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方法及作用综合训练题
议论文阅读之论证方法练习题

议论文阅读之论证方法练习题
1.本段运用了比较论证方法,通过对XXX和XXX、XXX 和XXX等人的对比,说明了本领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2.本段运用了对比论证方法,通过对有志气、有骨气的人和那些曾荣耀一时、富贵一生的人的对比,说明了高尚品质的重要性。
3.本段运用了因果论证方法,通过对XXX领导红军长征和其他重大事件的描述,说明了XXX的意志力对于成功的保证。
4.本段运用了引用论证方法,通过引用XXX的话,说明了中国人有骨气的特点。
文章这一段采用了比喻的论证方法。
通过将人生比作大舞台,表演者比作人们在生活中的角色,强调了一个人真正优秀的演员应该注重内心世界的真诚和丰富,而不是仅仅依靠外表的华丽取悦观众。
比喻的作用是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使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论证方法及作用综合训练题

论证方法及作用综合训练题论证方法及作用综合训练题资料1、《敬业与乐业》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
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一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
”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
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本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
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
思考: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资料2、《敬业与乐业》第一要敬业。
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单、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
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
”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
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思考:作者在论证“敬业”时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资料3、《敬业与乐业》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
”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
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论证方法专项训练

6.提示:
即选用的论据应尽量古今中外结合,正反结合,理论 同事例结合,点面结合。以上的论据不仅都是围绕 “专心”,而且是多方面结合。如②⑤⑥⑦就是 古今中外结合,③⑤⑥与④⑦就是正反对比结合, ①②同其他几个是理论、事实结合, ⑤和⑦是点 面 结 合 。
7.根据文意,再举两个例子,句式与例句 相 同 。 有勤,才有了孔子“韦编三绝”的佳话,也才 有了世界文化史上十大名人之一的美誉;有勤, 才 有 了 ; 有 勤 , 才 有 了 。
2.请分析下列文段的论证有没有什么问题? 三菱汽车公司发现已出厂的本公司某型号汽 车的发动机点火器存在缺陷,于是立刻宣布在全 球范围内召回该型号汽车,并免费更换发动机。 试想,这将造成多么巨大的损失啊,但它的信誉 非但没有受损,其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还得到高 度赞赏。相反,博士伦公司对用户提出的某清洗 液导致角膜炎的投诉予以否认,结果投诉越来越 多,最后虽然它也召回了产品,但其品牌的名誉 已经大大受损。面对错误,有人坦承,有人否认, 可 见 简 单 的 事 要 做 好 不 容 易 。
5、因果分析法
5.在“【】”处添加的分析文字,针对每个事例分 别 作 原 因 探 究 , 并 构 成 排 比 句 。 磨难,能历练人生。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 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 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 记》,汗青溢光【】;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 城后黯然退出体坛,却又另辟天地,让“李宁牌” 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磨 难,能带领人冲破黑暗,绽放光彩。
5.参考例文:
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绽放光彩。贝多芬双耳 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 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压打,顽强抗拒厄运, 才谱出了人类的心灵之歌】;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 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 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 持自己的志向,才突围成为“史圣”】;一代体操王子 李宁泪洒汉城黯然退出体坛后,却又另辟天地开创了自 己的事业,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 市场,【那是因为他懂得承受失败,不为失败所吓倒, 才能在失败中开拓出一条新路。磨难,是祸,又是福。 它对于意志坚强者,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帘风雨,只 要勇敢地走过去,前方是另一片蓝天。】
中学语文论证能力专项训练

中学语文论证能力专项训练1. 题目:论证文学作品的重要性对中学生成长的影响。
论证主题句:阅读文学作品是中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为它能够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情感和价值观。
论据1:阅读文学作品有助于开阔中学生的视野。
文学作品通常反映了丰富多样的人生经验和人类思想,通过阅读,中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情境和心理环境。
这种开阔视野的经历有助于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和世界,增添对于人性的认知。
论据2:阅读文学作品能够培养中学生的情感。
文学作品中经常涉及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人物心理描写,通过阅读这些作品,中学生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和了解人类情感的复杂性。
这种体验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情感智慧和情感表达能力,使他们对自己和他人的感受更加敏感和理解。
论据3:阅读文学作品有助于塑造中学生的价值观。
文学作品中常常体现了各种价值观和道德观,通过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互动,中学生能够思考和反思人生的意义、道德的标准和行为的准则。
这种思考过程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思辨能力,引导他们形成独立、有价值观的个体。
论据4:阅读文学作品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往往优美、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通过阅读这些作品,中学生能够学习到丰富多样的词汇、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
这样的学习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结论:综上所述,阅读文学作品对中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它可以开阔视野、培养情感和价值观,同时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中学生应该注重阅读文学作品,从中受益,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论证方法的种类与作用练习题汇总

例2、(2006海南省课改试验区 有删改)歌德用了差不多半生的精力 学画无成,面对人生的不断碰壁,及时调整了人生目标,在文学道 路上做出一番成就。孙中山青年时悬壶行医,最后发现治一人并不 能救社会,于是转而投身革命,终于成就了令世人敬佩的伟业。无 数成功的例子告诉我们,成功者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了成功的道 路,并不是一开始就站到了正确的起点上。因此,我们不要盲目地 相信自己的兴趣,不要绝对依赖自己的感觉,而要尽可能多地尝试 各种各样的发展道路,与时俱进地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 (本 文的中心论点是发现自己才能选择正确的道路,才能实现个人的最 大价值) 问题:本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举例论证法(例证法)。作用是用该事例论证了成功者是在不断 实践的过程中发现成功的道路的,因此我们要在实践中学会尝试各 种发展道路,并与时俱进的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 举例论证法的作用:事实胜于雄辩,用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观 点,会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链接中考 河北省课改试验区 如今有些人,总是特别害怕别人说自己不深刻,因此总是千方 百计伪装自己、表演自己。固然,人生是个大舞台,我们都是表演 者,但是,一位真正优秀的演员,不是仅仅依靠外表的华丽取悦观 众,而是凭借内心世界的真诚、丰富来赢得更多的掌声。正如我国 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所说:“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
一、论证方法的种类与作用: (一)举例论证法 举例论证法:简称例证法,是根据需要例举一定的事实来 证明观点正确的方法。事实要求充分、确凿、有代表根据 性。 例1:(2006南京艺术学院附属中学 有删改)资讯时代是为 能运用资讯的人而预备的。那些把一切资料的碎片都当做 资讯的人不可能正确的运用资讯;那些把一切有用和无用 的东西都往脑袋里塞的人也不可能成功运用资讯。只有对 你真正有意义的资料才称得上资讯,其他的都是垃圾,只 会让你更加无知。也许我们都有过这样的“超载健忘症”, 听完一场毫无意义的演讲,我们不仅没有记住一个字,反 而连车停在什么地方都忘了。 问题:文中运用了什么 论证方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参考答案:举例论证法。举到了“超载健忘症“的例子。 其作用是:证明了滥取资讯的严重后果(危害)
论证方法及练习(含答案)

论证方法及练习(含答案)常见论证方法1.举例论证:所举的能证明论点的具体事例、概括事实、各种现象、统计数据,及作者对此所做的分析,合为举例论证。
作用:说理更具体、观点更鲜明,说服力更强。
答题思路:用什么典型事例论证什么论点,论证十分具体,使作者的观点表达得更鲜明,说服力更强。
2.道理论证:作者引用的能证明论点的名人名言、为人们承认的理论,作者针对论点所做的分析等。
作用:观点更鲜明,说服力更强。
答题思路:用什么道理论证什么论点,使作者的观点表达得更鲜明,说服力更强,让人信服。
引用论证:是?道理论证?的一种,也叫?引证?,即引用名人名言或名人的观点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
引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明引,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交代其出处,一种是暗引,即不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出处。
引用方法多变,十分灵活。
作用: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答题思路: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3.比喻论证:用打比方形象地对论点进行证明的一种论证方法。
作用:说理更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答题思路:把什么比喻成什么进行论证,使论证生动形象,更容易让读者接受和理解。
4.对比论证:是正反对比论证的简称,也称比较法。
对比的可以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也可以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
对比的双方要属于同一范畴,在某些方面表现出相反或相对的性质。
作用: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
答题思路:从什么和什么两个方面进行对比论证,使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突出了作者的什么观点,让读者有了深刻的印象。
5.类比论证:类比论证术就是在考察两类事物某些相同或相似属性的基础上,推断出它们另外的属性也相同或相似的论辩方法。
这种论辩方法灵活机动,变幻无穷,能极大程度地表现一个人的论辩才能。
专题02论证方法及其作用-2024年中考语文阅读题答题模板(原卷版)

论证方法及其作用1、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饥慧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3、对比论证,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4、比喻论证,可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
使论证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更利于读者明白。
1.举例论证: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的事例,论证了......的观点,使论证更具体,更真实可信,增强了说服力。
2.道理论证: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的观点,使论证更概况、更深入、更有说服力(通过引用......的话,证明了......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3.比喻论证: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证明了......的观点,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4.对比论证: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1)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揭示了事情的本来面目,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令人信服。
(3)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4)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阅读下面的评论,完成下面小题。
善于在精细中出彩楚波①“治大国如烹小鲜”,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经典名言阐述治国之道,强调“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议论文阅读之论证方法及其作用【习题精练】-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原卷版)

专题22:议论文阅读之论证方法及其作用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一、(2022·辽宁·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节制是一种君子之德吴敏文①著名的国家一级演员陈道明说:“我觉得做人的最高境界是节制,而不是释放,所以我享受这种节制,我觉得这是人生最大的享受。
释放是很容易,物质的释放、精神的释放都很容易,但是难的是节制。
”看到这话,不禁让人击节赞叹。
②什么是节制呢?《文心雕龙·议对》里有“议贵节制,经典之体也”之说。
宋代沈括在《<孟子>解》中说:“人之情无节则流,故长幼贵贱莫不为之节制。
”其实,社会生活中,节欲、节食、节声同属节制,节制是一种君子之德。
③君子当节欲。
欲望是人所共有的,但如果不加以节制,必然后患无穷。
明代的海瑞两袖清风,为民请命,流芳百世;清朝的和珅聚敛无数,富可敌国,但终至殃祸,留下骂名。
④君子当节食。
周恩来总理谦谦如玉,有口皆碑。
他一生都崇尚节俭,饮食上更是从不讲究。
电影《周恩来》中有一个镜头:总理忙于公务误了吃饭时间,到厨房时,师傅急了:“饭菜都没了,如何是好?”总理毫不在乎:“有一个馒头就行啊。
”师傅想赶紧做个汤,这时秘书来催,总理顺手拿出干净的手帕,将吃剩的馒头包好,装入小包之中,疾步而去。
周总理急匆匆离去的身影,留给观众的是对美德的敬仰。
⑤君子当节声。
节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容以把事情说清楚为度,为显示水平动辄长篇大论,无异于向听众申请厌恶;二是声音以对方能听清楚为度,无论是大庭广众之中,还是在自己办公室内,哗啦哗啦声震屋瓦,不仅处事不密,而且显得缺少涵养。
⑥不仅中国传统文化崇尚节制,西方经典作家同样崇尚节制。
著名法国作家蒙田在《论节制》中说:“用力过猛的射手同射不到靶子的射手一样,都命不中靶子。
”这几乎就是中国成语“过犹不及”的法国版。
蒙田还说:“要是我们怀着过分热切强烈的欲望将美德拥进怀里,这美德就会在我们的搂抱下变成恶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证方法及作用综合训练题
资料1、《敬业与乐业》
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
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一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
”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
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本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
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
思考: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资料2、《敬业与乐业》
第一要敬业。
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单、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
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
”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
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思考:作者在论证“敬业”时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资料3、《敬业与乐业》
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
”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
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所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思考:作者在论证“敬业”时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资料4、《敬业与乐业》
第二要乐业。
“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
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
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绝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
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
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
子真难过。
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
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
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
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
思考:作者在论证“乐业”时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资料5、《论美》培根
美犹如盛夏的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
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
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
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思考:本段第一句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规范论证方法及作用的答题格式:
1、①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②具体而典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③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①运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②引用…有力的论证了……的观点,③使论证更具权威性,更具说服力。
3、①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②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③使人印象深刻,更有说服力。
4、①运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②将……比作……,形象生动的证明了……的观点,③浅显易懂,让人容易接受。
资料6、
古语说:“天下之事,必作于细。
”科学研究尤需如此。
没有精细、严格的科学精神,就不能取得任何科学成就。
德国化学家维勒研究一种铝矿石,漫不经心,自然无缘与钒结识;瑞典化学家肖夫斯特姆抓住苗头不放,精心研究,终于发现了钒。
指出本段运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资料7、
亚里士多德说:“高标准的目标和低姿态的言行的和谐统一是造就厚重而辉煌人生的必备条件。
”看来低姿态当为生存之态,当为人生常态。
唯有“低”才会看得真切,看得生动具体,才可能领悟事物的真谛。
低姿态进入并恰当地保持才可能实现所期望的高的结果。
选文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资料8、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不可强求统一,但这形形色色的生活方式确有高下优劣之分。
醉生梦死,花天酒地,是生活方式,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也是生活方式;无所事事,浑浑噩噩,是生活方式,自强不息,锐意进取,也是生活方式;未老先衰,坐吃山空,是生活方式,老而弥坚,与时俱进,也是生活方式。
无疑,李政道的“生活方式”,是积极的,高尚的,令人敬佩的,也是值得效仿的。
——《李政道的“生活方式”》
选文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