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学常识汇总导学案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学常识汇总

一、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学常识汇总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掌握文学常识的基本内容,提高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类整理、分析比较、案例解析等方法,让学生系统地复习和巩固文学常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情趣。
三、教学内容:第一部分:中国古典文学1. 古代诗歌:唐诗、宋诗、元诗、明诗等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作家。
2. 古代散文:儒家、道家、法家、杂家等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作品。
3. 古代小说:明清小说、四大名著等主要类型及其代表作品。
第二部分:现代文学1. 现代诗歌:新月派、九叶派、朦胧派等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作家。
2. 现代散文:白话文运动、乡土文学、先锋文学等主要类型及其代表作品。
3. 现代小说:乡土文学、都市文学、革命文学等主要类型及其代表作品。
四、教学过程:1. 课堂讲解:教师对文学常识进行系统的讲解,包括作家、作品、流派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学常识。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4. 课堂检测:教师布置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练习题成绩:评估学生在课堂检测中的表现,检验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质量,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学常识汇总七、教学过程(续):5.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针对课堂内容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所学文学常识,并挑选一部文学作品进行深入阅读分析。
6. 课程反馈:教师通过课后交流或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八、教学评价(续):4. 课后作业质量: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作业的准确性、深刻性和创造性等方面。
2019-2020年高考语文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简要梳理复习教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简要梳理复习教案【说明】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的学习存在如下问题:在阅读中碰到长的句子抓不准信息,出现误读;考试中的句式变换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讲文言句式学生回答中竟然有宾语后置的表述;议论文中无逻辑力量……这些问题都与目前淡化语法教学有很大的关系。
初中老师说:中考不考,我不教;高中教材没有这个引导,但考试中出现了需要语法来解决的问题,于是有遮遮掩掩的教,常规的做法是随文教化,随题教化,缺乏系统性。
基于此,本人在高二第一学期开了个语法周,结合考纲系统地梳理了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本教案一共分为十个课时,现推出六个课时。
第一课时短语短语,也称词组,是词和词组合成的语言单位。
根据其构成方式可以分成:①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并列组成的短语。
如老师和同学、调查研究、培养和提高、万紫千红、理直气壮、丰功伟绩、是非黑白等。
②偏正短语,词和词按修饰关系构成的短语,由定语或状语加中心词组成。
如我的老师、一个顾客、伟大的人民、世外桃源;小心观察、更加坚决、突然发现、非常壮观、相当迅速。
③动宾短语,词和词按照支配关系构成的短语,由动词和宾语组成。
如吃晚饭、盖房子、歌唱祖国、顾全大局、关心集体、饱经风霜、理清思路等。
④后补短语,词和词按照补充关系构成的短语,由动词或形容词加上补语组成。
如看明白、想得太多、送出去、住一宿、说两句、红得发紫、害怕得要命、好得很、傻呆了、漂亮极了。
⑤主谓短语,词和词按照陈述关系构成的短语,由主语和谓语组成。
如心情舒畅、人声鼎沸、春光明媚、好人一生平安、月儿弯弯照九州等。
附:课堂检测1 ( D)A保持安静歌唱英雄整顿作风(动宾短语)B正大光明缤纷络绎天高地厚(并列短语)C宝贵意见多么活泼伟大成就(偏正短语)D成果辉煌黑了一阵宿舍旁边(主谓短语)2( A )A推辞一番卧倒在地工作数月(动补短语)B穷凶极恶居安思危朝夕相处(并列短语)C增长很快态度诚恳精力充沛(主谓短语)D进驻营地深入研究学习技术(动宾短语)( )A参天耸立B精神抖擞C不折不挠 D百年大计( )A木兰诗忆江南B曹刿论战望天门山C苏州园林驿路梨花D想和做纪念白求恩5、选出对短语分类有错误的一组: ( )②发挥作用③仔细翻阅④丰功伟绩⑤认真讲解⑥美好回忆⑦甜言蜜语⑧打击敌人A主谓短语有①B并列短语有④⑥⑦ C偏正短语有③⑤ D动宾短语有②⑧6数不得增减)(2002C)成年累月的战事,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经济的衰退,动荡不安的政局,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正常生活受到威协,甚至连生命财产都没有保障。
2020年高考语文总复习高中语文必修四全册基础知识总结汇编(全册)

第一单元第1课窦娥冤一、文学常识关汉卿,金末元初大都(今北京人),著名的戏曲作家,被誉为“世界文化名人”。
他一生写了60多本杂剧,流传下来的有10余本。
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起被尊为“元曲四大家”。
代表作为《窦娥冤》。
二、字音识记窦dòu娥桃杌wù哥哥行háng鼓三通tòng罪愆qiān 错勘kān 盗跖zhí前合后偃yǎn 瀽jiǎn半碗苌cháng弘化碧。
暑气暄xuān湛zhàn三、词语成语积累前合后偃:前仆后倒。
亢旱:大旱。
亢,极。
四、写作素材1、窦娥受到地痞流氓张驴儿和贪赃枉法的陶兀县令的共同迫害,最后冤死,冤情之深可见旧社会的黑暗。
2、窦娥怕连累婆婆屈招药死公公,她临刑不愿走前街,怕被婆婆看见,让婆婆伤心,可见其尊老爱老之孝心。
第2课雷雨(节选)一、文学常识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
现代剧作家。
先后创作了十多部剧本,如《日出》《原野》《北京人》《家》等。
曹禺的剧作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在深刻的现实主义刻画中融入了作者的诗意激情;力求在多种矛盾冲突中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题的揭示;个性化的语言,揭示出人物复杂的感情及急剧的心理变化。
二、字音识记沉吟chényín 无锡xī汗涔涔cén窟窿kūlong 哭哭啼啼tí谛dì听江堤dī混账hùn zhàng 昧mèi心财三、词语成语积累涔涔:①形容汗、泪、水等不断地流下。
②形容天色阴沉。
③形容肿胀或烦闷。
谛听:仔细地听。
谛,仔细。
昧心: 违背良心。
昧mèi弥补:把不够的部分补足。
伺候:在人身边供使唤,照料饮食起居。
觊jì觎:希望得到不应得到的东西。
第3课哈姆莱特一、文学常识莎士比亚(1564--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乃至欧洲最伟大的诗人与戏剧家。
1590年左右,他开始编写剧本,很快获得了成功。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导学案:考前微点冲关夺分第1章ⅱ微专题2(2)古诗常用表现

本资源的初衷,是希望通过网络分享,能够为广阔读者提供更好的效劳,为您水平的提高提供坚强的动力和保证 .内容由一线名师原创,立意新,图片精,是非常强的一手资料 .(二)古诗常用表现手法一、读一读古诗常用表现手法一览表表现手法说明示例赏析衬托衬托指的是以乙托甲 ,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 .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 ,却从 "千古风流人物〞写起 ,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 "多少豪杰〞 ,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 ,突出了周瑜在词人心中的主要地位 .比照对照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 ,互相比较 ,突出强调 .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比照 ,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 ,其中蕴涵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 .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 ,表现与之有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登崖州城作(李德裕)青山似欲留人住 ,百匝千遭绕郡城 .这两句描写青山环绕、层峦叠嶂 ,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处在严密封锁、重重阻隔之中 .象征了自己被政注①描写是古诗最||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 ,它有许多方法与表现手法有重合之处 .除这里介绍的白描、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结合、细节描写外 ,描写还有观察角度多变、声形色描写及多种感官描写等 .②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既是抒情方式 ,又是表现手法 ,两者重合 ,参见前面 "古诗常见抒情方式〞 .二、练一练1.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答复以下问题 .水村闲望俞紫芝①画桡两两枕汀沙 ,隔岸烟芜一望赊 .翡翠②闲居眠藕叶 ,鹭鸶别业在芦花 .溪云淡淡迷渔屋 ,野旆翩翩露酒家 .可惜一绷③真水墨 ,无人写得寄京华 .注①俞紫芝:笃信佛教 ,仕途失意后终身不娶不仕 .②翡翠:翠鸟 .③绷:布幅 .本诗颔联和||王维的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鸟鸣涧?)都是写鸟 ,但在内容和手法上有何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俞诗写翠鸟和鹭鸶的 "闲〞居 ,刻画鸟栖宿的状态 ,是静景;||王诗写月下鸟鸣 ,着意于写声 ,是动景 .俞诗用鸟 "闲〞居来衬托诗人的 "闲〞望 ,是正衬(或 "以静衬静〞);||王诗用鸟鸣来衬托春山月夜的幽静 ,是反衬(或 "以动衬静〞) .2.阅读下面这首||词 ,然后答复以下问题 .好事近陈亮横玉①叫清宵 ,帘外月侵残烛 .人在画楼高处 ,倚阑干几曲 . 穿云裂石韵悠扬 ,风细断还续 .惊落小梅②香粉 ,点一庭苔绿 .注①横玉:笛的代称 .②小梅:古代笛曲中有?梅花落??大梅花??小梅花?等 .请简要赏析 "惊落小梅香粉 ,点一庭苔绿〞两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描写细腻 ,形象生动 ,层次丰富 . "落小梅〞既指曲调 ,亦指梅花因笛声所激而花粉飘落 ,具有艺术夸张效果 .词人既以优美的景物形象表现笛声之美 ,又通过 "香〞字表现敏锐的嗅觉感受 ,通过 "点〞字表现细微的听觉感受 ,描写出笛声具有活、色、声、香的艺术感染力 .②善于炼字、炼句 . "惊〞 "落〞 "点〞三字 ,前后照应 ,用字飞动传神 ,词句流转遒劲 .③意境浑成雅洁 .以景语作结 ,余音绕梁 ,低回婉转 .。
2019-2020年高考语文文学常识专题复习教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文学常识专题复习教案备考必读【考点明示】①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
②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国别和代表作。
③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能力层级: A【考点解读】所谓“重要作家”,是指在中外文坛上有影响、有地位的作家。
属于中国的,要掌握其所处时代、代表作、作品体裁及作品的有关内容。
属于外国的,要掌握其国别、代表作、作品体裁及作品有关内容。
所谓“文学体裁”,主要是指中国文学作品体裁所说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此外还要对古代有关诗、词、曲的文体特点,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古典小说的不同名称和特点,古代散文与现代散文的不同特点等有明确的了解。
【考情分析】就文学常识这一考点来说,虽然《考试大纲》规定了比较详细的考查内容,但实际上,每年考查的力度都不大,特别是近些年来,考查的形式基本上是与名句名篇的默写放在一起考查的,且令非常小。
应该说,这不是高考命题人关注的“热点”,“新课程”考试大纲中对这一考点已做了删除的改动,其考查的意义不言而喻。
【复习指津】文学常识是每年高考必考的内容,但很多学生认为文学常识内容多、分值小,花太多时间去记不太划算,倒不如记一两个近义词或成语,于是就放弃。
其实这种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
文学常识固然内容多,但只要有巧妙灵活的方法,就可以化繁为简、化多为少,轻松而又高效率地记住。
先向大家介绍几种好的记忆方法:一、穿针引线法如记忆中国文学史,可以以时间为线,用这条线穿起各个朝代文学现象这些针,请看下图:什么时候想记忆文学常识了,就先拉一条长线,一根针一根针地穿过去,哪根针(朝代作家作品)穿不过去了,就停下来,细细地查究什么原因,该补的补上了,就可以继续穿,这样既快又能随时检查自己记忆情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二、联想法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联想有多种,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
接近联想也叫相关联想,即由某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物的心理过程。
2020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作家作品)教案

介绍有关记忆方法
根据一段文字向学生提问:
接近联想
对比联想
数字联想
教师引导,穿插提问
一、上古神话
(小说的源头)
《山海经》
《淮南子》
二、先秦诸子散文百家说孔孟老庄诗歌:《诗经》
《楚辞》
三、两汉
历史散文:
《史记》《汉书》
《战国策》
乐府民歌、赋:
四、魏晋南北朝
1、“三曹、七子”
陶渊明
2、小说(小说发展期)
志怪小说:《搜神记》
轶事小说:《世说新语》
五、隋唐
1、诗歌、散文
2、唐人传奇
(小说的成熟期)
李朝威的《柳毅传》
元稹的《莺莺传》
六、宋
1、词、散文
2、宋人话本
(小说的发展期)
《大宋宣和遗事》
《三国志平话》
七、元曲
1、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郑光祖
白朴、马致远
2、元曲四大悲剧
《窦娥冤》《赵氏孤儿》
《梧桐雨》《汉宫秋》
一、识记方法
1、积少成多法:这是大家常用的记忆方法,这种方法适合于有毅力,能持之以恒的学生。
2、联想法: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联想有多种,有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数字联想等。
3、串联法:以时间为线穿起各个朝(时)代文学现象这些针。
(本堂课的主要内容)
二、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3、元曲四大爱情剧
《拜月亭》
《西厢记》
《墙头马上》
《倩女离魂》
八、明清小说
(小说创作高峰)
1、四大名著
2、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学生识记
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上古 先秦 两汉 魏晋 隋唐 宋 元 明清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学常识汇总

篇目文学常识汇总【1】《沁园春·长沙》作为“诗歌鉴赏”,文本分析见《全解》【2】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
先秦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今存《荀子》,为荀子及其门人所著。
《劝学》,文章通过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向我们阐明了学习的意义、作用和方法<方法即学习要积累、恒心和专心)CkJ6OOhBfp【3】韩愈。
韩愈,字退之,自号昌黎。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著《昌黎先生集》。
【作者已考】《师说》一文,通过对比论证,批评了当时社会耻于从师学习的风气,表扬了李蟠不被世俗所拘泥、积极履行古人从师之道的行为,并提出“师”的标准:能者为师、教学相长和不耻下问。
CkJ6OOhBfp【4】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
《想北平》,文章通过对北平平常事物的描写,借用类比<爱北平就像爱母亲)和对比<和巴黎等),表现了自己对北平的深沉的爱。
CkJ6OOhBfp【5】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豪放派代表词人。
著有《苏东坡集》。
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号称“三苏”。
《赤壁赋》,赋是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讲究文采,以铺陈为能事,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
CkJ6OOhBfp【6】史铁生,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
《我与地坛》,通过对在地坛中的所见所思,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歌颂<地坛与母亲相似)以及对生命的思考<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应豁达地面对死亡,面对生命中的种种挫折)<地坛解决了“为什么活”的问题,母亲解决了“怎么活”的问题)。
【《我与地坛》作为阅读主观题,已考】CkJ6OOhBfp【7】柳宗元,字子厚,又称柳河东。
写了著名的《永州八记》。
著有《柳河东集》。
《始得西山宴游记》,文章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描写了西山高险特立的特点,这种开阔的境界与作者不甘沉沦的人格相互映照,使人认识了山的精神,山也引发了人的胸襟,从而达到一种超越与解脱的境界)。
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三单元第五节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教案

第五节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近两年全国卷中都对古代文化常识单独设题进行了考查,2020年高考可能延续这一考情。
但值得注意的是,古代文化常识作为高频考点,其考查范围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如2016年全国卷Ⅰ中对“契丹”一词的考查呈现出文化常识与历史学科的融合。
走进高考【P】例(2018·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
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
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薄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
”帝大悦,涣由此显名。
州举茂才..,除温令。
县多奸滑,积为人患。
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
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
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
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
后坐考妖言不实论。
岁余,征拜侍御史。
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
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
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
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
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
元兴元年,病卒。
百姓市道莫不咨嗟。
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致奠醊以千数。
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盘案于路。
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抄,恒亡其半。
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
其政化怀物如此。
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密县存故太傅卓茂庙,洛阳留王涣祠焉。
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
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
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
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
(选自《后汉书·王涣传》)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目文学常识汇总
【1】《沁园春·长沙》作为“诗歌鉴赏”,文本分析见《全解》
【2】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
先秦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今存《荀子》,为荀子及其门人所著。
《劝学》,文章通过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向我们阐明了学习的意义、作用和方法(方法即学习要积累、恒心和专心)
【3】韩愈。
韩愈,字退之,自号昌黎。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著《昌黎先生集》。
李蟠不被世俗所拘泥、积极履行古人从师之道的行为,并提出“师”的标准:能者为师、教学相长和不耻下问。
【4】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
《想北平》,文章通过对北平平常事物的描写,借用类比(爱北平就像爱母亲)和对比(和巴黎等),表现了自己对北平的深沉的爱。
【5】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豪放派代表词人。
著有《苏东坡集》。
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号称“三苏”。
《赤壁赋》,赋是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讲究文采,以铺陈为能事,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
【6】史铁生,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
《我与地坛》,通过对在地坛中的所见所思,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歌颂(地坛与母亲相似)以及对生命的思考(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应豁达地面对死亡,面对生命中的种种
挫折)(地坛解决了“为什么活”的问题,母亲解决了“怎么活”的问题)。
【7】柳宗元,字子厚,又称柳河东。
写了著名的《永州八记》。
著有《柳河东集》。
《始得西山宴游记》,文章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描写了西山高险特立的特点,这种开阔的境界与作者不甘沉沦的人格相互映照,使人认识了山的精神,山也引发了人的胸襟,从而达到一种超越与解脱的境界)。
【“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曾巩。
】
【8】欧·亨利,美国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
作品有《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
《最后的常春藤叶》通过对老画家不顾风雨为琼珊画叶子的故事,表现了艺术家之间相濡以
【契诃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作品有《变色龙》、《万卡》、《装在套子里的人》;莫泊桑,法国人,作品有《羊脂球》、《项链》】
【9】苏洵,字明允,北宋散文家,有《嘉佑集》。
《六国论》采用借古讽今的手法,通过议论六国灭亡的原因,批评北宋朝廷以钱帛贿赂契丹、西夏以求苟安的国策。
【10】《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简介同【5】)文本评析详见《全解》。
【11】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宋代豪放派代表词人。
有《稼轩长短句》。
文本评析详见《全解》。
【12】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
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的气概”。
作品《背影》《踪迹》。
文本内容解析详见“学案”,艺术手法上主要关注“通感”。
【13】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名树人,中国现代作家、思想家。
作品有《朝花夕拾》(散文集),《故事新编》、《彷徨》、《呐喊》(小说集);《野草》(散文诗集)。
《祝福》,选自《彷徨》,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
【14】文天祥,字履善,一字宋瑞,自号文山。
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南宋末年的爱国政治家、文学家和诗人。
《指南录》,文天祥诗集。
命名取自《渡扬子江》“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15】张溥,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明末文学家。
组织“复社”,有《七录斋集》。
《五人墓碑记》描述了明朝末年的东林党人和苏州人民不畏强暴与魏忠贤之流英勇斗争的事迹,夹叙夹议,正反对照,指出“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16】庞朴,江苏人,著有《沉思集》和《良莠集》。
《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一文指出,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
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千里之外。
我们应该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这两重属性,积极地发展和创新传统文化。
谈传统文
化的根本意义在于古为今用。
【17】作者同【13】.《拿来主义》一文阐述了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两个问题,作者用具体的事实、贴切的比喻、尖锐泼辣的语言,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主义政策及革命文艺阵营的各种错误倾向,深刻而生动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基本原理,批评了对待文化遗产的种种错误态度,指出了正确地继承和借鉴是建设新文化、塑造新人的必要条件。
【18】《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史著作。
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并称为“春秋三传”。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表现烛之武“临危授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的“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战国策》(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国语》(古代国别体史料汇编)】
【19】司马迁,字子长,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
著《史记》首创“纪传体”。
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我们学过他的《鸿门宴》,全文以“鸿门设宴”为中心事件,以“杀不杀刘邦”为故事线索,按时间顺序展开故事情节,突出人物性格(自己看笔记)。
【20】曹禺,原名万家宝,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三部曲:《雷雨》、《原野》、《日出》。
【作家已考】《雷雨》以集中的场景(周公馆客厅)和集中的时间(同一天上午至午夜),表现了周鲁两家以爱情的、血缘的、阶级的复杂关系为内容的尖锐的戏剧冲突,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性。
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
【21】杜甫,字子美,又称杜工部,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名作有“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无家别》《垂老别》《新婚别》)《北征》《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三吏三别粗略看看即可)。
《登高》,本诗通过作者登高所见的壮阔
【22】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名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琵琶行》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通过它深刻地反映了封建
【23】《虞美人》。
诗歌评析,见《全解》【诗歌欣赏已考】
【24】《雨霖铃》。
诗歌评析,见《全解》
【25】达尔文,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
著有《物种起源》、《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等。
《物种起源绪论》一文交代了写作经过和观点,用准确、严密的语言体现了达尔文的精神和人格魅力(刻苦钻研、实事求是、谦逊审慎、严肃认真、亲身实践、尊重事实、毫不动摇等)。
【26】李密,一名虔,字令伯,三国。
《陈情表》一文,极言自身孤苦、祖母恩重、朝廷厚德,在两难中最终选择了“先孝后忠”的解决办法。
全文融理于情,融情于事,朴素细腻,曲折委婉,悲恻动人。
表,是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己见的一种奏章。
【27】庄子,名周,世称“南华真人”,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著有《庄子》。
《庄子》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属诸子哲理散文,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我们学过他的《逍遥游》,“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
本文所提事物无论形体大小、寿命长短,均有所待(“待”:依靠,凭借),都不是逍遥的境界。
【28】罗素,英国思想家、哲学家,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
《我为什么而活着》,选自《罗素自传》。
【29】小说五篇文学常识见“小说阅读学案”【海明威和《桥边的老人》已考】
【30】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
《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
【已考】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