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管理基础知识复习题120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20年公共基础知识100题(含答案)

2020年公共基础知识100题(含答案)

2020年公共基础知识100题(含答案)1.【单选】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第40次常务委员会议通过《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并确定,自2014年7月1日起实行,对于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签订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5年B.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旷工超过10个工作日的,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C.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和津贴补贴D. 事业单位应当根据不同岗位要求,编制工作人员培训计划,对工作人员进行分级分类培训1.【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公共管理常识。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规定: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或者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个工作日的,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事业单位应当根据不同岗位的要求,编制工作人员培训计划,对工作人员进行分级分类培训。

国家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

故选D。

2. 【单选】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聘用合同规定的岗位职责任务,全面考核工作人员的表现,重点考核()。

A. 思想品行B. 工作表现C. 身心素质D. 工作绩效2.【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公共管理常识。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规定: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聘用合同规定的岗位职责任务,全面考核工作人员的表现,重点考核工作绩效。

故选D。

3. 【多选】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要遵循的原则有()。

A. 民主B. 公开C. 竞争D. 择优3.【答案】 ABCD【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公共管理常识。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要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贯彻公开、民主、竞争、择优的原则。

”故选ABCD。

4. 【单选】《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降低岗位等级处分的期间为()。

A. 6个月B. 12个月C. 18个月D. 24个月4.【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公共管理常识。

2020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复习题库及答案

2020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复习题库及答案

2020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复习题库及答案一、填空题:1、制定公务员法的依据是宪法。

答:宪法。

2、为了规范公务员的管理,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促进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答:宪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是在系统总结了党和国家几十年干部人事制度的经验基础上制定的,特别是总结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实施以来的实践经验,并参考了国外人事管理中的有益做法。

答:《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是于2005年4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

答:十5、我国对公务员的管理模式与各国普遍实行的做法一致,分类管理是公务员制度中的科学管理方法,改变了过去党政干部单一模式管理所有人员的制度。

答:分类管理6、公务员的范围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答:国家财政。

7、公务员法中确立了我国公务员制度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答:邓小平理论8、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

答:干部9、公务员制度贯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干部路线和方针。

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0、公务员的管理,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依照法定的权限、条件、标准和程序进行。

答:平等11、公务员法规定对公务员的管理,坚持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的原则。

答:激励保障12、对于公务员的任用,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

答:德才兼备13、现代制度下评价公务员的主要依据是注重公务员的工作实绩,排斥了按年资高低、家庭背景、亲属关系等条件作为公务员录用晋升的标准。

答:工作实绩14、公务员主管部门是党委组织部门和工作实绩。

答:政府人事部门15、中央公务员管理部门负责全国公务员的综合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公务员的综合管理工作。

精编2020年事业单位公共科目综合基础知识(管理岗)完整考试模拟题188题(含答案)

精编2020年事业单位公共科目综合基础知识(管理岗)完整考试模拟题188题(含答案)

2020年事业单位公共科目综合基础知识(管理岗)考试188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A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B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关系问题C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答案】D【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2.构成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基本环节有()。

A. 生产B. 流通C. 交换D. 消费答案:ACD【解析】物质资料的生产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

其中,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分配和交换是中间环节。

四个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3.甲外出嫖*,被公安机关查获。

甲遂冒用同事乙的名义接受了罚款处罚,后公安机关将此情况通告甲所在单位,单位人员议论纷纷。

甲的行为侵犯了乙的何种权利?()A. 名誉权B. 姓名权C. 荣誉权D. 名称权答案:AB【解析】A项应选,名誉权是指自然人或法人就其自身特性所表现出来的社会价值而获得社会公正评价的权利。

B项应选,根据《民通意见》第141条的规定,盗用、假冒他人姓名、名称造成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犯姓名权、名称权的行为。

据此,侵犯姓名权的侵权形态包括:①干涉他人行使姓名权:姓名权有专用性,任何人不得强迫他人姓名的决定、使用与变更;②盗用他人的姓名;③假冒他人的姓名等。

本题中所述情形属于盗用他人姓名,是侵犯姓名权行为中的一种。

C项不选,荣誉权,是指公民、法人对自己的突出贡献或特殊劳动成果而获得光荣称号或其他荣誉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利益所享有的保持和支配的身份,包括荣誉的获得权、荣誉的保持权、荣誉的利用权。

4.下列说法中,()是正确的。

A. 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B. 剩余产品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C.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D. 社会产品的极大丰富是阶级最终消灭的物质条件答案:ABCD【解析】略误观点,不懂得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5.公文质量在思想内容上应该做到()。

2020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共十套)

2020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共十套)

2020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共九套)2020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一)1.《捕蛇者说》的作者是:( A )A.柳宗元B.骆宾王C.李渔2. 下三位画家中,最擅长画对虾的是( B )。

A.郑板桥B.齐白石C.徐悲鸿3. 下哪一部不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A )A.《聊斋》B.《三国演义》C.《西游记》4. 在我国古代,( C )扮男装代父从军,忠和孝,世无双。

A.穆桂英B.武则天C.花木兰5.《林海》的作者是( A )。

A.老舍B.鲁迅C.巴金6. 《凡卡》中的“凡卡”写信给什么亲人,向他(她)诉说自己的苦况:( A )A.爸爸B.妈妈C.爷爷D.奶奶7. 发明电灯.电影.电报机的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大王”( C )。

A.加俐略B.莱特兄弟C.爱迪生8.《小青石》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 C )A.童话B.记叙文C.寓言D.说明文9. 下面哪一首古诗是诗人李白的作品( C )。

A.《春晓》B.《宿建德江》C.《望庐山瀑布》10.“姜太公钓鱼”的下一句是( B )A.愿君幸福B.愿者上钩C.愿你上钓D.愿你快乐11.《游子吟》的作者是( A )。

A.孟郊B.苏轼C.王安石D.杨万里12.“三强争霸赛”发生在《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哪一部?( A )A.火焰杯B.魔法石C.凤凰社D.密室13.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出自哪部古典名著。

( A )A.《三国演义》B.《水浒传》C.《红楼梦》D.《西游记》14.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称尼父.圣父,鲁国人,( C )家创始人。

A.道B.法C.儒15.《天方夜谭》是属于( C )的民间创作。

A.中国B.冰岛C.阿拉伯D.前苏联16.课文《丑小鸭》是属于( C )体裁。

A.寓言B.故事 C .童话17.《再别康桥》是哪一位作家写的?( A )A.徐志摩B.周树人C.毛泽东18.历史人物“武松”出自哪篇小说( B )A.《三国演义》B.《水浒传》C.《红楼梦》19. “火烧连环船”是谁想出来对付曹操的?( C )A.周瑜B.黄盖C.诸葛亮D.孙膑20.素有“世界童话之王”的作家是( A )。

2020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管理基础知识复习题120题及答案

2020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管理基础知识复习题120题及答案

2020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管理基础知识复习题120题及答案1.( ) 是指一个组织的全体人员在组织活动中共同凝结而成的理想信念. 行为方式和行动标准。

A. 管理辩证法B. 管理认识论C. 管理文化D. 管理的科学价值观2.( ) 是我们管理哲学和方法体系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A.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 经济人 "假设C." 复杂人 " 假设D." 自我实现人 " 假设3.( ) 以"经济人" 假设为基础,基于管理对象生存和安全的需要,主要运用职位权力进行的程序化管理。

A. 传播方法B. 刚性的管理方法C. 柔性的管理方法D. 情感方法4.( ) 主要是研究如何调节和控制复杂的系统,使其按照预定的目标去运行。

A. 系统论B. 信息论C. 控制论D. 认识论5.为了使系统能够按照预定目标去运行, ( ) 都包括三个基本步骤;拟定控制标准,衡量实际成果,并与控制标准相比较,发现偏差,找出原因;采取措施,纠正偏差。

A.认识过程B. 计划C. 组织D. 控制过程6.( ) 具有权威性、规范性、强制性、稳定性和预防性等特点。

A. 传播方法B. 法律方法C. 行政方法D. 经济方法7.( ) 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层级性和针对性等特点。

A. 传播方法B. 法律方法C. 行政方法D. 经济方法8.( ) 具有诱导性、间接性、灵活性和平等性等特点。

A. 传播方法B. 法律方法C. 行政方法D. 经济方法9.( ) 是指依靠行政组织的法定职权,运用决定、命令、指示、指导等行政手段,按照行政系统和层次,以权威和服从为前提:直接指挥下属工作的管理方法;A. 传播方法B. 法律方法C. 行政方法D. 经济方法10.管理中的 ( ) 是指管理主体通过与管理对象的双向信息交流而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关系,从而达到预定的管理目标的方法。

《公共基础知识》必看考点《管理常识》(2020年含答案)_2

《公共基础知识》必看考点《管理常识》(2020年含答案)_2

《公共基础知识》必看考点《管理常识》(2020年含答案)祝各位顺利通过考试事业单位考试题库考点强化练习:1、单选题孔多塞提出的择案规则是_____。

A: 成对表决法B: 赞成投票制C: 淘汰投票制D: 正负表决制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答案】A。

解析:“成对表决法”又称“两两对比法”或“孔多塞标准”,是由法国数学家孔多塞提出的,“博尔达计数”是由博尔达提出的,“赞成投票制”是由布拉姆斯和菲什柏恩于1982年提出的一种表决方法。

2、单选题下列不属于行政决策的特征的是_____。

A: 决策主体的特定性B: 决策内容的广泛性C: 决策的程序性D: 决策的权威性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答案】C。

解析:情况有时候会是突发的,这个时候的决策也就不可能按照程序来进行。

因此决策的程序性不属于行政决策的特征。

3、判断题通常所说的机构编制管理中的“三定”,是指定职能、定机构、定职级。

_____参考答案: 错误本题解释:参考答案:错误(否)解析:通常所说的机构编制管理中的“三定”,是指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

4、判断题在诸种公共组织行为中,最具有艺术性的一种行为方式是领导。

_____参考答案: 错误本题解释:参考答案:错误(否)解析:在诸种公共组织行为中,公共组织协调是最具有艺术性的一种行为方式,是主观能动性发挥得最充分的领域。

公共组织协调通常通过公共管理者来加以体现。

公共组织协调是管理者以丰富的管理经验、深厚的知识基础,从方式方法上对各种管理方法纯熟、巧妙、高超的驾驭。

5、多选题公共政策的评价方法有很多,其中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的运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_____。

A: 当两种政策方案的效益相等时,政策成本越小的政策方案越优B: 当两种政策方案的成本相同时,政策效益越小的政策方案越优C: 政策效益与政策成本的比率越小越好D: 政策效益与政策成本的比率越大越好参考答案: A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D6、判断题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2020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共八套)

2020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共八套)

范文2020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1/ 9案(共八套)2020 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共八套)2020 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一) 1.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人类遗存是下列哪一项?( A )。

A. 元谋人B.北京猿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 2. 我国古代秀才是指那四种才艺(B)。

A.诗.画.射.书B.琴.棋.书.画C. 礼.棋.书.画 3.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兵书是指( B )。

子》 A.《孙膑兵法》 D.《易经》 B.《孙子兵法》 C.《老 4.我国鸟类中,消灭森林害虫最多的是(A)。

A.杜鹃B.啄木鸟C.燕子D. 鹰 5. “一问三不知”中的“三不知”是指(B)。

A.天.地.人B.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C. 邻里.亲人.朋友6.<<西游记>>中的火焰山是今天的(A)。

A.吐鲁番盆地地D.柴达木盆地B.四川盆地C.塔里木盆7.“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语出自(B)。

A.《诗经》B.《晏子春秋》C.《尚书》D. 《战国策》 8.下列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D)。

宾王A.欧阳修B.苏轼C.曾巩D.骆 9.主张“人性本善”的是孟子,那么,主张“人性本恶”的是谁(D)。

A.老子B.孔子C.孙子D.荀子 10.脍炙人口的著名诗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是谁的名句(D)。

A.王唯B.韩愈C.李白D.李贺 11.我国古代文学名作《世说新语》的作者是谁(A)。

3/ 9A.刘义庆B.汤显祖C.干宝D.柳宗元 12.成语“安步当车”中形容怎样走可以像坐车一样?( D )。

A.齐步走B.快走C.快跑D.慢慢走 13.哪个器官制造了血液(B)。

A.黄骨髓B.红骨髓C.心脏D.肝 14.哪个国家的垃圾产量居世界第一(B)。

A.中国B.美国C.英国D.印度 15.能够制造蜂蜡的是那种类型的蜜蜂(C)。

A.蜂后B.雄蜂C.工蜂D.雌蜂16.“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儿,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是描写《红楼梦》中的哪一个人物(D)。

2020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试题100题及答案

2020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试题100题及答案

2020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试题100题及答案(每题1分,共100分)根据题意请选择最合适的答案,填在答题()内试题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明:()A: 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才能获得B: 一切认识归根到底是从实践中获得的C: 直接知识来自实践,间接知识不来自实践D: 只要参加实践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答案: B试题2:因果联系指:()A: 一切先后相继的联系B: 一切互相制约的关系C: 一切必然联系D: 引起、被引起的关系答案: D试题3:阶级是:()A: 一个历史范畴B: 一个经济范畴C: 一个政治范畴D: 一个思想范畴答案: AB试题4:构成一个社区的基本要素有:()A: 一定的地域空间B: 一定数量的人群C: 在特定地域的特定人群中存有的某些共同利益D: 在特定地域的特定人群中存在的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答案: ABCD试题5:从约束力的强弱角度上社会规范可分为:()A: 成文规范和不成文规范B: 一般性规范和社会设置C: 常规、原则、惯例、律令D: 习俗、道德、宗教、法律答案: C试题6: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A: 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结果B: 延长工人劳动时间的结果C: 单个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D: 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答案: D试题7: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提出()是加强学习的有力保证。

A: 讲学习B: 学习制度化C: 学习理论化D: 坚持马克思主义答案: B试题8:组织目标的制定过程基本上是()过程,它是不同利益集团争夺的结果。

A: 经济活动B: 协商活动C: 政治活动D: 妥协答案: C试题9:本质和现象的区别在于:()A: 现象是表面的,本质是深刻的B: 现象是易逝的,本质是稳定的C: 现象是个别的,本质是同类现象的共性D: 现象可直接感知,本质要靠思维来把握答案: ABCD试题10:真理和价值的关系是:()A: 真理具有相对性,价值没有相对性B: 真理和价值都是人类活动追求的目标C: 真理本身具有价值,实现价值以把握真理为前提D: 实现价值是认识真理的动力,认识真理促使价值目标的实现答案: BCD试题11:建立在广泛的社会分工基础上的真正独立的业缘关系是:()A: 随着阶级社会的产生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B: 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上形成的C: 在原始社会就存在的D: 人类社会俱来的答案: A试题12:把生产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其依据是:()A: 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转移方式B: 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物质存在形态C: 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D: 不同部分的不同运动速度答案: A试题13:《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管理基础知识复习题120题及答案1.关于刚性管理的优缺点的理解,以下( )是正确的。

A.刚性管理不易于维持组织正常的工作秩序B.刚性管理不便于考核C.刚性管理方法以"社会人"、"复杂人"等人性假设为基础D.刚性管理激发员工主动参与管理、参与决策2.关于柔性管理的优缺点的理解,以下( )是正确的。

A.柔性管理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要,能深层次地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B.柔性管理不利于组织内部形成集体主义和相互协作的精神,一不利于对种种失范现象形成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机制C.柔性管理有严格的职责分工不容易形成冲突D.柔性管理有明确的工作标准3.关于柔性管理的优缺点的理解,以下( )是正确的。

A.柔性管理便于协调员工个体之间以及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关系;易于维持组织正常的工作秩序B.柔性管理将降低组织活动的灵活性,影响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协调C.柔性管理不能深层次地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不能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D.柔性管理有利于组织内部形成集体主义和相互协作的精神,有利于对种种失范现象形成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机制4.关于柔性管理的优缺点的理解,以下( )是正确的。

A.柔性管理缺乏严格的工作职责分工,容易形成冲突B.柔性管理造成了员工的惰性,使员工一味只求完成分内的工作C.柔性管理降低组织活动的灵活性,影响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协调D.柔性管理中员工缺乏主动参与管理、参与决策的意识,自律自控能力低,限制了其积极性和创造性5.关于刚性管理的优缺点的理解,以下( )是正确的,A.刚性管理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要,能深层次地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B.刚性管理使员工挖掘其潜能,发挥其天赋,做出超常的工作成就C.刚性管理由于不完善的规章制度,工作中难免出现矛盾和冲突D.刚性管理中工作绩效不易考核、评估6.( )具有权威性、规范性、强制性、稳定性和预防性等特点。

A.传播方法B.法律方法C.行政方法D.经济方法7.( )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层级性和针对性等特点。

A.传播方法B.法律方法C.行政方法D.经济方法8.( )具有诱导性、间接性、灵活性和平等性等特点。

A.传播方法B.法律方法C.行政方法D.经济方法9.( )是指依靠行政组织的法定职权,运用决定、命令、指示、指导等行政手段,按照行政系统和层次,以权威和服从为前提:直接指挥下属工作的管理方法;A.传播方法B.法律方法C.行政方法D.经济方法10.管理中的( )是指管理主体通过与管理对象的双向信息交流而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关系,从而达到预定的管理目标的方法。

A.传播方法B.法律方法C.行政方法D.经济方法l1.( )的运用要关Jb生活,温暖心灵;发端于心,热诚待人,互相理解,顾畅沟通;开诚布公,倾听意见。

A.传播方法B.情感方法C.心理方法D.经济方法12.( )是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其主动接受一定的观念和信念,或者产生预期行为的方法。

A.暗示B.培训C.公务谈判D.游说策动13.( )是一个识别并引进最佳实践以提高绩效的过程。

A.六西格玛管理B.标杆管理C.流程再造D.全面质量管理14.当评价结果用于评选最佳员工时。

( )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

A.配对比较法B.强制分配法C.等级择一法D.行为锚定量表法15.当评价对象人数太少时( )就不适用了。

A.配对比较法B.强制分配法C.等级择一法D.行为锚定量表法16.按照( )可将管理方法划分为宏观管理方法、中观管理方法和微观管理方法。

A.管理对象的范围B.管理对象的性质C.所运用方法的量化程度D.管理者运用权力的不同17.按照( )可将管理方法划分为人事管理方法、物资管理方法、资金管理方法和信息管理方法。

A.管理对象的范围B.管理对象的性质C.所运用方法的量化程度D.管理对象需要的层次18.按照( )可将管理方法划分为定性管理方法和定量管理方法.A.管理对象的范围B.管理对象的性质C.所运用方法的量化程度D.管理对象需要的层次19.按照( )可将管理方法划分为刚性的管理方法和柔性的管理方法.A.管理对象的范围B.管理对象的性质C.所运用方法的量化程度D.管理对象需要的层次以及管理者运用权力的不同20.柔性管理方法是基于管理对象( )、自尊、归属与爱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为基础.A.社交B.生理C.生存D.安全21.刚性管理方祛是基于管理对象( )的需要为基础。

A.社交与自尊B.归属与爱C.生存与安全D.自我实现22.( )就是管理活动的联系观、运动观,变化观、发展观。

A.管理辩证法B.管理认识论C.管理文化D.管理的科学价值观23.( )是管理精神世界中最核心,最本质的成分。

A.管理辩证法B.管理认识论C.管理文化D.管理的科学价值观24.整个管理发展史证明了( )是管理科学和管理实践生存与发展的生命之源。

A.管理辩证法B.管理认识论C.管理文化D.管理的科学价值观25.组织系统的( )。

是指组织的整体功能大于它的各部分功能之和。

A.集合性B.相关性C.目的性D.环境适应性26.组织系统的( )是指组织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从而形成一定的结构,组织的结构是否科学对组织的整体功能影响很大。

A.集合性B.相关性C.目的性D.环境适应性27.组织系统的( )是指人们建立组织并非为了设置一套机构,而是为了完成组织必须的各项管理业务工作,最终实现组织的目标。

A.集合性B.相关性C.目的性D.环境适应性28.组织系统的( )是指环境是一个组织所从属的更高一级的系统,任何组织均必须适应所处环境的要求和变化,否则,便不能生存和发展。

A.集合性B.相关性C.目的性D.环境适应性29.关于刚性管理、柔性管理的理解,以下( )是正确的。

A.柔性管理的基础是组织权威,所依靠的主要是组织制度和职责权力B.刚性管理中管理者的作用主要在于启发、引导和支持C.柔性管理的基础则是基于员工对组织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的认知、理解与内化D.柔性管理中管理者的作用主要在于命令、监督与控制30.关于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理解,以下( )是正确的。

A.柔性管理适用子主要追求低层次需求的员工B.刚性管理方法以"社会人","复杂人"等人性假设为基础C.当员工的低层次需求基本得到满足,高层次需求成为优势动机,工作标准不易量化且对革新要求较高时,员工往往欢迎柔性管理以获得更多的自治责任和发挥个人创造力的机会D.刚性管理所依靠的是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和心理文化氛围31.( )是指一个组织的全体人员在组织活动中共同凝结而成的理想信念.行为方式和行动标准。

A.管理辩证法B.管理认识论C.管理文化D.管理的科学价值观32.( )是我们管理哲学和方法体系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经济人"假设C."复杂人"假设D."自我实现人"假设33.( )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基于管理对象生存和安全的需要,主要运用职位权力进行的程序化管理。

A.传播方法B.刚性的管理方法C.柔性的管理方法D.情感方法34.( )主要是研究如何调节和控制复杂的系统,使其按照预定的目标去运行。

A.系统论B.信息论C.控制论D.认识论35.为了使系统能够按照预定目标去运行,( )都包括三个基本步骤;拟定控制标准,衡量实际成果,并与控制标准相比较,发现偏差,找出原因;采取措施,纠正偏差。

A.认识过程B.计划C.组织D.控制过程36.关于刚性管理的优缺点的理解,以下( )是正确的。

A.刚性管理不便于协调员工个体之间以及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不易于维持组织正常的工作秩序B.刚性管理是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完全没有规章制度约束的组织必然是无序的、混乱的C.刚性管理能深层次地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D.刚性管理有利于组织内部形成集体主义和相互协作的精神37.关于刚性管理的优缺点的理解,以下( )是正确的。

A.刚性管理缺乏严格的工作职责分工,容易形成冲突B.刚性管理缺乏明确的工作标准,工作绩效不易考核、评估C.刚性管理降低组织活动的灵活性,影响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协调D.刚性管理使员工主动参与管理、参与决策38.以下选项中对准司法与司法行为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司法行为不具有国家强制力B.准司法机构是国家司法机构的组成部分C.当事人在选择准司法机构方面有自主权D.当事人在选择准司法机构方面没有自主权39.( )体现了社会自治的原则,有助于解决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问题。

A.准司法活动B.司法活动C.立法活动D.行政活动40.关于准司法与行政方法的区别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在准司法活动中,行政主体是第三方,而行政活动中,行政主体属于相对关系的主导方B.行政方法中行政主体一般是积极的作为,而准司法活动中,行政主体是消极的作为C.在准司法活动中,行政主体一般只是对已经存在的事实和权利义务关系进行确认和鉴定,并不对事实和权利义务进行调整D.行政活动中,行政行为不对权利义务关系进行调整41.行政行为的( )是指行政行为的主体部分一具体行政行为是对具体的人或具体的事而进行的,因而相对于其他方法而言,行政方法比较具体,不仅行政行为的内容和对象是具体的,而且在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方法上也因对象、目的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A.权威性B.强制性C.层级性D.针对性42.( )是根据客观经济规律,运用各种经济手段,调节各种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以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管理方法。

A.传播方法B.法律方法C.行政方法D.经济方法43.( )是"政治性"很强的管理方法,往往是通过不完善的、甚至有时是不合理的多种政治交易来实现的。

A.信贷B.预算C.奖金D.工资44.在公共管理领域,政府的( )主要有配置、分配、稳定、会计、核算、控制等职能。

A.预算B.工资C.奖金D.信贷45.关于税收的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合理制定不同的税种和税率来调节生产和流通B.调节一部分组织的利润水平C.对消费无能为力D.使社会经济的内部结构、发展趋势、活动规律等趋于合理46.关于价格的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价格是计量和评价劳动的社会标准B.国家运用价格杠杆来调节生产与需求,调整一部分国民收入的分配C.组织无法运用价格手段增强组织竞争能力D.内部价格可正确处理组织内部各部门间的经济关系47.关于信贷的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无论是利率,还是存款准备金率每次调动的额度都很小,对经济活动没什么影响B.可以集中社会闲散资金C.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贷款形式发放给生产经营单位,满足其资金需要,达到管理协调社会经济活动的目的D.通过利率、存款准备金等手段控制信贷规模和结构48.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应当( )来支付职工的工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