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

合集下载

强直性脊柱炎完整ppt课件

强直性脊柱炎完整ppt课件

整理版课件
8
临床表现
整理版课件
9
2.晨僵。病人在清晨或久坐起立时出现腰背部 发僵,轻微活动后症状可减轻。晨僵常为早 期症状。
3.晚期由于整个脊柱自下而上发生强直,病人 的脊柱活动明显受限,不能弯腰,甚至驼背 畸形及整个脊柱强直。
4.其他症状。早期常有体重减轻,活动期常有 疲乏无力、发热及夜间出汗等。
停止工作
• 强直性脊柱炎功能的大部分丧失,都发生在 病初十年内,并且与外周关节炎、脊柱X线 改变及脊柱竹节样变的进展密切相关
整理版课件
20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感 谢 阅
读感 谢 阅 读
整理版课件
18
外科治疗
• 髋关节受累引起的关节间隙狭窄、强直和畸 形是本病致残的主要原因。为了改善患者的 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是最佳选择。置换术后绝大多数患者的关节 痛得到控制,部分患者的功能恢复正常或接 近正常,置入关节的寿命90%达10年以上。
整理版课件
19
预后
• 通常为良性过程 • 髋关节受累时强直性脊柱炎预后不良的标志 • 强制性脊柱炎患者平均在患病十五六年后须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强直性脊柱炎
பைடு நூலகம்
整理版课件
1
概述
整理版课件
2
流行病学
整理版课件
3
HLA-B27
整理版课件
4
病因和发病机制
整理版课件
5
感染
整理版课件
6
病理
整理版课件
7
• 病变最初从骶髂关节逐渐发展到骨突关节炎 及肋椎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柱,并累及骶髂关节和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

本病又名Marie-strümpell病、Von Bechterew病、类风湿性脊柱炎、类风湿中心型等,现称AS。

由于本病也可侵犯外周关节,并在临床、放射线和病理表现方面与RA相似,故长时间以来一直被看成是类风湿关节炎的一种变异型,称为类风湿性脊柱炎。

鉴于AS患者不具有IgM类风湿因子(血清阴性)以及它在临床和病理表现方面与RA明显不同,1963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RA)终于决定将两病分开,以“强直性脊柱炎”代替“类风湿性脊柱炎”。

症状体征1.临床概况25年前发现的HLA-B27与强直性脊柱炎和脊柱关节病之间的关系,拓宽了我们对这类疾病总的认识。

这类疾病以肌腱端炎、指/趾炎或少关节炎起病,部分病例可发展成骶髂关节炎和脊柱炎,伴有或不伴有急性前葡萄膜炎或皮肤黏膜损害等关节外表现。

肌腱起始端炎症(图1),发生在足(跖底筋膜炎和(或)跟骨骨膜炎及跟腱炎可引起足后跟疼痛)、胫骨结节和其他部位,而在临床往往缺少明显的炎性肠病、银屑病或肠道或泌尿生殖道的感染。

肌腱端部位受到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多形核白细胞浸润,其附近的骨髓腔也出现水肿和受到浸润。

强直性脊柱炎的显著特点是,其中轴肌端炎和滑膜炎的高发生率,且最终导致骶髂关节和脊柱的纤维化和晚期的骨性强直。

虽然所有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骶髂关节受累,临床上真正出现脊柱完全融合者并不多见。

骶髂关节炎引起的炎性腰痛,呈隐匿性、很难定位,并感到臀部深处疼痛。

起病初,疼痛往往是单侧和间歇性的,几个月后逐渐变成双侧和持续性,并且下腰椎部位也出现疼痛。

典型的症状是固定某一姿势的时间较长或早晨醒来时症状加重(“晨僵”),而躯体活动或热水浴可改善症状。

肌腱端炎,是脊柱关节病的主要特征,炎症起源于受累关节的韧带或关节囊附着于骨的部位、关节韧带附近以及滑膜、软骨和软骨下骨。

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

AS的影像学检查3
后期关节融合后形成竹节样脊椎
椎体边缘间形成的典型的桥梁骨疣
AS的影像学检查4
❖CT、MRI 目的: 骶髂关节的早期病变 韧带骨化或椎体骨折对神经的压迫
AS的病理改变
❖低倍显微镜下见: 韧带骨赘替代了 外层纤维环将相 邻椎体连接在一 起,而间盘正常。
AS的病理改变
◆ 韧带骨赘的演变过程: 椎体边缘附丽的纤维
环浅层发生炎性骨化逐 渐形成方椎直至形成骨 桥导致椎体融合
AS的病理改变❖ 受累的椎 Nhomakorabea呈现出竹节状脊椎
AS的病理改变
❖ 受累的髋关节 表现出:关节 囊的骨化和关 节腔广泛的骨 桥形成
X-ray
❖ MRI显示L1/L2、L2/L3骨髓炎症水肿 ❖ 2年后X-ray该部位新骨赘形成
AS的临床特征
骨骼 非骨骼
中轴关节炎 ( 骶髂关节炎和脊柱炎) 外周关节炎 (髋关节 较多见,其他比较少见) 其他: 肌腱炎, 骨质疏松, 椎体骨折, 椎体融合, 假关节形成
急性前葡萄膜炎 心血管受累(主动脉瓣闭锁不全) 肺部的受累(肺上叶纤维化) 马尾综合症 肠粘膜损害 淀粉样变性
AS流行病学
❖ 家族遗传倾向。
❖ 与HLA-B27关系密切相关(AS病人B27阳性率达90%)
❖ 发病率(与地区、人种有关)
国外:0.5%~2.3%
国内:0.4%
❖ 男>女比例:
10:1(in 1949 )
2.6:1( in 1993)
AS的病因
❖ 不明确
❖ 基因有关:HLA-B27的转基因大鼠成功地培育出强直性
AS的实验室检查
❖ 血沉增快 ❖ C反应蛋白增高
❖ HLA-B27阳性

强直性脊柱炎如何确诊

强直性脊柱炎如何确诊

强直性脊柱炎如何确诊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的炎症性关节病,主要特征是脊椎骨关节的炎症和强直。

该疾病主要影响脊椎和骨盆区域的关节,导致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控制疾病进展和预防并发症非常重要。

那么,如何确诊强直性脊柱炎呢?1. 病史询问与体格检查: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时,医生首先会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病史询问包括了疼痛的性质、部位和时间,以及有无其他关节的受累情况等。

体格检查主要是检查脊柱的活动度和关节的肿胀、疼痛等情况。

2. 影像学检查: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射线、磁共振成像(MRI)和超声检查。

X射线可以用于检查脊柱和骨盆区域的异常改变,包括脊柱的强直、骨质破坏和韧带钙化等。

MRI在早期诊断中非常有用,可以显示骨关节的炎症、软组织的水肿和关节囊的增厚等。

超声检查可以检测到关节积液、血管炎等。

3. 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可以帮助筛查强直性脊柱炎及相关的炎症性关节病。

常用的实验室指标包括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和HLA-B27检查。

血沉和C反应蛋白的升高提示存在炎症反应,类风湿因子的阳性率较低,但可以排除其他类风湿性疾病。

HLA-B27是强直性脊柱炎的遗传标记,阳性结果可以作为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重要参考。

4. 临床诊断标准:根据国际强直性脊柱炎学会(ASAS)制定的临床诊断标准,确诊强直性脊柱炎需要同时满足以下4个方面的条件:①脊柱炎患者(包括脊柱和骨盆关节)的相关临床表现;②脊柱炎的早期体征或病理改变;③关节影像学证据;④实验室检查或者临床证实的其他关节炎性脊柱炎。

5. 治疗试验: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方法之一是进行阿奇尔斯腱进行性牵张试验。

这是一种用于检测强直性脊柱炎的特异性体征的测试方法。

在这个测试中,医生会拉开患者的阿奇尔斯腱,如果患者有强直性脊柱炎,那么阿奇尔斯腱会出现疼痛和不适。

总之,强直性脊柱炎的确诊需要综合考虑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临床诊断标准和治疗试验等多个方面。

强直性脊柱炎确诊标准

强直性脊柱炎确诊标准

强直性脊柱炎确诊标准1. 临床表现。

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表现多样,早期常表现为腰背部疼痛和僵硬,尤其在早晨或长时间静坐后症状加重。

随着疾病的进展,疼痛和僵硬可波及颈部和其他关节,甚至影响呼吸功能。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强直性脊柱炎的疼痛通常在夜间和早晨较为明显,这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腰背痛有所不同。

2. 影像学检查。

X线、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确诊具有重要价值。

典型的X线表现包括骶髂关节、脊柱椎体和椎间盘的炎性改变,以及骨质增生、骨桥和椎间隙狭窄等表现。

CT和MRI可以更清晰地显示骶髂关节、脊柱和骨盆的炎性改变,有助于早期诊断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3. 血清学检查。

血清学检查是强直性脊柱炎的辅助诊断手段之一。

患者常常出现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升高,血清中HLA-B27阳性率也较高。

这些指标的异常可以提示强直性脊柱炎的可能性,但并非特异性诊断指标,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

4. 诊断标准。

根据2010年ASAS(强直性脊柱炎国际研究协会)制定的强直性脊柱炎分类标准,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需要满足下列条件:(1)年龄在45岁以下;(2)腰背部疼痛和僵硬持续3个月以上,且休息后症状缓解不明显;(3)晨僵时间超过30分钟;(4)患者有活动性腰背部疼痛和受累关节炎性疼痛;(5)影像学检查显示骨质增生、骨桥、椎体炎性改变等特征性表现;(6)患者血清中HLA-B27阳性。

根据上述标准,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查,可以对强直性脊柱炎进行准确诊断。

5. 诊断注意事项。

在临床实践中,需要注意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如腰椎退行性改变、强直性脊柱炎伴发的肠炎、银屑病性关节炎等。

此外,部分患者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误诊或漏诊,因此临床医生需提高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警惕性,及时进行综合评估和诊断。

总之,强直性脊柱炎的确诊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查,遵循临床诊断标准进行判断。

强直性脊柱炎最佳治疗方案

强直性脊柱炎最佳治疗方案
-教育患者自我监测病情变化,及时与医疗团队沟通。
六、结论
本方案针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提供了一套全面、科学、人性化的治疗方案。通过综合应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社会支持及手术治疗,旨在达到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治疗策略,实现个体化治疗的最佳效果。
4.外科治疗
对于严重关节僵硬、畸形或功能障碍的患者,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四、治疗监测
1.定期评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2.监测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3.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及时提供心理支持;
4.定期复查相关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五、健康教育
1.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提高治疗依从性;
2.指导患者正确用药,了解药物副作用;
2.综合治疗:采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及心理社会支持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
3.长期管理:AS是一种终身性疾病,需长期监测和调整治疗方案。
三、治疗方案
1.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作为一线治疗,用于缓解疼痛和炎症。
-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DMARDs):对于NSAIDs疗效不佳的患者,可考虑使用DMARDs。
强直性脊柱炎最佳治疗方案
第1篇
强直性脊柱炎最佳治疗方案
一、前言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简称AS)是一种慢性的炎症性关节病,主要侵犯脊柱及骨盆的关节。此方案旨在为患者提供全面、科学、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减轻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
二、治疗目标
1.缓解疼痛和炎症;
第2篇
强直性脊柱炎最佳治疗方案
一、背景概述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简称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中轴关节,以脊柱最为常见。本方案旨在提供全面的治疗策略,旨在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并延缓疾病进程。

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一、概述强直性脊柱炎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炎症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是四肢大关节、椎间盘纤维环及其附近结缔组织纤维化和骨化,以及关节强直为病变特点的慢性炎性疾病。

二、临床表现1.初期症状: 16~25岁青年,尤其是青年男性。

强直性脊柱炎一般起病比较隐匿,早期可无任何临床症状,有些病人在早期可表现出轻度的全身症状,如乏力、消瘦、长期或间断低热、厌食、轻度贫血等。

2.关节病变表现: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多有关节病变,且绝大多数首先侵犯骶髂关节,以后上行发展至颈椎。

少数病人先由颈椎或几个脊柱段同时受侵犯,也可侵犯周围关节,早期病变处关节有炎性疼痛,伴有关节周围肌肉痉挛,有僵硬感,晨起明显。

3.其他症状:关节外病变,多见于心脏、眼部、耳部、肺部、神经系统等病变。

大多出现在脊柱炎后,偶有骨骼肌肉症状之前数月或数年发生关节外症状。

三、健康教育(一)用药指导1.非甾类抗炎药有消炎止痛、减轻僵硬和肌肉痉挛作用。

副作用为胃肠反应、肾脏损害、延长出血时间等。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更应特别注意。

2.柳氮磺胺吡啶,SSZ是5-氨基水杨酸(5-ASA)和磺胺吡啶(SP)的偶氮复合物。

副作用主要为消化道症状、皮疹、血象及肝功改变等,但均少见。

用药期间宜定期检查血象及肝肾功能。

3.甲氨蝶呤,据报道疗效与SSZ相似。

副作用有胃肠反应、骨髓抑制、口腔炎、脱发等,用药期间定期查肝功和血象,忌饮酒。

4.糖皮质激素一般情况下不用,但在急性虹膜炎或外周关节炎用NSAIDS治疗无效时,可局部注射或口服糖皮质激素。

5.雷公藤多甙有消炎止痛作用,服用方便。

副作用有胃肠反应、白细胞减少、月经紊乱及精子活力降低等,停药后可恢复。

6.益赛普、阿达木单抗等是目前治疗AS等脊柱关节疾病的最佳选择,有条件者应尽量选择。

(二)饮食指导饮食多样化,营养均衡,给予高蛋白高纤维、高钙和含铁等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可食适量辛热食品,能祛湿邪,如椒、葱、蒜、茴香,冬季适当服姜汤以湿胃散寒。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炎症性关节病,主要累及脊柱和骨盆,临床上常见的表现为腰背部疼痛和僵硬,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强直性脊柱炎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识别和诊断这一疾病。

一、临床症状。

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部疼痛和僵硬,常常是对称性的,起病缓慢,逐渐加重。

晨僵是强直性脊柱炎的典型表现,患者早晨起床后腰背部僵硬,需要通过活动才能缓解。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全身疲乏、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非特异性症状。

在疾病晚期,患者还可能出现脊柱侧凸、关节炎、眼部炎症等并发症。

二、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重要手段。

常规X线检查可以显示脊柱和骨盆的典型改变,如骶髂关节、脊柱椎体、骨盆骶髂关节的骨质增生、骨质疏松和骨质吸收等。

此外,MRI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软组织和关节的炎症情况,有助于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三、实验室检查。

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的升高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此外,HLA-B27抗原的检测也是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重要手段。

约90%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携带HLA-B27抗原,因此对于临床上具有典型症状但影像学检查未能确诊的患者,HLA-B27的检测可以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四、临床诊断标准。

根据2010年ASAS(脊柱关节炎研究协会)发布的强直性脊柱炎分类标准,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诊断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腰背部疼痛和僵硬,持续时间不少于3个月;2)晨僵,持续时间不少于30分钟;3)活动后疼痛缓解;4)影像学检查显示骶髂关节或脊柱的典型改变。

同时,需要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腰背部疼痛和僵硬,如腰椎间盘突出、脊柱骨质增生等。

综上所述,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同时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腰背部疼痛和僵硬。

临床医生应当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结合诊断标准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表现-关节外表现
3、肺部病变:肺实质病变是少见的晚期关节外 表现,以缓慢进展的肺上段纤维化为特点,平均在 发病20年后出现。X线检查见索条状或斑片状模糊 影,逐渐出现囊性变。
4、神经系统病变的出现最常与脊柱骨折、脱位 或马尾综合征相关。
临床表现-一般症状
早期可有低热、乏力、厌食、消瘦等非特
异的临床表现,儿童较易发生。
强直性脊柱炎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区别
AS
男女比例 家族史 发病年龄 HLA-B27 RF 3-5:1 明显 10-30岁 (+) (-)
RA
1: 4 不明显 30-50岁 (-) (+)
病理
骶髂关节炎 关节受累 脊柱
附着点炎
(+) 大关节、少关节不对称 全部,上升性
滑膜炎
(-) 小关节、多关节对称 颈椎
实验室
放射学
1
* 积分≥3.5可诊断
Z Rheumatol,1990,49(2):82-7.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
影像学: – X线:根据1984年纽约修订 标准双侧2级以上或单侧3 级以上 或 – MRI:活动性(急性)骶髂关 节炎 临床特征 1. 炎性背痛(根据专家) 2. 脊柱外表现(1项):关节炎,肌腱端 炎 (跟足跟),虹膜炎,指趾炎,银屑病,克罗 恩病/ 溃疡性结肠炎 3. 对NSAIDs反应好 4.脊柱关节病家族史 5. HLA-B27 6. CRP或ESR增高
强直性脊柱炎的脊柱病变
方形椎: 椎体前缘上下角的骨炎 骨硬化 骨破坏
前缘正常的凹陷消失
方形椎体
强直性脊柱炎的脊柱病变
竹节样脊柱:方形椎+脊柱两侧的骨桥+椎旁韧带和椎前韧 带钙化
强直性脊柱炎的骨炎X线片
坐骨结节、耻骨和坐骨等肌腱附着处发生骨膜增生,呈羽毛 状或“胡须”样,常伴局部骨质增生、硬化及囊状侵蚀破坏 下图: 坐骨结节骨硬化和羽毛状骨炎
骶髂关节炎是强直性脊柱炎的病理标志,也常是其最早 的病理表现之一。周围关节病理显示滑膜增生、淋巴样浸润 和血管翳形成,但没有RA常见的滑膜绒毛增殖、纤维原沉积 和溃疡形成。最新研究表明,AS的软骨破坏主要从软骨下骨、
肌腱与骨结合部的炎症开始逐步向软骨发展(由内向外),
而RA则主要由滑膜炎开始,逐步出现软骨及软骨下骨的破坏 (由外向内)。
臀区痛
跟腱炎
侵蚀
骨赘
下肢关节炎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
--Mau等
遗传学 临床 标 准 HLA-B27 炎性腰痛 自发或压迫骶髂关节引起下腰痛, 放射至臀部或大腿 后部;自发或压迫诱发的胸痛或扩胸受限(<2.5cm) 外周关节炎或足跟痛 前色素膜炎 颈椎或腰椎各方向活动受限 血沉增快 年龄<50岁(男>15mm/h, 女>25mm/h) 年龄≥50岁(男>20mm/h, 女性>30mm/h) 脊柱: 韧带骨赘, 椎体变方, 方形椎 累及骨突关节或肋骨椎骨横突关节 记分 1.5 1 1 1 1 1 1
临床表现-关节表现
4、肌腱端炎:关节外或 关节附近肌腱附着处骨压 痛可以是本病的早期特点, 也可以是部分患者的主要 表现。 常见部位有胸肋关节、 脊柱棘突、肩胛、髂骨翼、 股骨大转子、坐骨结节、 胫骨粗隆和足跟。
临床表现-关节外表现
1、急性虹膜炎:25%~30%的患者可在病程中出现急性虹 膜炎。典型的发病方式为单侧急性发作,出现眼痛、畏光、流 泪和视物模糊。查体可见角膜周围充血、虹膜水肿、病变侧虹 膜色素较健侧变淡、瞳孔缩小。如果有后房粘连,尤其是在扩 瞳的情况下瞳孔可以成不规则状态。一次发作常在4~8周后缓 解,但可在任一眼复发。
骶髂关 节炎的检 查 挤压及牵伸 试验
4字试验与 侧向挤压试 验
枕墙距
肩关节运 动检查测量 两点间距
髋关节 病变的代 偿
胸廓扩 张度与正 常人有重 叠
实验室检查
活动期可有血沉、CRP、血小板和血清IgA的升高 类风湿因子阴性 90%患者B27阳性
骶髂关节炎的X线分级
0级,正常 1级,可疑骶髂关节炎 2级,局限侵蚀、硬化 3级,侵蚀硬化狭窄局限强直
强 直 性 脊 柱 炎 骶 髂 关 节 CT 改 变
Ⅳ级 全部关节呈严重性骨 质破坏、硬化和骨质 疏松 关节完全强直 骶髂关节间隙宽窄不 一 骨皮质中断,关节面广 泛硬化
强直性脊柱炎的脊柱病变
多自骶髂关节开始, 自下而上 病变部位: 韧带和关节囊与骨的附着部 椎体边缘 椎间盘边缘 脊柱周围软组织(含韧带) 椎小关节(椎弓,肋椎,骨突) 环枢关节
强直性脊柱炎
一、概况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 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病变主要 累及骶髂关节,常发生椎间盘纤维化及其附近韧 带钙化和骨性强直,其特征性病理变化是肌腱、 韧带、骨附着点病变。 AS多发于10~40岁,男女之比为5~10:1。本 病有家族遗传倾向,与人类白细胞抗原B27 (LHA-B27)有强相关性。
临床表现-体格检查
Schober试验(<4cm)
压迫两侧髂骨翼
床边试验(Gaenslen征) “4”字试验(Patrick试 验)
骨盆侧压试验 枕-墙距(>0) 指-地距
胸廓活动度(<2.5cm)
骶髂关节按压试验
指地试验正常,各方 向运动均受限
Macrae’s modification of Schober’s test. 维纳斯的酒窝更 有意义
伴下腰区僵硬和疼痛。
也可以以腰痛起病,并引起急性腰背扭伤。
炎性下腰痛的特点 起病年龄<40岁 隐袭起病 持续3个月以上 晨僵 活动后减轻
炎性下腰痛的其它特点 夜间痛 NSAIDs有特效 HLA-B27阳性 有SpA家族史 ESR/CRP增快
具备以上至少4条对AS的敏感性为95-100% 足够量的非甾类抗炎药24~48h症状几乎完全缓解,停药24~ 48h又出现 骨科疾患或正常人有10-15%的假阳性
二、发病机制
1、遗传遗传因素:在AS中遗传因素大于90%HLA-B27是 基本基因。AS在一个种族群的发病率与HLA-B27的表达 相平行。B27阳性者患AS的几率是B27阴性者的200~300 倍。 2、外源性诱发因素和免疫因素:由外源性因素引发AS慢 性炎症尚未被证实,肺炎克雷白杆菌可能是其中的候选因 素之一。微生物可能通过肠道起作用,60%以上的AS患者 出现肠道的亚临床炎症改变,IgA抗体 ,抗肺炎克雷白杆 菌的IgA抗体 。而该抗体与AS患者的肠道损害是密切相 关的。
强直性脊柱炎的鉴别诊断 --致密性骨炎 双侧骶髂关节间隙正常,而髂骨骨质密度增高
强直性脊柱炎的鉴别诊断 --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
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DISH) 累及整个脊柱,呈弥漫性骨质 增生 以颈椎更易受累,以下胸段(胸 腰椎交界处)最明显 椎间盘完整, 高度不变 椎小关节正常 无椎体边缘硬化或真 空现象 多见于老年人 图A为DISH,图B为AS
临床表现-关节外表现
2、心血管系统受累少见,病变主要包括升主动脉
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传导障碍。但其危险性随着
年龄、病程和髋、肩以外的外周关节炎的的出现而增
加。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在发病15年时发生率仅为3.5
%,而到发病30年时上升到10%。心脏传导异常在15 年时是2.7%,到30年时为8.5%。
确诊:影像学+ 1项临床特征;或
3项临床特征
敏感性 97.1%,特异性94.7%
Ann Rheum Dis. 2009 Mar 17. [Epub ahead of print]
其他脊柱关节炎的诊断
炎性腰背痛、下肢非对称性大关节炎和(或)肌腱端炎
炎性肠病
无 有
银屑病 有 无
银屑病 关节炎*
骶髂关节X片双侧II或单侧III级
2、背部发僵:


晨起为重,轻微活动或热水淋浴后减轻。
固定一个姿势过久可加重腰痛和僵硬感。


夜间痛醒、翻身困难,活动后才能重新入睡。
在湿冷环境中加重。
临床表现-关节表现
3、外周关节炎:43%的患者以外周关节炎起病,75%的患 者在病程中出现外周关节病变,国内报道可达91%。 受累关节以肩髋居多,膝踝也常见,肘和手足小关节也可能 累及。 儿童或青少年起病的患者,髋关节受累更常见,其发生率在 17%~36%之间,常为双侧隐袭起病,并较其他关节受累更易 致残。 间断的膝关节积液可以是幼年强直性脊柱炎的突出表现,也 可以是成人患者早期的唯一表现。
关节外表现
X线 病情进展
较少
骨强直,骶髂关节炎 慢,总致残率:15%—20% 5%严重致残
较多
侵蚀性关节炎 快,总致残率
治疗反应
NSAIDs 与 DMARDs
NSAIDs 与DMARDs
脊柱关节病的主要病理过程源自肌腱端炎 骨重塑反应性硬化和吸收
滑膜炎
新骨形成
骨桥形成
保留间隙 的边沿和 中间的骨 化
炎症修复造成 棘上韧带的骨 化
竹节样 改变的腰 椎
三、临床表现-关节表现
1.炎性下腰痛:本病的初发部位在腰部者占35%~57%,隐 袭起病的慢性下腰痛是最具有特征性的早期症状。 93%的患者起病于30岁之前。 难以定位的钝痛,常感觉在臀部或骶髂区深部。 开始可为单侧或间断性,数月内逐渐变成持续性、双侧受累,
强直性脊柱炎的鉴别诊断
恶性肿瘤
盆腔炎性疾病
化脓性骶髂关节炎
结核性脊柱炎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等。
什么时候考虑患者的得了 强直性脊柱炎?
舌 炎
虹膜炎
虹膜炎发生率
疾病
•AS •Reiter’s •PsA •IBD •UsPA
百分率 20-30 12-37 7-16 2-9 ND
环状龟头炎
脓溢性皮肤角化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