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和中轴脊柱关节炎

合集下载

强直性脊柱炎日常注意事项

强直性脊柱炎日常注意事项

强直性脊柱炎日常注意事项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以中轴脊柱受累为主、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的一种慢性自身炎症性疾病。

该疾病与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呈强关联,属于风湿病的范畴。

强直性脊柱炎(AS)是脊柱关节炎(SpA)所包含的一种常见临床类型。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患者除了吃药,还要坚持谨慎而不间断地进行体育锻炼,其重要性不亚于药物治疗!锻炼的目的是增强椎旁肌肉和增加肺活量,以取得和维持脊柱关节的最好位置。

(2)坚持直立行走,定期做背部伸展运动。

定期做深呼吸运动以维持正常的胸廓扩展度。

站立时头保持中位,下颌微收,肩不耸不垂,自然放松;腹略内收;双脚与肩等宽,踝、膝、髋等关节保持自然位;重心居中,不要偏移;坐位时尽量坐直角硬木椅,腰背挺直,劳累时可将臀部后靠,腰背紧贴在椅背上休息;卧位时尽量睡硬板床,宜仰卧、侧卧轮流交替,避免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枕头不宜过高,枕头要矮,一旦出现上胸或颈椎受累应停用枕头,采取仰卧位,避免促进屈曲畸形的体位。

(3)减少或避免引起持续性疼痛的体力活动。

定期测量身高。

保持身高记录是防止不易发现的早期脊柱弯曲的一个好措施。

(4)有炎性关节或其他软组织的疼痛时应选择必要的物理治疗。

(5)防止感染: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本病的发生可能与肠道、呼吸道等感染有关。

所以饮食要有规律,且注意卫生,不喝生水,不吃不洁的食物,防止肠道感染;坚持锻炼,增强体质,防止感染。

(6)眼睛保健: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容易患虹膜睫状体炎及葡萄膜炎,平时要注意保护眼睛,不用手揉眼,不熬夜。

(7)饮食禁忌:饮食上对进食并无禁忌,平时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猪肉、鸡肉及新鲜蔬菜,增加营养;可多吃豆类食品,如大豆、黑豆、黄豆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有促进肌肉、骨骼、关节、肌腱的代谢,帮助修复病损的作用。

(8)调节情志: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疾病知识的教育是整个治疗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助于患者主动参与治疗并与医师的合作。

脊柱关节炎怎么治好?

脊柱关节炎怎么治好?

脊柱关节炎怎么治好?脊柱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风湿性疾病,主要是指患者的关节部位由于炎症影响出现病变,使患者遭受比较大的痛苦,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学习。

因此如何有效治疗脊柱关节炎是病人以及病人家属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针对脊柱关节炎的治疗措施也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针对脊柱关节炎的病理机制和治疗措施,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什么是脊柱关节炎?(一)脊柱关节炎的概述脊柱关节炎属于慢性炎症性风湿性疾病,在临床医学中也被称为“脊柱关节病”和“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

脊柱关节炎包括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性关节炎、未分化脊柱关节炎等,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具有非常巨大的损伤和影响。

通常脊柱关节炎的高发期是青年阶段和中年阶段,男性患者数量远高于女性患者,同时脊柱关节炎具有非常强的遗传易感性,研究人员发现,脊柱关节炎与人体的HLA-B27基因具有非常强的关联性,HLA-B27阳性的人容易得脊柱关节炎,但这个病并不是一个遗传病,它的发病与环境因素、肠道的炎症、肠道细菌等等都有关系。

患脊柱关节炎后会导致患者产生多种身体上的不舒服危害患者健康,因此脊柱关节炎需要及时治疗。

(二)脊柱关节炎的临床病症1.中轴受累脊柱关节炎最常见的临床病症是中轴受累,其中银屑病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是最容易出现中轴受累的两个疾病。

所谓中轴受累,是指患者的脊柱部位受到疾病侵犯,包括腰椎、胸椎、颈椎,还会出现骶髂关节病变,而且该病有自己的特征,一般是从下往上发展,腰椎先受累,进而由下向上出现胸椎颈椎的问题。

该病多为隐匿性起病,刚开始症状比较轻,很少急性起病,如果急性起病要与腰椎间盘突出、肌肉扭伤等进行鉴别。

脊柱关节炎早期出现下腰部疼痛,患者夜间睡眠时疼痛明显,影响翻身,甚至可以出现“半夜疼醒”情况,需要起床活动活动,疼痛减轻再次入睡,早上醒来仍感觉疼痛明显,早起活动后可以减轻;活动可减轻是我们这个病很重要的特点,患者久站、久坐不动时也会出现下腰痛,依然是活动后症状减轻;这种特点的下腰部疼痛也是我们区分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的重要依据;除下腰痛以外,早起患者会觉得腰部僵硬,随着起床活动僵硬感减轻。

健康讲座-强直性脊柱炎

健康讲座-强直性脊柱炎

健康讲座-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知识简介强直性脊柱炎 定义✧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脊柱和骶髂关节,以脊柱炎及骶髂关节炎为标志。

✧强直性脊柱炎英文简称:AS(Ankylosing spondylitis)✧以中轴肌腱端炎和滑膜炎为主要特点,最终导致骶髂关节和脊柱的纤维化和晚期骨性强直。

强直性脊柱炎 流行病学✧我国AS患病率:约0.3%✧男性多见,女性病情较轻✧遗传倾向✧发病年龄为10-40岁,高峰在15-35岁✧>50岁及<8岁发病者少见强直性脊柱炎的特征✧有家族史✧45岁前发病,隐匿起病✧炎性腰背痛,胸痛,交替性臀部疼痛 ✧腰背痛持续3个月以上✧有晨僵、活动后减轻✧急性前色素膜炎✧下肢非对称性滑膜炎✧足跟肌腱端炎✧X线骶髂关节炎病因✧遗传因素✧感染因素✧生活环境✧外伤✧内分泌失调或代谢障碍关节表现✧中轴关节表现–骶髂、腰椎、胸椎、颈椎–“由下而上”发展✧周围关节病变—髋、肩、膝、踝关节等外周关节受累特点✧发病年龄越小, 外周关节受累越明显, 致残性越高✧极罕见手足小关节受累✧下肢多于上肢✧单/寡关节受累多于多关节受累✧不对称性多于对称性✧除髋关节以外, 膝和其它关节的关节炎症状多为间歇性, 临床症状较轻 ✧很少发现骨质破坏的影像学证据关节外表现✧眼睛:葡萄膜炎–多为眼前段–发生率约25-30%✧心血管系—升主动脉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均少见)✧肾脏—淀粉样变性&IgA肾病,(均少见)✧神经系统病变—常与脊柱骨折、脱位或马尾综合征相关✧肺实质病变—少见的晚期表现AS相关检查体格检查✧下肢4字试验✧枕壁距和耳壁距✧胸廓活动度检查✧脊柱活动度检查 Schober试验实验室检查✧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增高✧轻度贫血✧免疫球蛋白(IgA、IgG)轻度升高✧类风湿因子(RF)、抗核抗体(ANA)阴性✧AS病人中HLA-B27阳性率大于90%, 而正常人群仅为 2~7%✧HLA-B27阴性不能排除AS可能影像学检查 骨盆正位平片AS纽约标准中X线骶髂关节炎分级0级:正常I级: 可疑变化II级:轻度异常,可见局限性侵蚀、硬化,但关节间隙无变化或轻度增宽III级:明显异常,为中度/进展性骶髂关节炎,伴有以下一项/一项以上改变;侵蚀、硬化、关节间隙增宽/狭窄,或部分强直IV级: 严重异常,完全性关节强直诊断和治疗介绍强直性脊柱炎纽约修订标准(1984年)✧临床标准:–下腰痛持续≥3个月,疼痛随活动而改善,但休息后不减轻–腰椎在前屈侧屈活动受限–扩胸度较同年龄、性别的正常人减小✧放射学标准:–单侧骶髂关节炎3~4级,双侧骶髂关节炎2~4级–加上临床标准3条中至少1条✧诊断标准:•(1)肯定AS: 符合放射学标准和1项(及以上)临床标准。

脊柱关节炎分类标准

脊柱关节炎分类标准

脊柱关节炎分类标准脊柱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脊柱和周围关节的炎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脊柱关节炎,医学界制定了一套分类标准,以便对患者进行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下面将介绍脊柱关节炎的分类标准。

一、按病因分类。

1. 强直性脊柱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关节炎是一种以脊柱和骨盆关节为主要受累部位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尚不明确,但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脊柱和骨盆关节的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

2. 反应性关节炎。

反应性关节炎是一种由感染引起的关节炎,常见的病因包括细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和寄生虫感染。

临床上常表现为关节炎、尿道炎、结膜炎和皮肤损害等症状。

3. 无菌性关节炎。

无菌性关节炎是一种由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关节炎,常见的病因包括外伤、代谢性疾病和免疫性疾病。

临床上常表现为关节炎、关节肿胀和关节功能障碍。

二、按临床表现分类。

1. 轴突性脊柱关节炎。

轴突性脊柱关节炎是一种以脊柱和骨盆关节为主要受累部位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脊柱和骨盆关节的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

患者常出现腰背部疼痛、夜间加重、晨僵等症状。

2. 周围关节型脊柱关节炎。

周围关节型脊柱关节炎是一种以周围关节为主要受累部位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周围关节的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常见受累关节包括手、腕、踝、膝等。

3. 混合型脊柱关节炎。

混合型脊柱关节炎是一种同时受累脊柱和周围关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脊柱和周围关节的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患者常出现腰背部疼痛、夜间加重、晨僵,同时伴有手、腕、踝、膝等关节的疼痛和肿胀。

三、按病程分类。

1. 急性脊柱关节炎。

急性脊柱关节炎是一种病程较短、症状较为严重的脊柱关节炎,常见症状包括突然发作的剧烈疼痛、关节肿胀和功能障碍。

患者常出现急性发作,病情进展迅速,需及时诊断和治疗。

2. 慢性脊柱关节炎。

慢性脊柱关节炎是一种病程较长、症状较为缓解的脊柱关节炎,常见症状包括持续性的疼痛、关节僵硬和功能障碍。

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

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
有害的CD8+T细胞介导的反应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自身免疫性损伤和炎症
02
机制假说——关节炎肽假说
哪些研究和发现支持这一假说?
1、 反应性关节炎患者关节腔滑液发现HLA-B*27限制性CD8+T细胞对沙门氏菌或衣原体的特异 性反应
细菌类的 关节炎肽
2、与HLA-B*27阳性但健康的人相比,AS患者具有针对克雷伯氏菌的、与B27交叉反应的自身 抗原性抗体的概率更高
5
01
疾病简介
) 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HLA-B*27由6号染色体上MHC区域B位 点编码的α链和非MHC编码的β链,即 β2微球蛋白组成
HLA-B27基因
MHC)的组织抗 原(膜相关糖蛋 白、第6号染色 体)
HLA-I类基因中B座 位上的第27主型
细胞之间的相互识别 和诱导免疫反应,调 节免疫应答
• 有消炎止痛、减轻僵硬和肌肉痉挛作用;目前治疗疼痛与晨僵表现AS 患者治疗的一线用药,NSAIDs化学结构不同,但都通过抑制前列腺素 的合成,发挥其解热、镇痛、消炎作用
• 持续NSAID治疗可以延缓AS患者放射学进展 • 主要问题是胃肠道副作用和肾脏损伤,
32
糖皮质激素
全身用糖皮质激素不会改善中轴炎症症状 急性虹膜炎或外周关节炎 局部注射治疗: 关节腔或附着点
Berlin标准
(1).晨僵>30分钟。 (2).活动后改善休息不缓解。 (3).因为背痛在后半夜疼醒。 (4).交替性臀部疼痛。
如果患者的慢性背痛>3个月,其符合 上述4条中的至少2条,则考虑IBP。该标 准的敏感性为70.3%,特异性为81.2%.
ASAS标准
(1).活动后症状改善。 (2).夜间痛。 (3).隐匿性起病。 (4).40岁以前发病。 (5).休息后症状无改善。

强直性脊柱炎:一种被忽视的全身性疾病

强直性脊柱炎:一种被忽视的全身性疾病

强直性脊柱炎:一种被忽视的全身性疾病李坤鹏;黄烽【期刊名称】《浙江医学》【年(卷),期】2015(037)021【总页数】3页(P1727-1729)【作者】李坤鹏;黄烽【作者单位】100853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风湿科;100853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风湿科【正文语种】中文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以中轴和外周关节炎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自身免疫病与炎症性疾病,X线骶髂关节炎是诊断的主要标准之一,而肌腱附着点炎是AS的病理学特征。

近年来国际风湿病学界对AS的认识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认为AS作为一种慢性系统性炎性疾病,除了侵犯中轴及外周关节外,还常伴随眼睛、皮肤、胃肠道、心血管等关节外器官的受累表现以及由此带来的焦虑、抑郁等各种心理症状,且眼睛、心脏等重要器官受累及心理疾患将会导致工作能力的丧失及更高的致残率,同时也会影响医生的治疗决策[1]。

2015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大会上,许多学者提出应高度重视AS的关节外表现,并强调AS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这一观点,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需联合眼科、皮肤科、消化科甚至心理科等其他专科医师共同进行。

国际风湿病学界对AS的普遍认识始于20世纪70年代发现HLA-B27与之密切相关后,当时对该病的认识还限于其与类风湿关节炎的不同,即类风湿因子阴性,关节的受累以中轴关节(骶髂关节、脊柱及椎小关节)为主,很少有外周关节受累,即便出现了外周关节受累,也与类风湿关节炎不同,主要累及下肢大关节,呈非对称性。

如果AS患者出现上肢关节受累,或检查发现类风湿因子阳性,往往认为两种疾病合并。

随后的临床实践逐渐认识到AS亦可累及下肢的小关节、上肢关节,还可有眼睛、皮肤、胃肠道、心血管等关节外器官的受累表现。

由于这些关节外症状并不与疾病的活动关联,可以早于腰背痛与关节炎多年出现,也可在AS的主要临床症状得到控制、疾病稳定时发生,所以往往被忽视,患者本人也觉得这些表现与AS无关,就诊时往往未提及。

2019中国中轴型脊柱关节炎专家共识

2019中国中轴型脊柱关节炎专家共识

2019中国中轴型脊柱关节炎诊断和非手术治疗专家共识发布一、制定背景脊柱关节炎( SpA) ,或称脊柱关节病( SpAs) ,是一组慢性炎症性疾病,具有特定的病理生理、临床、放射学和遗传学特征。

其显著特点是炎性腰背痛,伴或不伴有外周关节炎。

这一类疾病包括: 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x-SpA) [包括强直性脊柱炎( AS) 和放射学阴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nr-axSpA)]、反应性关节炎(ReA)/莱特综合征、银屑病关节炎(PsA) 、炎症性肠病性关节炎(IBD) 、未分化脊柱关节炎、幼年型脊柱关节炎。

SpA的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炎性腰背痛,患者会至骨科、风湿科、疼痛科、康复科、中医科等各临床科室门诊就诊。

由于缺乏对SpA诊断和治疗的认识,以致该疾病常被漏诊、误诊或延迟诊断,使得许多患者错失SpA治疗的最佳时间,导致患者的病情和残疾程度加重。

本次共识旨在规范SpA在临床工作中的诊断和治疗,为临床相关人员提供该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在临床工作中,中轴型脊柱关节炎( ax-SpA) 较为常见,故本次专家共识主要侧重于中轴型脊柱关节炎。

二、ax-SpA的诊断(表1)ax-SpA具有多种症状,常难以识别,导致诊断延迟、漏诊或误诊。

肌肉骨骼(如炎性腰背痛、肌腱附着点炎、指/趾炎) 或关节外症状(如虹膜睫状体炎或银屑病) 都可能是最初的症状。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银屑病家族史是ax-SpA的主要风险因素。

即使患者确诊为虹膜睫状体炎、银屑病或者炎症性肠病,仍需要考虑其是否是ax-SpA的脊柱关节外症状。

二、ax-SpA的诊断(表1)ax-SpA具有多种症状,常难以识别,导致诊断延迟、漏诊或误诊。

肌肉骨骼(如炎性腰背痛、肌腱附着点炎、指/趾炎) 或关节外症状(如虹膜睫状体炎或银屑病) 都可能是最初的症状。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银屑病家族史是ax-SpA的主要风险因素。

即使患者确诊为虹膜睫状体炎、银屑病或者炎症性肠病,仍需要考虑其是否是ax-SpA的脊柱关节外症状。

脊柱性关节炎的症状是什么?

脊柱性关节炎的症状是什么?

脊柱性关节炎的症状是什么?
关节炎的种类分为很多种,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种脊柱性关节炎,脊柱性关节炎又叫做脊柱关节炎,是血清阴性的,有这种疾病,患者会明显感觉到疼痛,而且会有僵硬的情况出现,比较常见的就是早上起来之后,僵硬的时间越来越长,慢慢的会延续到各个部位,具体症状以下讲解。

脊柱关节炎中强直性脊柱炎和银屑病关节炎脊柱病型以中轴受累为主。

广义的中轴范围应该是指从骨盆到颈椎,其中包括髋关节;狭义的中轴受累主要指累及到颈、胸、腰椎和骶髂关节。

中轴脊柱炎包括骨关节、韧带肌腱和附着点炎等。

中轴受累包括早期和晚期,早期主要表现为炎性腰背痛,但放射线上还未表现出骶髂关节炎的表现,这部分患者通常在临床上容易被漏诊或误诊。

晚期的临床表现非常明显,包括骶髂关节炎、脊柱部分或全程受累、病人体型体态变化、活动受限、影像学变化,容易被临床确诊,但即使被临床正确地诊断,或者患者已经出现了功能受限或残疾。

因此要重视强直性脊柱炎早期中轴受累的诊断和治疗,从而尽早控制病情。

晨僵至少持续1小时,患者晨起后感到手指僵硬,手不能握紧拳头,晨僵时间越长表明病情越重。

关节受累常是对称性的,最常侵犯的关节依次为腕、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跖趾关节、膝、踝、肘,其次侵犯肩、髋关节等。

有脊柱性关节炎的患者最好及时的到医院去做一个详细的
检查,要拍一个x光片,还要做一些其他的外科检查,确定病情是怎样发展的?有没有一些其他的并发症,一般澄江的时间如果越长的话,就表示病情已经比较严重了,可以自己观察一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直性脊柱炎和中轴脊柱关节炎
慢性背部疼痛在全球范围内非常普遍并广受关注。

然而,目前尚无令人满意的具体治疗方法。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炎性疾病,在发展后期会引起脊柱关节的骨融合,虽然并不常见但是引起背部疼痛公认的原因。

在过去的十年中,强直性脊柱炎被认为是中轴脊柱关节炎更广泛和更普遍的诊断子集。

中轴脊柱关节炎在美国的患病率估计占成年人口的0.9~1.4%,与类风湿关节炎的患病率大概相同。

中轴脊柱关节炎一般由风湿科的医师诊断和治疗,并且有具体的治疗方法。

然而,延误诊断是常见的,主要由于非类风湿科医师缺乏对这种疾病的认识所造成。

这篇综述试图提高非类风湿科医师对中轴脊柱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的认知以及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以便能快速和准确的诊断及治疗。

文章来源: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nd Axial Spondyloarthritis.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