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珍珠鸟》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珍珠鸟》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珍珠鸟》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珍珠鸟》的主要内容,掌握其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学生通过讨论和回答问题,提高思考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所传递的善良、友谊和珍惜的情感。
学生能够培养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和关爱之情。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向学生介绍课文《珍珠鸟》的作者和背景。
简述课文的主要情节和主题。
2.2 课文分析: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和他们的特点。
分析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和表达方式。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他们对珍珠鸟的了解。
3.2 朗读课文: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教师引导学生跟读和模仿,纠正发音和朗读技巧。
3.3 理解课文:学生通过回答问题,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细节。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深入理解课文的意义和价值。
3.4 应用与拓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思考,提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写作、绘画或表演等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积极性,包括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等。
4.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回答问题和完成练习,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4.3 表达能力:通过学生的写作、绘画或表演等,评估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提供课文《珍珠鸟》的文本,可以使用教材或相关资源。
5.2 图片或实物:使用与珍珠鸟相关的图片或实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
5.3 教学工具:使用黑板、投影仪等教学工具,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资料。
第六章:教学活动6.1 互动游戏:设计一个与珍珠鸟相关的互动游戏,如角色扮演、模拟珍珠鸟的生活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更深入地了解课文内容。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珍珠鸟 教学教案(多篇)

4* 珍珠鸟【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
语言运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梳理珍珠鸟与作者之间情感变化的线索。
思维能力: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和珍珠鸟之间的情意。
审美创造: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激发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课前解析】关注文本:这篇课文,作者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珍珠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情感变化过程,表现了作者与珍珠鸟之间的情谊,表达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感受。
关注结构:课文按照时间的顺序展开叙述,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作者为刚来家的一对珍珠鸟精心布置了一个幽静安全的住处,开篇的“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奠定了全文的轻松基调。
第二部分(第5—14自然段):写小珍珠鸟与作者由疏远到亲近的情感变化过程,这也是文章的重点部分。
关注描写:课文语言生动,很多地方写出了珍珠鸟的可爱,把作者与珍珠鸟的情感交融描绘得微妙细腻,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体现在字里行间。
【教学目标】1.认识“蔓、幽”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待”。
2.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和珍珠鸟之间的情意。
3.能梳理珍珠鸟与作者之间情感变化的线索。
(重难点)【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方法,揭示课题1.回顾之前学过的三篇课文,作者都是通过描写什么来表达情感的?预设:《白鹭》是通过对白鹭的描摹,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落花生》一课是作者借助落花生的特点来表达要做有用的人的人生感悟。
《桂花雨》一课作者通过回忆童年时和桂花有关的事情来表达对故乡的怀念。
引导:这就是借助具体的事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这节课我们来看看本课的作者想要借助珍珠鸟表达什么感情,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珍珠鸟》。
(板书:4* 珍珠鸟)2.出示珍珠鸟的图片,简单介绍珍珠鸟。
(出示课件3)3.介绍作者。
小学语文课文《珍珠鸟》的教案3篇

小学语文课文《珍珠鸟》的教案小学语文课文《珍珠鸟》的教案3篇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课文《珍珠鸟》的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课文《珍珠鸟》的教案1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预习过新课了吗?作为礼物老师送大家几张珍珠鸟的照片,想看吗?——CAI课件——但是你们也得有礼物回赠给我,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珍珠鸟的外形,比比谁的又准确有生动。
二:快速阅读课文,品读珍珠鸟的外形描写通过比比读读,示范朗读。
学习“儿化音”词:球儿。
重点品读“小家伙”、“红嘴红脚”、“珍珠似的圆点”、“蓬松的球儿”等词。
教室要求同学注意扩大写作范围,将视线投诸在除“小白兔”、“小狗”、“小猫”之外的动物身上。
三:精读课文,把握文章记叙线索。
1. 学习课文言简意赅、直抒胸臆的开头方式。
师:小鸟特别可爱、漂亮。
这样的一对珍珠鸟送给你,你会怎么说?2. 设置疑问师问1:可是这样的鸟却有一种天性,是什么呢?问2:我爱上了小鸟,小鸟却不爱我,还害怕我?那么我怎样做才能让小鸟“爱”上我呢?是强迫它吃东西,按照我给它的生活方式去生活吗?思考“爱”的内涵。
3. 精读课文,勾画并归纳课文中的“我”是如何精心照顾小鸟的?小鸟又是怎样一步步变化的?(1)学生自行勾画、归纳,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学生之间讨论归纳(3)课堂交流(4)出示教师设计的重点词归纳法——CAI课件四:讨论“真爱”的内涵。
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谈出自己对“信赖,往往营造了美好的境界”的理解1. 讨论真爱的内涵?结合“我”给了小鸟舒适而温暖的巢,不惊动它,不伤害它等内容。
2. 联系生活实际谈“信赖,往往创造了美好的境界”的理解。
五:教师小结:真爱是要给予你所爱的以“安全”,以“自由”,这也就是课文中所阐释的“信赖”。
(配乐)六:作业设计:请用“真”写一段话,要写具体,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珍珠鸟》教案【三篇】.doc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珍珠鸟》教案【三篇】《珍珠鸟》教案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部分新词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着重理解“信赖,不就能创出美好的境界吗?”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体会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4、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信赖,不就能创出美好的境界吗?”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投影片若干。
教学过程:一、1、同学们喜欢鸟吗?谁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2、有一个作家叫冯骥才,他的朋友送给他一对珍珠鸟。
之后,他写了一篇文章,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板书课题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质疑。
1、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2)读完后,想想有哪些不懂?2、学生质疑。
教师及时梳理归纳。
及时解决这些词语。
神气十足咂嘴细腻等留下这些问题有待于解决:“垂蔓”、“幽深”、“雏儿”、“不由自主”、“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这句话的意思。
三、再读、解疑。
(一)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看图理解“垂蔓”。
从丛林入手理解“幽深”。
2、从含有“垂蔓”、“幽深”这句话入手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这对珍珠鸟的喜爱。
3、自读第一、二自然段,找出可以看出作者对鸟喜爱的其它句子。
4、朗读这些语句,体会作者感情。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作者对珍珠鸟是这样喜爱,那么是否也喜欢它们的雏儿呢?顺势理解“雏儿”:1、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思考:作者喜欢雏儿吗?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2、同桌讨论。
3、全班交流。
4、你能通过读让老师也喜欢这只雏儿吗?自由练读,指名读。
(三)学习第四、五、六自然段。
过渡:在课前我查找了有关资料,我了解到珍珠鸟是一种非常胆小的鸟,那么它怕我吗?1、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
2、小组讨论:(1)珍珠鸟怕我吗?为什么?(2)从什么地方还可以看出珍珠鸟对我是非常信任的?3、出示描写珍珠鸟相信我的两个片断:(1)珍珠鸟站在书桌上,啄我写字的笔尖和手指。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珍珠鸟》教案(精选13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珍珠鸟》教案(精选13篇)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珍珠鸟》教案篇1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里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居然"、"情不自禁"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最后4个自然段。
3、了解珍珠鸟的外形特点、活动范围。
理解信赖"就能发明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重点:理解信赖"就能发明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小朋友们,本学期我们学过《鸟语》这一课,懂得鸟儿是我们的好朋友。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讲的是人和鸟儿友好的相处的乐趣。
二、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2、简介珍珠鸟:珍珠鸟体形小,因它后背有珍珠似的白点而得名,是一种观赏鸟。
三、初读课文1、出示自学题。
(1)、给课文各自然段写上序号。
(2)、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顺句子和课文。
(3)、读读下面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拨开、细腻、淘气、索性、帮晚、呼唤、扭动、情不自禁、信赖、居然、神气十足2、学生自学。
教师巡视,适时辅导后进生。
3、检查自学。
(1)、抽读生字卡片,注意读准下列生字:撞、傍、蹦、唤、肩、腻、扭、赖、蔓、雏(2)、解释词语拨开、细腻、淘气、呼唤、扭动(3)指名学生试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4)、齐读课文。
四、细读课文1、第1、2自然段。
(1)指名读。
(2)第1自然段开头用"真好!"反映作者什么样的.心情?(高兴、喜悦)这一段最后一句话里的"巢"指什么?(鸟的窝)"舒适而温暖的巢"是谁给珍珠鸟布置的?(是课文里的"我"给布置的)这反映"我"对珍珠鸟什么的感情?(反映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
《珍珠鸟》教学设计(通用15篇)

《珍珠鸟》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读中体会鸟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感受到“相互信赖,和谐相处”的美好。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运用“居然、不由自主”写一段话。
二、教学重点仿写课文第四自然段,利用课文中的语言进行说话、写话训练。
三、教学准备小黑板(一)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什么?自由说。
(二)学习新课。
(读中感悟)1、听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指名朗读,教师评价。
2、教师出示课文,指导感悟:比如文中的这个“只”字,你能从中读出点什么意思来?(仅仅,说明珍珠鸟的活动范围很小,它很害怕人,很胆小。
)再看这个“竟然”?(出乎我的意料,说明珍珠鸟胆子大了,不大怕我了。
)“索性”?(干脆,说明珍珠鸟胆子越来越大,对我完全放心了,不再害怕我了。
)“反而”?(跟我预料的相反,说明珍珠鸟对我完全信任了,一点都不怕了。
)将这些词语连起来,你又有什么体会?(珍珠鸟的胆子越来越大,对我越来越信任,我也越来越喜欢珍珠鸟。
)如果读课文的时候注意这些词语,就能读出味来。
3、教师出示课文:如果你再细腻一点,你还可以从这些词语当中体会到新的意思“笼子周围----屋里----小桌上----杯子上----笔尖----手指”?(离我越来越近,与我越来越亲近)当然,你还可以从其他词句当中去体会。
4、现在,你再来练习读一读,就会有新的感受。
学生自由朗读后,教师指名朗读,并作积极的评价。
板书:渐渐地亲近我。
(段意)5、学生自己朗读5——6自然段,自读感悟。
注意课文中的词语、句子,用心体会一下。
(1)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
“再三”,表示珍珠鸟对我的留恋;“扭动、挤开、钻进去”,体现我对珍珠鸟的喜爱;“居然”“竟”,体现珍珠鸟已经完全信任我,没有一点防备。
(2)现在,让我们再来朗读课文5、6小节,看谁能将课文中的“味”读出来?(3)学生比赛朗读。
6、读到这里,老师有个小问题:这三小节写的都是“珍珠鸟对我越来越信任,与我越来越亲近”,那么到底哪一段更能体现我与珍珠鸟之间的亲近呢?要用事实说话。
《珍珠鸟》的教学设计3篇

《珍珠鸟》的教学设计《珍珠鸟》的教学设计3篇《珍珠鸟》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组教材的一篇略读课文,此文描绘了在一丛绿意盎然、充满生气的吊篮里的一只鸟笼里,一只红嘴小精灵在快乐地飞来飞去的图景,谱写了一曲人与动物之间的爱的颂歌,同时也间接表达了信赖也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准则这一寓意。
此文语言轻柔婉约,却也波澜跌宕,其情感浓郁,描绘细腻,朴素而有文采。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五年级《珍珠鸟》教学设计以供大家学习。
《珍珠鸟》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珍珠鸟的样子和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中感悟、体会,读中学写,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领悟人和动物是完全能和谐相处的。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及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难点是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教具准备:准备珍珠鸟的图片资料和一首节奏舒缓配有鸟叫的音乐。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激趣导入:老师想先问问大家,你们愿意和动物交朋友吗?老师想知道你和什么动物交过朋友?2、探求新知: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熟悉一种鸟,它就是珍珠鸟。
请大家看老师写课题(板书:25珍珠鸟)3、略读课文我们该怎么学习?评:让学生看老师板书,虽然简单,但不是形式,它对学生书写习惯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另外,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略读课文应突出的更充分。
而且应在略读课文中体现学生运用前面已有的方法来学习,所以怎么学的方法,也应该逐步建构。
4、自读课文,整体感知:第一遍读课文,请学生大家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内容。
第二遍读课文,请学生快速阅读课文,说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珍珠鸟长什么样儿?珍珠鸟的习性。
)(板书:怕人————亲近)评:学生并不是一个知识积淀为零的容器,我们应充分考虑学生已有能力水平,促其主动求知。
五年级《珍珠鸟》教学设计(优秀15篇)

五年级《珍珠鸟》教学设计(优秀15篇)《珍珠鸟》教学设计篇一《珍珠鸟》教案设计龙泉中学姚家军●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叙事线索,理解文章中蕴涵的哲理;2.品味文章的语言,学习文章细致生动的描写;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1.人与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
2.品味文章的语言。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学课文的能力,提高对课文的感知、感悟能力。
●教学准备:1.学生:熟读课文;自学生字;思考课后一、二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先来听一首歌《一个真实的故事》,请大家结合歌词仔细听,看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播放歌曲和歌词)。
这首歌曲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女大学生毕业后,自愿去喂养丹顶鹤,最后为了救出丹顶鹤滑进了沼泽地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人与鸟的爱的颂歌”。
不仅如此,一些著名的作家也非常爱鸟,在他们眼中,鸟就是他们亲密的朋友,是他们可爱的儿女。
著名作家冯骥才就是这样一个人。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他的文章《珍珠鸟》。
二、播放图片,了解珍珠鸟。
三、整体感知听读课文朗读录音,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课文写了几只鸟?它们是什么关系?(三只;两只大鸟生了一只可爱的小珍珠鸟。
)2.哪些自然段写大鸟?哪些自然段写小鸟?(第1-5自然段写大鸟,第6-14自然段写小鸟。
)3.课文主要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①大鸟和“我”由怕人到熟悉的过程。
②雏鸟和“我”由疏远到亲近的过程。
)4.请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内容。
(“我”与珍珠鸟一家三口由陌生、害怕到完全信任的过程。
)四、研讨与赏析请大家自读课文,请就课文内容方面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旨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梳理问题,共同探讨。
)理解这篇课文的内容,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问题入手:1.“我”为珍珠鸟做了哪些事情?2.珍珠鸟对“我”的这些举动有什么反应?3.通过"我"与珍珠鸟的接触,"我"的感受是什么?启发:1.自读课文2-5自然段,思考回答:①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后,"我"是怎样对待它们的?请找出相应语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珍珠鸟》教学设计修改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珍珠鸟的样子和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中感悟、体会,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领悟人和动物是完全能和谐相处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及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难点是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激趣导入:出示课件:同学们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两幅关于鸟生活的图,有什么不同?
2、探求新知:第一幅画面我们经常会看到,而第二幅画却让人感到温馨而又难得。
今天让我们随着作家冯骥才一起学习《珍珠鸟》,共同走进文本,感受人鸟相亲和谐的自然画卷。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字词:
2、说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文章围绕珍珠鸟写了什么?
(板书:鸟----人)
三、再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
1.当朋友送给作者一对珍珠鸟时,作者的心情怎样?请你用文中的一句话说说。
2.指导朗读::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3.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
(1)舒适而温暖的巢
(2)安全:作者多用心呀,把吊兰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为的是让珍珠鸟有个像丛林的家。
4. 过渡:点点滴滴蕴含着“我”对鸟的喜爱,正是因为我像对待朋友那样对待珍珠鸟,在作者悉心照料下,三个月后,这对珍珠鸟有了雏儿。
它正探出头看大家呢。
5. 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鸟?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1)你觉得这只小鸟怎么样?
(2)喜欢这肥嘟嘟,毛茸茸的小家伙吗?作者也很喜欢它呢?我们一起把对它的喜爱之情读出来。
四、品读课文,感受小鸟的亲近:
1.过渡: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它是怎样一步一步逐渐信赖我的?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结合屏幕提示,看看珍珠鸟是怎样靠近“我”的。
起先,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在屋里飞来飞去,渐渐地,落到了我的小桌上。
最后一点一点挨近我。
2.板书:笼子屋里小桌子上我
3.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的呢?我们先来看这样一幅画面。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1)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
(2)此时,你看到一只怎样的小鸟?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自由自在,十分快乐)
(3)谁能再来读一读,把此时小珍珠鸟自在的样子读出来。
(4)创情境:此时此刻,作者看到珍珠鸟在屋里飞来飞去,他会做些什么?(静静地观察,不去打扰)
(5)小结:正是作者不动声色地观察珍珠鸟,珍珠鸟的胆子越来越大。
竟然落到作者的小桌子上了。
在小桌子上的珍珠鸟完成了作者的零距离接触,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四段的后半部分,看看小珍珠鸟是怎样一步步和作者亲近的。
出示: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
后来,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小红嘴,“嗒嗒”啄着我正在写字的笔尖。
我用手指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1)谁来说一说,说的时候试着用上“先…然后…再…后来”
(2)珍珠鸟为什么能和作者如此亲近呢?从哪儿能看出来。
(不去伤害,小鸟品茶、抚一抚)(3)作者通过爱鸟的点滴赢得了小鸟的信任。
A.同学们,鸟和作者虽然不能进行语言的交流,但是作者对它的爱护,却走进了小鸟的心里,此时此刻,你们就是小鸟,我就是作者,我们把心理的话畅所欲言:
小家伙,你落到了我的小桌子上,来干什么了?
你们小鸟都怕人,那你怕我吗?为什么?
你还想对我说什么?
B.在获取了小鸟的充分信任后他们俩之间用动作有个有趣的交流,你找到了吗?(我用手指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
(4)过渡:小鸟有远到近,多次试探我,靠近我,最后信赖了我,人与鸟之间建立了真挚的友谊,营造出了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我请三位同学合作读这段话,感受一下温馨的画面,感人的情怀。
(配乐读)
(5)小结:同学们,读书就应该这样读,从那些含义丰富的词、句中间,体会作者的言外之意,言中之情。
4.就这样,小珍珠鸟和我越来越亲密以至于:“白天……;傍晚……“
(1)为什么珍珠鸟要父母再三呼唤才回家?
(2)这一声声地呼唤饱含着父母对孩子的关爱!这一声声地呼唤折射出小鸟对我的那份依恋之情!这一声声地呼唤,一次次地呼唤,不正体现出小鸟对人信赖之情吗?
5.这不,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读第六段。
(1)想想你在什么情况下睡得好熟,不停地咂嘴,还做梦呢?
(2)对,一个温馨的地方。
此时小鸟在我的肩上睡着了,小鸟把我的肩膀当成了一个温暖的巢,一个没有风吹雨打的最安全的地方。
为什么小珍珠鸟会感到温暖,舒适?
(3)这里我们看到了人鸟合一的画面!接下来请你用饱含温情的语气读一读这一段文字吧。
五、拓展画面,升华感情:
1.看着熟睡的可爱的小家伙,不由自主地从心底里发出了呼唤。
2.出示: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这虽是问句的形式,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语气。
这样的句子能表达出作者强烈的感情。
指导朗读。
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3.作者将与鸟相处的那一点感觉、一点情趣、一点滋味都浓缩成这样一句话。
再来读这句话: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4.今天,我们在作家冯骥才的书房里,目睹了一幅人鸟相亲的画卷。
这是信赖创造的美好境界。
在我们的身边靠信赖所创造的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境界也有很多。
出示图片。
5.看了图片,老师相信到大家对“信赖”一词有了自己更深的理解,出示
信赖,虽不是金钱,但比金钱宝贵的多,因为它能使人与人变得理解、宽容。
信赖能使人们生活得更加美好
信赖往往创造出和谐的世界
信赖往往使人与人的距离更亲近
信赖,使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
信赖,往往让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让世界成为爱的海洋。
相信你,相信我,相信它,
信赖一定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6.小结:信赖是如此美好,我们祈愿让真诚的关爱充满生活的每个角落,让信赖之情流淌于万物之间。
介绍作者。
六、课外延伸:作业
1、背诵第四自然段
2看看推荐书目
3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写关于信赖的格言。
板书设计:
珍珠鸟
鸟信赖人
美好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