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实验基础试题
二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达标测试题

二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达标测试题
第一题:材料准备
1. 所需材料:一个塑料瓶,几颗果冻糖,一杯开水。
2. 操作步骤:
- 将几颗果冻糖放入塑料瓶中。
- 倒入一杯开水。
- 等待片刻,观察果冻糖的变化。
第二题:生活现象
某天早上,小明在早餐桌上放了一杯牛奶。
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牛奶变酸了。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牛奶为什么会变酸?
2. 你能告诉小明怎样避免牛奶变酸的方法吗?
第三题:观察实验
小明在暑假时进行了一次观察实验。
他在花园里放了几根不同颜色的绸带,然后每天记录了它们的颜色变化。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为什么绸带的颜色会变化?
2. 你能猜测绸带的颜色变化和什么因素有关吗?
第四题:制作实验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用来观察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你可以选择植物、土壤、光线等因素进行研究。
请给出实验的步骤和预期的结果。
第五题:总结归纳
请你简要总结一下科学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 回答问题时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观察和想法进行回答。
- 文档长度应不少于800字。
化学实验基础练习(含答案)

化学实验基础练习(含答案)1、某同学设计了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的改进装置,并对气体产物进行检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选项现象结论A Ⅰ中注入浓硫酸后,可观察到试管中白色固体变为黑色体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B Ⅱ中观察到棉球a、b都褪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C Ⅱ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反应产物中有H2OD Ⅲ中溶液颜色变浅,Ⅳ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CO2产生答案:D解析:蔗糖遇到浓硫酸变黑,是由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将蔗糖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以水的比例脱除,表现脱水性,不是吸水性,故A错误;a中品红溶液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b中溴水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故B错误;无水硫酸铜变蓝,可以用来检验水,但品红溶液和溴水中都有水,不确定使硫酸铜变蓝的水是否由反应分解产生,故C错误;Ⅲ中溶液颜色变浅,是因为二氧化硫和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不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反应完全,Ⅳ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故D正确。
2、下图为实验室制备氯气并且验证氯气性质的改装实验(试纸均是湿润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6HCl===2MnCl2+2KC1+8H2O+5Cl2↑B.最终看到pH试纸的现象是试纸变红C.球形干燥管中装入金属钠的目的是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对其进行加热后产生白色的固体D.实验后,可通过注射器加入浓氨水处理残留在U形管中的氯气答案:B解析:高锰酸钾与浓盐酸混合即产生氯气,A正确;氯气溶于水形成有漂白性的次氯酸,pH试纸最终会被漂白,B错误;氯气与金属钠反应得到氯化钠白色固体,C正确;氯气可以与氨水反应而被除去,D正确。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装置②③中盛装的试剂依次是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B.通入干燥空气的目的是将生成的Cl2O稀释,减小爆炸危险C.从装置⑤中逸出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l2D.装置④与⑤之间不用橡胶管连接,是为了防止橡胶管燃烧和爆炸答案:C解析:装置②③中盛装的试剂依次是饱和食盐水(除氯气中的HCl)和浓硫酸(干燥氯气),A正确;通入干燥空气,稀释生成的Cl2O,从而降低爆炸危险,B正确;装置⑤中液氨作制冷剂,使Cl2O冷凝成液态,所以从装置⑤中逸出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空气及过量的Cl2,C错误;因为橡胶管是有机物,Cl2O是一种强氧化剂,与有机物接触会发生燃烧并爆炸,D正确。
常规实验基础试题(卷)

常规实验基础试题一、填空题1.根据天平的感量(分度值)通常把天平分为三类;感量在g范围的天平称为普通天平,感量在g以上的天平称为分析天平,感量在mg以上的天平称为微量天平。
2.沉淀按其物理性质不同,可粗略地分为沉淀和沉淀,介于两者之间的是凝乳状沉淀。
3.电化学电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称为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称为极。
4.电化学电池的电极电位大小决定于溶液中氧化还原体系的能力。
5.量器的标准容量通常是指在℃时的容量。
6.酸式滴式管主要用于盛装酸性溶液、和。
7.按反应的性质,容量分析可分为:法、法、法、和法。
8.络合滴定法就是利用和形成络合物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一种容量分析方法。
9.容量分析法是将一种已知的标准溶液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到所加的标准溶液与被测物质按化学计量定量反应为止,然后根据标准溶液的计算被测物质的含量。
10.标准溶液从滴定管滴入被测溶液中,二者达到化学反应式所表示的化学计量关系时的点,叫做,在滴定过程中,指示剂正好发生颜色变化的转变点,叫做。
11.正式滴定操作前,应将滴定管调至“0”刻度以上约0.5cm处,并停留1~2min。
然后调节液面位置,停留1~2min的目的是为了每次滴定最好从“0”刻度或接近“0”刻度开始,这即是为了保证有足够量的溶液供滴定使用,又是为了。
12.滴定管在装入滴定液之前,应该用滴定液洗涤滴定管3次,其目的是为了,以确保滴定液。
13.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朗伯-比尔定律,根据不同农度样品溶液对光信号具有不同的,对待测组分进行定量测定。
14.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校正波长是为了检验波长刻度与实际波长的,并通过适当方法进行修正,以消除因波长刻度的误差引起民的光度测定误差。
15.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比色皿表面不清洁是造成测量误差的常见原因之一,每当测定有色溶液后,一定要充分洗涤,可用涮洗,或用浸泡,注意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比色甲脱胶损坏。
16.《水质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GB/T16488-1996)中包括和两种测定方法。
小学科学实验练习题动手实践培养实验精神

小学科学实验练习题动手实践培养实验精神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科学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实践,学生不仅能够理解知识,还能够培养实验精神和动手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适合小学生的科学实验练习题,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实践。
一、水的三态实验
材料:冰块、水壶、盛水器、电磁炉
步骤:
1. 将冰块放入盛水器中,用水壶加热,观察冰块的状态变化。
2. 记录冰块从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过程。
3. 总结水的三态变化规律。
二、简单电路实验
材料:电池、导线、小灯泡
步骤:
1. 将电池的正负极与导线连接,将另一端连接到小灯泡,观察灯泡亮起。
2. 分别更换导线的连接方式,观察灯泡的亮灭情况。
3. 总结电路中各部分的作用和连接规律。
三、植物光合作用实验
材料:水培植物、瓶子、水、太阳光
步骤:
1. 将水培植物放入瓶子中,加入适量水,将瓶口用棉花封住。
2. 将瓶子放置在阳光下,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
3. 总结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
通过以上实验练习题,小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验精神。
希望老师和家长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探索科学奥秘,启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愿每位小学生都能在实验中茁壮成长,成为未来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2023年检验类之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

2023年检验类之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单选题(共30题)1、用户辅助诊断恙虫病的血清学试验是()。
A.Shick试验B.外斐试验C.Dick试验D.肥达试验E.冷凝剂试验【答案】 B2、乳酸脱氢酶同工酶中,主要存在于心肌组织的是()。
A.LD1B.LD2C.LD3D.LD4E.LD5【答案】 A3、胰外分泌功能试验不包括A.胰泌素试验B.缩胆囊素试验C.Lundh试验D.淀粉酶测定E.粪便脂肪试验【答案】 D4、要从粪便或呕吐物标本中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首选的培养基是()。
A.EMB培养基B.巧克力琼脂培养基C.SS培养基D.高盐甘露醇培养基E.MH培养基【答案】 D5、连续监测法测定ALT活性浓度,标本量(v)10μl,试剂量350μl,比色杯光径(L)1cm,340nm处NADH摩尔消光系数ε=6.3×103,经计算K值[X=(TV/SV)×(1/ε)×(1/L)×104]为()。
A.6508B.5714C.4920D.4127E.3915【答案】 B6、患者静脉抽血时多采用坐位。
站立15分钟后抽血,可使血脂浓度约提高A.4%B.8%C.12%D.16%E.20%【答案】 D7、标准药敏检测使用的M-H平板厚度是()。
A.3mmB.4mmC.5mmD.6mmE.7mm【答案】 B8、原始粒细胞的免疫标志是A.CD33B.CD3C.CD19D.CD41E.CD4【答案】 A9、患者女,32岁。
因关节疼痛近2年,眼睑浮肿16个月,干咳1月,神志欠清20天于2015年12月23日收入院,2年前患者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此次入院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78g/L,白细胞5.2×10g/L,血小板120×109/L,尿常规:蛋白5g/L,血白蛋白18g/L,肝肾功能未见异常。
肌酶谱:肌酸激醇(CK)、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正常。
常规实验基础试题

常规实验基础试题一、填空题1.根据天平的感量(分度值)通常把天平分为三类;感量在g范围的天平称为普通天平,感量在g以上的天平称为分析天平,感量在mg以上的天平称为微量天平。
2.沉淀按其物理性质不同,可粗略地分为沉淀和沉淀,介于两者之间的是凝乳状沉淀。
3.电化学电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称为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称为极。
4.电化学电池的电极电位大小决定于溶液中氧化还原体系的能力。
5.量器的标准容量通常是指在℃时的容量。
6.酸式滴式管主要用于盛装酸性溶液、和。
7.按反应的性质,容量分析可分为:法、法、法、和法。
8.络合滴定法就是利用和形成络合物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一种容量分析方法。
9.容量分析法是将一种已知的标准溶液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到所加的标准溶液与被测物质按化学计量定量反应为止,然后根据标准溶液的计算被测物质的含量。
10.标准溶液从滴定管滴入被测溶液中,二者达到化学反应式所表示的化学计量关系时的点,叫做,在滴定过程中,指示剂正好发生颜色变化的转变点,叫做。
11.正式滴定操作前,应将滴定管调至“0”刻度以上约0.5cm处,并停留1~2min。
然后调节液面位置,停留1~2min的目的是为了每次滴定最好从“0”刻度或接近“0”刻度开始,这即是为了保证有足够量的溶液供滴定使用,又是为了。
12.滴定管在装入滴定液之前,应该用滴定液洗涤滴定管3次,其目的是为了,以确保滴定液。
13.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朗伯-比尔定律,根据不同农度样品溶液对光信号具有不同的,对待测组分进行定量测定。
14.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校正波长是为了检验波长刻度与实际波长的,并通过适当方法进行修正,以消除因波长刻度的误差引起民的光度测定误差。
15.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比色皿表面不清洁是造成测量误差的常见原因之一,每当测定有色溶液后,一定要充分洗涤,可用涮洗,或用浸泡,注意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比色甲脱胶损坏。
16.《水质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GB/T16488-1996)中包括和两种测定方法。
实验室基础知识考试试题

实验室基础知识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实验室安全是保障实验室工作的基础,下列哪种实验室行为是不安全的? A. 使用实验室常用仪器时不戴护目镜 B. 在实验室内穿拖鞋 C. 将废弃的化学试剂直接倒入下水道 D. 在实验室内吸烟2.实验室中常用的溶剂包括以下哪种: A. 无机盐 B. 酸类物质 C. 有机化合物 D. 小分子蛋白质3.下面哪一个操作用于控制实验室磁力搅拌器的转速? A. 旋钮 B. 开关C. 变压器D. 电脑软件4.下列哪种实验器材主要用于精确量取溶液体积? A. 密度计 B. 量筒 C. 滴定管 D. 注射器5.下列哪种方法可以用来分离混合物中的固体颗粒和液体? A. 除油器B. 蒸馏C. 过滤D. 浓缩二、简答题6.简要解释实验室常用的精密天平如何进行零点调节。
7.什么是实验室中常见的安全标志?请举例说明各种安全标志的含义。
8.请列举出实验室中常见的常规化学实验室仪器,并描述它们的用途。
三、计算题9.如果有一个100mL的氯化钠溶液,其中含有5g的氯化钠,请计算这个溶液的浓度。
10.如果需要制备500mL 0.1 mol/L盐酸溶液,且已知盐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6.46 g/mol,请计算需要加入多少克盐酸到水中。
四、实验设计题11.设计一个实验,用化学试剂A和B来制备氢气。
请描述实验步骤、所需化学试剂的数量和浓度、以及所得氢气的化学性质及观察方法。
五、综合应用题12.现有一份未标注成分的水样品,设计一个实验流程来鉴别和检测该水样品中可能存在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包括实验步骤、所需试剂、检测方法和鉴别标准。
以上就是实验室基础知识考试的试题内容,希朋友们认真考虑每个问题并尽力回答。
祝大家考试顺利!。
七年级科学实验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科学实验测试卷及答案试卷题目
1.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化学实验室用具。
(3分)
答案:
- 试管
- 烧杯
- 酒精灯
2. 请解释一个物体如何漂浮在水面上。
(5分)
答案:
当一个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它会漂浮在水面上。
物体的密度可以由它的质量除以体积得出。
漂浮的原因是水对物体施加了一个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水的重量。
3. 请描述一个简单的水循环过程。
(6分)
答案:
水循环是水在地球上不断循环的过程。
首先,太阳能使得地表
上的水变热而蒸发成水蒸气。
蒸发后的水蒸气升到大气中,形成云。
当云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或遇到高处的山脉时,会凝结成小水滴,形成云、露、雾、雨等形态。
降落到地面的水被植物吸收,或者形
成小溪、河流、湖泊等水体。
之后,水蒸气再次从水体蒸发,继续
循环。
答案
1. 试管、烧杯、酒精灯
2. 当一个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它会漂浮在水面上。
浮
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水的重量。
3. 水循环是水在地球上不断循环的过程。
水蒸气蒸发成云,云
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滴,形成云、露、雾、雨等形态,最后降落到
地面形成水体,再次蒸发继续循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规实验基础试题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常规实验基础试题一、填空题1.根据天平的感量(分度值)通常把天平分为三类;感量在g范围的天平称为普通天平,感量在g以上的天平称为分析天平,感量在mg以上的天平称为微量天平。
2.沉淀按其物理性质不同,可粗略地分为沉淀和沉淀,介于两者之间的是凝乳状沉淀。
3.电化学电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称为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称为极。
4.电化学电池的电极电位大小决定于溶液中氧化还原体系的能力。
5.量器的标准容量通常是指在℃时的容量。
6.酸式滴式管主要用于盛装酸性溶液、和。
7.按反应的性质,容量分析可分为:法、法、法、和法。
8.络合滴定法就是利用和形成络合物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一种容量分析方法。
9.容量分析法是将一种已知的标准溶液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到所加的标准溶液与被测物质按化学计量定量反应为止,然后根据标准溶液的计算被测物质的含量。
10.标准溶液从滴定管滴入被测溶液中,二者达到化学反应式所表示的化学计量关系时的点,叫做,在滴定过程中,指示剂正好发生颜色变化的转变点,叫做。
11.正式滴定操作前,应将滴定管调至“0”刻度以上约处,并停留1~2min。
然后调节液面位置,停留1~2min的目的是为了每次滴定最好从“0”刻度或接近“0”刻度开始,这即是为了保证有足够量的溶液供滴定使用,又是为了。
12.滴定管在装入滴定液之前,应该用滴定液洗涤滴定管3次,其目的是为了,以确保滴定液。
13.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朗伯-比尔定律,根据不同农度样品溶液对光信号具有不同的,对待测组分进行定量测定。
14.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校正波长是为了检验波长刻度与实际波长的,并通过适当方法进行修正,以消除因波长刻度的误差引起民的光度测定误差。
15.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比色皿表面不清洁是造成测量误差的常见原因之一,每当测定有色溶液后,一定要充分洗涤,可用涮洗,或用浸泡,注意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比色甲脱胶损坏。
16.《水质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GB/T16488-1996)中包括和两种测定方法。
17.测定水中油类物质的萃取方法有萃取法和萃取法两种。
18.通过吸附剂来分离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吸附分离方法有法和法两种。
19.测定油类物质的水样经萃取后,将萃取液分成两份,一份直接用于测定,另一份经吸附后,用于测定。
20.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校正系数所需的标准溶液为、和。
二、判断题1.天平是国家规定的强制检定计量量具,应定期由计量部门检定()2.台秤又称托盘天平,通常其分度值(感量)为-,适用于粗略称量。
()3.用滤纸过滤时,将滤液转移至滤纸上时,滤液的高度一般不要超过滤纸圆锥高度的1/3,最多不得超过1/2处。
()4.利用沉淀反应进行重量分析时,希望沉淀反应进行得越完全越好。
就相同类型的沉淀物而言,沉淀的溶解度越小,沉淀越不完全,沉淀的溶解度越大,沉淀越完全。
()5.电化学分析法大致可分成5类:电位分析法、电导分析法、电解分析法、库伦分析法、伏安分析法和极谱法。
()6.标准氢电极是参考电极的二级标准。
()7.由于外界电能引起化学反就的电池称作原电池()8.电化学分析是利用物质的电化学性质测定物质成分的分析方法,它以电导、电位、电流和电量等电化学参数与被测物质含量之间的关系作为计量的基础()9.氧化还原反应平衡常数越小,反应越完全。
()10.在络合滴定过程中,理论终点附近的PM值变化越大,滴定突跃就越明显,也就越容易准确地指示终点。
()11.滴定完毕后,将滴定管内剩余溶液倒回原瓶,再用自来水、蒸馏水冲洗滴定管。
()12.滴定终点与滴定反应的理论终点不一定完全相符。
()13.碱式滴定管用来装碱性及氧化性溶液,如高锰酸钾,碘和硝酸银溶液等。
()14.滴定操作时,大幅度甩动锥形瓶或不摇动锥形瓶都是不规范的。
()15.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值,计算过程中应保留5位有效数字,报出结果应取4位有效数字。
()16.滴定管读数时,无论是在滴定架上还是手持滴一管,都要保证滴定管垂直向下,()17.分光光度计可根据使用的波长范围、光路的构造、单色器的结构、扫描的机械分为不同类型的光度计。
()18.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试样测定,由于不同浓度下的测定误差不同,因此选择最适宜的测定浓度可减少测定误差,一般来说,透光度在20%-65%或吸光值在~之间时。
测定误差相对较小。
( )19.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常量组分含量。
()20.应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同组比色皿之间的差值应小于测定误差。
()21.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摩尔吸光系数随比色皿厚度的变化而变化。
()22.《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GB/T16488-1996)中所述的油类是指在规定条件下能被四氯化碳萃取并被测量的所有物质,包括被溶剂从酸化的样品中萃取并在试验过程中不挥发的所有物质。
()23.水中石油类为烃类的混合物,其所含的烷烃类物质一般要比芳烃类物质少()24.水中油类物质要单独采样,不允许实验室内再分样。
()25.测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时,处理后硅酸镁和无水硫酸钠都必须保存在磨口玻璃瓶中()26.测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时,萃取液用硅酸镁吸附后,去除的是动植物油等非极性物质。
()27.测定水中油类物质,萃取时为防止漏液,所用的分液漏斗的活塞应涂少量凡士林作润滑剂。
()28.采用直接萃取法萃取水中油类时,将20ml四氯化碳洗涤采样瓶后再移入装有水样的分液漏斗中,此转移过程中四氯化碳的挥发易导致测定误差。
()29.水样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含量较高时,应采用絮凝富集萃取法。
()30.测定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当水样中含有大量芳烃及其衍生物时,应首先选用红外分光光度法而不是非分散分光光度法。
()31.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石油类,用吸附法去除动植物油干扰时,如萃取液需要稀释则应在吸附后进行稀释。
()三、选择题1.下列关于天平使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实验到分析天平应设置专门实验室,做到避光、防尘、防震、防腐蚀气体和防止空气对流。
B. 挥发性、腐蚀性、吸潮性的物质必须放在密封加盖的容器中称量C. 刚烘干的物质应及时称量D. 天平载重不得超过其最大负荷2.下列关于定量滤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重量分析中,需将滤纸连同沉淀一起灼烧后称量时,应采用定量滤纸过滤B. 定量滤纸灼烧后,类分小于者称“无灰滤纸”C. 定量滤纸一般为圆形,按直径分有11Cm 9Cm 7Cm等几种。
D定量滤纸按孔隙大小分,有快速、中速和慢速3种。
3.下列产于重量分析对沉淀式的要求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 沉淀的溶解度必须很小(一般要求小于10-4mol/L)以保证被测组分沉淀完全B. 沉淀式要便于过滤和洗涤C. 沉淀力求纯净,尽量避免其他杂质的沾污,以保证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
D沉淀式与称量式应保持一致。
4. 属于电位分析法。
()A. 离子选择电极法B. 电导法C. 电解法5.国际上规定:以标准氢电极作为标准参比电极,在任何温度下,标准氢电极的相对平衡电势都为、()A. 2B. 1C. 06.关于氧化还原反应,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 被氧化的元素化合价一定升高B. 被还原元素的化合价一定降低。
C. 有氧化元素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7.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质量不会增加的是:()A. 浓硫酸B. 无水氯化钙C. 生石灰D. 草酸8.在我国化学试剂等级中,优级纯(保证试剂)表示符号为()A. A RB. GRC. SRD. LR9.下列物质中,可用称量法直接配制标准滴定溶液的是()A. 固体Na OH(GR)B. 浓盐酸(GR)C. 固体K2Cr2O7(基准)10.在一般情况下,滴定分析(容量分析)测得结果的相对误差为%左右()A. B. C.11.进行滴定操作时,滴定速度以为宜,切不可成直线放下。
()A. 每秒3~4滴或8~10ml/minB. 每秒5~6滴或10~12ml/minC. 每秒4~5滴或6~8ml/min12.用分析纯碳酸钠来标定盐酸标准滴定溶液,会使标定结果。
()A. 偏高B. 偏低C. 正确13.要准确量聚溶液,应选用()A. 容量瓶B. 移液管C. 量筒14.酸式滴定管活塞密封性要查的方法是:在活塞下涂凡士林的清洁滴定管中加蒸馏水至零标线处,为合格。
()A. 放置5min,液面下降不超过1个最小分度者B. 放置10min,液面下降不超过1个最小分度者C. 放置15min,液面下降不超过1个最小分度者15.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下列因素中不是产生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主要原因。
()A. 所用试剂的纯度不够的影响B. 非吸收光的影响C. 非单色光的影响D.被测组分发生解离、缔合等化学因素16.分光光度计波长准确度是指单色光最大强度的波升值与波长指示值。
A.之和B.之差C.乘积17.分光光度计吸光度的准确性是反映仪器性能的重要指示,一般常用标准溶液进行吸光度校正。
()A.碱性重铬酸钾B. 酸性得铬酸钾C. 高锰酸钾18.分光光度计通常使用的比色皿具有性,使用前应做好标记。
()A.选择B.渗透C.方向19.使用分光光度法测试样品,校正比色皿时,应将注入比色皿中,以其中吸收最小的比色皿为参比,测定其他比色皿的吸光度。
()A. 纯净蒸馏水B. 乙醇C. 三氯甲烷20.朗伯-比尔定律A. =kC. L中,摩尔吸光系数k值表示该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收能力愈强,比色测定的灵敏度就愈高。
()A.愈大B.愈小C.大不一样21.在比色分析中为了提高分析的灵敏度,必须选择摩尔吸光系数有色化合物,选择具有最大k值的波长作入射光。
()A.大的B.小的C.大小一样22.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比色皿应选择材质的。
()A.石英B.玻璃23.一般常把 nm波长的光称为紫外光。
()~800 ~400 ~60024.一般常把nm波长的光称为可见光。
()~800 (或380)~800(或780) C. 400~86025.朗伯-比尔定律A=kCL中,摩尔吸光系数k值与无关。
()A.入射光的波长B.显色溶液温度C.测定时的取样体积D.有色溶液的性质26.一般分光光度计吸光度的读数最多有位有效数字。
()A. 327. 测定水中石油类会受到油品种的影响,当与标准油相差较大时,测定误差也较大。
()A. 重量法B. 红外分光光度法C. 非分散红外光度法28.《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GB/T16488-1996)中规定,用于测定油类物质的样品如不能在24h内测定,采样后应加. 酸化至PH<2,并于2-5℃下冷藏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