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资)》第09章在线测试
政治经济学(资)在线测试

《政治经济学(资)》第08章在线测试《政治经济学(资)》第08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34:21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A、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B、不同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C、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竞争的结果D、国内企业志国外同类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2、在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市场价格上下波动围绕的中心是A、价值B、生产价格C、市场价格D、生产成本3、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相比通常是A、剩余价值率小于利润率B、剩余价值率等于利润率C、剩余价值率大于利润率D、剩余价值率时而小于利润率、时而等于利润率4、商业资本家取得的商业利润是A、商业职工新创造的价值B、商业职工实现的全部价值C、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D、产业工人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5、平均利润的形成是A、不同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B、同一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C、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D、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追求超额利润的结果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借贷资本是:A、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他人使用的货币资本B、一种商品的资本即资本商品C、一种所有权资本即财产资本D、一种高利贷资本E、一种最富有拜物教性质的资本形式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息总是表现为资本价格的原因是:A、平均利润要分为利息和企业利润两个部分B、利息是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C、利息与商品价格决定一样,受竞争和供求的调节D、利息与商品价格一样,具有调节借贷资本供求的作用E、以上答案都不正确3、土地价格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A、地租量B、社会利润率C、股息D、利息率E、剩余价值率4、绝对地租是:A、只有劣等地才要交纳的地租B、只有优等地才要交纳的地租C、租种一切土地都要交纳的地租D、租种私有制土地要交纳的地租E、租种公有制土地要交纳的地租5、级差地租两种形式具有以下特点:A、级差地租Ⅰ与粗放经营相联系B、级差地租Ⅱ与粗放经营相联系C、级差地租Ⅰ与集约经营相联系D、级差地租Ⅱ与集约经营相联系E 、级差地租Ⅰ是级差地租Ⅱ的基础和前提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利润与剩余价值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政治经济学(资)第01章-第09章在线测试

《政治经济学(资)》第01章---第09章在线测试答案《政治经济学(资)》第01章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D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生产方式D、物质资料的生产2、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DA、经济基础B、上层建筑C、政治文化条件D、物质资料生产3、生产力构成中最主要的要素是AA、劳动者B、劳动对象C、科学技术D、生产工具4、要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就必须使生产关系CA、长期稳定,永远不变B、落后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C、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D、超越生产力发展的要求5、决定着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变的规律是DA、劳动时间节约规律B、竞争规律C、价值规律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生产力ABCDEA、人们运用生产资料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B、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三个要素C、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D、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E、发展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2、生产关系ADA、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各种经济关系B、包括劳动对象、劳动沟资料和劳动者三个要素C、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D、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E、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3、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质说明:ABCDA、人们不能创造经济规律B、人们不能违反经济规使C、人们不能消灭经济规律D、人们不能改造经济规律E、认们不能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4、政洽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本质差别在于:ABDA、表现为某种阶级性B、表现为一定的国度性C、表现为积极的实践性D、表现为对人类的终极关怀E、表现为鲜明的“人文”特征5、劳动资料和生产资料的关系是ABCDEA、两者的含义不同B、两者包括的要素不同C、两者都是从事社会生产所必须的物质条件D、劳动资料是生产资料的一部分E、两者都同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着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人们的劳动能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政治经济学在线测试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在线测试题及答案政治经济学(资)》第01章在线测试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__________。
A、经济基础B、上层建筑C、政治文化条件D、物质资料生产2、从劳动过程看,正在修配厂检修的载重汽车是__________。
A、运输工具B、劳动资料C、劳动对象D、固定资产3、生产力构成中最主要的要素是__________。
A、劳动者B、劳动对象C、科学技术D、生产工具4、决定着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变的规律是__________。
A、劳动时间节约规律B、竞争规律C、价值规律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3、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必须联系社会经济基础。
正确错误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要求的规律是人类社会普遍的经济规律。
正确错误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统一的科学。
正确错误答案:1.DCADB2.ABCDE ABCE ABDE ABCD BCDE3.错错错对对《政治经济学(资)》第02章在线测试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商品价值的内在尺度是__________。
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劳动D、价格2、商品的价值从根本上是由__________。
A、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B、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C、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的D、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3、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__________。
A、成正比B、成反比C、没有关系D、时而成正比,时而成反比4、在30斤米=1把石斧的等式中,当生产米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提高一倍,而生产石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降低一半时,则30斤米等于__________。
A、1把石斧B、2把石斧C、4把石斧D、8把石斧5、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所以商品的__________。
A、价格与价值始终一致B、价格与价值完全不一致C、价格与货币的价值有关D、价格与货币的价值无关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商品是__________。
政治经济学(资)在线测试.

《政治经济学(资)》第01章---第09章在线测试答案《政治经济学(资)》第01章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D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生产方式D、物质资料的生产2、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DA、经济基础B、上层建筑C、政治文化条件D、物质资料生产3、生产力构成中最主要的要素是AA、劳动者B、劳动对象C、科学技术D、生产工具4、要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就必须使生产关系CA、长期稳定,永远不变B、落后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C、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D、超越生产力发展的要求5、决定着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变的规律是DA、劳动时间节约规律B、竞争规律C、价值规律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生产力ABCDEA、人们运用生产资料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B、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三个要素C、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D、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E、发展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2、生产关系ADEA、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各种经济关系B、包括劳动对象、劳动沟资料和劳动者三个要素C、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D、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E、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3、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质说明:ABCDA、人们不能创造经济规律B、人们不能违反经济规使C、人们不能消灭经济规律D、人们不能改造经济规律E、认们不能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4、政洽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本质差别在于:ABDA、表现为某种阶级性B、表现为一定的国度性C、表现为积极的实践性D、表现为对人类的终极关怀E、表现为鲜明的“人文”特征5、劳动资料和生产资料的关系是ABCDEA、两者的含义不同B、两者包括的要素不同C、两者都是从事社会生产所必须的物质条件D、劳动资料是生产资料的一部分E、两者都同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着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人们的劳动能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社)》第08章在线测试

《政治经济学(社)》第08章在线测试A BC D、在经济发达的国家,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很大,并且继续呈上升趋势,这说明(A BC、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根本D原因A BC D、“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
马克思的这一论断主要表明了(A BC D、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是指()A BC DC、能够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D、能够提供劳动者充分就业的机会E、能够推动先进的产业技术,获得最佳经济效益2、经济增长速度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条件( )A、生产要素和生产效率B、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C、第三产业的发展程度D、消费资金的增长程度E、竞争和垄断的程度3、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包括()A、经济发展战略目标B、经济发展战略重点C、经济发展战略部署D、经济发展战略措施E、经济发展具体政策4、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性在于()A、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迈进的阶段的需要B、从近期看,防止经济大起大落的需要C、从长远来看,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D、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E、是以人为本的需要5、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途径()A、深化经济体制改革B、加速科技进步和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正确错误、自然资源匮乏的国家不可能创造很高的生产率并享受富裕生活水平。
正确错误、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可以极大地推动经济增长正确错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是单纯以数量的增长速度为中心。
正确错误、供给结构是决定产业结构的根本性因素。
正确错误。
政治经济学课后练习及参考答案

政治经济学课后练习及参考答案:第九章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浙江电大瑞安分校胡顺哉2004/12/31一.填空题:1.决定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有(1)投资量,(2)劳动量,(3)生产率。
2.就国内而言,经济增长速度主要取决于两方面条件:一是资源条件,二是制度条件。
3.使用投资资金的中心问题是提高投资效益。
4.经济效益好,意味着资金占用少、成本支出少、有用成果多。
5.按实现经济增长的途径不同,经济增长方式可以分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6.按照三次产业划分法,第二产业是指工业和建筑业。
7.按照三次产业划分法,农业是第一产业。
8.按照三次产业划分法,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
9.按照三次产业的划分,农、林、牧、渔业属于第一产业。
10.基础产业包括农业、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
11.工业化是国民生产总值和和劳动人口中工业份额上升、农业份额下降的过程。
12.我国现在的小康是一种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很不平衡的小康。
二.名词解释:1.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宏观经济增长,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产品量和劳务量的增加。
2.经济效益:是指资金占用、成本支出与有用成果之间的比较,或者是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较。
3.产业结构: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以及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和相互关系。
4.知识经济:是指以知识的生产、流通、使用为基础的经济。
5.工业化:是指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劳动人口中工业份额上升、农业份额下降的过程。
三.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入括号中。
1.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是通过( A )A经济增长率来量度 B劳动投入数量的增加来量度C生产规模的扩大来量度 D生产资料投入的数量来量度2.经济效益是指( A )A资金占用、成本支出与有用生产成果之间的比较B经济效果C劳动生产率D盈利率3.经济效益是指( B )A资本的各种形式之间的比较B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较C生产成本与生产资料价值之间的比较D生产资料价值与支付劳动工资之间的比较4.要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速度与效益的关系,应该(C)A把经济增长速度放在首位,速度越快越好B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增长速度问题无关紧要C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较快的增长速度D在保证高速度的前提下,力争较高的经济效益5.在产品符合社会需要的前提下,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表现是( C)A投入等于支出 B支出大于收入 C投入小,产出大 D投入大,产出小6.投资资金使用的中心问题是( A )A提高使用效率B先积累后消费C用于扩大生产规模D用于国有大中型企业7.投资资金使用的中心问题是( A )A.提高投资效益B.技术改造C.扩大生产规模D.改革投资体制8.提高投资资金使用效率的关键是( A )A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投资体制B投资方向的选择C投资于国家的重点工程D投资于基础产业9.正确处理消费与投资关系的原则是(B)A先生产、后生活B投资与消费要兼顾C优先考虑投资D优先考虑消费10.在三次产业的划分中,第一产业是指(A)A农、林牧、渔业B工业和建筑业C服务业D商业四.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将它们的标号填入括号中。
政治经济学(社)第1章--第9章在线测试分析

《政治经济学(社)》第02章在线测试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B)A、是非公有制经济的补充B、居于主体地位C、与非公有制经济处于相同地位D、同非公有制经济是完全对立的2、我国现阶段的个体经济是(D)A、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B、属于主导地位的经济C、同社会主义经济完全对立的经济D、以个体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经济3、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是(A)A、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B、同个体经济没有区别的经济C、国家要消灭的经济D、起主导作用的经济4、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B)A、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资本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D、同社会主义经济水火不相容的经济5、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C)A、不应当多样化B、只能是单一的C、可以也应当多样化D、完全是自由的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经济成分有(ABCDE)A、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B、集体所有制C、个体所有制D、私营经济E、混合所有制经济2、我国的私营经济是(ABCDE)A、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的经济B、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C、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D、存在剥削关系的经济E、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3、“三资”企业包括(BCD)A、私营企业B、中外合资经营企业C、中外合作经营企业D、外商独资企业E、企业集团4、社会主义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在于(ABD)A、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B、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和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C、为了纠正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D、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E、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5、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特点是(ABC)A按劳分配的主体是社会主义企业B按劳分配是按照劳动者实现的价值进行的C按劳分配是通过商品和货币的形式实现的D按劳分配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国家E按劳分配是按需分配的补充A、按劳分配的主体是社会主义企业B、按劳分配是按照劳动者实现的价值进行的C、按劳分配是通过商品和货币的形式实现的D、按劳分配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国家E、按劳分配是按需分配的补充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旧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很不充分,因此,我国革命胜利后,应首先走资本主义道路,然后才能走社会主义道路。
政治经济学第9章复习题答案

1、如何理解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劳动力和劳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在资本家同工人的买卖关系中,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能成为商品的只是劳动力,劳动根本不能成为商品。
这是因为:第一,如果劳动是商品,它就应该同其他商品一样,也具有价值。
但是,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商品的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
如果说劳动是商品,具有价值,那就等于说劳动的价值是由劳动决定的,这种同义反复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第二,如果说劳动是商品,那么它就应该同其他商品一样,在出卖之前就独立存在。
但雇佣工人的劳动不能独立存在,劳动要取得存在的形式,就只有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这只有在生产过程中才能实现。
但工人和资本家在劳动力市场上发生交换关系时,工人还没有进行劳动,当然也就不能把尚不存在的劳动拿出去出卖。
第三,如果劳动是商品,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会导致违反价值规律,或否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存在的基础。
因为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资本家应该支付给工人全部劳动形成的价值。
这样一来,资本家就得不到任何剩余价值。
没有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如果按照不等价交换原则交换,则又违背了价值规律。
第四,如果劳动是商品,就等于说雇佣工人出卖了不属于自己的商品。
因为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它是在劳动过程开始以后才存在的。
但是,当雇佣工人在资本家的工厂里进行劳动时,劳动已经归资本家所有,受资本家支配了。
工人也就无权把已经不归自己所有的劳动作为商品出卖了。
由此可见,劳动不是商品,它没有价值或价格。
实际上,工人在市场上出卖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
劳动力是潜藏在人身体内的劳动能力。
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劳动力在生产中发挥作用时才是劳动。
劳动力的存在以健康人的生存为条件,而劳动的实现则必须以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相结合为条件。
劳动不是商品,但劳动力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则可以成为商品,它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工人在出卖劳动力时,同任何商品出卖者一样,实现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同时让渡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即让渡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经济学(资)》第09章在线测试
A B
C D
、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主要经济调节机制是
A B
C D
、垄断价值的形成意味着
A B
C D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通过国家
A、调节经济生活,保证垄断资本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维护垄断资本统治
B
制度过渡
C
D
国民收入再分配A B
C D
C、发展不平衡规律导致企业资本实力的变化
D、垄断组织不能囊括一切商品生产
E、中小企业仍然大量存在
2、垄断形成的原因:
A、是生产高度集中的必然产物
B、资本高度集中必然引起垄断
C、少数大企业为避免两败俱伤
D、为获取稳定利润大企业相互勾结
E、规模经济效益促使少数大资本走向垄断
3、金融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是:
A、银行垄断资本购买工业垄断企业的股票
B、工业垄断资本购买垄断大银行的股票
C、银行垄断资本与工业垄断资本共同创办新企业
D、银行垄断资本与工业垄断资本互派人员兼任要职
E、工业垄断资本与银行垄断资本融合生长而形成的资本
4、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A、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
B、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C、在一定程度上促迸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D、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E、能改变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性质
5、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国家对经济的计划调节:
A、不起任何作用
B、会消除生产无政府状态,根除经济危机
正确错误、金融资本是银行垄断资本与工业垄断资本融合生长而形成的一种新型资本。
正确错误、资本主义国有企业的实质仍然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正确错误、资产阶级国家为国有垄断资本进行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是国家投资。
正确错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克服了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固有矛盾和历史局限性。
正确错误。