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

云南省、四川省等中药材产区,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趁鲜加工产业链,有效地保护和提升了中药材的品质和价值。

二、中药材趁鲜加工发展趋势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中药材趁鲜加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传统的趁鲜加工方式主要包括冷冻、热处理等,而新的技术如超声波、微波等也逐渐应用于中药材的趁鲜加工过程中,提高了加工效率和质量。

2. 产业发展:中药材趁鲜加工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的产业链,在中药材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都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中药材趁鲜加工的产业发展也将成为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

3. 品质认证:随着人们对中药材的重视程度的提高,对中药材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中药材趁鲜加工企业应该注重品质认证,建立起一整套的品质管理体系,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4. 产业合作:中药材趁鲜加工涉及到多个环节和领域,中药材的种植、采摘、加工、研发等。

产业合作将成为中药材趁鲜加工发展的一个关键,各个环节之间的协同与合作将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药材加工贮藏现状及展望

药材加工贮藏现状及展望

药材加工贮藏现状及展望摘要:药材的加工与贮藏是药材生产环节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通过查阅近年相关的文献报道,从而了解其现状和分析所面临的问题,借此对药材的加工与贮藏做深一步的认识,也希望能为解决其相关问题提出建议,并对其今后的发展前景提出一定的展望。

关键字:药材加工贮藏现状与展望药材是指来自天然的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其制品的统称[1],药材加工就是对上述生药进行产地加工和依据医疗需要再将初加工后的药材做进一步炮炙,两者是个有机的整体,有时统称为中药炮制[2],而药材贮藏便是对药材加工后的产品进行合理的储藏和保管,以防止其变质损坏,从而保存药性。

由于中药材的生产具有季节性、地域性等特点,其品质的好坏除与中药材的采收、加工以及贮藏有着密切的关系[3],再加上近年来社会对加大天然药物防病治病的呼吁越来越高,所以药材的加工与贮藏在中药材的生产环节中占据的位置越来越重要。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中药材及其制品的产量和出口量日增加,然而其加工后品质和附加值的提升依旧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为此了解其加工和贮藏现状变得极为迫切。

1药材加工1.1药材产地加工现状药材产地加工作为中药材生产栽培的一个环节,在《中药材生产与质量管理规范》中有明确的的标明,即其第五章内容“采收和初工”[4]。

随着药材加工的规范化的推进,目前,药材产地加工在理论和方法上已经有了一定的成就。

在药材产地加工的方法方面,主要包括药材的净制、切制及干燥,经过产地加工的药材一部分可以直接作为中药饮片,另一部分则需要进一步的加工炮制,所以产地加工包含中药炮制的一部分内容。

净制的目的是分开药物部位、分档使其均匀一致、除却非药用部位和杂质。

清除杂质的主要方法有挑选、颠簸、筛选、风选和水选,如采用风选的方法去除紫苏子的杂质和非药用部位,通过水洗洗去附着在酸枣仁的泥沙和盐分。

分离非药用部位的主要方法依据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去残茎、去残根、去皮壳、去毛、去心、去芦、去核、去瓤、去枝梗、针对昆虫类药材的去头尾足翅以及针对动物类药材的去残肉,如乌梅山楂的去核和鹿茸枇杷叶的去毛处理。

2023年中药材行业现状报告模板

2023年中药材行业现状报告模板

随着人们对传统医药的认知不断提高,中药材行业 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未来,中药材行业的发展趋
势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品质标准化:随着中药材市场的不断
扩大,品质标准化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未来,中药材市场将更加注重品质的认证
和标准化,以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
中药材行业现状
1.中药材行业蓬勃发展
中药材市场情况分析
中药材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药材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药材市场情况分析
中药材市场预计未来五年内以5%的速度 增长
中药材市场是一个庞大且多元化的市场,涵盖了各种中药材的种植、加工、销售和 消费。这个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增长,特别是在亚洲和北美地区。中药材市场的 发展主要得益于人们对天然药物的信任和对健康的需求。
3. 中药材市场的科技水平将继续提高,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中药材的质量和产量。
未来发展趋势
中药材行业现状及
中药材行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行业,其发展历程悠 久,经历了许多变革。目前,中药材行业的发展现 状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行业结构不断优化,技 术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化进程加快。
1. 行业结构优化:随着中药材行业的不断发展,行 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等 环节将更加紧密,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提高中药材 的质量和产量。
3.中药材行业的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政策环 境、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
中药材行业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政策环境是影响中药材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政策 的调整和变化会对中药材行业的生产和销售产生直接的影响。其次,市场需求是影响中药材行业发展的 另一个重要因素。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升级会对中药材行业的生产和销售产生直接的影响。最后,技术进 步是影响中药材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技术进步可以提高中药材的品质和产量,从而促进中药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材加工贮藏现状及展望
摘要本文基于当代的药材加工现状,药材贮藏现状这两点,找出药材加工贮藏中的不足,进而提出对其未来的展望
关键词药材加工现状贮藏展望
1.药材加工现状
药材加工包括对药用植物或药用动物的产地初加工以及后续为了更适合使用而进行的炮制加工。

产地加工是去除非药用部位和异物的第一道工序。

同时它的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为满足药性的需要。

其二是同一品种区分不同等级、不同规格的需要。

其三是便于药材及时干燥,防止其霉烂变质。

而炮制的作用则是: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增强药物疗效,降低毒性,提高药材的纯净度等。

1.1产地初加工现状
由于药用部位的不同,药材的产地初加工的方法也有所差异。

(1)种子类药材的加工一般果实采收后直接晒干、脱粒、收集种子。

有些药材要去种皮和果皮,有些要击碎果核,取出种仁,有些则要蒸,以破坏药材易变质变色的酵素,如五味子(2)对于花类药材通常则是采摘后放置在通风处摊开阴干或在低温下迅速烘干,以避免有效成分的散失,从而保持药材的香气,如红花、金银花等。

(3)一般果实类药材的初加工则是采收后直接晒干或烘干即可。

但对于果实大且不易干透的药材,如佛手、宣木瓜等应切开干燥。

以果肉或果皮入药的药材,如栝楼、山茱萸等,则要先去除瓤、核后干燥。

(4)皮类药材的加工一般采后,趁鲜,切成片或块,再晒干即成。

(5)对于根及地下茎类药材的加工一般须先洗净泥土,而后除去须根、芦头和残留枝叶等,再进行大小分级,趁鲜切片、块或段,然后晒干或烘干,如白芷、丹参、牛膝等。

对于一些肉质性、含水量较高的块根及鳞茎类药材,就必须先用沸水稍烫一下,杀死细胞,有利于水分的蒸发,然后再切成片晒干或烘干。

对于干燥后难以去皮的药材,如丹皮、桔梗等应趁鲜刮去栓皮,对那些含淀粉、浆汁足的药材,如天麻、何首乌等应趁鲜蒸制,然后切片晒干。

(6)全草类药材的加工采收后宜放在通风处阴干或晾干,尤其是含芳香挥发油类成分的药材,忌晒,以避免有效成分损失。

有些全草类药材在未干透前就应扎成小捆,再晾至全干,避免散失,如紫苏、薄荷等。

对于含水量较高的肉质叶类,如马齿
苋、垂盆草等应先用沸水略烫后再进行干燥。

尽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在药材产地加工方面取得了一些令人兴奋的成果。

一方面体现在对传统加工方法的继承与收集整理,如周氏杭白芍的加工[1]、吕氏商品光山药的加工[2],另一方面体现在对传统加工方法的质疑与发展,如对硫磺熏蒸方法的商讨[3]。

但还是药材产地加工方面还是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加工方法混乱,缺乏统一标准。

道地药材因其地区不同,风俗不同,加工方法也有着自己的独特加工方法。

因为这些差异导致了药材的质量良莠不齐,给市场监管带来了很大难度。

二是加工方法落后,技术含量低。

目前我国的道地药材产区大多采用传统的加工方法,很多方法其实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了,但我们的药农至今还在使用。

比如虽然国家已经明令禁止了白芷采用硫磺熏,但至今白芷药材道地产区的产地部分药农还在采用该方法。

再如,我国人参道地产区长白山地区和韩国的人参产区环境基本相同,但由于我国人参加工方法远落后于韩国,导致国产长白山人参价格不及韩国高丽参的十分之一。

1.2炮制加工现状
中药的炮制的方法有多种,有炒法,炙法,缎法,蒸煮,霜制等方法。

炒法包括炒黄、炒炭、炒焦、米炒、麸炒等方式,而炙法则包括酒炙、醋炙,姜炙,盐炙等方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机械设备也越来越齐全,如今一般的药材饮片厂都使用机械来炮制药材,极少使用人工来炮制了。

则大大提高了药材的加工效率,加快了药材加工产业化的进程。

常见的炮制机械有:滚筒式炒药机,中药微机程控炒药机等。

2.药材贮藏现状
药材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一般有专门的贮藏的仓库。

(1)对于重点养护品种,如山药,党参,当归,黄芪,甘草,杏仁等这,这些商品容易虫蛀、霉变、泛油、变色,应该选择建筑结构好的、干燥、凉爽、具有药熏条件设备的仓库。

(2)花类药材具有不同的色泽和芳香气味,容易霉变或褪色,贮藏时要严格控制仓库的湿度,同时还有具备必要的吸潮设备进行吸潮,传统方法是使用生石灰来控制湿度的。

(3)全草及地上部分品种,这些药材不容易变质,且由于其质轻体大,一般贮藏在一般性仓库。

(4)易燃药材,必须储藏在消防管理要求储存在安全地点,还必须要有安全和消防设施。

(5)细贵药材一般单独存放,这些药材经济价值高,
贮藏的地点要有安全可靠的设备。

中药材贮藏极其重要,我国每年因为药材的贮藏不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药材的贮藏不当会引起受潮、发霉、虫蛀,而影响中药饮片的质量。

特别是经过
炮制后的中药饮片在贮存保管过程中易发生此类现象。

被虫蛀的药材,虽残留有
未被蛀虫的部分,但因已受虫体及其排泄物的污染,且内部组织遭到破坏,有效成分受到损失,严重影响药材的质量。

药物发霉后,有效成分改变或消失,对药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4]。

因此药材贮藏要格外注意:要分类贮藏,注意控制好温度、水分,注意防潮[5]。

3.展望
中药现代化的前提是中药材生产的现代化和规范化,但目前药材的加工贮藏中还是存在许多的不足。

如中药材加工的方法落后,加工研究方法不规范,贮藏不当引发药材变质,贮藏技术研究科技技术低等问题[6]。

因此我们很有必要针对这些问题,在现有的基础上再进行以下一些研究,以促进中药材现代化的发展。

3.1推进中药材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进程
虽然中药材产地加工和中药饮片炮制分别处在中药产业的不同阶段,且加工的对象不同,但是二者是中药生产过程密不可分两个阶段,人们通常把他们称之为加工炮制。

中药产业化的发展给中药产地加工和中药炮制提供了一个一体化平台。

随着产业化程度的加大,这种模式将会增多,最终形成主流[7]。

3.2加强产地加工理论研究建立产地加工质量标准
中药材品种繁多,属性复杂,往往一种药材所含化学成份多达百种以上,但就大多数常用、大宗的栽培药材来说,其主要有效成分还是清楚的。

倘若我们对药材产地加工方法进行研究,在以传统的加工方法为基础上,结合药材生产当地的条件,利用如今先进的技术设备,在不同条件下加工炮制药材,测量各加工炮制方法的药材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找出有效成分流失最少同时又简便易行的加工方法。

总结归纳形成理论,指导今后的中药材产地加工。

建立健全中药材产地加工的质量标准,从而规范产地加工的操作程序[8]。

[1]周永良.杭白芍的产地加工[J].中国中药杂志,1996(4).
[2]吕建新.商品光山药的一种加工方法[J].中国中药杂志,1998,23(1):27-28.
[3]刘志敏.对《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硫黄熏法加工药材的看法[J].中国中药杂
志,1997(7).
[4]郑美子.浅谈医院药房中药材的加工和贮藏[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1,4(3):141-142.
[5]王栋,范圣此,李安平.中药材贮藏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中药,2013,15(5):416-419.
[6]都晓伟,孟祥才.中药材采收、加工与贮藏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J].世界科学技术,2005(S1).
[7]杨俊杰,张振凌.中药材产地加工与中药饮片炮制一体化的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9):817-818
[8]曲琰,贾天柱.中药材产地加工现状及展望[C]//中华中医药学会四大怀药与地道药材研究论坛暨中药炮制分会会员代表大会.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