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城市化(共48张PPT)
合集下载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2《城市化》教学课件(共55张PPT)

深圳的变化——1985
深圳的变化——2010
璧山的变化——大东门
璧山的变化——大东门
璧山的变化——安川桥
璧山的变化——安川桥
璧山的变化——文风桥
璧山的变化——现彩虹桥重百店
璧山的变化——沿河路
璧山的变化——沿河路
璧山的变化——沿河路
璧山的变化——沿河路
璧山的变化——夜景
璧山的变化——夜景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第二节 城市化
知识结构
城市化
城市化概念
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 城市化的影响
✓ 人口集中过程 ✓ 地域转化过程 ✓ 经济结构变化
✓ 进程加快 ✓ 城市化差异 ✓ 特大城市发展 ✓ 出现城市群
✓ 城市环境问题 ✓ 城市交通问题 ✓ 城市住宅问题 ✓ 城市社会问题
深圳的变化——1982
1.人口的集中过程 农村人口→城市人口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城市化水平指标)
2.地域的转化过程 农村地区→城市城市地区
3.经济结构的变化 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
某地城市用地的变化
伦敦城市用地的变化
上海城市用地的变化
1911年用地
1949年用地
1990年用地
下图是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图。读图,回答 (1)~(2)题:(导与练P23)
读“我国甲、乙两城市不同区域人口变化(%)统计图”, 回答(1)~(2)题:(导与练P27)
(1)两城市发展进入( B )
A.城市化阶段
B.郊区城市化阶段
C.逆城市化阶段
D.再城市化阶段
(2)甲城市发展水平比乙城市(A )
A.高
B.低
C.相同
D.不确定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导与练P24)
高考地理 第九单元 第二节 城市化课件

nnn
17
1-1 (2014福建厦门质量检测)1985年以来,四个城市中城市化进程最快的 是( )
A.答甲案 CB.乙 C.丙 D.丁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由1985年的30%上升到2010
年的50%,比重变化最大。
nnn
18
1-2 (2014福建厦门质量检测)四个城市中,最可能为矿业城市的是 ( )
答案 D 考查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
nnn
9
5.大气污染源不包括工业、汽车与居民生活排放出的 ( ) A.二氧化碳 B.粉尘 C.氮氧化物 D.碳氢化合物
答案 A 考查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基本识记能力。
nnn
10
重难突破
重难 城市化趋势图的判读方法
1.甲图反映了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
2.乙图表示一个地理事物由t1到t4的历史发展过程,这幅图表明了城市化过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B 解析 从图中看出乙城市1980年城市人口比重基本上是0%,说明该地为
农村地域,而1985年城市人口比重增大到13%左右,所以最有可能是随着矿 产资源的开发而形成。
nnn
19
5
1.该图反映的地理现象是 ( ) A.工业化过程 B.城市化过程 C.逆城市化现象 D.区域化现象
答案 B 考查城市化的概念,由图示可以判断,该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 长,城市范围不断扩大,属于城市化过程,B正确。
nnn
6
2.该现象最重要的标志是 ( ) 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B.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C.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增大 D.城市中心区的面积扩大
程中城市的变化特征是:城市面积由小到大;城市数目由少到多;由孤立的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六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二讲城市化课件PPT

-12-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六章城市与城市化 第二讲 城市化 课件PPT 【PPT 实用课 件】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比较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导致城市化差异的直接原因。发达 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其城市化进程也不同。 二者比较如下。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六章城市与城市化 第二讲 城市化 课件PPT 【PPT 实用课 件】
扩大城市容量;另一类是以日本、新加坡为代表的“内含式”,该模式
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据此完成
第3~4题。
3.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的主要
影响因素是( )
关闭
A第.3城题市,考化查水城平市化的区域B.差人异口。密由度材料可知,“外延式”城市扩容模式,主要
流中心,所以B项正确。第7题,低碳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从公
共服务中心的平均出行距离比较来看,双城增长模式是最优的低碳化模式,
低碳化双城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新建中心与中心城区之间距离较近且
交通便捷,所以D项正确。
关闭
6.B 7.D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六章城市与城市化 第二讲 城市化 课件PPT 【PPT 实用课 件】
易错辨析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 (1)郊区城市化: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化加速阶段的产物。由于人口 急剧扩张,市区规模扩大,城市郊区也纷纷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 郊区城市化是在城市内部出现的,郊区与市区是连为一体的。 (2)逆城市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一些大城市人口向乡 村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其主要原因有人们对环境质 量的要求提高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改善。逆城市化是 由大城市向乡村、小城镇迁移,已超越原城市的地域范围。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3《城市化》ppt课件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产业转移
4 城市化的意义
带来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 的巨大变化,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1 世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18
世
纪
19世纪晚期
二战结束
现在
中
叶
城市化水平随时间变化特点——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图2.18 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1800-2000年)
纽约的光化学烟雾
汽车、工厂等污 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 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 一次污染物,在阳光 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 应,生成臭氧、醛、 酮、酸、过氧乙酰硝
酸酯(PAN)等酸二次雨
污染物,参与光化学 反应过程的一次污染 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 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 染现象叫做光化学烟 雾。
2、城市水污染
项目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52021/8/252021/8/252021/8/258/25/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5日星期三2021/8/252021/8/252021/8/25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52021/8/252021/8/258/25/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52021/8/25August 25,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52021/8/252021/8/252021/8/25
高中地理第三节城市化(27张ppt)优秀课件

城用地规模扩大 城人口在总人口的比 重不断上升
2、衡量城化水平的标志: 城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3、为什么会城化
推拉 推力——使得人群离开村的因素 理论
拉力——吸引人群来到城的因素
4、城化的意义
①、带动_区__域__经__济_________开展;
②、带来_聚___落__形__态_____
的变化;
③、带来_生__产__方__式_____生_ 活、方__式____价___值__观__念、
第三节 城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城化的含义。 2、掌握不同国家、地区城化的进
程及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学会与
他人合作、探究学习。 2、运用地理图表等资料分析、归
纳、总结,比较不同国家城化的过程及
自学指导
1、什么是城化〔概念、标志、推力因素、拉 力因素〕
2、城化的意义
城市化特点
发
起步早
达 国
城化水平高
家
出现逆城化现象
发
起步晚,开展快
展
中
城化水平低
国 家
城开展不合理
探究活动:看图2.24 城化对地理环境各要素产生哪些影响?
生物圈
岩石圈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水圈
大气圈
城化是否必然对地理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呢?
合理的城化。。。。 也可以改善环境。例如, 通过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 施、绿化环境等措施,使得 环境向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 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开展的方 向转变。〔有利方面〕
3、城化进程表 〔结合图2.19和案例4〕
城市 化阶
段
水平
初期 低于30% 阶段 水平低
发展 速度
2、衡量城化水平的标志: 城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3、为什么会城化
推拉 推力——使得人群离开村的因素 理论
拉力——吸引人群来到城的因素
4、城化的意义
①、带动_区__域__经__济_________开展;
②、带来_聚___落__形__态_____
的变化;
③、带来_生__产__方__式_____生_ 活、方__式____价___值__观__念、
第三节 城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城化的含义。 2、掌握不同国家、地区城化的进
程及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学会与
他人合作、探究学习。 2、运用地理图表等资料分析、归
纳、总结,比较不同国家城化的过程及
自学指导
1、什么是城化〔概念、标志、推力因素、拉 力因素〕
2、城化的意义
城市化特点
发
起步早
达 国
城化水平高
家
出现逆城化现象
发
起步晚,开展快
展
中
城化水平低
国 家
城开展不合理
探究活动:看图2.24 城化对地理环境各要素产生哪些影响?
生物圈
岩石圈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水圈
大气圈
城化是否必然对地理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呢?
合理的城化。。。。 也可以改善环境。例如, 通过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 施、绿化环境等措施,使得 环境向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 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开展的方 向转变。〔有利方面〕
3、城化进程表 〔结合图2.19和案例4〕
城市 化阶
段
水平
初期 低于30% 阶段 水平低
发展 速度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2《城市化》课件(共34张PPT)

3、 世界大城市数量增长很快—— 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发展中国家特大城市数量多于发达国家
4、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集中于特大城市的 现象更加明显……
思维扩展 1、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发达国家多, 但城市化水平又比发达国家低,为什么? 2、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比发达国家 快,能说明经济发展速度更快、水平更高吗? 为什么?
2020/4/23
背景资料——深圳市城市面积与城市人口数量的变化
至1980年8月正式设立深圳经济特区,深圳在长达570年 的历史过程中,面积才仅仅发展到3.8平方公里,城里5层楼 房为最高建筑,建立深圳经济特区前,城市人口仅1万人,农 村人口为30万人
截至1996年底止,城区面积为101平方公里(包括宝城、 西乡及深圳机场一带建成区,面积则达130多平方公里),特 区内人口已达160.3万人(加上宝城、西乡和深圳机场附近人 口已近200万);
袋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
问问 自己
伴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世 界的城市化进程出现了哪些特点呢?
2020/4/23
2020/4/23
图2-2-3世界城市化发 展趋势柱状图
看看你绘图的本 领
城 50 市
人
口 40
(
亿 )
30
•世 界
•发展中国家 •
20
10 •
• •
1960
• • •
1980
•
•发达国家
•
年份 2000 2020
思考
世界城市人口增长加快
从上图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更多
2020/4/23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增长更快
世 100
界
城
市 80
4、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集中于特大城市的 现象更加明显……
思维扩展 1、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发达国家多, 但城市化水平又比发达国家低,为什么? 2、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比发达国家 快,能说明经济发展速度更快、水平更高吗? 为什么?
2020/4/23
背景资料——深圳市城市面积与城市人口数量的变化
至1980年8月正式设立深圳经济特区,深圳在长达570年 的历史过程中,面积才仅仅发展到3.8平方公里,城里5层楼 房为最高建筑,建立深圳经济特区前,城市人口仅1万人,农 村人口为30万人
截至1996年底止,城区面积为101平方公里(包括宝城、 西乡及深圳机场一带建成区,面积则达130多平方公里),特 区内人口已达160.3万人(加上宝城、西乡和深圳机场附近人 口已近200万);
袋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
问问 自己
伴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世 界的城市化进程出现了哪些特点呢?
2020/4/23
2020/4/23
图2-2-3世界城市化发 展趋势柱状图
看看你绘图的本 领
城 50 市
人
口 40
(
亿 )
30
•世 界
•发展中国家 •
20
10 •
• •
1960
• • •
1980
•
•发达国家
•
年份 2000 2020
思考
世界城市人口增长加快
从上图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更多
2020/4/23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增长更快
世 100
界
城
市 80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 2.3城市化课件(共46张ppt)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8/42021/8/42021/8/4Wednesday, August 04, 2021
•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8/42021/8/42021/8/42021/8/48/4/2021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8月4日星期 三2021/8/42021/8/42021/8/4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必修2
2.3 城市化
一、什么是城市化?
1995年
2000年
城市数目增多
城市规模扩大
城市等级提升
城市等级体系形成
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人口比重增大
城市占地范围扩大 城市群(带)形成
乡村人口向城市集聚 乡村地域变为城市地域
一、什么是城市化?
1.概念: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 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三阶段
100
后期阶段
80
城市人口比重(%)
60
中期阶段
40
初期阶段
20
0 时间
城镇化过程的S形曲线
分析初期、中期、后期阶段的城化水平、
发展速度、出现的问题。
100
城市人口比重(%)
80
后期阶段
60
中期阶段
40
20
初期阶段
0 时间
城镇化过程的S形曲线
土地质量变化 气候变化:热岛效应 水体质量变化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2、城市环境问题——过快城市化所致
高中地理城市化 ppt课件

这种市区出现“空心化”,人口呈现 负增长,以人口集中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 由此发生逆转。
郊区城市化的现象:
郊区城市化:
是现代的一种普遍
现象,即城市附近的郊 区开始变成城市。
伴随着城市中上阶层人 口移居市郊,城市中心 城区以外的郊区乡村区 域的城市化过程。
再郊城区城市市化化与:再城市化 是城市化发展进
比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
国家
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 起步 速度 水平
现状
发达国家
早
慢
高
逆城市 化
发展中国 家
晚
快
低
城市化发 展不平衡
逆城市化:
• 逆城市化: 即市区内由于交通拥挤、犯罪增长、
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的压力日渐增大,城 市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在那里 形成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
读图: 城乡人口迁移驱动力图
2、城市化的动力: 推力和拉力
推力
拉力
1、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 2、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3、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1、就业机会多; 2、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
3、文化设施齐全; 4、交通便利。
小结:
概念:
城
市
标志:
化
驱动力:
谢谢!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 如图):
程的一个阶段,使城 市因发生逆城市化而 衰败的城市中心区再 度城市化的过程。
三、城市化的影响:
有利影响:
①、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②、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 值观等的变化。
不利影响:
①、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耕地面积减少,土壤污染。 ③、空气污染。 ④、水质恶化、水资源短缺、酸雨。 ⑤、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秩 序混乱。
郊区城市化的现象:
郊区城市化:
是现代的一种普遍
现象,即城市附近的郊 区开始变成城市。
伴随着城市中上阶层人 口移居市郊,城市中心 城区以外的郊区乡村区 域的城市化过程。
再郊城区城市市化化与:再城市化 是城市化发展进
比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
国家
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 起步 速度 水平
现状
发达国家
早
慢
高
逆城市 化
发展中国 家
晚
快
低
城市化发 展不平衡
逆城市化:
• 逆城市化: 即市区内由于交通拥挤、犯罪增长、
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的压力日渐增大,城 市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在那里 形成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
读图: 城乡人口迁移驱动力图
2、城市化的动力: 推力和拉力
推力
拉力
1、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 2、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3、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1、就业机会多; 2、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
3、文化设施齐全; 4、交通便利。
小结:
概念:
城
市
标志:
化
驱动力:
谢谢!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 如图):
程的一个阶段,使城 市因发生逆城市化而 衰败的城市中心区再 度城市化的过程。
三、城市化的影响:
有利影响:
①、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②、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 值观等的变化。
不利影响:
①、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耕地面积减少,土壤污染。 ③、空气污染。 ④、水质恶化、水资源短缺、酸雨。 ⑤、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秩 序混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三县设立雄 安新区,规划初始人口规模在100万人左右。设立雄安新区,可以疏解北京非 首都功能,是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具有重大现实意 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读图,完成5~7题。 5.设立雄安新区的主要目的是 A.吸引国家和外企投资 B.增加北京市服务功能
3.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
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
√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考 向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A.居住人口减少
√B.城区房价昂贵
C.人居环境恶化
D.城区不再扩大
解析 根据材料,“握手楼”分布在城市周边,布局拥挤,居住环境较差,但 却吸引租房者租住,说明了该中心城市的城区房价昂贵,收入较低的外来务工、 经商者不得不到房价较低的郊区租房,故选B。
自主巩固
ZIZHUGONGGU
课后作业
考 向 城市化现象
下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 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 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为 A.20%~30%
√B.30%~40%
2016年《枣庄市新型城镇 化规划(2015-2020年)》 顺利通过评审,该《规划》以薛城区、市中区、峄城区、枣庄高新区作为市域主中 心,构成枣庄市中心城区。按照“西城扩容、东城提质、一体发展”的思路,提升 中心城区综合承载力。西城区扩容量,聚人气,打造现代化“大新城”,成为我市 行政经济、科研创新、商务金融、文化体育中心。东城区提质,通过设施改造, 进一步提升城市宜居水平,通过基础设施互联网互通,实现市中区、峄城区融合 发展,打造全市商业中心区。
C.40%~50% D.60%~70%
考 向 城市化现象
2.图中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
√A.工业化程度提高
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B.人口增长率增大 D.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考 向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握手楼”。 据此完成3~4题。
√C.降低北京市人口密度
D.减少北京市工业污染
6.与京津地区相比,在河北设立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该地区农业历史悠久,基础好 ②该地区开发程度低,用地充足 ③该地区
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 ④新区的建设有利于带动河北发展,打造世界级城
市群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 京津冀地区农业发展历史同样悠久;河北开发程度低,用地充足,地价 低,便于新区开发;与北京、天津相比,该地区基础设施较差,交通不便;新 区的开发,有利于带动河北发展,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乡村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 人口迁往农村
郊区城市化城市总人口增加,逆城市化城市总人口减少。 再城市化 (城乡之间)推拉力方向并非一成不变。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
发达国家的
个别城市
中心 城区
开发市中心衰落区,国内外移民 人口重新实现内迁
2.城市化的过程及特点 (2)空间差异
起步时间 目前速度
是泄洪走廊。 (1)据材料二,分析枣庄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案例探究
材料二:
(1)据材料二,分析枣庄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案例探究
(1)据材料二,分析枣庄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问题: ①城镇化发展滞后,城区空间结构松 散,区域带动作用不强; ②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过分依赖 矿产资源的产出,第三产业落后; ③煤炭资源枯竭,失业人口增加; ④生态环境破坏、环境污染严重(煤 矸石等造成水体、大气、固体废弃物 污染); ⑤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号,随之国务院出台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与城镇互动、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
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镇化与新型农村社区协调 发展与相互促进的城镇化。
(1)结合中国新型城镇化理念,说出你对枣庄未来城市化的建议。
案例探究
(2)结合材料三及生活体验,说出枣庄中心城区(或枣庄新城)建设带来的有利影响。
案例探究
(2)结合材料三及生活体验,说出枣庄中心城区(或枣庄新城)建设带来的有利 影响。
①改善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内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②推动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 ③基础设施改造、绿化环境,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④区域融合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自然灾害影响大
本质:城乡之间经济、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水平差距。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
城市
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 转变为城市地区
城市化
目前发展中国家
郊区城市化
中心
城区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
市区人口激增,城市规模扩大 部分人口迁向近郊区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中心 城区
逆城市化 目前发达国家或地区
发达国家 早 (英国最早) 趋缓 (甚至停滞)
发展中国家 晚 (20 世纪中叶以来)
快
城市人口比重
大 (70%以上)
小 (不到 40%)
所处阶段
城市化表 现及原因
后期 阶段
初期 阶段和 中期 阶段
表现
逆城市化 现象
城市发展不合理
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
原因
高,郊区 基础设施 完善
案例探究
城市化的合理推进,既要遵循与工 业化、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客观规律, 又要受到(如地形、资源等)客观条件 的制约,是一个具有复杂性、长期性的 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在这个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困难, 这需要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每一位 未来美好枣庄的建设者,能够运用科学 规律,辩证地分析问题,创新方法,战 胜困难,建设美丽家乡!
环境 (2016•天津卷)T4 城市热岛
等因素相综合考 、可持
的影 (2017•天津卷)T2天津部分“沽”消失的原因
查,综合性较强 。续发展
响及 (2018·江苏卷)T29(3、4)成渝城市群建设问题、措施
观
措施
(2019年江苏卷)T23.24城市收缩的原因、措施。
学习目标
XUEXIMUBIAO
1.运用图表,比较枣庄市与上海市城镇化过程的差异。 2.运用资料,分析枣庄市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合作讨论枣 庄市中心城区建设的有利影响。(重点) 3.结合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为枣庄市未来城市化提出合理建议。
农村劳动力 过剩
典型例题
典例1
材料一: 图1为1980-2015年枣庄市、上海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统计图, 图2为2018年枣庄市、上海市产业结构图。
图1
图2
枣庄比(上1海)城比市较化当起前步枣晚庄;市城与镇上人海口市比城重市小化;进目程前的处差于异城。市化中期阶段,发展速度快;
(2)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
思维点拨2 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起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的互动机制,才可能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1.合理城市化产生有利影响
思维点拨2 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起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的互动机制,才可能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2.过度或滞后城市化造成不利影响 (1)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大气圈 水圈 岩石圈 生物圈
使气候要素发生变化,出现城市“热岛”现象 影响水循环环节和水质,产生“雨岛”效应,形成“内涝”等
对城市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生物多样性减少
思维点拨2 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起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的互动机制,才可能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2.过度或滞后城市化,产生不利影响 (2)“城市病”的表现及解决措施
30 — 70%之间
缓慢
快速推进
略
郊区城市化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后期阶段 大于 70 %
减缓 逆城市化 发达国家或地区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人口推拉力
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
就业机会多
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
拉 力
文化设施齐全 因
素
交通便捷
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
人口增长快
推 对土地压力大
力 因 素
收入低 社会服务短缺
特点 (2017•江苏卷)T21.22 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
点考查少于影响, 且 多倾向于 不 利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T1.2 握手楼
城市 (2015•山东卷)T3.4城市交通问题 化对 地理 (2016•新课标Ⅰ卷)T6兰斯塔德空间规划实施的影响
影响。
区域认
( 2 ) 一般与人 知、综
口、产业、交通 合思维
思维点拨 1
区域城市化与工业化、经济发展的关系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通常 表现为产业结构升级,它是区 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区域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必然带 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 促进工业化和区域经济发展。
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 水平的重要标志。
我们可以根据区域经济发展 水平、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类 型等来判断该区域城市化的进 程和特点。
思维建模
SIWEIJIANMO
区域经 济发展
生产力 发展
产业 升级
相互促进
相互制约
有
利
城
城乡 推拉力 人
差距
口
表
市 现
影 响
化
土
不
地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